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作文 > 融合的作文集合10篇

融合的作文集合10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融合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融合的作文集合10篇

融合的作文1

長白山的泉水靜靜地流淌着,流進江河湖泊,流進土壤滋潤萬物。江河成爲它的載體,咆哮着奔騰去向更遙遠的海洋;滲進泥土中的,最終被植被吸收,被動物汲取,留在它們體內,成爲它們的一部分。這樣一種固有的規律,乃是自然的精神所在。江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這是一種怎樣包容的境界!在這渾然天成的萬物融合背後,是一種交流、認知與豁達寬容的精神的支持。我們稱其爲“融合”,是因爲人類需要這種力量的支持。於是你急着翻開你最愛的《小王子》,迫不及待地向我闡述小王子與那狐狸之間的故事。你說,是狐狸和小王子的相遇,才使得彼此找到精神的寄託。所謂馴養,不是馴獸師與動物之間的“君臣關係”,而是可以面對面坐下來彼此交換內心的過程。

當分手時,狐狸那句“我快哭出來了,我真捨不得你”也曾使你感動落淚,而你也因此明白在馴養與被馴養的背後,是心與心距離的不斷縮小,是精神上的合二爲一。就像泉水與被滋潤的萬物一樣,互相擁有與包含彼此,互相依存,不能分離。人的世界,追求的並不是物質的統一,而是精神的融合吧。你由此定下結論。事實上,我不能理解什麼是真正的精神融合。《小王子》畢竟只是童話,而在我的世界裏,我僅僅是我,不擁有其他任何人的特徵,也沒必要爲了某些人某些事而改變。

我依然清楚地記得你笑着對我說“這就對了”,你無視我詫異的目光,繼續道:“我現在正聆聽你的每一個字句,這難道不是一種精神上的包容?”我默然。倘若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精神個體,不需要交流的話,那還需要語言與文字做什麼?如果真像那樣,文明便不復存在,所謂的發展也只是一張空頭支票罷了。“這就是我爲什麼坐下與你交談的原因了。”你補充道。這些僅僅只是我們之間交談的一小部分罷了……電影《曾經》中,男孩在深夜的大街上孤獨地彈奏着吉他,聲嘶力竭地唱着那隻屬於他的回憶。

一曲終了,單薄的掌聲響起。男孩驚訝於竟然還有人在這時仔細聆聽他的聲音他面前的一位陌生的女孩,正對他靜靜地發問“你是否曾經心碎過,所以爲‘她’寫了首歌?”很久以前,我就一直相信,那些擁有共同愛好與相同追求的人們,一定會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米蘭?昆德拉曾說,相遇的本質便是情感的融合。而在我看來,情感的融合則是更高層次的精神的包容。高山流水,正是伯牙與子期在音樂世界中的理解與包容。都說知音難覓,但一旦實現了精神上的融合後便會產生“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萬般感慨。這樣的融合本身就是不定向的,可誰又能否定它的發生呢?“我渴望這水呀。”

還記得小王子對書中的“我”這麼說過。當處在星辰隱沒,所有物質都被拋向腦後的那個沙漠中時,小王子和“我”找到了心靈的共鳴,那是整整六個日夜將心比心的交流。“這也許就是被馴養的感覺吧。”他如是說。心的距離,也許又在這種特定的時候靠近了一步。我於是又想起了你。是你當初那麼不經意走入我的世界,才讓我更加確認自己現在所相信的一切。不知你,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觸?莊子之所以被尊爲偉大的思想家,是因爲他比其他人更先一步看清這個世界、這個大自然,便由此聯想到人類精神中如水一般的包容。融合,這個極爲模糊與抽象的概念,文字描繪不清,這得需要人們自身的體驗,才能最終感悟。而它的意義,也一定在於此。

融合的作文2

前幾日去看望外婆,她在病牀上也不安定,還想着給她的好姐妹做衣服的事。自己做衣服是外婆在外公離世後養成的習慣——外公是個裁縫,當年便是由一條裙子獲得外婆的芳心。只是外公走得早,外婆說沒人替她做衣服了,便拿起外公的一家一當來。外婆是個時尚的老太太,她做衣服決不僅僅照本宣讀,而是融合各種流行,在她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外婆自己做的衣服簡直如同珍寶一般受人追捧。

小時候還記得跟着外婆去布店,我最喜歡撫摸一匹匹手感不一的面料,或者抓着自己喜歡的布料在身上一圍,便在陽光烘焙紡織物的溫暖味道中飄然若仙。外婆總是挑新進的、罕見的布料,再回家將這些布料與其他基本布料搭配在一起,製作獨特的成衣。印象中,外婆就在那樣的陽光裏邁着細碎的步子走過一個又一個年頭,粉線刻畫了她的皺紋,布料翻飛的時光已成過往。外婆這樣一個典型的上海這太太,用她素來的經濟實惠的習慣和大膽融合的創意豐富了她的青春,也體現了一種上海味道。

上海味道混合江南的棉麻粗布與各種新奇元素,縫織成獨特的布樣。屬於上海自己的東西在經濟與文化雙重浪潮的頻繁沖洗中逐漸清淡,只留下最具特色的元素,與其他各種元素交織在一起組成新的東西。從來都是用“海納百川”描繪上海,從昔日名叫華亭的小漁村開始,上海從未停止過吸納、融合的腳步。當初第一批有理想的年青人踏上這一片蘆葦蕩時大概從未想過她今後會具有如此的影響力和地位,他們在這裏創辦了民族資本企業,最先開始拉動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慢慢加快步伐。租界進入上海後,上海就是用她“海不辭小流”的胸襟吸納了外來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取長補短。直至如今,融合的步伐從來沒有停止過——上海如今實行得如火如荼的“人才引進計劃”便是很好的一個例子,正是因爲如今有這麼多引進人才爲上海的建設添磚加瓦,才更使上海的飛速發展得到保障。

記得有一句廣告詞:“華洋交融,亦中亦西,每一種味道都是本色的上海味道。”吸納國內先進力量並不足以滿足上海發展的速度,隨着越來越多的外國資本、先進技術和文化源源不斷地進入上海,碰撞交織的力量更加顯著。

城市的文明也在時光洗刷中日積月累地沉澱下來。海派文化的誕生催生了全新的商機和產業。每天,集合了星巴克、DQ等外國品牌的上海著名古建築園林豫園吸引着全世界上萬的遊客;石庫門裏塞滿創意店鋪的田子坊在林立的水泥森林中獨自踱着悠閒的步調;夜色中璀璨奪目的上海大劇院裏傳來悠悠的國粹之聲……

融合,是一種美妙的姿態。不同的形狀、顏色融入到一起,大放嶄新異彩。事物便是在融合中不斷髮展、前進——人對世界的認識越深入,就越容易將世界聯繫成爲整體,也越懂得吸收他人所長與自己之長融合的重要力量。

我在上海,可以喝咖啡也可以吃小籠包,可以探訪隱匿在石庫門裏正在失落的文化,也可以走向淮海路尋找刺激的新潮。融合爲人們打開認識世界的窗戶,爲城市尋找通向美好未來的道路——這一種精神,它永遠閃耀智慧之光,在探索的茫茫夜空中指引方向;它永遠發揮力量,推動人類在燦爛陽光下不斷前進。

融合的作文3

可記得那位絕不平凡的老人,你曾說哪怕六天苦痛只爲他一席話也是值得。那個午後,你們圍坐一圈,聽他把人生娓娓道來。此刻的你並不清醒,閉上眼就有些恍惚,眼瞼相碰時,他仍坐在面前,一臉祥和笑容,對一羣孩子說:“其實這世界上的人哪都沒有區別的,不過是有了山,有了水,把原本一個地方的人隔開了,纔有了國家和地方之分……”離開那裏已經好幾個月,你常常念起這段話,總覺得有些懊悔當初沒能一字一句記下,如今再怎麼重複都找不回如他的感覺。

看到“融合”二字,你又不由地想起了他,不曉得若是此刻他在,又能說出如何的哲理,那是他一生所追求的東西,定能講出很多很多吧,人與人的融合,還有人與自然的融合,你原本想說,融合有太多種,哪怕是兩門學科,兩種方言之間都會存在融合,而你想了想,卻只有他的信念讓你感動至深。

他的事業被同村的人認定爲不務正業,而他卻有他的堅持,舉着槍站在可可西里的土地上保護那些動物,導師被偷獵者殺死後,他回到家鄉,依然堅持他要做的事。你曾以爲那只是種純粹的保護,後來你卻承認你錯了,當他講起往事,對於他保衛過的一切,眼神裏流露出的並非是對弱者的同情,而像是對故人的懷念。你對身邊的朋友說,他是把它們都當成家人了吧。

他說其實他很平凡,你們始終不相信,一定要把他當作是英雄,而旅途向前,你們慢慢開始相信,因爲在相同的人羣中,誰都是平凡的。居住在南加先生家的日子裏,你們總算親眼所見了那種與動物如同家人般一同生活的場景。南加先生不善言辭,講起自己的故事常常說得沒頭沒尾,你們努力地從他斷斷續續的敘述中尋出他的人生線索,知道他也是個爲了護着“家人”而賣過命的人。他家的院子裏有一頭普氏原羚,從小便是他們餵養大的,和他家的每個人嬉耍起來都不分彼此,看到你們走過去卻一下進入戰鬥狀態,擺出一副誓死捍衛他們的姿態。你常笑說,多像我們小時候看見陌生客人上門的樣子。

你們是一羣在城裏住着嬌氣慣了的孩子,第一天到那裏,看到時不時在房間裏飛的蛾子,忍不住伸手去拍打,結果那小男孩卻一下子撲上來,護着那隻差點就要被打到的飛蛾,帶着哭腔,一遍遍地同你們說“不”,一直到你們把手放下才跑出去。你說自那以後幾乎留下後遺症,連伸手打死一隻蚊子都頗有罪孽深重的感覺。

踏上歸程前,你們來到市區的旅遊景點,把一張張“救救普氏原羚”的宣傳單發給旅客和當地的店家,一如往常地一次次遭遇冷眼和拒絕,你卻覺得那一次沒有感到挫敗感,你說第一次覺得自己不是爲善而善,沒有在完成某個任務,而是在爲愛而善,只爲了讓自己心底噴薄而出的某種情感得到安撫。

你的回憶到這裏差不多將畫上句點,在回憶的過程中漸漸地清醒起來,一直反覆地被問,那次旅途到底收穫了什麼,常常都神情呆滯地回答一句美麗的風景和美麗的人。其實,遠不止這些吧。所謂的融合,未必是互相滲透或者是融爲一體,人與自然的融合與漢胡文化的融合應當是不相同的,前者未必能以某種明顯的形式體現出來,或許只是一種埋藏在心中的感受,當突發奇想地要伸手觸摸空氣與河流,用奇怪的語言和動植物對話的時候,也許很是怪誕,但世界,的確不一樣了。也許再看達人秀舞臺上那個能同雞鴨對話的男子,就不再那麼奇特了。

融合,用一顆心貼近另一顆心,用一個世界觸碰另一個世界,讓一切都有交集。

融合的作文4

記得曾經看過一本很特別地圖畫書《小藍和小黃》。書中的小藍和小黃是兩個近乎圓形的抽象的色塊,象徵着兩個孩子。小藍和小黃是一對好朋友,一起遊戲,一起上課。一天,小藍趁媽媽出門的時候,溜出去找小黃。從家裏找到外面,找了許久,纔在一個角落裏找到了小黃。小藍和小黃驚喜地擁抱在一起,越抱越緊,結果融合在一起變成了“綠”。“綠”去了公園,鑽隧道,爬山,後來累了,就回家了。可回到小藍家,小藍的爸爸媽媽認不出來了:“哎呀,這個‘綠’不是我們家的小藍呀。”回到小黃家,小黃的爸爸媽媽媽也認不出來了:“哎呀,這個‘綠’不是我們家的小黃呀。” “綠”很傷心,流下了藍色和黃色的眼淚,哭呀哭呀,最後全都變成了藍色和黃色的眼淚,藍眼淚集攏到一起變成了小藍,黃眼淚集攏到一起變成了小黃,兩個人高興了:“這回爸爸媽媽不會認不出來了!”小藍和小黃先回到小藍的家,小藍的爸爸媽媽高興地擁抱小藍,又擁抱了小黃,結果變成了綠色。

直到這時,爸爸媽媽才總算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讓人驚歎的是小藍與小黃的重疊融合成了綠色,除去作者匪夷所思的想象力,這綠色也給我的心靈帶來了衝擊,我深深體會到這綠色是一種愛的顏色,暗示着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心靈的融合。細細想來融合的魅力不僅在此,生活中若能善用“融合”,將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等着我們。Part 1、“上下融合,實關激勸”這是宋朝的陳亮曾經說過的話。就我們學生而言,融合的智慧體現在學習上。俗話說得好:“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但若將將興趣與求知結合,則事半功倍;將思想的專致與放逐結合,則勞逸結合;將收穫的成功與探索相結合,則孜孜不倦……融合之術運用恰當,不亦妙哉?Part 2、融會貫通,藝術之精髓我們喜愛的音樂、電影何嘗不是融合的藝術?美妙的音樂讓人們深陷其中,激昂時讓人歡欣鼓舞,幽怨時令人淚滿衣襟。

電影更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在一幕幕故事情節中,人們體會着生活的甜酸苦辣。音樂將情感與旋律相融,電影將現實與幻想相融。融合讓人們的心靈得到了洗滌和滿足。Part 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閒暇時逛街,不經意間你會發現,商店的名字從“Micky Stor”、”Love Flower”、到“Hiigh一下”、“ Fashion髮型屋”,不少都是英文或中英文的結合體,以此看來,中西文化正逐漸融合。不是嗎?聖誕節時你是否收到過禮物?街邊的櫥窗是否用五彩的顏料噴寫了”Merry Christmas”?每年2月14日的情人節你是否看到情侶們手捧着玫瑰花在街上依偎漫步?其實國外也一樣,很多國家流行着“漢語熱”,有七十多個國家開辦了孔子學院,學習漢語,學習中國的文化傳統。融合,實際上是對對方的一種承認與肯定,因爲尊重他人的文化,所以想要了解,想要學習;在不斷的融合中增進了彼此的瞭解;在融合中,和諧已經成了主旋律,國界已經模糊,我們就是居住在地球村的一家人。

融合,絕不是捨棄本我而一味模仿,也不是碎布的拼接,而是蛋糕上的奶油與巧克力相調而成的完美滋味。是一種自知不足的謙虛、前行的手段、豁達的胸懷。融會貫通,使本我發揮到極致。“融合”是“相融”與“結合”的藝術與智慧。大則大矣,小則小矣,憑藉的是用着之用與用着之所用之處。

融合的作文5

我家住在那種所謂的“國際化社區”裏。街坊鄰居講着各種語言——浪漫美妙的法語、隨意張揚的美語、謙虛平和的日語,甚至還有來自非洲的、聞所未聞卻只叫人感到充滿野性魅力的語言。

社區的街旁種着茂密的樹木,透着那掩映着蔚藍天空的嫩綠,能夠看見不遠處紅磚裝點的國際學校。或許還有嬉笑打鬧着的放學了的外國孩子從你身邊跑過。

——怎麼樣?是不是聽起來不錯,相當有一種置身於全球一體的“地球村”的感覺?

其實,若你在這裏住上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德國孩子的朋友永遠是德國孩子,其他的國家的公民們也都像他們一樣,結成一個個以國籍爲核心的小團體。

社區居委會的人們注意到了這一點,於是,有一天,中心廣場的空地上出現了若干旗杆。同時,在告示欄裏出現了這樣一段話——各位業主,如果您有需要的話,社區提供國旗和旗杆的租借,希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分享您的祖國的歡欣。

一開始,應者寥寥,光禿禿的旗杆孤單地站在晨曦中,看着那抹金燦燦的希望漸變爲苟延殘喘的夕陽,日復一日,而膚色和國籍,似乎還是一道橫亙在融合的交往間的鴻溝,深得無法逾越。

直到有一天。

“日本發生特大地震……”伴隨着電視新聞裏主播們急切卻又故作沉穩的語調,我被震驚了、我的家人被震驚了、全世界都被震驚了。

那是何等悲壯而慘烈的'畫面啊。地震引發的海嘯肆虐在那片原本溫馨的土地上,捲走了他所能捲走的一切,包括那幾十萬人的幸福,和生命。原本就是個面積不大的海盜的日本,此時越發顯得風雨飄搖。

那天,在經過中央廣場的時候,看見我的鄰居——一對客客氣氣、處事低調的夫婦,正站在旗杆下,虔誠地擡頭,目送着他們祖國,日本的國旗,緩緩被他們自己的雙手送上旗杆的頂端。

落日的餘暉照應在擦得發亮的金屬旗杆上,反射出一道道淒涼的白光,突兀地落在那對夫婦的肩膀上。諾大的中央廣場除了他們空無一人,凝結的空氣好像在爲他們默哀。日本國的國歌此時聽聞彷彿哀樂,飄逸在廣場上空,嫋嫋如那炊煙版散開,換的空中一行鳥獸的悲鳴。飄揚着的那面紅日旗幟,此刻越顯形單影隻。

我轉身離開那個地方,毫不猶豫地向物業借了中國的國旗,並經過他們的允許後,在日本國旗旁的旗杆上爲他降了半旗。

第二天下午再去廣場上,居然發現從未有人問津的那排旗杆被各色國旗佔滿了,清一色的降半旗,圍繞在那原本單薄的日本國旗周圍。下午時分和煦的陽光和微風使者畫面美得好像油畫,廣場上聚了許多居民,紛紛拿出相機紀念這神聖的一景。那對夫婦又一次站在國旗下,相擁而泣。

從那以後,這排旗杆就時常被人想念。每當有哪個國家的國慶日,便必定有人去升起國旗,也必定有人會站在他身後帶着微笑爲他歡呼。這漸漸成了社區的一景。

而國籍和膚色——管他呢,沒有人再提了。

看到形形色色的國旗在同一片土地上升起,看到黑白黃三種膚色的人親如一家——我想,這就是融合。融合無處不在,它就發生在你我身邊,也許你還未有發現,不過沒關係,只要我們能跨出一小步,身邊的融合,就能實現。

融合的作文6

融合是一個國家發展,文化互相滲透的過程。現在我的身邊就有一些外國人由原來的不適應漸漸融合於中國文化之中。也可以說“海納百川”的中國文化,漸漸融合了他們。仍記得以前奶奶告訴我,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前後,外國人對中國的最大印象便是:喜歡將花花綠綠的被子當成“橫幅”,掛在馬路上或弄堂前。這對於他們可能是十分不習慣的,但對於中國人來說,這並沒有什麼。“街道管理人員不反對,鄰居也無異議,憑什麼這些外國人來了,我們中國人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習慣就要改呢?”這是我的奶奶告訴我的她的想法,一箇中國老太太的想法。但是新新人類,也就是現在進入社會的80、90後對此卻很不認同。

我也是其中一個人。我認爲一個國家需要發展絕對不能固步自封啊,八十年代初期正是我們打開國門,融合國外的科技和思想,一切馬上就有了不同:馬路上奔跑的車子,幾乎人手一部的手機等等。這不都是中外科技融合的結果?現在中國也成了世界上僅有載人宇宙飛船成功進入外太空的國家之一。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因爲融合了中外航天技術之後,中國人靠自己努力鑽研的結果嗎?當然,這並不代表我提倡或者支持外國人的全部思想。在我看來,中國人也有許多國外值得學習的地方。有個同學告訴我,有一次,她一個國外的親戚回來看她的父母,他就告訴他們,至今他仍不習慣國外的生活方式。一天下午,社區管理員有事找他,他原本還疑惑發生了什麼事。之後才明白是自家院中的樹到了落葉的季節,風將葉子吹去了鄰居家院子中,鄰居投訴了他家。聽完這個故事,我有些唏噓不已。

只不過是這麼一件小事,掃了它或者自己上門提醒一下就可以了,有必要大費周章得這麼做嗎?聽說她父母聽後也哈哈大笑,直說外國人太誇張了。在中國,鄰居間的關係都不錯,纔不會因爲這些小事就搞投訴。比如我家樓上人家衣服不小心掉在了我家陽臺上,他們家向我們家要回就可以了,再道謝一聲,我們家就更不會放在心上了。若發生在國外,豈不是要又一次投訴了。既破壞鄰居間情誼又多添麻煩。真希望外國人也能融合我們中國人的想法和習慣,方便你我方便大家。這期的《家庭演播室》不知你們看過沒?是關於中外友好篇的。其中邀請了幾位外國人讓他們對上海俚語進行自己的理解和翻譯。幾個人對於“吃生活”和“一天世界”憑自己的想法進行解釋,居然有人還把“吃生活”譯成了“吃豆腐”的意思,結果使幾位在座的老上海阿姨們笑痛肚皮,他們自己也樂呵呵地笑了。

幾位外國友人告訴我們,正因爲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而且相當有特色,這促使他們更要學習和研究中國文化,更要愛中國!“我們愛中國,中國是我們第二個家!”這是他們的原話。在這一刻,我感到了中外文化的融合。也就在這一刻我感到他們已經融入中國文化了!說到這,我又想到奶奶與我先前的的爭執:在街上曬被子應不應該?我仍堅持我的觀點:不應該。在這件事上我們不能堅持原來的生活方式,在街上曬被子不僅有損於城市形象,也有礙於市民的正常通行。

我們不一定要像外國人那樣生活,但是我們可以融合中外的習慣,在社區指定的地方曬,前提是不影響市容市貌。我相信老一輩的人們是能聽取的。融合爲世界發展的大趨勢,融合的理念已滲透了每個領域。它在科學上、生活裏無時無刻地存在着。仔細觀察的話,你就會發現,其實融合就在我們身邊,而且一直都在……

融合的作文7

“現代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在1863年寫過一部《20世紀的巴黎》,此書被塵封多年,到了二十世紀末其重孫纔將書重新出版。書中描繪了儒勒?凡爾納預言的巴黎,有着許多在十九世紀看來無比詫異的事物,包括傳真機、一個世界性的通訊網絡、玻璃建造的摩天大樓、燃氣動力汽車以及高速高架列車。這在我看來真是件神奇的事。

我試着去想象凡爾納的時代,那是個科技正蓬勃發展的時代呀!凡爾納在那個世界發展的大趨勢裏,將文學與科學融合,成就了他的獨特,體現於他的《海底兩萬裏》、《八十天環遊地球》等意義不凡的作品中。

我再試着去剖析,不難找到凡爾納成功的至關重要的原因——融合,多麼簡單卻又奇妙的一個詞。

幾千年前,差不多處於同一時代的孔子與蘇格拉底造就了東、西方不同的文明、人格、哲學以及理性。孟子、荀子沿着孔子的腳步建立了東方的道德哲學;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跟隨蘇格拉底建立了西方的理性哲學。不同的環境造就不一樣的思想,大地的深沉與海洋的廣闊讓人類擁有了東、西方兩種不同的文明。誠然歷史如此,而今在世界成爲一個整體的發展趨勢裏,這兩種文明的融合也創造出了更多新的精彩。我想這便是融合帶來的益處吧。

誠如臺灣作家張大春所說,文學知識“一片輕盈的迷惑”,它不能爲人解決生存問題,它的存在,只是“一個夢、一則幻想”罷了。這話且說的太詩意化了。文學應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夢想吧,正如人不能沒有靈魂。前文中提及的儒勒?凡爾納的另一個偉大之處正在於此,他用文學這則天馬行空的幻想,引導了海軍少將伯德越過了北極,指導了馬里尼發明無線電,更是愛因斯坦等許多傑出科學家的精神導師。我感動於這種跨越了時空的融合,在此時,融合已經不是專屬於某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種全人類的進步的契合的鏈條。這便是融合的第二種益處吧。

融合雖有諸多的積極點,但其仍是有弊端的。走在街上,你往往容易發現所有人幾乎是“千人一面”。人與人的融合現在已經頗具愈發猛烈之勢,其追根究底,便可概括爲一個詞:從衆。在我們身邊,從衆的事多,從衆的人更是無以計數。就像高考這班“春運列車”,多少人撞得頭破血流卻還樂於其中,雖曰自由但卻更將自己禁錮於這高考是未來唯一出路的思維定式中。有的人是早早買好了臥鋪票,舒舒服服地度過旅程;有的人是手中緊緊攥着前一天才從“黃牛”手中買來的票,站着或蹲着,臉上是寫滿了的愁容;有的人拼命擠上了車,卻又不幸滾了下來……車上的人笑着,車下的人哭着,笛聲一起,火車“轟轟”地開啓了。我坐在他們身邊,感到無比悲哀,因爲他們不知道這車將駛向何方,卻又似乎堅信那必是光明,我也感到無奈,因爲坐在他們身邊的我,也在爲前方而迷茫。這樣的融合是太過了吧,抹殺了無數少年們的個性與自我。

尼采的《精神三遍》中,將人類的精神階段分爲“駱駝”、“獅子”、“嬰兒”三個層次。“嬰兒”的境界正是那“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人生的頓悟的境界。融合也是如此,所謂博而精,厚積而薄發,融合各種文明文化,讓自己有所體悟和創造,並心中保有“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這種平和的心境,那麼纔是真正達到了融合的意義之所在。

融百家之所長,創自我之獨特之所在,融合真乃是一門大學問。我謹能淺薄地談談它,望着古今中外的各種偉大創造,不禁“身未動,心已遠”。

融合的作文8

瞭解中國地理文化的人一定知道,除了中國因地形地勢、不同氣候形成的不同文化區域外,有兩派獨成一家。一是以傳統文化代代流傳繼承終有了的“京派”文化,另一就是集各國之特色並灌以中國之風水終融成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雖與“京派”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集百家之所長,而有了“萬園之園”稱謂的圓明園與外灘“且介亭”之景,然而“海派”所融不僅在於建築、科技,它融合了西方的習慣、秉承“洋務”之風,衣食住行更兼中西之典型,因而上海更具其獨特的魅力,更易於國際接壤。

“海派”熔融而成的文化又不同於有“世界熔爐”之稱的美國,但前後皆在融合中形成自己獨特的一面,並在世界舞臺上立足閃耀。由此可見,融合與國家、城鎮的影響是巨大的,不要驚訝於在越南看見“法語”,也不要異於吳儂軟語與南北之調相差甚遠,因爲爲他們都是融合的結晶。

融合不僅僅影響一個地區的文化生活,它還決定着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入鄉隨俗”。如果你到過美國的麥當勞餐廳,你會發現其中品種與國內大相庭徑。如果你在不同的地方進川菜館點餐,你會發現他們的味道相差甚遠——即使那是同一道菜,亦或他們被熱情的當地人贊爲多麼正宗。這些餐點因各地的風俗口味不同而變了味兒,但請記住你永遠不能在清真飯店點到一客豬排。中國人講究團隊合作,而美國人喜歡獨立自主。在中國,一套新房常常要請專業的設計師、裝修工來美化房間,而美國,人們似乎更加熱衷於親手打造一個理想中的新居。

因而對於專業的修理者設計者並不如國內那樣需要,而中國的傢俱市場正在提供越來越去全面的保修保換服務。隨着國際間交流發展的不斷增強,亦有越來越多的國人愛上了DIY,而原料——木板、螺絲、木梢、金屬支架等——需求量增大,相對的,成型的器具需求減少(後者仍然較高)。因此,部分商家學習國外先進企業,提供人們所需要的這些原料,滿足顧客想要DIY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大範圍避免了尋找廢棄材料還不能保證材料安全這類事例的發生。國內經濟發展的方式正一步步與國際接軌,若不能融合國際間的各種因素,就不能適應國際環境的複雜多變,即使一家小小的餐館也不例外。國內的經濟又何嘗不是在向國際的大方向變化着嗎?

唐代,韓愈曾提出“文章合爲時而作”,融時代與孔孟傳統儒學之說,更能兼併百家之論;漢代,象棋的發明讓戰爭縮小到一局棋盤之上,融現實之爭與遊戲之樂,能集衆人之智;更早些時候,孔孟老莊觀山水而有感於人生,融天地萬物之靈於學習、養氣,這纔有了中國文學之起源……天下之大家,皆能融其所見所聞與一紙文字,流芳百世。融合又豈僅是此一時,彼一時之說?分明貫穿古今之大體也。

爲了統一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科學家們提出了弦理論希望將它們相融,從而解釋微觀世界的劇烈顛簸與衆多粒子的不確定性。然而,融合後的無限可能卻未必是任何一種語言文字、符號公式能細細闡明的。我們要創造更加美麗和諧的社會,融合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付出不懈努力、無限血汗,希望更多的融合、更深的融合能帶給我們更美好的明天!

融合的作文9

融合合——人一口,衆人一口,異口同聲。而在這信息爆炸般萌生的時代,多元化的碰撞,文化差異,信仰不同,抑或是存在形式的南轅北轍,似乎註定命運的輪會駛向天各一方。

不,我偏偏不信!地球是近圓球體而不是無窮空間,這理由聽似荒誕可笑,卻又何嘗不是證明了萬物終有交集,融合這一天。實物能與抽象情感完美相融,締造所謂的景情化一。正如國學大師王國維之言:“一切景語皆情語。”看那噤若寒蟬的小石潭旁何人幽聲輕嘆,感一時之悽清寒骨,嘆一生之命運多舛。罷了,那人便“以其境過清”而匆匆離去。柳宗元又何嘗不是傷情於景。那“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詩聖也將情寄化於那蕭蕭落下的枯枝中,秋日涼風凌亂了一地的孤獨落木,還有那感慨世態炎涼命不由己的心。

可言其形狀的景物與變幻莫測的情感也有交集,並能夠相輔相成,共同造就了一代名流、萬古不朽的名篇。

孔孟之學,老莊之道,兩者大相徑庭。嚴於求學,恪守本分是儒家學說教授世人的真知,即使焚書坑儒也挫敗不了學士的萬丈豪情與非凡氣節。顯而易見,儒家言論是崇高致真,講禮說義的。萬物卻並非如此簡單,如今世界絕非這般而已,我們還受教於那夢迷蝴蝶的莊子,闡述着道法自然,無爲而治的老子。

你或許會疑惑,學他們的什麼?莊子不就是那不願居官位而願作泥中龜的人。可惜,歷史的確有些偏愛,那亡妻剛逝,莊子擊盆奏樂爲妻大肆歡唱這一雅事,流傳至今竟演變成別人口中的無情荒謬,在我看來,他們人云亦云,或是太沉迷於儒學已無法自拔。老莊教會世人的是理性,是舌頭比牙齒更堅固不摧的讓之道,是超脫生死束縛的自然之原則。謙遜與博學廣知的融合體才爲能人。儒之敦厚柔和,道之脫俗超然,相交融已然成爲當今世界人類所追求的精神至高境界。

理與美也應是相濡以沫,融匯貫通的。天才之父愛因斯坦在靈感難求的時候也愛彈奏一曲,彷彿思緒會隨着小提琴上跳躍的音符而迸發。古往今來,縱觀中外名人理美兼具的人着實不在少數,一代藝術奇葩達芬奇對人體結構,對哲學,對理學,對藝術的貢獻都是顯赫的。務實嚴謹的理性思維再加以細膩柔和的文人氣質,它們的融合無疑是完人所具備的。

融合,不僅僅是理論上的空虛之物,更是可觸可及之實體。你定見過那萬國建築羣在黃浦江畔莊嚴典雅的秀氣身影,沒有人會對它們的存在心生排斥,只因上海已融合了國際的文化、經濟、交流各方面領域。那老上海特有的江南秀美之外,洋氣也隨處可見,中外特色相織相結。在冥冥之中,命運鑄就了這顆東方明珠。你定能發現,日新月異的變化悄無聲息中已然講上海將中國與世界相融合。看那謝幕一年之久的世博盛宴何嘗不是一次歷史見證?

融合,你有一種思想,我有另種看法,相結合,汲取精華,去其糟糠,便成了一種完美。

融合,是讓人們追求更加卓越的世界,具備更出色的性格,潛能。

融合,是將一切看似無關甚至矛盾的事物緊密相連,將對立化爲相等,將世界縮小,將人與人拉近。

融合,終會讓一加一等於一。

融合,總有一天,南北兩去的軌跡會因它被扭轉至同一直線。在人類未來史中,多元化漸變爲一元,各種差異都被磨去棱角。

相信,衆口同聲,衆心合一的世界正等着億億萬萬的人去融入其中。

合,人一口,永遠的衆人一口!

融合的作文10

這是文明最好的時代,也是文明最壞的時代——題記

900年前,當人類對世界的認識還停留在那小小的一片江河湖海之中,對天下的信仰依舊體現在對土地的征服與兼併之上的時候。東亞與西歐,南亞與北非……在着一個個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的興衰更替中,文明最初的融合就已經開始。

一個世紀之後,當人類逐漸意識到地球不再是簡單的天圓地方。當征服的鐵騎再無法到達遠方的土地,尚未被證實的學說成爲了新的希望,一艘艘航船承載着一代人的夢想踏上了未知的旅途。在“地圓說”被證實的那一刻,文明的融合從此維繫在那揚起的風帆之上。海洋將地域性的文明逐漸連成一個整體。

時至近代,日益發展的工業科技終於催生了西方統治者的野心,當侵略不再是冷兵器的戰爭,當無情的火舌舔上古老國度傳承千年的文明。沉淪與救贖,失落或抗爭,中西方文明前所未有的激烈碰撞和着對精神文明的思考和訴求共同組成了19世紀最殘酷的進化論。

如果說古代的融合就如隔霧看花,若隱若現中永遠無法體味地透徹。那麼近代的融合就是刺蝟的擁抱,徹底,卻太過血腥慘烈。眼觀如今的21世紀,信息時代的最大優點就是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如此容易地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炫目華麗。當文明的融合已不再需要極端手段,我們是否已經迎來了文明最好的時代?

當重陽糕逐漸被巧克力所替代,當我們再不能夠用陰曆記住那些傳統節日的年月,當聖誕節的節日氣氛已隱隱蓋過中秋的時候,隨着那些民俗一起漸行漸遠的是否還有傳統文化的靈魂?當“仁、義、禮、智、信”不再是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當潮流越發趨向於物質層面的享受與翻新,甚至連高端語言的重心都在向英語傾斜的時候,我們在他國辨認中國國籍的標誌是否只剩下了血脈中基因的傳承?不,追求時尚的“潮人”們早已將發染得看不出本來的顏色,就連純黑的瞳孔都要用各色隱形眼鏡掩蓋。

我想我永遠無法忘記那一次經歷,在美國的街道上迎面走來一個黃皮膚的姑娘微笑着詢問“Japanese?”或許她的裝扮真的“潮”到了“混淆視聽”的地步,但那一口標準的美式發音到底是隻有說着“平平仄仄”的中文長大的人才能達到的境界。然而她卻爲什麼出口就問“Japanese?”是爲了顯示自己是一個日版潮女,還是爲了讓更多老外以爲她是一個“Japanese”而非“Chinese”?那一瞬間心中的刺痛和幾乎沒頂的失落讓我意識到,或許我們這一代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遺失了魂魄中最不可方物的部分。那種他鄉遇國人而相視一笑的默契,那種清新淡雅的書卷氣和禮儀之邦特有的高貴與清華都去了哪裏?在政府不得不用假期來使我們記住傳統節日,不得不用考試來使我們記住詩詞歌賦的今天,我們遺失的已不再是那區區幾個數字或古文,而是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我們的文明正在被非戰爭形式的文化侵略所侵蝕,傳承了千年之久的文明,連戰火都燒不化的文明,正在我們手中逐漸瓦解消散。再這樣下去,我不敢肯定,百年之後的今天,曾經那麼輝煌的中國文明是否會成爲第二個亞特蘭蒂斯,在海洋深處無跡可尋。

我們存在過的證明需要我們自己去傳承與維繫。哪怕是每天花那麼半個小時讀一讀文化經典,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那麼做了,就會對這種風氣的形成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或許禮樂與傳統民俗並不能爲我們帶來物質上的收益,但那卻是要刻在骨血之中的東西,不能因爲潮流的改變而改變,不能因爲文明的融合而被同化。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