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說課稿 > 關於四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5篇

關於四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5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7.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四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5篇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七色花》這篇課文是北師大版語文第五冊第九單元《想象和幻想》

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它是一篇童話,寫的是小姑娘珍妮在迷路時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並用它做了七件事。主要是要教育學生要做有意義的事。

課文共有11個自然段。第1-3然段寫小女孩珍妮因迷路而哭了起來,一位老媽媽看珍妮哭得可憐,就送她一朵能幫助她做事的七色花。第4~10自然段寫珍妮用七色花瓣爲自己做了許多事。第11~18自然段寫珍妮用最後一片花瓣幫助一個雙腿有病的小男孩站了起來。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讀通課文,理清課文脈絡,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能簡單概括出珍妮用七色花做了哪七件事情,能有感情地朗讀重點段落,體會七色花的神奇。

技能目標

1.學習課文內容,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白最後一片花瓣做的事情最有意義,因爲助人乃快樂之本。

2.總結全文,運用想象和幻想,說說如果有一朵七色花,自己想實現什麼願望。模仿課文的構段方式進行仿寫。

情感價值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感悟到助人是快樂的,要做有意義的事情。感受到小女孩的天真可愛,心地善良。體會到凡事都應該爲別人着想,懂得只有樂於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重點:

瞭解七色花的神奇作用,知道珍妮七次用花瓣所作的事,感受用第七片花瓣幫助雙腿有病的小男孩最有意義。

教學難點:

模仿課文的構段方式,運用幻想象,引導學生寫一寫如果有一片七色花瓣想實現什麼願望。

三、說教法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從1、重視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2、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3、發展想像,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4、注重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四個方面出發,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在教法上運用電教輔助法、圖文對照法、誦讀體會法等方法幫助學生全面達到教學目標。

四、說學法

考慮到課文篇幅較長,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設計學生一邊讀,一邊根據教師的提示思考、想象。當今的新課程改革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於研究,交流與合作”爲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所以我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交流討論,目的是爲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習慣,同時打破傳統的“串講”形式,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爲主,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去多講,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並且讓學生髮揮想像,並進行口語交際,而且把練習寫作集中起來,既發展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對學生的寫作進行了指導。

五、說程序

我的教學流程是:談話導入,直接揭題——自由讀文,瞭解大意

引導講授——自主合作交流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拓展昇華,指導寫作——總結歸納提高。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頤和園是一座依山抱水、氣象萬千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典範,它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頤和園》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組的第二篇課文,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展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文章按總—分—總的結構,以遊覽的路線爲線索,把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寫得具體生動,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本課將與《長城》和《秦兵馬俑》共同帶領我們欣賞我國的"世界遺產",對本組課文的學習將會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教學目的和要求: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材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品讀文中的好詞好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內容的優美。

(2)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優美的語言,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能力目標: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藉助課外資料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的編排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1.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2.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其中學習本課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也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與學法:

課堂教學是一個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雙向交流活動。現在,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已提升到了教學的重要位置上。因此,要讓閱讀活起來,關鍵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實踐活動貫穿於教學全過程。

爲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及四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打算先學後教,以學定教,以提高學生的自學、閱讀能力。以學生讀、說、議、寫、畫,去代替教師單一的講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啓迪心智、感悟積澱的四重境界。

四、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揭題: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頤和園".根據你的經驗題目中哪個字值得注意?

2."頤"字又是什麼意思呢?看來這個字平時不常見,遇到這樣的字你一般會怎麼辦?(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3. 字典上有這兩種解釋,你覺得在這"頤"字應該是哪一種解釋呢?誰想在這頤養天年?這個太后她除了在這想頤養天年她還有什麼願望?(想讓天下太和沒人反對她)你能把"頤和"二字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嗎?

(二)交流資料:

閱讀教學必須樹立大語文觀,打開課堂教學大門,打破課內外的界限,使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相結合,讓學生主動地靈活多樣地豐富知識。本着這一原則,課前發動學生通過翻閱課外書,網上查找,請教家長等多種渠道,收集並整理頤和園的知識、圖片資料,在課堂上交流。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課文,讀後說一說頤和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這樣做旨在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並培養學生概括、感悟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進一步自主學習,去感悟頤和園的美麗景色。重點體悟"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以及"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這兩處語句的含義。

(四)瀏覽課文,明確遊覽順序:

學生瀏覽課文,畫出作者遊覽了那些景點。學生彙報時,教師相應地把各個景點的簡筆畫貼在黑板上,使學生明確作者的遊覽順序。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五)探究學習,理解內容:

課文以遊覽的路線爲線索,把各個景點串聯在一起,其中着重描寫了長廊、萬壽山的佛香閣和昆明湖的十七孔橋,把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寫得具體生動,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

1、長廊的特點: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① 學生抓住"七百多米",體會句子中的數字。

② 七百多米到底有多長?(樓道大概有四、五十米,有十多個這樣長的樓道連接起來,作者通過列數字來寫出長廊長的特點。)

2、萬壽山上還有——佛香閣、排雲殿。走完佛香閣,來到萬壽山作者又是怎樣看它們的,看到它們有哪些特點?(小組討論)

① 作者是怎麼看的?佛香閣有什麼特點?從哪個詞語看出佛香閣非常高?(聳立)作者用詞多麼準確,難怪人們無論從頤和園的哪個角度擡頭一看那就是——佛香閣。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層層深入,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

3、其實在頤和園裏佔地面積最廣的是——昆明湖。

師配樂解說:

這煙波浩渺的昆明湖佔整個頤和園面積的四分之三,我們可以登上萬壽山向下看,也可以來到昆明湖畔漫步——堤岸,來到——湖心小島,走上——十七孔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物不同的特點,一定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受。你最想去哪遊賞呢?同學們就趕快找到相應的語句好好地品讀一番吧!

教學時,讓學生分小組,每組一個景點,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用賞析詞句法、結構梳理法、情境體驗法、聯想想象法、質疑問難法、朗讀體會法去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這一環節教學是在學生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交流的,交流時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見解,給學生充分的俄自由表達空間,學生在談中加深理解,在讀中體會意境。學生彙報時,教師相機在每個景點簡筆畫處板書景物特點。

師總結:頤和園這座昔日的皇家園林已經被記載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了一座人人都可以盡情遊賞的"美麗的大公園",它的美麗"說不盡".說不盡的又豈止頤和園,學習本組課文你還可以去遊——長城、秦兵馬俑,放眼我們的祖國呢,還有故宮,放眼世界呢……孩子們,這些都是我們人類的文明啊!希望大家去細細遊賞用心體會。

(六)師生合作板書,昇華情感:

美麗 大

長廊 七百多米……沒有……相同

18. 頤和園 萬壽山 閃閃發光 金碧輝煌

昆明湖 ……像…… 滑

美麗 說不盡

文章開篇與結尾相互呼應,美麗是頤和園最顯著的特點,同時它的美又是說不盡的。板書就簡明的反映了這一特點,並且根據遊蹤列舉了各景點特色。

(七)總結全文,創新作業:

作業是對教學效果的檢測,也是檢測學生獨立個性知識習得與發展的重要途徑。學生間有着個性的千差萬別,"一刀切"作業難以檢測出這一差別,還容易加重學生負擔而引起他們對作業的厭倦情緒。因而在本課作業設計中,我注意做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讓孩子饒有興致地選擇自己喜愛的作業形式去主動完成。這樣不但體現了個性,還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本課作業設計如下:

從下列幾項作業中選擇其中一項你最喜愛的作業:

1、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2、結合課文描寫,展開想象,畫一幅遊覽圖;

3、爲頤和園或頤和園其中的一處景觀設計導遊詞;

4、仿照課文的描寫方法,寫一篇遊記。

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自選作業如一道自助餐,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調動了學生自覺學習的內因,又豐富作業的內涵。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今天聽了三位老師關於“語文園地”專題教學,再加上俞老師的專家點評及引領,真覺得吃了精神大餐。尤其是朱雅慧老師執教的一下《語文園地四》的教學,構思精妙又高度整合的教學設計,其精闢又帶鼓勵性的評價語言,都給我很大的啓發,真是一堂成功的課。有以下幾個方面很值得我學習:

一、練習密集,豐富實在

語文園地的學習應在調節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基礎上,對學生所學的語文知識、技能進行梳理、積累與拓展的過程。朱老師的課堂充分體現了這個主旨。“日積月累”短語教學板塊滲透了短語的構詞方法,並引導學生讀準、讀好,並能進行運用。老師借她可以用上8個詞語說一段話,既激發學生對老師的崇拜,並巧妙地過渡到“我會讀”環節,此乃獨具匠心之舉。在整堂課中,讀的形式多樣,學生參與面廣。如此大的容量,靠着形式多樣的“花招”,學生學得紮實又充滿樂趣,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二、注重整合,放大語用

朱老師非常重視學生對詞語運用能力的培養,總是最大限度地進行資源整合訓練,有統籌意識。其一表現在讓學生用一兩個短語來說以兩句話。學生回答巧妙,說出了“蜻蜓停在綠油油的荷葉上,展開透明的翅膀”等許多詩意的.語句。其次在最後的積累運用環節還融合了第一板塊的內容,真是學以致用,令人佩服。

三、優秀的老師造就優秀的學生。

在整節課中,老師那帶挑戰性、多元的評價語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學生好學、樂學,回答問題吐字清晰,不卑不亢,讀文頓挫抑揚,有效培養了學生語感的良好發展。

但個人覺得有以下小小的缺憾:在“日積月累”短語板塊學習中,詞語教學稍顯平均用力,缺乏整合。若把時間節省下來留到後面進行有感情地理解朗讀,效果會更好。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

下午好。我任教的科目是四年級語文。我今天說課的課文是四年級上冊第一課《觀潮》。我將從四個方面來進行說課:教學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反思。

一、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四上教材:

先來說說教材。今年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是第一次採用部編版語文教材,我們都知道,部編版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強調閱讀、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因此,在整個學期的教學當中,應該儘量透過課文,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同時加大學生的古詩詞教學。

在這一冊教材中,共有八個單元。內容涉及自然奇觀、中外童話、觀察發現、神話故事、多彩生活、人間真情、愛國立志、歷史故事等。《觀潮》是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自然奇觀”,由《觀潮》《走月亮》《現代詩二首》《繁星》4篇課文和《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組成。本單元的學習要素是: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

最後的習作是:向同學推薦一個好地方,寫清楚推薦理由。因此,我們在整個單元的授課中,要在每篇文章教學中滲透寫景作文的教學,同時也要引入類似寫景文章的學習和寫景古詩詞的積累。

2.《觀潮》這篇課文:

《觀潮》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文章。通過作者的耳聞目睹,介紹了被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觀。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採用了“總—分”的寫作方法。文章從“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三個方面寫了錢塘江大潮這一雄奇的景色。

(二)學情分析

下面是學情分析,簡單講講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

首先,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富於想象,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但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雄偉景象缺乏直觀感受,因此需要老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

其次,由於這一課生字詞較多,而且又是開學第一課,學生可能還不能馬上進入狀態,因此爲了幫助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我會在字詞意思的學習上多花點時間,同時也要求學在上這一課之前必須做好預習工作。包括:讀課文、認識生字、查找字詞意思等。

(三)教學目標

結合小學課標要求、新教材特點和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觀潮》這篇課文我將設計兩個課時的教學。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會寫田字格內的生字,會認綠線格內的12個生字,理解“籠罩”、“逐漸”等詞的意思。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讀懂文章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順序寫作的;

3.學習第一小節的寫法,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錢塘江大潮涌來之時的雄偉壯觀。

5.通過觀潮人的描寫學習,體會側面描寫的好處、嘗試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

(四)重點難點

重點:

1.通過學習,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2.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並通過品味重點詞句、重點語段、感受大潮涌來之時的雄偉壯觀。

難點:1.邊讀邊想畫面,感受錢塘江大潮涌來之時的雄偉壯觀。

二、教學策略

(一)教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課的特殊之處就在於通過文字去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奇觀”。如何讓他們感受到呢?

1.教學中,我將使用朗讀法,即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後老師在背景音樂的襯托下進行朗誦。當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瞭解後,再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2.使用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通過視頻感受真實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二)學法

1.遵循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原則。

首先,課前預習一定要學生單獨完成。其次,在上課過程中要通過多提問學生來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後,教師要有意識地鍛鍊學生的寫景的作文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主要分爲:課前預習、課程導入、詳細教學內容、課堂小結、課後拓展、教學板書六環節。

(二)課前預習

1.初讀課文,並標出自然段預習課文。

2.再讀課文,邊讀邊把生字詞圈出來,並嘗試通過查字典解決。

3.“——?”用問號劃出不明白的地方,上課注意聽。

(三)課程導入

1.在黑板上書寫“觀潮”二字,並分別詢問學生“觀”是什麼意思,“潮”是指哪裏的潮?然後引出錢塘江大潮。

2.順勢列舉出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留下的對錢塘江大潮的讚美詩句。

比如: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蘇軾;浙江八月何如此,濤如連山噴雪來。——李白

3.本文作者是如何讚美錢塘江大潮的?文中有一句話,請學生找出來。從而引出全文主旨句:“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

4.板書:天下奇觀。

5.那究竟何種景象能被稱爲天下奇觀?作者又是如何來寫天下奇觀的?下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四)教學內容

1.生字詞學習。

教師指名讀,並相機正音。

2.將這些詞語放進文章的句子中,再讓學生開火車讀。

3.從這些句子中,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髮現這些句子分別是描寫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景象。這些景象,你一定有印象深刻的畫面,指名讓學生分小節進行朗讀。

第一段學習:主要掌握寫景文開頭言簡意賅的表達方式。

4.再回到文章第一段:讀一讀、品一品第一段這樣的開頭,好嗎?好在哪裏?讓學生自己讀,同學之間交流。然後引導學生回答:這樣的開頭言簡意賅、點明中心、深入人心、讀來簡短有力。

5.引申到寫景作文:其實很多經典的寫景文章,都喜歡使用這樣的開頭。

比如:我們在三年級上冊學習的第十八課《富饒的西沙羣島》,第一句就是“西沙羣島位於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國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裏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接下來,課文就描寫西沙羣島如何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如何可愛。

再比如有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黃果樹瀑布》,第一句就是“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傑作。”

今後我們在寫景時,也可以用這種乾淨有力的開篇。

綜上,作者開篇點出“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接着他先寫了潮來前,再寫潮來時,最後寫潮來後。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潮水的變化。(此時板書)

第二段學習:找關鍵詞,並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

1.默讀第二段,畫出潮來前,江面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特點

2.除了寫潮來前的平靜,還寫了什麼?

3.結合第二段每一句話,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賞析。

第三、第四段學習:

1.朗讀第三、第四自然段。在朗讀前關注文中的小泡泡。引出這兩段的閱讀要關注兩點:樣子和聲音。

2.談談讀完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感受。

3.利用表格,讓學生整理第三、第四段時間、地點、潮聲的變化,潮形的變化來感受潮水浪潮撲過來之快、潮聲之響、潮形之壯闊。

時間、地點潮聲的變化潮形的變化

午後一點左右,遠處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過了一會兒,東邊響聲越來越大一條白線

很快,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再近些,兩丈多高的水牆

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

4.引導學生欣賞欣賞第三、第四段所使用的修辭手法。並順勢引導學生看着表格進行背誦。

第五段學習:

1.朗讀第五自然段,提問學生還有哪些詞用得好。引導學生關注“還在”、“依舊”“好久”“已經”等詞。賞析他們的妙處。

2.呼應首段,難怪作者會寫到“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

學習側面描寫——觀潮人。

1.提問學生作爲天下奇觀,作者觀到的僅僅是潮嗎?還觀到了什麼?引導學生髮現文中側面描寫的句子。

2.提問學生爲何需要側面描寫,從而引出側面描寫的作文。

3.再一次呼應首段,這麼多人看,就是因爲“錢塘江大潮,自古以爲被稱爲天下奇觀。”

(五)課堂小結

1.提問學生“寫景文章應該如何讀?”從而引導學生概括出“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

2.提問學生以後如何寫寫景文,從而引導學生概括這篇文章的寫作特色:第一段開門見山、修辭手法、側面描寫。

(六)課後拓展

結合自己暑假的經歷,模仿這篇文章的寫作方式,寫一篇寫景文。

(七)教學板書

1.觀潮

潮來前——平靜

天下奇觀——潮來時——洶涌澎湃

潮過後——餘波未平

四、教學反思:

1.由於不瞭解學生學情,因此,很多教學引導佈置能否順利進行。

2.學完這篇文章,練筆是個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因此要妥善安排好授課時間。

3.第一次與學生磨合,一定要抓好課前預習工作,並在課程中利用恰當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白鵝》是編排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課,本文主要是向我們描繪了一隻高傲的白鵝的形象特點,從而表達了作者對於白鵝的喜愛之情。全文共有7個自然段。共可以分爲4個大段:第一段(1—2)主要描寫了白鵝高傲的姿態;第二段(3)主要描寫了白鵝的叫聲;第三段(4)主要描寫了白鵝的步態;第四段(5---7)主要描寫了白鵝的吃飯。全文結構非常清楚,條理清晰,一目瞭然。主要是圍繞着“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這句話來統領全文的。全文就是細緻刻畫白鵝的三大方面重點來描寫了它的性格特點,這句話起着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

這篇文章的語言活潑、詼諧、準確運用了多種修辭表現手法,主要運用了對比,擬人,反語等。而反語的應用,更顯得這隻鵝雖然固執迂腐,卻率真質樸,憨態可居,文中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白鵝的喜愛。

面對這份文本,我估計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具備了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種學習方法。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具體感性的思維正向抽象的思維轉變,學生對於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教學策略方面,主要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感悟、從讀中品味。作爲教者的我們只有幫助學生建構這樣的感性的`語文世界,才能品味到語言的精妙之處。因而,本文最大的教學價值是訓練學生去領會語言的獨特與精妙之處,初步掌握運用多種表現手法把事物的特點寫具體細緻。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特點的分析、解讀,基於學生學習水平的估計,基於編者意圖的領會,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在知識與能力方面:認讀8字,會正確書寫12字,聯繫上下文理解“厲聲呵斥、厲聲叫器,引吭大叫、侷促不安、步調從容、大模大樣、三眼一板、一絲不苟、倘若、從容不迫、窺伺、不勝其煩”等詞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等朗讀課文;

目標二,在過程與方法方面:瞭解白鵝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具體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目標三,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對於以上的教學目標,我認爲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把白鵝高傲的特點寫出來的。教學難點:從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他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三、說教學理念

我確定這樣的教學目標,是帶着這樣的教學理念,力圖體現:1、彰顯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我認爲語文是由語言與文字組成的,學語習文應該成爲終極目標,唯有立足於語言習得表達,才能體現學科的本位。在整個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處處以語言爲珍珠,用文字來串線,形成語文課堂的本質特徵。2、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即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從感知、理解、積累、運用等語言實踐的過程中都應該以學生爲主體,在自足感悟的基礎上有序地展開,教師應該是學生的合作者,夥伴者,促進者。

四、說教學流程;

我帶着這樣的教學理念,爲了更好、更有效地落實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力求簡簡單單、紮紮實實地上好語文課,真實展開我的我的教學流程。我的教學流程有以下五大板塊。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初始,談話引入:同學們,一說起鵝,你們會想到什麼?由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題引入,學生可能會說,想起鵝的樣子。也可能會說想起《詠鵝》這首詩,如果有學生提到這首詩,那就大家一起背一背。

接下來,引出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豐子愷先生寫的《白鵝》,在他筆下,這隻白鵝什麼樣子呢?好,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豐子愷先生吧。”由課題又引出對豐子愷先生的介紹。

第二板塊: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在這一板塊中,我要實現2個目標。通過學生專心地初讀課文來幫助學生掃清閱讀的障礙。在學生預習自讀的基礎上,我篩選出如下重要的字詞,引導學生重點學習。

在字音方面,特別注意:頸、侍、倘若、淨角、供養不周、窺伺等字的正確讀音;

在字形方面,特別注意:頸、飲、侍、厲、餐、堂倌、窺伺、奢侈、等字的正確書寫形式;

在字義方面,特別注意:三眼一板、鄭重、厲聲、高傲、引吭大叫、侷促不安、從容不迫、不勝其煩、架子十足等字詞的意思。對於有些難於理解的字詞我主要是通過讓學生查字典、查詞語手冊和聯繫上下文在語境中的相機理解。比如文中的“高傲”的意思應該是表示:自以爲了不起,看不起人;極其驕傲。

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後,對於文章中的有些長句以及難句比較難於理解,句式比較長,因此要正確引導學生給予停頓指導。對於長句要引導學生讀通、讀順,讓學生多自由朗讀,多讀讀,練一練。

在初讀過後,應該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感知與把握。我就在課上讓學生說說這隻高傲的白鵝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或者是從文章中的哪些語句描寫中可以看出來呢?讓學生說說自己初讀的感知,引導學生正確地說出其文章所要表達的是一種怎麼樣的文情呢?

第三板塊:圍繞主問題,品味語言。

自由朗讀課文,和大家說一說,這隻白鵝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認真讀了課文的學生,就可以找出文中的重點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當然,如果學生沒有說出“高傲”,可以引導學生找一找文中豐子愷對這隻白鵝的印象。)

把這句話出示在屏幕上,並提問,什麼叫“高傲”?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會說,“高傲”是傲氣的意思,是看不起別人、不把別人放在眼裏的意思……

爲什麼作者初次見到白鵝,就有這樣的印象呢?指讀第1自然段,從文中找到答案。學生可以抓住“伸長了脖頸”“左顧右盼”,說明白鵝初次到我家,東瞧西看,一點兒也不拘束。通過對重點的理解來體會白鵝高傲的特點。

課文在很多地方都用了明貶實褒的寫法,課文一開始這個“高傲”就是這樣一種用法,可以在這時把這個語言特點告訴給學生。初次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這隻白鵝就給作者留下了如此鮮明的印象,如果有人這樣評價你,你心裏會怎麼樣?作者竟把它喜歡的動物稱“高傲的動物”,把“高傲”這個貶義詞褒用,語言多有特色呀!一起讀一讀作者的感嘆。

作者初見這隻白鵝,就認爲它是一隻高傲的動物,那麼文中圍繞這個特點還進行了怎樣的描寫呢?由這個問題引出2-5自然段,學生們小聲讀2-5自然段,這幾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請把它找出來並畫在書上。通過對“更”字的理解,說明白鵝的高傲在叫聲、步態、吃相這三方面表現得更加突出,而且還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承接了上文“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也引出了下文,讀起來非常自然。

這時,我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哪些句子表現出了白鵝的高傲呢?給大家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學生在體會這部分內容時,主要通過想象與對比感受白鵝的“高傲”,如“叫聲”這部分,讓學生想象,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它可能在喊: 。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它可能在叫:通過想象,賦予鵝人的語言與思想,進一步感受它的特點。

在“叫聲”和“步態”這兩部分中,還有一個寫法,就是運用對比的方法,把鵝與狗、鴨進行了對比,從而突出它的厲害與傲慢,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可以通過有語氣地朗讀,來表現出白鵝的特點。

第5自然段“吃相”圍繞第一句話展開即可,通過對詞句的朗讀,以及結合課文內容想象畫面,來感受白鵝可笑的樣子,非常有特點的一面,它不僅很高傲,而且還顯得很死板,不知變通。

第6、7自然段,寫得非常生動有趣,同時很直接地表現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學生可以通過文字感受到。讓學生讀一讀,然後找出自己覺得最有意思的語句和大家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體會白鵝吃飯時的特點,即必須有人在旁邊侍候,因爲它雖然知道狗會常常來偷吃它的飯,但它還是不知變通地總是吃一口飯就走開去遠處喝水吃草,當飯被狗吃光,它還要責備人們對他照顧不夠。而且從這部分中,也可以再一次感受到這隻白鵝的厲害,因爲狗每次想偷吃飯時,都得先“窺伺”,不敢明目張膽地來吃,而且得趁着白鵝離開時“敏捷地跑”“努力地吃”“立刻逃”,好像在抓緊時間儘量多吃點兒,生怕一會兒白鵝回來對它不客氣似的。

第四板塊:昇華情感,進行實踐。

在這個板塊當中我主要做2件事情:第一就是讓學生背誦積累,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大量去積累,理解運用,使學生明確作者的寫作特點,對於一些寫作方法可以適當運用到自己今後的習作中。第二.自己選擇摘抄描寫白鵝性格特點方面的優美的語句,仿照其寫作手法進行模擬訓練。這樣可以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積累語言,而且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更是提升其語言的品質。

第五板塊:迴應目標,總結全課。

這篇文章以活潑、詼諧、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隻高傲的白鵝形象。運用了多種修辭表現手法,主要運用了對比,擬人,反語等。而反語的應用,更顯得這隻鵝雖然固執迂腐,卻率真質樸,憨態可居,文中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白鵝的喜愛。

最後說說我的說板書設計

白鵝

叫聲:嚴肅鄭重

高傲步態:傲慢

吃相:從容不迫

喜愛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