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心得體會 >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8.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篇1

通過這一個階段的學習和反思,我對新課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以下就是我在學習中總結出的一些心得。

首先,我瞭解了新課程新在哪裏,它與老教材的主要區別是:

一、理念上新;

二、方式上新,表現在邏輯上比較獨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三、學科的價值,將提高學生的素質作為提高三角形的重心,體現學生的認知能力,體現教材的靈活性、時代性、多樣性、選擇性,這四個特點相互聯繫相互滲透,體現了學科價值的整體性。

地理課程均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總目標。重視學習生活中的地理、終生髮展有用的地理、滿足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需要,重視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觀念。

強調理性認識地理環境,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主要特徵,理解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理解掌握並且能運用地理原理。地理技能要求學生獨立掌握與運用,如地理實踐觀測、閲讀分析運用地理圖表技能等。

高中地理是在初中基礎之上的遞進。初中地理學習主要關注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聯繫生活實際,鼓勵積極探究。高中重視自主合作學習,倡導探究學習和各種形式的地理實踐活動。

地理思維能力與地理學習能力方面更突出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側重理論聯繫實際,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強調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關注培養學生具有更高層次的探究能力、更高要求的收集處理地理信息能力。

注重地理案例教與學,強調掌握學習方法,重視地理思維方法、分析解決問題方法的遷移與運用。

在處理高中教學問題中,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以下要求:

1、樹立牢固的課程意識。在課程教學中,教師不是被動的執行者,而是課程實施的主體。任何課程都是需要教師去執行的,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把自己的學識和人生經歷融會到課程教學中去,用自己的眼光來審視課程,用自己的.才華來創造課程。不要把教材視為唯一的課程資源。

2、樹立新的課程觀。作為教師,要使學生真正地學好,必須樹立一種大課程觀,使教學不但通過教材來體現,更通過廣泛的資源建設來體現。不但通過課堂來體現,更通過課外活動來體現,不但通過學習具體的知識來體現,更通過校園的文化建設和教師本人的人格魅力來體現。要求教師要有敢於突破“教材本位”和“教師本位”的課程意識,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樹立整合的課程觀。

3、更新教師的知識觀。知識觀是人們對知識的性質、價值和規範等根本看法。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要更新自己的知識觀。過去課程理論強調知識是第一位的,強調完整的學科體系,體現在教學中,就是側重知識的訓練。在教師看來,課堂教學就是傳授知識,強調知識的傳授和灌輸。在新課程理念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要培養能力,要教給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而這些知識和技能,在新課程觀下都屬於知識範疇。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篇2

20xx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在“課程實施”的教學建議中提倡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練。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要實現“從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真正轉變,將過分關注傳授知識與技能轉變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行為。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創設故事情境,促進學練激興趣

教師應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在興趣的帶領下專注於課堂知識的學習。例如障礙跑一課,可設計一個“消防員戰士”的'情境,所有同學都是“消防員,只有快速通過重重障礙,才能救出被困者,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

巧設問題情境,提升思維促探究

新課標中要求體育與健康教學要實現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真正轉變,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自覺實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恰當的問題能夠帶領學生找出正確答案,對學生具有引導作用。因此,在設計體育情境教學模式時,體育教師應該設置一些問題情境,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鼓勵其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落實因材施教,關注差異共受益

體育與健康課程在高度關注對所有學生進行激勵與指導的基礎上,針對不同身體條件,運動基礎和興趣愛好的學生因材施教。高度關注對所有學生進行激勵與指導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運動基礎、身體條件和興趣愛好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並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採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與學習評價方式,促進每一位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練體驗,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更好發展。

妙用合作學習,生生互動共進步

合作學習是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形式,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羣體合作與創新意識。在合作學習中可以進行任務分配,人人有角色,人人有事做,讓學生充當小老師、小裁判,促進生生互動、生生交流,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新課標,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説,是方向,也是挑戰,更是機遇。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根據課程標準、學習目標和學習進度等方面,結合學生的運動基礎、興趣愛好等特點,合理選擇和設計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篇3

日前,教育部正式發佈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xx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則按照“10年一大修”的節律,先後公佈了20xx年版、20xx年版和20xx年版。認真研讀深刻理解新方案新課標精神,對於特殊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xx年教育部頒佈實施《盲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聾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和《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是在20xx年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基礎上,結合特殊教育實際調整增減確定的。

20xx年教育部發布了《盲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聾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這是國家首次專門為殘疾學生制定的一整套系統的學習標準,是以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以下簡稱普通學校課程標準)為藍本,遵循特殊教育規律研製而成的,這也是特殊教育學校目前依據的標準。特殊教育20xx版新課標對特殊教育課程建設給出了教學要求、教學評價和實施建議。

特教學校課程設置、課程標準源於普教,又是普教相應成果在特殊教育領域的延伸和創新,作為特殊教育工作者,研究普教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充分吸收普教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精華,是一門基本功課。這次新頒佈的新方案新課標,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課程改革、強化課程育人功能等深刻內涵,堅持育人導向、問題導向、創新導向,對義務教育階段課程進行了整體設計和系統完善。從特殊教育的角度看,有許多重要的創新和亮點,值得認真研究、借鑑和應用。

深刻把握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涵

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迴歸教育本真,激發特殊學生活力。教育的.本質就是文化與精神的傳承,不斷地欣賞、不斷地激勵、不斷地指導,學生才能在一個個原點中得到進步和提升。特殊教育學校應趨向校本化和人本化管理,教師不但要履行好教育教學的重要責任,更要引領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價值導向。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特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實現最大限度發展,不斷增強特殊學生家庭福祉。“素質教育就是教育的核心。”十九大提出“發展素質教育”,發展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遵循特殊教育規律,以適宜融合為目標,堅持尊重差異、多元融合,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着眼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特殊教育學校的主要任務

深化特殊教育課程改革,實現特殊學生缺陷補償和潛能開發,不斷提升特殊學生獲得感。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盲、聾和培智三類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20xx年版),推進盲、聾、培智學校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是特殊教育學校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

工作室成立以來,我不斷總結和反思教育現狀,基於特殊教育新課標開展教學和評價,努力推進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積極開展“1236”愛慧課堂教學模式實踐探索,不斷優化課堂教學。

強化新三項基本功訓練(即教學設計能力、特教基本功和信息素養),實現課程、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提升師生信息技術素養,為特殊教育和學生髮展提供資源支持。

因地制宜發展特殊教育職業教育,探索職教新路徑,逐步增強特殊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不斷提升學生歸屬感。

在鞏固發展基礎教育的同時,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加快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的若干意見》《教育部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打造“技能甘肅”的意見》精神,在教育教學資源極其有限的情況下破解難題,進一步擴大中職招生規模,不斷優化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師資配置,逐步形成富有學校特色、符合殘疾人就業需求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多方利用社會資源堅持走好“就業+升學+職業能力提升”之路,滿足特殊學生就業需求和進入高等院校就學需求,不斷增強特殊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以素質教育為導向,優化教育教學資源配置,努力實現教育資源效益最大化,不斷提升學生幸福感。

廣泛運用教育資源,形成了以教育、服務、管理、文化育人的教育模式,為學生健康發展提供多元的學習和成長氛圍,滿足學生知識獲取、能力發展、人格成長和社會融入等多方面的需求,使他們收穫自我價值感,享有美好的心靈體驗。

作為一所全日制寄宿制特殊教育學校,要給學生開闢大量實踐性作業的機會,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優勢,發揮有效的育人合力。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篇4

在仔細閲讀了20xx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之後,我看到了在當前新時代新環境下,英語學習方式等均發生了變化,其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

新課標強調英語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圍繞核心素養四個方面的內涵,體現課程性質,反映課程六個方面的理念,確立課程目標。具體表現為:

一是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完善了培養目標,全面落實關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要求,着力培養核心素養。

二是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選出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強化實踐性。

三是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為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提供依據。

四是增強了指導性,根據學業要求和教學提示,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

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差異,充分考慮學習起點、學習時限以及學習條件的不同,建立循序漸進、可持續發展的義務教育英語分級體系。

為貫徹新課標理念,作為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努力做到:

1、重視英語的地位

在新課標中,傳統三大主課裏的外語的比例只有(6%-8%),和道德與法治持平,在所有學科中排名倒數第三。雖然英語課時佔比不多,但是它對於升學還是有很大的影響。英語滿分是一百五十分,學好英語對於孩子的升學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現在新出的政策對於學生的`英語水平是越來越高的,而且不少地區都進行口語課和口語考試,因此學好英語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2、加強課外閲讀

20xx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分為三個學段,一級為3-4年級學段應達目標,二級為5-6年級學段應達目標;各學段目標之間具有連續性、順序性和進階性。課程內容還設置預備級和三個“級別+”。預備級主要滿足1-2年級教學需要,以視聽説為主。“級別+”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選擇。這就意味着國家鼓勵學有餘力的學生在紮實學好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做一定的提升,去滿足“”部分的能力需求。新課標要求三至四年級課外閲讀量達到1500-20xx詞,五至六年級課外閲讀達到4000-5000詞,初中課外閲讀量達到150000詞。新課標對閲讀要求的字數變多,難度變大,突出強調了孩子對英文文章要求更深層的理解。

除了閲讀要求更高,新課標的英語寫作要求學生要有批判性思維,一定要發表自己的觀點,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因此,加強課外閲讀要從小抓起,長期堅持。

3、培養應用能力

從雙減再到新課標,國內的英語教學正在經歷着巨大的變化。不管是校內校外,還是國內國外,英語教學的理念和方法都在朝着“真實課堂”的思路在轉變,體現素質教育觀念。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篇5

在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解讀的過程中,感覺受益頗深。如何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領會新課程標準所體現的教育價值課程理念、課程目標以及在教學實踐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實現教學觀念,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的轉變,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學素養,為全面實施新課程做好適應性的準備,這是擺在我們每位高中生物教師面前的新課題,需要我們認真學習、思考、研究和實踐。

一、樹立新的課程觀念

首次出台的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明確將“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繫”確立的生物課程應遵循的理念。較傳統的.高中生物的課程觀念以傳授知識為核心,強調應試教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習新課標,首先應深刻領會新的課程理念,轉變教學觀念。

1、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高中生物新課標明確提出: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是高中生物新課程的核心任價所在。生物科學素養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每個公民適應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應具備的基本素養。生物科學素養是指公民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知識、探究能力以及相關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反映了一個人對生物科學領域中核心的基礎內容的掌握和應用情況,以及在已有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能力。因此,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立足基礎,教會學生理解生物學基本現象、事實、規律,以及生物學原理在生物技術領域中的運用,科學地解釋發生在身邊地生物學現象;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科學的世界觀,並以此來指導自己的行為;指導學生掌握操作技能,科學探究的一般技能,比較、判斷、分析和推理等思維技能,以及創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基本能力和習慣。

2、面向全體學生

面向全體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課程標準所遵循的教育價值觀。新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將提高全體高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作為生物課程的核心任務,為各類學生選擇今後的學習方向和職業方向提供幫助。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應深刻領會新課程標準中面向全體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髮展的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真正變學生苦學為樂學,厭學為好學,除了教材內容的因素外,教師應提倡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讀中學、觀察中學、聽中學、玩中學、思考中學、做中學、合作中學,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學習方式,從而獲得學習中的樂趣和全面和諧的發展。因材施教,分層要求對學生髮展是至關重要的。同樣是學生,他們的智力水平,學習能力、行為習慣、學習目標等都存在着較大的差異,用同一個標準要求每一個學生是不科學的,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採用不同的方法,使每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不同層次的提高。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用激勵的語言鼓勵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注重、肯定、讚賞學生的點滴進步。這種注重激勵和發展的學習評價,無疑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習熱情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使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真正落到實處。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篇6

為期一天的初中數學教師培訓會,得到了XX中學的大力支持。會議安排的緊湊有序,在XX老師風趣幽默的引導帶動下,與會老師積極參與,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無論從知識上,還是從思想上,都給我們以啟示。會後,再去回顧培訓過程,感受頗多。

1、出示目標保證質量

簡潔的會議日程安排後,X老師及時給出了學習任務,做好評課發言準備,會後寫出學習心得。有了學習任務,就有了學習壓力,制約了原先那種學習就是放鬆的思想,現場秩序出奇的好,老師們認真傾聽,捕捉亮點,思考疑惑,才有了評課時的躍躍欲試、精彩發言,成為會議的一大亮點。用劉老師的話講:這是幹教研員以來會場秩序最好的一次。

由此,我想,在我們的工作中,是不是也嘗試着這樣做,以求獲得更好效果。

2、潛心觀察激發思維

只有潛心觀察,善於思考,才能產生思想的碰撞,靈感的生成。從十多位老師的發言中,我們能感受到這一點。如XX老師在兩節課的基礎上,進行梳理,歸納出了兩種課型的一般步驟和上課流程,並進行了詳細的解釋,令現場的老師佩服。

3、善於捕捉及時整理

只有善於發現,隨時捕捉,才有所感,既而有所發。聽同一節課,甚至同一個問題,由於大家觀察的角度不同,想法的不一致,認識上就會有差別。

中午休息的時候,大多數老師找個清淨的地方午休,也有老師在樹蔭下聊天,留意一下,你會發現,更有老師,樂此不疲,學習在繼續,他們在會議室裏,伏案整理筆記,因此有了評課時的慷慨激昂,也贏得了同行們讚許的目光。

4、用心傾聽精彩點評

十多位老師的'評課,XX老師都給出了精彩點評。我們聽過不同層次的課,有感卻不知道從何而發,XX老師的點評正好彌補了這種不足。每位老師評完課,XX老師先是給予肯定,然後將評課老師的觀點給予歸納,讓我們聽得心服口服,他總是強調,我們評課不分對和錯,只有適合和不適合。XX老師還不失時機的拋出問題,供大家探討,正是這種拋磚引玉,使得會場氣氛一度高漲,老師們爭先發表自己的看法、觀點,使問題的探討進一步深化,解決的方案也進一步多樣、細化。

5、自我反思學以致用

每次學習,我們都會認識到自身的一些不足和差距,都會給我們一些啟發,都會感受到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就淡忘了。就像很多人説的那樣,看着感動,聽着激動,缺少行動。這是影響我們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跨越這個障礙,把認識到的貫徹到日常工作中,學以致用,才能促進個人成長。

學習能開闊一個人的眼界,豐富一個人的內涵。一天的培訓結束了,帶給我們的思考是久遠的,需要我們把感受體現在日常工作中,對自己負責,為學生奠基。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篇7

我學習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教研活動的開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給我在以後的英語教學當中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通過學習和培訓,是我對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認識。要上好新教材,我們教師必須對新課程標準有一個較為深入的瞭解。教育部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進行修改和完善,與舊的課程標準相比而言,更加註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注重學生的能力的開發,並且對教學目標進行修正,更加細化和具體。但是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許多老師都有意無意地注重應試教育,對學生文化意識、情感態度的滲透反而放在次要的位置,使課堂形式單一枯燥,學生興趣不高。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就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對於良好的教學非常重要。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為此我們應該努力做到: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讓他們多説多做,培養興趣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儘可能的多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長。

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基本出發點,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發展有效的學習策略,強化祖國意識,開拓國際視野,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課程具有強烈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這一特點,我們作為教師要樹立為學生終身發展的思想,堅持以人為本,以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就是要把學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要考慮學生的這些經歷、情感、思想和認識,從而激發他們的這些實踐經驗,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把舊課堂的“要我學”變為新課堂的“我要學”。適時的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真正成為有趣、有序、有效的課堂。

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改版後的《英語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學生要能用所學的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語言學習要從語法講解中和單詞死記硬背中解脱出來,要通過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形成語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發現和歸納等方式,掌握語言的規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我想這一點也充分體現了課標的工具性。

注重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建立了形成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課程評價體系。《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評價應有益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利於學生髮展有效的學習策略,促進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注重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力求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應採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學習過程,又關注學習結果。為了全面、公正地進行對學生進行評價,不僅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還要保證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提倡學生、同伴、教師。家長等共同參與評價。新課程標準對課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最核心的理念是改變傳統課程以考試定終身的終結性評價體系。新的評價體系體現了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形式多樣化以及評價目標多層次的特點。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評價應有利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我,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促進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新課程提出了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他評與自評相結合、綜合評價與單項評價相結合等多種評價方式,既關注學習結果,又關注學習過程。

以上是我本次學習的體會,我想更多的還需要我在實際工作中深入基層,深入課堂,認真踏實的學習和實踐,一點一滴的積累經驗,更好的幫助和提升自身素養,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好的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交際能力。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篇8

暑假至今參加了山東省的遠程研修的培訓學習,從中我受益匪淺,收穫豐厚,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一、認真學習新課標。

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二、注重學生的閲讀背誦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閲讀材料。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在教學時向學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觀的畫面圖,猶如身臨其境,美不勝收,接着又讓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相關信息。

三、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基礎上。

從本班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説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因此,語文教學應是引導學生在閲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

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語文教學的過程性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思維方式等。學生的學習結果不一定是具體、有形的成品,要注重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者對所學的內容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和個性特點,決定了其學習品質的差異性、因此,反映在學習結果上差異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學生的差異有多大,只要是積極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承認差異就是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悦。

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裏,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篇9

20xx年5月,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xx年版)》。明確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門學科的課程標準。暑假剛剛開始,我們就開始了對於新版課程標準的學習,參與了專家的解讀培訓。通過此次培訓,我們共同瞭解了新版課標的一些具體的變化,也感受到了其重點改革的一些內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一大變化在於凝練了語文核心素養,即: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把文化自信放在核心素養的`首位,可見其重要性。要在厚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大對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閲讀、體悟。其實,語文與生活緊密聯繫的“大語文觀”,很久之前就已經提出了。語文學習,尤其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越來越重要。未來語文與各個學科的結合會更緊密,傳統文化知識也將糅合在學科中加以重點考查。

新課標帶來的另一大變化在於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羣,即: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羣。學習任務羣的安排注重整體規劃,根據學段特徵,突出不同學段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需求,體現連貫性和適應性。這就要求老師和家長在平時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真實的情境中用語文的方法去解決真實的問題,積累語文學習經驗,發展未來學習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養,而不能僅僅侷限於背誦、刷題。新課標要求學生在基礎閲讀之外,還需增加整本書閲讀,必須要愛讀書、會讀書、多讀書,培養良好閲讀習慣。

新課標還研製了語文學業質量標準,即:依據義務教育四個學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學體驗、跨學科學習三類語言運用情境,整合識字與寫字、閲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描述學生語文學業成就的關鍵表現,體現學段結束時學生核心素養應達到的水平。

20xx版新語文課標的學習,讓我深深認識到語文老師一定要轉變觀念,尤其是在新課標剛剛頒佈實施的當下,加強語文老師自身的跨學科學習實踐尤為重要。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篇10

學習新課標最切身的體會就是教師教育理念和師生角色的轉化!

1、教育理念的轉化

新課程要求教師確立新的教學觀,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式顯現多樣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師的概念中,教學就是講課,就是把書本知識傳遞給學生,把學生作為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填鴨式”教學是某些教師慣用的教學方法。在新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於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化身,以權威自居。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起輔導、幫助、引導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學生的控制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要通過討論、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

2、要正確認識新的學習方式新的學習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作為學習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責任,有助於弘揚主體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它強調學習的交往性、互動性、分享性,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有助於形成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機,批判的思維品質和思考問題的習慣。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學習方式,能夠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力,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大力提倡這樣的新的學習方式,是

現實的要求和未來的需要。

總之無論我們多麼習慣和喜歡從前的教學模式,無論有多大的艱難險阻,新課標已經為我們指明瞭新的

方向,只有跟着新課標的方向,我們也才不會迷失自己的方向!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篇11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説:“教育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門藝術,是一切藝術中最廣泛、最複雜、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藝術。”因此,要想把教育做好,就要不斷地學習。時代在飛速發展,作為一名教師,教育理念也要與時俱進。暑假前,學校組織開展了校本培訓,我聆聽了雷盼花老師關於《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版)》的解讀,感覺收穫很大,觸動很深。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學習的收穫。

一是新課標強化了課程的育人導向。

新課標將“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作為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和總目標。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重點:通過語文學習,讓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些在每一個學段目標後面都有特地指出。課程內容的主題與載體形式也是強化“以文化人”的價值取向,它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要內容。這一核心素養的確立處處彰顯着國家意志。

二是新課標構建了語文學習任務羣。

按照新課標要求,新教材是以“學習任務羣”來整合單元教學的。這樣有什麼好處呢?好處是突破單篇閲讀精講細析的固定模式,更加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建構“語文核心素養”。把過去比較零散的課文教學分為若干“學習任務羣”,並且以任務羣來組織單元教學,這樣做,教學的目標就會比較集中而且清晰,我們的教學就不至於面面俱到,也可以避免什麼課都大致是那一套程式的“同質化”弊病。

學習任務羣主要涵蓋三個層面:第一層的基礎型學習任務羣是“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第二層的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分為“實用性閲讀與交流”“文學閲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閲讀與表達”,第三層的拓展型學習任務羣分為“整本書閲讀”和“跨學科學習”。

語文學習任務羣的概念讓我認識到語言文字積累、實用性閲讀、文學閲讀、思辨性閲讀以及整本書閲讀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滲透學習任務羣,不斷地去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閲讀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沁入,提高學生認知理解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自己的學習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是新課標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平時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呢?第一,培養學生的文化感受能力,小學語文教材文本中存在大量和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教師在具體進行語文學習時,需要高度重視傳統文化,教師需要合理優化文學形象,同時還要強化自身語言表達,確保可以對其相關文化進行有效弘揚,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傳統文化,強化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情緒。第二,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進行具體教育工作時,不僅需要確保學生能夠正確應用書面表達,同時還可以使其能夠熟練口述自身想法,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第三,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時,思維發散能力是其教學活動的重點內容,能夠確保學生在學習中綜合考慮相關問題,學生在思考問題時還可以有效聯繫現實中的事物。第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美;給學生恰當引導,讓學生學會鑑賞美;最後給學生自由空間,讓學生創造美。

四是新課標強調了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羣組織與呈現,語文學習任務羣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課本內容創設情境,將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聯繫學生生活實踐,進一步深化課堂所學知識。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時,課文是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展開描寫。我們可以讓學生以此作為擴展寫作的基礎,指導學生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描寫自己《美麗的家鄉》,有效地將語文教學從課堂延伸至課外。再比如,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漢字的魅力》,要求學生通過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進一步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並撰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把語文學習直接指向了實踐研究。

五是新課標將整本書閲讀納入課程化。

新課標將“整本書閲讀”課程化了。“整本書閲讀”是作為“任務羣”專設2個單元的,都安排在必修。教材中的“整本書閲讀”設計是提示性的`,主要包括“閲讀指導”和“學習任務”兩部分,比較簡單。“學習任務”主要引導閲讀和思考,供學生選擇其中一二,不必全部完成。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年齡特點或者課程內容,合理給學生推薦適合他們的整本書閲讀書單。

“整本書閲讀”可以多少起到“磨性子”作用,“讀書養性”,培育毅力,涵養心智,祛除浮躁。“整本書閲讀”的教學不必搞得太複雜,重在“目標管理”,不要太多“過程管理”,能堅持完整通讀幾本書,就很不錯了。如果還安排寫作或者討論,“過程管理”太細,反而可能敗壞讀書的興致。

六是新課標對語文老師的要求更高了。

新課標給老師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想用好新教材,老師必須跟上去讀書。語文老師要當“讀書種子”,這是一種理想,一種責任,同時又是我們面臨的很實際、很緊迫的職業要求。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有“三新”,也就是“新高考”“新課程”和“新教材”,必然會給老師提出更高的業務要求,在未來幾年,老師專業素養的提升會成為硬指標,讀書少的問題會顯得很突出。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讀書為要”,大量增加讀書的份量。因此,我們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多讀書,充實自己,否則面對新教材,我們就會無從下手。

那麼,教師應該讀哪些書籍呢?我認為至少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讀:一要讀中外文化經典,這是最基本的書。閲讀的目的,是接觸中外經典,感受人類智慧的結晶。二要讀與自己從事專業或者職業相關的書目。比如,教數學的,可以給自己安排讀點化學、數學、生物,以及信息科學等方面的書;教科學的應該多涉獵科技史、科技哲學領域的書;語文老師讀書的面應當比其他學科更寬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打基礎,拓展專業視野。三要圍繞自己的專業,或者自己特別感興趣,希望有所研究的那些專業書籍讀,目的在於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總之,作為教師,就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每次的深入學習都有收穫和提高,今後我還會多多學習教育理論,充實自己,讓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篇12

20xx年4月21日,《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xx年版)》正式頒佈,確定了未來十年的英語教育將更加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新版英語課程標準將從20xx年下半年開始實行,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們應該要深入學習新的標準有什麼變化以及如何應對。

通過研讀新課標和聆聽專家們的解讀,與20xx版相比較,20xx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的同時加強了學段銜接。

一、20xx版課標新增內容

1、核心素養。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為四個方面: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是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強調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識體現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鑑賞所表現出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選擇;思維品質反映核心素養的心智特徵,反映學生在理解、分析、比較、推斷、批判、評價、創造等方面的層次和水平;學習能力是核心素養髮展的關鍵要素,重在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策略、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和提升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這四個方面相互滲透,融合互動,協同發展。

2、課程內容。建立以單元為基本載體,以促進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六要素整合,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實踐性、成長性、綜合性等特徵為基本要求的英語課程內容。圍繞這些要素,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活動,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在義務教育全程中的持續發展。

3、學習質量。新課標提出學業質量標準,強化“教—學—評”一體化。新增了學業質量描述和學業質量標準;倡導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理念,建立評價主體多元、方式多樣、素養導向的評價體系。

二、如何應對變化

1、加強課外閲讀。新課標要求初中課外閲讀量達到150000詞。新課標還要求在閲讀過程中學生能夠分析作者觀點,瞭解作者的態度,去了解整個語篇的結構,從而提高整體的邏輯水平。新課標對閲讀要求的字數變多,難度變大,突出強調了孩子對英文文章要求更深層的理解。除了閲讀要求更高,新課標的英語寫作要求學生要有批判性思維,一定要發表自己的`觀點,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因此,加強課外閲讀要從小抓起,長期堅持。

2、培養應用能力。xx師範大學xx教授説:“英語教學會從學習英語知識轉向培養實際運用能力”。他指出“真實的課堂”特別重要,要走出課本,更多地使用生活中的真實語料,要求學生運用英語來理解信息並且表達自己。從“雙減”再到新課標,國內的英語教學正在經歷着巨大的變化。不管是校內校外,還是國內國外,英語教學的理念和方法都在朝着“真實課堂”的思路在轉變,體現素質教育觀念。

總之,新課標的變化意味着要求更高了,考試更難了,未來的英語教育將更加強調學科核心素養,死記硬背的時代已經過去,光學好課本也是不夠的,如何高效的學習英語,必將是每位一線老師應該關注的重心。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篇13

7月25日,曹安玉教授給我們上了關於“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的解讀”,聽了曹安玉教授的講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收穫了很多實用的方法和理論。

首先教給我們柯爾文手勢,反覆練習中,我深深體會這個手勢在我們對低年級音樂教學中有很大作用,特別在合唱隊中的訓練。曹老師詳細的為我們解讀了新課程標準,並對原標準與新標準進行對比,為我們今後的教學提前做好了鋪墊,曹老師具體舉例低段的歌曲進行了示範,讓我們親身參與到她設計的活動中去,教授我們的新的教學方法。

音樂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曹老師給我們講解了新的課程理念。音樂是用聽覺來感覺音樂,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體發展,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突出音樂特點,提倡科學綜合,不流於形式,應注重通過綜合在綜合的過程中對不同藝術門類,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

通過此次培訓,我體會到山區老師與城市老師的差距很大,要學習音樂教學中的知識,方法,技巧。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像這樣的培訓機會,讓我們在各方面的素養全面提高,我也將本次學習所得,運用到以後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儘自己最大努力上好每一節音樂課。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