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詩詞 > 經典詩詞 > 詩詞集 > 辛棄疾的詩詞《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辛棄疾的詩詞《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辛棄疾的詩詞《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賞析】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開篇寫月,稱明月為“飛鏡”,造語奇崛,給人新奇之感,突出月的奇麗。用“秋影”來形容初升時朦朧的月光;“金波”則突出月光的明亮耀眼。接着作者想到月亮的神話傳説,便舉杯問月宮的嫦娥:“被白髮、欺人奈何?”這句風趣的痴語,背後隱藏的是詞人壯志難酬而人生易老的辛酸與無奈。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三句寫詞人也想如蘇軾那樣“我欲乘風歸去”,但他並不是要超脱俗世,而是想一覽祖國的大好山河。不僅如此,他還要“斫去桂婆娑”,直入月宮,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樹,“人道是、清光更多”,為人間帶來更多的光明。這幾句想象更加離奇,更直接、強烈地表現了詞人堅強意志,更鮮明地揭示了詞的主旨。“斫去”三句化用杜甫《一百五十日夜對月》詩中“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句意。作者這裏所説的“桂婆娑”,實際是指給人民帶來黑暗的桂影,它不僅包括南宋朝廷內外的投降勢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勢力。因此,作者幻想砍去月中桂,實際上是表達掃蕩黑暗,把光明帶給人間的壯志。

擴展閲讀:辛棄疾的詞

辛詞以其內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上有創新精神,在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以詞唱和的陳亮、劉過等,或稍後的劉克莊、劉辰翁等,都與他的創作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葉以後聲勢浩大的愛國詞派。後世每當國家、民族危急之時,不少作家從辛詞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辛棄疾作為南宋朝臣而寫的《議練民兵守淮疏》,表達了其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對戰爭形勢的精闢入裏的深刻分析和鮮明而又具體的對策。辛棄疾就是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體,從不同方面來表達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感情,反映出憂國憂民“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壯志豪情和以身報國的高尚理想。

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一生力主抗戰,所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又與南宋志士陳亮及理學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誼,與之砥礪氣節,切磋學問。抗金復國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歎與壯士閒置的憤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還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江南農村四時的田園風光、世情民俗。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後人遂以“蘇辛”並稱。

辛棄疾有許多與陸游相似之處:他始終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並在自己的文學創作中寫出了時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熱情與憤慨。在文學創作方面,他不像陸游喜歡寫作詩歌尤其是格式嚴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詞這一更宜於表達激盪多變的情緒的體裁。

擴展閲讀:人物評價

蔡光:子之詩則未也;當以詞名家。(《懷古錄》引)

陸游:大材小用古所歎,管仲蕭何實流亞。(《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陳亮: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負,足以荷載四國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動,不知須鬢之既斑,庶幾膽力無恐。呼而來,麾而去,無所逃天地之間;撓弗濁,澄弗清,豈自為將相之種。故曰: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而用也者所以為天寵也。(《辛疾棄畫像贊》)

劉宰:命世大才,濟時遠略。挺特中流之砥柱,清明寒露之玉壺。十載倦遊,飽看帶湖之風月;一麾出鎮,迥臨越嶠之煙霞。上方為克復神州之圖,公雅有誓清中原之志。(《上安撫辛待制》)

劉克莊:公所作,大聲鞺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其穠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辛稼軒集序》)

徐元傑:摩空節氣,貫日忠誠。紳綬動色,草木知名。《陽春白雪》,世所共珍。秋水瓢泉,清哉斯人。(《稼軒辛公贊》)

謝枋得:以此比來,忠義第一人,生不得行其志,沒無一人明其心。全軀保妻子之臣,乘時抵瞞之輩,乃苟富貴者,資天下之疑,此朝廷一大過,天地間一大冤,志士仁人所深悲至痛也。公精忠大義,不在張忠獻、嶽武穆下。一少年書生,不忘本朝,痛二聖之不歸,閔八陵之不祀,哀中原子民之不行王化,結豪傑,志斬虜馘,挈中原還君父,公之志亦大矣。耿京死,公家比者無位,猶能擒張安國,歸之京師,有人心天理者,聞此事莫不流涕。使公生於藝祖、太宗時,必旬日取宰相。入仕五十年,在朝不過老從官,在外不過江南一連帥。公沒,西北忠義始絕望,大讎必不復,大恥必不雪,國勢遠在東晉下。五十年為宰相者,皆不明君臣之大義,無責焉耳。(《宋辛稼軒先生墓記》)

劉辰翁: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熳,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如悲笳萬鼓,平生不平事並巵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暇顧。詞至此亦足矣。(《辛稼軒詞序》)

脱脱:古之君子,出處不齊,同歸於是而已。辛棄疾知大義而歸宋。(《宋史》)

愛新覺羅·玄燁:君子觀棄疾之事,不可謂宋無人矣,特患高宗不能駕馭之耳。使其得周宣王、漢光武,其功業悉止是哉!(《御批通鑑綱目》)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詩詞名句
詩經名句
抗震救災詩歌
詩歌朗誦稿
毛澤東詩詞
紅樓夢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