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警句 > 寓言 > 民間故事 > 農村民間故事會

農村民間故事會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一個個生動有趣的農村民間小故事,每一個小故事結尾都會有一些道理性的話語,可以慢慢的教育兒童學會很多道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農村民間故事會,希望大家喜歡!

農村民間故事會

農村民間故事會篇一

清朝咸豐年間,膠州城出了個妙手回春的神醫,不但轟動了膠州灣,還轟動了京城,轟動了皇宮。這神醫姓匡,名懋忠,字硯農。是個囊過螢、映過雪的讀書童子。

見鄉里鄰舍不少窮人得病,缺醫少藥,痛苦不堪,他便改行學了醫。白天,他跟李時珍學樣,攀懸崖,掛峭壁,嘗草根,採草藥,吃盡了百般苦。夜間,他把一口大缸灌滿清水,放在院裡,映著天上水中兩輪明月光,讀《本草鋼目》讀到公雞啼鳴,不怕口渴嗓子乾。他邊學邊行醫看病,邊行醫看病邊學,幾年工夫,便醫術大進,成了道傳路頌的活神仙,百病一把抓。耳聽一片讚揚聲,他並沒飄飄然忘乎所以,而是憂心忡忡,常為碰上疑難病症,束手無策,不能幫病家解除痛苦而不安。他聽說京城是藏龍臥虎之地,高明醫家甚多,便起了尋師訪友之念,想多學點治病救人的真本事。

恰好他哥匡懋敕在北京一所私塾教書,他便不遠千里,風塵僕僕地投奔了去。剛落腳,還沒來得及外出尋師訪友,切磋醫術。恰逢他哥教的一個讀書童子的媽媽,得了個昏睡病,不知吃,不知喝,懶得梳,懶得洗,成天揹著鋪炕,一味貪睡。請過三個醫生,求過三個神婆,不但沒見強,那病反而越治越沉重了。病急亂投醫,那家聽說匡先生從山東來了個兄弟懂醫道,就登門把他請了去。

他只望了望病人的氣色,號了號脈,啥也沒問,就抓起毛筆,刷刷開出個藥方。只一付藥,就把那麻纏了人半年的昏睡病,扯著絲頭給抽走了。你道那讀書童子的媽媽是誰?原來是個經常進出皇宮的巧手女裁縫。她病好之後,吃得紅潤潤,穿得光鮮鮮,細梳洗,巧打扮,象風擺柳似地飄進了皇宮,舌頭尖上抹蜜,出口就把匡神醫誇了個神乎其神。

無巧不成書,正逢上咸豐帝寵愛的懿貴妃(就是後來統治咱中國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得了個疑難病症,臥床不起。頭一位太醫進鹿茸,二一位太醫進七葉老山參,三一位太醫進靈丹,四一位太醫進仙藥,可惜都不對症,把懿貴妃醫得病體懨懨,一天重似一天。咸豐是個貪圖享樂的甩手皇帝,眼瞅著個如花似玉,代他理政的好幫手用不上,急得團團轉,抓耳撓腮,大罵太醫無能,淨是些混皇俸的吃貨。恰在這時,進來個貼身太監向他獻殷勤,說是從山東膠州民間來了個匡神醫,善治疑難病症,如扁鵲重生,華陀再世,何不叫進給貴妃娘娘診診玉體。咸豐雖不大信,還是點頭應允了。

匡懋忠應召進宮,提出了兩項請求,一是要隔著珠簾,望望貴妃娘娘的氣色,一是要隔著珠簾,親手給貴妃娘娘號號脈。咸豐帝聞奏心頭不悅,略微忖度了忖度,才破例吐口答應了。嘴上沒說心裡話,好你個膽大包天的走方郎中,你若果有真本事,治好朕愛妃的病,算你福大命大造化大。若沒真本事,治不好朕愛妃的病,算你流年不利,朕定把你這膽敢欺君的奴才,喝令綁出午門,開刀問斬。

匡懋忠隔著珠簾望了望懿貴妃的氣色,伸出三指號了號脈,微微一笑,說:“貴妃娘娘得的不是病,是喜,不治自愈。吃點安胎保胎藥,就萬安了。”

不久,懿貴妃果然生下一子,就是穆宗,也叫同治,慈安和慈禧兩太后垂簾聽政時,抱坐在龍廷寶座上的那個小皇帝,就是他。

匡懋忠因醫道神奇,得到咸豐帝的賞識,賜給他一個五品文職官銜。後來,他不忘初衷,在京尋師訪友,學到不少祕方驗方,便上書苦苦辭去官職,又回到了民間,行醫散藥,治病救人,給鄉里鄉親免了不少災,造了不少福,匡神醫的名聲如雷貫耳,越傳越響,越傳越遠。

農村民間故事會篇二

南哨這兒,敖木倫河西岸的草灘開荒種地以後,人們沒處放羊砍柴,都要到河東岸的南山上去放羊和砍柴。

有個叫烏力吉的小昂嘎,天天都要到河對岸去砍柴。有一天,他從山上砍柴回來時,河水漲高了,漫過了搭在河上的一條獨木橋,走到河中間的時候,他砍柴的斧子掉到河裡了,烏力吉急得哭起來。

烏力吉人還小,背上揹著柴火,搭橋的地方水又深又急,烏力吉下不去,也不敢下水去撈,沒有斧子以後拿啥砍柴呀,烏力吉只好哭。

正這時候,橋上出來個白鬍子額布根,額布根忙上前接過烏力吉背上的柴火,把他接過河。額布根問烏力吉為啥哭,烏力吉說他把斧子掉到河裡了。額布根忙說:

“別哭,別哭,斧子掉河了,撈出來不就得了嗎,哭啥呀!”

額布根說著,就跳進河裡,游到河中間撈起了一把銀斧子,遞給烏力吉說:

“小昂嘎,是這把斧子嗎?”

烏力吉一看就不是,忙說:

“尊敬的額布根,這是銀斧子,不是我的斧子。”

額布根沒說啥,又游到河中間,撈起了一把金斧子,遞給烏力吉說:

“小昂嘎,是這把斧子嗎?”

烏力吉忙說:

“尊敬的額布根,這是金斧子,不是我的斧子。”

額布根還是沒說啥,又游到河中間,撈起一把鐵斧子,遞給烏力吉說:“小昂嘎,是這把斧子嗎?”

烏力吉一看就是,忙說:

“是我的斧子,是我的鐵斧子,尊敬的額布根,我該怎麼感謝你呀?”

白鬍子額布根笑了,拍著烏力吉的肩膀說:

“好一個誠實的小昂嘎,你叫什麼名字?”

烏力吉忙說:“尊敬的額布根,我叫烏力吉,就住在河這岸,請你到我家裡做客吧!”

白鬍子額布根笑呵呵地說:

“我知道你叫烏力吉,也知道你就住在河這岸。”

烏力吉問:“你怎麼知道我叫烏力吉,你怎麼知道我家住這兒?”

額布根笑呵呵地說:

“我天天看見你上山砍柴,我怎麼能不認識你呢。回家去吧,阿爸阿嬤等著你回家呢。”

烏力吉謝過白鬍子額布根,揹著柴火回家了。

烏力吉回到家,把這事對阿爸阿嬤說了。阿爸阿嬤說他做得對,誇他是個誠實的小昂嘎。烏力吉問阿爸阿嬤認識白鬍子額布根嗎,阿爸阿嬤說,白鬍子阿布根住在山裡,是最受人尊敬的山神。

烏力吉把這事也對小夥伴們說了,有的說他們也想見見額布根。有個叫扎拉亥的小昂嘎,平常又精又怪,就對烏力吉說:

“你可真是個傻瓜,金斧子銀斧子你都不要,還要你那個鐵斧子,真是個傻瓜。”

扎拉亥也是個放牛的小昂嘎,整天趕著牛過河到南山上去放牛。聽了烏力吉的事,他就動了心眼,他想得到一把金斧子。

第二天,他不放牛了,拿著一把鐵斧子過河到南山砍了一捆柴火揹回來。走到河中間,故意把鐵斧頭扔進河裡,站在橋中間哭起來。

白鬍子額布根真的來了,幫他背起柴火,把他領到河岸上,問扎拉亥說:

“你怎麼了,為什麼站在這兒哭哇?”

扎拉亥說他的斧子掉到河裡了,他丟了斧子,以後咋砍柴呀?

白鬍子額布根說:

“別哭了,我去給你撈上來。”

說完話,額布根游到河中間,撈起一把鐵斧子遞給扎拉亥說:

“這不就是你的斧子嗎,拿著回家吧。”

扎拉亥接過一看是他的鐵斧子,就順手扔到河裡,搖著頭說:

“這不是我的斧子。”

額布根又游回河中心,撈起一把銀斧子,遞給扎拉亥說:

“這是你的斧子嗎?拿著回家吧。”

扎拉亥接過銀斧子看了看,搖著頭說:

“這不是我的斧子。”

額布根又游到河中心,撈起一把金斧子,遞給扎拉亥說:

“這是你的斧子嗎?”

扎拉亥一看是把金斧子,沒等額布根遞給他,就一把搶過來說:

“是這把,就是這把斧子。”

扎拉亥拿起金斧子,跑著回家了。白鬍子額布根看著他跑遠的背影說:

“唉!這個小昂嘎,這麼小就這麼奸詐,長大了會怎麼樣?禍害呀!唉!”

扎拉亥拿著金斧子回到家,他的阿爸阿嬤都誇他們的兒子有本事。

第二天,扎拉亥上山放羊回來,又路過這條獨木橋。他得了一把金斧子,樂得直撒歡,過橋時,走到橋中間,正是河中心,獨木橋突然就斷了,扎拉亥掉進河裡,跟前沒有一個人,也沒人救他,扎拉亥被捲進漩渦沖走了。阿爸阿嬤哭天喊地再也找不到他們的扎拉亥了。

農村民間故事會篇三:替你美言

西屏鄉處在沙漠邊緣,上級每年都撥專款,支援他們治理環境,可鄉里沒把這筆錢用在治沙上。如今人家要來檢查,這可如何是好?

吳鄉長立即召集人員,交代對策,說:“按過去的招數辦!拿酒狠灌,猛塞紅包!”下屬聽了都點頭,以往多次都是這麼成功地糊弄過去的。

可這次的檢查組卻不吃這套,給酒,不喝;送紅包,拒收,到了就要立即去檢查治沙情況。

檢查組不看別的,直奔向標誌樹。

這標誌樹大有來歷。幾年前,吳鄉長代表西屏鄉與上級簽訂責任狀時,在沙漠邊緣當眾栽下了一棵胡楊樹作為標誌樹,並信誓旦旦地表示:“從現在起,絕不讓沙漠再向前一步。如果沙漠越過這胡楊樹一步,我這個鄉長就立即辭職。”所以,如今只要看一下胡楊樹的位置,治沙工作是否到位也就一目瞭然了。

對此,吳鄉長並不驚慌,為防前兩招兒失靈,他早已做了準備。每年他都會派人把標誌樹往裡挪,讓它與沙漠邊緣保持一段距離,以體現治沙成果。果然,檢查組一看標誌樹,就感覺西屏鄉治沙確實挺有成效的。

這當口,一個老農趕著一群羊從樹下經過,檢查組組長見了,便跟他打招呼,說:“老鄉,你可感受到了這防風治沙的好處?”

老農耳朵背,打岔說:“你說好樹?是呀,是好樹!大夥兒都說這樹命大抗折騰。這幾年,年年都挪窩,一點兒沒打蔫。不過話說回來,要不是吳鄉長派人一次次把它從沙堆裡救出來,它肯定早死了。”

農村民間故事會篇四:好槍法

阿寶最近迷上了打獵,聽說黑瞎子嶺被開發為狩獵場以後,他就經常跑過去,時不時揹著野兔、山雞啥的獵物回家。有不知情的人見了,羨慕地說:“你看人家阿寶,槍法就是好,每回都能打到不少獵物。”但其實早有人去摸過阿寶的底,這些獵物多半是他花錢買的現成的。

有一回,大家聚在一塊喝酒,面紅耳熱之際,阿寶又開始吹噓:“前段時間下雪,我潛伏在松樹林裡,不一會兒就看見一隻梅花鹿蹦蹦跳跳地出來尋食,我屏住呼吸,‘砰’的一槍,那鹿就乖乖地倒在地上起不來了!”

這時候,一個哥們憋不住了:“阿寶,敢不敢打個賭,週末咱再去打獵,只要你能打到一個獵物,費用我全包了。如果你打不到,哥幾個打獵的費用你來出,如何?”趁著酒勁,阿寶一拍胸脯說:“沒問題!”

酒醒以後,阿寶隱隱有些後悔,他知道自己能吃幾碗乾飯。但後悔是來不及了。無奈之下,他撥通了狩獵場導獵員小趙的電話,讓他幫幫自己。

週日是個好天氣,阿寶和一幫子獵友相約來到狩獵場,選好了埋伏地點。不一會兒,阿寶忽然喊了一聲:“噓,別出聲!”正當大家四下張望時,阿寶的槍響了。隨著槍聲,一隻野兔從草窩裡翻身而起,驚慌逃竄。大夥先是一驚,緊接著大笑起來。不用說,這天的費用都由阿寶來出。

阿寶憋了一肚子氣問小趙:“你怎麼回事,我不是讓你在那裡放一隻死兔子嗎?”小趙一臉委屈:“我是放了一隻死兔子啊,用棍子敲死的,誰知是昏死過去的……我看還是哥的槍法好,死兔子聽見你的槍一響,又活了!”

農村民間故事會篇五

不曉得在哪個年代,反正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故事。傳說有一個張員外,屋裡家財萬貫,其它麼哩事都不著急,就是有一件事老是放心不下。兩口子大半輩子噠還沒得兒子,只有一個女兒,他那女兒長得如花似玉,十分標緻。父親把她當作掌上明珠,母親更把她當作心肝上的一坨肉。

一天,張員外屋裡來了一個歲數、身材、長相都和張小姐差不多的姑娘。自稱姓王,叫王小姐,是專門來拜訪張小姐的。張員外見這姑娘長得還不錯,又有禮節,就把她留下來給張小姐做伴兒,兩個小姐一見面十分親熱。

一日三、三日九,一晃就是幾個月噠。一天,王小姐接張小姐到她家去玩,張員外見她兩那個兒親熱,也就同意噠。出門沒走好遠,王小姐就說:“張小姐,這一帶路程不好走,你不熟悉路徑,你把眼睛閉倒,我揹你一截。”張小姐把眼睛一閉,聽到耳邊一陣風響,不曉得到了麼哩地方。原來,這個王小姐是個白蛇精。

張小姐一去就是好幾個月沒有回來,張員外兩口子有點欠女兒,就叫家人去把小姐接回來。

家人到處找高①噠都沒找到張小姐,只好空手轉來向員外稟報。員外一聽嚇慌噠,趕緊派了三個膽子又大又細心的人去打聽小姐下落。這三個人一個叫風調,一個叫雨順,還有一個是放牛娃兒。走的時候,張員外把他們三個叫來過過細細札咐了一番,給了些銀子作盤纏,還給他們三個說:“哪個找回了我的女兒,我就把女兒許配給他。”還把張小姐平時最喜歡戴的玉圈子帶了一對,好作憑證。

三個人到處打聽小姐下落,一直找了好久,連小姐的影子也沒看見一個。一天,他們走到一個深山老林裡,聽到一些老人在講,幾個月以前,不曉得從麼哩地方刮來一股大風,看見一條白蛇卷著一個漂亮女子到東邊去了。風調他們三人一聽,心想張小姐一定是著白蛇精弄去噠,就朝老人說的那個地方找去。

三個人又找了好久好久,才在一座懸巖上找到一個大黑洞。三個人一商量就到街上請鐵匠打了幾把尖刀,買了一個竹簍簍,一隻雞公和一根長繩子。他們就把刀夾在洞門上,把雞子放在竹簍簍裡,再用繩子把簍簍吊在洞前頭。到了吃頭遍煙的時候,雞公就叫了起來。那條白蛇這陣肚子正餓噠,聽到洞外頭有雞子叫,趕緊跑到洞門上一看,見籠子裡裝著一隻活鮮鮮的雞子。蛇猛地一下把頭伸過去。一伸不打緊,雞子沒吃到,幾把刀把蛇腦殼劃破噠。

過了一會兒,洞裡沒得動靜噠,他們就安置下去救小姐。那麼高的巖,哪個也不願下去,你推我我推你,推了半天噠還是放牛娃心腸好,膽子大,承認下去。風調、雨順兩人就用竹簍簍把放牛娃放下去噠。放牛娃到洞裡一看,嚇了一跳,那條白蛇在床上死噠,張小姐正在旁邊哭。放牛娃對張小姐說明了來意,又拿出那對玉圈子。小姐一見,抱倒放牛娃就是一場哭,小姐很感激放牛娃的救命之恩,就把玉圈子送了一隻給放牛娃,作他倆訂婚的證物。

這時,風調、雨順在上頭喊,叫他們快點上去。那個竹簍簍小,一回只裝得下一個人。哪個先上去呢?放牛娃和小姐推了半天,小姐還是拗不過放牛娃,就先上去噠。風調、雨順兩個早就起了黑良心。小姐上來後,就先把小姐打發走噠,把竹簍簍甩到巖裡去噠,想把放牛娃餓死在巖洞裡。

回到屋裡,張員外問:“放牛娃啷個兒還沒回來?”雨順忙說:“放牛娃在救小姐時掉到巖裡去噠。”張員外是個守信用的人,就把女兒許給了雨順。風調也不爭,雨順早就給風調塞了很多金銀。

放牛娃先讓小姐上去噠,一等也不見放下繩子,兩等也不見放下繩子,料定風調、雨順兩人已起了歹心,沒得救噠,反倒在洞裡不著急。餓噠就把那個雞子捉來,把毛一扯就打生吃噠,吃飽噠又呆在洞裡玩。他想反正是死,不如先在洞裡轉一轉,搞得不好還會多活幾天呢。他爬呀爬,不曉得爬了好久噠,突然看見前頭有一絲光,他就又朝有光的地方摸去,原來這裡是一個洞口。放牛娃一出洞,趁著月亮,打了一下山勢,就朝前走去。他走了一陣噠碰到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屋裡很發財,就是不曉得是麼哩事,屋裡的那些人個個豪淘大哭。放牛娃餓得忍不住噠,也就不管是哭是笑,走過去就“叮叮鼕鼕”直敲門,也怪得很,他這一敲,屋裡的人就不哭噠,一個個歡歡喜喜地把放牛娃接到了屋裡,還大碗大席地款待他,連稱救命恩人。放牛娃不曉得是啷個兒一回事。這家老闆才說:“我家有個兒子,他媽懷他時不曉得犯了哪條規矩,今天半夜子時取斬。如果不斬,就要在今天晚上來一百個生人,才能保住他的性命,先已經來了九十九個,眼看子時快到,這荒山野地的哪裡還有人來呢?多虧恩人到來,救了我兒子一命,恩人恩重如山,我們怎敢怠慢呢?”

放牛娃在這家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要走。這家人哪裡準走,拚命留住,要他多玩幾天,放牛娃心裡想著小姐,哪有心事再玩?千萬要走。這家沒辦法,就搬出一些東西要送給放牛娃,放牛娃一樣東西都不要。那家老闆就說:“恩人,你看得起哪樣就拿哪樣”。原來在昨天黑噠那個被救活的娃兒對放牛娃說:“我爹爹給你送東西,你麼哩都莫要,單獨要屋樑上那個冬瓜”。放牛娃就說:“你硬是要送的話,就把屋樑上那個冬瓜送給我吧”。這家老頭萬沒想到他會要那寶貝,硬是有些捨不得,還是硬著頭皮說:“你各人叫嘛,如果它掉下來噠你就拿去”。放牛娃喊了一聲:“冬瓜、冬瓜跟我走。”說也奇怪,冬瓜“呼啦”一下就掉到他面前噠。這老頭告訴他:“冬瓜是個寶貝,我家就是靠他發財的,你如果餓噠,累噠,差麼哩東西,只要叫一聲“冬瓜”,自然就有你所需要的東西。”放牛娃謝了主人,沒走好一段路就餓噠,他就試倒叫了聲:“冬瓜,我餓噠。”冬瓜“呼啦一下就奓開噠,酒肉擺了一滿桌,剛一吃完又“呼啦”一下不見噠,走累噠他又說:“冬瓜,我累噠。”冬瓜兒又變成一匹好馬,馱著放牛娃飛飛聲跑。

放牛娃來到員外門外,見員外家張燈結綵,正在過喜事,原來是雨順在和小姐結婚。放牛娃一氣之下,想好好懲治一下風調,雨順,但又不能錯怪小姐,就把那隻玉圈子從窗子裡丟進了小姐房屋裡,還給了小姐。他走到員外大門對面的地壩裡,把冬瓜往地上一篤說道:“冬瓜,我今黑噠要結婚,請你給我修一座四十八間金磚玉柱的大房屋。”說完,就倒下去睡著噠。他一告瞌睡醒來,果然建起了一座金磚玉柱的大房屋,一下把員外家裡那些吃酒的人全引過來了。放牛娃一見,熱情地招呼他們,還說他也要過喜事。這事一傳開,風調、雨順、小姐、員外也跟著跑來看稀奇。這一看不打緊,事情真象全露出來噠。風調、雨順嚇得車身就跑。放牛娃叫了一聲:“冬瓜、冬瓜,你去把風調,雨順給我捉來,我要抽他們的筋,剝他們的皮”。冬瓜聽叫,“呼”地一聲飛出去,壓住了風調、雨順。放牛娃還把風調、雨順兩人害他的情形對那些吃酒的親朋好友說噠,這些人一聽,都說該殺。放牛娃就把風調,雨順殺噠。

後來,放牛娃就和小姐結成了一對美滿夫妻。

一個個生動有趣的農村民間小故事,每一個小故事結尾都會有一些道理性的話語,可以慢慢的教育兒童學會很多道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農村民間故事會,希望大家喜歡!

農村民間故事會篇一

清朝咸豐年間,膠州城出了個妙手回春的神醫,不但轟動了膠州灣,還轟動了京城,轟動了皇宮。這神醫姓匡,名懋忠,字硯農。是個囊過螢、映過雪的讀書童子。

見鄉里鄰舍不少窮人得病,缺醫少藥,痛苦不堪,他便改行學了醫。白天,他跟李時珍學樣,攀懸崖,掛峭壁,嘗草根,採草藥,吃盡了百般苦。夜間,他把一口大缸灌滿清水,放在院裡,映著天上水中兩輪明月光,讀《本草鋼目》讀到公雞啼鳴,不怕口渴嗓子乾。他邊學邊行醫看病,邊行醫看病邊學,幾年工夫,便醫術大進,成了道傳路頌的活神仙,百病一把抓。耳聽一片讚揚聲,他並沒飄飄然忘乎所以,而是憂心忡忡,常為碰上疑難病症,束手無策,不能幫病家解除痛苦而不安。他聽說京城是藏龍臥虎之地,高明醫家甚多,便起了尋師訪友之念,想多學點治病救人的真本事。

恰好他哥匡懋敕在北京一所私塾教書,他便不遠千里,風塵僕僕地投奔了去。剛落腳,還沒來得及外出尋師訪友,切磋醫術。恰逢他哥教的一個讀書童子的媽媽,得了個昏睡病,不知吃,不知喝,懶得梳,懶得洗,成天揹著鋪炕,一味貪睡。請過三個醫生,求過三個神婆,不但沒見強,那病反而越治越沉重了。病急亂投醫,那家聽說匡先生從山東來了個兄弟懂醫道,就登門把他請了去。

他只望了望病人的氣色,號了號脈,啥也沒問,就抓起毛筆,刷刷開出個藥方。只一付藥,就把那麻纏了人半年的昏睡病,扯著絲頭給抽走了。你道那讀書童子的媽媽是誰?原來是個經常進出皇宮的巧手女裁縫。她病好之後,吃得紅潤潤,穿得光鮮鮮,細梳洗,巧打扮,象風擺柳似地飄進了皇宮,舌頭尖上抹蜜,出口就把匡神醫誇了個神乎其神。

無巧不成書,正逢上咸豐帝寵愛的懿貴妃(就是後來統治咱中國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得了個疑難病症,臥床不起。頭一位太醫進鹿茸,二一位太醫進七葉老山參,三一位太醫進靈丹,四一位太醫進仙藥,可惜都不對症,把懿貴妃醫得病體懨懨,一天重似一天。咸豐是個貪圖享樂的甩手皇帝,眼瞅著個如花似玉,代他理政的好幫手用不上,急得團團轉,抓耳撓腮,大罵太醫無能,淨是些混皇俸的吃貨。恰在這時,進來個貼身太監向他獻殷勤,說是從山東膠州民間來了個匡神醫,善治疑難病症,如扁鵲重生,華陀再世,何不叫進給貴妃娘娘診診玉體。咸豐雖不大信,還是點頭應允了。

匡懋忠應召進宮,提出了兩項請求,一是要隔著珠簾,望望貴妃娘娘的氣色,一是要隔著珠簾,親手給貴妃娘娘號號脈。咸豐帝聞奏心頭不悅,略微忖度了忖度,才破例吐口答應了。嘴上沒說心裡話,好你個膽大包天的走方郎中,你若果有真本事,治好朕愛妃的病,算你福大命大造化大。若沒真本事,治不好朕愛妃的病,算你流年不利,朕定把你這膽敢欺君的奴才,喝令綁出午門,開刀問斬。

匡懋忠隔著珠簾望了望懿貴妃的氣色,伸出三指號了號脈,微微一笑,說:“貴妃娘娘得的不是病,是喜,不治自愈。吃點安胎保胎藥,就萬安了。”

不久,懿貴妃果然生下一子,就是穆宗,也叫同治,慈安和慈禧兩太后垂簾聽政時,抱坐在龍廷寶座上的那個小皇帝,就是他。

匡懋忠因醫道神奇,得到咸豐帝的賞識,賜給他一個五品文職官銜。後來,他不忘初衷,在京尋師訪友,學到不少祕方驗方,便上書苦苦辭去官職,又回到了民間,行醫散藥,治病救人,給鄉里鄉親免了不少災,造了不少福,匡神醫的名聲如雷貫耳,越傳越響,越傳越遠。

農村民間故事會篇二

南哨這兒,敖木倫河西岸的草灘開荒種地以後,人們沒處放羊砍柴,都要到河東岸的南山上去放羊和砍柴。

有個叫烏力吉的小昂嘎,天天都要到河對岸去砍柴。有一天,他從山上砍柴回來時,河水漲高了,漫過了搭在河上的一條獨木橋,走到河中間的時候,他砍柴的斧子掉到河裡了,烏力吉急得哭起來。

烏力吉人還小,背上揹著柴火,搭橋的地方水又深又急,烏力吉下不去,也不敢下水去撈,沒有斧子以後拿啥砍柴呀,烏力吉只好哭。

正這時候,橋上出來個白鬍子額布根,額布根忙上前接過烏力吉背上的柴火,把他接過河。額布根問烏力吉為啥哭,烏力吉說他把斧子掉到河裡了。額布根忙說:

“別哭,別哭,斧子掉河了,撈出來不就得了嗎,哭啥呀!”

額布根說著,就跳進河裡,游到河中間撈起了一把銀斧子,遞給烏力吉說:

“小昂嘎,是這把斧子嗎?”

烏力吉一看就不是,忙說:

“尊敬的額布根,這是銀斧子,不是我的斧子。”

額布根沒說啥,又游到河中間,撈起了一把金斧子,遞給烏力吉說:

“小昂嘎,是這把斧子嗎?”

烏力吉忙說:

“尊敬的額布根,這是金斧子,不是我的斧子。”

額布根還是沒說啥,又游到河中間,撈起一把鐵斧子,遞給烏力吉說:“小昂嘎,是這把斧子嗎?”

烏力吉一看就是,忙說:

“是我的斧子,是我的鐵斧子,尊敬的額布根,我該怎麼感謝你呀?”

白鬍子額布根笑了,拍著烏力吉的肩膀說:

“好一個誠實的小昂嘎,你叫什麼名字?”

烏力吉忙說:“尊敬的額布根,我叫烏力吉,就住在河這岸,請你到我家裡做客吧!”

白鬍子額布根笑呵呵地說:

“我知道你叫烏力吉,也知道你就住在河這岸。”

烏力吉問:“你怎麼知道我叫烏力吉,你怎麼知道我家住這兒?”

額布根笑呵呵地說:

“我天天看見你上山砍柴,我怎麼能不認識你呢。回家去吧,阿爸阿嬤等著你回家呢。”

烏力吉謝過白鬍子額布根,揹著柴火回家了。

烏力吉回到家,把這事對阿爸阿嬤說了。阿爸阿嬤說他做得對,誇他是個誠實的小昂嘎。烏力吉問阿爸阿嬤認識白鬍子額布根嗎,阿爸阿嬤說,白鬍子阿布根住在山裡,是最受人尊敬的山神。

烏力吉把這事也對小夥伴們說了,有的說他們也想見見額布根。有個叫扎拉亥的小昂嘎,平常又精又怪,就對烏力吉說:

“你可真是個傻瓜,金斧子銀斧子你都不要,還要你那個鐵斧子,真是個傻瓜。”

扎拉亥也是個放牛的小昂嘎,整天趕著牛過河到南山上去放牛。聽了烏力吉的事,他就動了心眼,他想得到一把金斧子。

第二天,他不放牛了,拿著一把鐵斧子過河到南山砍了一捆柴火揹回來。走到河中間,故意把鐵斧頭扔進河裡,站在橋中間哭起來。

白鬍子額布根真的來了,幫他背起柴火,把他領到河岸上,問扎拉亥說:

“你怎麼了,為什麼站在這兒哭哇?”

扎拉亥說他的斧子掉到河裡了,他丟了斧子,以後咋砍柴呀?

白鬍子額布根說:

“別哭了,我去給你撈上來。”

說完話,額布根游到河中間,撈起一把鐵斧子遞給扎拉亥說:

“這不就是你的斧子嗎,拿著回家吧。”

扎拉亥接過一看是他的鐵斧子,就順手扔到河裡,搖著頭說:

“這不是我的斧子。”

額布根又游回河中心,撈起一把銀斧子,遞給扎拉亥說:

“這是你的斧子嗎?拿著回家吧。”

扎拉亥接過銀斧子看了看,搖著頭說:

“這不是我的斧子。”

額布根又游到河中心,撈起一把金斧子,遞給扎拉亥說:

“這是你的斧子嗎?”

扎拉亥一看是把金斧子,沒等額布根遞給他,就一把搶過來說:

“是這把,就是這把斧子。”

扎拉亥拿起金斧子,跑著回家了。白鬍子額布根看著他跑遠的背影說:

“唉!這個小昂嘎,這麼小就這麼奸詐,長大了會怎麼樣?禍害呀!唉!”

扎拉亥拿著金斧子回到家,他的阿爸阿嬤都誇他們的兒子有本事。

第二天,扎拉亥上山放羊回來,又路過這條獨木橋。他得了一把金斧子,樂得直撒歡,過橋時,走到橋中間,正是河中心,獨木橋突然就斷了,扎拉亥掉進河裡,跟前沒有一個人,也沒人救他,扎拉亥被捲進漩渦沖走了。阿爸阿嬤哭天喊地再也找不到他們的扎拉亥了。

農村民間故事會篇三:替你美言

西屏鄉處在沙漠邊緣,上級每年都撥專款,支援他們治理環境,可鄉里沒把這筆錢用在治沙上。如今人家要來檢查,這可如何是好?

吳鄉長立即召集人員,交代對策,說:“按過去的招數辦!拿酒狠灌,猛塞紅包!”下屬聽了都點頭,以往多次都是這麼成功地糊弄過去的。

可這次的檢查組卻不吃這套,給酒,不喝;送紅包,拒收,到了就要立即去檢查治沙情況。

檢查組不看別的,直奔向標誌樹。

這標誌樹大有來歷。幾年前,吳鄉長代表西屏鄉與上級簽訂責任狀時,在沙漠邊緣當眾栽下了一棵胡楊樹作為標誌樹,並信誓旦旦地表示:“從現在起,絕不讓沙漠再向前一步。如果沙漠越過這胡楊樹一步,我這個鄉長就立即辭職。”所以,如今只要看一下胡楊樹的位置,治沙工作是否到位也就一目瞭然了。

對此,吳鄉長並不驚慌,為防前兩招兒失靈,他早已做了準備。每年他都會派人把標誌樹往裡挪,讓它與沙漠邊緣保持一段距離,以體現治沙成果。果然,檢查組一看標誌樹,就感覺西屏鄉治沙確實挺有成效的。

這當口,一個老農趕著一群羊從樹下經過,檢查組組長見了,便跟他打招呼,說:“老鄉,你可感受到了這防風治沙的好處?”

老農耳朵背,打岔說:“你說好樹?是呀,是好樹!大夥兒都說這樹命大抗折騰。這幾年,年年都挪窩,一點兒沒打蔫。不過話說回來,要不是吳鄉長派人一次次把它從沙堆裡救出來,它肯定早死了。”

伊索寓言
寓言故事
傳說
愛情故事
兒童故事
民間故事
睡前故事
童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