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警句 > 勵志 > 為人處世 > 騰訊的成功之道

騰訊的成功之道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5.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騰訊)是一家民營IT企業,成立於1998年11月,由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曾李青創辦,總部在中國廣東深圳,是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騰訊成功之道,歡迎閱讀!

騰訊的成功之道

騰訊成功之道:

騰訊公司執行副總裁吳宵光對於騰訊的商業模式設想很簡單:把傳統生活搬上網路,打造線上生活。

號稱坐擁5.5億註冊使用者名稱,活躍使用者名稱2.2億,同時最高線上 20xx萬。線上CEO王蕾蕾不無羨慕地說:插根扁擔也能開花。

開出什麼樣的花?馬化騰用它仿造一個金磚單詞:ICEC,I代表Information (資訊),C 代表 Communication (通訊),E 代表 Entertainment (娛樂),C 代表Commerce(商務)。“多元化的目的是提供線上生活,線上生活的背後則是社群,上述所有服務都將通過社群串起來。”

馬化騰的胃口足夠大:“無線(增值)有100多億元的盤子,我們必須進去;網遊有70多億的盤子,騰訊不能放棄;廣告有30多億的盤子,騰訊不能放棄;騰訊不能放棄的還有搜尋、電子商務。”

現在,運營商正在整頓SP,無線增值在呈負增長,騰訊也不例外;網遊是未來的業務,網路廣告剛剛起步。在騰訊,佔據最大份額的就是吳宵光負責的網際網路增值業務。如果按照公司最新的財報資料,不分開網路遊戲統計的慣例,這一塊超過65%比重。這既讓吳宵光有一種欣慰,更讓他感覺壓力巨大。這位性格內向的低調人物首次向外界提出了騰訊“一縱一橫”的概念。

縱橫之道

今天的網際網路基本演化為幾種收費模式:雅虎、新浪的網路廣告,谷歌、百度的競價排名,盛大、網易的網路遊戲,eBay的交易付費,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的會員費。

當然還有亞馬遜、噹噹等的網上購物,嚴格說,這不過是把資訊傳遞搬到網上,但還做著網下苦力的角色,如果這樣,戴爾可能是最大的網上商店,很多傳統的商家也在做同樣的事情,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網際網路模式。

但是,熟悉騰訊者會知道,它的商業模式很難用一句話說清楚,會員費、網路廣告、遊戲點卡、交易付費等都有,而最大的一塊網際網路增值業務包括QQ秀,QQ寵物、QQ空間等才是它的收入來源。以QQ空間為例,除了把IM的基本資料轉移之外,增加音樂、相簿等更多表達個性、品位這些能產生共鳴的東西。其他如QQ秀、QQ寵物等,通過網友表達自我,情感依託來獲利。

用吳宵光的話說,“擴充套件了關係鏈的能力”。正是這種擴充套件了的關係鏈,展示著不同的形象,衍生更多需求,進而寄託情感,產生巨大的需求,這種需求就是騰訊的價值和收益所在。

“未來提供個性化表達自我的體驗,從傳統轉移到網上,低成本、及時,使社群生活更容易。”吳宵光認為。

實際上,很多人也看到這一點,努力地做著,但鮮有成功者,倒是讓賣社群軟體Discuz者發了大財,它打通BBS和部落格的界線,使每一個BBS使用者都可擁有一個部落格。但是,不管是BBS還是部落格,除了增加使用者黏性、積累使用者資源,依然看不到虧損的盡頭。為什麼只有騰訊成功了?

“經過分析,我們依託IM平臺,去提供我們的增值服務。這是最基礎的,其他通過BBS做、部落格做,人們只看內容,不太看形象。”吳宵光分析。

恰好是通過IM平臺的朋友圈、關係鏈提供更豐富的自我展現能力、分享通過購買產生經濟效益,而朋友圈子、關係鏈通過IM的複製延伸產生巨大的使用者群。據騰訊拍拍網電子商務部總經理湛煒標介紹,QQ有1000萬個群,每個群就是某個型別的圈子,每個圈子平均愈50人。

“通過QQ秀、QQ寵物、QQ空間等橫向服務不斷擴充套件使用者在IM平臺上的個人屬性和關係鏈,使應用更豐富;同時,縱深挖掘更多新需求,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這樣橫向擴充套件平臺,縱向豐富應用。”吳宵光把它總結為騰訊“一縱一橫”的策略。

早期網民通過各類BBS、新聞群組、留言板、聊天室等方式參與網路社群,討論自己關心的話題,並在管理員審查模式下發布文字資訊,這時無論是資訊傳播維度,還是影響力、個性化資訊表達都是幼稚的,僅僅侷限於單向度的純文字釋出。

隨著網際網路應用的不斷滲透,一些表達縱向垂直主題的論壇開始不斷豐富起來,例如同學錄、旅遊類社群、攝影類社群等,直接將現實生活當中有同樣興趣愛好的團體遷移到了網路上,所不同的是更加跨越時間空間地域,更加發揚光大。

與此同時,一些優秀的綜合性論壇,例如 Myspace、mop、天涯等由於人氣的大量匯聚,也不斷地成熟發展起來;論壇的發展開闢了一個簡單的雙向互動溝通環境,網民逐漸主動起來,對話主體和資訊互動模式更加及時,開始了圖文並茂的社群化溝通時代。

殊途同歸

“傳統BBS、部落格只是單向度聯絡,而增加了社群功能,朋友、同學、熟人等關係鏈都搬到網上,這是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吳宵光說。對騰訊來說,即把IM的平臺性和社群的體驗性結合,進行資源擴充套件。

而社群之所以成為核心,正是因為在各種新技術的輔助下,更好地滿足了人們在當前網際網路時代的需求,那就是超越簡單產品和服務的體驗性,以個性化、情感化、娛樂化、休閒化為代表,一種體現互動、個性的網際網路新社群生活。

今年8月,Myspace的流量終於超過雅虎,成為全球第一大流量網站,這是一件標誌性的事件。作為WEB2.0的應用,在同業的一片慘淡聲中,Myspace的成功意義深遠,意味WEB2.0並非找不到贏利模式,雖然Myspace還沒走出虧損的泥沼,但已為期不遠。按目前水準,Myspace年收入約2億美元。

Myspace由一群美國加州青年創立於20xx年,20xx年7月被默多克的新聞集團以5.8億美元收購,之後發展神速,全球流量一舉奪冠。Myspace的功能包括交友、部落格、BBS等,Myspace 把線下生活成功地搬到網上,總結一下的話:通過音樂、明星對使用者的吸引;相對真實、豐富的個人資料;大量真實生動、吸引眼球的照片;自由衝浪的交友方式。

通過網站交友、分享、線下聚會,成為年輕人不可分離的社群生活的一部分。其收入主要靠網路廣告,前景被業界一致看好。也有人把它歸結為個人綜合入口網站。

“騰訊是在IM平臺上疊加網際網路增值、搜尋、拍拍(拍賣)、網遊等,是基於整個線上生活平臺的競爭。”吳宵光說。

騰訊、Myspace似乎殊途同歸。Myspace是從體驗性向平臺性延伸,騰訊是從平臺性向體驗性擴充套件。

然而當各類具有WEB2.0元素和理念的IM、部落格、SNS(網路交友平臺)、RSS(簡易資訊聚合)、播客、智慧搜尋、網摘、P2P(點對點)技術與工具的廣泛應用,尤其是被Myspace、騰訊等眾多網路公司整合在一起之時,社群的概念則有了充分意義的外延,以個性化展現和共同參與並重,每個使用者都可以營造以自己為中心的個人社群門戶,通過各種整合的應用,享受屬於自己的線上生活。例如QQ空間等新興的個人空間產品不但是一個類似於部落格的資訊釋出社群,更是一個可以展現自己虛擬形象、音樂、空間裝飾等應用為一體的個性化社群的典型代表。

轉自《網路傳播》

全面解析騰訊的成功之道:

從最初的QQ起家,在20xx年的時間裡成長為中國最大網際網路公司之一。如今騰訊的業務線已經涵蓋電商、視訊、遊戲、社交等領域,並且手握微信王牌,坐擁14000億市值,儼然是要成為網際網路一哥的架勢,小馬哥,你還得記得當年如何假扮女孩子陪聊QQ的嗎?

本文是騰訊眾創空間創業營導師吳宵光,1999年加盟騰訊(大家可以估算一下工號),先後擔任QQ研發團隊專案經理、即時通訊產品部總經理,網際網路事業部總經理、網際網路業務系統高階執行副總裁以及騰訊電商控股公司執行長。

在演講中,吳宵光回憶了當年做第一版QQ時的場景,也梳理了騰訊是如何從無到有,從0到1一步步蛻變的。包括043年推出增值業務,20xx年進軍網遊市場代理第一款遊戲《凱旋》後沉戟折沙的細節(現在遊戲儼然已經成為騰訊營收的大頭),以及佈局電商之後一直做不過京東最後收購的一系列心路歷程。

對於騰訊曾經揹負的抄襲罵名,吳宵光也絲毫沒有避諱,他在演講中說道:

20xx年,公司業績達到一個頂峰,基本上在每個領域,除了電商、搜尋以外,大家都說,要創業就面臨三件事,“生、死、騰訊”。我們在行業的口碑也不好,外界會說騰訊就是“抄”。確實那個時候我們也有這個傾向,這是過去戰略裡面的一種“跟隨戰”。第一名看第二名、第三名怎麼做,你發現他們的一些創新應該迅速跟進,利用原來平臺的優勢把它們壓下去。作為戰略的角度,這無可厚非。

勵志文章
勵志故事
勵志簽名
勵志口號
勵志英語
勵志書籍
勵志詩歌
勵志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