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 > 史部 > 晉書 > 《晉書·解系傳》原文閱讀及翻譯

《晉書·解系傳》原文閱讀及翻譯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原文

《晉書·解系傳》原文閱讀及翻譯

解系,字少連,濟南著人也。父修,魏琅邪太守、梁州刺史,考績為天下第一。武帝受禪,封粱鄒侯。

系及二弟結、育並清身潔己,甚得聲譽。時荀勖門宗強盛,朝野畏憚之。勖諸子謂系等曰:“我與卿為友,應向我公拜。”勖又曰:“我與尊先使君親厚。”系曰:“不奉先君遺教公若與先君厚往日哀頓當垂書問親厚之誨非所敢承。”勖父子大慚,當世壯之。后辟公府掾,歷中書黃門侍郎、散騎常侍、豫州刺史,遷尚書,出為雍州刺史、揚烈將軍、西戎校尉、假節。

會氐羌叛,與徵西將軍趙王倫計之。倫信用佞人孫秀,與係爭軍事,更相表奏。朝廷知系守正不撓,而召倫還。系表殺秀以謝氐羌,不從。倫、秀譖之,系坐免官,以白衣還第,闔門自守。及張華、裴頠之被誅也,倫、秀以宿憾收系兄弟。樑王肜救系等,倫怒曰:“我於水中見蟹且惡之,況此人兄弟輕我邪!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肜苦爭之不得,遂害之,並戮其妻子。

後齊王冏起義時,以裴、解為冤首。倫、秀既誅,冏乃奏曰:“臣聞興微繼絕,聖主之高政;貶惡嘉善,《春秋》之美談。是以武王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誠幽明之故有以相通也。孫秀逆亂,滅佐命之國,誅骨鯁之臣,以斫喪王室,肆其虐戾,功臣之後,多見泯滅。至如張華、裴頠,各以見憚取誅於時,系、結同以羔羊①被害,歐陽建等無罪而死,百姓憐之。陛下更日月之光照,布惟新之明命,然此等未蒙恩理。昔欒郤降在皁隸,而《春秋》傳其人;幽王絕功臣之後,棄賢者子孫,而詩人以為刺。臣備忝右職,思竭股肱,獻納愚誠。若合聖意,可群官通議。”八坐議以“系等清公正直,為奸邪所疾,無罪橫戮,冤痛已甚。如大司馬所啟,彰明枉直,顯宣當否,使冤魂無愧無恨,為恩大矣。”

永寧二年,追贈光祿大夫,改葬,加弔祭焉。

(選自《晉書》卷六十,有刪改)註釋】①羔羊:語出《詩經·召南·羔羊》,稱讚士大夫操行潔白、進退有節。

譯文

解系,字少連,濟南著人。他的父親解修任魏朝的琅琊太守和梁州刺史,在官吏考核中成績是全國第一。晉武帝受禪登基後,封解修為樑鄒侯。

解系和他的兩個弟弟解結、解育都很重視沽身自好,在當時享有很好的名聲。當時,荀勖家族勢力強盛,朝廷官員和百姓都畏懼他們。荀勖的幾個兒子對解系兄弟說:“我們與你們是朋友,你們應該向我們的父親行禮。”荀勖也說:“我與你們的先父關係很好。”解系回答道:“我未曾聽先父生前說過。您若是與我父親交好,我父去受苦時您就應當修書問候。與我父親交好這樣的話,在下不敢接受。”荀勖父子很是慚愧,當時的人認為解系很有勇氣。解系後來被徵召任命為公府掾,先後擔任中書黃門侍郎、散騎常侍、豫州刺史,升任尚書,出京任雍州刺史、揚烈將軍、西戎校尉、假節。

適逢氐羌叛亂,解系與徵西將軍趙王司馬倫討伐叛軍。司馬倫寵信讒佞的孫秀,同解係為作戰事宜發生爭執,爭相上表奏請。朝廷知道解系是個篤守正道不屈服的人,就召趙王司馬倫回朝。解繫上表請求殺掉孫秀向氐羌謝罪,朝廷沒有允許。司馬倫和孫秀誣陷解系,解系荻罪免官,以平民的身份返回家中,關起門來潔身自守。等到張華、裴頠被殺的'時候,司馬倫、孫秀因以前的怨恨拘捕瞭解系兄弟。樑王司馬肜意圖營救解系等人,司馬倫發怒道:“我在水中見到螃蟹尚且厭惡它們,何況解氏兄弟還輕視我呢!如果這都可以容忍那還有什麼不可以容忍的呢!”司馬彤苦苦相爭沒有成功,最終司馬倫殺害瞭解氏兄弟,他們的妻室子女也一併被殺。

後來齊王司馬冏起兵時,把裴頠和解系兄弟的事作為最大的冤案。趙王司馬倫和孫秀被殺後,司馬冏就上奏道:“我聽說使衰微的興盛起來,中斷了的延續下去,是聖明君主的德政;貶斥邪惡褒獎良善,是《春秋》中的佳話。因此周武王給比干墓增土加高,旌表商容故里,實在是因為陰陽的事情是相通的。孫秀叛逆作亂,滅絕輔佐創業的封國,殺正直的臣子,來削弱損傷王室,極盡暴虐,功臣的後代,大多被謀殺。至於張華、裴頠,都因為被惡人畏憚而在那時被殺,解系、解結都因為品德高潔而受到迫害,歐陽建等人無罪而死,百姓對這些人深感憐惜。陛下替代前王治理天下如日月光照,頒佈了聖明的革新命令,然而這類賢人未能承蒙恩澤。過去晉國的欒、郤家族被降到賤役,而《春秋》仍然傳述這兩個家族的人;周幽王滅絕功臣的後代,遺棄賢人的子孫,而詩人把這作為諷刺的內容。我愧居重要職位,想著應竭盡自己所有的力量,進言表達自己的忠心。如果符合聖上的心意,可以讓各位官員議論。”朝廷的高官們商議後認為“解系等人清廉公正,被奸佞所嫉恨,沒有罪過而慘遭殺戮,冤屈深重。按照大司馬啟奏的,表明他們的冤情,公開宣佈判決不當,使冤魂不再怨恨,這樣,皇上就恩德浩蕩了。”

永寧二年,追封解係為光祿大夫,併為他改葬和追加弔唁祭奠。

史記
三國志
晉書
宋書
南齊書
梁書
陳書
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