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說課稿 >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合8篇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合8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合8篇

說課稿 篇1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最後一頭戰象》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課文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從文章在教材編排中所處的位置分析,《最後一頭戰象》是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組的第三篇課文,屬於精讀課文。編者對學生的訓練要求是: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從而實現能力遷移,完成閱讀教學在小六階段安排的“讀與思、讀與寫有機結合”的任務。

從學情分析,小六的學生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但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較好地開展對文章的探究。

根據教學大綱,分析本文特點,結合學生實際,特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正確讀寫文章中出現的生字。

2、繼續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象的友好、戰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3、概述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最後一頭戰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戰象嘎羧懷舊、善良、英勇、忠誠、堅強的高尚品質。

由於小六的學生還缺乏一些生活體驗,因此,我把引導學生感受和學習戰象嘎羧身上的優秀品質設定為我上課分析的重難點。

教學準備:

1、瞭解作者以及戰象的相關知識,。

2、學生預習課文。

二、說教法與學法

我運用的教學理念主要是:在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下,將教師職能轉型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小說的人文性特徵,讓學生通過學習戰象嘎羧的品質來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基於上述理念,我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新《課標》對師生互動、師生與文字互動的要求以及本文的特點,主要採用問題教學與引導啟發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此外,在備課過程中,我發現本節課的內容很多,課文也很長,如果教師過多的講解,課堂任務很難完成,所以必須實施長文短教。於是,我採用抓重點段落感受戰象品質的方法。設計課時為一課時。

三、說教學程式

(一)匯入部分

我首先給學生出示一些關於戰象的圖片,之後對戰象作以簡單的介紹並播放戰象作戰的視訊。如此設計,意圖是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初步感知戰象的英勇。

(二)介紹作家部分

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本文的認知,進而產生對動物小說的興趣,我重點介紹作者的代表作品並告知學生本文乃現實生活中真正發生的事情,並非杜撰,以此來打動學生並加深他們的情感。

(三)誦讀課文部分

課前:初讀、精讀課文,要求排除閱讀障礙並整體感知課文。

課上:略讀、速讀課文,整體概括課文內容,抓重點段落。

(四)賞析文章部分

由於面對的是六年級的學生,學生們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已經養成。在執教本課時,我並沒有採取逐字逐句的講解方式,而是採用了從整體入手,讓學生談談對嘎羧的印象,然後住抓住關鍵詞句,直奔重點語句進行教學。如此設計的意圖是讓孩子們對文章的印象更加深刻。然後有一個課堂檢測,主要是檢查學生對本文的重難點是否能準確的理解並掌握。

四、說板書及作業

1、板書主要是由課題和代表戰象品質的詞語組成的。

這樣安排的好處:一是便於總結;二是便於學生加深印象。

2、作業是通過想象,為課文填寫空白。如此設計的意圖是再次加深學生對戰象嘎羧的情感。

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扳手腕》是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有“扳、腕、贏、吶、喊、威、斜、券、勢”9個生字。課文截取了課間活動的一個片段,通過對緊張激烈的扳手腕比賽的描寫,體現了少年兒童快樂有趣的學校生活。

課文通過對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的描寫,烘托出比賽緊張激烈的氣氛。描寫的語句富有童趣,頗能抓住孩子們的心。“胸有成竹”和“勝券在握”表現出兩位比賽的孩子互不相讓、不甘示弱,“吶喊助威”“歡聲雷動”有體現出一旁觀戰的孩子們高昂的情緒。描寫兩位孩子比賽扳手腕時的句子是教學的重點,文章把他們的神情、動作表現得淋漓盡致。通過朗讀的教學,整體把握句子,感受比賽的激烈。

 學情簡介

通過一年的語文學習,學生初步具備了字詞的學習能力,但教學中不可忽略容易混淆的字形、字音的教學。必須在課堂教學中,不斷鞏固學生拼讀的能力,識記字詞的能力。學生的朗讀能力相對比較稚嫩,教學中應採取多種策略,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再有感情的朗讀,教師還可以通過範讀幫助學生情感體驗。本階段學生自主積累和應用語言的能力不強,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培養,可以採用學生樂於接受的形式,如想象、遊戲等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語言、應用語言。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實際,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能用科學的方法識記“扳、腕、贏、吶、喊、威、斜、券、勢”9個生字,並能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注意“贏、券、勢”等字的讀音,用順口溜的方式記住“贏”的字形。

字詞教學仍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本篇課文中有9個生字,其中“贏”是後鼻音,“券”是三拼音,“勢”是翹舌音,教學時要特別注意,讓學聲拼一拼、讀一讀。“贏”字雖不要求書寫,但它筆畫很多,容易和“羸”“嬴”等字混淆,所以可以用一些方法,教學生識記,與形近字區別。

目標二:本課的詞語“歡聲雷動”“勝券在握”“吶喊助威”“胸有成竹”,在語境中理解詞語的含義。

本課的成語較多,且在文中都比較關鍵,理解了這些詞語有助於更好的理解課文。詞語的理解不能只停留於詞語的解釋,只有在語境中掌握詞語,才能更好地應用詞語。所以,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朗讀、說話等練習理解詞語、積累詞語、應用詞語。

目標三:通過朗讀,感受比賽時緊張、激烈的氣氛,並讀出句子的語氣。

課文從兩位選手的語言、神態、動作,以及觀眾的表現入手,把比賽描寫的緊張而又激烈。兩位選手在比賽前的語言描寫、在比賽時的動作及神態描寫,都值得學生反覆朗讀。

目標四:體會豐富多彩的課間休息,感受愉快而有趣的學校生活。

這是課文學習的的情誼目標,是學生在學完課文之後所能感受到的。無須老師或學生多說什麼,完全可以通過朗讀課文把這樣的情感表現出來。同時也可以為學生的小練筆作個鋪墊,讓他們在課文的啟發下,找一找學校生活中還有哪些有趣而精彩的片段。

說設計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學目標後,我對課堂教學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注意方法的滲透,教學在潛移默化中展開。

1、通過質疑,瞭解課文內容。

在預習的基礎上,對課題產生的疑問,往往可以幫助你很好的理解課文。因為有疑問,你就會帶著問題去讀課文,會很快地關注到相關的內容,反覆閱讀,所以質疑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這篇課文比較簡單,因此學生提出的問題也比較簡單,這是符合二年級的特點的。通過提問,孩子們其實關注到的是文章的人物是誰?經過是怎樣的?結果是怎樣的?這也是我們一般讀文都會關注的問題。

在質疑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讀文知道,小敏和小容扳手腕,他們使出了渾身的力氣,最後小容贏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很快如絲一般被抽了出來。

2、指導朗讀,在讀中把握情感。

朗讀是學生積累語言的方法之一,本篇課文的教學也體現了二期課改以讀為本的精神。文章中,作者在語言、神情、動作方面的描寫生動而富有童趣,比賽前,兩個孩子都信心十足、互不相讓;比賽時,兩個孩子都用盡力氣、緊張激烈。這些語句既要學生通過朗讀積累,又要學生在不斷朗讀的過程中,把握情感,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中教師適當的朗讀指導,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讀好課文。所以課堂中,對關鍵的語句我進行了朗讀技巧的指導。如,要表現出“勝券在握”“胸有成竹”時,教師示範朗讀,語調上揚,語氣高昂,學生通過模仿體會出兩個孩子都不甘示弱;要表現比賽緊張激烈時,教師指導學生控制好語音、語速,語言文字所要表達的情感便從朗讀中得到昇華。

二、注意語言的積累,在語言實踐中積累,在積累的基礎上再實踐

詞語、句段的積累都要經過“找——讀——背(記)——用”的過程,只有經歷這樣的過程,積累才是有效的。

1、詞語的積累。

從目標的制定,到教學的展開,“歡聲雷動”“勝券在握”“吶喊助威”“胸有成竹”這些詞語始終是學生重點積累的物件。積累首先就要理解,理解並不等於解釋,理解應是明白作者用詞的意圖,用詞的方法,以及我還可以怎麼用。所以積累詞語的'方法是多種的。教學中,我用朗讀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勝券在握”和“胸有成竹”的含義;通過說話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什麼是“吶喊助威”;拆詞解義的方法掌握“歡聲雷動”的含義。

2、句子的積累。

文章是有許多長短不一的句子組成,但我們不能要求學生通篇積累,也不能隨便選一句就積累。要求學生積累的句子必定是在文章中比較關鍵的,或頗具特色的,或很有韻味的,或富於哲理的。教師不是把要求學生積累的語句直接從文中呈現出來,而是學生一個方向,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圈劃出關鍵的句子。經過反覆的練習,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讀、背”是積累句子的最直接的方法,這篇課文中“只見小敏瞪著眼,漲紅了臉,脖子似乎比平時粗了一圈,他正拼命地把小容的手往桌子上按。”“小容額上青筋暴起,身體微微顫抖著,眼看他就要支撐不住了……”“忽然,小容大吼一聲,猛地發力,把小敏的手扳倒在桌子上。”等一系列神情動作的描寫是我要求學生能夠積累的語句。作者的描寫自然連貫、一氣呵成,如果教學中我只關注其中的單個的字、詞,只會使句子支離破碎,所以必須通過反覆朗讀,整體感受。學生在朗讀中聯絡到以往的經驗,語言就轉變成了畫面生動地展現在眼前。

3、說話的訓練。

當學生能把生活中的畫面轉換成語言時,就學會了“用”,在課堂中應多給學生創設情景,給予他們語言訓練的空間和時間。因此在教學的最後,我讓學生觀摩一場扳手腕比賽,通過說話練習應用文章中的語言,完成語言積累中高層次的目標。

說課稿 篇3

一、教材的理解

各位老師,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四冊第12課《北京亮起來了》。這篇課文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為專題,通過學習這篇教材,學生可以進一步瞭解祖國的遼闊、美麗,增強他們對祖國的認識和熱愛,並激發他們認識家鄉的渴望和讚美家鄉的感情。本文文質兼美,語言生動、優美的詞語,字裡行間都體現出晚上的首都是多麼的美麗。結合低年級的要求,改變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發展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培養低年級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是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教學時,陳老師利用教材中學習夥伴的話激發學生展示的興趣和願望,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和學習成果。下面,我把說課內容分成四部分:一、教材的理解二、教學目標三、教法和學法四、課堂教學設計

二、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麗景色。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 通過觀看圖片,增強對北京的熱愛之情。

(我是依據課程標準改革的精神,以及實驗的要求,確定了本課的教養、教育和發展目標。)

2、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麗景色,增強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

(我是依據實驗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結合本課教材的特點,通過本課的教學,引導學生積累詞語,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興趣和增強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

3、 學習準備

(1) 教師:製作

(2) 學生:正確朗讀課文

(我是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而準備學具的)

三、教法和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配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具體、生動的畫面,使學生通過形象感受來理解課文,並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接受知識,教學過程中,創設愉悅和諧的情感氛圍,充分發揮以學生的主體,老師為指導的.作用,成功地達成教學目標。

四、課堂教學設計

一開始上課,陳老師就用充滿激情的導語創設優美的情境,把學生引入課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這樣的設計活躍課堂氣氛,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

為了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陳老師依據課改教材的特點,配合學生本身的年齡特點,主要採取了直觀、朗讀、形象的程式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接受知識,用奔放、激情滿懷的聲音,表現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陳老師的教學設計主要分五大環節:

1、引題激趣

整節課,我們用去北京旅遊展開課堂教學,由於學生們對去旅遊很感興趣,就認真去學習課文,這樣的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

2、學習課文

在初讀課文前,陳老師先提問:“你認為怎樣才能把課文讀好?如果在讀課文時,你遇到不懂的字,你會怎麼辦?”通過啟發式的提問,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方法。初讀課文時,陳老師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老師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使學生在無壓力的情景中,較好地完成熟讀課文的教學任務。(這是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課堂教學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原則的要求設計的。)

在學習文段過程中,陳老師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段進行學習,她採用了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然後指導學生總結學法,運用學法自讀自悟,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陳老師通過自制,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來讀課文,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學得開心,學得投入。(這是根據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方法來設計教學的,這個環節能充分展示學生的表演才華,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師生間的親和力。)

3、在實踐活動中,首先,老師藉助多媒體播放音樂,接著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最後說感受、說變化。這樣安排,從兒童的年齡特點出發,

4、在課外活動中,陳老師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給家長或小夥伴聽,以及把收集的資料向小夥伴說說。以此來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家鄉的變化,同時更好的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5、總結全文

總結課文時,陳老師用多媒體,播放新舊家鄉建築物等方面的圖片,給學生一些與課文相關的知識,以促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知識的拓展。

板書設計:北京亮起來了

北京亮起來了 ( 愛) 明亮輝煌

設計板書意圖:

1、 這樣板書簡潔扼要,它清晰地展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是課文的精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 同時,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學生,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審美情趣。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三打白骨精》是蘇教版國標本六年級下學期教材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蘇教版教材的基本特點之一,就是課文單元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組合。第三單元一組課文的主題是“詩文精粹”,由《三打白骨精》、《詞兩首(如夢令李清照;漁歌子張志和)》、《螳螂捕蟬》三篇課文組成。編寫的意圖是吸收祖國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本冊教材課文體裁多樣。《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屬於敘事性課文。課文選自我國古典小說名著《西遊記》,根據《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改編。課文通過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讚揚了孫悟空堅定不移、機智勇敢、善於識別敵人詭計的鬥爭精神。課文故事性強,情節曲折生動,又是學生所熟悉的故事題材,適合學生的閱讀理解和進行簡要的複述訓練。課文的主要特點是:

㈠故事情節一波三折。課文總共7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部分人物。第二部分(第二至七自然段)講述了孫悟空三次怒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故事性強,情節曲折生動。圍繞“三變”、“三打”和“三攔”展開。作者採用反覆敘事手法,一波三折,引人入勝。“三變”、“三打”和“三責”雖然情節基本相同,但是敘述內容不斷變化,所以沒有給人重複冗長之感,相反更能把故事情節推向高潮,也更能體現降魔除妖的艱苦不易。比如,白骨精的“三變”:一變成了村姑送齋飯,實際使的是美人計,二變成了找女兒的老婆婆,實際使的是是苦肉計。三變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讓他趕走孫悟空,實際使的是離間計。

㈡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孫悟空機智聰明,“三次”識破白骨精的詭計;又疾惡如仇、堅定不移,三打白骨精,次次不放過。白骨精的貪婪狡猾,詭計多端。“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村姑,再變老婆子,最後變成老頭兒。唐僧膽小怕事,人妖不分。

㈢語言描寫生動傳神。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語句不同,用詞準確生動。“一打”是“劈臉一棒”;“二打”是“當頭一棒”;“三打”是“掄起一棒”。還有課後練習3中的帶點字詞同樣生動準確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

(1)唐僧一再推辭,八戒嘴饞,奪過罐子就要動口。 “奪”字表現了豬八戒迫不及待、嘴饞的樣子;

(2)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閃”字代表了一個很突然、很敏捷的動作。一個八旬的老婦人能作出這樣的動作,說明她的行為與正常人不同。

(3)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下來。“摔”字表現了唐僧的膽小。

(4)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笑”字表現了孫悟空的自信與樂觀。

二、教學目標:

⒈熟讀課文,瞭解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過程。比較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處。

⒉抓住故事結果,揣摩人物內心,明白其中道理:不能只看外表,而要透過外表看內心。

⒊ 學會按照課文提示簡要複述課文。

三、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比較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寫法的不同以及表達效果。

四、教學過程。

㈠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⒈簡介名著《西遊記》。

⒉說說孫悟空的本領。

⒊揭題審題。板書:三打白骨精。提示:中國傳統小說慣會用“三”字來設計小說情節,比如《水滸傳》有“三打祝家莊”,《三國演義》有“三顧茅廬”,《西遊記》中除了“三打白骨精”,還有“三借芭蕉扇”等,其中的“三”字包含了做事不易、需要克服困難才能成功的意思。

㈡初讀課文,瞭解故事

⒈找出課文中與“三”有關的描寫嗎?(主要寫三個人物 白骨精三變,孫悟空三打 唐僧三攔)

⒉找出孫悟空的一打,二打,三打分別在哪一段嗎?

㈢研讀課文,認識人物

⒈引導學生自學“第一打”部分。思考:課文分幾步把孫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經過寫清楚的?課文又是怎樣寫白骨精和孫悟空的?找到寫白骨精的句子讀讀,想想寫了白骨精的什麼?讀讀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經過的句子,劃出有關“打”的動詞。說說從這些動詞中可以看出孫悟空有什麼特點?

⒉研究 “白骨精”特點。白骨精“詭計多端”,她使出的第一計是什麼?引導學生抓住“不勝歡喜”、“搖身變作”、“徑直”等詞,補充原文中描寫美貌的句子,體會它的“美里藏惡”。

⒊研究“孫悟空”特點。孫悟空“第一打”是怎麼打的?引導學生抓住“火眼金睛 劈臉一棒”等詞, 體會他的率直、善於識破妖計的性格。

⒋研究“唐僧”特點。引導學生抓住“連忙扯住”、“責怪”等詞體會唐僧的膽小怕事,人妖不分。

⒌總結學法:

① 找句子一分別找到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點一讀讀想想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特點

③說經過—簡要說說打的經過。

⒍學法遷移。回顧第二、三自然段的學習方法,用同樣的方法自己學習五、六自然段。

①自學劃出描寫“第二打”有關句子。②交流,抓住人物不同的特點。“ 閃”(與年齡不相符,定會是妖怪)“哭”讓人起惻隱之心,其實“哭裡藏刀”使的是離間計。“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敢於鬥爭) 。“驚得從馬上摔下來、一口氣唸了20遍”(膽小、人妖不分,善惡不辨)

②自學描寫“第三打”的有關句子。思考:孫悟空的“第三打”與前面兩次有什麼不同,從中你有什麼感受?引導學生抓住孫悟空的足智多謀來體會人物形象。尤其是一個“笑”字,感受孫悟空的自信。 課文雖然沒有交代唐僧的反應,可以適當補充原文,由於唐僧的善惡不辨,最終把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㈣反顧全文,整體感受

⒈這個故事裡有三變,有三打,有三攔。你讀著覺得重複嗎?為什麼?

⒉從白骨精的三變”,孫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責”中,你對三個人物形象有什麼看法?

㈤再讀課文,根據板書練習複述。

附板書:

白骨精 孫悟空 唐僧

(三變) (三打) (三責)

變村姑 劈臉一棒 連忙扯住

變老婦人 當頭一棒 驚下馬來

變老公公 眾神照應 戰戰兢兢

掄起一棒 口不能言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歌曲粉刷匠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國小音樂第二冊的知識內容,該單元的主題是巧巧手。本歌是一首風趣、活潑的波蘭兒童歌曲。42拍。F大調,一段體結構。全曲音域僅有五度,由(do re mi fa sol)這五個唱名組成短小嚴整的四個樂句。旋律多使用重複的手法,簡單而且易唱易記。第一、二、四樂句基本相同,第三樂句旋律稍有變化,並以( —)的節奏貫穿全曲,給人以完整統一的感受。輕鬆風趣的旋律與幽默詼諧的歌詞相結合,一方面生動地描繪了小粉刷匠在觀賞自己的勞動成果,得意炫耀自己的勞動技術,另一方面表現了小粉刷匠一心只顧勞動,弄得自己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頑皮神態。讓學生在唱歌,歡笑中體驗勞動的愉快和樂觀向上的精神。

根據新課標要求以及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個:

1、認知目標

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能夠用活潑、輕鬆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標

在演唱,表演中交流情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表現能力,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

能夠按照圖形譜,準確地朗讀歌詞,能夠聽音模唱旋律,並瞭解其組成音。

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和用樂觀的態度對待勞動,明白“勞動最光榮的道理。”這一環節是我的教學難點,但卻不是我的教學重點,因此佔用的時間並不長。我會把教學重點放在為《粉刷匠》這首歌詞來創編動作上,讓學生表現勞動時愉快心情。

二、說教法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統一。因為我面對的是國小一年級的學生,所以我在教法上改變了以往音樂課從練聲到節奏到視唱再到歌曲的固定模式,根據新課標的宗旨,本著全面參與、個性發展、合作、創新等教育理念進行。我確立了以審美為核心的教學理念,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使其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這一理念要求音樂教育的全過程是一個自覺的審美過程,貫穿著所有的審美因素。讓學生在不斷髮展音樂審美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在音樂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法,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啟發學生的思考創編,同時用活潑有趣的體態語言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採用以下教法:

1、注重體驗與感悟

緊緊圍繞新課標“以聆聽為主”的教學理念展開教學。在每個環節都設計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帶著一個問題,一個任務去聆聽音樂,感受音樂,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其中,並得到相應的審美體驗,真正做到樂教於學。

2、情景教學:

我利用學生喜歡的少兒頻道做引子,和學生一起做《餅乾歌》的律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步學生生動演唱歌曲做好了準備。

學法指導上,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小組合作、即興表演,跟隨音樂主動學習歌曲。從而感受到歌曲的生動活潑和妙趣橫生。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帽子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具體設計如下:

新課標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注重藝術實踐,鼓勵音樂創新,提倡學科綜合等嶄新的音樂教育理念,給音樂教學提出了新任務與新要求。因此,在教學時,我精心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1、 組織教學

聆聽歌曲《我有一雙萬能的手》

上課伊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請你們看老師的表情,(老師做出燦爛的笑容)誰能和老師一樣?(學生被老師所感染)太棒了!每一位小朋友都送給老師一個美麗又燦爛的笑臉。好,請你們現在和老師一起聽首非常好聽的歌曲。提示:歌曲唱出了小朋友的手都會做什麼事?你會做什麼事?

巧妙地運用談話聆聽音樂的形式引入主題。

2、 學唱表演歌曲《粉刷匠》

從聽錄音範唱《粉刷匠》入手。我向學生介紹一位叫“彼得”的小朋友,設定問題:“小朋友們在音樂中聽出了他小手在幹什麼?”引出粉刷房屋的人叫—粉刷匠。然後出示幻燈片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歌曲為《粉刷匠》。從虛擬的“彼得”引入課題,可以拉近學生和歌曲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有種親切感。

本環節中,我讓學生用“刷”練習節奏,在讀出節奏的基礎上,加上歌詞,然後隨錄音唱歌詞,通過由淺入深,趣味演示的方法,解決了練習歌曲節奏和讀歌詞的枯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創編活動

可以讓學生邊跟錄音邊唱,鼓勵他們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自己編動作,做一回真正的粉刷匠。還可以給學生戴上用舊報紙折成的紙帽,打扮成小粉刷匠的形象。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勞動的樂趣。為下一步歌曲處理打下基礎。整個過程中,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了勞動時的辛勞與快樂,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創編意識。

4、歌曲處理

有感情的歌聲,永遠是音樂教學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為此,在歌曲處理中,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感受來思考兩個問題:

(1) 如果你是粉刷匠,或者幫媽媽做了一點事,得到媽媽的誇獎,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2) 看到粉刷好的房屋,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啟發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 拓展延伸,滲透情感教育

通過談話,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有關勞動的歌曲,並齊唱這些歌曲,從而明白“生活中處處都需要勞動”、“勞動最光榮”的道理。

粉刷匠這一課,通過創編律動讓學生感受到波蘭風格的音樂旋律美和富有的動感節奏美等等。在這些活動中,更重要的是學生能通過自身的感受、體驗、想像和創造而獲得情感審美上的昇華,為其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最後,整節課在歡快的《粉刷匠》歌曲聲中愉快結束。

五、說板書

整潔、美觀的板書設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下面是我這堂課的板書設計

粉刷匠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 刷刷 刷刷 刷

說課稿 篇6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是國小數學蘇教版教材第五冊,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認識周長的基礎上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教材以學生熟悉的學校籃球場為題材,提出了計算籃球場周長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聯絡場地的形狀,探索、交流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並在交流的基礎上確認或逐步完善。對於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則安排在“試一試”中讓學生獨立探究、計算,再通過交流發現規律、掌握方法。

“想想做做”從直接看圖計算。量一量獲取有關資料再計算,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最後在圖形的拼擺中關注圖形周長的變化,這樣由淺入深,既鞏固了周長的計算方法,又學會了解決實際問題,體會到數學在日常生活裡的應用,感受數學的價值。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教”立足於學生的“學”。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數學思想、數學意識,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力圖向學生展示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訂如下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

能正確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有條理地表達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

2、能力訓練目標

能正確測量和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及其他一些簡單圖形的周長,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觀察、推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著力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創新素質目標

在學習活動中,善於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靈活選擇自己欣賞的方法,通過自主探索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4、個性品質目標

對學習的內容和過程有興趣和熱情,在與同學的合作中,會根據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並在交流中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識,獲得與同學合作克服困難成功的體驗。

三、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本著課程標準,在儘量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重點:理解並掌握長方形及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難點:使學生認識到相同個數的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並能理解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為什麼不相等。

關鍵:讓學生在自己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演算法。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一談。

四、說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麼,如何體現新課程所提倡的學習方式、教學方式呢?

我的思路是:

1、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選擇的平臺。教學時先讓學生根據籃球場的形狀提出求周長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對周長的認識先自己想想猜猜,再算算試試,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考進行計算。接著,讓他們彙報各自的演算法,引導學生去體會和理解不同的`演算法,把握不同演算法間的相互聯絡。再讓學生比一比,說一說自己喜歡哪一種演算法,為什麼。

2、引導學生在認知矛盾中去思考、探究、發現、解決問題。

3、充分發揮多媒體直觀、具動感、易交流的優勢,更好地突破

教學重、難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舞臺。

最後,我再來談一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教學程式及設想

(一)、複習舊知,引入課題

1.提問: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周長”,誰來舉例說明周長是什麼意思?

(教師可多讓幾位學生舉例說說,學生的回答肯定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有困難可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三角板、課桌面、樹幹等說起,再逐步抽象到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指什麼。)

2.讓學生說一說、指一指。拿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紙,讓學生上去指一指它們的周長各是指哪裡的長度。

3.匯入新課

(二)、探索交流、展開新課

1.投影出示課本上的例題,學生讀題。

2 、理清題意。

讓學生指一指、想一想,認清求周長的意思。

師:誰來指一指這個籃球場的周長在哪兒,並告訴同學們哪條邊是26米,哪條邊是14米?

師:看懂了題目的意思,誰來告訴同學們你對這個問題是怎麼理解的?

3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答時要注意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再逐一展示學生的解答思路,生答時老師板書學生的解答方法。

師:看來同學們對題意理解得很清楚,下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道題你準備怎樣解答?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想的方法來算一算這個籃球場的周長。

師:從同學們的臉上我就知道大家都成功了,誰願意把自己的方法拿到前面來展示一下?

學生的方法可能有以下這四種:

(1) 26+14+26+14=80(米)

(2) 26+26+14+14=80(米)

(3) 26×2=52(米)

14×2=28(米)

52+28=80(米)

(4)26+14=40(米)

40×2=80(米)

比較解答方法,自主選擇,鼓勵演算法多樣化。師:請同學們說說,你喜歡用哪一種方法?並說說這種方法的意思。

師:現在我們發現求長方形的周長有這麼多的方法,請同學們在小組裡說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周長?

師: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是有這麼幾種,今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長方形的周長。

4.適當地安排練習。

做“想想做做”第1題。

5、尊重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嘗試求正方形的周長

做“試一試”,師:通過這兩題可以看出同學們對如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掌握得很好,如課換成正方形如何求它的周長呢?(投影出示試一試)

師:這題是老師把算式寫在黑板上再來分析呢?還是同學們償試一下自己解答呢?(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給了學生探險索、發現知識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又能使組員之間形成觀點交鋒、思維共享,達到學習互補的目的,把學習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師: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裡交流交流各是怎樣算的,同時看看你們那一組出現了哪幾種不同的方法?

(三)、組織練習、鞏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題。

2.“想想做做”第4題、第5題。

有針對性地讓前面題目做錯的同學上前板演,再訂正。

3.“想想做做”第6題。

師:下面我們來玩一個“拼圖”遊戲,大家有興趣嗎?(投影出示題目)

師:請各組同學拿出小正方形紙片,同心合力,先按要求拼出圖形,再討論出問題的

答案,同時請組長安排一名同學作好記錄。

學生到實物投影儀前彙報,肯定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答案。

師:由此可見,用相同個數的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而且拼成的各個長方形的周長是不相等的。為什麼都是有6個相同的小正方形拼出的和長方形,周長卻不同呢?你認為拼出的長方形的周長與什麼有關?

(四)、課堂小結時板書課題: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你有什麼收穫?你能用簡短的話告訴大家嗎?同桌互說,然後告訴大家。

[讓學生自己總結,既可以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又可以使學生從中總結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五)、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1) 26+14+26+14=80(米)(2) 26+26+14+14=80(米)

(3)26×2=52(米) (4) 26+14=40(米)

14×2=28(米) 40×2=80(米)

52+28=80(米)

五、佈置作業

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進行分層訓練,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說課稿 篇7

教學目標

1、明確成數、折扣的含義。

2、能熟練地把成數、折扣寫成分數、百分數。

3、正確解答有關成數、折扣應用題。

4、學會合理、靈活地選擇方法,鍛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一份,學生準備計算器。

教學流程

一、聯絡主活,匯入新課。

師:我們剛剛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愉快的寒假結束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過去了,就在春節過後,各商家又會搞些什麼樣的促銷活動呢?學生彙報調查情況。

二、在生活情境中,講授新知。

1、教學折扣的含義,會把折扣改寫成百分數。

(1)談話,探學情。

師:剛才大家調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個商業用語,那麼你所調查到的打折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打“七折”,你怎麼理解?學生回答。

師:你們舉的例子都很好,老師也蒐集到某商場打七折的售價標籤。

①大衣,原價:1000元,現價:700元。

②圍巾,原價:100元,現價:70元。

③鉛筆盒,原價:10元,現價:?

④橡皮,原價:1元,現價:?

師:動腦筋想一想。如果原價是10元的鉛筆盒,打七折,猜一猜現價會是多少?如果原價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現價又是多少?

學生回答。

師:仔細觀察,商品在打七折時,原價與現價有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帶著這樣的問題,拿出你手中調查到的打七折的標籤,可以利用計算器,也可以藉助課本,四人小組一起試著找到答案。

(2)討論,找規律。

學生動手操作、計算,並在計算或討論中發現規律。

師:說說你們組尋找的方法。

學生的方法有:利用計算器,原價乘以70%恰好是標籤的售價;或現價除以原價大約都是70%;或查書,等等。

(3)歸納,得定義。

師:通過小組討論,誰能說說打七折是什麼意思?打八折是什麼意思?打九折呢?打八五折呢?

學生回答。

師:概括地講,打折是什麼意思?如果用分母是十的分數,該怎樣表示?

師小結:“幾折”是就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4)練習。

①四折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是。

②六折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是。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是。

④九二折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是。

2、運用折扣含義解決實際問題。

例1:商店出售錄音機,每臺原價430元,現價打九折出售,比原價便宜多少元?

(1)出示提綱。

①打九折怎麼理解?

②是以誰為單位“1”?

③可以改寫成一道怎樣的應用題?

④要求便宜多少元?也就是要求什麼?

(2)學生試做,講評。

(3)練習,做一做。

3、教學成數的含義,把成數改寫成百分數。

(1)新聞,探學情。

師:看了這則新聞,你想到什麼?是肯定不能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你認為八成表示有多大的把握?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如果把肯定來晉看作100%的話,八成就相當於80%。這種說法除了日常生活之外,在工農業生產中也經常用到。

(2)自學,得意義。

開啟書自學課本相關內容。

學生彙報情況,概括成數的含義。

(3)練習。

師:就要單元測試了,能不能用含有成數的句子表達你對這次測試有多大的信心?

①四成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

②二成五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

③七成五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

④八成七是十分之,改寫成百分數。

4、運用成數含義解決實際問題。

例2:小華家承包了一塊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噸,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二成五,去年收白菜多少噸?

學生試做、彙報、講評。

三、鞏固練習、應用所學。

1、判斷。

(1)成數表示兩數之間的倍數關係。

(2)五成八改寫成百分數是5、8%。

(3)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原商品價格為單位“1”,即標準量。

(4)某縣今年蔬菜比去年增產四成,這裡的四成是把去年看作單位“1”。

(5)一件上衣現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說比原價降低10%。

2、做課本中的相關練習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又知道了什麼知識?

板書:

折扣成數:

例1:430×(1—90%)例2:41、6×(1+25%)

=430×0、1=41、6×1、25

=43(元)=52(噸)

答:比原價便宜43元。答:去年收白菜52噸。

說課稿 篇8

各位尊敬的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材53-54頁的《方程的意義》。我的說課分為以下幾部分: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和板書。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義是學生在已經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數,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式子表示數量間的關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將為要學習的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及列方程解應用題打下基礎。教材在編排上注重讓學生根據具體的情景根據各個天平的狀態,寫出等式或不等式,在相等與不等的比較中,學生進一步體會等式的含義,同時也初步感知方程,積累了具體的素材。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理解並掌握方程的意義,體會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2、會列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簡單的等量關係。

能力目標:學生在觀察、比較、抽象中,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等式與方程的過程,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體驗。

情感目標:感受方程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教學重點:

方程意義的理解以及在具體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教學難點:尋找等量關係列方程。

四、教學過程:

(一)謎語匯入,瞭解天平。

謎語匯入,引出天平這個公正的大法官,使得學生對天平感興趣,從而請學生說說對天枰的瞭解,接著視訊介紹天平的原理。

(二)創設情景,抽象出等量關係

情景1:演示天平左邊放兩個50克的砝碼,右邊放一個100克的砝碼,請學生觀察後說一說發現了什麼,用一個式子表示天平現在所處的狀態。(板書:50+50=100)

情景2:演示天平左邊放上兩盒一樣重的飲料(250克),右邊放上另一瓶飲料(500克),再次請學生用式子表示天平所處的狀態。(板書:250+250=500)

這兩個情景學生非常熟悉,既讓學生從天平"平衡"中體會到等式的含義,又能較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

然後我還創設2個情境,讓學生觀察天平從不平衡到平衡的變化過程,真正體會天平左右兩邊的質量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

情景3:演示出天平左右盤分別放一個空杯子和一個100克的琺碼,使學生觀察到在天平平衡,即空杯子的重量和琺瑪的重量是相等的,空杯子的重量=100克。繼續演示,在杯中倒滿水,天平傾斜,說明不平衡,得到100+x>100的不等式。(板書:100+x>100)

再增加琺碼,又得到100+x=250的等式。(板書: 100+x=250)

情景4:天平左邊放一個球,右邊方一個50克的砝碼,根據不平衡狀態得到y<50的不等式。(板書:y <50)接著在左邊增加一個同樣大的球,天平平衡了,得到y+y=50或2y=50的等式。 (板書:y+y=50或2y=50)

以上的板書都做成貼片形,可隨時移動位置,方便下一環節進行分類。

(三)引導分類,概括方程的意義

在得出這麼多的等式和算式後,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分類,並交流分類的標準。學生在分類的過程中逐步概括出方程的定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板書)。在此基礎上,再次讓學生觀察,討論與交流,得出方程兩個要素:一必須含有未知數(未知數不一定用X表示,未知數不一定只有一個)、二必須是等式(也就要有"=")。

這樣的設計我主要是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大膽設想,敢於發現,抽象概括的機會,真正體會到自己獲取知識,發現知識的成功樂趣。

(四)層次練習,鞏固方程的意義

在這一環節中,我編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1)"找方程",即教材62頁第1題:下面的哪些式子是方程?

X+3.6=7 3-1.4=1.6 ax2<2.4採用同桌交流的方式進行交流,不是方程的題目要說明理由。

(2)"寫方程", 讓學生寫出一些方程和舉出反例,鞏固方程的意義。

(3)數學遊戲:教師出示式子,學生做動作。如果式子是方程,學生就跳一下。如果是等式,學生就蹲下。兩樣都不是,則不用做動作。

(4)"列方程",即教材62頁第2題:根據天平列出方程。

(5)根據文字列方程,即教材62頁第3題。例如:小明x歲,爸爸40歲,爸爸和小明相差28歲。通過層層遞進的練習,加深理解消化所學的知識,並應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五)總結提升 ,評價自我

組織學生說說收穫,可以讓學生再次體會成功的喜悅。說說存在的不足,同時又再一次的反思了自我。

(六)作業佈置, 迴歸生活

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實際問題可用方程表示其數量關係,請同學們列舉出來。

佈置這題作業,目的是讓學生自主設計練習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絡,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

(七)板書

方程的意義

50+50=100 100+x=250

250+250=500 2y=50 方

等式 a+2=17 程

x+y=50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反思:通過文字形式來設計說課稿,比較單一,不能吸引評委。那麼在設計裡面放入輔助性說明的圖片,比長竄的文字更清晰,更能讓人明白。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