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心得體會 > 【精選】心得作文彙總8篇

【精選】心得作文彙總8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得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心得作文彙總8篇

心得作文 篇1

曾聽過一句諢語:“上輩子殺過人,這輩子教作文。”雖然這句話稍微有點誇大,但卻道出了一線語文教師對於“作文教學“這個老大難的苦水。今天有幸聽了上海市特級教師謝江峯老師的課和第四實驗小學李月明老師,引起了我對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建立動態的作文教學課堂

就我自己而言,作文教學通常為教作文而教作文,蒼白得猶如一張紙般,尋求的素材都是靜態的,如《我的好朋友》,於是上作文課啦,,老師説:“要求把好朋友與我發生的難忘的一件事情寫清楚。”同學們問完:“老師要多少字呀?”,他們就拿出筆開始寫。這樣的作文課,枯燥無聊,難怪同學們會説:“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要想同學們喜歡上作文課,我們就要使用有創意的、活潑的教學活動來吸引他們。謝老師和李老師的這兩節課藉助的載體都非常新穎,他們藉助繪本和微信這兩個新的訊息,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刺激,引起學生的興趣。兒童的天性具好玩、喜歡新鮮的事物,將新訊息與寫作技巧相結合,讓學生在遊戲和趣味活動中獲得愉悦的體驗,才能主動地內化寫作技巧,達到作文訓練的目的。

二、引導學生參與

我開過幾次公開課,被説得最多的是教師放不開手,讓學生去表達。這兩節課,我認識到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的魅力。在本次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任務在於引導、協助、鼓勵,活動中學生的參與度很高,李明月老師本次的教學中藉着讓去聽、去看、去交流和遊戲設計等環節來激發學生的潛力。整個課堂的氣氛很好,同學們的參與度很高,真正地覆蓋了整個學生面,避免了學生被動地學,無話可寫的局面。

三、小練筆是作文訓練的.立足點

我對於作文的迷思在於作文應該是篇章的整體訓練,而本次的教學活動告訴我們,小練筆在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在基礎的作文教學中,以作文技巧為訓練點的作文課,可以將篇章訓練轉化為小練筆。例如謝老師利用學生們的照片讓同學們將一件事情寫得有特點和有意思,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這樣的小片段不會使學生造成心理負擔,也讓學生有話可説,也能達到訓練點。

心得作文 篇2

先説奇幻。小説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西遊記》的藝術想象,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説作品中都是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天上地下,冥府龍宮,七十二般變化,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無所不至,無拘無束。第六回寫孫悟空與二郎真君鬥法,孫悟空一會兒變作一隻麻雀,一會兒變作一隻大鷀老,一會兒變作一條小魚,一會兒又變作一條水蛇,最後變作一座土地廟,只有尾巴不好變,豎在後面,變作一根旗杆。第七十五回,寫孫悟空鑽到青毛獅子怪的肚子裏打鞦韆,豎蜻蜓,翻筋斗。第八十四至八十五回,寫孫悟空在滅法國與妖道作鬥爭,充分展現他的智慧和武藝,用鐵棒變作剃刀,用毫毛變出無數理髮匠,一夜之間使得國王皇后嬪妃宮女五府六部的官員,全成了禿子,因而使唐僧安全通過。又如第四十四至四十六回,寫孫悟空在興道滅僧的車遲國與三大怪進行合法鬥爭,各顯神通,充滿奇思異想。先是比求雨,他用毫毛變一個假悟空站在那裏,真身卻出了元神,到天上去命令管風、管雨、管雷的神,不準幫助道士,致使道士做法失敗。後又寫虎力大仙與唐僧比坐禪,行者變成一條蜈蚣去叮那道士,又取得了勝利。隨後又進行隔板猜枚,孫悟空又將襖、裙(不是一般的襖和裙,是國中寶物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變成一口鐘;將仙桃吃了只留下一個桃核;將道士變成和尚,又取得了勝利。最後又賭砍頭能安上,剖腹能長完,下油鍋洗澡不會燙傷,黃毛怪的頭,被悟空變成一隻黃犬銜去丟到河邊,最後現出原形原來是一頭無頭的黃毛虎。如此這般的筆墨,真是神奇莫測,匪夷所思。

不過這些想象都並不單是純技巧的運用所能成就的,而與作者開放無拘的藝術思維方式分不開。只有靈妙的文心才能衍生出奇幻的文筆,全書飛動的藝術想象,與孫悟空那種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形象所傳達出的意氣精神,正相一致。

《西遊記》奇異的幻想具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特點:一是奇幻的描寫並不只是為了眩人耳目,博取讀者獵奇心理的滿足,而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特別是創造出孫悟空這樣一個理想化的英雄形象。二是幻想雖然奇異,看似異想天開,實際並非隨心所欲的胡思亂想,而總是有生活的依據,無論從全書或是從細部來看,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因而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舉一個小例子,如果無限誇大孫悟空的神通,可以寫他略施小技,像變戲法一樣,就使滅法國全國的各色人等在一夜之間都變成禿子。但作者並沒有直接了當讓孫悟空變戲法,而是讓他用鐵棒變剃刀,用毫毛變剃頭匠,然後才分頭去將那些人的頭髮都刺得精光。為什麼不怕麻煩,要這樣繞着彎子寫?這就是要照顧到現實生活的依據,要讓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讀者也易於理解和接受。《西遊記》的幻想,總是這樣在奇幻描寫中透出常情常理。這就是它的高明之處。

次説奇趣。《西遊記》的藝術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象,就要數它的趣味了。在中國古典小説中,《西遊記》可以説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作品。雖然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閲讀感受總是輕鬆的,充滿愉悦而一點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

《西遊記》的奇趣,首先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有關。孫悟空的形象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樂觀主義,所謂人間喜仙,具有一副天生的喜劇性格。他以鬥妖為樂事,以斬魔作耍子。他修成正果時的名號叫鬥戰勝佛,真是名符其實。戰鬥成了他人生的一種追求,一種境界,一種享受。因此,再艱苦的戰鬥,他都能舉重若輕,當作一場遊戲。第二十二回,寫豬八戒在流沙河岸邊與那個一頭紅焰發蓬鬆,兩隻圓睛亮似燈的猙獰妖怪作戰,孫悟空在一旁看得技癢,小説有這樣一段描寫:

那大聖護了唐僧,牽着馬,守定行李,見八戒與那怪交戰,就恨得咬牙切齒,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掣出棒來道:師父,你坐着,莫怕。等老孫和他耍耍兒來。被行者掄起鐵棒,望那怪着頭一下,那怪急轉身,慌忙躲過,徑鑽入流沙河裏。氣得八戒亂跳道:哥啊!誰着你來的?那怪漸漸手慢,難架我把,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他見你兇險,敗陣而逃,怎生是好!行者笑道:兄弟,實不瞞你説,自從降了黃風怪,這個把月不曾耍棍,我見你和他戰的甜美,我就忍不住腳癢,故就跳將來耍耍的。那知那怪不識耍,就走了。

你看,他視戰鬥為耍耍,竟能從中品出甜美之味來。可見,孫悟空與妖怪戰鬥,實在是興味無窮的。《西遊記》的作者,正是以與孫悟空同樣的興味無窮的態度來描寫西行路上一場接一場的險惡戰鬥的`。第四十六回寫車遲國鬥法,甚至比砍頭剖腹、下滾油鍋洗澡,這樣令人驚心變色的較量,在孫悟空的眼中,在作者的筆下,竟也視作兒戲。看看孫悟空是這樣説的:砍下頭來能説話,剁了胳膊打得人。斬去腿腳會走路,剖腹還平妙絕倫。還滿不在乎地説:我當年在寺裏修行,曾遇着一個方上禪和子,教我一個砍頭法,不知好也不好,如今且試試新。説得何等輕鬆!等到頭真的被砍下,卻又從腔子裏颼的一聲長出一顆頭來。鬥完後,走過來道一聲師父!唐僧問他:徒弟,辛苦麼?他卻回答説:不辛苦,倒好耍子。類似這樣輕鬆愉快的戰鬥場面,在《西遊記》中是很多的。孫悟空是這樣興味無窮地鬥妖斬怪,作者也這樣興味無窮地描寫鬥妖斬怪,讀者讀起來自然也會同樣地興味無窮。

豬八戒形象的性格特徵也是充滿諧趣的。他有農民式的憨厚朴實,卻又自私懶惰、貪吃好色,取經沒有堅定性,動不動就嚷着要分了行李再回高老莊去當女婿。常常好耍點小聰明,卻又常常弄巧成拙。作者以一種善意調侃的態度描寫這個人物,時時讓他出一點洋相來博取讀者的笑樂。但豬八戒可笑,卻也很可愛。他那種豬似的本分老實以及豬似的笨拙和聰明,就都相當討人喜歡;何況他能勞動,能吃苦,取經路上都是由他挑行李,過八百里荊棘嶺時由他開山,過稀柿同時他用嘴拱上開路。在與妖魔作戰中,雖多次被捉,始終也不向妖怪屈服。如第四十一回,寫大戰紅孩兒時,他受騙被捉,被裝到一個口袋裏吊起來,準備過三五日蒸熟了賞給小妖下酒。八戒聽説,在裏面罵道:潑怪物!十分無禮!若論你百計千方,騙了我吃,管教你一個個遭腫頭天瘟!這報復的心思和罵語,都是豬八戒特有的,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

行者聞言,沉吟不答。八戒道:哥哥,怎麼不言語?行者説:兄弟,實不瞞你説,若是踢天弄井,攪海翻江,擔山趕月,換鬥移星,諸般巧事,我都幹得,就是砍頭剁腦,剖腹剜心,異樣騰那,卻也不怕;但説坐禪,我就輸了。我那裏有這坐性?你就把我鎖在鐵柱子上,我也要上下爬蹅,莫想坐得住。

豬八戒是個豬身,具有現實生活中豬的一些屬性,比如好吃、偷懶、愚笨等,這又跟豬八戒的呆子性格和小私有者的落後意識完全一致。試看第八十五回中豬八戒貪吃的一段描寫。孫悟空明知前面雲遮霧罩的村子裏有妖精,卻偏用吃食來誘騙豬八戒:

行者道:前面不遠,乃是一莊村。村上人家好善,蒸的白米乾飯,白麪饃饃齋僧哩。這些霧,想是那些人家蒸籠之氣,也是積善之應。八戒聽説,認了真實,扯過行者,悄悄的道:哥哥,你先吃了他的齋來的?行者道:吃不多兒,因那菜蔬太鹹了些,不喜多吃。八戒道:啐!憑他怎麼鹹,我也盡肚吃他一飽!十分作渴,便回來吃水。行者道:你要吃麼?八戒道:正是,我肚裏有些飢了,先要去吃些兒,不知如何?行者道:兄弟莫題。古書云:父在,子不得自專。師父又在此,誰敢先去?八戒笑道:你若不言語,我就去了。行者道:我不言語,看你怎麼得去。那呆子吃嘴的見識偏有,走上前,唱個大喏道:師父,適才師兄説,前村有人家齋僧。你看這馬,有些要打攪人家,便要草要料,卻不費事?幸如今風霧明淨,你們且略坐坐,等我去尋些嫩草兒,先喂喂馬,然後再往那家子化齋去罷。唐僧歡喜道:好啊!你今日卻怎肯這等勤謹?快去快來!(待到被眾妖圍住,扯住衣服時)八戒道:不要扯,等我一家家吃將來。

為了吃,他真是要盡了小聰明,卻也出盡了洋相。在這裏,充分展現了他作為豬的貪吃和愚蠢的特性。妙的是形象的自然屬性,亦即動物性,同形象的人性,亦即社會性,是十分巧妙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這就不僅使人物的性格鮮明,而且也使得人物形象十分生動有趣。

許多魔怪的形象也具有這種鮮明的動物屬性的特徵。如蜘蛛精的肚臍裏冒出絲繩織成大絲篷罩人;金翅雕一扇九萬里,會飛起來拍人;玉兔精跑得特別快;白老鼠精住在三百多裏深的地洞裏,性格刁鑽狡猾,等等。人物形象的動物特徵,使得《西遊記》具有童話的性質,得到從老人到孩子們的廣泛喜愛。

《西遊記》的童話性質遠不止於藝術形象的動物特徵,它的童真童趣還有更豐富的思想文化內藴。孫悟空的形象和《西遊記》全書所傳達的樂觀情調,正是童真童話精神的生動表現。林庚先生説:童話中的樂觀情調便是這人生初始階段上健康的精神狀態的生動寫照。因為童年並不知道什麼真正的悲哀,它陶醉在不斷生長着的快樂中,為面向無限的發展所鼓舞,這是個體生命史上不斷飛躍的時期。而在真正進入社會之前,童年的世界又是自由的、未定型的,顯示着無限發展的潛力與可能性,這裏正有着無盡的快樂。同時,童話的思維方式,又反映了兒童的心理、興趣、眼光,通過藝術的想象力和擬人化的方法,展現一個天真活潑的充滿生機的世界。《西遊記》所創造的世界,正是一個充滿童趣的世界。而在這世界裏,我們可以聽到明中期以後特定時代的社會思潮的回聲。林庚先生説:《西遊記》以兒童的天真爛漫的情趣講述着動物世界的奇異故事以及它所賦與孫悟空的活潑好動、富於想象和輕鬆遊戲的樂觀性格,都正暗含着當時社會思潮中尋求精神解放與回到心靈原初狀態的普遍嚮往。《西遊記》中的童話性與李贄的童心説,分別在文學與哲學的不同領域中體現了這共同的嚮往。 這樣看來,《西遊記》的產生以及它獨特的藝術風貌與藝術情趣,在那個特定時代出現,都不是偶然的。

心得作文 篇3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按照以往的慣例,人們總是錯誤地認為,作文教學是從三年級起步的。結果,到了五年級,還有一些學生不會寫完整話,作文教學缺乏連貫性、完整性、邏輯性,更談不上思想性、藝術性、創作性。為此,我認為,作文教學欠債的現象是從一年級時就開始了。怎樣改變這一弊端呢?

一、從拼音抓起。學生學完了單韻母就開始學習聲母,之後,就出現了音節,這時我就讓學生用音節組詞,再用音節説一句話,讓學生有選擇的(自己喜愛的)進行訓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從字詞抓起。教材首先安排了歸類識字,這時讓學生認識字、詞、句的關係,讓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再用這些詞練習説話。最初説一句、兩句,最後到片斷。還經常用幾個詞,根據詞與詞之間存在的邏輯關係,説一句話或幾句話,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

三、從圖畫抓起。根據低年級教材特點,大部分課文配有圖畫,這時,我就讓學生觀察圖,進行看圖寫話訓練。如教古詩《蜜蜂》,為讓學生不受到詩的限制,能自己觀察,把自己看到的寫出來。有的學生不但寫出圖的內容,而且還將本首詩引用到文中。課後,我再根據課文中的圖文內容,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與之相關、相近、相同的內容進行描述,從而讓學生懂得課堂外有課堂,教材外有知識,生活中有老師的立體化學習方式。

四、從課文抓起。一年級課文大部分是學生摸得着看得見的內容。讓學生説一説文中沒有的內容。如《秋天到了》,讓學生説出文中沒有的`,而你卻觀察到的。有的學生説出秋天的果實,有的學生説出秋天到了,樹葉紅了。

五、從實際抓起。四十多名學生生活在一起,每天會發生很多事情。讓學生留心身邊的每一件事情,留意天起的變化,再讓學生結合實際去説。如《下雪了》、《課間活動》、《有趣的遊戲》、《星期天》……等等。

經過半年的努力,儘管是剛剛入學的孩子,但他們的説話水平已初見成效。下學期我準備提前進行寫話訓練,實行説寫結合。我想,只有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希望作文難的問題能夠迎刃而解了。

心得作文 篇4

《莊子心得》是于丹對莊子的思想以通俗的文字傳達給讀者的一本書。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莊子的印象就是“逍遙遊”,並顧名思義地認為他持的是一種無所謂的生活態度,以致他覺得“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最好的一種生活狀態。其實,在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才真正理解莊子心中的“逍遙遊”是什麼。

確實,“逍遙遊”是莊子眼中最高的.人生境界,他並不僅僅是説追求生活上的逍遙,更是追求心態上的逍遙,從外物中去獲得心靈上的自由舒暢,正所謂“乘物以遨遊”。

我喜歡莊子説的一句話——外化而內不化,講的是人不應受外物一切不好的影響而動搖了內心的真實想法。外界的言語,社會的潮流,多多少少會左右着我們的思想,當我們看到別人有一部蘋果手機,或者是説看到周圍人都熱衷於玩切水果遊戲,我們是不是有必要去跟風呢?也許你之前生性節儉,或者不愛玩遊戲,那麼是不是去改變你的習慣呢?其實不然,一旦人容易被外界所影響,那就會迷失了自我,沒有了個性,更重要的是,你丟的可能是你最初的夢想。所以,莊子讓我懂得了順應與堅持的道理,順應當下,不去抱怨,不去盲目追隨,遵循自己的本性,堅持自己的原則,人才能活得自在,活得不勉強。

關於生死,莊子的觀點給我莫大的釋懷,在莊子看來,生與死是一種物質形態的轉變而已,人只不過是一團氣,死了回到大自然之中,回到他最初到來的地方去。正是這種看似合理的解釋,莊子面對妻子的去世才能顯得那麼坦然淡定,才會擊鼓而歌。對待生死,很多人都無法正確保持一種健康的心態,害怕死的到來,不管是自己還是親人。也許,莊子的生死觀是讓自己消除恐懼最好的解釋,我們不必為死而過度悲慼。

是的,莊子給我帶來的是一種別有的人生觀,讓我從心底有種坦然的感覺。我想,逍遙遊的精闢之處就在這裏吧!

心得作文 篇5

今天是軍訓的第一天,同學們很早就興高采烈地來到了教室,大家討論着軍訓的趣味和教官的威嚴。在升旗儀式上,我就改變了軍訓很好玩的看法,從升旗時的站姿,我就隱約感到了軍訓的艱苦。升旗儀式過後,我已經腰痠背痛,但是,我知道真正的`軍人的訓練比這要艱苦無數倍!帶領我們的鄭教官,他很體貼我們,讓我們站在樹蔭下,可以少受太陽的折磨,我在心中很感激他,他是善解人意的個好教官。

我們的第一個學習項目是站軍姿,練習過後,全校同學在太陽下統一用軍姿站15分鐘。剛開始,我感覺還很精神,慢慢地我便有些力不從心,感到重心不穩,直想往前傾,我用兩眼的餘光掃了一下左右兩邊的同志們,他們都在堅持,我怎能退縮,怎能當孬種?更何況以往的軍訓都是烈日當頭,炙烤大地,我們今年算是特別幸運的了,遇上了好天氣。以往的哥哥姐姐都能做到,我為什麼不能做到?於是,我開始重新調整自己的站姿,腳,成60度,手,緊貼着褲縫,昂首挺胸、收腹,我咬緊牙關,在心中不停地告訴自己:你是一個女兵,要堅強,更要堅持,絕不能退縮!終於,漫長的15分鐘在一片哀呤聲中結束了。但是,真正的考驗與挑戰還在後面,我只能勇敢地迎接挑戰,因為李老師告訴我們,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

下午的訓練稍微輕鬆一些,我們還舉行了拔河比賽,雖然我們輸給了七班,但重在參與,我們不灰心。只要我們團結互助,就一定能取得勝利。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相信在以後幾天的訓練裏,我會更加努力地訓練,讓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女兵!

心得作文 篇6

八月的夏天熱極了,而學校裏也是異常的熱。我們坐在班級裏,如同坐在一團熊熊燃燒的大火裏一般。但是很快,我們便逃離了班級的苦海,但沒想到的是,前方迎接我們的烈日和軍訓的雙重打擊。

我們頂着酷暑,踏着高温的土地,艱難的走到教官面前,個個表情如同嚼了蠟般難看。隨着教官的一聲令下,我們開始整隊,整了約有5分鐘,還是一團亂。最後,教官都看不下去了,親自幫我們整了隊。

整完隊後,教官開始教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內容站軍姿。別看它聽起來容易,實則並不容易。我們按照教官的師範:腳跟併攏,腳掌打開約60度,大拇指按壓在食指第二節,整體呈碗狀,並在腿邊,中指按壓在褲子中線上,不能出縫隙,自然垂直,小腹微收,抬頭挺胸,膀臂稍微向後彎曲,直視前方。我們做了好久,才學會了不到一半,接着我們有站軍姿,站了15分鐘,站完以後,全身痠痛。

要説今天的軍訓,我的收穫還是挺多的`,我學會了在困難面前不輕易低頭,不輕易放棄,正如在烈日下站着軍姿,我學會了一定要嚴格遵守紀律,因為只有這樣,團隊才不會散亂,我學會了超越自己,即使被太陽曬的汗流浹背,被環境逼的東倒西歪,堅持不住了,也要強迫自己撐住,超越自己,突破自己的極限。

心得作文 篇7

十一月x日我們公司組織爬山活動,這是我第一次和同事們一起去爬山,那天我們一大早就坐着車出發了,一路上大家有説有笑非常熱鬧,不知不覺就到了目的地。

我們以比賽的形式進行爬山,以部門為單位,每個部門都參加。當主席一聲令下,大家都飛一般的往前衝,不一會兒大家的距離就拉開了,有的速度明顯慢了,有的卻還一個勁兒的往上跑。,雖然天空飄着雨,山間籠着霧,但是大家根本不怕,都拼盡命的往終點爬,不只年輕人有精力,就連年長的同事也是拼勁全力,堅持到底。中途有兩個四十五度的樓梯這正是考驗同事們意志的時候了,路非常崎嶇,而且大家已筋疲力盡。實在不想再走了。在這個關鍵時刻,隨行的同事鼓勵我們:“同志們走吧,勝利就在眼前!聽了他們的話,大家的'精神重新振作起來,情緒高漲起來。同事們有的相互拉着手有的手扒着護欄,一步步向上攀登。在我爬那個四十五度樓梯時,一不小心絆了一下差點摔倒,後面的同事説:“小心,沒事的後面那麼多人摔了也沒事兒。"我的精神也振奮了起來,一口氣兒沒喘的往上爬,一直爬到終點。

登山的時間是無比漫長的,但登到山頂的喜悦心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也是對毅力和耐力的大考驗。到達終點的人他們相互擁抱,相互讚許,站在終點給即將到達的同事吶喊助威加油打氣。許多人都是在聽到同事們的吶喊聲後奮力的衝向終點。陸陸續續的每個部門的人都到達了目的地看着一面面飄揚的隊旗,大家都露出了成功的笑臉。雖然這次活動我們也沒拿上名次,但是我收穫了很多,我的毅力和耐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增進了同事和領導之間的友好關係。在合完影照完相後,大家開始三三兩兩的結伴下山,一路上講述着當時上山的一些經歷和內心的糾葛,是繼續前進還是放棄,但最終還是堅持到底,沿路我們還看到了幾個正在往上爬的同事,即使大家都已經無望折桂,他們還是堅持不懈的往上爬。這是一種多麼值得學習的精神啊!沿途的風景真的好美,聽着潺潺的溪流聲,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感受大自然的美。這種感覺是隻有努力過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啊!

心得作文 篇8

8月31這一天,第一次到深圳聽課,之前,並沒有與主講老師預約任何事,也不甚明瞭週末兩天裏主要講解的是哪一章節的內容。臨到上課前才知道,這一次講解的是“社會心理學”,由南方醫科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張小遠主講。

張教授在穿插中講到了當代“心理諮詢師”的使命,他説,當我們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就應該首先對這個“心理諮詢師”有一個定位。他認為,心理諮詢師已經不再是從前意義上的“心理醫生”,所以,沒有必要再把類似精神分裂症、煩躁症等變態心理的鑑定與疏導做為主攻方向,而應該確立這樣一個理念:引導當事人更關注於自身的幸福感!

也就是説,當代心理諮詢師的使命應該是幫助當事人尋找並確立自己的深層關係與深層需求,讓生活中的人們能夠生活得更幸福、更有效率!

在“自我暴露與人際關係的深度”裏,張老師講到了一個需要的層次理論,説:每個人的需求都有三個層次“表層(工具層)、中層(角色層)、深層(親密層)”。表層指僅僅點頭之交或者萍水相逢的層面;中層包括家人朋友、同事工作夥伴、夫妻父母子女等等;而深層,則主要是指自己的信仰、追求,包括了終生的事業選擇與理想追求,這個選擇指能夠做自己最喜歡、最樂意也最適合做的事、也既精神上的愉悦與富足。

老師提出了一個觀點,説他認為現代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更多存在於表層淡薄、中層擁擠、深層空虛。也就是原本可以點頭之交即可的關係因為種種原因給提升到了中層,於是,導致了現代人有太多的角色需要轉換,就似川劇中的“變臉”一般讓人不堪重負。

課堂上,張教授舉了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他敍述説,以前他居住的地方本屬於吵雜且治安情況又非常惡劣的一個環境,真可謂蛇龍混雜,可是,他卻在那兒生活得很開心、自在。後來,他把家搬到了一個相對而言比較時尚的住宅小區,可是,心情卻反而沒有了從前那樣愉悦。一時沒能明白,後來想了想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先前住的地方,那裏的人們大部分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於是,都屬於表層關係。走到大街上,他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和小販一角錢的爭執而哪天就被宣傳得沸沸揚揚,也不必在乎必須得於他們面前擺出怎樣一副學究的模樣,説得再通俗點,就是大熱天的晚上只要穿着件短褲背心他就可以放心地在樓下散步。這種僅限於表層的關係讓他能夠活出自己想活的樣子,所以,他感受到了他現在生活的環境裏所沒有的開心與愉悦……

伴隨着中層擁擠的狀況出現的,卻是深層的嚴重空虛。為了生計、為了利益,現代人已經沒有幾個能夠真正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精神層面上的信仰與追求也已經在嚴重缺失。在張教授的'理解中,這就是現代人心理不健康的真正原因。因此,他同時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有一個明確的深層需求,這一層面的存在,就是健全心理的一個標誌。

此外,老師同時還一再的強調:理論不等於真理!更不可以把心理學上的一些理論當成自己的座佑銘或是人生指南來遵循!心理學理論與實際生活是兩碼事,切切不可混為一談。

最後,老師還附帶地説到:他們學院正把“人格心理學”當做一個重點課題來研究,“人格心理”已經被教育界越來越關注與重視。

聽到了這兒,突然的,我就想到了黑格爾的那句名言“偉大的事業是由偉大的人格締造的!”先哲們哲學的思想結晶,正越來越被日漸發展進步的社會所認可與追隨,精神的世界裏人們需求的東西越來越多,這實在是一件太令人興奮與鼓舞的事!

兩天來,我用心地啼聽,儘自己最大努力地牢記,我狀態異常興奮地捕捉着老師的言語,心靈深處卻也同時為自己這次出行的勇氣暗暗喝彩!

不虛此行!獲益良多!這就是我於這段文字結尾部分最想説的一句話!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