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心得體會 > 中醫心得體會(通用20篇)

中醫心得體會(通用20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醫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醫心得體會(通用20篇)

中醫心得體會 篇1

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中醫美容的萌芽。逐漸發展到今天,已經趨於成熟,各種技能方法與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朝代的史書上或各種古代醫學書籍上都有較多的記載。我國生活美容和醫學美容相互促進發展,構成了中醫美容的悠久歷史。從遠古的最簡單的美容方法開始逐步摸索,前進取得了無法比擬的成就。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科技水平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醫美容有歷史悠久,時間豐富,對生活美容的介入,有較堅實的理論基礎,具有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等特點。有多種美容方法,如:食膳美容,鍼灸美容,推拿按摩美容,氣功美容等方法,可見中醫美容的多樣性。中醫美容還分為多種臨床學科,有面板美容,眼科美容,耳鼻咽喉科美容,內科美容等,可見中醫美容的相容性。

學習了中醫美容,不僅對中醫的一些基礎理論有了初步瞭解,還掌握了一部分美學和美容學的知識。這不僅對今後的生活有幫助,而且對臨床醫學的學習也開闢了一條新道路。中醫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中醫美容更是一門要求技術精湛的學科,學好中醫美容,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以後還會學到中藥美容的知識,要求掌握的知識會更謹慎,精準。在這短短的半學期學習到的雖不深,但是已經激起了我的興趣,我會繼續努力,讓自己的水平更上一層樓。

1. 簡述中醫美容的歷史延革

2. 中醫美容方法有那些?

3. 請敘述兩味美容中藥的性味,攻效,主治,並結合臨床例項談談自己的體會

4. 列舉瘦身常用穴位並說明其體表定位與操做方法

5. 如何理解中醫美容學的基本理論特色並舉例說明

中醫心得體會 篇2

今天來到南方醫院的中醫外科診室見習,看著老師對中醫外科常見疾病的診治,使我對於中醫外科疾病的臨床表現以及治法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出診的是楊柳教授,楊教授給我們上過理論課,上課的時候楊教授就會舉一些臨床上他遇到的疾病,告訴我們正確的診治方法。現在來到診室,我們可以現場學習楊教授的診治步驟,學習他的一些診治方法,短短的兩個小時內,楊教授診治的病人有八個,其中一大部分都是複診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8歲患有白駁風小男孩,白駁風相當於西醫上的白癜風。患兒於前兩年患有白癜風,經過診治後,白斑消失,病情痊癒。但前兩個月右前額出現白斑,家屬帶該患兒到某面板診治所作檢查治療,面板診治所兩次的檢查結果都是為單純糠疹,後來家屬帶患兒到另外的一間醫院做面板CT檢查,確診為白癜風。楊教授治療白癜風有著一定的經驗,他明確的告訴患兒家屬,小男孩患的是白癜風,而不是單純糠疹。單純糠疹與白癜風應該作鑑別診斷,其中白癜風面板白斑,呈白色或乳白色,逐漸擴大,邊界清楚,面板光滑,無脫屑、萎縮等變化,而單純糠疹面板淡白或灰白,上覆少量灰白色糠狀鱗屑,邊界不清。楊教授讓我們認真觀察白斑的形狀,大小,顏色,邊界,從不同的特徵處鑑別診斷白癜風與單純糠疹。中醫外科的特色治療方法為內治與外治。在治療該白癜風患者上,楊教授就運用了內治與外治並重,相輔相成,增強療效。因為患兒之前的療程還沒有結束,楊教授讓患兒先把上療程結束後再複診,同時囑咐患兒要增強體質,避免光照的強度過大與時間過久。楊教授還說,在治療白癜風上,他們還是有一定的經驗,對於他們在白癜風的治療上要有著一定的信心。白癜風的患者一定要堅持治療,要增強體質,鞏固愈後的治療,樹立信心,防止復發。

粉刺也是一種常見的面板病。今天來診的病人中就有兩位女病患因為顏面長了粉刺就診的。粉刺相當於西醫的座瘡。粉刺好發於顏面、頸、胸背部,多發於青春發育期,與飲食不節和女生生理期有關。楊教授對於粉刺的治療也是採取內治法與外治法相結合,通過辯證論治的方法,根據兩位女病患的不同臨床表現,開的處方也是有所差異的。

兩個小時的中醫外科見習,學到的不僅是治療某一個疾病,更多的學習老師怎樣去診斷一個病,怎樣去辨證論治,怎樣去運用內治法與外治法相結合。老師說過,中醫外科的特色就是辨病與辯證相結合,先辨病,後辯證。“望聞問切”的基本步驟與方法應該好好掌握,另外,我體會到在中醫外科上,一定要注重觀察,要重點掌握中醫外科疾病辯證的辨病,陰陽辯證,部位辯證,區域性辯證,注意疾病的鑑別診斷,以免診斷錯誤而耽誤病情。所以,今後一定要認認真真學習好中醫外科的常見疾病,不能確診的疾病可以通過藉助現代醫學的一些技術,目的是為了確診疾病,先辨病,後辯證,通過不同的證型來作出不同的治療方法。

中醫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3月17至20xx年3月21日學習期間,我們從理論到操作實踐進行了強化學習。可以說,這期學習班起點高、模式新穎、效果良好。整個課程體系設計科學合理,既關注了當前中醫理論歷史,又關注了實踐的工作實際,既有前瞻的視野,又有豐富的案例分析。雖然本期學習班只有短短的5天時間,但我覺得感觸很多,收穫也很大。下面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彙報一下個人的感受:

一、拓寬了視野,開闊了眼界

這次學習,我們完成了48學時的課程計劃,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及知名專家教授的授課,領略了名師的智慧和風采,老師們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理念精深,在各自的研究領域都有獨到的分析和精闢的見解,他們精彩的講解不時閃爍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維理念不斷地受到新的衝擊,從而進一步理清了思想認識上的誤區,解開了許多工作、學習、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大大地拓寬了視野,開闊了眼界。正所謂:聆聽的是智者的聲音,感

悟的是中醫知識的力量;學到的是管理的精華。

二、增長了知識,提升了能力

一是學習了很多中醫理論基礎知識,中醫經典在護理中的應用、中醫特色護理技術臨床應用推廣等,科學的護理管理及病人管理方法。可以說,通過這次研修,切實地增長了管理知識,增強了工作自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能力。管理的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二是學習了很多新穎的思維方法。如廣西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楊連招的現代醫院護理管理的探討,這些新的思維方法,是在既符合政策法規和規律,又充分結合自身實際的基礎上,直面現實困難,突破常規思路,創新解決問題的辦法,達到問題迎刃而解,效率不斷提高,成效事半功倍的效果。實際上,這些思維方式所閃現出的智慧,就是解決問題能力的具體體現。因此,我覺得這些新思路、新方法對實際工作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它使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夠心態更加自信,思路更加開闊,方法更加靈活。

三是學習了很多有效的溝通方法。醫患溝通在護理管理中的重要性,簡言之,溝通,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瞭解,相互理解,就是消除誤會,化解矛盾,摒棄隔閡,就是密切關係,求得諒解,增進感情,達成共識。但凡成功的管理者,無一不是善於溝通的好手。作為護士長,一方面加強團隊內部管理,需要與護理成員溝通,良好的溝通,能夠使團隊成員理解管理者的管理意圖,能夠激大家的參與感和熱情,能夠引導團隊成員朝著共同的目標團結一致,發奮努力。另一方面創設團隊發展的良好環境,要與病人及家屬溝通。無論是要爭取領導的政策支援,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還是要贏得臨床科室的大力幫助,這都需要重視溝通,一方面要保持自信、充滿誠意,另一方面要善於尋找雙方的關注點、興奮點和共同點,促進工作的有效推進。

四是提升了個人修養。豐富的課程內容對提高個人的素養有莫大的幫助。

三、提高了認識,完善了自身

在學習中提高,在實踐中成長,通過學習,不僅逐步地提高和完善了自己,而且,通過學習,還促進了反思。

一是要注重提高理論修養。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地感覺到得自己的中醫理論水平和管理理論水平離工作實踐對自身提出的要求差距大。這不僅體現在自己學習的習慣上,沒有養成有計劃、有規律地學習理論知識的習慣,而且體現在自己的學習成效上,既沒有對各種理論做到大量涉獵,擴充知識面,又沒有精讀某種理論,融會貫通,更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因此,以後要在學習上更進一步加強,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在學習中提高、在學習中成長。

二是要注重積累實踐經驗。理論是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概括提煉而成。專家們的工作經驗和理論成果,都是因為他們不僅勇於實踐、不斷探索,而且是因為他們善於總結,注重積累。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注意收集、總結、提煉成功的經驗,使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方法,並逐步成為自身工作特色,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三是要注重提高業務水平。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要做好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以適應現代社會醫療水平日新月異的發展,使醫院發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能夠勇立潮頭,立於不敗之地。

中醫心得體會 篇4

眾所周知,中是中國幾千年唯一的學,中國人民幾千年來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中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繁衍昌盛,幾千年來的保健事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與西在專業技術上各有所長,各有優勢和特點。西的優勢在於精密儀器的檢測、高超的外科手術、複雜的器官移植、先進的搶救手段等。而中的優勢恰恰是西薄弱的方面,中的辨證施治既準確又靈活,奧妙無窮,對診治許多疾病,有其獨到的特點。如對功能性疾病的診治,退行性疾病的診治,病毒性疾病的診治,痰飲淤血病的診治,疑難病證的診治等尤具優勢。人民群眾對中中藥的認識比較深刻,有相當多的人群喜歡中中藥。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進化,人們對健康長壽的要求在不斷的提高,中中藥的治病之本、調理、滋補功能就顯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國人的傳統認識是中越老越吃香。一個年齡大的中,儘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稱老中,甚至誇大一點稱“名老中”,這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中是終身制的職業。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學好中呢?《扁鵲倉公傳》雲:“人之所以病病疾多,之所以病病道少”,這說明中難學。著名溫病學家吳鞠通又說:“學不精,不若不學”。

學中誠然難,學精則更難。但既學就必須學精,至少要確立“學精”這樣一個奮鬥目標,方能學成一個好中。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根據我個人學的體會,主要在於兩點:一要認真讀書。中的書籍,用“汗牛充棟”來形容,尚嫌不夠。讀中的書,不僅要讀懂、弄通,而且要熟讀、熟記,對許多重要的內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診斷學、中方劑學、中內科學、中婦科學、中兒科學、溫病學、傷寒論、金匱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論功底還必須學好《內經》。讀中的書,要善於融會貫通,中學的理論均源於《黃帝內經》,中的各科臨床,均源於歷代家的經驗積累和實踐總結。

舉例說吧,比如學《傷寒論》,不僅要與《金匱要略》相融合,還要上與《內經》相聯絡,下與《溫病學》相聯絡,此外,還要與內科學、方劑學、藥物學、診斷學相聯絡。比如《傷寒論》的少陽證,這個少陽證就出自《內經》的《素問?熱論》。《內經》的少陽證只限於少陽經脈症狀“胸脅痛而耳聾”,而《傷寒論》的少陽證則為半表半里證,膽火上炎,症見“口苦,咽乾,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必煩喜嘔”,用小柴胡湯主治。再聯絡溫病學中亦有一個邪鬱少陽證,寒熱類虐,心煩,口渴,脘痞,舌苔黃白而膩,用蒿芩清膽湯主治,系溼熱鬱閉少陽。如此聯絡比較,自然融會貫通。

中醫心得體會 篇5

在開始進行大三學期的選修課的選擇時,我看到了中醫藥膳這門課程,便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其實最開始我選擇中醫藥膳課的原因是因為我很愛吃,“民以食為天”嘛。但當我真正開始上課之後,我更相信我做的選擇是正確的。

周儉老師為我們講的都是一些易於製作的,貼近生活的藥膳方子,都是針對不同人群的常見病而做的,使我學到了很多養生的方法,原來好身體是可以吃出來的。很多人以為食療和藥膳是同樣內容、同樣目的的一門學科,因為它們都是通過食物來調理機體,但是二者也有著不同之處。食療是以純食品為原料,以保健為目的的一種方式。而藥膳是以食品和藥品共同製作,主要目的是防病治病。可以說中醫藥膳學包含了藥膳和食療兩方面的內容,但更偏重於藥膳。中醫藥膳學注重調理,沒有峻藥猛藥,只要長時間堅持服用,一般都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隨著中醫藥膳越來越廣泛的影響人們的生活,目前社會上對中醫養生的關注度逐漸增加,各地都陸續出現了以藥膳為主題的餐廳,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了藥膳這種防病治病的方式,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藥膳方子被研究出來,應用到更多人的生活中,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吃飯就達到治病、防病、養生的目的。

通過對中醫藥膳的學習,使我掌握了不少滋補養生的食譜,現在我也能自己製作一些簡單的藥膳方子。以後我就可以針對自己和家人不同時候的不同需要進行不同的藥膳調配,可謂終身受益。但是藥膳方子也需要有一定的原則。藥膳方子一定不能犯中藥禁忌。既然藥膳是通過將藥材與食材相結合而達到治病、養生的目的,那麼就不能對人體有任何害處,如果一個藥膳方子中的藥材互犯禁忌,那藥膳就不是治病的藥了,而是“致死”的藥!當然,這是最為嚴重的後果,但如果藥物犯了禁忌,是一定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的,那麼你通過藥膳養生的目的就事與願違了。其次藥膳還一定要能夠平衡陰陽,因為食用藥膳的目的就是要養生,如果一個藥膳方子不能平衡陰陽,那麼服食久了就會導致體質陰陽失調,這樣就得不償失了。藥膳的主要目的就在於將體質內有失偏頗的陰陽二氣通過食材的藥理作用進行調和,最終達到平衡的狀態。中醫藥膳的目的還在於調理臟腑、扶正祛邪,將藥材融入食物中,通過日常三餐,慢慢作用於患者,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患者體內的邪氣就會逐漸被食物中的藥材祛除,疾患也會慢慢的治癒。通常人們很容易犯一個毛病,就是別人說吃了這個好,自己就跟著吃,而沒有考慮是否適合自己。中醫藥膳要講究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是說不同的人體的素質稟賦、體質強弱、性格型別各不相同,各人之嗜好也不一樣,即使在同一人體,於一生中各個時期其體質及血氣盛衰也有所變化。

進行藥膳方子的製作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些情況,區別對待,採取最適宜的藥膳方案。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的人,其飲食宜忌有所不同。不同形態的人,其飲食宜忌也有差異。例如體胖的人多痰溼,適宜多食清淡化痰的食物:體瘦的人多陰虛,血虧津少,所以宜多吃滋陰生津的食物。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我國地域廣闊,各地的自然條件、人文情況均不一樣,因而人們的飲食習慣、體質以至所患疾病亦各有異。在選用藥膳方子的時候,也必須注意到地域的不同,相應地選取適應當地特徵的藥材、食材。最後就是因時制宜,人與自然界是息息相關的整體,自然界有寒、熱、溫、涼四時不同的氣候,食物也有不同的四性、五味,人們日常生活飲食要與氣候相適應,才能調養機體,健身防病。比如春天氣候漸暖,飲食既不能過溫,也不能過寒。當選擇平淡清補的食品,如蛋類、山藥、蘿蔔等。夏天氣候炎熱,人體水分蒸發過多,津液耗傷,消化功能減弱,加之貪食生冷,極易引起消化不良,日常生活應減少肉食,宜選擇清熱生津,易消化的食物,如魚類、粥類、蔬菜、西瓜之類。秋天氣候漸涼而乾燥,人們胃腸功能經過夏天的耗損逐漸增強,但不宜過食葷腥油膩,防止胃腸負擔過重,應選擇平補生津潤燥之品,吃飯的時候配合乳製品、蛋類、梨、蘋果、香蕉和蜂蜜等食品。冬天氣候寒冷,食宜溫補,增強禦寒能力,如配食牛、羊、雞肉之類,適當佐些辛辣調味之品,但不能過多,以免生痰助熱。這些都是製作藥膳方子應該注意到的問題。

《黃帝內經》一書中說: 早在 20xx 多年以前, 《黃帝內經》一書中說:五穀為養,五 “ 五畜為益, 五菜為充, 氣味合而食之, 以補精益氣。 ” 果為助, 《神農本草經》收載了許 在古代,藥物和食物是分不開的, 多治病與養生皆宜的品種,如大棗、薏苡仁、芝麻、山藥、 藥膳,古代稱為“食療” 蓮米、核桃、龍眼、百合、蜂蜜等。 藥膳,古代稱為“食療” 、 食治” 食補” “食治” “食補”等。我國著名醫藥學家,如張仲景、孫思邈、 、 孟詵、陳直、忽思慧、李時珍、王孟英等,都曾對藥膳有過 , 論述。如孫思邈在《千金方》一書中設藥膳專篇《食治門》 “ ” 認為: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用藥爾。忽 ,深刻地闡述了養生之道, 思慧曾著藥膳專著《飲膳正要》 特別是飲食與保健的辯證關係。陳直曾著老年保健專著《養 , “ 調而用之, 則倍勝於藥也。 老奉親書》 說:人若能知其食性,

中醫心得體會 篇6

中醫兒科學是一門運用中醫理論體系研究小兒時期生理病理、生長髮育、疾病預防、醫療和護理的臨床學科。中醫兒科學起源較早,早在隋唐就有專門教授中醫兒科的少小科,中醫兒科學專著及中醫兒科醫家為數亦多,使中醫兒科學逐步發展壯大,對保障兒童的健康、中華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進入現代科技高度發展的資訊社會,如何把傳承了幾千年的中醫兒科學順利發揚繼承下去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在這一學期的中醫兒科學的學習中,老師首先把中醫兒科知識、技能高效地教授給我們。同時,老師結合臨床教學的經驗,讓我們對中醫兒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對基本的中醫兒科學的知識有了初步瞭解,如驚風包括了急驚風與慢驚風兩種情況,急驚風主要有痰、熱、驚、風四大特點,臨床以高熱、抽風、昏迷為主要表現;多見於高熱驚厥及中毒性痢疾的發病過程中,昏迷、抽搐時間短暫,多為一過性發作;慢驚風是繼發於其他疾病之後,臨床常見於小腦共濟失調症等。

在教學中,適當穿插醫學典故,並突出中醫兒科學與《內經》、《傷寒論》、《溫病》等中醫經典的淵源。中醫典籍中有很多對兒科的精闢理論,如內經中的“骨弱肉脆”,溫病條辨中

把兒童的特點概括為“稚陰稚陽”等,這些經典醫著,無疑是中醫之本。對於學習中醫的我們來說,在學習期間多讀一些中醫兒科的經典典籍,對於傳承中醫的血脈,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深刻體會到,學好中醫兒科學僅僅依靠一本中醫兒科學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而中醫古籍浩如煙海,作為初學者的我們常常感到茫然,通過老師的介紹和自己學習的心得,我對部分以前閱讀過的典籍、教材進行了總結,如講到食積時,我們會想到畢可恩的《食溼與小兒疾病》;講到時行疾病時,我們會想到《溫病》的具體例項;講到脾胃系統疾病時,我們會想到江育仁的“脾健不再補而貴在運”的經典理論。

綜上,中醫兒科學的發展繼承需要我們的努力,經過一個學期老師深入、細緻、生動的講解,我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學習到了重要的學習方法,引領我們步入中醫博大精深的殿堂,為以後的學習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醫心得體會 篇7

為了醫院將來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醫院將從一個二級綜合性醫院轉型為三級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院,並在回醫藥的開發以及理論的形成上發揮獨特的引領作用。為實現並迎接這個轉變,我們全體醫務工作者參加了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西學中班。通過半年的學習,自己對中醫藥的理論和內涵有個進一步的瞭解,也從另一個視角審視西醫的理論體系,並將二者有機的結合,取長補短,極大提升了自己理論水平和臨床技能,體會很深。現就學習心得作一小結。

一、中醫學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與醫學實踐的有機結合。

中醫藥學,是我國人民幾千年來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通過實踐,不斷認識,逐漸積累了豐富的中醫藥知識。由於文字未興,這些知識只能依靠師承口授,後來有了文字,便逐漸記錄下來,出現了醫藥書籍。這些書籍,起到了總結前人經驗並流傳和推廣的作用。 中國醫藥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我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對於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著巨大貢獻。由於藥物中草類佔大多數,所以記載藥物的書籍稱為“本草”。據考證,秦漢之際,本草流行已較多,但可惜這些本草都已亡佚,無可查考。現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稱為《神農本草經》,著者不詳,根據其中記載的地名,可能是東漢醫家修訂前人著作而成。

《神農本草經》全書共三卷,收載藥物包括動、植、礦三類,共365種,每藥項下載有性味、功能與主治,另有序例簡要記述了用藥的基本理論,如有毒無毒、四氣五味、配伍法度、服藥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劑型,可說是漢以前我國藥物知識的總結,併為以後的藥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到了南北朝,樑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將《神農本草經》整理補充,著成《本草經集註》一書,其中增加了漢魏以下名醫所用藥物365種,稱為《名醫別錄》。每藥之下不但對原有的性味、功能與主治有所補充,並增加了產地、採集時間和加工方法等,大大豐富了《神農本草經》的內容。

到了唐代,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對外交通日益頻繁,應形勢需要,政府指派李績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經,稱為“唐本草”後又命蘇敬等重加修正,增藥114種,於顯慶四年(公元659年)頒行,稱為《新修本草》或外國藥物陸續輸入,藥物品種日見增加。為了適《唐新本草》,此書由當時的政府修訂和頒行,所以算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藥典。這部本草載藥844種,並附有藥物圖譜,開創了我國本草著作圖文對照的先例,不但對我國藥物學發展有很大影響,而且不久即流傳國外,對世界醫藥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以上所述是我國古代藥物知識的三次總結,以後每隔一定時期,由於藥物知識的不斷豐富,便有新的總結出現。

如宋代的《開寶本草》、《嘉祐補註本草》,都是總結性的。到了北宋後期,蜀醫唐慎微編成了《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他將《嘉祐補註本草》與《圖經本草》合併,增藥500多種,井收集了醫家和民間的許多單方驗方,補充了經史文獻中得來的大量藥物資料,使得此書內容更為充實,體例亦較完備,曾由政府派人修訂三次,加上了“大觀”、“政和”、“紹興”的年號,作為官書刊行。明代的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公元1518~1593年),在《證類本草》的基礎上)進行徹底的修訂,“歲歷三十稔,書考八百餘家,稿凡三易”,編成了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本草鉅著——《本草綱目》於李時珍死後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書載藥1892種,附方11000多個。

這一時期醫學發展的主要特點是:第一,中醫最後形成一個比較完整、比較系統的理論體系,即形成一個從生理到病理、從病理到藥理、從診斷到治療、從理論到實踐的系統性結構,其主要標誌就是辨證論治原則的普遍實施。這一成就是明代學者在總結宋金元醫學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完成的,其成熟時期和近代西醫理論形成時期,即從哈維到魏爾肖的時期大致相當。第二,溫病學說的形成和天花接種的發明,顯示了我國在傳染病領域的獨特成就。其臨床成效大大超過了抗生素和牛痘接種發明以前的近代西醫。第三,外科、婦科、兒科、 眼科、五官科等也都貫徹了辨證論治原則,顯示了中醫在這些領域的特殊療效。

中醫藥是我國醫學科學的特色,也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為中華 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並且對世界的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

二、中西醫理論體系的異同

世界文化是多元的,由於東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不同哲學思想和思維方法的基礎上,發展成不同的醫學體系。從哲學體系上說,中醫藥奉行的是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的樸素辯證唯物論,而西醫藥則是機械唯物論。中醫藥學講究藥食同源,而西醫藥學則將藥食截然分開。 中醫藥學認為人體不平衡即為病,而西醫藥僅承認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的改變才是病。中藥用以調整人體平衡,而西藥用於改變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中醫學是巨集觀整體醫學,西醫學是微觀分析醫學。對人體的認識上,西醫學認為人體是各組織器官組合而成的,整體等於部分之和,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任何組織器官都不能脫離整體存在,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在診斷上,西醫學重視區域性改變,強調實驗室指標變化,突出機器的作用;中醫學重視整體反應,強調醫患結合,突出四診合參、無創診斷。在治療上,西醫學強調對抗,如抗菌、消炎??等等;中醫學重視“調和”,調整陰陽、調和氣血??等等。

中醫藥博大精深。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仍弄不清其奧祕。現代科學越發展越能揭示出中醫藥的奧祕。例如,50年代用抑菌法篩選中藥清熱解毒藥,篩選的結果,最好的抑菌藥卻不是中藥中最好的清熱解毒藥而是五味子。此後的研究表明,中藥清熱解毒系通過調節免疫功能抑菌而非直接抑菌。中醫藥屬個體化治療,西醫藥屬群體化治療。近年的基因研究表明,每個人的基因都不相同,這一結論再次證明中醫個體化診治的正確性。

經絡理論和鍼灸學是中醫藥學理論與實踐中最具特色的重要分支學科之一。西醫藥學至今也沒有承認並將其納入它的體系。應該說,西醫藥學理淪本身也並不完備,原因在於其理論主要是建立在人體解剖學的基礎之上。眾所周知,人體解剖學是以屍體為研究物件。而經絡是人體中一個無形的開放系統,經絡作用與現象是活人才有的,人死之後就無法找出經絡的任何跡象,所以,屍體解剖學對人體尤其是活人的認識是不全面的。正因為此,西方醫藥學者、西醫大夫及西方國家的普通民眾就很難理解,中醫藥學為什麼會認為人的腎與耳、心與舌有密切聯絡?經絡學認為腎開竅於耳,心開竅於舌,是通過經絡相連的。所以說,中醫藥學在巨集觀上對人體的認識比西醫藥學更全面。

三、中醫學的現狀的思考

1.中醫理論中存在著西醫所沒有的本體論知識,如氣血經絡,還有特殊的巨集觀規律,如經絡體表聯絡規律、經絡臟腑聯絡規律等等,這些內容都沒有被現代科學闡述清楚。

2.在臨床方面,醫院管理、醫師資格准入,甚至論文評選、醫療事故鑑定上,用現代醫學的標準評判中醫學,使原本頗成體系的中醫學理論和診療經驗被肢解破碎,丟掉的恰恰是中醫藥學的特長。

3.在科研方面,由於中醫學和現代醫學認識事物的方法不同,用研究現代醫學的方法和標準而不是按照中醫學自身的規律去研究中醫,脫離了中醫學的本質,阻礙了中醫學按其自身規律發展,導致了中醫特色喪失。

4.在教育方面,用培養現代醫學人才的方法培養中醫人才,使得真正能夠按照中醫學的思維方式,把中醫理論應用於臨床的中醫人員越來越少,中醫學術後繼乏人的形勢已經顯露。目前國內中醫院校和西醫。

中醫心得體會 篇8

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結合生活實際融深奧醫理於淺顯地生活常識當中。中醫基礎理論重於思辨、抽象、實踐性強,但弱於直觀、具體、可操作性差。因此,在學習中,注意結合自己既往的文化知識及生活常識進行理解,常常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聯絡夏天長期在河水中浸泡的石頭或其他物體的表面所生苔蘚形狀為例,來理解滑膩之性狀,說明舌苔滑膩與水溼的關係,並由此理解溼性粘膩的致病特點。結合既往臨床實踐,融抽象理論於常見病證之中。如人體面板受涼之後,可見惡寒、無汗,鼻塞流涕,胸悶咳嗽等感冒症狀,中醫給以宣肺解表藥物治療後,感冒痊癒。以此說明肺主宣發、開竅於鼻、在體合皮的醫學道理。

也發現這門學科跟中國古代哲學和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密切相關。在其發展過程當中也不斷吸收外國文化,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的一些中草藥,大都原產地都不是中國,足以證明這一點。然而,提高中醫素質,中醫從業人員必須有過硬的基本功。要打好基本功應具備以下三個步驟:

中醫的臨床工作分為識病、辨病、立法、處方、用藥五大環節,最終必須落實在方藥上。如果沒有精確的處方,絕對不會有好的療效。故中醫歷來視湯頭、脈訣、藥性賦為啟蒙“三件寶”。“湯頭”即“方歌”。中醫素以清代汪昂的《湯頭歌訣》為藍本,並以《醫方集解》輔行。要求“湯頭”必須熟背至信手拈來的地步,臨床方可應用自如。“脈訣”是指脈學方面的歌訣。現以李時珍《瀕湖脈學》流行最廣,然李中梓《診家正眼》似乎更切實用,故云脈必“二李”。當然有精力多讀幾部更好。諸如:《四診抉微》、《脈訣匯辨》、《脈理求真》等。《藥性賦》是民間流傳多年且影響極大的入門讀物,淺顯易懂,朗朗上口,確實對初學用藥可具初步輪廓。儘管有些內容已不合時代的要求,但仍為廣大中醫所喜愛。除上述“三件寶”外,不可忽略的就是“鍼灸歌賦”。眾所周知,鍼灸是國粹,是中醫走向世界的“利器”。要想學好鍼灸,熟誦歌賦是必備的基本功。諸如:十四經循行、主病、穴位分寸歌、標幽賦、金針賦、通會指要賦、流注指微賦、勝玉歌、玉龍歌以及十二經子母補瀉、流注八法等方面的歌訣均應熟背如流。俗話說:“曲不離口,拳不離手”。以上第一步功夫,屬中醫的“背誦功”。

背誦功之後的第二步功,就是加強古文和醫史的學習。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華民族經過漫長的歷史,給後人留下了輝煌燦爛的中醫文化,不愧是偉大的寶庫,等待後人去努力發掘。而這些文獻均是用古文寫成。若不在古文上下工夫,勢必很難理解。如文字的構成、詞彙的衍變、語法的差異及古代文學常識、古天文學知識等等均需有一定的瞭解,否則學習醫古文非常困難。

文言文學得好,猶如與古人相與對坐應答,能進行跨時代的交流,也乃人生一大快事,而且學好古文是開啟中醫藥寶庫大門的鑰匙。故第二步功夫首先必須“學好古文”。

任何事情,任何學問都有一個發展過程。所以不管學什麼都必須瞭解本門的發展史。搞政治要學政史,搞文學要學文學史。當然中醫也不例外,也應學好醫學史。只有學好醫學史,才能瞭解各朝各代的名醫、名著及其學術觀點,也就是說要了解這些名醫名著是在何等歷史背景和客觀條件下形成的。同時也應瞭解前世名醫的奇聞逸事。譬如:朱丹溪三十歲學醫,三十五歲就能臨證而成大家。葉天士十四歲學醫,先後師從十七人等。這對一箇中醫的學習和成長均有一定的啟發。然而今人視學史為多餘,似乎與臨證無關,實屬大謬。

學古文具備了讀古書的能力,學醫史明確了讀古書的取捨,在選書讀書過程中,自然不會陷入歧途。同時還要博覽歷代醫家的醫論、醫著、醫案,對歷代醫家的成果有一個框架性得了解,對學術理論的構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故第二步功夫為“基礎功”。

要想學好中醫,則必須精讀一些古典醫籍,如《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溫熱經緯》、《神農本草經》、《醫學心悟》等。

《內經》、《難經》是中醫基礎的奠基。陰陽五行、髒象經絡、診法治則、五運六氣均需從《內經》、《難經》二經中探求。然《內經》中《靈樞》、《素問》各八十一篇,《難經》八十一難,共二百四十餘篇,要想快速通讀,談何容易?故初學者可選用明代李中梓的《內經知要》或近賢秦伯未的《內經知要淺解》為讀本,部分章句必須熟背。

《傷寒論》是六經辨證的典範;《金匱要略》辨臟腑經絡,是辨治雜病的基礎。《溫病條辨》系統論述三焦辨證,與《傷寒論》相對而言,使“萬病診法實不出此一縱一橫之外”。(《溫病條辨·凡例》)。《溫熱經緯》以《內經》、仲景為經,以葉、薛、陳、餘諸家為緯。其中“葉香巖外感溫熱篇”主要論述衛氣營血辨證系統,也應熟背。《神農本草經》是方藥學之祖,自然也是必讀之書。清代陳修園《神農本草經讀》可視為初學者較好的讀本。《醫學心悟》一般視為入門的啟蒙書,它是系統論述“八綱八法”之作,且書中載有很多療效高、實用性廣的方劑,如啟膈散、開噤散、半夏白朮天麻湯之類,皆臨床習用之方。這些醫籍的精讀,可使中醫理論的框架構架起來。故第三步功夫為“構架功”。

如上所述,背誦功、基礎功、構架功為“真中醫”必須具備的三步功夫。在這三步功的基礎上,進而博覽群書,淹通眾家之長,並廣泛吸取今人經驗,積極引進現代科學技術。古人云:“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早臨床、多臨床,從而培養和造就新一代的鐵桿“真中醫”。

漫漫岐黃路,吾將上下而求索。

中醫心得體會 篇9

本人之前一直關注和學習的都是內服中藥,對於外用藥瞭解甚少,總覺得中醫外科似乎已經失傳了。但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期間,跟從蕪湖市中醫醫院外三科黃樹林主任學習時,接觸了該院院內製劑--金黃膏之後,才發現:中醫外科真是神一般的存在啊!療效一點兒不比內服藥差,而且更加安全便捷。

回想起自己在大學期間,我校附屬醫院也曾創立過院內製劑--芙蓉膏。光聽名字就知道和芙蓉有關係,它是以芙蓉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軟膏,有點兒類似於清涼油的那種,但是看著沒清涼油清爽,顏色很像柏油便樣子(據患者反饋)。當時主要用於肛腸科術後肛周水腫,效果良好。目前市場上的芙蓉膏主要出自兩個地方:一個是北京中醫院,另一個是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也就是我曾經就讀學校的附屬醫院。而且這兩個醫院的芙蓉膏配方好像也不一樣:

北京中醫院的芙蓉膏組方為:芙蓉葉、黃芩、黃柏、澤蘭等。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芙蓉膏組方為:芙蓉葉、生南星、藤黃、樟腦等。很難說哪個效果更勝一籌,不過從患者反饋得知,兩者都很不錯。

規培結束後的我,回到寧國市甲路中心衛生院。當地地處皖南山區,風景秀麗的同時,每逢盛夏,草木茂盛;到了金秋十月,更是當地特產--山核桃收穫的季節。農夫們經常受到昆蟲的叮咬,痛苦不堪。有時候夜班,連續好幾個都是因為面板過敏前來就診,回想起當初學習的日子,決定自制院內製劑芙蓉膏,方便老百姓日常生活。組方如下:

黃芩30g、黃連30g、黃柏30g、大黃30g、澤蘭30g、膽南星30g、芙蓉葉50g

以上藥物共研成細面,過篩後,用醫用凡士林調製成20%的軟膏(取藥面20克,凡士林80克)。採用規格為50g的塑料膏盒獨立封存,用時取適量塗抹患處。方中“三黃”(黃芩、黃連、黃柏)均為清熱燥溼之藥,分別清上、中、下三焦之火邪;大黃味苦寒,具有瀉下攻積、涼血止血、瀉火解毒、活血祛瘀及清熱祛溼等功效;澤蘭味苦甘,具有活血祛瘀、利水消腫之功;膽南星味苦、微辛,性涼,擅長清火化痰,熄風定驚。當然,最重要的當屬芙蓉葉了,其性涼,味微辛,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功效。

我在臨床上用了幾次,患者反映效果不錯:

1、一個2歲多的小朋友,右側顏面部紅腫伴有疼痛,同時伴有同側下頜淋巴結腫大,考慮急性腮腺炎。打針吃藥均不配合,用芙蓉膏像抹面膜一樣,均勻地塗抹在患處,外面予以紗布覆蓋,早晚各一次。結果4天后電話回訪,患兒腫脹全消。

2、一名55歲的女性患者,2天前因剪腳趾甲過度,後勞作後右足大拇趾出現腫脹,考慮甲溝炎,建議患者拔甲治療;但患者懼怕,予以芙蓉膏外敷,同時予以口服消炎鎮痛藥物後,三天後消腫痊癒。

3、一位62歲的老年男性患者,因患有痔瘡多年,4天前因排便後痔核難以復位,同時伴有肛門部水腫。鑑於患者年事已高,同時又合併其他基礎性疾病,予以芙蓉膏外敷及口服地奧司明片,3天后患者肛周水腫消除,疼痛減退,甚是欣喜。

4.一位25歲男性患者,因釣魚時不慎被昆蟲叮咬,後出現小腿部紅腫伴有瘙癢感,予以芙蓉膏外敷兩次後,症狀緩解。

諸如此類的病例還有很多,這讓我覺得芙蓉膏似乎是“萬能”的。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芙蓉膏真是用處甚廣。芙蓉膏抹在體表後非常清涼、舒適,可以用來治療紅腫熱瘡(未成膿時)。因其功效為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對於治療腮腺炎、腫毒、瘡癤、痔瘡、關節腫痛、痤瘡、蜂窩織炎、乳腺炎初起,都有奇效。

家中常備這樣的軟膏還是非常有用的,即使碰不到癰、癤、丹毒這樣的重症,但燙傷、痤瘡、面板炎症還是常見的。特別是炎炎夏日,被蚊蟲叮咬,用點芙蓉膏外塗,說不定很快就好啦。因而芙蓉膏很是值得推廣。

中醫心得體會 篇10

一、 骨科中醫治療和中醫護理特色突出

重慶市中醫院為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院,是重慶市的中醫藥研究基地,是中醫護理的領航者。骨科共分為三個病區,骨一是骨傷,康復病區,主要收治創傷骨折病人,包括脊柱,四肢骨折等,骨二脊柱、關節病區,主要收治腰椎間盤突出症、骨性關節炎的病人,但是保守治療的居多,也開展骨折手術治療,進修一月未見膝關節置換術病例,手術開展範圍和我院差不多。骨三是骨病病區,全是保守治療的患者,設立三個中醫綜合治療室,三個病區的病人所有的中醫治療都在骨三病區完成(相當於鍼灸理療康復科、有先進的中醫理療裝置及康復理療師),三個病區的獎金統一結算。各病區廣範開展:艾灸、溼敷,中藥燻蒸、穴位貼敷、紅光等中醫護理技術 。 每個病人都使用了中藥或者是中醫護理技術,對病人的病情都做了辨證施護,護士對本科室的疾病都能進行相應的辨證施護,特別是對穴位的掌握非常準確。 欠缺的是術後病人的康復指導也不完善,沒有康復師。

二、 病區管理規範

1、 病房設施合理,利於管理,非常整潔。基礎護理落實到位。

2、 護理安全,防壓瘡,防跌倒,放墜床,防脫管標識醒目、齊全。

三、 實行了責任制的優質護理排班

醫院領導對護理非常重視,醫護的績效分配是平等的。按照國家的標準合理的配備了護士,人力資源非常豐富,護士長能有效的做到合理有效的安排,能做到自己的病人自己管理。並且有臨床支援中心的配合,保證了護士充分的休息。護士每天晨查房的時候都會說一句:我是你的責任護士,我姓王XX,今天我負責你的護理及治療。有完善的質控體系,能有效的協助護士長處理科室事務。護士長巨集觀調控,定期參加科室的培訓及查房,不定時進行提問,極大瞭解放護士長繁雜的工作。

四、 科室繼續教育培訓統一規範

每週一週五是三個病區的大交班。每週一都有定期的醫生護士講課,並且都是在下班後進行,要求人人蔘加。每月醫院有大講課。每2周的科務會就如同我院的質控會一樣,切實的解決問題,改進措施。在實習帶教方面,非常注重聽取學生的心聲,不斷的調整帶教的方式。而且對學生是嚴格要求。這次進修期間聽了一次對全院實習帶教老師的培訓講課,受益匪淺。

五、 護理文書書寫規範

醫院的護理記錄採用電子記錄,卷面整潔美觀,醫生可以在電腦中隨時檢視。對入院評估單能及時的填寫並能及時有效的和病人溝通。醫囑開出規範,沒有遺漏,特別是口服藥醫囑囑託都有交患者自理的提醒。

對照重慶市中醫院的護理管理,我覺得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對待護士的中醫培訓流於形式,考核力度不到位,科室的護理質控體系運轉不夠有效,特殊管道標識缺失,實習帶教存在鬆散,下一步工作計劃希望能在科主任的帶領下,建立中醫綜合治療室,充分發揮骨科中醫治療和中醫護理特色。

中醫心得體會 篇11

我是一名中醫大二在校生,一直以來我對中醫都有濃厚的愛好,尤其是學了兩年的專業課程,特殊想身臨其境的體驗中醫看病的全過程。

機會最終來了,經姑姑引薦,趁暑假假期,我懷揣著好奇心從xx來到xxxxx老師的診所學習。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抱著很大的勇氣與決心來到這裡。在我的腦海裡,跟診老師一般是鐵面無情,嚴肅冷漠的角色。恰恰相反,x老師是平易近人,幽默風趣的人,師母和爺爺奶奶都把我像家人一樣看待。在這裡我就像是個孩子,有家的味道。雖然讀了兩年基礎理論知識,但對於老師有時候講的也是雲裡霧裡,方劑學的300多首方子在學校背的.累死要活覺得已經很了不起。而老師隨便講出一個沒聽過的方子,瞬間懵了,才覺得自己孤陋寡聞,才疏學淺。來了個病人如何望聞問切和辯證思路,理法方藥等等,老師還是熱情毫無保留的教我,漸漸地才覺得理論與臨床假如不結合,永恆只會紙上談兵,不會應用,才默默感激不枉此行。

老師經常講辨證論治,切不可以對症下藥,而證才是指導遣方用藥的根本,所謂“有其證,用其方。”原來抓藥也是一門學問,首先得會識別稱杆,其次如何拿稱,藥物稱重,和分量,講究高效無誤。在其過程中,我還可以親眼熟悉中藥,這和教科書上照片還是有所區別,更加深刻的領悟中藥的魅力,使我感受良多。

老師講了許多他行醫20多年的親身經歷告訴我,趁還年輕多讀經典和背誦方子,為以後臨床打下堅厚基礎。

中醫講究靈便變通,每病人的特點不一樣,因此儘管同一種病,也要因人而異,辨證施治。老師常說:“中醫是治病的人,而不是治人的病”。這就是中醫和西醫的差別,中醫從整體觀念出發,調和陰陽,扶正祛邪,以人為本,最終達到陰平陽祕。在我看來,中醫既奧祕,又科學。

中醫這條路要想走好,還得下苦功夫,任重而道遠,堅持到底,走好以後的每一步,以後一定把中醫理論知識學紮實,一步一個腳印,永恆保持一顆謙虛好學的心,努力做一個真正能幫患者解決痛苦的好中醫。

中醫心得體會 篇12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俗話說:“醫食同源,藥食同行,先到廚房,後到藥房。”食療治病,在我國的歷史源遠流長。由於中醫治病,重視陰陽寒熱辨證食療亦當先了解食物的屬寒屬熱,屬陰屬陽,才能有的放矢。藥食同源藥物與食物具有相同的特性,不論是進補還是藥膳,都離不開中藥的搭配,因此,在選擇藥膳之前,加深對中藥特性的認識是絕對必要的,也是進補的先決條件,否則,選擇不當,不但無法達到進補的預期效果,還可能弄巧成拙。

一、藥材的“四氣”“五味”

溫熱寒涼是藥材的四種藥性,也稱四氣。它是從藥物作用在人體方面的表現概括而來的,也就是說,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一般屬於寒性或涼性。例如黃芩和板藍根對於發熱口渴、喉嚨痛等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即表明這兩種藥具有寒性。相反的,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一般屬於熱性或溫性。例如干姜對於腹中冷痛、四肢厥冷等有溫中散寒的作用,因此將它歸納為具有熱性的藥。因此,常聽人說某種藥非常燥熱,或是非常寒涼,不能多吃,這些也許只是針對某些人或在某些情況下如此。需要採用什麼藥材,必須依據個人當時的實際情況而定。

五味是指藥物和食物的真實滋味,包括:辛甘酸苦鹹,這是藥食的五種基本滋味。這五種藥味各有不同的作用:

辛:發散、行氣、行血。例如:薄荷、木香、紅花等。

甘:補益、止痛、調和藥性。例如:人蔘大補元氣、熟地滋補精血、甘草調和諸藥等。酸:收斂、固澀、生津。例如:烏梅斂肺止咳、五味子斂汗等。

苦:通洩、燥溼。例如:杏仁降洩肺氣、枇杷葉降洩胃氣、蒼朮消除溼氣等。

鹹:瀉下作用。如海藻、昆布、芒硝等。

二、“五味”與五臟的生克關係

飲食五味與五臟的生克關係也應注意,如:偏嗜五味造成髒氣之盛衰失常,多食酸則可傷脾,多食苦可消肺,多甜食可傷腎,多食辛可傷肝,多食鹹則傷心。五味所禁:辛味善行氣,有散發之性,多食就會耗氣,氣病要慎,不能過量;鹹味善走血,用量過大則血行凝滯,血病要慎用;苦味善走骨,能動心火,多用則火,骨生於腎,故骨病應少食苦味食物。甘味性滯走肌肉,多食易致肌肉壅滯,故肉痛時不宜多食;酸味善走筋,有收斂作用,多食則引起筋脈拘急。飲食要葷素適宜,五味兼備才能使脾胃調和,五臟收益。

三、藥食同源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藥食同源,如紅棗健脾,山楂助消化,梨滋陰潤肺,蕎麥是消渴病人的好食品。糯米、黑米性味甘溫,具有益氣補血、暖胃健脾,滋陰潤肺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體虛乏力的病人。中醫還根據疾病辨證和食物性味,採取以動物的內臟來補養人體的臟腑,如貧血目疾夜盲症。肝虛可用豬肝,腎病用豬腰,遺尿用豬膀胱,腎病用豬肚等。在辨證施膳時要遵循中醫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進行食性的選擇配膳。寒涼性食物,如小米、赤小豆、綠豆等,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可用於熱證的調護。熱性溫性的食物,如糯米、黃米等,甘溫食物,具有溫中、補陽、祛寒之功效,可用於寒證病人的調護。辛散類食物,如蔥、韭、姜、蒜、辣椒等,具有解表散寒之效,可用於風寒感冒患者的調護。苦寒、甘、寒性味的食物,如各種水果及一些瓜類多有清熱、瀉火、解毒等功效,可用於溫病熱盛傷津者的調護。

四、均衡營養,合理膳食

人體是一個整體,有諸內者,必形諸外,視其外,應知其內臟、面板、毛髮、指甲等的改變,必是臟腑功能失調或衰減而致。機體功能能量的平衡全賴於氣血生化之源的脾胃能否建運脾胃正常運轉的重要之處在於飲食有節度、按時適量、不過飢、過飽、過熱、過冷、不擇食、偏嗜、注意飲食平衡,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在飲食調護中,注意為患者提供豐富多樣的食物,避免單調飲食品種,不僅要有雞、魚、肉、蛋、奶、谷、豆、果蔬,而且在形式上要有流質、半流質、軟食、普通飲食及特製的營養液等。患病之體,臟腑功能紊亂,脾胃多受累,使運化功能減退,給予清淡食品,不僅易於消化吸收,亦可減輕胃腸負擔,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但是單純素食、蛋白質含量較低,維生素和鐵、鋅等微量元素吸收減少,利用率較低,不能滿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及病理要求,只有在素食的基礎上搭配適量的葷腥之品,才能滿足病體之需注意切忌過量。

運用中醫食療基本理論指導飲食調護,是中醫臨床辨證施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藥療、食療相結合,是中醫臨床護理的一個特點。在臨床辯證準確下做到藥食相須,寒溫相宜,五味相適,就能提高療效,使病人儘快康復;反之則影響藥效,加重病情。在護理過程中如何指導病人進行食療是非常重要的。

中醫心得體會 篇13

中醫難學,但學好中醫有方法。如何學好中醫?一般來說,我們先要把課本學好,除此之外,還需要掌握一些方法。以下談談我自己學習中醫的幾點體會,願與讀者分享。

一則,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

這一條非常要緊。我讀大學時,是先在課堂上讀四年書,再開始臨床實習(大四時曾有兩個月的臨床見習)。我認為,臨床一定要早,若臨床太晚,不利於醫術提高。臨床要與課堂學習結合起來,否則,先在教室裡呆坐幾年,等到了臨床,課堂學的東西都不記得了。

再者,只有從臨床上才能體會到何為疾病,如何治病,中醫如何取效,若不臨床,以上都不過是想象,是閉門造車。我自己的體會,多多臨床,大有裨益。

我們可以從臨床中學習。每個病人都是我們的老師,病人拿自己的健康與生命交付給我們,這是對於我們的極大信任,千萬別辜負了病人的信任。要從病人身上學習,病人的症狀變化,病人敘述的病情資料,都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中醫。

二則,讀各家醫案。

讀歷代中醫大家的醫案,有如名師在側,耳提面命,最有助於提高醫術。醫案不能濫讀,要讀適合於自己的。比如,若想提高傷寒水平,就讀傷寒醫家的醫案;想提高溫病水平,就讀溫病醫家的醫案;想提高鍼灸水平,就讀鍼灸醫家的醫案。我向來重視讀醫案,且自己也收集了坊間所出版的幾乎所有醫案著述,方便隨時翻閱。

我讀醫案的方法。讀醫案時不妨先讀前半段的病情描述,然後自己分析,琢磨其病當辨為何證,需用何方,如何加減化裁,然後把自己的結果與原案對比,看自己差不哪裡,為什麼達不到原案的水平,還需要從哪些方面再努力。這樣讀醫案,每讀一篇,都能有所提高,多讀多提高。若能堅持數年,廣覽諸家的數百醫案,我相信,必可提高醫術,兼可學得諸家的臨證經驗。

這個方法的要點是先找些好醫案,比如葉氏的《臨證指南醫案》,多是先述病,後辨證,再有議論,列出方藥,甚是方便我們學習。另外,亦可讀《名醫類案》或《古今醫案按》,都是歷代名醫的臨床精華。再者,今賢所編的醫案亦復不少,有的洋洋灑灑上百萬字,蔚為大觀,亦頗可一讀,隨便翻翻也不錯。

三則,生活中用心。

學習中醫與學習西醫不同,西醫的知識全在課本上,中醫卻需從生活中多加體會。比如,四時如何變化、陰陽怎樣升降,往往可以在生活中體會出來。再如,為什麼兩廣人會吃酸嘢?為什麼北方人比南方的身高且體壯?為什麼一場秋雨一場寒?等等,此類問題都可從中醫裡面找到答案。平時多觀察,多思考,多總結,這也是學習中醫。

我的新浪微博裡有許多這樣的思考,都是我自己從生活中學習中醫的點滴體會。這樣的體會多了,中醫水平必然上漲。

再者,中醫不是必需在高大上的醫院裡才能實踐的醫學,中醫是生活中的醫學。學習中醫,亦需從生活中體悟。中醫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醫與我們的飲食住行息息相關。比如,食物皆有性味歸經,平時所吃的食物,也多是中藥;經絡穴位在自己的身上,經常自己找尋按壓一番,既可養生,亦有助於掌握中醫。

四則,複習,複習,再複習。

溫故可以知新,溫故可以提高。複習的重要性說一百遍也不為過。年輕人往往喜歡獵奇而不喜歡複習,卻不知複習的收穫遠遠大於獵奇。經常複習曾經的所學,既可以鞏固知識,更可以藉此而觸類旁通,可以引申出別的收穫。

我自己的體會是,有些中醫學科非常重要,不妨反覆用功,比如,博士畢業後我經常把《方劑學》課本放在枕頭邊上,睡前隨意翻讀幾頁,堅持了數年,以至於方劑非常精熟,臨床用之得心應手。

隨著學業的進步,不同時期需複習的內容自也不同。但不管如何,重視複習,特別是對於基礎知識的複習,對於提高醫術很有幫助。

五則,動筆。

我一直主張學人要經常動筆,一方面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用筆記下的知識方便隨時複習;另一方面,動筆有助於思考,有助於提高。比如,當我創作一條新的微博時,我會反覆思考,如何行文措辭,如何使語句流暢,如何使醫理明白易懂,這樣的思考過程,非常有助於提高。而且,若能每天都動筆創作,相信對於中醫的理解會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廣博。

動筆記什麼呢?可以記每天的讀書或臨床收穫,可以寫自己的心得體會,可以創作關於中醫的文章,也可以抄錄古人的名句,方法不一,但只要動筆就有助於提高醫術,這一點是毫無質疑的。

剛開始可能有些困難,不知道寫什麼,這樣的過程每個人都會經歷過。堅持下去,慢慢地就習慣了。正如我自己在數年前開始創作微博時,我就暗暗立志,一定要堅持下去,把自己每天的臨床醫案、讀書體會、思考所得、旁聞道聽的逸事都記錄下來,若能積累成百萬字,這將是我從事中醫的寶貴財富。於是我就堅持了下來,日日不懈,至今驀然回首,卻已經創作了百萬多字的微博了,當年的目標實現了!自己也感覺伴隨著寫作,醫術提高地飛快。我有這樣的體會,我也願意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都能掌握這個方法。

六則,重視經典。

重視經典與興趣無關。即使你對經典沒有興趣,也不要忽視經典,咬著牙,硬著頭皮,也要學好經典。因為經典為古代聖賢之作,其中有大智慧,包涵了哲學、人文、醫學、地理、天文等多個學科的學問。簡而論之,就中醫來說,四大經典包括《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以及《難經》,這是每一位中醫人所必需學的。

重視經典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源自實踐。實踐出真知,中醫的臨床實踐離不開經典,甚至可以說,每個思路,每條辨證,每張藥方,都與經典密不可分。學好經典,即是踩在了前賢的肩膀上,站的高,看的遠,臨床療效必然高。而忽視經典,有如有寶山而不入,不是盲人,就是傻子。

重視經典,就要學習經典。要不斷地學,溫故知新——這是我學習經典的方法,我自認為反覆閱讀經典非常有必要。

剛開始學經典時,不妨只看原文,不看註解,自己慢慢領會,能領會多少就領會多少,邊讀邊記誦,邊記誦邊領會。經典的句子背熟了,一些深奧的中醫理論自能領會,有的即使暫時不能領會,經歷多年臨床之後也會有所感觸而明白的。

實在不明白的,再看前人的註釋。讀註釋不能全信,也不能全懷疑,要有自己的眼光。若實在不會分辨,那就不妨先記住吧。多讀幾家不同的觀點,自己體會,看哪家觀點更合乎自己的心意。自己認可的觀點,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自己暫時不認可的,也不一定是錯誤的,隨著讀書、思考及臨床閱歷的增加,以前不認可的觀點也許反而為認可了。

臨床時要常想想經典,讓自己的思想完全進入經典之中,有時心中一亮,豁然開朗,可於混亂的迷霧中領會出清晰的治療思路與方法來。我自己的體會,經典的幾乎每句話都能指導臨床,之所以我們體會不出來,那是因為水平不夠,或者,與臨床結合地不夠緊密。要想把經典用在臨床上,並且左右逢源,非下十分的苦功夫不可。所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一分辛苦一分甘甜。付出必然會有收穫。

隨著自己醫術的提高,對經典的理解也會提高。初時對經典的某句話可以理解地非常淺顯,後來,臨床漸多,思考漸深,對經典忽然有新的感悟,這種感悟即是提高。我認為,《素問》的前四篇要反覆研讀,這四篇東西最能引人深悟。初學中醫要讀,臨床數十年之後還是要讀,邊讀邊思,邊讀邊臨床,每讀一遍,對於中醫理論的體悟就會深入一層。

有人說,經典很枯燥,讀來毫無感覺。怎麼辦?我建議不妨再讀,反覆讀,努力找其中押韻的文字,讀時儘量抑揚頓挫,這樣既好讀又好聽,還方便記誦。邊讀邊琢磨,讀著讀著就慢慢地上手了。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沒有誰天生喜歡讀書,但我們每個人求學多年後不是也喜歡上書了嗎!

有人瞧不起經典,認為古人的智慧不如今人——這是妄自菲薄,是不瞭解古人。古賢的智慧極深極奧,深研四大經典,再結合臨床後,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在心中由衷地佩服古人的。

當今社會文明在進步,中醫也要跟著進步。進步不是拋棄中醫,不是讓中醫西化,這不是真的進步,這是倒退!中醫進步就是要抓住經典,越是緊抓經典,中醫越能進步。

七則,跟師。

跟師,要跟明醫,要跟大家。若師傅願意願意把自己的所學完整地教給學生,這是最好的老師。跟師的好處極多,可以當面學習,手把手地教;可以隨時提問,督促著進步;可以方便地傳承老師的學術思想;跟著老師學習,白天工作,晚上讀書,就象古人學習中醫一樣,這樣最有助於提高醫術。

當然,跟師時,千萬不要有疑必問。先自己看書或思考,並與同學交流,若實在找不出答案,再向師傅請教。我相信,每一位明師都喜歡勤奮好學,且態度恭敬的學生。有時,師傅的觀點可能不合乎課本,或合乎主流,我認為當細心學習師傅的觀點,自己在臨床上體會。

八則,勤奮好學,孜孜不倦。

中醫難學,因為中醫涉及到方方面面,一個好的中醫需要懂的東西非常多,不僅要精研湯藥與鍼灸,還包括相學、文學、歷史、天文學、西醫學、中國傳統哲學等等。因此,要求我們中醫人一定要努力進取,每天都要努力,每天都要讀書。需知若一天不讀書,即是一天浪費了光陰。別人都在進步,我們若不努力,就會倒退。

作為中醫人,還要有吃苦的準備,要有一輩子努力的準備。讀不完的書,幹不完的臨床,永遠也不會到達頂點的攀登,會一直伴隨我們一生。與其痛苦,不如享受,享受讀書的快樂,享受臨床的快樂,享受努力的快樂。享受的過程,亦是進步的過程。因為快樂,我們更努力;因為努力,我們更進步;因為進步,我們更快樂。

以上拉雜寫下這幾點體會,是我在奧地利臨床工作的間隙倉促草就的,希望能有助於年輕學子進步。這些只是我自己的學習中醫體會,不一定合乎每個人,讀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學醫體會分享出來。我們都要進步,我也願意與讀者一起努力。

中醫心得體會 篇14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逐步由世界大國邁入世界強國。在一帶一路新形勢下,中國開始注意到文化軟實力對國家科技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於是,作為中華民族靈魂和精神支撐的傳統文化得到了應有的關注,國學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更得到了高度重視。而高校作為傳播和創新文化的重要機構和場所,有責任也有必要將其應用於教育之中。十八大報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都需要在一定的文化傳統基礎上進行變革、創新和發展。拋棄傳統,就等於丟掉根本,等於割斷自己的精神命脈、喪失文化的特質。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母體,我們應當懷著溫情和敬意自豪地對待。

中醫藥學具有深刻的哲理性、科學性和倫理觀,橫跨自然科學、哲學和社會科學,蘊藏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優秀的高階中醫藥人才須達到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和諧統一。中醫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立足於中醫藥學的人文特質,突出中醫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和亮點。同時,中醫藥文化中所蘊涵的中國古代天人文化,人文文化和大一統文化也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把國學貫穿到中醫藥的教育中來,是中醫藥院校德育教育可行的思路之一。

一、國學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國學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表達著豐富的中國文化思想。教育的本質是文化與人的雙向建構機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文化形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過程,也是一種以文化形態、方式、方法促進人的發展的過程。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德育的文化功能也在不斷擴充套件。德育與文化應當緊密結合,不斷創造和更新,實現德育和文化兩個維度的發展。國學教育與高校德育實際上也存在互動關係和內在契合之處。

(一)化人育人的作用

國學是中華優秀文化的載體,蘊藏豐富。中華文化被稱為倫理型文化,這種文化以經典為形式得以儲存,因而國學中充盈著豐富的、直至如今也極具現實意義的思想道德觀念和倫理規範。無論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處世之道,還是“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人格精神,抑或孝悌忠信等倫理襄永、愛國愛家的民族精神,對於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養成均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說,國學可以成為高校德育的重要載體和資源,能夠更好地滋養和支撐高校德育。

高校德育旨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讓大學生成為德與才兼備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成為富有民族精神、思想道德水平較高、社會責任感強的優秀大學生。尤其是,要強化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提升大學生的民族自信、促進大學生實現民族自強,就必須從傳統中、歷史中找到支撐。從這一意旨上來講,國學的特性決定了它能夠為高校德育提供助力。國學與高校德育,統一於教化和培育全面發展的大學生,二者統一於化人與育人的要求與實踐中。

(二)文化傳承的作用

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固有的傳統與根本。數千年綿延不斷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一種有著廣泛影響力、強大凝聚力的精神力量,其中的精華部分凝聚了袓先的智慧和力量,這些智慧一般集中體現在歷史流傳下來的偉大經典之中。它們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標誌。在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斷進取的過程中,優秀傳統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是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讓廣大中國人接受優良道德道德傳統、提升道德修養的重要要求。因此,實現文化的傳承是民族和國家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題中之義。

如今的高校不僅是知識的寓所,更是引領文化的力量。大學生是時代的未來,一定要樹立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大學的基本職責之一就是實現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實現民族精神財富的傳承和發展,提升民族文化自覺和民族文化自信。“這些因素的傳承和弘揚不能不依靠德育,應該說德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弘揚和培養一種民族意識、民族精神。”高校德育作為大學教育的一個部分,是國學所承載的傳統文化能夠獲得傳承和發展的重要高地。在高校德育之中貫穿國學,使得優秀傳統文化能夠通過這一方式得到更廣泛的認識、接觸、理解和接受。換言之,高校德育是國學發揮作用、實現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將國學與高校德育相結合,是傳承和發展文化的要求。

總而言之,國學與高校德育統一於開展高校德育、教化大學生的過程之中。在這一過程中,高校德育通過對國學內容的檢驗、選擇和教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既傳遞道德知識、哲學知識等知識形態的文化,也傳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規範形態的文化,還傳遞情感、態度、信仰和各種文化心態、社會風尚等多形態的文化,從而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二、傳承中醫藥文化在德育教育教育中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後,傳統中醫藥人才培養的師國學承模式變為院校培養,中醫藥院校為我國培養國學了大量高等中醫藥人才。時至今日,高等中醫國學藥院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思想日趨成熟,然而國學令人費解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發展起國學來的中醫藥卻要擺脫自身的理論基礎及其架國學構,追求科學實證,日漸式微的原典理論已經成國學為人們對古典文化神壇的祭品,處處可見的“中國學西醫結合”、“中醫現代化”等光怪陸離的文化標國學旗無論是在中醫最高學術機構,還是在人們的國學普通生活之中,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的熟語,在此國學語境下的背離傳統、背離經典的任何言論和行國學為都是對當下受眾的誤導,也是對中醫原旨的國學玷汙和嘲弄。因此,高等中醫藥院校在著力國學中醫藥現代化的同時,應把中醫藥文化教育放國學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緊密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國學和發展中醫藥文化,不斷提高中醫藥學生的綜國學合素質。

(一)中醫藥文化是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國學成部分

自從十八大報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都需要在一定的文化傳統基礎上進行變革、創新和發展。所謂文化,是指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國學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藥學發生、發育和發國學展的思想母體和動力源泉,科學與人文的成功國學交融是中醫藥學的基本特質。中醫藥學是中國國學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寶庫,是中國先進文化的重國學要組成部分。在世界醫學史上,許多文明古國國學都有過自己的傳統醫學,但是,歷盡幾千年的滄國學桑,目前碩果僅存且承傳不絕的只有中醫藥學。國學數千年來,中醫的實效性作用並沒有因年湮代國學革而削弱,一代又一代承前啟後的經驗積累使國學她超越了時空侷限而更臻完善,其關鍵的原因國學即在於她的文化性遺傳,在於她具有先進文國學化的合理核心。

(二)高等中醫藥院校德育教育要突出中醫國學藥文化特色

大學不僅要培養專門人才,而且國學應培養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國學應培養具有優良綜合素質的人才。各高等學校國學要確立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共同提高的國學人才觀,明確加強文化素質教育是高質量人才國學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將文化素質教育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全過程[9]。因此,大學教育承國學載著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務。傳承文化是現代大國學學的基本功能,創新文化是現代大學的崇高使國學命,研究文化是現代大學全部活動的基礎。

中醫藥院校是培養高素質中醫藥人才國學的重要基地,進行中醫藥文化教育理應成為中國學醫藥院校的基本職能,理應成為中醫藥院校德國學育教育的重要內容。繼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是國學中醫藥院校的基本職能,弘揚中醫藥文化是中國學醫藥院校的神聖使命,而創新中醫藥文化則是國學中醫藥院校的核心競爭力。毋庸置疑,在市場國學經濟條件下,中醫藥學要繼承、創新,中醫藥院國學校要發展、強壯,突出中醫藥文化特色不容忽國學視。某種意義上說,特色就是市場。高等中醫國學藥院校的人才培養在重視學生專業素質教育的國學同時,更應注重中醫藥文化教育,以中醫藥文化國學豐富中醫藥學生德育教育。

三、中醫藥院校學生國學德育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加強國學素養的培育有助於提升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文化認同”是一種個體被群體的文化影響的感覺,是人們在一個民族長期生活中形成的對本民族有意義事物的肯定性體悟。文化認同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建立。而大國學的範疇認為傳統文化就是國學,學習國學對建立學生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文化自覺性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在中醫藥院校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傳統文化的薰陶,有意識的提高學生對國學課程的學習興趣,繼而提升學生的國學素養。在 7年 0月的十九大報告中已經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提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國學素養必然有助於提升文化自信心以及文化認同感。

(二)提高國學素養是提升醫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提高國學素養離不開國學教育,畢天璋提出“我們暫時可以界定為以國學為核心內容的,旨在傳承中華民族思想、文化和學術傳統,培養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的教育。”而中醫學本身和傳統文化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中醫學就是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儒道等學說思想都影響了中醫學的文化背景,而擁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才能夠更好的理解中醫理論中的精華。而國學中的經典無疑會幫助學生增強文化底蘊,提升人文素質,例如讀《論語》可以讓學生知禮、知仁義,懂得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讀《孟子》可以提升學生內心的道德感、提高社會責任感;讀《莊子》可以幫助學生更加豁達灑脫;讀唐詩宋詞在讓學生感受審美愉悅同時詩意的體悟人生,學習國學可以讓我們心靈中有詩意,記憶中有歷史,思考中有哲理。

總之國學在高校德育中的應用既是響應中央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也是對社會和學術界“國學熱”的迴應,更是高校德育自身不斷改革和提升的應有之義。國學中包含的精華和優秀資源,能夠為中醫藥高校德育注入新的血液、帶來新的力量。

中醫心得體會 篇15

我是20xx級電子資訊班的一名學生,我學的專業是電子資訊與科學技術(醫學方向),其實是喜歡學醫的,結果沒想到學的是與醫學無關的,所以希望在選修課上可以普及一些醫學方面的知識,所以選了《中醫醫學案概論》這門選修課。學習後深感醫學的博大精深,醫者的偉大。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及一些感想。

通過學習中醫學,我對它有了個初步的瞭解。中醫藥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人民在生活、生產以及同疾病鬥爭實踐的經驗總結。有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內容。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人民的健康和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

自古以來,行醫者十分注重道德修養,將“大醫精誠”封為圭桌,更以行動詮釋著,他們以德養性,以德修身,德藝雙馨,正因為他們畢生恪守著這樣的信念,才真正成為歷代醫學家和百姓敬仰的偉大先師。“精”為先,“誠”為輔,只有具備“精誠”著,可承大醫之名,“精”於高超的醫術,“誠”於高尚之品德。縱觀慢慢中華幾千年醫學歷史,出現了一代又一代的名醫:扁鵲濟世救人,敢於直言:華佗施人道不分貴賤:葉天士謙遜好學承先啟後重樹醫德。他們撰寫的每一篇醫案謹慎真實讓我懂得實踐真理的統一。醫者中的智者應是眾智者中的佼佼者,因為他們擔負著挽救生命和發揚中醫的雙重責任,每一篇醫案便是他們留給後人們最好的紀念品,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學習這門課後有一些小小的建議,希望老師可以看看。有時候,對我們這種初學者授以長篇大論的醫學知識其實我們是吸收不了的,比如我相比之下更喜歡看一些圖片啊,實時的醫學視訊等,可以提高大家的興趣。所以建議老師可以在講課中給我們加一些相關視訊,或者相關圖片及新聞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其實在很多時候,不論是我們的這個專業還是醫學專業學生都會多少有些迷茫關於我們學習的這些知識可以用到哪兒,如何可以讓他們運用得更好,希望老師在講課時可以為我們指點一下。還有為了提高同學們的興趣,加深對中醫學的印象,老師可以在課程的初期給我們放一個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引入到課程內,或者實踐教學,其實我們非醫學類專業的學生也想過把醫生癮,老師可以實際教我們如何把脈,如何辨別疾病的發生之類的,而醫學專業的學生可以提前實習。

以上是我對這門課的感想及建議。

中醫心得體會 篇16

之前的我對自己的醫術缺乏信心,已故中醫大家嶽美中先生曾說:“治心何日能忘我,操術隨處可誤人”。我曾問自己:“我能像老師們一樣看病嗎?”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在我疑惑的時候,20xx年我去xx參加了為期5周的純中醫義診服務。在師兄們的帶領下,加上我們從國內帶去的中藥飲片,我見證了一次又一次以純中醫的方法救人活命,看到了許多病人從中醫藥學這一個偉大的寶庫中獲得了健康,也讓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個青年中醫師應有的目標和責任。這個體驗鼓勵我讀研讀博,更深一步探索經典的魅力。

我認為,作為一個學生,真正的跟診是你有一個辨證論治的思索過程。

首先,收集到患者四診資訊後,會在你腦海中出現第一個病機,然後去思考這個病機和你收集到的四診資訊是否相符合。如果不符合,那就可能是另一個病機了,應再次把病機和四診資訊相匹配,重複這種過程幾次,就大致可以找到病人的真正病機了。

其次,你再想一下,這個病機可用什麼方呢?《傷寒論》、《金匱要略》以及方劑學裡有相對應的方藥嗎?而不是看老師用了什麼方藥,重點是你要有這種思考的過程。到了這個階段,千萬不要去看老師的方,因為可能會影響你的思維。因為有可能老師看病太快了,他的辨證論治思維過程太熟了,你追也追不上。

多多訓練這種思維過程,比你抄了或背了某中醫老師專門治某病的常用方更好。因為中醫自古就不分科,最多就分個骨傷與外傷雜病,所謂的外傷就是外感病,所謂的雜病就是內、外、婦、兒等,全都是一以貫之,全都依賴中醫的辨證論治思維。如果連辨證這一步都沒有走好,如何論治?要有針對性地去學習、去提升自己。

首先,學習中醫經典,最好是先看原文。至於版本的問題,我覺得對一個連辨證論治都不太明白的人來說,就先別了解,少走一些不應該走的路。

其次,閱讀條文的時候,我們要去想象自己就是在看病。條文顯示的是一個病人的病情,想象自己就是個醫生,一邊看著條文,一邊去學習如何分析。在閱讀的時候,可能一開始看到一兩個臨床症候表現,就會去想是不是某個病機,是表是裡?是寒是熱?再多幾個臨床症候出現,就會去想跟自己方才想的病機相對應嗎?有矛盾嗎?多次重複這種思考,最後就得出一個病機,就是這個條文想要表達的中心病機。在這個時候,其實就已經做了一次辨證論治了。所以,張仲景所著的書被後世認為是辨證論治的模範書,就是因為它裡面的內涵、它的重點在於學懂中醫的辨證思維,辨證求機審因論治。

中醫的教育,為的是培養有辨證思維的中醫師。在與不少中醫學生交流時,我發現大家出現了一種“返祖性”的中醫思維。所謂“返祖”現象,就是置辨證論治於不顧,而重視一種類似於西醫的症候群治療的思維方法。什麼寒熱、表裡、虛實等,都只是一堆症候總結,之後美其名曰是什麼病機引起的,甚至連病機都不說,辨證論治的過程也棄之不用。

從對《傷寒論》與《金匱要略》等中醫經典的學習中,我們很容易發現中醫的看病方法,也可以說是中醫的“看家本領”是在四診後合參,在一堆臨床症候表現中找出其本質的問題、疾病的矛盾處,是對病機的總結。而在四診時,在腦海中有可能出現幾次病機,反覆思考那些症候表現,是不是對應這一個病機,也許這一個病機應該有另一個證候表現,然後再去問病人。所以,這其實跟閱讀、分析《傷寒論》與《金匱要略》的條文是一致的。由此可知,我們不應該只著重於對條文的背誦,忽視了對條文的分析,因為缺乏分析也彷彿脫離了臨床,脫離了中醫的辨證論治思維方法。

中醫心得體會 篇17

一、中醫特色凸顯,內涵豐富,療效明確

“自然堂”是省中醫院的一張特色名片,是針對亞健康人群、疾病恢復期康復理療、防病保健的一個治未病中心。充滿中醫藥文化氛圍的展示大廳擺滿了各種藥茶藥酒,中醫外治器具,研發推出的一系列藥枕、督灸器,彰顯了深厚的中醫內涵,以各種花名命名的治療間裝修溫馨別緻,安靜整潔,各具特色,為病人提供貼心的個體化服務。不僅僅在病房,他們把中醫特色服務延伸到門診,在門診設立專區,銷售研發的各種藥枕、藥用肚兜,香囊、灸盒、藥茶等,經濟效益社

會效益都得到提升。在風溼骨病科我們參觀了他們的中醫特色治療室,獨立的中藥燻蒸間有十間,還有十幾張理療床,室內擺放了候診椅,由護士合理安排病人的治療時間,一臺可以同時滿足三位病人進行上下肢中藥燻蒸的儀器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儀器分設三個水槽,可以調節溫度和時間,據護士長介紹對那些肢體功能障礙的病人根據其辨證分型選擇不同的藥物進行燻蒸,療效很顯著。我們在參觀小兒康復病區時,觀看了蠟療操作的全過程,蠟療主要是以蠟為介質,以熱療的方式發揮中藥效用,治療兒童肌肉攣縮、肌張力高有明顯效果,很受患兒家長歡迎。兒科的中醫特色在門診也有充分的體現,小兒推拿室、小兒灌腸室、小兒穴貼室分割槽管理,設有中醫基礎理論較深厚的專科護士進行辨證選穴治療,由於病人較多,需要提前預約,體現出中醫專科護士在臨床中醫特色治療中的重要性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另外心科的藥物罐、中藥定向透藥、耳穴壓豆、足浴推拿等,婦科的各種大小封包、氣壓肢體血液迴圈治療儀、盆底肌肉功能障礙治療儀,康復理療科的宮廷正骨手法,疼痛科的萬維注射止痛療法、弧刃針刀治療等都在傳統療法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拓展,很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二、注重學習型醫院建設,學術氣氛活躍,科間互動交流頻繁在學習期間我們有幸參加了三次護理查房,查房時氣氛很活躍,每個護士都能針對病例說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對護理問題及措施進行補充,我們也積極參與其中發表自己的看法,最深刻的體會就是通過這種學習形式不僅使大家對查房病例的相關知識有更全面的

瞭解,還由於不同科室人員的參與,拓寬了思路,以輻射性思維思考解決疾病治療護理中的疑惑。我們還很幸運的被邀請參加了醫務部組織的“主任沙龍”,沙龍活動時間都安排在中午,由承辦科室提供午餐,在45分鐘內對本科室發展及專業、先進診療技術、管理經驗等進行介紹,我們這次參加的是周圍血管科承辦的主任沙龍,沙龍結束時科室全體成員一起給大家演唱了改編版的歌曲“春天裡”,讓每個人在歡笑聲中對他們科室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我們覺得他們對“主任沙龍”的主題詮釋的很好:主任沙龍是展示科室發展和專業水平的良好平臺;是學術交流和科室管理經驗互動的真誠紐帶;是各個科室間業務協調配合、共謀發展的穩固橋樑;是挖掘中醫寶庫、傳承名醫經驗和治學之道的有效途徑。制定嚴格簽到制度的各種業務學習,“西學中”培訓班,理論技能競賽等多種形式提升醫務人員整體業務素質,鍛造出一支業務精、服務優的精品團隊。

三、管理規範,以人為本

我們所到科室都有一個切身體會,那就是整潔安靜,窗明几淨,病房管理規範,即使有病人加床也沒有鬧哄哄的感覺,護士基本不出病房,醫護配合、分工明確、細緻、敬業、和諧,在保證療效的基礎上,中醫傳承觀念強,中醫治療專案形成解決問題的常規,注重健康教育,病人對各種治療護理依從性強,這都得益於科學的管理方法,不斷改進完善的工作流程,各項制度措施抓鐵有痕的落到了實處。為方便病人,在門診和病房樓都設有自動售貨機,門診還設立了atm取款機,可以24小時服務,營養餐廳配餐送餐服務,點滴處體現出服務品質。通過短短几天的“走學”經歷,開闊了眼界,轉變了理念,堅定了信心,提升了對中醫藥的認識,有些科室已經開始把學到的技術運用到了工作中。在回來後組織的座談中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收穫很大,收穫了寶貴的經驗,真誠的友情,只是由於時間短、任務重,有些內涵還沒有系統學習,我們“走學團”相約爭取下次再有機會相聚“走學”,為我院的發展建設,為我們共同的中醫事業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醫心得體會 篇18

中西醫結合是在我國這樣一個既有中醫又有西醫的特殊國土上成長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醫學模式和醫療形式,是東西方文化和醫學科學技術相互激盪、相互交融、相互結合的典範,是中國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交流融合的必然結果,是我國醫學的一大優勢和特色。中西醫結合的目的,就是充分運用現代醫學以及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研究和發展傳統中醫藥學,吸收中西醫之精華,豐富和推動我國醫學科學的發展,努力提高為人民群眾防病治病的服務水平。為此我院開展了中醫學習班,以進一步學習體會中西醫結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下是我的學習體會。

首先:中醫和西醫是兩種不同哲學思想的碰撞,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我應該改變觀點不能輕視中醫,從中醫的角度學習疾病的治療。學習中醫的系統理論和哲學思想,學習中醫的辨證施治。中醫有句話叫急則治標,緩則治本這就為同一個病人被不同有大夫看開不同的藥有一個解釋,因為不同的大夫他看問題的方面也是不一樣的,橫看成嶺側成峰嗎,互相標本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你認為從本治,本治好則標就去了,而他則認為先治標,標去以後再固本。其次:不同的大夫他的經歷、性格等都會使他偏好於某種藥,就是說對同一種病不同的大夫會用不同的藥,比如說有的人愛用桂、麻之類的解表藥,而有的人卻愛用其他的發汗藥,再比如說中醫可以治病,其它民族的中醫也可以治病的,像那個雲南白藥在止血方面就很有名的,這並不說在中醫裡就沒有止血的藥了。總之,條條大路通羅馬,能治好病人的病,那才是最好的。

那麼怎樣學習中醫呢?學習中醫,就是讓我們認識我們的大自然,認識我們自身的身體,從而讓我們去融入大自然,尋求健康生存的養生之道,尋求疾病的治療之道。每個人都可以學習中醫,感受中醫。因為學習中醫就是感受我們身邊的世界,學習中醫就是內視我們自身的身體。學習中醫,就是要培養一種返璞歸真,化繁為簡的思路,不要被一些區域性的、細小的症候所束縛,治病必求於本,培養了這種思維,養成了這樣的思維習慣,就會使我們的視野大為開闊,不僅僅是學習中醫,學習養生,在工作生活俱多方面,都會變得輕鬆。

一、什麼是死的東西呢?

就是人們常說的四大經典(內經、傷寒、金匱、本草),當然也包括了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八綱、八法、治則、辨證論治等,中醫著作浩如煙海,中醫寶藏盡在其中,初學中醫的同學確實感到眼花繚亂,無從著手。我認為首先要對中醫樹立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下決心把它學好。我年輕時抱負很大,想當書法家、文學家……,後來因頭上長滿疙瘩,本地醫生治療無效,才立志下決習學醫,於是對中醫涉獵成趣,迷上了中醫。我的世醫強調學習陰陽學說的重要性,他作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比喻:“外國人吃東西需要什麼刀呀、叉呀”,我們中國人只要掌握好兩根筷子(左為陽、右為陰)保持平衡,什麼山珍海味,全部吃得乾淨利落。誠然,我在臨床上每遇病症,總要辨別疾病的性質,是陽症抑或陰症,確實得心應手。比如《素問·調經論》說“陰虛則內熱”。一次我診治一個病人:高燒不退已兩月。各種抗生素(毒黴素、鏈黴素)都用上了,可是都不管用。病人夜熱早涼,盜汗、口乾舌紅,脈細數,認為是“陰虛內熱”,以青蒿必甲湯加白薇,僅服三劑熱就退了。又治一陽萎病人,他服了淫羊霍、巴戟、肉蓯蓉、仙茅、鹿茸、熟地之類藥,效果不明顯,古代名醫張景嶽說:“善補陽者陰中求陽……,善補陰者陽中求陰……,後用六味地黃湯(補腎陰),加入淫羊霍、仙茅、鎖陽、湯超石(補腎陽)數劑而陽舉矣。記得當時我講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一次北方同志邀我作客,請我吃燒餅,邊吃邊以稀飯送下,烙餅(屬陽),稀飯(屬陰)不僅吃起來齒頻留香,而且吃了以後不覺口乾,十分適口,這叫做“水火相濟”吧。

死的東西,諸如古文、四大經典,藥性賦、湯頭歌、百症賦之類,必熟讀成誦,要反覆吟哦,日後方見其妙,當然理解與熟誦是不可偏廢的,必須把背誦與理解相結合,“苦讀必精思”,背誦有助於理解經-文,紮實地學好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是搞好臨床工作的一個重要條件。”“書背百遍,其義自見”書不熟則理不明,學醫最重要的是懂得醫理,醫理不明,臨症猶豫不決,只有把理、法、方、藥的一些基本問題背誦牢記,才不致臨症茫然,背誦必須擇句擇段,如《內經》上說:“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僅十個字就把疾病形成的虛實(虛症實症)的重要關鍵和發生疾病的決定因素明確地指出了。又如得神健康無病詩:“得神面色潤而明,目光精采語言清,神思不亂肌充實,呼吸調勻二便平”,概括了一個人健康無病的精神面貌;反之,就是病態。雷公藥性賦:前句:犀角解乎心熱,下句:羚羊清乎肺肝,藥性新編:前句:菊花逢枸杞,養肝明目多功。下句:桑葉得芝麻,除溼寬中可準。這一類賦體文章,都是偶句排比的,前一句背了,不難想出下一句來。君不見演員在臺上二重唱嘛,男的聲調鏗鏘和諧,女的抑揚有韻,令人聽了心臨神怡。至於背誦歌訣,除了要了解它的內容主治作用之外,還須抓住它的平仄韻律的特點,如當歸補血湯歌訣是:“血虛身熱有奇方,古有當歸補血湯,五倍黃芪歸一倍,真陰濡希主之陽”這首歌訣,是用“七陽”韻,是屬於平起平受的詩格,第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是平起,第二句就一定是“仄仄平平仄仄平,這樣的歌訣就好背誦記憶了。

究竟背熟上面的死東西,在臨床上有哪些指導意義呢?我在年輕時剛跟師臨症,卻遇上一個口眼唱斜病人,老師看完人問我針什麼穴位呢?我想了一下,玉龍歌有云:“口眼唱斜最可嗟,地倉妙穴連頰車,喝左瀉右依師正,唱右瀉左莫令斜”,於是說針攢竹、四白、地倉、頰車、合谷,老師點頭稱是。

二、活的經驗:包括前人的經驗和自己通過臨床實踐的經驗及某些採風的民間經驗。

(1)辨證論治的經驗:所謂辨證論治,簡單的說,就是認清疾病的性質和規律,提出正確的治療方法。也就是說,辨證求因、審因說治。比方說,一病人在臀部生瘡,瘡如雞蛋大,區域性(紅、髒、熱、痛,舌質紅,苔蒲黃,脈滑數。根據這些症狀分析,屬於熱毒(病因)引起、立法上就宜清熱解毒佐以活血。處方以降痛活命湯加減。用銀花、當歸、黃芪、炮甲、皁角刺、牛膝等治療,療效頗好。

(2)方劑化裁的經驗:如本人用小柴胡湯治療各種感冒的經驗。方用柴胡12克,黃芩10克,法夏10克,薄荷(後下)8克,荊芥8克,蔓京子12克,桑枝15克,杏仁12克,桔梗12克,浙貝12克,滑石12克,甘草3克,每日1劑,水煎服,對於一般感冒,靈活加減,確實收到左宜右有之效。如外感風寒,加入桂枝、白芍;外感風熱,加入銀花、連翹;虛入感冒,加入黃芪、白朮、防風;按小柴胡湯為解少腸的主方。柴胡透邪清熱,生薑和胃克嘔,均為外藥,半夏和胃降逆,黃芩透邪清熱,都是降藥,黨蔘、甘草、大棗益氣和中,全方起到和解少陽,扶正祛邪的作用。

(3)重視書本以外的偏方驗方:有些病症統方治不好,某些偏方驗方確能解決問題。唐太宗李世民患痢疾,腹痛拉肚子,御醫以及不少名醫治療都沒見效,於是釋出詔令,說誰能治好太宗的病,將得到重賞,長安城裡有個民間醫生叫張寶莊看到詔令,送上單方一張,用牛乳煎蓽撥內服,太宗服後果然腹痛腹瀉很快就止住了。“一張偏方氣死名醫”哩!前些日子一位老大娘足腫很厲害,久治不愈,我開了防風30克,荊芥30克,艾葉30克,茯苓皮50克,煎水外洗,幾天功夫居然好了。我認為一個大夫,知識面要廣,向名醫學習固然重要,向群眾學習更不可忽視,要虛心求教。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中醫學術流派很多,各個醫生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臨床經驗和獨到之處,我們應當儘可能地吸收別人的經驗和長處,以補充自己空虛的大腦,不要驕傲自滿,治好一個小病就沾沾自喜,是學習上的攔路虎,葉天士十年間從師17人,故能成為一代名醫。學習切忌帶有色眼鏡,不要認為跟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就滿意,同主治醫生或普通大夫就皺眉,其實我穿是主任醫師的白大衣,可我的醫學細胞遠遠比不上主治大夫呢。

祖國醫籍文古意奧,因此加強古漢語的學習也很必要。中醫基礎理論及辨證方法多包含有辨證唯物的思想方法,所以還要加強辨證唯物主義的理論,才能加深理解。

中醫心得體會 篇19

《金匱》甘麥大棗湯治療神經官能症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說:“婦人藏躁,喜悲傷欲哭,像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髒躁的症狀可出現於癔病、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及更年期綜合徵,其本為心氣不足,心血失養,兼之精神刺激所致,《素問》中雲:“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靈樞》中說:“心病者,宜食麥。”甘麥大棗湯以甘草潤燥緩急,小麥養心安神 ,大棗益脾養血,其治在“心”。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說:“婦人藏躁,喜悲傷欲哭,像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甘麥大棗湯方: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亦補脾氣。

髒躁指情志不暢,五志化火,髒陰既傷所致的以情志失常為主的疾患,臨床多見於女性,屬於現代醫學“癔病”範疇,是神經官能症中的一種型別,表現可輕可重,多種多樣,有的甚至很嚴重,多無器質性病變。甘麥大棗湯有甘潤緩急,養心安神之功,主治心神失養之證。

甘麥大棗湯作為治療焦慮症、抑鬱症、神經衰弱、考試焦慮症、圍絕經期綜合症、失眠等身心疾病的基礎方。根據"異病同治"的原則,病症不同,若病機、病性、證候相同都可考慮一方治多病.

《古今醫統大全·鬱證門》說:“鬱為七情不舒,遂成鬱結,既鬱之久,變病多端。”,髒躁多因患者抑鬱寡歡,憂思傷脾,積久傷心,致使心脾兩虛;若久病傷陰,致使精血兩虧,五臟失於濡養,五志之火內動,上擾心神而成髒躁之病,本病始於肝,傷及心脾,累及於腎,病位多在心、肝。肝屬木,心屬火,在五行相生關係上,肝為心之母,因此肝之藏血不足會導致心之陰血不足,心血不足從而引起心神失養。肝疏洩失常不僅影響到全身氣機,而且也會導致其本身藏血失職。由此,肝之功能失常所引起的髒躁在病因病機方面除了肝之疏洩失常外,還有肝不藏血。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以疏肝健脾,養心安神為主。

《金匱要略心典》言:“皆所以求肝治之,而宅其魂也。”人體的氣機與肝的疏洩功能密切相關,肝是全身氣機之樞紐所在若樞機失利,必然導致各臟腑氣機的紊亂。五臟氣機紊亂必然導致五志的失常,從而影響到人的情志。

《醫宗金鑑》雲:“髒,心臟也,心靜則神藏,若為七情所傷,則心不得靜而神躁擾不寧也,故喜悲傷欲哭,是神不能主情也。” 髒躁的症狀可出現於癔病、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及更年期綜合徵,其本為心氣不足,心血失養,兼之精神刺激所致,《素問》中雲:“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靈樞》中說:“心病者,宜食麥。”甘麥大棗湯以甘草潤燥緩急,小麥養心安神(藥理研究小麥有抗焦慮抑鬱的作用) ,大棗益脾養血,其治在“心”。

中醫心得體會 篇20

學習中醫,正確掌握和運用中醫知識與技能,有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明醫理。醫理不明,縱然知道很多中醫學的知識,但使用起來可能會不得要領,甚至動手便錯。

中醫的醫理並不是一大套高深玄妙難以理解的專業術語,而是自然之道,就是人本來如此的、在這個地球上生存了千萬年來都沒更變過的那些生命規律。比如人總是要吃喝拉撒睡,這吃喝拉撒睡的規律或機制,也就是最基本的醫理。失眠、便祕、厭食、胃腸疾病等等,都是這個時代常見的問題,各種對治的藥品或保健品經常在各式的廣告中出現,似乎也能夠說明這些問題的普遍性和對治的乏效。我們如果不清楚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和機制,就不知道如何調節以幫助身體迴歸到常態,也就無法斷絕出現問題的原因。原因沒有解決,只在業已出現的結果上大做文章,怎麼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呢?就像一邊在治理汙染,一邊無視汙染源的繼續活動一樣,其治理當然是乏效的。

並且這種無視根本的治理過程本身很可能也是一種汙染方式,這樣的話,這種所謂的治理也只是治理者一廂情願地自以為是罷了,對於被治理的物件而言,其實是在承受著更加深重的汙染。很不幸的是,這種情況在現實中並不罕見,在醫療領域內可以說是時有發生,我們所能見到的輾轉求醫、久治乏效或病情反覆的病人,大多都在不同程度上經歷了“治療”名譽的“汙染”。

就像美國的一項研究所顯示的一樣:每年由於醫生誤診、用藥錯誤以及藥物不良反應和手術失誤造成的死亡人數達到了225400人。臨床醫療差錯已經成為美國第三大死亡原因,僅僅排在癌症和心臟病之後。其中最重大的一類死亡原因是住院患者死於“藥物的有害、意外或不良作用”,而且發生在用藥劑量正常的情況下。儘管所使用的是經過嚴格審批的藥物,用藥的程式也是嚴格無誤的,但是每年仍然有10萬多患者死於這種藥物意外反應。這篇報告總結分析了39項研究工作後,發現大約有7%的住院患者,即每15個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曾經歷過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需要住院,延長住院時間,導致永久性殘疾或死亡”。

在此類病例中,患者都是按照醫囑用藥的。上述數字並不包括那些給藥或用藥方式錯誤的受害者,也不包括“可能”屬於不良藥物反應的受害者,也不包括那些未能達到預期療效的用藥患者。換句話說,“每15個住院患者中就有1位患者經歷過不良藥物反應”還屬於非常保守的估計數字。

很顯然,臨床醫生進行的是“完全正確”的治療,但卻導致了至少每15個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曾經歷過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需要住院,延長住院時間,導致永久性殘疾或死亡”,而且這種事情發生在被普遍認為醫療科技最為先進、現代醫學最為發達的美國。這說明了什麼呢?如此的治療當然是在其醫學理論指導下進行的。那麼,這樣的事實是不是足以提醒我們反思作為指導醫療的理論的重要性呢?

在當代,這樣的事實並不是只發生在美國,如果指導醫療的理論、觀念出現了偏差,類似的事件可以發生在任何方式的醫療活動中。所以中國有一句古語:“有病不治,常得中醫”,意思是有病時不要盲目地求治,只靠著自身的調整與修復機能,自己會康復過來,不過可能會康復得慢一點或辛苦一些,但也相當於一箇中等水平的醫生在給治療了。言外之意是如果遇到了一箇中等以下的醫生,那就不如不治了。可見我們學醫,最起碼要當個“中等”以上的醫生。

很顯然,中等以上的醫生至少應當知道人體自身的功能及其機制,從而保護、幫助它而不是破壞、擾亂它。中等以下的醫生往往是那些驕傲無知地干擾破壞人體的人,就像《靈樞》所說的“下工絕氣危生”,等而下之的醫生更是時常會做出滅絕人體正氣,危害病人生機的事情。這並不一定是因為他們很壞,根本原因在於他們不明醫理。我們學習和運用中醫的人應該時刻謹慎地觀察自己是不是淪為下工之列,觀察的標準就是中醫的醫理。

一個好的醫生不僅在於他治好了多少病人,更在於他明瞭多少醫理。那麼,中醫的醫理是什麼呢?就是中醫對人體及人體生命規律的認識。我們學習中醫也就是要如實地瞭解一直以來能夠經得住時間和實踐檢驗的傳統中醫學對這些認識的描述,然後通過實踐來驗證我們的學習與理解是否正確。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