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說課稿 > 【實用】小學說課稿模板彙總3篇

【實用】小學說課稿模板彙總3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小學說課稿模板彙總3篇

小學說課稿 篇1

活動目標:

xxx

知識與技能:

1、複習正確的書寫姿勢及橫畫的寫法。

2、學習懸針豎的寫法。

3、練習“十”“幹”“豐”。

過程與方法:講解法、演示法、比較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認識寫字學習是一項長期的學習。

活動過程:

一、複習匯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知道了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姿勢,認識了田字格的作用及用途,學習了橫畫的寫法,練習了“一、二、三”。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基本筆畫“豎”。堅畫與橫畫一樣也有態勢問題。古人稱豎畫爲“努”筆。“努”即弓弩的意思。豎畫不可太直,直則無力,要像弓那樣有點彎曲,這樣就顯得富有彈性,有一種反彈欲回覆到挺直狀態的態勢,這就叫努勢。

二、寫法指導

我們寫字時,首先要求作到“橫平豎直”,所謂的豎直,就是要求把堅畫寫得筆挺有力,不能歪,不能彎,這是寫豎的最基本的要求。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要講究方法,把豎畫寫更美觀大方。下面我們就仔細地研究。

(一)、懸針豎、垂露豎的寫法

豎分爲兩種,一種是懸針豎,(教師示範),這各豎末尾很尖,恰似針尖懸在空中。(提示學生注意觀察)是不是,給人一種像一把利劍從空中直插下來的感覺。因此,懸針豎尖的寫法最關鍵。收筆出鋒的稱爲“懸針豎”,其寫法:?向左上逆鋒起筆;?提筆圓轉;?中鋒向下行筆;?逐漸提筆;?出鋒收筆

一種是垂露豎,但收筆卻不一樣,豎的收筆是回鋒呈“垂露”狀(形如下落的露珠),故稱垂露豎。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懸針豎的寫法。(教師示範)想想看,把一根豎畫寫的田字格中,應該把它放在什麼位置,(豎中線)把筆在豎中線一點頓筆後,沿豎中線向下行筆,到末尾要出尖時,把筆輕輕地提起來,邊向下寫邊提,最後提出。這樣懸針豎的尖就定好了。(教師再示範,學生模仿在方格中書寫)

糾正學生的錯誤寫法:

1、頓筆太明顯。豎畫的起筆部分太大,有明顯的轉折。原因:頓筆太重。修改方法:筆尖接觸紙面,輕輕用力不要動,只把筆尖的方向轉而向下,就能解決。

2、末尾出尖部分不直。原因是出尖時速度太快,方向把握不好。修改方法:出尖時速度可稍微加快,但不能太快,尖是寫出來的,不是快速“飄”出來的。

剛纔,我們把豎畫的錯誤寫法進行了分析,現在我們再來仔細地看看正確的`寫法。19

(教師再正確地示範,在學生易錯的地方提醒學生注意)學生在仔細觀察字帖的基礎上臨寫三遍,教師具體指導,及時糾正。

我們知道,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不同的筆畫組合就會形成不同的漢字。下面,我們把學過的橫畫同懸針豎進行組合。

“十”的寫法。同學們想想看,按照前面我們學習的排列規律,“十”應該在田字格中怎樣排列,字才勻稱,(橫畫在橫中線,豎畫在豎中線。)先把長橫寫在橫中線上,再從豎中線上起筆,寫豎。(教師示範)。同學們在書寫時,要注意,漢字中有橫有豎,要注意把橫寫得細一些,豎寫得粗一些,也就是說,寫橫是用力要輕一些,寫豎時要稍微用力。下面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把這個字臨三遍。要(教師具體觀察指導,及時糾正)

“幹”的寫法。前面我們是把“一”和懸針豎進行了組合。現在要把“二”同懸針豎進行組合,我們首先來看,單獨“二”在書寫時,以橫中線爲界,一上一下,但加入豎畫後,要把豎畫的空間留出,這樣我們就要把兩根橫畫進行上移。(教師示範,學生仔細觀察)學生在練習本上臨寫三遍。

“豐”的寫法。下面我們乘勝追擊,把“三”同豎組合。同樣的道理,也要把豎的空間留出來,要求我們把三根橫的間距適當縮小,再把豎寫好。(教師示範,學生觀察體會)臨寫三遍。

(二)垂露豎無論起筆是方、是圓,收筆方法不同,特別是:垂露豎畫的收筆在圓轉時有個方向問題。許多書中僅指出“提筆自右往左回到筆畫中再收筆”,其實還應該有另一種收筆方法,即“提筆自左往右回到筆畫中收筆”。

小結、回想一下,懸針豎的特點。

三、學生練習

“十”是基礎,只有在“十”訓練掌握的基礎上,才能把後面的兩個字寫好。因此,“十”在活動時,所用的時間要適當延長。

四、歸納總結。

讓學生把前面學習的橫畫和豎畫進行復習,並把它們的特點記清楚,這樣利於學生把筆畫寫準確。

板書設計

懸針豎

垂露豎

小學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課《我們的民族小學》。

【說教材】

課文透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美得很有特點,各民族的小學生身着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裝點得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還有鳳尾竹,更增添了學校的鄉村氣息和民族特色。這是一所團結的學校:同學們來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國的大家庭裏,在鮮豔的五星紅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這是一座充滿了歡樂、祥和氣氛的學校:孩子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讀書和來看熱鬧,可見對孩子們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羨慕。課文中就詞句的理解,以學習夥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到這裏對所提示的內容要進行思考。本文對第一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學們向小鳥打招呼,向老師問好,向國旗敬禮。

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後以自豪讚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古老的銅鐘,鳳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鐘聲悠悠不絕,影子綿綿縈繞,這的確是一所令人難以忘懷的學校。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正處於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的過渡時期這一實際,我確定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遊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瞭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豪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4、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說教法、學法】

在語文教學中,要講究訓練的科學性,體現訓練的層次性。我設計以下手段:

1、品味重點詞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主要是讓學生品味“安靜”、“熱鬧”這兩個詞,並注意教學方法的變化。組織學生從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些句子中體會當時的'安靜;並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校園裏爲什麼這麼安靜?”,從而懂得這些表現安靜的句子的含義。在讓學生體會熱鬧中,透過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外,還有可能作什麼?透過學生大膽而豐富的想象,使下課後的熱鬧與上課時的安靜形成強烈的對比。

2、加強讀的具體指導,我們不贊成純技巧的朗讀指導,但是我們認爲建立在文章內容基礎上的朗讀技巧的指導還是必要的。注意讀的層次變化,從自由讀到指名讀,加強讀的評價,再齊讀,再指導。在反覆朗讀中,引導感悟,激發情感。

3、加強學法指導。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透過圈劃,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透過讀,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透過比較句子,促進語感。

小學說課稿 篇3

一、輔導理念:

當今社會,很多孩子的孝敬意識越來越淡薄,感激別人的情感越來越麻木,只知索取,不願回報。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孩子的自私和貪婪。五年級學生能認識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觀念,對社會現象開始關注,開始有獨立見解,但他們的見解極易受外界左右而時常變化。因此在本課中教育引導學生心存感恩。

二、輔導目標:

根據五年級學生感性思維能力強、道德感情開始多變而且不輕易外露的特點,確立目標如下:

認知目標:讓學生認識到知恩圖報的重要意義,

能力目標:讓學生初步掌握感謝的技巧和方法,爲關心過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情感目標:使學生懂得,對關懷和幫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準則。

三、輔導內容:

本課在學生生活的基礎上建構課堂,關注並尊重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自己愛生活、會生活的情感和能力,感受生活的快樂。透過活動感悟、情境體驗的輔導方法,使學生認識到知恩圖報的重要意義,使學生感受到了親情,產生了回報親情的感恩意識,從而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輔導重點:注重感恩意識的培養

輔導難點:讓學生初步掌握感謝的技巧和方法

四、輔導策略:

本課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理念,聯繫生活實際,從生活中的點滴發現問題,將問題作爲一種資源,讓學生得到切實的發展,積極關注和傾聽學生的心聲,讓每個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學有所得。從而解決重難點。

我按照“知恩、情境體驗、感恩、傾訴心聲、報恩”的環節來設計,以活動爲主,運用多媒體教學,以及小組討論交流法、分析歸納法、心理暗示等方法。

五、輔導過程:

(一)、知恩5/

透過“沙漠中的半碗水”的故事,學生自由談感想,引領學生感知恩情;教師小結:故事中的老人施捨的不僅僅是半碗水,同時也是一份愛心,後者之所以能走出沙漠,是因爲他懷着一份感激之情喝下那半碗水。

(二)創設情境,體驗親情、10/

出示情境:韓紅的歌曲《天亮了》的來歷,1999年的一次貴州纜車事件

(1999年的一次貴州纜車事件:1999年10月3日,在貴州麻嶺風景區,正在執行的纜車突然墜毀,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難。而就在悲劇發生時,一對年輕的夫婦,用雙手托起了自己兩歲半的兒子。結果,兒子得救了,這一對父母卻失去了生命。這個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歌手韓紅,經過多方聯繫,她領養了這個大難不死的小孩,)

討論交流;孩子的父母爲什麼要這樣做?說說你的想法。

並全心地聆聽歌曲。

教師點拔:母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父親一直牽着我們的手;父母的愛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黑暗裏的一束光明。父母的.愛是崇高的、無私的和偉大的!

(三)感恩,分析歸納感謝的方法 5/

回憶生活裏的感動瞬間,以歌曲《愛的奉獻》爲背景音樂,觀看汶川地震時全校師生捐款錄象和照片,並講述我校二年一班的一個女孩平日裏連買線褲的錢都少有,但還是借了兩元錢參加了此次捐款儀式

讓學生歸納出感謝的方法:有時可以是給關心你的人揉揉肩、捶捶背,或溫暖的眼神、一句貼心的話、開心的笑容等。

(四)傾訴心聲,15/

1.暗示導行:如果你曾在父母面前挑挑減減過,此時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

2.小組交流:除父母之外,你還應該對哪些人心存感恩呢?說說曾經讓你很感動的事情,是誰在什麼情況下幫助了你,你當時的想法是什麼?

(五)報恩,拓展延伸,情感昇華:5/

1.播放《洗腳》的公益廣告,使學生知道對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種美德。學生自由暢談感想“如何去回報他人——用行動去證明”。比如給父母洗一次腳,揉揉肩、捶捶背,或溫暖的眼神、一句貼心的話、

2.課後與父母共同填寫親情卡。深入瞭解你父母。在下節心理課課前十分鐘小組交流。

(內容是:父母的生日、年齡、喜歡的動物、興趣愛好、喜歡吃的食品、最大的優點、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等。)

教師總結:細數成長的歲月,你會發現,我們從別人那裏得到了太多太多的幫助,讓我們用行動去回答、去證明。銘記恩情、回報恩情!

最後送你一句話:

擁有感恩之心的人,即使仰望夜空,也會有一種感動,體會到一絲快樂,正如康德所說:“在晴朗之夜,仰望天空,就會獲得一種快樂,這種快樂只有高尚的心靈才能體會出來。”

此時讓學生以《感恩的心》爲背景音樂誦讀以下內容:

感謝父母,賜予我生命,不求回報地愛着我疼着我。

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

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因爲是你們一點點裝飾了我的人生。

感謝這個世界上所有值得我們感激的人。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你生命中的擁有,感恩你身邊的人。

感恩你所有的所有。

六、

在課堂中,讓學生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在觀念的碰撞中,認知的衝突中,學生的認識獲得了發展。音樂在此次活動起到了重要用,生生互動,師生關係更加自如,教學中遵循“平等、參與、體驗、分享、成長”的教學理念,在學習中達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