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説課稿 > 關於語文説課稿模板集錦十篇

關於語文説課稿模板集錦十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説課稿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語文説課稿模板集錦十篇

語文説課稿 篇1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我選我》,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和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我選我》是青島版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六課,本單元的整體設計是圍繞着學生生活編排的,評選班幹部是我們學校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項目,其實就低年級的學生來説選自己的現象是非常正常的,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王寧小朋友自己選自己當勞動委員,説明了一個人要自信,要敢於表現自己。

“我選我”,這是多麼簡單的三個字。但是,説出這句話,是需要勇氣的,特別是小學生。“我選我”的意義,遠遠超出了選勞動委員這件事本身。

就本節課的識字教學,看似簡單,但對於全班中下游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怎樣能讓學生在遊戲中認字,學字,怎樣能讓學生將這些自學的又快又牢這是本次説課的重點。就本節課的識字教學來看,主要有這幾個字比較的難認,難寫,“委、員、補、室、悄、愣、切、掌”

結合本課的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對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適當的方式展示和表現自我;懂得應當為人民服務。

這一課時的重點是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為了體現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這節課我創設了同樣的教學情景,來增強教學效果。

二、説教法和學法

教無定法,學無止境,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一節好的課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學的快樂,學的有興趣,一節好的課還必須讓學生學有所得,快樂有收穫的一節課才是成功的課。

而識字教學只是語文教學的一部分,它是一片完整課文的局部,識字教學要服務於課文的學習,但就低年級來説,識字、寫字教學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將識字教學完整和諧的融入一片課文的學習中,就成為教學方法的重難點。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在情境中理解學習,點撥引導法,講授法,通過系統的引導,在交流學習中掌握生字,理解生字。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結合拼音獨立拼讀,交流識記方法,反覆朗讀,結合課文讀等方法,讓學生多讀,熟讀,熟能生巧嗎?

三、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公分四部分進行:第一步、情景導入,讓學生在交流談話的過程中初步認識課文生字;第二步、讓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生字;第三步,讓學生分段朗讀,糾正學生的讀音,指導學生朗讀。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教師親切地問,體會親切的含義,指導學生朗讀王寧的話,重點指導讀出自信堅定的語氣,進一步讓學生明確一名合格的勞動委員和一位合格的小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關心集體。

第四部進一步朗讀課文,鞏固生字。

因為這篇課文的情境完全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因此,我首先創設情境,也為我們班補選一名勞動委員,在交流與談話中老師逐個板書課文中出現的生字,勞動委員、補選,誰呢,教室,靜悄悄,突然,愣住”,幫助學生認讀生字,交流識記的方法,初步掌握讀音,初步在情境中理解感受詞意。

接下來,話鋒一轉,在遙遠的北京育英的小學二年級二班也正在開辦會,補選勞動委員,讓學生帶着剛剛認識的字再次走進課文,通過讀課文進一步學習生字的,掌握生字,理解生字。

然後讓學生分段讀課文,教師結合朗讀指導,讓學生感受課文中氣氛,理解王寧我選我的堅定與勇氣,更看到王寧的'那一理智——熱愛勞動,關心集體。培養教育學生服務於人的意識。在朗讀的過程中繼續學習生字“轉學,親切,集體,掌聲”。在朗讀指導中感受親切一詞的含義,讀出温和輕柔的語氣。結合實際理解關心集體的做法讓學生及明白做一名合格勞動委員的標準,更明白一名合格的小學生也必須有關心集體的意識和做法,使學生既認了字又懂了字義。

最後,既是學習又是補充,同時還是檢查,再結合黑板板書的生字,再讀,找小老師讀,同桌檢查等多方位掌握生字。

課文學完,書寫生字是重點,學生都認識了生字,如何將他們寫得對寫得漂亮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我結合在黑板上板演的教學方法重點指導“室校班”,其他字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在田字格中臨寫,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老師巡迴指導的方法學生獨立書寫。

總之,教學方法因人而異,因內容而異。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受益終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探索與追求是永無止境的。

語文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內容:

《乞丐》這篇文章是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這是一篇寫得很悽美的文章。主要寫了一位衰老的乞丐呻吟着向一位一無所有的人乞討,一無所有的人用空無一文的手握住了乞丐的手,給予了人世間最美好的關愛和理解。屠格涅夫的這篇《乞丐》僅200字不到,但描寫細微,栩栩如生地將一個被貧窮折磨得如此飢餓、潦倒的乞丐展現在我們面前,是個活生生的乞丐形象。在備課前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查找相關的資料,但可供參考的內容實在是微乎其微。經過多次斟酌,我就把作者的寫作目的定位在“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愛、互助”上,重點培養學生的愛心。

二、説教材目標:

由於抽籤決定的 上課班級是五(1)班。根據五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語文水平和體現本次活動的主題“關注常態課堂,培養教學機智,展示教學生活化”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人平等,關愛他人,快樂自己 。

2、學習作者通過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等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3、通過感情朗讀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標

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閲讀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標(即德育目標)

懂得“我”與“乞丐”的相互握手就是人與人之間平等、關愛、理解,這就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讓學生在學習後,也能受到教育,學會關愛他人。

三、教學重點:

根據課文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重點設為:認真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具體描寫來表現“我”和“乞丐”的相互施捨其實就是一種人間最美的愛的給予。

四、教學難點:

體會“我為什麼要向乞丐請求原諒”和重點句子的分析“我明白,我也從我的兄弟那兒得到施捨”。

五、説教學過程:

新課改精神強調: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而教學過程又必須強調師生的合作交流,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學生自主學習,深入探究的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在設計教案時,我結合“從內容中的重點句子體會思想”的閲讀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了以下幾個環節:

1、揭題導入。課始就直奔課文內容,由內容介紹直接讓學生進入自學。由於屠格涅夫的作品五年級的學生在四年級是就接觸了《麻雀》一課,對作者有初步的瞭解。我就把作者簡介這一環節給略過了。只是在課前簡單的進行回顧。

2、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出現三個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學習(出示幻燈片)温馨提示: 1、讀通課文,讀準字音。2、説説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3、這位乞丐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你從哪裏可以看出?並且讓學生在自讀時動手劃一劃,做到邊讀邊思,邊讀邊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檢查反饋

我把重點放在詞語的過關中,先指名學生另度,然後結合課文內容對這些詞語進行歸類,説説哪些是寫乞丐的,哪些上寫“我”的。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作者對人物的刻畫是通過外貌、動作和神態等細膩描寫來體現的。接着是給“衰老襤褸齷齪 抖顫 不幸施捨”六個詞語找找近義詞,並把它放在特定的語境中去體會。在課文內容的.敍述上,因為有我揭題時的導語,學生領會的很好,説的也挺不錯的。我適時地把內容進行板書,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讓學生抓住關鍵詞來説主要內容,培養學生概括的能力。在反饋第三個問題是,結合幻燈片的詞語讓學生説説乞丐的印象,再次體會乞丐的不幸,培養學生的同情心和關愛之情。

4、深入探究環節

也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我通過一系列的過渡語及師生之間入情的領讀接讀課文,引出問題: “我”為什麼要向“乞丐”請求“原諒”?由於考慮到是借班上課,再加上五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我在設計問題是把他適當地降低了難度,出現四個選擇題,讓學生逐一對照課文內容進行分析排除,培養了學生辨析是非的能力。接着我把 “我明白,我也從我的兄弟那兒得到了施捨。”這句話當作全文的重點句,讓學生從重點局句的分析中有點及面抓住“施捨“和”也‘來體會文章的情感目標“施捨不僅僅是物質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只有理解、關心、同情,愛護……才是人世間最美好的。

5、讀課文環節

讓學生在理解了全文的基礎上再入情入境地體會作家寫作的目的,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學生朗讀能力再次得到鞏固提升,

6、作業設計環節

在作業中根據分層教學不同學生的不同語文水平,我設計了三個作業,由淺入深,讓學生自由選擇:練筆(選做題)

1、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對待這樣的可憐人?

2、你想對文中的“我”和乞丐説些什麼呢?

3、寫一段話來談談你學了《乞丐》後的感受。

並在一堂課中留了5-6分鐘讓學生動筆,當場反饋。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把基礎目標昇華為情感目標,再次體會作家的寫作目標,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7、課堂總結部分

藉助學生的讀後感。我把學生的感受作為這堂課的總結,並送給學生一句話“關愛他人,幸福自己!”再次點明瞭本節課的重難點和目標所在。

一堂課35分鐘下來,我感覺到五(1)班的同學在課堂上的參與面還是比較廣的。他們能積極參與學習、思考、合作交流,並能學以致用,達到了我意料中的效果。

語文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一) 教材分析

《ie üe er》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第11課的內容。本課共有五個部分:第一是複韻母ie üe特殊複韻母er,和整體認讀音節ye yue與er的四聲,每個複韻母配有一幅插圖,用以提示字母的讀音;第二是聲母與üe的拼音練習;第三是看圖拼讀音節詞語;第四是看圖藉助漢語拼音讀句子;第五是一首兒歌,配有圖畫。本課着重學習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的ie üe與ye yue的內容。

(二) 教學目標

1、 學會複韻母ie üe 及其四聲,讀準音,認清型,正確書寫,學會整體認讀音節ye yue。

2、 能正確拼讀聲母與複韻母ie üe組成的音節。

(三)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ie üe與整體認讀音節ye yue的音、形。

難點:聲母與üe組成音節的拼讀。

二、説教法、學法

活潑好動,求知慾強是兒童的天性,我主要以活動與遊戲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三、説教學程序

(一) 複習引入

1、 複習複韻母ai ei ui ao ou iu。

2、 整體認讀音節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二) 學習複韻母ie整體認讀音節ye

1、 出示兒歌:《月兒彎彎》教師朗讀,指導學生髮現“月、街”兩字的紅色注音。這兩個字的音節中的韻母,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認識的兩個新的韻母朋友。(板書課題)請會讀的同學讀一遍。

2、學習複韻母ie

① 出示樹葉實物,問:這是什麼?(生搶答)把樹葉的“葉”讀成第一聲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第一個複韻母朋友“ie”的'讀音。

②講解發音要領,生練讀

③給ie標聲調,複習標調歌,請生上黑板標調號,並評議。

④請小老師上台帶讀ie及其四聲

⑤編順口溜記ie的形

⑥指導書寫ie,生練寫兩遍。

⑦板書ye,強調ie必須與聲母相拼才能成為音節。把i改成y,就是整體認讀音節ye讀音與複韻母ie一樣。生練讀,並練習用ye的四聲説詞或説句。

3、學習複韻母üe和整體認讀音節yue

①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有一個謎語想請大家猜一猜,它是什麼?(師讀謎語,學生猜。)

②出示月亮圖,月亮的“月”發第一聲就是複韻母üe的讀音。

③老師指導發音,學生練讀,多種形式讀。

④編順口溜記憶üe,練習書寫。

⑤üe和ie一樣,都必須和聲母交朋友,才能拼成音節。有許多聲母都喜歡和üe交朋友,讓我們來看看有誰和它交朋友。

⑥出示聲母與üe相拼的音節nüe lüe jue xue que ,讓學生去發現這幾組音節與相üe相拼時的不同之處。

⑦複習ü與j q x y相拼時,ü頭上兩點省寫的規則。

(請會讀的同學上台當小老師,教讀音節。)〖感謝您瀏覽!請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

⑧板書音節yue,問:這個音節誰會拼?請學生試着讀一讀。糾正發音:在üe的前面加

上y,這是整體認讀音節yue,直接讀出來,讀音和複韻母üe相同。

⑨學生練習讀yue的四聲,並説詞或句子。

(三)、鞏固所學

1、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ie üe兩個複韻母,現在老師想考考你們掌握得好不好。

2、 看30頁的圖畫問:院子裏有什麼?有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

(根據學生的描述出示音節詞讓學生拼讀。)

語文説課稿 篇4

説課是授課教師在獨立備課基礎上系統地談自己教學設想及理論依據,達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種教研形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觀潮説課稿,歡迎閲讀參考,希望您喜歡。

説教材

《觀潮》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要求:多誦讀,讀出感情,讀中進入情境,在讀中浮現畫面,根據課文特點,繼續練習瞭解敍述順序,抓住主要內容,對於課文中的的重點詞句,多讀多想,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這篇課文是第六單元的略讀課文,描寫了大自然的奇觀錢塘江大潮,作者通過手中的生花妙筆,描寫了錢塘江大潮洶湧澎湃的氣勢,不需要親眼所見,讀着這些清新激昂的文字。一股豪邁之情油然而生,讓人不禁讚歎: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祖國語言文字的獨特表現力。

作者先用一句話總起: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接着寫了潮來之前在江邊的等待,通過對江邊、江上景色的描述,表現了觀潮人盼潮來時的望眼欲穿和翹首期盼。接着用細膩的筆法表現了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色。通過看潮勢,聽潮聲,眼觀其排山倒海的巨浪,耳聽其震耳欲聾的呼聲,胸中激情迴盪,最後是潮頭過後的餘波,儘管潮頭已去,但仍感力不減。

經歷過與錢塘江大潮的親密接觸,我們驚呼:好一個天下奇觀,好一篇寫景美文。

説教法

閲讀教學,讀佔鰲頭。以讀為生線,是我在這節課中準備採用策略。如果講授這篇課文,我會採用五讀法,這是我經過實踐和提煉得出的一種閲讀教學方法。

五讀法操作規程及其解讀:

1.默讀,瞭解大意。齊讀課題之後,你能圍繞課題提出哪些疑問。帶頭這些疑問來默讀課文,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熱情,培養生動學習的能力。

2.尋讀,發掘內涵。學生對哪些內容印象深刻,最喜歡哪些段落或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實現與文本的對話,提倡有個性化的讀書新體驗。

3.朗讀,讀出特色,分層推進指導朗讀,先指導學生把字音讀準,再練習讀熟練,讀出感情,加上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課文中不同的內容採取適當的形式,讀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指各讀,分組讀,賽讀,配樂讀,男女生交替讀,全班齊到等形式都可以嘗試。

4.誦讀,當堂積累。語文教學應重視語言的積累,尢其是小學生在現有認知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多讀多背優秀課文,背誦重要段落,培養語感,在抑揚頓挫,形式多樣的誦讀訓練中培養他對語言文字的熱愛。

5.默讀,迴歸整體。與課文激情對話後,靜下心來梳理一下文章的脈絡,留給他們品味的時間和空間,做到動靜相宜,張弛有度。

説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老師很喜歡旅遊,也很喜歡聽你們説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你能把自己到過哪些地方,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景點跟老師説説嗎?學生各抒己見,點燃他們的激情。

一、揭題導入。

齊讀課題(指導讀出雄壯的氣勢),面對課題,你想了解些什麼?

二、初步感知,大潮之奇。

1.頭疑問默讀。

2.説説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懂。

三、深入須司,大潮之奇。

1.課文哪些段落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找出來讀一讀(估計絕大數同學選擇要求背誦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2.有針對性,分層推進指導朗讀。

多種形式相結合,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3.當堂背誦積累。

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感受書聲朗朗,接受人文薰陶。

四、心潮澎湃,傾情對話。

默讀課文一遍後靜下心來思考:你想對錢塘江大潮説些什麼?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寫詩讚美,當堂朗誦,誇一誇我們的錢塘江大潮,快板,順口溜等,或者用一個詞語表達心裏的感受。在經歷過祖國語言文字的洗禮後,想必他們是有話可説,情真意切。

五、語言積累,妙詞佳句。

摘錄優美詞語和句子,打下紮實的語文功底。

六、課外拓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把你心中最想説的話寫下來,工整地抄寫在《心語錄》

2.用上你學過的妙詞佳句,用上你掌握的寫景妙法,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處景點寫下來,一定要表現出特點。

語文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1.考點分析

“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是閲讀“古代詩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內容。能力層級為D級。古代詩歌裏形象的主體應該是由是個裏的“人、事、景、情、物”等具體內容構成的。其中人物形象是考察的重點之一。

2.學習目標

掌握詩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掌握人物形象類題型的答題步驟。

提高答題的規範性。

要分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掌握詩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所以確定第一個學習目標;在掌握塑造人物性的方法之後,還要明確答題的步驟,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在高考中要取得分數,必須落實在卷面上,所以規範答題就非常重要和必要。

課時安排:1課時

3.學習重點

掌握人物形象類題型的答題步驟。學生已經學過不少的小説作品,對人物行的塑造方法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是各種的人物形象塑造和小説的相通的,但在具體答題時,學生不知道如何下筆,所以將解答人物形象類題型的答題步驟確定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

4.學習難點

提高答題的規範性。許多同學對詩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一定的瞭解,但在答題時卻不夠規範,導致失分。學生答題不夠規範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瞭解答題步驟,二是書寫不夠規範。所以提高答題的規範性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二、説學生

高三一班學生普遍熱愛語文,作為理科生,對詩詞的興趣非常濃厚,長久以來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很容易使學生進入教學情境。然而古代詩歌鑑賞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一些學生在鑑賞古代詩歌時有畏難情緒,因為詩歌的語言凝練,思維又具有跳躍性,所以需要讀者發揮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學生對修辭手法的特點及作用理解不到位,答題也不規範,所以應對學生做必要的鑑賞指導。

 三、説教法

“講練結合 ”的方法。因為學生缺乏必要的答題技巧,所以在一節課中,講練結合的`方法既能給學生以方法的指導,又能起到鞏固的作用。

“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四、説學法

自主學習。在老師的指導下,將總結的規律運用到實踐中。

 五、説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1.導語:(設計理念:創設情境,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2.人物競猜

(設計理念:讓學生進一步瞭解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同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高考面對面

1.考綱詮釋:(設計理念:讓學生明確《考綱》要求,明確學習目標。)

2.方法指導:(設計理念:進行必要的方法指導,讓學生有法可依。)

(三)典型例題:(設計理念:精選典型試題,通過講解讓學生有規律可循。)

(四)課堂練習:(設計理念:學以致用,訓練學生規範答題。)

(五)課堂小結:(設計理念:總結方法,讓學生答題是有法可依。)

(1)什麼形象——身份

(2)形象的基本特徵——性格

(結合詩句簡析形象)

(3)形象的意義——情感

(六)延伸閲讀室:(設計理念:開拓學生視野,進一步明確賞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七)板書設計

人物形象分析

什麼形象——身份

形象特徵——性格

形象意義——情感

六、課後反思

通過典型例題中五首詩的分析講解,學生掌握了詩歌中人物鑑賞的分析方法和答題步驟,上課學生反應積極,對詩中人物形象把握到位。但由於時間關係還需多練習方能得心應手。

語文説課稿 篇6

《埃》是國標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説明文。課文着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築歷史,寫出了外觀樸實、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其建造金字塔所採用的方法,讚美了古埃及人民傑出的智慧。

本文條理清楚,語言平實,描寫細緻,第二~三自然段詳細描寫了金字塔的特點和古埃及勞動人民的不朽智慧。這兩段文字語言精確,説明方法多樣,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探究課文是怎樣寫的,以及這樣寫的好處,反覆朗讀品味。

基於對教學對象的分析,我認為,埃及金字塔的修建歷史和原因,學生了解不多,對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形成一定的障礙。因此,在引導學生感受金字塔的宏偉、精巧時,要注意適度地引導學生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工作的艱辛。

鑑於以上的認識和分析,本課設置如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4個(重點指導“廓”的音和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正確理解課文,懂得作者是怎樣寫工程的宏偉與精巧的,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其中,目標3既是重點,又是難點;目標4是教學重點。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分兩教時組織教學。

第一課時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練習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指導朗讀的同時結合生字詞語理解的檢查和指點,在學生初步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瞭解課文的敍述條理和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本課時主要採用抓住文本的重點和難點,充分體現教師的“導”和學生的.“讀悟”的方式組織教學。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的重點段落第三自然段進行“讀悟品”,理解金字塔的宏偉、精巧的特點,並聯系生活實際,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恰當的方法説明這些特點的,進而感悟這樣宏偉而精巧的工程,集中體現了古埃及勞動人民不朽的智慧。

一、複習導入。

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工程宏偉、結構精巧

二、精讀感悟。

1、首先讓學生總覽全文,尋找概括金字塔特點,涵蓋全文內容的一句話(第四自然段起句),然後從這裏切入金字塔的特點。

2、體會金字塔的特點。

(1)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146米”、“40層”、“1千米”、“230萬塊”、“2.5噸”等數字,抓住第二自然段中“刀片都插不進去”等詞句,引導學生探究作者都用了哪些方法來説明金字塔的特點,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2)結合對上述文字的説明方法的體會,感悟古埃及勞動人民建造金字塔的付出的血汗和其不朽的智慧。

(3)抓住對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方法的理解,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的勤勞和聰明,進一步感受金字塔和古埃及人民智慧的不朽光輝。

3、以讀帶講,感悟末節。

最後一段,設計讓學生通過朗讀感悟其迴應上文,點明中心的作用。

三、課堂練筆。

結合對第三自然段説明方法的體會和小結,引導學生遷移寫法,學習描述生活中的一處景物(並組織交流)。

四|、拓展延伸。

佈置學生課後蒐集一些關於埃及金字塔和其它一些被成為世界奇蹟的古代文明,感受世界各國人民的不朽智慧。

板書設計:

14 埃及的金字塔 宏偉 精巧

埃及的勞動人民 勤勞 聰明

語文説課稿 篇7

一、説教學理念

語文學習目標,是多維的,是立體的,不僅有知識與能力的目標,還有過程與方法的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所以,在設計這課時,我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深的句子,受到情感的薰陶與感染。三維目標實現的最終途徑還是讀,各種形式的讀,默讀、朗讀、感情讀,邊讀邊想象等,並把自己讀的感受與同學交流、討論,遵循課標的這些精神、理念,本課教學設計的最大特點就是入情入景地讀,動心動情地讀。

二、説教材1、

教材分析:《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人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了別人成長的故事,讓學生在閲讀時受到啟發,思考自己成長中的問題。這篇課文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裏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説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説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少年周恩來立志為振興中華而讀書的志向,引發學生思考自己讀書的目的,激勵學生將自己的學習生活與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大業聯繫在一起;二是引導學生學習在閲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教學目標: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依據新課程理念,我制定以下目標,以求實現“以人為本,終身發展,和諧發展”的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帝國主義、伯父、模範、風和日麗、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耀武揚威、巡警、吵嚷、得意揚揚、懲處、抱負、胸懷、喝彩、振興中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地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4)實施綜合性學習,瞭解名人或自己熟悉的人的成長故事。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本課採用的是第二課時。教學中,我把在閲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定為教學重點。把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定為教學的.一個難點。

三、説教法學法

“教有多法,但無定法。”在本課中主要採用自主探究法、朗讀感悟法、討論法和多媒體輔助法進行教學。從而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並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課文。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地學習,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四、説教學設計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鬆民主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樑,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

從內容上看,課文涉及很多方面,諸如:瀋陽的繁華、熱鬧;街道上燈紅酒綠;伯父的擔心與提醒;周恩來的不解與困惑;中國婦女的悲慘遭遇;周恩來的思考;課堂上大家關於為什麼而讀書的討論和周恩來令魏校長為一振的胸懷和報負。如果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逐個串講,不僅耽誤時間,聽起來也是索然無味。經過一番琢磨,我發現在這些看似沒有聯繫的場景與事件背後卻有着一條內在的隱線,即:中華不振使少年周恩來立下宏偉志向。教學只要能緊緊抓住“中華不振”深入解讀,必然會牽一髮而動全身,讓每一個文字都因為“中華不振”而立在學生眼前,活在學生心中。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第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教師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瞭解周恩來嗎?不僅全中國的人愛戴他,全世界都瞭解他,在他逝世的時候聯合國為他降半旗表達哀悼之情。(補充對周恩來讚揚的資料)周恩來12歲時説的一句話令人喝彩。(板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什麼他的回答能受到當時校長的喝彩呢?學習第三部分體會在修身課上週恩來讀書目的的與眾不同,既激發了學生讀書的慾望,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為周恩來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所折服。然後質疑:周恩來為什麼會立下這樣的抱負呢?引起學生思考,學生探究之心馬上被調動起來。

第二、整體感知,初步探究。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這一環節,我,拋出問題“有一個詞語能概括出周恩來為什麼讀書”,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自瀆課文一二部分,學生很快就能找出“中華不振”。然後分別體會這兩處句子的內在聯繫。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發現第一次是伯父提到“中華不振”,而第二次是他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的含義。然後教師追問:“究竟是什麼事情讓周恩來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的含義?”激發學生繼續探究。

第三、細讀品味,落實思維、語言、情感、價值觀等教學目標

這一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讀,體會,並發動學生相互交流、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從而體會周恩來思想變化的過程,再補充租界的課外資料,激發學生作為中國人深藏於心的愛國情感。

1、讀中思。在中學段閲讀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本段內容是課文重點內容,是周恩來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的直接原因,要放手讓學生自主思考,然後總結,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2、讀中品,讀中議,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並鼓勵創新,三次談體會,三次談疑問,讓學生體會那位婦女的可憐及中華不振,從巡警的“不懲處洋人卻訓斥中國婦女”的做法中體會中國巡警的可悲及中華不振,從圍觀者的“拳頭和只能勸勸那個婦女”的表現中體會中華不振。然後更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品味語言

語文説課稿 篇8

各位專家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要説課的題目是《我的第一本書》。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等幾個方面來説:

(一)説教材

教材簡析:

《我的第一本書》是新課標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這個單元主要講述的都是名人的人生當中一段難忘的經歷,他會讓我們體悟到人生奮鬥的意義,感受到人間的關愛與温情。學習這個單元要讓學生感受生命的意義,瞭解社會人生。《我的第一本書》是詩人牛漢的一篇隨筆。作者通過對他的第一本書的追敍,折射出20世紀初中國農村的苦難生活和苦難生活中的人間温情以及生活樂趣。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是作者對生活的那一份詩意的感悟。文章似是信筆寫來,實際上每一個片段都耐人咀嚼。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能力。對於農村孩子來説,這篇文章更容易引起共鳴;對於城裏的孩子來説,可能覺得離自己生活相距甚遠,但是可以通過文中所描寫的情境,展開想象,去感悟那個時代的生活境況。總之,在教學中,要注重激活學生對生活的體驗,或者創設情境引發體驗,使學生讀有所感,學有所悟,進而思考生活的苦難對於人生的深刻影響。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重點字詞,瞭解、把握課文內容、品味語言。

2.能力目標:激活生活體驗,感悟課文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藴含。

3.情感目標: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難生活境遇,感悟知識改變命運的深刻內涵。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品評重點語句,滲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內涵;

2. 解作者對苦難生活的深刻體察和獨特感悟。

(二)説教法

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所以我決定本課採用採用合作探討的'方法,加上老師的適當點撥。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三)説學法

學習方法:

學生採用小組合作探究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對課文的解讀,引導學生感受文中所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難生活境遇,感悟知識改變命運的深刻內涵。學生自讀,圈點批註。

(四)説教學程序

新課導入:

你讀的第一本書是什麼樣的書?可能有些同學已經記不清了。可是詩人牛漢卻對他的第一本書永誌不忘,因為那本書承載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過幾十年後,作者走過了迢迢征途,飽嘗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發現那揮之不去的記憶,是一筆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新知學習:

1.檢查預習,檢查有關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2.整體感知,先讓學生自讀課文,然後指名複述課文大致內容,希望在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本文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藴涵。。

3.問題探究,讓學生將難以理解的語句找出來,合作探討,解決問題。

4.暢所欲言,設計問題:讀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難道僅僅是第一本書的故事嗎?這是進一步考查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5.佈置作業

課文小結

回顧本節課的要點,並檢查教學目標是否達標

佈置作業

語文説課稿 篇9

我説課的題目是《天窗》,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和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天窗》是文學大師茅盾以自己30年代的童年生活為題材而寫的一篇散文。主要寫了一個小孩子藉助他家的那一方天窗,觀看屋子外面的世界,並由此產生了無窮無盡的遐想,表達了孩子們對大自然奧祕的嚮往與追求,表現了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內容通俗易懂,文筆生動而流暢,情感舒緩而真摯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

結合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能正確讀寫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理解課文中的生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3、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激發學生通過“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根據本課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籍”,喚起學生與課文共鳴。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

理解第八、九自然段中難懂的句子,體會“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二、説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品詞品讀法和想象描述法。

1、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採用品詞品讀法,引導學生感知理解詞語,品味詞語的準確、生動,並通過反覆的朗讀訓練,積累好詞,培養語感。

2、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想象思維活躍的學習心理,採用了“想象描述法”,憑藉課文的語言文字創設情境、想象情境,讓學生披文入境,品詞品讀,並進行寫作訓練。

三、説學法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運用“讀讀、想想、議議”的學習方法,通過朗讀課文,品詞析句、展開聯想等多種途徑,訓練語言表達、思維、朗讀的能力,積累規範語言,體味作品的語言美。

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四、説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導入新課

1、先出示茅盾的照片,然後提問:你們知道他是誰嗎?誰能談談你對他的瞭解?(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髮言完畢後,我將茅盾的資料簡單歸納整理,然後引出課題,讀題後提問: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疑問?(讓學生質疑,帶着疑問進行學習,使學生在學習時能目標清晰)

環節2自主閲讀

首先,我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用一句話描述讀過課文後,與你初遇的天窗的印象。理清文章脈絡後,我再根據學生髮言,板書課文主要內容。(教師板書)

新課標對學生閲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閲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朗讀和概括能力。

環節3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這一環節,我將按以下幾個步驟來教學。

1、認真默讀課文,看看能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天窗帶給孩子們慰藉。

2、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並朗讀。

3、仿寫練習。(出示課件)

()的時候,從那小小的玻璃,你會看見(),你想象到();你想象到(),你想象到()。

第一、第二步的設置一脈相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重點。

環節4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有了前幾個環節的鋪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已經逐漸深入,在此基礎上,引入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的學習。

1、自由讀第8、9自然段,看看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

2、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理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這句話的意思。

3、描繪自己心目中的“天窗”

這個環節既是對課文前幾自然段學習的回顧與檢驗,也是在解決課文的教學難點。有了上一個環節的仿寫練習後,學生對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這句話已經有了比較形象的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再用一句話説説自己心目中的天窗,學生就能有一些個性化的發言了。

五、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天窗

你是下雨時看風景的地方

你是給人豐富想像的小小空間

你是美麗而神奇的夜的世界

你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啊!天窗

你是……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説明,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

語文説課稿 篇10

我們中國的文藝創作歷來講究一個“情”字,“情者文之經”、“情動而辭發”等闡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脈。小學語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產物,每一篇都藴含着作者豐富的情感。今天我要説的《荷花》就是這樣的一篇美文。

【依據課標説教材】

《荷花》是九年義務教育第六冊書中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寫景的文章,多方位地展現了大自然的美,旨在從語文角度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篇出自於葉聖陶先生之手不到400字的文章,描寫了夏日裏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悦目,又有身臨其境之感。

【以學定教説目標】

本課是《荷花》教學的第二課時,根據課標要求及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如下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挨挨擠擠”、“冒”等詞語的意思。

能力目標:

1、感受荷花的美麗,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其中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是教學的重點。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等語句是教學的難點。

【立足教材説教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目標,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兩種教法:

1、情景教學法:遵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本着注重創設教學情境,運用直覺領悟和心理體驗的思維方法,帶領學生進入藝術境界,讓課堂成為感知美、欣賞美、品味美、探討美的自由空間。

2、以讀代講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荷花美。

【以人為本説學法】

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主要進行以下學法指導:1、比較學習法:“有比較才有鑑別”,通過比較,推敲語言文字,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2、自讀自悟法:通過讀中想象、角色換位、音樂渲染、比賽背誦等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豐富語言積累。

【入情入境説過程】

本課的教學流程分四個部分進行:

一、利用媒體,創設情景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情境。心理學也告訴我們,兒童的情感就像一條“小河”,要它漾起漣漪,泛起微波,還需要外力的推動,就像一隻蜻蜓在水上輕輕一點,或是如一陣微風悄悄掠過水麪,讓學生情感的河水盪漾起來,使他們對新課的學習有一種期盼的慾望和關注的心理。於是在課開始時,我就把一池美麗動人的荷花視頻展現在學生面前。(課件)大家看,這“風吹蓬動”、“接天蓮葉無窮碧”的美景呈現了與課文有關的情境,使學生不知不覺融入其中。在這種美的力量的驅使下,他們一定會充滿熱情地初讀課文,並初步感悟課文情感。正如前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所説:“藝術作品首先要激發兒童的思想感情,其餘的工作都應該是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的後果。”我相信,有了這種“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課堂基調,學生的學習一定會事半功倍。

二、以讀助解,描繪情景。

本節課中,我力求突出語言實踐活動,特別是讀的實踐過程,強化語言實踐,注重語言積累,也是新課標中的一個重要觀點。孩子在初步感情課文情感併為之動情時,情緒趨向高漲,應牢牢把握契機,並順勢推進教學過程,從初讀進入精讀。精讀時力求做到:

1、在讀中有所感悟。在學生充分誦讀、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老師引入:作者看到了這麼美麗的景象,那他是怎樣用文字描繪這美景的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2段課文。邊讀邊想,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説説你的體會。學生自讀課文,潛心品讀美的語言,隨後組織彙報交流。教師做兩個層次上的把握:一是面上的'層次。對多數的語句,只要學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均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開,把主要精力花在讀好、讀美這些語句上面;二是點上的層次,對少數重點語句,要重視學生的感悟情況,並做出多元解讀。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可以這樣引導學生解讀:先讓學生説説為什麼覺得它美,學生會模模糊糊地知道“冒”字用得好,但他可能説不清到底美在哪兒,教師可以這樣引導:“你能察覺‘冒’字特別美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大家想一想,‘冒’字還可以換成別的什麼字?”(長、鑽、伸、露、探、衝、蹦)

老師:“那麼請你用心默讀前後幾句話,體會一下,你覺得怎樣長出來

才可以叫做冒出來?”(使勁地、爭先恐後地、急切地、興高采烈地、喜氣洋洋地……)

接着,再出示多媒體課件,説:“大家看,這就是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之間喜氣洋洋、生機勃勃地冒出來的白荷花,你們想想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後,彷彿想幹些什麼?”學生可能會説:“它想到外面來透透氣!它想向人們展示它的美麗!它想和我們交朋友!她還想看看這個精彩的世界!”像這樣,通過多元解讀,學生一定能更深地理解語言,並使情感移入對課文描寫的對象上。

2、在讀中展開想象

課文第三段並沒有對荷花的“姿勢”進行具體描寫,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環節:要學生做出荷花的姿態,並展開想象説話:這麼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______,有的

_______,還有的______。這樣的設計,既鍛鍊了學生的想象力,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使學生更深地體會到作者對荷花強烈的喜愛之情,可謂一舉三得!

3、在讀中表演、背誦、積累

學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了,他們會不可遏制地想抒發自己的情感,此時,讓他們同桌互讀第4小節,並採用老師和學生比賽背誦的方式,將他們的情感推向高潮。我想在反覆品讀欣賞後,荷花的美定會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孩子們肯定會情不自禁地配上動作進行表演、背誦。這一環節,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品味,而且可以促進學生對優美語彙的積累和內化,從而更好地抒發學生的情感。

三、角色換位,感悟情景,突破難點

我認為,《荷花》這篇課文最精彩的一處,莫過於第4自然段“我忽然……”,它的精彩,就在於此時作者已不是人羣中的一個,而是荷花中的一朵,看荷花到了忘我的地步。設計時,我受此啟發,將學生自身角色與荷花進行換位,讓孩子們變成一朵朵的白荷,整個教室的孩子就成了一池的荷花。

在第二段中,品味了“冒”字之後,讓學生擺出自己最喜歡的姿勢,像白荷花一樣地冒出來,此時的學生儼然一朵白荷,可能有的會低着頭,有的可能會翹着嘴,有的可能還會展開自己的雙臂……老師順勢説:“看!這麼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同學們,到底是誰畫出了這麼一大幅活的畫?”面對這個難點,可能有同學認為是大自然,也有的同學認為是畫家,答案不一。那到底是誰呢?大家再看看,再次出示課件,讓學生又一次身臨其境,真切地感悟荷花的清香與美麗,真實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與神奇。此時,他們一定會清楚地知道,這個畫家就是大自然,教學的難點便迎刃而解。又如:在學生背誦第4段之後,趁他們還沉浸在情景之中時,順勢問道:“可愛的白荷花,你聽到小魚對你説了些什麼呢?”這種角色換位,既有利於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也避免了教學的模式化,效果應該會很不錯!

四、音樂渲染,昇華情景

新課標強調語文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因此,我打算將音樂搬到語文課堂上。舒伯特的《搖籃曲》舒緩而優美,與《荷花》一課配合正合適。我想學生有了前面的感情積澱作基礎,然後聽到這支搖籃曲,不僅僅會身臨其境,而是整個身心都會浸到荷花池中去了。此時讓學生在音樂中自主選擇學習活動方式,此時的學習

效果也應是最佳的。説不定,他們會和着音樂再讀讀課文,説不定他們想閉上眼睛想象那一池的白荷舞動的景象,説不定他們會與蜻蜓、小魚展開對話……

【緊扣重點説板書】

聞 一陣清香

看 葉:挨挨擠擠 碧綠

花:冒 展開 活的畫

想 自己是一朵荷花

板書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抓住重點詞語,用箭頭表示文章的思路,可以説是一個微型的教案。

【關注發展説效果】

我預設的效果是:

1、通過朗讀、交流、感悟,讓學生理解了語言文字,豐富了語言積累,發展了語文能力。

2、構建了一個情景交融,富有誘惑力的課堂,學生的好學精神得到培養,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逐漸懂得熱愛大自然,懂得追求美好。

這種自主學習的情景,也應該是我們語文課堂所追求的境界吧!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