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週記 > 有關數學週記彙總9篇

有關數學週記彙總9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4.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轉眼一週又過去了,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鍊自身,是不是該好好寫一篇週記記錄一下呢?可是怎樣寫週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週記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數學週記彙總9篇

數學週記 篇1

我第一次參加奧數比賽,我非常喜歡奧數,覺得奧數十分有趣,做奧數題,像走迷宮一樣,有迷惑,有開心,很想探究到底是什麼。前幾天,我們第一次舉行了奧數比賽。

一天,數學老師高興地說,誰想參加奧數比賽?報名者一人交一百元,我心想,還是不去了吧?

還能省一百元錢,但我又一想,還是拼一拼吧?萬一拼過了,還可以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讚揚,同時也已可以證明一下自己。

我們班報名的沒幾個,我,張毅豪,翟金哲等,中午,我回到了家,把這件是告訴了媽媽急切地說,吃完飯,咱倆一起復習數學。

考試已經不遠了,我在家裏瘋狂複習數學,做習題,有的複習到是在瞌睡了,纔去睡覺。

在一個星期五的早上,數學老師給我們參加奧數比賽的人都發了一個參賽證,還說,明天的早上九點到十一點,比賽,在六年級三班。

星期六的早上,我匆匆忙忙的來到了學校,老師把六年級的門都打開了,我的.座位時21號。玩了一會兒,比賽開始了,我拿到卷子一看,吃驚的想,好難啊,我把卷子裏的題認真的寫完了,有專心致志的堅持查了一遍,交給了老師,。

過了幾天,奧數的榮譽榜出來啦,李義卓先看見了,高興的跑來告訴我,老曹。你獲獎?了?我有點不相信,不會吧?跑過去一看,真的?我,曹楨源,三等獎,激動的心要崩出來啦?別提有多高興啦。

謝謝我的數學老師,辛苦了,還有我的努力呀,我一定好好學好奧數,爲班爭光。

數學週記 篇2

唉,上兩次數學考試我都沒考好,原因是太粗心大意了,一。沒認真對待考試,連題目都沒審清楚,而且第二次卷子上的名字都沒寫,當然結果成績肯定會差,媽媽生氣極了,大家都知道,我捱了狠狠的一頓訓,我後悔極了,當初不該那樣的!我當時暗暗發誓,下次一定要考好!

轉眼幾日,又到了數學考試,還好我這次胸有成竹,準備的'非常充分。拿到試卷之後,首先,把名字寫上!然後,我挑會做的先做,再不敢粗心了。很快做完了,我滿有把握的想:“這次一定會給媽媽一個驚喜!”後來,我一題又一題,仔仔細細的檢查了一番,認爲是得到滿分了,可是卷子發下來時一看,嘿!93分。聽老師一公佈,100分的有四個同學,還有5個同學成績也比我好,看來我是第10名了。後來,我又檢查了一次,發現有一道應用題我計算錯了,而且這是我會做的題目,扣了七分,悔不當初,又是粗心造成的呀。當晚回家我忐忑不安的把試卷拿給媽媽看時,媽媽非但沒有批評我,還說:“這次有進步,下次一定要保持。”

我現在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一定要認真仔細,成績就會不斷提升,同時也不能粗心和驕傲。

數學週記 篇3

以前上課時,我經常只顧自己的想法,覺得講的題目越多越好,很少顧及學生的思維與感受。慢慢地,發現學生上課聽得懂,自己做卻不會,可怕的是,到後來連學數學的信心也沒有了。我一直很困惑……

自從20xx年後,有個學習理論強烈震撼了我,那就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於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後來意識到,我們現正在倡導的許多新課程理念就是來之於這個理論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頓開。。所以,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爲本,以學生的發展作爲教學改革的出發點,走出一條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基於對以上問題的分析和認識,經過實踐,我得到以下幾點教學感悟:

1關注學生的“預習”,淡化課堂筆記。

對於有些淺顯易懂的課應該讓學生提前預習,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對於有些概念性強、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課則不要求學生進行預習。爲什麼呢?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他們的預習就是把課本看一遍,他們似乎掌握了這節課的知識。但是,他們失去了課堂上鑽研問題的熱情;他們失去了思考問題時所用到的數學思想方法;更爲可惜的是,由於他們沒有充分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失去了直面困難、迎難而上的磨練!

至於淡化課堂筆記,是源於一種現象——我發現筆記記得好的學生,他們的成績不一定好。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爲只知道記筆記的學生,當老師讓他們思考下一道題的時候,他們往往還在做前面一道題的記錄。……這樣的學習,怎能談得上思維的發展呢?

2新理念下的教學應該怎樣?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於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課程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數學的'方式,同時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放下權威,變以前的“教師中心”爲“學生中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教學目標的設置也改變一貫的用詞:“使學生……”,體現三級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師的心中應時時、處處裝着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問題,選擇例題,成爲學生的合作者、促進者、指導者,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和人文精神,培育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的情感與態度,形成正確、健康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堅持這樣一種做法:上課時老師儘量少講,主要是給學生騰出大量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更主動、更積極、更親歷其境地去學。正是由於有了學生的深層次的參與,才能取得過去我們以老師的教爲主所不可能達到的高效。爲什麼?這還可以從教學的本質是什麼談起。

教學的本質是什麼?教學過程中師生的角色如何?我們的老師現在都會這樣說: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等等。但問題是我們的教師是否真的讀懂了這個“導”字?我們的學生是否真的成爲了學習的主體?

3反思教學勢在必行

教學中能否取得以上滿意的效果,關鍵在於教師觀念、教學方式的改變。從我的親身感受來說,這是一個相當痛苦,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本人有極大的責任心、耐心與勇氣,跟自己習以爲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爲挑戰,不斷加強理論學習與培訓,更重要的是加強反思性教學,即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爲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中所做出的行爲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它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教學經驗理論化的過程;促進教學觀念(特別是自身存在的內隱理論)改變的強有力的途徑。

4學生也要反思

如果說老師去反思是爲了更好的教,那麼學生去反思是爲了更好的學,並且還是我們整個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那麼,高中學生到底怎樣進行反思?教學中我始終帶着這個問題,思索自己的每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學生的學習方法、習慣如何養成?怎樣進行反思?才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從前人、專家哪裏吸取精華,特別是有關教學反思與教師反思給了我許多零星的想法,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實驗,不斷的否定與修改,逐步形成了高中生如何進行反思的一套做法。

4。1反思什麼?

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到底要反思什麼?我認爲大體上可分爲:首先應該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其中包括得失與效率;其次要求學生對活動所涉及的知識及形成過程進行反思,對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反思;再次要求學生對活動中有聯繫的問題、題意的理解過程、解題思路、推理運算過程以及語言的表述進行反思;最後還要求學生對數學活動的結果進行反思。特別做完題後要及時反思,即把自己的解題過程作爲自己研究思考的對象,並從中得出某個結論。

4。2怎樣反思?

有些學生,一上完課,就忙於做數學作業,對於上課內容沒有整體把握或沒真正理解透,做起題來只會模仿,照搬照抄,不是漏洞百出,就是解題思路受阻,方法欠優等。極易挫傷學生的解題信心及學習效率。因而,學生應作解題前的反思。還可對學習態度、情緒、意志的反思,如自己的身體、精神狀態怎樣?失敗了能堅持嗎?碰到難、繁題能靜下心嗎?自己有能力、信心解決它嗎?以前見過它嗎?或者是否有類似問題?哪些知識、技能還需回顧、請教等;其次要不斷地自我監控。最重要的是解題後的反思。主要包括檢驗解題結果,回顧解題過程、解題思路、解題方法,還需對涉及的思想方法、有聯繫的問題進行反思等。

4。3反思習慣的養成

要提高學生的反思效果,除了以上這些,還必須講究科學的方式,提高反思能力。要求學生寫反思性日記就是一種不錯的形式:

首先,每節課後要求學生寫反思性學習日記,使學生超越認知層面,對本節數學知識的再認知,促使學生形成反思習慣,檢查自我認知結構,補救薄弱環節。由於時間問題,不可能把上課的精華全都及時記下或理解,通過筆記可以彌補,做好善後工作。做好錯題分析、訂正工作,完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的數學反思能力。

其次,寫反思日記是一回事,怎樣達到更好的效果又是一回事。老師當初應該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認識到寫反思日記的重要性,注重隨時翻閱,最好每天抽5—10分鐘瀏覽一下。一個階段後,老師應做好督查工作,當作一份作業,瞭解學生存在的學習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同時對學生的反思工作起到監督的作用,直到養成自覺的習慣。

總之,作爲一線教師只有積極投入新課程的改革,不斷探索、嘗試新理念的內涵,才能更好的挑戰的新教材的實施。

數學週記 篇4

5月20日 星期三 天晴

在平時上課時,幾乎都會有人出現錯誤,而出現錯誤的這些同學有時還會被同學嘲笑。不過,大家知道麼?往往一堂課上,就是因爲這些小差錯,才使一堂普通的課變得精彩起來。

那是一節數學課,我們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一幅地圖上有着甲乙連兩個城市中間有着連接兩城的火車道路,問怎麼樣測量兩地的距離。這個問題一出,同學們就紛紛踊躍思考,舉手說着自己的方法,我想得是用尺子先測量兩地圖上距離,再按比例尺算,這一觀點是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不過,這是王詩雅說:“應該用一條繩子測出火車線路的距離,把繩子再伸長,看看繩子有多長,再計算。”這種方法也有不少人同意了。

現在這道題出現了兩種答案,究竟誰的對呢?我們大家都討論了起來,各自說着自己的觀點。有的說“火車路線就是兩地的.距離!”“不對不對!應該是兩地的直線距離!”

最後,有一個同學終於說出了其中的道理,原來:火車的路線是兩地的路程,而直線距離纔是兩地的真正距離,也就是這正確的答案!

我們大家聽了後,都恍然大悟,知道了這兩個方法的區別和不同的意思。

看來,如果沒有王詩雅和一些同學作錯了這道題,也不會有我們之後的討論和知道其中的道理,犯錯誤並不是壞事,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更多的知識和道理。

數學週記 篇5

今天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分米,測量不像應用題那樣難,也不像1加1這樣簡單。吃過早飯,我想測量一下我的跳繩有多長。因爲沒有那麼長的`尺子,我不知道怎樣測量。我就跑過去找媽媽幫忙,媽媽說:“既然你已經學過了,媽媽相信你,只要動動腦筋就一定能測量出來。”我說:“可是我的尺子纔剛2分米啊,跳繩那麼長。”媽媽說:“這才需要你想辦法啊,你可以把你的繩子變短啊。”媽媽的一番話,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我想到了把跳繩對摺,然後就動起手來,我對摺對摺再對摺後,用我的尺子一量,正好是2分米。然後,我又想:一根繩子對摺一次變成同樣長的兩段,對摺兩次變成4段,再對摺就變成了8段,2×8=16(分米),16分米也就是1米6分米。

我興沖沖地把測量的過程和結果告訴了媽媽。媽媽說:“只要動動腦筋,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你要做個會動腦筋的好孩子。”我明白了:有時候不讓大人直接告訴我們答案,我們也可以做一次大人啊!

數學週記 篇6

4月15日 星期五 天晴

這幾天,我們又學了新的數學知識,主要是分數練乘。計算時要先空一行把算式抄下來,然後約分。我發現有時只有兩個數能約分,但有時約分好了的'數還能繼續約分。如果不夠細心,沒有養成檢查的好習慣,同學們往往會把這一步忘了,或者還有同學把約分後的數寫得太小,然後自己也看錯了,所以我建議大家在作業本和試卷上把約分後的數寫大一點,寫清楚一點,儘可能做到做一題檢查一題。

數學週記 篇7

從一年到五年,教過我的老師有很多,有語文老師、有英語老師、有音樂老師……,但令我記憶猶新的`還是教我們畢業班的數學老師。

我們的數學老師雖愛打扮,但教學卻十分嚴格。對待教學,對待學生卻十分認真、十分負責。雖然老師有時打我們,是因爲我們已經把老師都要氣死了,老師打我們是因爲想讓我們認真學習而不是像別的老師一樣體罰學生。數學老師每學期都給孩子有進步的、取得好成績的獎品,每學期都有一半的同學獲得獎品,數學老師還要教兩個班,每個班每個學期數學老師都要花200元,買獎品。爲何老師不留着錢給自己和孩子花,而要給我們買禮物呢?因爲老師要激勵我們好好學習,數學老師還給我們一個名人名言“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這就是我的數學老師——愛學生勝過愛自己、愛家人的一個老師。

數學週記 篇8

這一週我們學習了三角形的認識,我知道了三角形由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組成,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是三角形。我還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根據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而設計的,比如工地上的塔吊,塔吊的身體是由很多的三角形組成的,這就應用了三角形具有的穩定性。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另外還學習了怎麼畫出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就是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高最特殊,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互爲底高。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是三角形中的特殊情況。三角形是按角和邊分類的,按角分: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按邊分: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用邊分的三角形非常片面,而用角分的.三角形非常廣泛,隨便拿出一個三角形一定是用角分的三角形的一種,而用邊分就不行了。

我覺得比較困難的地方是:一開始不會畫三角形的高,還有老師講三條邊能不能圍成三角形的時候我不太明白。後來弄明白了。

這就是我一週的收穫。

數學週記 篇9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書上見到了這樣不可思議的數據:“一張厚度爲0·01釐米的紙對摺30次之後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瑪峯還要高呢?”

這個數據無論怎麼聽都覺得太“荒唐”了一點。畢竟是一張薄薄的紙,通過對摺真能超過珠穆朗瑪峯嗎?但是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只有通過計算,這一切的謎底才能揭曉。

隨即,我便把0·01釐米連續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釐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瑪峯的.高度8848。13米轉化爲884813釐米,通過比較,很明顯能夠看出對摺30次之後的紙張的厚度的確勝過了珠穆朗瑪峯的高度,而且還是後者的10多倍。

其實,像這樣的驚人的數據在平常的生活中處處存數學在,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