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說課稿 > 【推薦】說課稿模板合集五篇

【推薦】說課稿模板合集五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說課稿模板合集五篇

說課稿 篇1

一. 教材解析

《冬陽·童年·駱駝隊》是人教版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裡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體會詞句表達的感情,學習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本文是臺灣著名作家林海音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的序言,作品圍繞同一種事物——駱駝隊選材,以樸實純真的筆調,含蓄雋永的語言,運用白描、動靜結合、排比、對話等手法依次寫了“學咀嚼、談駝鈴、看駝絨、問行蹤”四個片段,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小英子童年的天真和好奇,體會到作者對早已走遠的童年的依依流連。是學生學習語言、學習用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好憑藉。

二. 重點難點

根據單元訓練重點,課文特點及學生的學情,我制訂瞭如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1. 識字、寫字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朗讀目標: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寫了哪些事情?

3. 體會情感目標:體會作者懷念童年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體會童年的美好和作者懷念童年的思想感情。

三.教法學法

根據兒童的認知規律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準備採用:講授法、談話法、啟發式教學法等方法教學本課。準備讓學生採用閱讀法,練習法,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學習本課。

四、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容量和學生的實際接受水平,我準備安排兩課時完成六個環節的教學。

(一)激趣匯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林海音的童年離學生非常遙遠,我準備引導學生笑談自己的童年趣事,激發興趣,引起共鳴,順勢引出林海音,匯入課題,提醒學生注意兩個間隔號並體味課題的特別之處。

(二)提煉內容,理清順序。

默讀有利於思考,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準備提出初讀要求:“默讀思考:課文圍繞什麼事物描寫了童年生活的哪些場景?是按照什麼順序來記敘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圍繞同一種事物表達童年生活的選材方法和“言之有序” 的表達方法,訓練學生快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三)精讀課文,品味賞析。

1、賞析“童年趣事”。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閱讀教學應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我準備選取“學咀嚼”作為範例教給學生精讀的方法,首先引導學生用默讀、批註的方法學習“學咀嚼”這一片段,要求既要關注閱讀方法的指導,又要關注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自主閱讀之後,全班交流感悟,注重兩個方面引導:結合關鍵詞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要引導學生透過“呆”字型會小英子的天真可愛和對駱駝的喜歡,透過三個“那樣”這一排比句式體會作者對一個孩子眼中駱駝的樣子的精確描寫,(是那樣的吃驚,那樣的好奇。)這一片段最典型的寫作手法是動靜結合,要引導學生體會到其好處——動靜結合能讓我們把事物的形象描寫的`更加具體和生動,並鼓勵學生也試著用這種手法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動物,以體現語文課程實踐性的特點。然後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自自然然地感情朗讀,如果學生讀得不到位,教師要範讀。背誦能夠增加積累,增強體驗,培養語感。我準備用三種方法引導學生背誦:分析語段結構,看提示語,利用插圖。最後,要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首先默讀,然後圈畫關鍵詞句,第三批註,最後賞讀,隨後進行學法遷移——小組合作學習其餘的三個片段。為了避免“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的假合作、偽合作,我要求學生聽小組長統一部署:先自主閱讀、批註,然後組內交流感悟,最後合作感情朗讀。最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成果展示,然後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有了第一個片段紮紮實實的指導,有了切實有效的小組合作,最後三個片段的小組彙報,生成應該是精彩紛呈的!

2、品味“感傷懷念。”文章的結尾部分表達了作者對童年深深地懷念,這是透過成人的眼光表達對童年的懷念之情,學生不好理解,我準備引導學生依然用抓關鍵詞句的方法感悟這種情感。同時引導學生體會“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 這句話的形式美、節奏美、韻律美。引導他們體會透過這種語言形式我們彷彿能看到時光悄悄地流逝,彷彿能聽到作者輕輕的嘆息。這種深深懷念的朗讀基調學生不好把握,我準備用兩種方法來幫助學生確定,(1)簡介作者的成長經歷,出示拓展材料《苦念北平》;(2)插入背景音樂——電影《城南舊事》的主題曲《送別》營造一種深深懷念的場。學生的理解應該會更加深刻,朗讀也應該會更有情味。

(四)推薦作品,引領閱讀。

閱讀能提升人的生命質量,要讓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城南舊事》是經典作品,當然要強力推薦。我準備充分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作用,做一張圖片:《城南舊事》的目錄,激發學生的閱讀慾望。我想只要給孩子開啟一扇美麗的窗,何愁他們不好奇地探出腦袋去看呢!

(五) 寫法遷移,佈置練筆。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要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寫作能力。所以,課後我讓學生試著運用本課的選材或寫作方法,寫一寫自己的童年趣事,要寫真人真事,表達真情實感。

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加與減(一)的第六節《美麗的田園》,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四大板塊來進行我的說課內容:

一、說教材

《美麗的田園》是國小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加減法(一)的內容。本課以實際生活為例,要學生們解決數學問題。《課程標準》中講到,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此,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過程

應用學過的數,讓學生從多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正確運用20以內加減法解決相關的問題。

2.技能與方法

在學習中,創設情境使學生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絡,並且掌握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培養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正確運用20以內加減法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以教材上的重點習題為主,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想加算減,破十法,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二、說教學法

(一)、說教法

新課標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採取了同桌合作學習,故事講演,迴圈問答法,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

(二)、說學法

在教學《美麗的田園》時,引導學生先觀察資料(如:樹上有5只小鳥,天上有12只小鳥)。再讓學生嘗試提出問題,獨立試著解決,並給予充分的時間和同桌交流的機會。然後結合學生的資訊反饋,教會學生用合併或者是比較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如

①樹上有5只小鳥,天上有12只小鳥,一共有幾隻小鳥?

②樹上有5只小鳥,天上有12只小鳥,樹上的比空中的少幾隻?

③樹上有5只小鳥,天上有12只小鳥,空中的比樹上的多幾隻?

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根據第一個問題提出

④一共有17只小鳥,天上有12只,樹上有幾隻小鳥?

⑤一共有17只小鳥,樹上有5只小鳥,天上有幾隻小鳥?

讓學生以此為基礎,同桌互說出其它物體的這類問題。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幫助學生掌握了學法,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做到以點帶面,舉一反三。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紙卡,主題圖

四、說教學過程

一年級的孩子課堂上最容易產生無意注意,為此作為教師,課程的設計既要體現知識結構,又要新穎具有趣味性。《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人人要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學習必需的數學。數學教學,要抓緊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交流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本節綜合應用課我設計瞭如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以往的創設情境,大多是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新課,本節課前我帶領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每組一個相同的主題圖,以故事的形式編排出來。事先選出三組講的比較好的為創設情境做準備,學生們非常感興趣,並且都能積極的配合。某月某日,老師帶我們到美麗的田園去郊遊,經過了一個美麗的公園一角,大家看看田園裡有這麼多可愛的小動物,你瞧,書上有五隻小鳥,水裡有8只鵝……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能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二年級的孩子仍然對圖畫講故事比較感興趣,所以我以這種形式來引起孩子們的注意。

(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1.觀察美麗的田園

此環節,我將選擇一個小組為單位,讓他們通過講故事的形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一系列環節,來完成一種小動物潛在的數學問題。比如說:同學們看這幅美麗的圖畫,我看到了樹上有5只小鳥,空中有11只小鳥,樹上的小鳥比空中的少幾隻?(你是通過什麼方法來計算的呢?)

學生列式:(11-5=6)

【設計意圖】二年級的孩子都喜歡展示自己,此環節,我以小組為單位,讓組長分配好孩子們在課堂上扮演的角色,有講故事匯入的,有提出問題的,有列式解答的,最重要的是說一說通過什麼方式來解決這個算式,最後總結。這一系列的問答,學生充分了彰顯了自己的特長,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2.再次觀察美麗的田園

這一步也是在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提問來考考其他同學,他們非常高興能考別人,再次激發學生慾望。那麼同學們想一想,能提出什麼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彙報並列式計算。學生提什麼問題都可以,只要合情合理即可。教師小結,教會學生用合併或是比較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教師還課題指導學生流出如下算式

11-5=6

11-6=5

5+6=11

總結加法是減法的逆運算,想加算減(此環節之後,我會以小組的形式對書上的重點習題進行講解分析,首先講故事匯入,然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對算式進行分析,其他同學進行補充。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我通過迴圈問答法,讓學生考學生,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拜託傳統的師生一問一答式,讓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強聯絡,鞏固應用

聯絡生活實際,引發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同學解答,列出算式,總結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此環節,為了讓學生們熟記解決問題的方法,以練習為主,靈活的應用。做到舉一反三。

(四)教師總結,佈置作業

觀察教室裡的人和物,看一看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完成書上最後一題

總結計算的方法,以生活中實際習題為例.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你覺得這堂課同學們的表現怎麼樣?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們在課程即將結束的時候,清晰的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對於自己的其他同學做以平價,揚長補短,爭取更大的進步。

五、板書設計

樹上的小鳥比空中的少幾隻?

11-5=6(只)

11-5=6

加法是減法的逆運算

11-6=5

5+6=11想加算減法

答:樹上的小鳥比空中的少6只。

【設計意圖】這樣的板書設計,簡潔明瞭,利於學生掌握知識點,更突出了本節的重難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說課稿 篇3

教材解讀

第五組教材以“科學精神”為專題編排,既是低中年級科學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單元的發展。選編的課文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對科學精神做出了闡釋。學習本組課文,要求學生能把握主要內容,體會科學精神的含義,還要學習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的方法。

課文《跨越百年的美麗》是樑衡的同名散文(發表於《英才》1994年第4期)的節選。這是一篇讚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麗”為主線,具體描寫了居里夫人為了探索“其他物質有沒有放射性”這一問題而進行的艱苦的研究,讚美她對科學、對社會、對人類的貢獻,更讚美了她的人格與精神。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於容貌,而在於心靈和人格。她為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作者採用倒敘的手法,一開始描寫了居里夫人在法國科學院作學術報告的場面,將居里夫人美麗的形象和偉大的成就凸現在讀者面前。接下去的兩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居里夫人為了探索“其他物質有沒有放射性”而進行的艱苦的研究,直到發現了鐳,這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充分表現了居里夫人堅定執著、為科學獻身的科學精神。最後兩個自然段寫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態度和做法,表現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貴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學的忘我精神。最後引用愛因斯坦的話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課文沒有泛泛介紹居里夫人的科學成就,而是將作者對科學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顯得文采斐然。

文章以“美麗”為主線,為此教學中我按照質疑美麗、初識美麗、解讀美麗、昇華美麗、抒寫美麗五大環節來完成本節課教學任務的。

設計思考點:

設計本節課時,我一直在思考,語文教學究竟要交給學生的是什麼?這節課應該培養學生什麼能力?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即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說簡單一點就是讓學生養成用心傾聽的能力,樂於表達的能力,用多種讀書方法閱讀的能力,用語言寫的能力,當然還有現代社會必須具備的合作探究的能力,這就是我們的語文教學。教師只有在每堂課中盡力地去引導,訓練,學生就不會害怕說,害怕寫,害怕與人交流了。也只有這樣,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會真正培養起來!

基於這個思考,本節課在設計時我儘量做到以下幾點。

一、如何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時間、空間。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他們運用多種讀書方法走進文字,讀、思、感、議、悟人物的品質,教師只做引導、點撥,從而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設計時,我儘量讓多種讀書方法在課堂中展現。如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的是什麼;速讀,畫出讚美居里夫人的中心句;精讀課文,畫出重點句細細品味並做批註;感情朗讀,再現居里夫人的美麗。總之,整堂課中,給足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感悟居里夫人的內在美,從心靈深處敬重居里夫人的人格精神。

二、如何訓練學生樂說、善說的'能力。

語文教學的本質就是要教學生會說話。平時,我們往往苦惱於學生課堂上不發言,要麼站起來蹦出來的是一個詞語,或是半句話,語言生硬、不流暢。反思一下,是因為我們忽視課堂上訓練學生說話的能力。如何訓練學生在課堂中樂說、善說,在這節課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兩點:

(1)留給學生充足的說話的時間。

六年級學生已經能“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抓重點的句子品讀,體會居里夫人的精神美,人格美是本課的重點。為此,教學中要捨得把更多的時間留給更多學生談自己的獨特感受。基本上對於一個句子的理解讓多個學生談,當然不是重複,教師這個時候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詞語、不同的角度層層引向深入,體會居里夫人為科學獻身的精神,領會作者對居里夫人巨大貢獻和人格精神的讚美。

(2)指導學生將話說通順,流暢。

我們經常聽課,發現很多老師都有一個通病,對於學生說話中存在的語病很少幫其改正。久而久之,學生在表達上肯定有問題,因而他們會很少站起來說話了。作為教師,這節課中,除過給學生充分說的時間外,在學生說話的時候,我會用心的傾聽,其他的學生也要做到這一點,對於學生說話中存在的問題如用詞不當,語句不連貫,重複等問題都會和學生一起幫其指出,改正。經過長期訓練,學生在說話時問題會越來越少,他們在表達時才會越來越精彩!

三、如何做到課內外結合。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的特點,以課文為“經”,以優秀課外讀物為“緯”,引導學生運用讀書方法構建“經緯”交錯的閱讀教學網路。教學本課前,我先讓學生藉助書本、網路查詢閱讀有關居里夫人的相關資料,在課堂中理解重點句子的時候,讓學生將課外資料加進去,學生的理解會更深刻,其他的學生也會受益的。這樣做使得學生課外閱讀中學到的知識運用於課內,促進知識的遷移,使課內外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如何讓讀寫結合體現在課堂中。

“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然而,長期以來,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卻一直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重閱讀,輕寫作,閱讀與寫作處於脫節狀態。如何將閱讀和寫作較好地結合起來,讓閱讀更好地服務於寫作,並通過課堂練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就成了我們語文教師不得不思考的問題。為此在學完課外之後,居里夫人偉大的精神、人格將永遠定格在歷史,定格在每個人的心中。學生肯定有很多話要對居里夫人說,也有很多的感受,讓學生寫下來。雖然只是一個小片斷,卻藉此培養學生樂於動筆、勤於動筆的習作習慣,也找到“讀寫結合”的聯結點,使讀寫真正結合起來,不流於形式。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知道寫什麼,懂得怎麼寫。進而喜歡上閱讀與寫作,走進愛讀寫,會讀寫,且能讀寫的境界。

說課稿 篇4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一、聯絡學生說教材

《聲聲慢》編排在必修四第二單元。在人教版高中語文五個必修模組中,這是唯一一個宋詞單元。編者選取了柳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四位詞人的作品。他們是宋詞發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四位詞人的作品,題材、風格不同,帶給後世讀者的審美感受也各不相同。柳永詞走婉約套路,蘇、辛則是豪放詞風的代表,李詞細膩、含蓄。四者基本完整地體現了宋詞的藝術價值,也大體反映了宋詞的發展脈絡。

國中階段,學生已經接觸過部分唐宋詞,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專項教學詩歌,教師已經比較系統地講授了形象與意象的概念、特點,並初步培養了學生分析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意境與情感的能力。但高中階段的學習,不能只侷限於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們放在整個宋詞的發展脈絡中觀照、比較他們的地位和作用,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鑑賞作品地思想和藝術價值。

二、根據教學理念確定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習詩詞要“具有積極的鑑賞態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性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瞭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以課程標準的相關表述和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為依據,確定本課三維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通過反覆誦讀,感知內容,解讀意象,品味意境,賞析情感。

過程與方法:與《醉花陰》前後聯絡,瞭解李清照南渡之後創作風格的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這首詞情景交融的寫法與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通過與《醉花陰》的比較閱讀,引導學生感受“閒愁”與“丟家棄國之愁”的區別。

教學難點:通過合作探究,挖掘詞中意象的豐富而又複雜的內涵。

三、根據以上分析確定教學時數為:

1課時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

課前學生蒐集有關宋詞的資料必不可少。另外,宋詞由於年代久遠,文字的障礙很大,然而,過分糾纏於文字的疏通會破壞宋詞的“氣”,喪失宋詞的“神”,所以在學習時,應捨去條分縷析的理論評價,指導學生結合註釋疏通文字,然後引領他們經由文字再現形象,經由形象領略情感,感受其中濃濃的情。誦讀的環節是重要的,配以二胡獨奏《長相思》,營造意境,學生沉浸在音樂營造的意境中反覆吟詠,讀出節奏,讀出音調,讀出感情,細細體味,讓或優或喜的情愫縈繞心間,我們就觸到了作者的靈魂。同時注意讓學生質疑探究——佈置預習作業,要求學生圈點批註,列出疑難問題。課堂上,鼓勵學生互相質疑,互相解疑,達到掌握詞作思想內容和情感基調的目標。

質疑探究後,出示本課教學所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即如何解讀“淡酒”、“雁”、“黃花”、“梧桐”等意象的問題,發動學生討論,各抒己見,逐步形成對重點意象的一致認識。

教師要相機點撥——上述三種方法,還不足以幫助學生把握藝術特點。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相結合的特點,疊字的巧妙運用,這些內容的學習應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分組討論來完成,效果會很好。

五、教學程式及內容設計

(一)、新課匯入

因為《醉花陰》在前,以別的方式匯入本課都比較多餘。直接以南渡為切入點,講述李清照生活境遇的'變化。引導學生思考,時代的變遷和個人的遭遇將對她的創作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二)、傾情誦讀,整體感知。

引導: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滿悲劇色彩的一生。他以詞代聲,向世人訴說她的悲懷愁情,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聆聽她的傾訴。

活動1:聆聽配樂朗讀錄音,初步感知詩詞內容,感受作者情感。

引導:你聽懂了作者的傾訴嗎?她在向我們傾訴什麼?

活動2:學生交流聽讀體會。

活動3:學生自由誦讀詩詞,整體感知詞意。

誦讀要求:連讀兩遍,第一遍要讀通讀順,注意讀出感情;第二遍要結合課下注釋邊讀邊理解詞的意思,並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讀後大家共同解決。

活動4:抽查學生誦讀情況,教師給予點評和指導。

活動5:學生就詩詞內容質疑,師生互動解疑。

(三)感悟詞意,把握情感。

1、這首詞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間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

直接抒情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雁過也,正傷心”。其餘為間接抒情。

2、聯絡作者生平遭遇,思考:《醉花陰》與《聲聲慢》兩首詞中“愁”的含義是否相同?你能從哪些詩句中感受到作者的這種愁緒?

活動: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感悟,然後在全班交流。

教師提示與點撥:學生可選兩首詞中的任何一首談自己的感悟。既可從整體談,也可選自己喜歡的某一個句子談,教師給予適當的評價與指導。

最後,教師點評並板書。

愁《醉花陰》——離別相思——苦!

《聲聲慢》——國破家亡夫喪——痛!

六、課堂小結:《醉花陰》是李清照前期作品,主要抒發自己對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離別之愁、暫時之愁、個人之愁;而從《聲聲慢》中我們看到的李清照的愁,不再是從前詞人所常寫的所謂“閒愁”,這個愁是由鄉關之思、身世之苦、失去親人的悲哀和理性破滅後的失望所交織而成的,是死別之愁、永恆之愁,因此,這愁字表現得更加淒厲沉痛。

最後,師生配樂同誦,二胡獨奏《長相思》

七、延伸拓展:結合柳永詞和李清照詞,談談自己對婉約派詞的感受。

參考:婉約派詞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詞調蘊藉,委婉含蓄,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和諧婉約,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

八、作業:

必做題:查閱資料,摘錄帶有“梧桐雨”“黃花”“孤雁”等典型意象的詩句,至少十句,寫到讀書筆記上,並與同學分享;

選做題:將蘇軾或辛棄疾的詞與李清照的詞比較,體會豪放派和婉約派詞風的不同。

一堂課在配樂師生同誦中結束。

說課稿 篇5

教材簡析:《稱象》是北師大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講曹衝小時候稱象的故事,教育我們應該多觀察、遇事多動腦筋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節課的設計我是在學生通過快兩年的語文學習基礎上,已經具有初步理解詞句能力、思維能力和說話能力的基礎,以繼續抓好詞句教學、落實訓練重點為目的進行教學設計的。

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已有的知識基礎,我將本節課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知道多音字“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曹衝稱象的過程,懂得只有動腦筋,才能解決生活中問題。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曹衝稱象的過程,懂得只有動腦筋,才能解決生活中問題。

教法:由於二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因此在學習曹衝稱象的方法時,我利用了簡單幫助學生理解曹衝稱象的具體方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的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本課教學我主要採用多層次朗讀法、啟發式教學法,使學生在以讀代講中理解詞句,引導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以“見過別人稱東西嗎?”的談話方式匯入新課,並相機指導寫“稱”字,目的是使學生“無意識”地進入的學習情境中,再說生字教學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

(二)初步瞭解課文內容,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請孩子們自由地、小聲地讀課文,並藉助拼音解決不認識的字詞,然後教師出示生詞和生字,指名認讀,並正音,我覺得這樣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字詞教學落到了實處。接著再讀課文,並提出要求: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這一步,我按照閱讀教學從“整體---部份---整體”的程式進行設計,使學生明確學習要求和激發學習興趣,整體感知課文,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把握。

(三)理解曹衝稱象的過程,並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由於理解曹衝稱象的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所以課文教學我直奔重點,通過讓學生默讀,說曹衝稱象的步驟,找動詞和表示先後順序的詞,通過層層設疑,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逐步加深,同時活躍學生思維。接著再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用上表示先後順序的詞口述曹衝的稱象方法,老師演示操作過程。電腦形象地表現課文內容,課文的文字表達是反映圖中的事物。這一操作過程就是突破難點的過程。以讀為主,我採用多種朗讀的形式,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增長詞彙的作用,也是突出本節課教學重點的手段。接著丟擲:“曹操有什麼反應?”引出對第五自然段的'學習,同時引出“果然”一詞。幫助學生理解。

(四)瞭解曹衝稱象的原因。

用曹衝為什麼要去稱象呢引出描寫大象大的句子,進而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五) 比較曹沖和官員們稱象的方法。

這一環節我啟發學生把官員們提出的稱像方法與曹衝提出的稱像方法進行對比,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我便對本節課進行了小結。

(六)課堂作業

我設計了連線的練習,對量詞和名詞的恰當搭配進行鞏固。

課後,我覺得對於指導學生的感情朗讀方面還很不到位,以及多次朗讀之間是否具有層次性和一定的深度,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