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說課稿 > 實用的初二語文說課稿3篇

實用的初二語文說課稿3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初二語文說課稿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初二語文說課稿3篇

初二語文說課稿 篇1

【序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基於這一理念,我申報了溫州市名師課題《新課程下學生合作學習方式的研究》,並進行了積極的實踐。這篇說課稿就是根據校極公開課改編而成的,從中可見本人踐行課題的歷程。

【教材分析】

1、單元教學目標:

(1)單元內容:中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發達,中國的建築、園林、名勝古蹟獨具特色,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八年級下第三單元反映的是建築園林、名勝古蹟。共安排了五篇課文,其題材豐富多樣,主題集中,《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是比較規範的說明文,《橋之美》《說“屏”》則是帶有一定說明性的小品文。

(2)單元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瞭解說明文的一般特點,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提高他們的閱讀現代文的能力和蒐集篩選資訊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練習用較快速度默讀課文,抓住主要資訊,概括內容大意;在探究活動過程中獲得一些蒐集資料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目標: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熱愛和保護祖國文化的感情;

2、《說“屏“》教材分析

(1)內容分析:“屏”是指“屏風”,是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本文簡單介紹了“屏風”的功能與種類,但這不是本文的重點內容,本文介紹屏風的目的在於提出期望:今天我們應更好的使用屏風。

(2)教材的處理:這篇課文特點鮮明,作爲教學內容來看,不能把它當作說明文來處理,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教學中應強調的是訓練學生的閱讀概括和蒐集篩選資訊的能力,體會小品文語言的優美,因此,在教材處理內容取捨方面,我兼顧了兩個方面:一是重點練習學生快速閱讀,抓住主要資訊,概括內容大意,提高學生蒐集篩選資訊的能力;二是適當複習介紹說明文的文體知識。不少學生可能沒有見到過屏風實物,教師應該提供一些圖片,學生有了直觀印象後,本文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可以讓學生自學課文,教師不必過多講解本課內容,要調動學生的想像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藝術審美能力等。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掌握重點字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屏的相關知識;理解文中古詩句的含義;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徵,進一步提高說明文的閱讀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目標:以屏爲媒介,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裝點更加美好的生活。感受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進一步提高語言感悟力。

【教學重點】

1體會文章詩情畫意的說明語言。

2透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能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古詩句的含義

【學情分析】在朗讀能力方面,學生方言較重;在課文的整體把握上,能力比較欠缺,缺乏比較系統的學習方法;在品味語言能力上,由於本課詩詞較多,難於理解。因此我在問題的設定和學法指導方面,儘量做到具體,注意梯度,易於操作。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法:導讀法―――創設情景,指導、點撥。

學法:自主學習和小組學習相結合,指導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掌握方法,在自學中實踐提高。

課時:一課時

【教學用具】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佈置學生查找有關屏的圖片,或屏的小藝術品。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一面小屏風,由此匯入:

1、同學們,這是一件什麼東西?(工藝品、屏風)誰能用幾句話說明一下。

(這是一件貝雕的屏風工藝品。它有四扇組成,每扇長12cm,高31cm。屏風雕有“斷橋殘雪”、“花港觀魚”、“平湖秋月”、“三潭印月”等四處西湖勝景。)

大家回憶一下在哪一篇學過的課文中提到“屏”?

(《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視之”)

2、除老師拿的屏風外,你還見過什麼樣的屏風?學生自由談論,並繼續展示不同形狀的屏風(蒐集到的關於屏的圖片,並輔以簡單介紹),讓學生簡單評述。

屏風,一個富有詩意的名詞,它有着神祕的作用,集實用與裝飾功能於一身。雖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多見,但它獨有的魅力仍能牽動我們的情思。今天,讓我們與陳從周先生一道說“屏”。

3、作者簡介

陳從周1918—xxxx)浙江杭州人,古建築園林專家,並擅長文史,兼工詩詞、繪畫。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正音釋義,積累詞語。遇到讀不準的字查字典,並註上音。

讀一讀,寫一寫下列詞語:(多媒體展示)

屏風納涼帷幕(驀地、墳墓、朝暮、募捐、慕名、摹仿)傖俗忒雅俗美感史詩駐足

2、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回答以下問題。

自主回答:(多媒體展示)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麼是屏?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給屏作一解釋。並說明其作用。

明確:“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風,用作遮擋、阻隔的東西。解釋緊扣屏的用途。

(2)文中作者對屏的感情是怎樣的?請找出具體句子。

抓住以下關鍵語句把握:“富有詩意”、“心生嚮往之情”、“更覺得它實在微妙”

明確:受古詩詞及古畫的影響,小時侯就對屏風產生喜愛、嚮往之情;後來在實際接觸和研究工作中,對屏風的認識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處流露出作者對屏風的讚賞之情。

由貝雕的屏風工藝品實物匯入,創設情景,揭示課題,激發興趣,讓學生身臨其境,獲得切實的感受。用幾句話說明,又檢查了學生對說明文寫作的掌握情況。透過此環節,引起學生與課文對話的慾望。

透過這個問題的回答來複習舊知識,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這是一篇自讀課文的特點,因此在這一環節要讓學生盡情發揮個人的感受,無論從語言風格還是所運用的修辭方法、語段講述的內容及描繪的意境均可,教師只要適時運用點撥引導法在精彩段落的寫作和朗讀方法上稍作指導,對於學生的發言言之有理就應給予表揚,對於不當之處適當給予點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旨在掃清閱讀障礙,重在讓學生掌握識字的方法,達到漢字的辨形目的,培養學生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限3分鐘快速閱讀課文,根據思考題概括課文內容要點,透過分段訓練,理清課文思路,從整體上把握課文。這一環節實際也是訓練學生獲取關鍵資訊的能力以及篩選、歸納概括資訊的能力的一個過程。注重朗讀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反覆朗讀,在朗讀中注意變換方式。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章內容,明確作者的寫作思路。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三)研讀課文合作探究

(3)作者介紹了關於“屏”的那些知識?

學生閱讀完後,四人小組討論,合作討論明確:作者從下列三個方面介紹了屏的知識:

◆屏風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風,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可以擋風,空間還是流通的;室內安置屏風與帷幕相同。

◆屏風的分類:按屏風的建造材料及其華麗程度來分,分爲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多媒體展示)

◆屏的設定:需因地制宜,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纔是。

一言以蔽之,屏風的功用與設定全在一個“巧”字。

(四)品味賞析拓展延伸

過渡:屏風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多見了,可是讀了文章,或許你也喜歡上屏風了,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詩,使說明語言生動有趣,學生配古箏樂曲朗讀課文。

(4)請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爲什麼喜歡?然後有感情地讀一讀,並用“我最喜歡這個句子,因爲它”的句式回答問題。(多媒體展示)

學生可能會提到的句子。

(1)“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出自唐詩人杜牧《秋夕》詩。全詩如下:“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這是一首描寫封建帝王后宮宮女生活圖景的詩。整首詩描繪出寂靜悽清的環境氣氛,烘托出人物內心世界的痛苦。

(2)“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出自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牡丹亭》的“遊園”一出。杜麗娘爲自己沒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熱望。“錦屏人”指閨中女郎。“韶光”指美麗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讀“tuī”“太”的意思。這句話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無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於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臨江仙”的詞牌。寫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樓參佛誦經,頓悟一生得失。

小組合作討論。引導學生髮散思維,並表述自己的'方法。然後派代表表達本組的意見,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透過問題的提出,讓學生交流、合作,解決問題。

合作學習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合作學習要建立在學生真正自主學習的基礎上。②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合作技巧的指導。③合作的時間要有定量。④要建立激勵性評價機制。⑤彙報時的語言表述應爲:“我們小組認爲……”

展示不同種類的屏的圖片,讓學生獲得直觀印象,加深對屏的瞭解。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所以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就很有必要讓他們勾畫出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歡或認爲寫得很精彩的語句或段落,並談談讀後的感受。

探究理解文中古詩詞的意思,感受濃濃的詩意。在品味語言的同時指導學生朗讀。

開展討論,可藉助影視媒體中的某些片斷加以重現,將使課堂更生動。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4)“…必置一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而空間上還是流通的,如今稱爲‘流動空間’”。這一句中的“置”是佈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換上“放”字,則無此表達效果;“點綴”是加以襯托和裝飾,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準確地說明了屏風在居室中的作用。(學生還可以再舉出一些。)

(5)課文多處引用古詩詞,有什麼好處?

多處引用古詩詞,使全文具有濃濃的詩意和韻味,這和本文的說明對象——屏風——這種中國傳統器具是相稱的。

(五)總結積累拓展延伸

1、課堂小結

本文作者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屏風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抒發了對屏風的熱愛之情。希望藉此喚起建築師和傢俱師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風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永遠散發着不朽的藝術魅力。我們也期待着,屏風在今天的裝飾藝術中重新大放異彩。

1、拓展延伸

(6)在古詩詞中,你還知道哪些詩句說到“屏”,你還找到了哪些圖畫描繪了“屏”,全班交流,請你引詩配畫作解說。(多媒體展示)

例:南朝《閨怨篇》“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李商隱《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李賀《洛妹真珠》“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

《屏風》“月風吹露屏外寒,城上烏啼楚女眠。”

(7)想像一下,屏風將來會有怎樣的用途?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六)佈置作業

必做:美讀課文三遍。把課堂上所說的“想像屏風的用途”整理好,寫在作業本上,

選做:學着用上古詩詞佳句,要用得得體。

(七)板書設計

說“屏”

陳從周

作用

↗↖

分類→設定

透過練習體會課文用詞準確,說明事物生動形象的特點,指導學生課後摘錄,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爲下節課領會比喻修辭手法的好處做好準備。

多做激勵性評價

從課前預習,到課堂學習及課後作業,緊緊圍繞“重點練習學生快速閱讀,抓住主要資訊,概括內容要點,提高學生蒐集篩選資訊的能力”這一主線展開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一環節旨在利用現代網絡技術,讓學生克服以往以書本爲中心進行學習的傾向,實現教材內外的溝通和課堂內外的交流。

該題具有一定的發散性,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交流討論,輕鬆自然地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加厚了學生人文底蘊,加強了“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維度的目標要求。因時間的原因,本節課無法完成,可佈置學生課後探究。

佈置此項作業,其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課堂教學內容,並將已經調動起來的生活體驗深化,透過寫短文,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作業佈置應分層次。

板書設計的功能是簡要而全面的概括教學內容。

初二語文說課稿 篇2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橋之美》。這次說課我主要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首先我來談談自己對教材的理解。

《橋之美》選自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

1,瞭解我國傳統的建築,園林所取得的光輝成就,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

2,瞭解什麼是說明文。

3,認識到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徵。

4,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5,瞭解常用說明方法。

6,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分析新課標要求)

這是我第一次拜讀畫家吳冠中的《橋之美》,我想沒有一定的藝術底蘊,沒有遍佈大江南北,飽攬祖國的名川大山,是不能寫出如此詩意的文章。這篇文章內容與寫法與本單元其他各篇文章有很大的區別,這不是一篇常規性質的說明文。它是一篇具有隨感式的說明文,以優美的語言,親切的語氣,向我們展示了橋的魅力。文章透過描寫生活中各類橋,品味各類橋傳遞出的情味,啓發我們只要用心欣賞,就一定能體會到橋的魅力多彩。學習本文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爲有審美情操的人。(分析所說課文的內容)

無論從文章的思想內容,語言表達,選材,組材等方面,可以說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東西很多,但作爲課堂教學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事無鉅細。所以按照教材的編寫意圖,着重在整體感知,揣摩語言上下功夫,據此我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積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美感,駐足"等一些雅詞妙句,瞭解課文脈絡,品味文中優美活潑,形象詩意的語言。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和審美能力;訓練學生的語文基本功。

3,情感目標:體驗生活,學會審美,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爲有審美意識的人。

目標1,2,3都是重點。

二,接下來說說我將採用的教學方法。

爲幫助學生順利地達成以上學習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我將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先以教師的"點撥,啓發"爲主,後以學生的"分析,討論"爲主。

因爲新課標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爲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要發生變化,要變教師的"講堂"爲學生的"學堂",老師要成爲引領學生尋找水源的人,學生則要成爲學習的主體。所以課堂教學中老師走下講臺,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一起探討分析解決問題,努力營造師生,生生之間的那種民主,和諧,合作的關係,大家一起合作,共同探討,一起成長,共享學習的愉悅,讓學生口,手,腦動起來,讓他們能夠樂學,會學,能學。

2,同時爲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我還將採用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的媒體手段來輔助完成本節課教學。雨露沾花花更美。

三,接下來再說說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對於我們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顯得異常重要,這是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這就要求我們的教既要授學生以知,又要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探求知識,發現規律,使之成爲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因此本課我打算對學生進行以下學習方法的指導:

1,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本文語言優美形象富有詩意,很適合十幾歲的學生朗讀,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激發學生興趣,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含義,品味文章語言的`精美,爲全方位的品評鑑賞奠定基礎。

2,使用圈點批註的方法點評優美詞句,積累語文知識;

四,最後我重點闡述一下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整個教學過程一共有以下五個環節。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3分鐘)

爲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求知慾,在課前播放各式各樣橋的美景圖片,讓學生欣賞到橋的美並談感受。這樣設計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引起他們強烈的閱讀期待心理,從而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

2,配樂朗誦,整體感知。

教師配樂朗讀,學生用心傾聽,感受課文的美。並出示問題:文中描寫了哪些橋作者的眼中橋美在哪裏揭示相關文句"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探究主旨)談談聽後的感受。這樣設計能營造出一種輕鬆活潑的教學氣氛。

3,研讀課文,授知授法。

這一環節主要是針對目標2設計的。

爲面向全體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營造和諧競爭的的氛圍。請學生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中哪些詞語或是哪些句子深深地打動了你或是你認爲哪個詞哪個句子寫得好,爲什麼

如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遊絲,撫着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湖水蒼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單純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現一座長橋,臥龍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幾百上千年的年齡……

如此優美的文字,充滿着詩情畫意,這樣生動的意象,句句如歌,旋律動人,這決非常規說明文可比,若不將此定作教學重點,豈非失之交臂

這樣的設計,重在引導學生能夠"讀有所悟",學會抓住文中關鍵詞語和句子,同時對學生進行朗讀,圈點批註等學法的訓練。

4,比較閱讀,拓展延伸。

把本文與〈〈中國石拱橋〉〉從內容和寫法上進行比較。設計這一環節是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感悟,引導他們以新的審美視角來欣賞事物。

初二語文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讓愛在心中盪漾——<好雪片片>教學設計》,我的說課共分五個部分:說教材、說教法與學法、說過程、說板書設計、說教學反思

一、說教材

《好雪片片》是高教版職中語文教材“基礎板塊”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課本單元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活動重點是“認識專業樹立信心”《好雪片片》一文,記述了一個外表污穢、境況淒涼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作者從他身上真正感覺到“人明淨的善意”,從而揭示了一個道理“無論境況如何,都不能失掉一個人的好品質,都要學會給他人溫暖”

我所執教的是服裝營銷班他們普遍文化課基礎較差,思想單純幼稚一些同學喝酒抽菸打架玩遊戲樣樣佔全,把無知當瀟灑,對學習沒有興趣,他們彷徨茫然,缺少對人生、對社會的獨立思考但是他們個性活潑、外向、好動,短期競爭意識比較強,比較願意接受動態的知識所以,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力求深入學生內心,以情動人,幫他們樹立自信,提高思想素質,使他們熱愛生活,關注社會

綜合以上情況,我制定如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習朗讀欣賞方法整體感知課文

2、學習本文描寫人物的方法,把握流浪老人與“我”的形象

(二)、能力目標:

1、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2、在情境互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思考能力

(三)、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學會體察他人的善意,發現身邊的美;也學會善意的對待他人,爲別人送去一片溫暖

教學重點

透過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體會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

教學難點:

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美”,學習流浪老人保持善良本性,爲他人送去溫暖的優良品質

二、說教法與學法

一節好的語文課是教與學相互融合,結合教材與學生的特點,我綜合運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法爲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我採用多媒體、網絡圖片、視頻等手段來輔助教學

2、分組PK教學法將時尚元素引入課堂,賦予學生以競爭機制,短期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

3、交互式教學法教師指導與學生學習相交互,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交互,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並且善於歸納和總結學生的觀點,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

4、情景創設法引入心理暗示效應,創設現場情景,在互動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

透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運用討論學習法、整體感知法、圈點閱讀法來自主學習

三、說過程

教學過程可概括爲1個點、2個結合、3個環節、4種能力

(一)1個點:以誘發同學“善意”爲出發點

爲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共鳴,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一組“流浪者“圖片,拋出問題:“同學們,當你們在街頭碰到他們,你會怎辦?”請選擇

A:厭惡他們,立刻閃開

B:沒感覺,各走各的

C:害怕他們,放慢腳步,想躲開

D:同情他們,想去看看他們有什麼需要

此環節的意圖與效果:透過以上圖片的再現,問題的設疑讓學生關注到在我們身邊,還有那麼一羣人,他們缺吃少穿,流浪街頭,從而誘發他們的“善意”,同時激發他們探究課文的興趣

(二)2個結合:遊戲與教學相結合、課堂與生活相結合

(1)遊戲與教學相結合

爲了讓學生能整體感知和探究課文,結合他們的短期競爭意識還比較強,特別是給“對方”找茬,他們更是興奮的特點我在課堂中引入了PK賽

課前,我把全班隨機分成6組,每組6—7人,選出組長以備課堂進行PK賽PK賽的規則:每次或每環節PK勝出的小組長到老師處進行抽牌,老師處有五張牌,分別是2、3、4、大鬼、小鬼2、3、4分別代表分數,大鬼代表4分的雙倍,小鬼代表2分的負分分數累計,算最後得分,得分最多爲贏家

PK賽分爲朗讀PK和問題PK

朗讀PK:把文章分成6部分,每組同學分別進行朗讀PK;沒朗讀任務時要跟隨“對方”默讀,發現問題就要記下,呆會給他們“找茬”完成後選出最好的組,現場抽牌隨後拋出問題:“你覺得文中的“我”和流浪老人是怎樣的人?談談你的感覺”

此環節的意圖與效果:好的朗讀能傳遞許多言外之意,好的朗讀能喚起讀者、聽者的共鳴透過這種PK式朗讀,讓學生最大程度地投入了這篇課文,提高他們整體感知的質量和“朗讀”能力,還可以有效防止他們出現“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情況因此,回答隨後的問題時,場面熱烈,學生們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問題PK:根據文章的內容,我設計了以下3組問題:

1、本文寫了流浪老人哪兩件事?採用了哪種描寫方法?突出了老人的什麼特點?在文中把描寫流浪老人外形與生活情形的句子畫出來,並說明這樣寫有什麼用意?

2、文章寫“我”與老人的事是透過那些事表現出來的?“我”的感受如何?找出這部分中描寫老人動作、語言的句子並說明這樣寫的作用

3、“我”和其他人對老人的態度有什麼不同?在文中找到相應的語句並說說“我”是個什麼樣的人?

操控:請六組的組長出來抽題,抽到相同題目的兩組進行PK,同學們按照題目要求,製作成“閱讀卡片”,老師現場實物投影同學習作,從語言表達是否全面,書寫是否工整等方面評比,勝出者抽牌

此環節的意圖與效果:透過小組間的交流,學生之間有機會合作探究,有機會獲得同伴的創新資訊,促進學會多方位互動,綜合培養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同時,老師在閱讀方法上進行點撥,利用圈點法來獲取關鍵的資訊此外,這次PK以抽籤方式進行,增大同學合作討論的興趣,這也有助於小組討論的開展

整個PK賽,以遊戲帶動課堂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凸顯了教學目標

(2)課堂與生活相結合

語文課堂植根於現實生活,鼓勵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把語文課堂與生活“連結”起來我設計了以下兩個活動:

活動一:同學表演自編情景劇《購買上帝的男孩》

主題: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帶着關愛的目光來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你會發現許多感動我們心靈的東西(引出下面活動)

活動二:播放學生的攝影作品,請優秀作品的攝影者,現場給我們說一說相片背後的故事

主題:我們的學生習慣被老師、家長批評,他們都在一些質疑、冷漠的眼光下成長,讓他們慢慢也習慣地用一些質疑的、冷漠的眼光來審視他人,所以他們容易忽略身邊生活中一些小小的“善意”這個活動讓學生明白“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當我們心存善良,心存感恩,便懂得關愛別人

此環節的意圖與效果:透過這種活動方式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也達到了高潮,使學生更深刻理解課文的內容在情景表演中,提高學生普通話口頭表達能力,鍛鍊了他們的勇氣與自我反應能力,使他們具有一定的滿足和成就感

(三)3個環節:整體感知、課文探究、課堂延伸

從感知到探究到延伸,符合學生學習知識的規律,在柔和的背景音樂下,我帶着同學們回想本課的主要內容,再一次讓學生感受流浪老人與“我”的善良,從而誘發他們的`“善意”

小結:流浪老人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境況淒涼,但仍真誠地關心、祝願每一個向他買獎券的人,用他“明淨的善意”帶給別人“四處流動”的溫暖;而作者也以他那顆善良而敏銳的心感受並回報了這一切善良的老人和善良的作者教會了我們該如何體察他人的善意,又該怎樣善意的對待他人“人的好本質,不會被任何境況所淹沒”,讓我們的身邊時時飄落起美麗動人的片片“好雪”吧讓“愛”在我們心中盪漾……(播放《你的笑顏》背景音樂)

(四)4種能力:聽、說、讀、寫的能力

整節課透過朗讀PK,分組討論,情景表演,圖片解說等,綜合訓練了同學們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課文的精華體現這節課我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這個詞語式的板書,力求重點突出,做到簡明扼要,讓學生獲得鮮明的印象與主要知識

人物形象特點表現手法

流浪老人外表骯髒、境況淒涼外貌、動作、語言描寫

善良

“我”善良、敏銳動作、心理描寫

五、說教學反思

教師心得:這節課基本達到了“寓教於樂”的教學效果既有知識學習,又有實踐活動;既有學生的自主學習,又有師生的合作探究既突出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也有效地鍛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

不足之處:最後一個活動的時間安排稍有些倉促,如果時間的分配再完善一些或許會更好

努力方向:作爲教師我會積極學習優秀的教育教學方法,勤于思考,找到最適合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和實踐活動

附:

購買上帝的男孩(情景劇)

演員人數:6人

道具:四張桌子、一元硬幣、一瓶“上帝之吻”牌飲料

場上有三家商鋪:愛心雜貨店、甜心麪包店、稱心服裝店(用A4紙寫上店名,貼在桌子上,各派一個同學充當店主)

劇情:

1小男孩:(手捏着1元硬幣,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

2甜心麪包店店主:沒有沒有,快走快走!(把他攆出了店門)

1小男孩:(手捏着一塊錢硬幣,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

3稱心服裝店店主:別添亂,快滾!(把他攆出了店門)

1小男孩:(手捏着1元硬幣,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

4愛心雜貨店店主:(六十多歲的老者,滿頭銀髮,慈眉善目,他熱情地笑眯眯地接待了男孩)告訴我,孩子,你買上帝幹嘛?

1小男孩:我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是叔叔帕特魯把我撫養大的叔叔是個建築工人,前不久從腳手架上摔了下來,至今昏迷不醒醫生說,只有上帝才能救他我想,上帝一定是種非常奇妙的東西,我把上帝買回來,讓叔叔吃了,傷就會好

4愛心雜貨店店主:(老者眼圈溼潤了)你有多少錢?

1小男孩:一塊錢

4愛心雜貨店店主:孩子,眼下上帝的價格正好是1元(邊說邊接過硬幣,從貨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飲料)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這瓶‘上帝’,就沒事了

1小男孩:(喜出望外,將飲料抱在懷裏,開心地叫嚷着繞場一圈離場)我把上帝買回來啦,我把上帝買回來啦,叔叔很快就會好啦!

場景轉換(一個月後,小男孩和叔叔在醫院服務檯辦出院手續,用A4紙寫上“醫院服務檯”貼在桌子上)

5叔叔:護士,我要辦出院手續,請問我的醫療費是多少?

6護士:十萬(屏幕打出:醫療費十萬)

5叔叔和小男孩:(差點嚇昏過去)天呀,這麼多

6護士:別擔心,有個老者幫你把錢全付了那老者是個億萬富翁,從一家跨國公司董事長的位置退下來後,隱居在本市,開了家雜貨店打發時光那個醫療小組就是老者花重金聘來的

5叔叔和小男孩:(激動不已)謝謝,真是太謝謝了,我想當面感謝這位老者,

請問我怎麼才能找到他呢?

6護士:不用找了,他已經出國旅遊,他留了一封信給你(遞給叔叔一封信)

5叔叔和小男孩:(一起看信)年輕人,您能有邦迪這個侄兒,實在是太幸運了,爲了救您,他拿一元到處購買上帝……感謝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遠記住,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屏幕展示信的內容,配樂朗誦,背景音樂《愛的奉獻》隨之響起)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