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作文 > 話說端午作文

話說端午作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話說端午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話說端午作文

話說端午作文1

在家鄉,人們通常把端午節稱爲“五月節”。每到端午節那天,家鄉最熱鬧就是北大橋,從端午節頭一天晚上開始到端午節當天晚上十點多都是人。端午節那天,我們大家都會早早起牀,然後就去北大橋玩,從早上三點多出門到下午五點多才回家。

端午節,給我印象除吃就是玩。吃糉子是一定,端午節那幾天,在大街上都是推着車買糉子。插艾草,老人們都會去採或者是買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蘆掛在門上,至於爲什麼,我也不知道。吃雞蛋,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一項。我們這兒看不到賽龍舟,也是端午節一大遺憾。端午節,我最喜歡買五彩繩系在手脖上,好幾個月都不會拿下來。

不同地方端午節習俗也就不一樣。端午節是一個神聖節日,也是一個偉大節日。所有地方端午節目都是爲紀念屈原。

每年最期待節日除春節就是端午節。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家鄉端午節。

話說端午作文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今天又迎來了端午節。一大早,我和弟弟都起牀了,戴上了“五色絲線”,紮成了各種花結,既漂亮又獨特,與衆不同。

吃着美味可口的糉子,當然也少不了綠豆糕呀!我一邊吃,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由來: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是個真正的愛國者,當時楚國危機重重,他每天晚上都爲楚王出謀劃策。可是有一羣小人在楚王面前告了屈原一狀,楚王信以爲真,把屈原趕出了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跳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人們怕魚兒傷害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糉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我和弟弟掛着香袋,聞着那嫋嫋的香味,迎着同伴們羨慕的目光,和大人們一起用自己的方式紀念偉大的愛國英雄屈原。大街小巷都飄着糉子的清香,糉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我最愛吃的要屬紅棗餡的,剝開糉葉,雪白的糯米中夾着幾片薄薄的棗子,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我愛端午節,愛它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愛它給我們帶來的趣味。

話說端午作文3

一年一度端午節已經到來了,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過了一個端午節。

我非常期盼端午節到來,因爲我想學着包糉子。我拿來了糯米,砌成了三角形。又拿來剛剛煮好大紅棗插到了糯米上。然後再用竹葉把餡兒包好,還用線來回纏繞,覺得做得很結實。接下來我把包好糉子放到鍋裏煮了十分鐘,拿出來一嘗,糯米硬硬,我趕緊吐了出來。媽媽說糯米不泡是煮不熟。哎呀,我怎麼忘了這一環節了呢。看來糉子我自己是包不成了,只有等着吃現成了。

一會兒,媽媽叫着我一起去趕集,我第一次趕集覺得很新鮮。來到集上賣菜、賣水果應有盡有。我看到了一個大西瓜,看樣子已經熟透了,媽媽買下了這個大西瓜,我開開心心把它抱回了家。媽媽還買了許多東西,我最喜歡還是那些大糉子。

回到家,我拿起糉子就吃,吃滿嘴都是米香,特別是那大紅棗,吃到嘴裏又香又甜。

我們過了一個歡快端午節。

話說端午作文4

河上龍舟,糉葉飄香。端午節是我國著名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裏,吃糉子,插艾枝,喝雄黃酒等是必不可少的活動。

端午節在中國是比較受歡迎的,也是所有節日中別名最多的:有端陽,重五,天中等美稱,關於傳說的',也有不少。有紀念屈原說,有紀念龍說,也有紀念伍子胥說等。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當地百姓捨不得江河中的生物傷害屈原的身體,就取大樹葉,將飯糰,栗子,雞蛋等食物包起來,用五彩絲線纏緊,並投入江中,讓魚龍蝦蟹吃飽後,就不再吞食屈大夫的遺體。這便是最早的糉子了。因爲這深厚的文化底蘊,端午節仍然有着歷史悠久的習風。爲了避災避邪,驅除惡鬼,每逢這一天裏,我的故鄉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上了艾草,菖蒲以及石榴葉。當然各家各戶也少不了包糉子,裏面有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豇豆等食材,蒸熟後散發着淡淡的翠竹香,即使你現在感覺不太餓,也會忍不住有想咬上一口的衝動!

這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包含着祖國人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多彩的文化,願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

話說端午作文5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一到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飄着濃濃的糉香味。說到糉子,它可有個動人的傳說:‘相傳楚國愛國詩人屈原不忍看着自己的國家滅亡,投江自盡。當地老百姓乘舟打撈,害怕魚兒吃屈原的屍體,還用糉葉包裹糯米餵食魚兒,投入江中。因此就有了老百姓吃糉子的習俗。

端午節這天媽媽都會買來一些糯米和糉葉包糉子,有紅棗的,火腿的,還有豆沙的,其中我最愛吃火腿糉子了,鹹鹹的、香噴噴的。每次我和弟弟都能吃上好幾個。對了這一天媽媽還會燒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包的.糉子 ,豐富極了。

端午節這天媽媽還會學着別人買回一大把草插在門頭上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那些所謂的草原來是艾草。傳說可以辟邪 ,這真是太有意思了!

哎!端午節的習俗可真多呀!隨着時間的推移,有的習俗漸漸被人們淡忘了。作爲當今的一代人,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傳統節日的習俗延續下去。

話說端午作文6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所以又稱“重五”。節日中許多風俗都與“五”字聯繫在一起。

在農村,你會發現各家各戶門窗上都插着“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龍船花。傳說這樣可以避鬼神。節日中孩子格外歡快、活潑,大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他們脖頸、手腕或足踝上,這“五線”稱爲長命縷。過節自然少不了吃!在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即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糉子和雄黃酒。

這個節日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因爲什麼興起來,說法很不一致。有人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伍子胥。他們父兄均被楚王所殺,後來逃到吳國,助吳國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牆。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尺三百,以殺父兄之仇。後來遭到讒言陷害,吳王賜劍而亡。伍子胥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讓他看越國攻入城中滅掉吳國。”說完便自刎而死,吳王夫差聞言大怒將伍子胥屍體裝入皮革,在五月初五這天投入了大江。所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端午節習俗也因地而異,各不相同。我們這裏習俗主要是吃糉子和賽龍舟。

話說端午作文7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的意思是“初始”,所以“端午”就是“初五”。而五月又是“午”月,所以“端五”就漸漸變成了“端午”。

端午節的傳說有許多,其中屈原的傳說最爲著名。相傳古代有位詩人叫屈原,他很愛自己的國家,眼看着自己的國家淪陷了,他十分傷心。就在五月初五時寫下了《懷沙》這首詩後,抱石跳入了汨羅江而死。傳說他死後,漁夫們在江上打撈屈原的屍體。人們還把糉子投入江內,讓水裏的魚、蝦和螃蟹吃飽了,不吃屈原的屍體。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和吃糉子的習俗。在蘇州端午節紀念的是春秋時期的名將伍子胥。端午節那天,人們要掛艾蒿、鍾馗像。

賽龍舟起源於蘇州。每年的比賽,船都是去年留下來的。端午前兩週,在陰天要給船上油漆,還要準備用豬皮做鼓面的傳統鼓在比賽時使用。蘇州人把龍舟下水叫做出龍,事先要迎神,舉行舞龍祭龍儀式,拜過伍子胥後,比賽就開始了。

我愛端午,更愛蘇州的端午!

話說端午作文8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人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從節氣上說這天陽氣上升,達到充沛,陰氣消彌,所以稱之爲端陽節。

既然是傳統節日,那就有許多風俗。比如端午節家家要包糉子,吃米糕,基本以涼食爲主。據說包糉子,吃米糕不動煙火,吃涼食主要是爲了紀念中國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愛國,他一生只想讓中原強盛富饒,但當時的社會卻潦倒頹廢。屈原爲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憤恨的投入了“羅淚江”,投江的那天就是農曆五月初五,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啃食屈原的屍體,紛紛包棕子,壓米糕,然後把糉子米糕和各種涼食投入“羅淚江”,以供魚蝦吃,以此來紀念屈原。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糉子,米糕和各種涼食。其實這也正是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還有一個風俗,就是這天人們都要縫香包,給孩子們掛在脖子上,大人佩在腰間,以避邪氣入侵。

現在,人們到這一天,都會休息一天,舉家外出遊玩,踏青。大吃大喝,來過這個節日。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人們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話說端午作文9

“五月裏,端陽到,汩羅江上好熱鬧……”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糉子,有的地方還舉行賽龍舟,熱鬧極了。

據說,這一天是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國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了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汩羅江。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

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和奶奶把包糉子的材料準備好,第二天的上午,就開始包糉子了。首先,我把糉子捲成圓筒形,把糯米放進去,再放一些大棗和花生。然後,把糉子包成三角形,用繩子紮起來,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包了一大鍋。奶奶煮了3個小時,終於可以吃了,真是又香又甜,我吃了一個又一個。

我喜歡過端午節。

話說端午作文10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端午節吃糉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等。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爲可以吃上好吃的糉子,糉子是用糉葉和糯米、蜜棗、花生一起包成的,香香甜甜的`,可好吃了。說起糉子,還有段來歷呢,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人們害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筒把米裝起來投進江中,可是被蛟龍偷吃了,後來人們知道蛟龍最怕葦葉和五彩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跑了,這樣小魚和小蝦就不吃屈原的身體了。於是到了這一天,人們就把包好的糉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除了吃糉子,端午節還有賽龍舟的習俗。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無比,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作紀念。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話說端午作文1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哼着兒歌,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是個“多名節”,它有許多別稱:浴蘭節、詩人節、重五節、龍日......哎呀,說得氣都喘不過來了。

端午別稱多,習俗也很多,有吃糉子、賽龍舟、吃五黃、插五端、畫五毒、吃五毒餅......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糉子和賽龍舟,據說,端午吃糉子、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當年,屈原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於是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人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她的真身,有人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紛紛模仿她的做法。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中,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它們傷害屈原。對了,聽爺爺說,有關端午的傳說,各地有各地的說法。有的地方說是爲了紀念赤膽忠心的'伍子胥,也有的地方說是爲了紀念孝順懂事的曹娥。

今天就聊到這兒,我所說的這些關於端午的小知識只是一小部分,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你可以去問問電腦小博士哦,拜拜!

話說端午作文12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爲隆重的,慶祝活動也是各式各樣的,比較普遍的活動有賽龍舟,這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卻不見屈原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都划龍舟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裏的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簡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特多。

端午節時小孩們戴香囊,傳說有避邪之用。實際是用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

歷史悠久的'中國還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節、植樹節、國慶節等等,每一個節日都有不一樣的故事和特殊的意義。

話說端午作文13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個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詩人“屈原”的。

屈原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愛國詩人,他留下了許多優秀的`詩歌。他痛斥賣國小人,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心情。

秦昭襄王即後,給楚懷王寫了封信,請他到秦國來。屈原勸楚懷王不要去,可楚懷王最終還是去了秦國。結果一去了秦國就被軟禁起來,關押了一年多,就因病去世了。楚國人的心裏憤憤不平,特別是屈原,更是氣憤。他勸新君楚頃襄王遠離小人,操練兵馬,早日報仇雪恨。可是他的勸告不頂事,還遭到子蘭等人的仇視。他們天天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壞話,楚頃襄王就把屈原革了職,趕到了湘南。到了湘南後,屈原經常在汨羅江一帶唱着傷心的詩歌。他不想再活下去了,於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抱着一塊大石頭跳進了汨羅江裏。

後來,人們就用竹筒盛了米,划着小船,把米撒到江裏去祭祀他。

現在的人們是這樣過端午節:賽龍舟、包棕子等等。

話說端午作文14

我的家鄉——漳灣,是一個美麗的魚米之鄉。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家鄉的端午節也有許多習俗,除了包糉子、插艾葉、戴香囊、小孩穿新衣服,其中最有趣的就是賽龍舟了。端午節這天,許多其他村鎮的人都來我們漳灣看龍舟賽,我們也急忙跑到江邊看龍舟賽,江邊紅花綠樹,彩旗飛舞,戰鼓喧天。岸上更是人山人海了,好一派節日的'氣氛。只見五條龍船紅、黃、藍、綠、紫排成一字行,一百多位參賽選手個個身強力壯,分別坐上長14米左右的龍船上,準備比賽。突然,一聲禮炮巨響後,鞭炮齊鳴,龍舟競賽開始了。五條龍船像箭一樣劃出去。只見紅色龍船快速划行着,排在了前頭。其他龍船也不甘示弱,趁紅色龍船上的選手正得意時趕超過去。這時,紅色龍船就從第一落到了最後。但他們不灰心,還是繼續劃,劃得更起盡了。岸邊的觀衆更是賣力,爲自己喜歡的龍船加油,吶喊着!我也跟着拉拉隊拼命喊着加油……

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十分鐘的決賽,但賽出了力量!賽出了速度!賽出了團結!賽出了漳灣人的自豪與幸福!隨着龍舟賽的歡呼聲,吶喊聲,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更愛家鄉的賽龍舟!

話說端午作文15

每逢端午節,我們一家三口都去老家。

晚上,我喜歡跟爺爺睡覺,因爲爺爺會講很多故事給我聽,聽着聽着,我就會慢慢入睡。每當那個時候,我總喜歡纏着爺爺問這問那,爺爺總會不厭其煩地解答我問題。我曾問過爺爺什麼是端午節,爺爺告訴我說,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是我們中國人十分盛行隆重節日。端午節是古老傳統節日,始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健身、防疫;祛病魚避瘟驅毒、祈求健康民俗佳節。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爸爸告訴我,他小時候,每逢端午節,奶奶就會給他們炒蠶豆吃,因爲爸爸兄弟姐妹多,因此奶奶把炒好黃豆分成一堆一堆,免得兄弟幾個鬧彆扭。奶奶還會把黃豆碾成粉,再往黃豆粉里加點水,用手蘸一蘸,並在每個孩子額頭上寫個王,再在耳朵邊上塗點黃,說是爲了辟邪。

現在端午節,奶奶雖然不再炒蠶豆給我們吃了,也不往我們額頭寫王字了,但她總會做一些帶有“黃”字小菜如;黃瓜、黃魚、黃鱔等,並一個勁地往我們碗中夾,在門窗上也會早早地懸掛起菖蒲、艾葉等待我們到來。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