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說課稿 >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1

大家好!請大家伴着《童年》這歡快的樂曲一同與我走近傳統文化,走近十二生肖

一、課題的產生

大家對十二生肖並不陌生,甚至會倒背如流。(教師展示十二生肖圖)“十二生肖”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我國民間世代相傳。生肖文化豐富而深厚,生肖動物形象影響也極其廣泛。十二生肖反映了遠古時期人類對動物的崇拜,體現了人類與動物的親善關係,這種天人合一、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自然觀,對於現在保護自然、保護動物仍有積極意義。

生肖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年、月、時辰的生肖動物就伴隨着他的一生。而十二生肖所代表的多種動物類型也是學生常見且喜愛的動物。以十二生肖爲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生活現象的教育價值,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染,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五年級的學生對生肖知識已有一定的瞭解,可能並不全面,我在上這節課時,通過一系列問題來一起學生興趣,使學生樂於參與研究活動。

所以鑑於以上原因又根據我市教科所下發的《綜合實踐活動》這本教材,確定了《走近十二生肖》這個課題。

二、活動總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爲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爲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爲主導型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爲主要目的的實踐性課程模式。它具有強烈的綜合性。我從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了活動的總目標。

(出示知識目標幻燈片)

1、知識目標:

學生通過自主調查,瞭解十二生肖的起源,認識十二生肖的作用。學會根據出生年月對照生肖年表推算屬相,解釋十二生肖如此排列的原因,考查外國是否有“生肖”,破除迷信,正確認識十二生肖的積極意義。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瞭解和體驗研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掌握收集、調查和歸納信息、整理信息的方法,能把把豐富的活動體驗寫下來。

(出示技能目標幻燈片)

2、技能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開展這個實踐活動,學習制定活動計劃、自覺參於實踐活動,收集、製作十二生肖藝術作品,初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與交流,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態度與能力,勇於創新的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

(出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幻燈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在實現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的同時,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得到了提升,激發學生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和勇於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與他人學習交際時彬彬有禮、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和協作意識,體驗研究的樂趣,豐富視覺和觸覺的審美經驗,激發學生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活動中的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十二生肖的作用,學會根據出生年月對照生肖年表推算屬相,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理解並能解釋十二生肖如此排列的原因;收集、製作十二生肖藝術作品。

2、教學難點:破除迷信,通過具體事例正確認識十二生肖的積極意義。

四、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採取引導法,着重指導學生的方案設計及小組的合作行動,在活動實施過程中,在材料收集時,要給予方法上的指導,提高活動的效果。

五、整體思路

(出示整體思路幻燈片)

本主題活動的整體思路是:

1、瞭解十二生肖的起源。

2、認識十二生肖的作用。

3、學會根據出生年月對照生肖年表推算屬相。

4、能解釋十二生肖如此排列的原因。

5、考查外國是否有“生肖”。

6、收集、製作十二生肖藝術作品。

7、破除迷信,正確認識十二生肖的積極意義。

8、展示活動成果,把豐富的活動體驗寫下來。

六、活動過程

這次活動預計一個月完成,分爲確定子課題制定活動方案、修改並確定並實施活動方案、研究成果彙報總結、拓展活動四個階段,共計四課時。

(出示活動四個階段幻燈片)

在第一階段,我通過設置情境,引起學生興趣,與學生一起確定《走近十二生肖》這一活動主題。緊接着,我安排了成語接龍、寶箱取題、小組討論等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同時確定了本主題活動的六個子課題,並初步制定了個小組的活動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在上一階段活動的基礎上,我組織學生對各組初定的活動實施方案進行了討論、評價。在討論過程中,對於學生自己能發現方案中存在問題並提出有針對的修改意見的,我會給及積極的鼓勵性評價;對於方案中學生無法找出的問題,我主要採取啓發引導的方式,讓學生主動發現並找到問題所在,並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同時給予鼓勵。在修改方案後,我通過實物投影將修改過的方案展示出來,通過討論並確定活動的方案;同時,我會提示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如果發現方案與實際活動之間存在不合理之處,應及時進行調整、修改。

在活動方案確定並實行後,活動進入了第三階段,即成果彙報總結階段。首先,各小組將調查研究所得到的成果以各種方式一一展示出來。在展示過程中,我會適時安排學生進行自評、互評,同時我會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鼓勵性評價。當所有小組的展示都結束後,我先給學生安排了幾分鐘的自我反思時間,然後組織學生針對自己或小組的其他成員在活動中的表現,談談感受、收穫,並鼓勵他們寫下來。最後,我對學生們的活動表現進行評價後,安排學生在課後進行拓展活動資料的收集。

在拓展活動階段,我先請學生將收集到的資料以講故事、小品表演等形式,展示出來;然後組織學生針對“屬相與成功的關係”展開討論,通過討論使學生逐步認識到,一個人成功與否,與屬相不存在聯繫。從而達到是學生破除迷信,正確認識十二生肖的積極意義的教學目的。

七、情景設置

(教師出示謎語、生肖圖、博士帽、百寶箱)

在情境設置上,我把握學生榮譽感、探索欲強的'特點,在學生猜出謎底後,讓學生知道只有找到百寶箱中問題的答案才能贏得博士帽,激起了學生的興趣。我看火口已到,就說“同學們,你們願意走近十二生肖,幫助生肖們找出問題的答案嗎?”這樣就和孩子們一起確定了《走近十二生肖》這一活動主題。

下面我主要說的是活動的第一階段——確定子課題制定活動方案。

我設計本課時教學過程爲以下五個環節:

一、組織教學,導入活動主題:

上課伊始,我通過師生問好,穩定學生的情緒,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緊接着,我告訴學生:“這節課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羣動物朋友,但是要猜對謎語才能見到它們。”並出示謎語。“一人有一個,你有我有大家有,全班有幾個?準確一計算,只有十二個”同學們你們猜一下,這是什麼?

(出示謎語幻燈片)

(出示十二生肖圖、博士帽和百寶箱)

當學生猜出謎底後我會依次出示十二生肖圖、博士帽和百寶箱。並且向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只有找到百寶箱中問題的答案才能贏得博士帽。同學們,你們願意走近十二生肖,幫助生肖們找出問題的答案嗎?”

這樣設計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激發出來。在激起學生興趣的同時確定了《走近十二生肖》這個活動主題。

二、遊戲熱身,提煉子課題:

(出示成語接龍幻燈片)

接下來,我通過一個成語接龍的遊戲,讓學生從百寶箱中獲得問題,每個小組獲得兩個問題。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將學生的興趣進一步激發出來。

當六個小組都得到問題後,我會給學生幾分鐘的討論時間,讓各小組成員從他們獲得的兩個問題中選擇感興趣的一個作爲小組研究的子課題並給自己的小組起一個形象的名字,然後將所選問題貼和小組名字一起貼到黑板上。

(出示問題和組名紙條)

到此就確定了本主題活動的六個子課題。

三、小組合作,設計活動方案:

在子課題確定後,我會出示一張《小組活動實施方案》的表格,先請一名同學談談他想怎樣填寫這張表格。

(出示《小組活動實施方案》表格幻燈片)

這樣可以給其他同學一些啓示,便於各小組制定各自的活動方案。接下來六個小組分別討論填寫各自的《小組活動實施方案》表。在這一過程中,我到各個小組中去,觀察他們的完成情況,並給與適當指導。

四、集思廣益,討論活動方案

(出示第四環節幻燈片)

當觀察到有大約三分之二的小組基本完成自己的實施方案後,我請學生暫時停止活動,然後從已完成的幾份實施方案中選取了兩份以實物投影的方式展示出來,並組織學生討論並提出修改建議,和學生一起總結。我在引導學生對所展示的實施方案進行討論、分析、提出修改建議的同時,適時對學生給予積極鼓勵,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又可以激發學生更加強烈的求知慾,爲下一階段的方案修改和確定埋下伏筆。

五、小結本課,引起學生期待:

結束了討論環節,我在對學生本節課的變現給予肯定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在下節課繼續完善並最終確定自己小組的活動實施方案,引起學生對下節課的期待,爲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出示幻燈片)

這節課充分利用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係,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讓他們自己去挖掘、去體會,並以鼓勵爲主要方式,讓學生充滿信心與自信,更有興趣地去完成自己的研究。

(出示結尾幻燈片)

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這是教育亙古不變的真理,它詮釋了新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真正內涵:打通書本小世界與天地大世界的通道,讓學生走進社會,在實踐中求知,在探索中成長。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2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探討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今天我將和大家介紹的是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中期反饋課《小學生使用手機現狀的調查》。“中期反饋課”即活動開展了一段時間以後,學生獲得了一些活動成果,同時,也在活動中遇到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這時,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前期彙報和後期規劃,引導學生進行階段性反思,從前段活動中發現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從而推動下階段活動正常有序地開展。因此,中期反饋課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起到一個承上啓下的作用,中期反饋課教師的指導成功與否,是整個活動的關鍵。

下面我就從主題由來、活動目標、活動流程、指導策略、活動反思五個方面將《小學生使用手機現狀的調查》中期反饋課向各位進行介紹。首先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活動主題的由來。

一、主題由來: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來源於我們的生活世界。從兒童生活的世界來看,可以大致劃分爲自然、社會、兒童生活三個方面。實際上,兒童生活、自然、社會三者是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因此,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往往來源於兩兩之間和三者之間的交叉地帶。本次《小學生使用手機現狀的調查》既是反映兒童生活的主題,同時也是一個反映社會現象的問題。本次活動主題的來源很偶然。

3月19日上午,我校六年級辦公室突然來了三位望月湖派出所的民警找學生問話,同學們議論紛紛,猜測警察來這裏的各種原因。正好第三節是我們班的綜合實踐課,我還沒進教室,就聽到同學們的議論聲,還有人小聲嘀咕:“該不會是六年級同學幹了什麼違法的事吧?”。後來我告訴他們,六一班兩個男生上週六在望月湖公園被幾位社會青年搶走了手機和錢包,警察是來取證的。當時全班一片譁然,“天啦,真險!人沒受傷吧?”“我的手機前幾天也被人扒了……”“幸好我沒遇上!看樣子,以後得小心了!”看到“小學生手機被搶事件”在全班引起的轟動,我當場統計了一下班上有手機的人數。大家一舉手,還真讓我嚇了一跳——15位!差不多佔全班的三分之一。爲什麼這麼多同學有手機,小學生使用手機有哪些好處和弊端,到底小學生該不該使用手機?很多問題在同學們心中冒出來,大家的探究慾望非常強烈。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也指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與實施要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爲基礎,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於核心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活動主題,積極開展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因此,在同學們探究興趣濃厚的情況下,我們開始了《小學生使用手機現狀的調查》這一綜合實踐活動。

二、活動目標:

在確定了小組活動主題,制定了小組活動方案以後,大家分組開展了各種調查活動。(圖片展示)活動開展兩個星期以後,同學們對小學生使用手機的現狀有了一定的瞭解,獲得了一些活動成果,同時,也在活動中遇到了急需解決的一些問題。於是,我們一起上了一堂中期反饋課。這節課,主要達到的活動目標是:

知識目標:

1、讓學生了解小學生使用手機的基本情況;

2、讓學生了解小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弊;

3、讓學生了解社會各界對小學生使用手機的態度及採取的措施等。

能力目標:

1、通過彙報展示,培養學生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方法;

2、讓學生在活動中鍛鍊口才,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在實踐中培養與人交往的能力;

3、培養學生進行有條理、有根據的理性反思的能力,爲下階段的活動打下基礎。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團結合作的精神及自我反思的習慣;

2、讓學生體驗到與他人交流、分享成果的快樂;

3、培養學生遇到挫折困難堅持克服的勇氣和毅力。

三、活動流程:

1、分組彙報前段活動成果;

2、互動交流各組活動成果與情感體驗;

3、總結反思,規劃下階段活動計劃。

四、指導策略:

《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指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在堅持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的前提下,強調教師對學生的指導。雖然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帶來教師角色的根本性變革,由傳統的主導者、支配者轉變爲支援者、參與者,但這一階段小學生髮展的水平決定了教師要給予切實的指導。”

大家都知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會出現種種難以預測的情況,如用預定方法難於取得有價值的資料、課題研究方向偏離、課題難於深入研究、小組成員合作不愉快、出現新的研究課題等等。這時就需要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適時、適度的指導,爲學生指點迷津。具體來說,這節課上,我是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的。

指導策略一:引導學生積極彙報前段活動的過程及取得的成果,並引導他們用多種方式展示活動成果。

本次活動學生共分爲了五個小組,這節課上,各組派代表用多種形式展示了前段豐富的活動成果。

◆小學生使用手機基本情況調查組設計併發放了100份學生問卷,將調查表進行了統計,將統計表及網上搜集的資料、數據等製成了課件,請看他們的彙報錄像。(錄像、新聞錄像、統計表)

◆小學生使用手機原因調查組將它們的調查表、統計表、網上資料以及活動照片製成幻燈片進行了展示(出示照片、統計表)

◆小學生使用手機利弊調查組對學生、家長、老師、領導專家、商家進行了問卷調查和採訪,請看一段他們的採訪錄像。(上課手機響的錄像)

◆社會各界對小學生使用手機態度調查組:統計表格。

◆社會各界對小學生使用手機的建議及採取措施調查組的同學展示了調查表、統計表、採訪手機商家的照片和一些網上資料,並製成了幻燈片。

指導策略二:適當引導各組在彙報活動過程的同時,還引導學生將前段活動中的收穫、反思等情感體驗與大家一起分享。

在以前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發現學生在成果彙報時展示的往往是他們成功的一面,而對於活動中遇到的困難、遭受的失敗有點回避。但正是這些活動開展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豐富了他們的閱歷,也是他們印象最深、最能引起全體活動成員共鳴的。所以本節課中,我引導學生把過程中點滴的體會隨時記錄了下來,在彙報交流時,展現真實的自我,而不是掩蓋失敗後的美麗。

請看兩段錄像。另外,學生還積極撰寫了體驗日記、活動反思等。下面,我摘取幾篇與大家分享……也許孩子們的文筆還很稚嫩,但這些都是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就是這種真實讓我們深深感動)

指導策略三:教師組織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從前段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推動學生活動有序進行。

學生分組彙報後,我給他們留出了自由發言的時間和機會,組織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並將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提出來,給予指導和支持。

同學們發言非常積極,相互提問、提建議,共同解決困難。王雅佳同學指出,小學生使用手機基本情況調查組採訪學生不全面,於是,我順勢利導,要他們下階段多調查幾個學校。這時,羅文迪同學馬上提出別的學校教師和學生不配合調查,他們希望老師先幫忙聯繫一些學校的領導或老師,以便讓活動得以成功開展。於是我答應幫他們聯繫幾所學校的老師,但是我只負責聯繫,其餘的採訪活動全部由他們自己想辦法實施。這時,學生非常高興。

接着,陳宇堯同學提出本組同學不團結合作讓他覺得很苦惱,導致活動成果比別的組要少。當他講完後,就相繼有幾個該組成員站起來表示下階段會團結一心。

楊雯欣同學指出社會各界對小學生使用手機態度的調查表格設計不科學,只有A贊同B反對,而有被訪者說保持中立,不贊同也不反對。

指導策略四:在指導過程中引導學生規劃下階段活動,認真策劃下階段活動方案,發現新生成的活動目標和主題,並鼓勵學生將活動不斷拓展、深入,取得成功。

隨着實踐活動的不斷展開,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豐富和深化,新的活動目標和活動主題將不斷生成,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形態隨之不斷完善,這就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大特點——生成性。這節課上,當學生展示《中期反饋表》時,我適當引導學生認真規劃、修改下階段的活動計劃,也發現了生成的一些很有價值的問題,讓綜合實踐活動的價值在生成中昇華。

(展示《中期反饋表》)

◆小學生使用手機基本情況調查組:將調查表格、統計表進行認真分析,並寫出詳細的分析報告和總結。

◆小學生使用手機原因調查組:建立一個QQ羣——“校園手機部落”,讓擁有手機的小學生加入進來,一起交流利弊及注意事項,也更利於調查研究。

◆社會各界對小學生使用手機態度的調查:建立一個網站,吸引更多的人來網上投票發表意見,讓調查範圍更全面。

◆社會各界對小學生使用手機的建議及採取措施調查組:給商家建議,從功能、價位等方面設計製造出更適合小學生使用的手機;對學校寫建議書,建議學校開設手機課程,正確引導學生使用手機,制定出小學生使用手機的相關措施和規定。

◆小學生使用手機利弊調查組:給學生寫倡議書,告訴大家正確使用手機;

另外,學生從網上查到了《專家呼籲再富不能富孩子》、《小學生一個月話費2400元》等資料,於是很有興趣在本次活動開展完後,全班開展《小學生的消費現狀調查》的活動。

五、活動反思:

綜合實踐活動作爲一門新課程,正以它的實踐性和生活化日益受到學生的歡迎和老師的'關注。學生在活動中自主探究、親身體驗,知識和能力得到不斷增長和加強。本節課教師通過讓學生收集資料、展示成果、交流信息等形式,師生共同營造了一個和諧、民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氛圍。這節中期反饋課給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1、相信自己的學生行——給孩子一個舞臺,他們將演繹得非常精彩!

小學生“小”,而綜合實踐活動課卻是個“大”課。綜合實踐課,他們的能力行嗎?這個問題曾經一直困擾着我。這次活動,五年級學生到校外開展了很多的調查採訪活動,調查統計了桐梓坡小學、裕湘小學的各班學生使用手機的人數及總數,還採訪到了望二小的馬書記、武警醫院的醫生等,他們的出色表現讓我非常震驚,也讓我深受感動。尤其是學生到河東國美電器去開展活動的那天,我一直都是提心吊膽,生怕他們在路上遇到壞人或發生什麼意外。到下午他們安全返校,我懸着的一顆心才放下。經過這段時間的活動表明,以前我的理解太狹隘了。實踐活動課無所謂大小,關鍵是要找到適合實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路子,意識是培養出來的,能力是鍛煉出來的,要對學生充滿信心!

2、做學生活動的指導者——積極地旁觀、適當地點撥、適度地參與。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不僅是學生情感的支持者、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更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的指導應細緻到位、扶放有度,做到積極地旁觀、適當地點撥、適度地參與。學生的分組彙報我讓他們自己設計和開展,而我只是做好一個積極地旁觀者——在學生活動時,我積極地看、積極地聽,儘量掌握學生的情況,以保證能夠對學生做出評價;在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的環節,我及時發現他們在彙報中出現的問題並進行適當地點撥,引導學生一起幫忙解決問題和困難,以便下階段活動能高效深入地完成;在學生規劃下階段活動時,我適度地參與,幫他們找到活動的重點、修改後段活動方案,充分激發學生熱情,下階段的活動,我將放手讓他們去開展。

3、我們在活動中共成長——探究、感動、共同成長!

這節課中,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並從蒐集資料中得到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問題。我鼓勵學生彙報資料的形式儘量多種多樣,可以口頭彙報、課件展示、還有視頻資料等,學生不僅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逐漸學會了用完整的語言精練介紹資料,還知道了怎樣運用豐富的彙報形式使自己的資料更加吸引別人的興趣。學生自由彙報資料,師生互動交流,讓學生學會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並大方與人交流。彙報資料後,學生自由提出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然後全班一起共同幫助解決問題,規劃好下階段的活動計劃,並生成了新主題。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他們的探究慾望,營造了小組討論合作的和諧氛圍,並培養他們敢於質疑、勇於探索、善於合作等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最後,鼓勵學生將活動更深入、全面地開展下去。在孩子們不斷提高、成長的過程中,作爲活動參與者、指導者的老師,我也在不知不覺地隨着他們一起探究着,感動着他們的感動,收穫着他們和我自己的成長。

當然本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些細節考慮不夠周全,處理不夠到位,有待繼續改進。

以上是我本節中期反饋課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不足之處請領導同行們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課程改革要求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爲“信息收集和處理”的內容之一,學習本課時內容,不僅讓學生學會收集處理信息,還要學會分析現實社會,解決日常問題,體會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綜合實踐價值,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本課時是安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了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第1-3頁內容。本課時是作爲一個拓展性的知識點出現的。教材先從學生熟悉的情景“找一找身邊的白色污染”和“調查自己家裏一天大約用幾個塑料袋?”引入, “全校學生家庭一天,一週,一個月,一年用掉多少個塑料袋?”繼而導出“白色污染”給人們帶來哪些危害?如何減少“白色污染”?等問題。讓學生通過調查、收集、整理等方式獲得有關“白色污染”資料信息,再經過討論、交流等方式,瞭解“白色污染”對自然及人類的危害,形成環保意識。

本課時的重點: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收集整理有關“白色污染”的資料信息。

本課時的難點:通過對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發現“白色污染”給人類造成的危害,體會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

本課時關鍵:通過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

二、說教學目的:

1、經歷對“白色污染”有關資料的調查、收集和整理過程,學會收集和處理資料信息。

2、通過對“白色污染”資料的處理和分析,發現“白色污染”對人類及自然社會的危害,培養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3、通過觀察、思考,發現身邊生活的“白色污染”,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

4、組織開展以“白色污染”爲題的課外活動,引導用實際行動保護環境,培養積極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根據《課程標準》要求,結合本課時教材內容安排特點,本課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主要運用談話法和討論交流法,兼併信息收集,觀察思考等方法,引導學生運用所收集到的資料信息,通過分析、討論交流等學習方式,自主參與,積極探索,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1、信息收集法:通過詢問,查找,查閱書刊等方式獲得有關“白色污染”資料信息。2、談話法:教師以交談的方式參與課堂中,組織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白色污染”對自然及人類的危害,建立平等互助的合作伙伴關係,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愉悅的情景。3、觀察思考法:課程總目標要求學生能夠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意識。本課時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生活環境,發現“白色污染”,分析“白色污染”對自然及人類造成的危害,討論減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四、教學程序

(一)課前準備。教師:“白色污染”圖片和所收集的資料。學生:分成5個小組,調查計算“平均每一個家庭一天用幾個塑料袋?”查找“什麼是白色污染?”,並收集相關資料。

(二)教學流程

1、展示圖片,激發興趣。

(1)出示一組“白色污染”圖片。(路邊樹上掛滿各種塑料袋,河水被塑料袋垃圾污染,田地裏隨處亂扔的塑料製品等。

(2) 問:“觀察這組圖片,你們發現什麼?”(指名小組回答,引出“白色污染”一詞)

2、彙報成果,展示能力。

(1)反饋:“什麼是‘白色污染’”?(指名小組回答)

(2)反饋: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白色污染”的知識?(各小組反饋所收集到“白色污染”資料信息)

(3)教師反饋所收集到有關“白色污染”事例。

3、合作探討,深刻體驗

(1)思考交流a、觀察思考:我們身邊存在哪些“白色污染”?b、交流:(各小組反饋思考結果)(主要有家庭使用塑料袋,學生在校的零食塑料袋,田地裏的農用廢棄塑料製品等)

(2)小組合作計算:a、平均每個家庭一天用掉幾個塑料袋?b、全校學生家庭每天共用多少個塑料袋?一週呢?一個月呢?一年呢?

(3)分析交流a、思考討論:根據以上數據和我們所收集到的資料,你們發現了什麼?(引導發現“白色污染”對自然及人類的危害)b、交流:(各小組反饋討論結果)

(4)師生小結“白色污染”給自然及人類帶來的危害。(主要有:一、視覺污染 二、潛在危害)

4、深刻認識,激發行動

(1)討論交流a、討論:我們已認識到“白色污染”給我們帶來的危害,我們應該怎麼做呢?b、交流反饋:(各小組反饋討論結果) (2)你將怎麼做呢?(指名學生回答)

5、課外作業請把你的決心寫出來,並在行動中表現出來。

五、板書設計:

可怕的“白色污染”

1、 什麼是“白色污染:?

2、 我們身邊存在哪些“白色污染”?

3、據以上數據和收集資料,你發現了什麼?

4、我們應該怎麼做?

5、請把你的決心寫出來,並在行動中表現出來。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專家和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要講的一節綜合實踐課,內容是《旅遊——學做導遊》。

首先我向大家彙報一下活動主題的確立。

五一長假期間,許多孩子跟隨父母外出旅遊,“愛玩”的天性被激發出來,在一起交流旅遊感受,講述旅途見聞。他們關注在哪裏旅遊好玩有趣?好奇導遊怎麼什麼都懂?同時卻忽略出行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旅行中要注意什麼問題?……於是,我們以“旅遊”爲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就在孩子們興趣的傳接中,在大自然、社會生活和他們自我體驗的範圍內漸漸地浮出水面。

一、說說這節課活動目標的定位。

小學綜合實踐課的總目標提出: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第一課時中我和學生已經探討了旅遊的一些基本常識,總結了遊客出行的關鍵要素。今天這節課我們轉換角色,在模擬旅遊中嘗試體驗導遊工作。因此我從以下三個方面確立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知識能力方面:1.通過認識身邊的旅遊景點,培養孩子們認識事物的能力,開闊學生視野。2.通過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方法。並利用搜集到的旅遊常識,開展實踐活動,學做小導遊。

情感態度方面:1.積極參與團隊討論,認真完成團隊分派的任務,在集體交流中實現資源共享。2.親近大自然,熱愛和保護家鄉的環境,做好宣傳工作。

二、講講各教學環節的實踐

1、“感受”:是通過欣賞老師的個人網頁“行走的風景”和鏈接旅遊電子雜誌,感受看似簡單有趣的旅遊也蘊藏着豐富的生活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理解”:鏈接各個旅遊網站,給學生操作平臺,讓學生從訪問各旅遊網站、瀏覽旅遊電子雜誌中篩選、分類,自主學習襄樊旅遊的相關知識,團隊合作自制《襄樊一日遊旅行手冊》。達到認識身邊的旅遊景點,開闊學生視野的目的。

3、“實踐”:主要是襄樊景點的圖片和困境問題的文字,這一環節可以說是學生在瞭解掌握一定的旅遊知識後,結合自己的經驗對旅遊突發事件的處理,考察鍛鍊學生解決事情的能力及團隊合作的意識。

4、“拓展”:以徵文的形式部署任務:“請你擔任襄樊旅遊大使,創作一句宣傳語。”激發學生創造力。

三、談談活動的指導方法。

1、討論交流法

在活動的準備階段,學生討論確定研究的主題、步驟、方法和分工。在實踐過程中,學生製作旅行手冊、評價旅遊表演、創作宣傳廣告,這些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正是重視學生主觀感受,尊重個性發展的學習方式。

2、多媒體創設情景法

在活動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拍攝旅遊景點,展示攝影作品,使學生彷彿身臨其境,遊在其中,從而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

3、實踐法

“實踐出真知”。整節課的活動就是學生通過模擬旅遊,體驗導遊做景點介紹和解決突發事件的全過程。

4、合作探究法

各團隊在課前分工合作,蒐集資料、採訪旅行社;課堂上合作表演、集體創作,都體現出了合作探究精神。

在這整個活動過程設計中,我努力構建富有活力而開放的學生自主探究模式,做到以活動的開展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綜合實踐是一門新興學科,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亮點,我和許多老師一樣還在探索階段,希望這節課中能做些有益的嘗試!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5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執教的是五年級綜合實踐課程,選擇的內容是《據詩做菜》。整個課例說明包括: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準備、說教學程序、說課後作業、說教學評價、說板書設計7大部分。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提出: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繫,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據詩做菜》這節課來自我校綜合實踐活動《中華飲食文化的研究》這一主題,本次活動立足學生現實生活,以“探究飲食奧祕,合理健康飲食”爲宗旨,採取查閱資料、調查訪問、動手操作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富有生活化的活動中瞭解飲食的相關知識、信息,學會科學飲食,並在親自動手製作美食的過程中體驗生活的樂趣,感受生活的滋味和幸福!

今天,我所設計的《據詩做菜》一課,是子課題“飲食與文化”中的動手操作課。整節課是在學生熟背自己喜歡古詩的基礎上,通過據詩做菜,用切割、拼擺等方法,表現出學生對古詩意境的理解,鍛鍊學生動手能力,體驗創造美的快樂,深切感受到飲食與文化的深厚淵源。

依據《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的要求、主題背景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本節課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在學生熟背自己喜歡古詩的基礎上,通過據詩做菜,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嘗試做到做菜與品讀古詩的有機整合。

2、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學會切割拼擺各種食材,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對古詩詞的熱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3、在設計製作中增強學生自主合作的意識,使學生獲得積極的實踐體驗,進行深度的探索,張揚學生的個性,形成良好的技術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初步學習基本的刀法,掌握幾種景物的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是:將做菜與品讀古詩有機結合,設計拼擺出符合詩意的菜品。

二、說教法學法

《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中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我將採取以下教法、學法:

1、實踐操作法:本次活動的操作部分爲動手加工食材,這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一個活動,在民主、平等而熱烈的氛圍中,每組學生都自己動手製作,不僅嚐到菜品的香甜,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觀察指導法:此教學方法是針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情況,教師可以採取隨機指導的方法,它體現了教師對活動的調控能力。

三、說教學準備

一堂課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前我精心製作了多媒體課件、認真設計教學環節等。

學生收集了各類蔬菜、水果等食材並已洗好(小西紅柿、黃瓜、草莓、香蕉、蘿蔔、蒜薹、黑豆等)

每組一套工具:菜板、水果刀、剪刀、盤子等。這些都爲提高教學效率,做好了鋪墊。

四、說教學程序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努力構建以生爲本的綜合實踐課堂,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2。激發想象,合作探究;3。分工協作,完成作品;4.作品展評,分享成果;5。交流收穫,拓展延伸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通過播放學生喜聞樂見的《還珠格格》精彩片段,孩子們的活動興趣被調動起來,激發了學生據詩做菜的慾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激發想象,合作探究

這一環節,主要有幾下內容:

(1)背誦古詩,想象畫面

引導學生背誦自己最喜歡的古詩並說出想象的'畫面,並通過觀看古詩《江南》視頻,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詩句的理解,在討論中再現了江南的美景,爲下一步根據江南的意境親自動手做菜作了鋪墊。

(2)交流食材,探討做法

本環節大膽放手,引導學生觀察手中的食材,主動發現可以根據景物的特點來選擇食材,要注重食材與景物的“形、色”統一,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

(3)範作引領,探究小魚的做法

通過教師展示範做的小魚解決了教學難點,既激發學生的動手慾望,又能樹立榜樣形象。

這一環節可以使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新知的探究活動中,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

3.分工協作,完成作品

本環節包括——

(1)發揮特長,合理分工

本環節讓學生在小組間討論如何分工,充分發揮了每人的特長,便於在分組製作時能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2)小組協作,完成作品

本環節是在製作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如何運用工具,根據所選的食材進行切、剪、剝等技法並注意安全,同時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4.作品展評,分享成果

本環節引領全班欣賞作品,小組長介紹自己製作的菜餚。學生參與介紹、評價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重在表揚鼓勵,讓學生感到成功,激發他們再次創作的興趣,爲學生今後大膽創造增加動力。

5.交流收穫,拓展延伸

在交流收穫時,教師巧妙引導:“這節課,我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再現了古詩的畫面美、意境美,讓老師再一次體會到:做菜也可以如此充滿詩意。這節課,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本環節引導學生回憶、總結、梳理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有利於學生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同時懂得要大膽實踐,團結協作,珍惜生活。

五、說課後作業

課後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爲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技能,我佈置了這樣的作業:大家看這盤菜中有蓮花、有魚,它還有個非常吉祥的寓意——連年有餘。課後,大家可以爲家人做上一盤,來寄託我們的美好祝福。這樣的設計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再學習的慾望,據詩做菜的學習由課堂向課外延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六、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精華,是有關知識要點的“結晶”。本節課我設計了簡潔的板書,旨在提醒學生在設計製作的過程中關注食材形、色與詩中景物的關係。這樣的板書設計非常簡潔,使學生一目瞭然。

七、說教學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採用師評、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注意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生活經驗以及學習積極性的評價,以此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努力讓每一位學生在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到知識,發展能力,引領學生在富有生命的、勇於實踐的課堂中享受成功的快樂。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6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綜合實踐活動方法指導課《讓我們學會觀察》。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主要依賴於觀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觀察方法指導是幫助學生充分感知事物、認識事物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觀察能力處於逐步形成和發展的時期,教師應及時抓住這一時機,引導學生認識觀察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培養一定的觀察能力,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對學生今後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設計了以《讓我們學會觀察》爲主題的方法指導課。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就本課教學設計進行彙報:

一、活動目標

1、讓學生在活動中瞭解觀察的重要性,掌握特徵觀察法。

2、通過活動讓學生知道觀察記錄的基本要素,並學會填寫觀察記錄表。

3、引導學生初步體驗觀察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活動重點和難點

掌握特徵觀察法,知道觀察記錄的基本要素,並學會填寫觀察記錄表。

三、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關於春天美景的視頻及月季花實物;學生準備各種水果。

四、活動方法

爲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只是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讓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去探索、發現、體驗、交流和總結歸納。

五、活動過程

爲了達成以上活動目標,我將整個教學活動分爲“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實物觀察探究新知”、“加深體驗強化訓練”、“深化認識總結延伸”四個環節。接下來我向大家彙報每一環節的具體操作情況: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激活探究的動機。導入環節,我播放了一段豔陽高照、柳綠花紅、鶯歌燕舞、溪水潺潺的富有色彩和動感的畫面。讓學生仔細觀看視頻後彙報觀看情況,要求學生說出從視頻中都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從而引導學生了解什麼是觀察,怎樣觀察,總結出觀察需要多種感官並用,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嘴嘗、用手觸摸,在此基礎上引出本節課的題目《讓我們學會觀察》。

2、通過實物,探究新知

激活興趣和動機後,我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了實物觀察活動——觀察月季花。觀察之前我給學生做了適當的點撥和指導:首先要同學們自己想一想,觀察月季花需要調動那些感官、抓住哪些特徵進行觀察,然後小組交流討論,再實施觀察活動。在各小組進行彙報的時候順勢歸納出特徵觀察法。

3、加深體驗,強化訓練

在觀察月季花的基礎上,同學們基本掌握了特徵觀察法,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掌握特徵觀察法並運用於實踐之中?接下來,我又引導同學們利用這種觀察法觀察了他們自己帶的各種水果,指導他們填寫好觀察記錄表。學生知道了觀察記錄的基本要素,學會了填寫觀察記錄表。

4、深化認識,總結延伸

我以“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這個問題再次鞏固複習本節課的重點,同時也使學生了解特徵觀察法只是諸多觀察方法中的一種。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還會逐漸認識更多的觀察方法,如順序觀察法、對比觀察法等。希望同學們養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做個樂於觀察、善於觀察的有心人。

六、教師反思

本節課教學,在情境創設中,學生了解了什麼是觀察;通過觀察實物,學生掌握了特徵觀察的基本方法;利用強化訓練,提升了特徵觀察法的運用能力;通過活動體驗,學生知道了觀察記錄的基本要素,能正確、完整地填寫觀察記錄表。完成了教學設計的預定目標,達到了教學設計的預期效果。這些都得益於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得益於對教師角色的準確定位,得益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但“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缺點和不足在所難免,懇請各位專家不吝賜教,我願傾聽大家的金玉良言。謝謝!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7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好!接下來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將《包餃子》這堂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說明:

一、設計理念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新一輪課程改革誕生的全新的課程形態,所以我在設計本課時,本着綜合實踐活動開發的三條線索,把握着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領域。設計了這堂充分體現勞動技能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將綜合實踐課的真實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融入整堂課的設計中,抓住機會,激發學生勞動的興趣。

二、活動方案

本節課我分爲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爲準備階段,第二課時是動手包餃子、品嚐餃子,主要活動是通過小組合作擀皮、包餃子,創作餃子作品,分享勞動成果並談感受。

三、活動目標

1、通過包餃子,使學生學習和掌握包餃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利用餃子的不同形狀進行綜合構思、合理拼配、組成創意餃子作品。

3、通過活動加深與別人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想象能力。

4、通過對已有經驗的應用和想象力的發揮完成餃子作品,體會學會包餃子的樂趣。

5、通過小組分享勞動成果、暢談感受體會勞動的不易和喜悅。

6、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

掌握包餃子的方法與技能

教學難點:掌握擀餃子皮和包餃子的技巧。

五、活動準備:

1、將全班同學分爲6組,每組選出組長,由組長合理分配任務,準備好包餃子的工具和材料:如,每組一塊桌布、兩塊案板、2個擀麪杖、一把菜刀、三個盤子、六個小碟、6雙筷子、電磁爐及鍋各一個

2、教師帶領學生去菜市場買菜和肉,並指導學生揀菜、洗菜、切菜。

3、教師輔導學生和麪、拌餡。

4、學生向父母學習包餃子。

六、教法 、學法

我通過啓發引導、操作演示、分解難點的方法引導學生採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總結的方式進行學習,給予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和時間,大膽放手,使自己真正成爲學生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

七、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的教法和學法,我將教學過程分爲以下六步

(一)創設情景 激情導入

我利用多媒體播放《喜洋洋》樂曲,並出示一幅餃子圖,藉機道出:除夕之夜,爆竹聲聲,一家人圍坐在桌前,吃着象徵團員的餃子,真是溫馨、幸福。今天,大家想不想學學包餃子?接着,我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談談包餃子的工序,隨即板書四大步驟:和麪、拌餡、擀皮、包餃子。

(設計意圖:伴隨着快樂的音樂、聲情並茂的話語,一下字就把學生的思維帶入一個包餃子的工作室,使每一位同學都成了小小餃子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暢談的方法不但使學生明白了包餃子的工序,更爲包餃子打好了基礎。)

(二)掌握方法 提升創新

由於課前和麪、拌餡的工作已經就緒,所以我將擀皮、包餃子的方法作爲重點講授:

1、學會擀皮 掌握包法

首先,我利用多媒體分別出示了擀皮和包餃子的'步驟圖片,讓學生看圖並聯系生活分別說說擀皮和包餃子的步驟,即把和好的面揉成一個個小麪糰,再用力搓成直徑約3—4釐米的長條,再切成一個個小圓柱體,撒上面粉、壓平,用擀麪杖擀成圓而薄的餅。這樣,一個餃皮就擀成了。包時,將餃皮放在手心,在餃皮中間放上餃餡,用另一隻手的食指和拇指將餃皮對摺後捏合。

(設計理念:實踐是理論的指導,爲了更好的掌握包餃子的方法,我用比較直觀、形象的圖片,代替了枯燥、生硬的說教。)

2、總結注意事項

根據以往包餃子的經驗,我先讓學生談談擀皮和包餃子時應注意的事項,並在大屏幕上總結出注意事項讓學生齊讀領悟。

(設計理念:作爲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我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集中學生集體的智慧,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包餃子方法。)

3、激活靈感 引發創新

爲了能拓寬學生的創作思維、增強創作餃子的慾望,我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形狀獨特、樣子逼真的餃子圖,有三菱餃子、魚餃、葵花餃、蛤蜊餃,學生欣賞着一幅幅餃子作品圖,口中連連稱讚,不停的發出驚訝感嘆之聲,臉上表現出躍躍欲試的神情。我趁熱打鐵,展開包餃子比賽。學生在包的同時,我巡視、指導、協助學生完成。

(設計理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就會有好的作品。多種多樣的餃子圖爲激發學生靈感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在借鑑的基礎上經過我的提示,再通過進一步加工、改進、推陳出新,包出了有自己創意的餃子。)

(三)作品展示 體驗成功

利用投影將各小組的餃子作品向全班展示,並由小組長向大家介紹餃子的形狀,拼出的圖案、作品的名稱。有的組拼出一盤開口笑餃子,有的組爲作品起名葵花朵朵開,還有的餃子作品被命名爲五穀豐登。餃子作品既有創意又有深刻含義。我對學生的勞動成果我分別給予充分肯定。如對第一組的餃子作品我是這樣評價的:“瞧,你們的作品既有借鑑,又有創新,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你們真是活學活用啊。”

學生看着一盤盤來親手做的餃子作品,更是興高采烈。最後大家一致推舉出最佳創意獎的獲得者。此時,同學臉上洋溢着幸福與激動。

(設計理念:本環節中,學生在樂中學、學中做,採用合作的方式共同參與、集思廣益,體驗到了勞動的喜悅。)

(四)品嚐成果 暢談感受

學生看着這一盤盤自己包的餃子垂涎三尺,當我宣佈把餃子下鍋時,學生早已迫不及待,。品嚐着香味四溢的餃子,心中更有一番感慨。藉此,我抓住機會,讓學生暢談感受。有的說:“原來包餃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以後可要在勞動技能方面多鍛鍊。”有的說:“吃着自己包的餃子就是比平時香,我心裏真是太高興了。”還有的說:“通過活動,我明白了收獲是要付出代價的,勞動最光榮。”還有的說:“包餃子是一件高興的事,儘管辛苦,但苦中更多的是甜。”課堂中滿是學生飽含深情的話語。

(設計理念:學生的情感在此昇華,讓本次活動的意義在此沉澱。)

(五)提出希望 延伸活動

在學生說出活動感受的基礎上,我又營造了一個師生溝通的機會。“同學們,通過本次活動,我們掌握了一種勞動技能,在今後的生活中,大家要多動手、勤動腦、爭取掌握更多的勞動技能來豐富我們的生活。”

(設計理念:此時此刻,活動止,但行動不止。簡單的總結,不但給學生有明確的生活指向,更有利於以後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8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最能吸引他們的還是一些比較直觀的東西,抽象思維不是很發達,學生活動以直接興趣爲主。在生活中,大部分學生已經對自己的指紋有了一定的瞭解,如知道手上有指紋等一些基本的知識,並具備了初步的觀察能力。本節課通過呈現漂亮的由指紋做的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問號是開啓一切知識的金鑰匙”,引發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本節課主要研究兩個問題:“指紋有哪幾種?指紋有什麼用?”。學生自行探索和研究,真正成爲自己學習的主人。

課堂教學中,我感到本次活動學生的興趣是濃厚的,整節課中,我力求讓每一個學生體驗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問題由學生提出,自己探究,得出結論。沒有停留在表面,體現在學生自身探究過程的完整。

“拓印指紋”這一環節是這堂課的重點,也充分體現了課堂的開放性,在有限的課堂空間內,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印泥進行探究活動。先讓學生自己試着在小紙條上拓印一次,然後總結用印泥拓印時要注意哪些事情。在這個時候,學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美術課上學到的拓印方法及注意事項,從這裏展開想像,就得到了拓印清晰指紋的方法。這樣既想到了新方法,也對美術課上學到的舊的知識有了一個回顧,同時,也讓學生感到兩個學科的聯繫。並且讓學生自己討論、交流拓印指紋的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由老師總結、歸納並補充學生沒有想到的事情,既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地位。

“屏幕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接下來就讓學生自己試着用印泥將指紋清晰、完整地拓印下來。當然,取指紋並不是目的,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充分感知指紋,並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才是活動的目的。另外,拓印出清楚的指紋是學生後繼學習和探究指紋一樣嗎、指紋的形狀等問題的基礎,所以,讓學生自己先練習拓印指紋,並歸納出拓印出清晰指紋的方法。這時纔將指紋採集卡發下,讓學生採集指紋。

採集好了清楚的指紋後,讓學生觀察指紋並試着畫出指紋的紋路,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利用學生在畫下指紋紋路時的疑問,讓學生學會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小組討論並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進行研究,然後全班交流研究成果。這樣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尤其是交流的時候,很多學生都做得很出色,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事情。

本節課中,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認識到指紋的科技應用,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瞭解指紋的重要性。

縱觀整堂課,我將大部分的時間留給了學生去看,去“玩”,去“探究”,本課的重點是拓印下清晰、完整的指紋,嘗試選擇相適應的方法對其進行研究解決。在以後的綜合實踐教學中,隨着教學活動的深入,綜合實踐教學的重點會由提出一個合適的問題提升到制訂一個研究的方案,自主探究等。教師的角色由課堂的主導者真正轉變爲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和促進者。在自主探究中,培養學生樂於合作,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養成注重事實,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不同見解的良好學習習慣。

最後一個環節“指紋畫創作”,學生們的表現出乎我意料之外。我沒有想到學生們會創作出那麼多生動的畫面。

上完這節課,我想到了一句話:“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動地球”。這是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的醒世恆言。我覺得,在教學活動中,如果能給學生一個支點,他們就可以施展出人意料的潛能,盡情發揮聰明才智;給學生一個支點,他們會因此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的土壤,感受到成功的歡樂,在被賞識中找到自信,在快樂中得到發展。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9

一.分析教材與學情

《早餐與健康》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三年級教材中的內容。編排這一內容是讓學生明白吃早餐對人體的重要性,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試圖通過這堂課對早餐與健康的關係有所瞭解,並且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學會初步的早餐搭配,樹立吃放心早餐,營養早餐的意識,從而使明白早餐與健康的重要意義,形成科學用好早餐的習慣。

學情分析

早餐對人一天的工作學習都很重要。我通過了解我班學生吃早餐的情況,發現學生對吃早餐有一定的認識,但因爲種種原因,有不能堅持吃早餐的,更有早餐吃的不合理的。所以,提出研究早餐的學問,來探討早餐營養的搭配問題,具有現實意義。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情況,我把這堂課的目標制定如下:

知識技能目標:

1. 認識各種各樣的早餐食物,知道它的營養成分與作用。

2. 瞭解早餐與健康相關知識。

3.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調查能力,分析調查中所獲材料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計算、比較、實踐,使學生在探討早餐的營養搭配問題過程中,明白早餐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設計、合作的快樂,培養學生吃早餐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通過探究性學習瞭解早餐與健康的關係,掌握合理的早餐搭配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綜合實踐活動不同與其他課程,如果學生不對本課的內容做好充分準備的話,就沒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有針對性的教學準備會使你的課堂事半功倍。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

1、帶來自己喜歡的各種早餐食品。

2、調查早餐中常吃的食物的營養成分。

3、填寫教材中的調查表

教學重難點:通過探究性學習瞭解早餐與健康的關係,掌握合理的早餐搭配。

四.說教法學法

(一)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爲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在學習本課時,學生“結合自己的早餐、當營養師親自搭配早餐、設計一週的早餐食譜”等實踐環節,讓學生親身體驗如何合理搭配早餐。在這些實踐的活動中使發現並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自主性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爲基礎,將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放在覈心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創設情境,親自搭配早餐,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合作性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討出合理搭配早餐的方法。在合作探究活動中,學生與學習夥伴交流分享自己的體驗和想法,既有成功的喜悅,又激發思維活動,培養了探索精神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五.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讓學生說一說今天的早餐吃了什麼?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更容易點燃他們的研究熱情。)

(二)瞭解學生早餐現狀

請小組同學交流調查到的同學們吃早餐的情況:通過調查表中的三個內容,

早餐的地點

每天經常吃的`食物

不吃早餐的原因

總結出:

1)有些同學就餐的環境不衛生,雖然食品種類很多但是營養不均衡。

2)通過調查瞭解到吃早餐的意識不夠,由於各種原因不吃早餐

(三)探究危害

1、根據學生存在的早餐營養不均衡、不吃早餐的現狀,學生彙報危害。

2、請不吃早餐的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

3、師生共同總結:

不吃早餐、或者營養不均衡的早餐的危害分爲:短期危害長期危害

這個環節,主要引導學生從資料和同學們的現身說法中,把不吃早餐所帶來的危害進行梳理,讓同學們在頭腦中比較深刻的認識到不吃早餐的危害多,激發學生合理搭配早餐的慾望。

(四)合理搭配早餐

這是教學中的重點環節,分兩個步驟來完成:

1、瞭解早餐常吃食品的營養價值

(1)請大家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討論食品的營養價值。

(2)例如:豆類、肉類、水果、奶製品、蛋類等食物的營養價值

2、課件出示五穀類圖片:蔬菜、水果類魚、肉、蛋類脂肪

老師做簡單介紹營養價值,讓學生明白早餐佔全天營養攝入量的三分之一。每天的早餐應該把這些食品合理搭配,營養均衡,才能保證身體正常的發育,保證身體健康。

此環節,學生交流各自學習收穫,在交流中,師生、生生之間互相合作,互相碰撞,不斷產生出創新的火花。

(五)實踐運用,爭當小小營養師。

(1)利用桌上大家帶來的早餐,四人小組合作把早餐進行重新搭配,看哪些小組的早餐搭配的最營養?

(2)請小組代表介紹個小組搭配的早餐,說出這樣搭配的原因。

其他小組的同學在互相評價的過程中,指導科學飲食、合理用餐的方法

早餐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並不陌生,但是要真正食物的營養成分,科學合理地用好早餐還是有一點難度,學生在遊戲的過程中,不管是經歷成功還是失敗,都將進一步激發起他們更深入研究早餐和健康的熱情。

(3)練習運用,鞏固所學:請你開一週早餐菜單

利用掌握的關於營養方面的知識。建議爸爸媽媽怎麼安排你的早餐,填寫表格。

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交流彙報之後,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早餐以自我爲中心,願意吃什麼,家長買什麼,所以安排一個開放度比較大的練習,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梳理。養成良好的吃早餐的習慣。

四.說板書

板書講究簡潔、明瞭,同時起到強化重點的作用,本節課我只板書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八個字,告訴學生早餐與健康的重要性。

早餐與健康

合理膳食 均衡營養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10

在教學小學四年級《水污染》這一課後,有位同學跑到我跟前悄悄說:“老師,你說光能不能污染我們?”我詫異了:光污染,這可是個新名詞。於是追問:“你是怎麼發現光污染的?”這位學生有點得意地說:“星期天我去徐州,發現許多高樓大廈上的玻璃經太陽一照,刺得人眼睛睜不開。”多好的發現,看來,小孩子也能發現大問題。於是我決定採用“調查光污染”作爲本次綜合實踐課的活動主題。並且圍繞課題精心設計了本次綜合實踐活動。

活動目標:

1、使學生了解光污染的原因、危害及一些防治措施,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3、培養良好的思考習慣,並向學生滲透不利的自然條件是可以被改造和利用的科學自然觀教育。

針對活動目標我制定瞭如下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

1、教師注意收集與“光污染”有關的資料,設計引導性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光污染”的問題。

2、教師預計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3、組建考察小組一般4—— 6人,明確分工,還要指導他們考察活動的具體方法,周密選定考察地點、路線,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做好充分的準備後,開始進入教學實施階段

教學流程設想:

這節課分三個階段:一爲啓動階段。在學生聽了一個真實的報道之後暢談感受,這樣靠事實說話,激發學生探究興趣進入光污染的話題然後指導學生回憶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光污染,最後選擇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小結。二是調查體驗階段,指導學生考察光污染情況,在考察前讓學生交流自己打算怎樣去考察,預測一下將會遇到什麼困難?然後幫助學生設計考察報告表。講清注意事項,最後讓學生利用活動課及週日進行實地考察;第三階段是彙報階段。這一階段也是這節課的重點部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智慧的主人,他們展示彙報成果,彙報考察情況,一定會興致盎然。在本課結束時引導學生繼續進行探究活動,(通過本次光污染活動的調查,你們懂得了什麼?你們還想爲環保做些什麼?)把活動開展下去本次活動雖是平時我們很少關注的話題,但對學生,對生活卻具有指導和警戒意義,相信學生通過本次活動定會受益無窮!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1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參加今天的研討交流活動。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零花錢與我們的生活》。本節課是開展活動課之前的第一課時選題指導課,我結合導入與結束技能的設計,注重對學生進行選題方法的指導,這節課在整個活動中起着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

下面我從活動背景、活動目標、教學理念與方法、活動流程、教學反思五個方面向大家介紹。(首先我說一下本節課的活動生成背景)

活動生成背景

在學校裏,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當一種學習用品或玩具開始盛行時,很多學生都會去買。每天上學或放學時,學校門口的商店、小吃攤就熱鬧起來了,店門口圍滿了學生。這一切源於何處?

現在的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視爲掌上明珠,存在着溺愛的現象,並且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給學生手中的零用錢的數額也有所增加。孩子鬧着要什麼就給什麼,再加上孩子天性就好吃、好玩,以致使用零用錢大手大腳,不求意義地盲目亂花。特別最近學校開運動會,學生亂花錢現象更加嚴重起來,家長給的一百元錢一天之內都能花光,而且出現同學之間攀比之風。看到這一情形,爲了讓學生能管好自己的零花錢,養成合理消費習慣。本學期我校四年級開展以《零花錢與我們的生活》爲課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活動目標

本節課是開展活動課之前的第一課時選題指導課。教師應重點對如何規範問題、如何選擇問題、設計研究方案等進行方法上的指導。因此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爲: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學會規範問題,正確填寫問題卡。

2、 明確選題原則,篩選提煉主題。

3、 設計研究方案,選擇適合的研究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樹立“問題即課題”的思路,在自主探索中培養學生篩選、概括、提煉等選題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小組合作中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增強學生節約用錢合理消費意識。

2、培養學生敢於提問、勇於探究的科學態度。

活動重點

如何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轉化爲研究主題。

活動難點

依據選題原則正確選擇自己的研究主題。

活動準備

課件 問題卡紙 研究方案表

活動對象:四年級學生

教學理念與方法

在本次活動過程中,面向學生的生活領域爲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把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結合導入與結束技能的運用,注重選題方法的指導,以小組合作學習爲主,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展開本次活動,逐步增強學生合理使用零花錢的意識,從而形成正確消費觀念。

三、活動過程

接下來重點向大家介紹本節選題指導課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直觀導入,談話激趣,引入主題。

1、古今中外錢幣演變直觀導入。

一節開題課的導入能否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產生直接學習動機,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整個活動的興趣和活動效果。課堂上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一組我國各個時期錢幣演變過程的圖片,同時加以講解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我國錢幣歷史的源遠流長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當學生欣賞意猶未盡時我適時出示另一組包含日、美、歐等國家錢幣的圖片,視覺上的衝擊打開了孩子們的視野再一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直接生活經驗導入,談話激趣引入主題。

引入主題最首要環節便是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觸摸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激起他們想問、想做、願做的熱情,這是能否開展活動的關鍵。此時我抓住時機從學生花錢的生活經驗入手,用一句極具濃厚生活氣息又貼近實際的問題引入 “同學們你們有零花錢嗎?你的錢從哪裏來?每個月有多少零花錢?用到什麼地方?”一石激起千尺浪,學生們圍繞“零花錢”積極思考爭先恐後的說出自己的答案,氣氛十分活躍。我順勢加以總結自然引出研究的主題《零花錢與我們的生活》。

第二環節,自主提問,探究合作,有效指導。

綜合實踐課程強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當一個主題被挖掘展現後,就要給學生創設條件,提供孕育問題意識的空間,激發學生對研究主題的興趣。在板書主題後,我趁熱打鐵“圍繞零花錢你們想提出哪些感興趣的問題?把你感興趣的問題說給小組內的夥伴聽。”在學生暢所欲言中,想研究的問題可能五花八門。此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指導,指導學生探究如何規範提問,如何根據選題原則篩選感興趣又值得研究的子課題。

1、自主提問,填寫問題卡。

在指導中我首先讓學生自主探究嘗試把最感興趣的一個問題寫在問題卡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有效指導,規範提問

結合範例有效探究,學生再次填寫問題卡。

課件出示範例

怎樣少用零花錢? — (節省零花錢) 的研究

亂花零花錢對我們有什麼危害? — (亂花零花錢)的危害

學生觀察比較後總結特點,教師相機介紹另外幾種規範提問的不同形式。

( )的調查 ( )的研究 ( )的危害

( )怎麼辦 ( )思考 ( )的現狀分析

教師講解指導:“我們只要選擇恰當形式把提出的問題填充進去,選題就會變得更加規範。”學生照例模仿探究應用,填寫問題卡小組內展示交流。這一環節學生結合範例從自主探究到合作探究,真正體驗到模仿是探究式教學中有效的方法。

3、 選題原則,有效指導。

圍繞案例交流選題,填寫問題卡。

在選題原則的方法指導中,我引用學生生活中熟悉的兩個範例。通過比較重點探討“我班同學使用零花錢的研究”這個問題對我們有什麼幫助?經過分析自然領悟總結出選題應遵循原則。教師相機板書:貼近生活 容易操作 較有價值 然後小組展開討論,根據選題原則在小組內選擇一個符合要求的選題並與其他組同學交流彙報。這裏突出了綜合實踐活動的綜合性與操作性的特點。

4、 填寫研究方案

出示貼近生活實例領會要點,小組探討填寫研究方案。

本階段是制定研究方法的具體體現階段,因此在指導策略上重點對研究方法的具體選擇加以指導。在指導中我並不是讓學生生搬硬套機械的學習,而是爲學生提供一份活動案例,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吸取他人之長,借鑑他人的優勢。我首先出示一位小學生有關清明節前後天氣情況的調查研究資料,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試補充得出結論。然後回顧講解案例中運用的常見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意圖:結合生活實例指導學生學習調查收集、整理統計資料等多種常用研究方法有利於理解運用。

一份成功的活動方案能使活動有計劃、目的性並達到活動的預定效果。考慮到學生整理、分析、設計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我爲學生提供一份研究方案表格,既爲學生提供可選擇的內容,又爲學生自主發現和個性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間。課上,學生結合子課題進行小組研究合作完成表格中的前三項內容並選擇其中的一個小組彙報填寫情況,互相評價優缺點提出修改意見,完善研究方案。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入領會研究方法的有關要領。

5、 回顧小結

回顧總結本次研究的重點知識內容是結束技能的一種有效方法。我通過一句過度語:“這節課我們不僅學會怎樣提問,還學會如何選題,怎樣做研究”。自然導入結束環節。

第三環節拓展延伸,勇於探索

1、 引用科學家名言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愛因斯坦

2、講一講有關牛頓《一個蘋果的故事》

3、資料《害怕考試怎麼辦?》

結束語號召: 同學們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善於發現問題,勇於研究探索長大後也一定會有所作爲的。

結束環節我首先引用科學家名言過度;接着由學生講生活中所熟悉的有關牛頓《一個蘋果的故事》。故事中學生很自然感受到牛頓在生活中善於發現問題進行探索研究得出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最後出示浙江省的一所重點小學研究的“害怕考試怎麼辦?”資料。講述他們的研究得到《中國少年報》的關注,登載在報紙頭版頭條。讓同學們共同分享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以上三個梯度不同的結束設計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增強了學生在生活中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大膽探索的科學意識。

活動反思:

一、在課堂上,我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把教學視爲我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開展課堂討論。以小組爲單位自學、質疑、操作、探索,以及相互討論、小組協作研究,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用這種意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孩子們在課堂裏只有瞭解生活、認識生活、學會生活才能燃起求知的火花。在導入環節談話部分引入中,我發現學生圍繞零花錢提出哪些感興趣的問題?學生思路不夠開闊。如改爲設計一個孩子找媽媽要零花錢而家長不願給零花錢的小品取名《我想要點零花錢》,然後提問:“你想了解 什麼?你發現了什麼?”這樣更能激發了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了孩子們的心靈火花。

教學設計不僅要備教學內容,更要備我們面對的孩子。我想:美好的課堂應該是教學設計能走進孩子的心靈,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更是教與學,學與教共同融爲一體的快樂。

各位領導、老師:

我的說課結束了,請各位評委、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謝謝!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12

《送垃圾回家》是一篇綜合實踐課程,在設計本課時通過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垃圾問題入手展開調查、收集、分類等體驗活動,以此爲突破口來引發學生對整個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的思考,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資源意識。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認識垃圾回收後的價值,使他們具有垃圾分類的意識,初步學會垃圾分類的方法,認識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及回收標誌。最終達到通過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好處,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資源意識。

一、聯繫實際,使學生初步感知什麼是垃圾以及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很多

導入時,利用交流學生親歷倒垃圾時的感受讓學生產生送垃圾回家的迫切願望,隨後通過欣賞一個三口之家一年產生的垃圾柱來讓學生客觀的瞭解到人類產生的'垃圾如此之多,由此生會想到要減少垃圾的產生,通過小組的交流大家集思廣益,想的的點子會越來越多,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後,隨即揭示課題,爲後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通過給垃圾找家的遊戲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垃圾分類的方法

這一環節設計了“給垃圾找到合適的家”的遊戲,引導討論,自主選擇學習,處處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體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的樂趣。在活動體驗中領悟到垃圾的分類,通過課件讓學生初步瞭解廢電池的危害,以此提高學生要將廢電池單獨存放的意識,通過視頻讓學生了解廢塑料、廚餘垃圾、廢紙是如何經過加工處理的,在交流中認識到將垃圾回收的積極意義,總結到垃圾的回收就是節約能源。

三、通過送垃圾回家的遊戲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倒垃圾的方法

這一環節是活動的昇華,通過找錯誤行爲的闖關遊戲,讓學生明白保護環境,貴在堅持,只有人人行動起來,纔能有所成效,激發學生保護身邊環境,爲美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教學過程中的評價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孩子養成踏實、勤奮的學習態度,在教育孩子中要掌握技巧,常誇孩子。別怕誇孩子他會驕傲,如果他沒達到第一怎麼會驕傲呢,他只會不斷進步。我們一定要記住: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用拇指別用食指。表揚和鼓勵也要注意方式,應該多精神的、少物質的。

總之,本節課是本着通過體驗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垃圾回收後的價值,使他們具有垃圾分類的意識,初步學會垃圾分類的方法。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13

一、課型的設計思路:

主題確定課是主題實踐活動鏈上的起始課。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成功的選題指導課,對學生有目的、有計劃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對於學生保持持續的活動興趣和願望,對於實踐活動成果有效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節課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觀察草編制品的圖片,傾聽草編工藝的由來,通過討論與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興趣或關注的問題,然後由小組或班集體彙總、歸納、整理後確立活動主題。

基本流程:設置情境,激趣導入→暢所欲言,生成主題→小組合作,分類提煉→各擇所需,成立小組

二、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培養學生辯正地分析問題的能力,闡述提煉和論證觀點的能力、合作能力等。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留心生活,提煉活動課題,分解子課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草編這一家鄉民俗的研究,瞭解草編這一民俗工藝的相關內容。

三、活動準備:

收集有關草編的實物及圖片資料、課件。

四、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了兩年的綜合實踐活動經驗,他們具備了實踐課中提出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本節課中,本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原則,放手讓學生提出問題——生成主題——分解主題——選擇研究課題。

五、活動重難點:

指導學生自由提出問題,而後概括生成主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

六、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趣導入(預設5分鐘)

1、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組圖片,請欣賞。(問題:圖上所示物品均由什麼原材料加工而成?)

2、是啊,象這種用草、玉米葉、麥秸等爲原材料製作而成的工藝品被稱爲草編制品,這種工藝則被稱爲草編工藝。

3、老師第一次見到這種草編制品的時候便甚是喜歡,所以就自己研究創作了幾件。大家看!教師敘述有關資料。(草編產品是在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手工藝品,在羣衆中有廣泛的基礎,其產品是用我們莊稼地裏所產的玉米皮、麥秸等,就地取材,編成各種如剛纔圖片中所示的生活用品,如提籃、果盒、杯套、玉米皮草鞋、草墊、草編傢俱、花籃、洗衣筐等,這些產品天然環保無污染,自然時尚又健康,不含甲醇等有害成分,創造真正安全的家居環境,做工精美,款式多樣。具有居家裝飾和收集歸類物品等多種價值。其樸素大方的設計,天然綠色的材料以及厚重的遠古風情受到現代人的喜愛。)

4、看完這些之後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談感受。(可以根據所觀察到的實物及圖片資料談感受,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談感受)

評析:草編作爲我鎮的傳統手藝,有着豐富獨特的魅力。草藝品天然環保,以精美的工藝、獨特的風格、濃厚的鄉土特色,達到了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融合,學生在觀看實物、圖片時興趣盎然,因此,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切入課題,對活動的開展有着很好的鋪墊作用。

二、暢所欲言,生成主題(預設20分鐘)

草藝品以精美的工藝、獨特的風格、濃厚的鄉土特色,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且這些用品及於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謂無處不在,無處不有,你想不想對他們有更深入的瞭解?你又想了解關於草編工藝的哪些問題呢?

1、小組討論,提出問題。

2、分小組交流。(教師把有價值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3、歸納整理生成主題。同學們提了這麼多有關草編工藝的問題,羣龍無首可是不行,我們得根據這些問題提煉出一個既簡明又扣題的課題,小組討論一下,最後把你們的集體智慧寫在紙板上,然後派一名代表貼在黑板上,最後還得有一位同學陳述你們組爲什麼起這個課題。(學生活動然後交流,教師可以參與其中,把一些好的建議提出共同討論。預設:家鄉草編長流傳;家鄉草編——編出生活萬般彩等)

評析:本環節,在確定了主題知識領域的基礎上,又讓學生自主產生問題。學生在活動中獨立提出問題,提煉主題,體現了活動中的自主性和開放性。提煉主課題時,先分小組討論,然後在分析、論證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辯正地分析問題,有理有據地闡述提煉和論證觀點,避免課題的虛、空現象,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能力。

三、小組合作,分解主題(預設15分鐘)

同學們看黑板,醒目的主題下羅列了許多你們想知道的問題,但這些問題我們不可能每個同學都去研究,所以還需要把這些問題進行合理的`分類,然後給可以歸爲一類的問題起個小題目,作爲我們研究的子課題,這樣我們後面的研究工作就會清楚明瞭。

1、小組合作給問題分類。

2、集體交流分類情況。

3、選擇一類或兩類在進行合作提煉子課題。

評析:學生圍繞主課題提出的問題肯定很多,很雜,這些問題必然會有相似或重複的可能性,所以此時教師就順勢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分類,並讓學生根據這些問題給同類問題取個大家都認可的名稱,產生子課題,這樣鍛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也爲以後的有效學習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各擇所需,成立小組(預設時間3分鐘)

集體的力量可真大啊,這節課我們不但確定了主課題,還確定了研究的子課題,爲了更好的完成我們的活動任務,對於這些子課題我提議分組進行研究,而且最終要比一比,哪個小組把課題研究得更透徹,更有意義。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研究的子課題。

2、根據選擇進行分組,選出組長。

評析:在自主選擇的基礎上確定研究小組,這樣的分頭行動、對比研究讓每個學生在研究中有章有法,有依有靠,並進一步鍛鍊他們的小組合作與協調能力,同時也避免了因問題過多而蜻蜓點水式的研究。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14

各位老師好!

《奇妙的指紋》的主題是學生觀察自己的指紋。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拓印等手段重點對自己的指紋進行研究。通過寫寫畫畫、語言描述等記錄方法來解決問題。在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讓學生不斷生成新的問題,不斷嘗試用新的不同方法去解決,使學生的學習帶着問題不斷向縱深發展,在不停的循序漸進地探究中,學會簡單的觀察、分析等科學的研究方法。

下面,我準備從設計思路、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評價設計、教學過程和課後探究等方面來談一下這節課:

一、設計思路

通過課前的指紋畫欣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我力求做到教學的整體性,因材施教,有序、有效地調節和控制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分析、合作、探究中分析出人體指紋的特點,並能掌握分類等一些研究性的學習方法。注重體現以生爲本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求知需要,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促使他們自覺地建構關於指紋特點的知識,使他們真正成爲學習者和發現者,促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有所發展。

二、教材分析

這一課屬於自編教材,適合於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學習。這一課,學生對指紋的認識是從基本的觀察活動開始的。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生對指紋產生濃厚的研究興趣。接下來,教師就應引導學生進行指紋觀察,並把觀察的結果記錄下來。這就需要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和比較。這樣做除了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地觀察、比較、分析、合作、探究等能力外,也爲下面的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學生對指紋有了初步直觀的瞭解後,引導學生根據指紋的特點對指紋進行分類,再瞭解指紋的用途。最後,再通過繪製指紋畫讓學生鞏固本課知識,使學生感到學得有趣、有益。

三、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知道每個人手指上都有指紋,但他們缺乏對指紋的細緻觀察,所以沒有認識到每個人的指紋具有獨特性。五年級的學生對探究活動充滿了好奇與熱情,但他們不具備探究活動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技能。例如:觀察的方法、順序等,一切技能僅限於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所以教師要在觀察活動中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觀察方法去探究事物。

四、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拓印和觀察,瞭解指紋的三種基本類型:弓形、箕形、鬥形。知道指紋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交流和實踐學會拓印指紋的方法;

2、能有序地、細緻地觀察指紋;

3、能較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察研究成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創作指紋畫,激發學生研究指紋的興趣;

2、通過觀察研究指紋,培養學生樂於合作、交流的科學習慣。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比較認識指紋的種類。

教學難點:怎樣拓印清晰的指紋。

五、評價設計

1、理論依據:時刻記住學生纔是主體,老師只是起到一個主導的作用。

2、評價方式: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注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我主要採用老師評價和自我評價這兩種評價方式。

老師評價——能更好的瞭解聽課狀況、回答問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情況。以語言評價、及時評價爲主。

自我評價——便於老師及時掌握每個同學的學習情況。主要是採用手勢反饋。

六、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我精心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過程:

欣賞指紋畫,引入課堂

自主探究,拓印指紋

觀察指紋,分組研究

觀看視頻,瞭解應用

自由創作,拓展應用

七、課後探究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起點,是教師爲學生開啓的第一道門。作爲教師,要引導學生針對問題展開更深層次的科學探究活動。因此,在本課的結尾部分,我還設計了課後探究的環節。一是“回去嘗試爲家人收集指紋,並保存好,與家人約定一年後再對照一下指紋有沒有變化。”二是“研究一下自己腳趾的趾紋,看一看你腳趾的趾紋和手指的指紋有什麼相似或不一樣的地方。”將探究又延伸到了課外,擴大了活動的探究範圍,從而使學生感受到了指紋知識與身邊生活的聯繫。讓學生主動回顧本課所提出的問題,把那些在課堂上不能解決的問題,鼓勵學生用課堂上學到的研究方法在課後繼續探究,逐步養成課後探究的良好習慣。

小學綜合實踐說課稿15

各位評委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綜合實踐活動——《縫沙包》。下面我從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縫沙包”是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學習是以操作爲基礎的學習,是建立在操作基礎上的知識、技能、態度、方法、能力的綜合學科。在製作沙包的過程中學習一些基本的針法,並能夠運用學到的技法和教師的要求相結合,設計並縫製形狀各異的沙包。

二、學情分析:

《縫沙包》——這一內容雖安排在高年級,但對於部分學生只會穿針、引線、打結,如果縫製一個完整的沙包,讓學生自己進行縫製時可能還會遇到許多實際的困難。

三、目標確定

爲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並初步掌握縫沙包的基本針法。

2、能力目標:培養興趣,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縫製不同的沙包。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縫沙包,培養學生不怕困難,敢於創新的精神。

並確定以下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沙包的縫製過程及讓學生從自己眼、手、腦協作勞動中體會手縫的樂趣。

難點:設計不同形狀的沙包以及縫製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勞動與技術項目的有效實施需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

(1)、實物投影儀;

(2)、方塊布、棉線、縫衣針、剪刀、米;

(4)、製作的多媒體課件(不同形狀的沙包);學生準備:方塊布、棉線、縫衣針、剪刀、米。

五、教學環節設計

爲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採用激趣導入,揭示課題——示範,瞭解縫製過程——突破難點,學生製作——總結評價——開展遊戲,課後延伸的思路展開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本節課通過沙包創設情境導入,激情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沙包嗎?我又提出你們平時玩的沙包是從哪得到的?從而引出我的沙包是我親手縫製的。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這樣一下子激發了學生學習縫沙包的熱情,強化學生的學習慾望,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環節安排時間大約爲1分多鐘。

(二)、瞭解縫製過程

縫製沙包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我先教學生三種縫法,讓學生基本掌握,在把縫沙包的過程需要注意的幾個事項一一講解,從穿針引線、將布塊正面朝裏,把正面完全充分的翻過來,在把怎麼裝沙包內部材料,給學生一一講清楚,以免孩子在製作過程中,弄的地面桌面都是米粒,最後封口讓學生注意要把毛邊縫合,這樣會使沙包更加美觀。瞭解縫製過程後,要和學生說明,並不是所有的沙包是方形的,播放一些課件,讓學生了解好多樣式的沙包。並且讓學生樹立自信,問學生你們有沒有信心比這些沙包做的更好,激發起同學們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就讓同學們交流討論後,在強調縫前的安全注意事項,此環節安排時間大約爲10分鐘。

(三)突破難點,學生製作

由於學生初次縫製沙包,要在短時間內掌握規範操作的全部技能,有效的途徑是教師進行指導操作。教師加強巡視,及時幫助學生髮現和解決問題。此環節20分鐘。

(四)、展示作品、評價總結

學習評價是課程實施的重要環節,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在學生製作告一段落後,請部分同學說說在製作沙包時的經驗或想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動腦思考,體味學習的真諦、成功的喜悅。本節課中在內容上既注重學生的操作結果的評價,更注重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驗的獲得、良好態度和習慣的養成和創造性思維的顯現。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養成。此環節安排時間大約爲8分鐘 。

(五)、開展遊戲,課後延伸

爲了讓學生享受到自己勞動成果帶來的歡樂,我安排同組學生利用親手縫製的沙包在一起玩換沙包遊戲。在完成以上任務後,要求學生用課餘時間,能夠利用本節課所學方法,多加練習,回家後縫出漂亮的沙包,用自己縫的沙包去調查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是怎麼樣玩沙包的。爲下節課我們繼續上玩沙包有學問起到了鋪墊,此環節安排時間大約爲1分鐘。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一些淺見,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