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作文 >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15篇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15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眼中的杜甫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15篇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1

不論生活給了我們多少的挫折和變故,只要我們保留着不滅的信念,人生總會有意義,總會有遇到美的風景。

題記

杜甫,是在如今能與李白齊名的人,他被稱爲詩聖,在當年,誰知道他曾經多麼不引人注意。他小心地步入詩壇,悄悄地,如同他的爲人。

他小心翼翼地坐在詩壇的最角落處,他想與各位在詩壇呼風喚雨的大佬結交朋友,他顫抖着,訕訕地伸出了雙手:您好,幸會。可對於那些在詩界中叱吒風雲的人來說,與這樣的無名小卒結交真是不值得。所以,杜甫就這樣一直孤獨着,直到另一個人的出現。

他踩着一身月光,無比瀟灑地走入門,向杜甫伸出手:子美,幸會!他就是李白。

李白和杜甫,可謂千古第一好基友,杜甫可稱得上是李白的頭號粉絲,對李白無比崇拜。他寫詩稱讚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羣,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他把自己的整個生命用來思念着自己的偶像,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不管什麼時候,他的心一定向着自己的偶像那個人的位置,不停地努力。

其實,我們停下來仔細想想,杜甫就是一個我們努力的鮮活的影子,他不停地認真寫詩,不停地仔細記錄着當時發生的事。

他去世的那天,他乘坐的那葉小舟還在江中漂泊:生涯相汩沒,時物正蕭森。他溘然閉上雙目已經幾百年過去了,纔有一個叫元稹的`人發現了他:天哪,這個人是多麼有才啊!他發現,杜甫的詩不僅僅是文學作品,還是一部史詩,一部用自己的心血換來的命運讚歌。直到這時,人們才發現了了這位一直被埋沒的天才。

一眼萬年,杜甫這位詩聖的一篇篇詩就是用他的心血而換來的,不管世事如何,不管自己是不是婦孺皆知,不管命運是否待他溫柔,他一直在不停地歌頌着,歌頌奮鬥,歌頌生命,歌頌着一個個在生命之路上如他一般堅持的我們。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2

唐朝,自古便被稱爲詩的國度。無數優秀詩人吟誦出情景交融、氣象萬千的佳作,使唐詩成爲中國詩史的輝煌巔峯。在羣星薈萃的詩壇上,最耀眼的應數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而在這四人中,杜甫沉韻的詩風、精簡的語言、以及他那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我十分喜愛。現在,就讓我們掃開歷史的塵埃,一起走進杜甫,走進他那憂國、傷時、憐民的杜詩中去。

杜甫,唐朝詩人。少年時即以詩賦受長者稱許。到後來,還被稱爲唐詩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後期七律,沉鬱頓挫、精切而毫無斧鑿痕、凝鍊卻又揮灑自如,被稱之爲唐詩最高成就。故後人尊稱他爲“詩聖”。又因爲他的詩揭露了朝廷的、反映了民間的疾苦,所以他的詩也被稱爲“詩史”。

他三十五歲進京,希望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光耀門楣。可是事與願違,十年應舉,皆名落孫山。這也就使他逐漸接觸社會下層寫下了揭露當時天寶弊端的《兵車行》、《麗人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長安、洛陽淪陷,十年追求功名之心終告破滅,之後便過着流浪的生活。“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便是叛軍攻入長安後的`一副社會縮影,包含詩人的切身悲痛。杜詩成爲一代詩史由此開始。之後陸續寫下:《哀王孫》、《悲陳陶》、《悲青板》“三吏”、“三別”這些詩描繪的一幅幅慘絕人寰的畫面皆反映了戰爭的殘酷、時代的悲劇。三男鄴城戍,二男新戰死。我裏百餘家,世亂各東西。以《秦州詩》爲轉折後,杜詩不以陳事爲主,而是自嘆身世。但未因此失去其詩史性質,而是淡化爲時隱時現的背景。如:《登樓》、《白帝》、《登高》……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皆是身世自嘆、憂國、傷時與憫民。

公元770年,巨星隕落,一代“詩聖”杜甫病死湘江走完了他孤獨、坎坷的一生……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3

小時候,常常聽大人們談起杜甫,說他是詩寫得最好的一個人。從此幼小的心靈中就對他留下絕對的信任和崇拜。覺得他是那麼神祕,那麼偉大。

終於我也仰着小小的頭,揚起嫩嫩的嗓音,像一波山草在飄動:“國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整日與山花野草結伴的我,驀地闖進這詩的國度,覺得眼前事物樣樣新奇,件件可愛。我如飢似渴地啃着這些詩句,逐漸地也慢慢有所領悟。別人告訴我杜甫沒有我想的那麼神奇,他只是個蒼老憔悴的“瘦老頭”,心中似乎只有“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悲嘆。我便急着和他們爭辯。

我長大了,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悄悄冒出新芽,雖還嫩生生的,但終於敢大膽步入成年人的內心深處,敢於評論他了。然而,杜甫這個一度被他人蒙上灰色的詩人,卻以他偉大光明的照射強烈震撼了我的心靈。杜甫生活維艱,“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他甚至還遭受小兒子餓死的奇慘變故。在杜甫的後半生,生活無論怎樣困難,他都勇於嚴肅正視事實,始終關注着民族命運和民生疾苦,在他的後期創作中始終貫穿着“窮年憂黎元,嘆息熱中腸”的精神。安史叛軍的殘酷屠殺,統治階級的腐朽荒淫,勞動人民的痛苦呻吟,總之有關軍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都在他的`詩中得到深刻反映。當他爲命運多舛而倍感淒涼時,國家憂患、人民疾苦隨即以更悲涼的色彩橫到心上。他那種拋棄“小我”而關心大衆的人格昇華,是同時代詩人所不可比擬的。更讓人俯首長嘆的是,在那悽風苦雨人難寐之夜,杜甫非但說有頓生對天下人怨憤冷漠之心,反而以己及人,甘心犧牲自我而築起“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大廈,這是怎樣一顆滿溢着赤誠和慈愛的心靈!但遺憾的是,杜甫很少有歡快的詩句,即使有,體現的總是淒涼,可能是當時歷史背景的影響太深了吧!

對童年的我而言,杜甫是夢;對現在的我而言,他是真;或許他是真正的夢,而這是我用自己的眼看他。我崇拜杜甫的江河才華,更敬慕杜甫那顆悲天憫人、包容一切的魂靈!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4

你出生在唐代河南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自幼好讀書,才華橫溢。時逢開元盛世,國家興盛。而你胸懷大志,豪情滿懷,想成就一番事業,於是你不畏艱險,爬上了泰山之巔。站在山峯之上,俯看羣山它們竟顯得如此渺小。於是你即興吟出:“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千古名句。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然而,安史之亂爆發了。一切,都變了……

壯志凌雲的你不得不跟隨時代的洪流走上逃難的道路。受儒家仁愛思想的影響,你憂國憂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這是多麼崇高的情懷啊!自己已漂泊異鄉,卻還在爲像你一樣的寒士們思慮,何等憂國憂民!

無意瞥見達官顯貴多得吃不下的酒肉爛掉,而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那些街上活活被凍死、被餓死的底層民衆。於是你又寫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慨嘆。

你想幫助窮苦人民,卻苦於勢單力薄,在那動盪不安的戰亂時期,單憑一己之力改變社會狀況,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想到此,兩行熱淚滾滾流下。多年漂泊着,看着寂寥空曠的.國家,蕭條慘淡的社會,這一切都讓你黯然神傷。“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憂國憂民的你,觸景生情,感嘆着世界種種,提筆寫下絕唱千古的詩句。

或許,你沒有謫仙李白的雄起飄逸;也沒有陶淵明的悠然自得;亦沒有蘇軾曠達豪放,你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與憂傷。但在我眼中,你是一位愛護百姓,思寄祖國的“英雄”。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5

或許,你沒有李白的超速灑脫,沒有陶淵明的悠然自得,沒有王安石的官場得意;或許你的眼中只有愁苦;或許只有祖國的興衰纔可使你“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思鄉之淚

你一生漂泊無根,時起時沉“有弟皆分散,無家問生死”是你孤獨無依的情感的最好抒發,你走在異鄉的路上,思鄉念家之情油然而生。今夜你是否仰望月空期盼家人的來信?月光皎潔,寒霜滿地,你望月落淚,兄弟情深。

憂民之淚

你還好嗎,杜甫?其實我很擔心你,你總是在憂國憂民,你的臉上寫滿了滄桑。你雖明白“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卻也依然在爲國事擔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就是你最好的寫照。在你的字裏行間,總是充盈着憂憤。你的“漫卷詩書喜欲狂”的平生第一快詩也是與國家收復失地有關。你的雄心壯志,你的博大胸懷不禁讓人感嘆!戰爭不斷,人民疾苦,牽動着你的愛國之心,你爲民落淚,無比悲傷。

思友之淚

杜甫,你不止一次夢見了好友李白,你用“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爲他鳴不平。你與他感情至深,只因你們有着相同的遭遇和寫詩的喜好。迫不得已,你們匆匆見過又各自匆匆離去,你忍住離別傷痛寫出“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寂寞之中,你的情感有幾人能懂?你思友落淚,知音難求。

亡國之淚

杜甫啊杜甫,遙想你年輕的時候,意氣風發,滿懷壯志揮灑出“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言壯志,可命運不公,你不得重用,最後一場安史之亂毀了衰唐,更破了你的報國夢!你在悲憤之中寫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蕭條景象。城池殘破,草木凋零,你的`救國夢破,你的心亦碎,你爲國落淚,無比痛心。

回首你的一生,一壺濁酒,沉醉了晚唐的衰落;兩行熱淚,詮釋了你的愛國忠心;三裏孤墳,道不僅戰爭的殘酷;四腔熱血,也不忘以表你火熱的肝膽!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6

搔盡了白頭,愁浸了時光。

杜甫,現代主義詩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一直懷着報效國家的遠大理想。以前不熟悉杜甫的我,只知道他愁容滿面,卻不瞭解他爲何而愁,本學期學了許多杜甫的詩,我知道他的愁是從何而來的了。“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句詩是杜甫老年時期寫的,當時他正漂泊在外,好比一葉孤舟,但他依舊擔憂着國家,憂到“雨腳如麻未斷絕”還在想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位把自己一生都傾注在國家中卻始終得不到重用的人,就是我們學生也會爲他感到可惜啊!杜甫想要在政治上取得成就,但老天就偏不讓他完成心願,混了幾十年還是個小官,他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華,卻無奈因爲寫詩而出了名。從某方面來說老天是不幫他,但換個角度,如果沒有那些跌宕起伏、離愁別恨的.時光,也就不會成就一個詩聖,一部史詩。

杜甫的一生,也不全是悲愴、“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他參加科舉考試落榜之後,來到泰山。泰山是五嶽中最氣勢磅礴的一座,“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表明了杜甫的決心,他想成爲一個征服泰山,征服人生中所有困難的人,充分展現出了他的豪情與氣魄。這種積極進取的的心,使杜甫跨上了聖化之路的第一步。

就像陽光總會被黑暗吞噬,杜甫的生命流逝,成了歷史長河中永遠令人仰望的人物。在他臨終前,寫下一首詩,始終寫的是他對未來社會生活的美好期望,士兵不再與家人離別,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恢復,永遠是一個與諧社會。由此可以更進一步瞭解到,杜甫究竟有多放不下國家了。

一陣風,激起了歷史長河的波瀾,留下了讀不盡的一本書。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7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從小到大,被譽爲“詩聖”的杜甫,給我的印象一直是偉大而沉穩的,似乎顯得遙不可及,直到現在,我對杜甫纔有了一個更加真實全面的認識。

杜甫並非與他的稱號一般,是人間之聖人,他在偉大背後,也有另一面:他也曾眺望泰山之巔,大筆一揮寫下“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邁之詞;他也曾爲了一官半職,寫下獻媚之言。杜甫並非十全十美的聖人,他也同樣是會有難處的凡人,但他即使在自己窘迫的時候,也會將目光投向其他更加艱辛的人們,他們只是在生存而非生活。他無法幫助他們,於是將對於那些自己逍遙而將百姓困苦置若罔聞的達官貴人們的憤怒傾瀉於筆端,寫出了著名的《麗人行》《兵車行》。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這是多少個身陷苦難中的人的心聲!

杜甫的偉大貢獻不只是作爲廣大勞苦民衆的代言人,爲他們發聲,同時他也變詩歌/爲日常生活內容的容器,而非呆板的文字。也許就是從他開始,詩歌不再被封鎖在高高的神壇上,與生活十分遙遠,它開始走向生活,走向民衆,走向豐富,走向多樣。也許正是因爲詩歌豐富的內容,它才得以作爲中國古代一種主要的文體,流傳至今。若無杜甫以及其他在爲之努力的詩人,詩歌也許在現在能帶給我們的.可能只剩下讚歎而無親切之感了吧!這也是杜甫被譽爲詩聖的原因之一。

若說,李白乃是天上之飄逸神龍下凡,蘇軾乃是太白金星轉世,杜甫也許更像一個凡人。他也曾經輕狂,也曾諂媚,也曾走投無路,也曾仰人鼻息,然而他在生活中慢慢地沉澱了下來。他不曾忘卻他的夢,窮盡一生去追逐,卻終究平凡地死去。他的人生亦如夢,大起大落,悲歡離合,在轉眼間已成歷史。他愛着國家,追着官場,愛着百姓,卻又恨着那個官場。這種矛盾造就了今天我們熟知的這個杜甫。

這個善良,堅毅,愛國,沉鬱的杜甫。

這個偉大的詩聖。

這就是我眼中的杜甫。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8

韓愈曾經說過:“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說的便是這詩壇雙子星座――李太白和杜子美。就我個人性格來說,我更喜歡李白,那種自負輕狂。但不得不說杜甫,卻更值得人們敬佩。都說,讀杜甫的詩,就像一杯陳釀,沉鬱頓挫充滿赤子情懷,但到頭來還是隻能嘆一句人生只如此。

青年時期的杜甫同樣意氣鳳發,在《房兵曹胡馬》這首詩中,他寫道:“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所向無空洞,真堪託生死,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杜甫也寄託了自己希望橫行萬里的雄心豪氣。青年時代的.杜甫正在遊歷大江南北。但他卻與李白一樣也有強烈的功名慾望,可是三次科舉考試都落第,爲了做官,他只能到處請託,不顧對象是誰,寫詩自我舉薦,那段生活苦不堪言:“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羹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他同樣也想致君堯舜,但無奈卻沒有碰到明君。杜甫一生起起落落,在安史之亂時間,杜甫開始在逃難中走向平民。

文章贈命達,魑魅喜人過。杜甫終於得以施展才華。《三吏》,《三別》更是千古明篇!但他自己也面臨着這樣的困難。“癡女飢咬我,啼畏虎狼聞,懷中掩其口,反側聲愈嗔,小兒強解事,故索苦李餐。”杜甫的後半輩子,幾乎都是過着飄泊流浪,寄人籬下的生活,杜甫的這一生活得太累!

不管是怎麼死的,杜甫終究是死了。詩壇一顆璀璨的明星隕落了!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9

一葉扁舟在驚濤駭浪中因負重而平穩。

題記

暖風吹拂楊柳岸,夕陽爲舊物鍍上日落的色彩。時光清淺,千年前,岸的那一邊仍有如潭水般的眸子凝望着天邊的暗淡。

不知何時,杜甫的內心已然與他人不同,他想要建功立業的決心初露鋒芒,而後便在他心底紮了根。唐朝衰落,他心繫百姓,即使露宿街頭也牽掛着某處同樣忍凍捱餓的人們。他的內心並不輕鬆,可他的眼神堅定。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那個烽火連三月的`日子裏,狼煙四起,戰火遍野。他卻看到了火光後四處逃竄的百姓,他所掛念着的國家奄奄一息,他更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他居無定所,心力交瘁,長期的戰亂使他憂心不已,徹夜難眠。他忍受着風雨的煎熬,然而他始終想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存者無消息,死者爲塵泥。那時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望着遍野的屍骨,倒塌的房屋,不禁回想起那個歡聲笑語的場景,而此時卻如此悽慘,不由得感嘆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悽。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唐軍在戰爭中全線崩潰,退守河陽,差役前來捉男子去衝兵,可百姓家中的壯年男子早已上了前線,只有年老的老婦和幼年的孩童。便有了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的場景。

縱觀歷史,有的人渺小如沙礫,可在當時戰爭紛起的日子中,他更像一方巨柱,支持着他心中的情懷與堅韌。

肩上的擔子多了,反而更加堅定。宛如小舟,因負重而平穩。他並沒有隨時光的奔赴而被湮滅,而在歲月的深處熠熠發光。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10

雨打芭蕉,打出滴滴傷感;風捲茅頂,卷出絲絲無奈。夜半驚醒,枕頭微涼,倚窗外望,故鄉月明,不禁老淚縱橫。

杜甫,你好。我在心中默唸。

人生的際遇若一直平步青雲,那人便也易陷於頹喪;而坎坷的經歷,雖然帶給人不幸,卻也彷彿那一潭沉靜的死水中注入了新的注力,煥發奪目的光彩,請停下你匆匆的步履,望望杜甫遺留的腳印。

庭院八月棗梨熟,瞧,那茂密叢中展露的人影,可是少年的杜甫!他健康,而又有才華,更是擁有無憂無慮。“暮隨肥馬塵,殘羹與冷炙”——中年的杜甫跟隨着世俗的陀螺,也終無法畫圓自己的人生。“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誰能料想晚年的杜甫竟是如此的悽慘,那個昔日英氣勃發的少年哪兒去?

儒家倡導“君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很容易,窮則獨善其身着實不易,更能可貴的是窮困時不忘心繫天下: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若沒有吐納日月的胸懷,又何能有如此廣博的愛心?你讓世間的狗苟蠅營者低下頭,你的人格在那一刻上升到九霄層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難道不是對你的`大道希音?

你無疑是一面鏡子,一面映照大堂帝國的明鏡,你照出了那個時代的醜惡本質,一切都是那麼真切。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你看到了那漫山遍野的累累白骨,你那枯骨凸現的眼眶裏滾出兩行清淚,你在質問,那累累白骨上原有的生機到底哪兒去了呢?

“偏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裏,男兒的性命猶不如那春風吹又生的草芥,與其忍受着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撕心裂肺的痛,便不如生個女孩兒,嫁給比鄰,還得時時相見。

同李白一樣,你是鬱郁不得志的。皇上昏庸,人民疾苦,栽道怨天。在這種時代,本事被摒棄一旁,視爲草芥。你的本領也就只能讓後人所銘記,後人所欣賞。

我忽然看到你的眼睛,幽幽的如湖底般清澈,直達心底。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11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唐朝,是詩歌的巔峯,著名的詩人不計其數,而杜甫無疑是唐朝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是杜甫在“安史之亂”中看到的景象。看到自己的國家由盛而衰,他憤怒,他沉鬱,他悲痛,他沒有想到在短短几年的戰亂中,盛世大唐會變得如此殘破不堪,這完全是因爲唐玄宗李隆基貪圖享樂、不重用人才所致。杜甫努力了大半生,也只能“官應老病休”,就像“天地一沙鷗”,過起了漂泊無定的生活。

47歲的杜甫帶着家人,從長安逃往四川成都躲避戰亂,一到這裏,他就去拜訪“武侯祠”:錦官城外,樹木茂盛,黃鸝鳥的歌聲優美動聽,但卻無人欣賞。想當年,諸葛丞相有那麼多的崇拜者,在他去世後,還專門修建祠堂紀念他,而現在呢?來拜訪他的'人卻很少,臺階上雜草叢生、自顧自地青翠着,四季輪迴,斗轉星移,他的祠堂靜靜地掩映在蒼松翠柏中,無聲無息……

想想自己,國難當頭,卻沒有孔明先生那樣的濟世之才,挽狂瀾於既倒,不禁潸然淚下……這就是杜甫寫的另一首千古名詩——歌頌偶像諸葛亮的《蜀相》。

杜甫一輩子過得很不幸,雖然沒有得到皇帝重用,但他的理想始終是報效國家,他一直在努力,他用生花妙筆爲我們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值得我們銘記。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12

話說杜甫到了天堂後,每日只是或讀書、或寫字、或彈琴下棋、吟詩作對,倒也十分快樂。誰想靜中生煩惱,忽一日憶起以前在草堂度過的美好時光來,不禁日思夜想,只盼能再回草堂看看。上帝見他整日癡癡呆呆,茶飯不思,不知他到底何事。於是喚他來細問,才知他犯了思鄉之病,對他笑道:“這點小事,何至於此,我馬上就讓你回草堂。”杜甫欣喜若狂:“多謝!多謝!”

上帝施展法力,轉眼間杜甫就到了草堂的大門前。杜甫定了定神,四處一瞧,不由得大驚,但見紅牆青瓦,庭園深深,儼然一座地主莊園也!想當年我流落到成都,靠親友資助才建得茅屋一間,記得“八月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何等到的寒酸!何等到的淒涼!怎料到今日竟一片富貴氣象,且讓我進去細瞧。

杜甫整整衣衫,擡腳正要跨進大門,說時遲,那時快,一彪形大漢猛地出現在他面前:“客官,請付60元!”杜甫“當、當、當”倒退三步,“青天白日,難道有強盜?”那大漢再道:“要入此門參觀,就要給60元買門票。”“原來如此!”杜甫暗想:“我想回自己的家看看,還要買門票,那其他人更是不得入內了。想當年草堂初建成,雖一貧如洗,只要有客來訪,我可是熱情招待啊!記得我還賦詩一首:“……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爲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杜甫正在那兒感慨萬千,那大漢不耐煩道:“你這老漢,到底進還是不進。”杜甫忙道:“壯士,我乃杜甫,一介寒士,身無分文,況此處即是我家,應該不用買票了吧?”那大漢冷笑道:“杜甫都死了一千多年了,你還想借他名頭行騙!不過就算是真的.杜甫來了,無錢也進不得此門!”

杜甫不禁老淚縱橫:“罷!罷!罷!真是斯文掃地!今日之草堂已不是我之草堂也,我還是回到天堂那個清淨之地罷了!”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13

我以一個學識並不廣的中學生的眼光中看杜甫。想起杜甫,我就跟着回憶起兩句話。第一句是在電影裏聽到的:聖人,其實也是人,只不過他做了一般人做不了的事,所以他成了聖人。

第二句便是人們常說的: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我想,這兩句話用了杜甫身上在貼切不過了。小時候,媽媽給我一本唐詩三百首,讓我背其中的詩,有一大部分是杜甫的,我問媽媽:“爲什麼要背這麼多無聊的詩呀?我要看哆啦A夢!”媽媽也不生氣,笑着摸着我的頭,說道:“乖啊,好好理解好好背,以後很有用的,背完了媽媽給寶寶棒棒糖吃。”“那有什麼用呢?”“乖乖地背啊,以後就知道了。”於是我對杜甫的詩報以美好幻想,乖乖的揹着。隨着年齡慢慢增長,聽了看了許多關於杜甫的詩,故事,覺得他是那麼遙遠。細讀後,又覺得我每天都在用他的道理。就如孔子一樣,形象似乎是那麼高大,有時卻又發現他就在你身邊,指導你做人、做事。打個比方,當讀的書越來越多,便能體會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境界。但顯然,我讀的'書不夠多,所以文章並不很好。

當春天綿綿細雨拂過時,然們會付上一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諸如此類,還有許多。讀杜甫的詩,就像看一部紀錄片,真實地刻下了當時人民的生活。所以我有時跟同學開玩笑,例如:紀錄片《石壕吏》,製作人:杜甫。也許,就像媽媽說的一樣,年齡大了,理解就越深,運用就越多。正如魯迅先生說的:“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象生活在我們堆裏似的。”也正如臧克家先生評價魯迅一樣:有些人死了,他還活着。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14

說到杜甫,我們每個人都會想到一幅畫面,那是一個嚴肅的老頭。是的,他不像李白那樣“飄然思不羣”,亦不像蘇軾那樣“一蓑煙雨任平生”。他就是百姓的代言人。從“三吏”到“三別”,他是行走在民間的史書,記錄了百姓的不公。

他是詩中的聖人——詩聖。何謂聖人。孔子有言:三立成聖,立功,立言,立德。他關心百萬疾苦大衆的死活,他道出了人們的'心聲,他一生的奔波都是爲了百姓。什麼詩仙、詩佛,那些都是天上的存在,而人間無。什麼是浪漫,那都是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只爲自己而不顧他人,不高興了就“明朝散發弄扁舟”。那是自私的。從這點可以看出,詩聖比詩仙更無私,他的“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可見一斑。

時世造就英雄,杜甫終沒有遇到一位聖君,空有壯志抱負,卻無處施展。可那又如何,生不逢時亦英雄。他依舊站在了詩界頂峯,俯看前人與來者,能有幾人在詩歌上超越詩聖。

58年,這是杜甫在這世間生存的長度。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這就是杜甫在這一生的經歷。在這58年中,它見證了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過程,它是看在眼裏,痛在心裏,偌大一個盛世王朝正在一步步的走下坡路,最終走向滅亡。他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啊。

一步步的,杜甫也走向了晚年,讓他欣慰的一點是它記錄了許多時代之事,爲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研究資料,無愧於詩聖之名。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15

杜甫一生的命運飽受波折,年少時落榜,年輕時經受生活和精神上的痛苦。在亂世中,迎難而上。

登高望嶽——《望嶽》

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年少到洛陽考試,不幸落榜而歸,於是他開始了不羈的生活。來到泰山下,望着高大巍峨,神態秀麗的景色,不禁聯想到了自己遇到困難與失敗。激起了杜甫攀頂的雄心,卓然獨立和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層雲生起使心胸震盪。遠是綿延不斷,近是奇麗秀美,細是神奇縹緲,俯是雄偉壯闊,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

恨別鳥驚心——《春望》

唐玄宗天寶年間,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爆發,致使山河破碎且民不聊生。唐朝由盛轉衰,杜浦的命運也痛苦不堪,唐肅宗至德元載八月,戰亂時,杜甫安置家小,隻身前往靈武投奔唐肅宗,忍受着離別之苦。不料途中被叛軍俘虜,困居長安。卻始終沒能躲過戰亂的侵擾。看到昔日繁華的長安城如今破敗不堪。流落被虜,戰火不斷,家書未到。因離別而怨恨,因國破家亡而悲哀,苦悲沉痛由此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家小安危未知,家書難覓,國仇家憂齊上頭,青絲也變了白髮,白髮也日益稀少。讀完這首詩,我感受到了杜甫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擔心飽受戰亂的百姓。

草堂定居——《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唐玄宗乾元三年的春天,杜甫來到成都,在親友的幫助下蓋了茅草屋,終於有了棲身之所。狂風吹破茅屋,大雨接踵而至,感慨萬千,寓情於景。狂風捲走了茅草,風力之大,使茅草七零八落導致最後不可收拾。杜甫心急如焚,憤怒焦慮。在他正經受苦難之時,他心中想着百姓高於個人,能兼濟天下。社會窮困潦倒,自己周圍敗亂之苦。天寒地凍,被子破碎。雨勢之大,茅草飛起。杜甫希望百姓安居樂業且國泰平安。

你的詩蘊含着憤怒與悲痛,關心百姓疾苦。懷着偉大的雄心和壯志。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