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 > 史部 > 

新唐書

 > 列表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四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四

◎李鄭二王賈舒李訓,字子垂,始名仲言,字子訓,故宰相揆族孫。質狀魁梧,敏於辯論,多大言,自標置。擢進士第,補太學助教,闢河陽節度府。從父逢吉為宰相,以仲言陰險善謀事,厚暱之。坐武昭獄,流象州。文宗嗣位,更赦還,以母喪居東都。鄭注......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二 列傳第一百七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二 列傳第一百七

◎二李崔蕭二鄭二盧韋週二裴劉趙王李固言,字仲樞,其先趙人。擢進士甲科,江西裴堪、劍南王播皆表署幕府。累官户部郎中。温造為御史中丞,表知雜事,進給事中。將作監王堪坐治太廟不謹,改太子賓客,固言上還制書曰:"陛下當以名臣......
09-24
《新唐書》卷四十五 志第三十五

《新唐書》卷四十五 志第三十五

◎選舉志下凡選有文、武,文選吏部主之,武選兵部主之,皆為三銓,尚書、侍郎分主之。凡官員有數,而署置過者有罰,知而聽者有罰,規取者有罰。每歲五月,頒格於州縣,選人應格,則本屬或故任取選解,列其罷免、善惡之狀,以十月會於省,過其時......
09-24
《新唐書》卷二十三下 志第十三下

《新唐書》卷二十三下 志第十三下

◎儀衞下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出,尚儀版奏"請中嚴"。尚服率司仗布侍衞,司賓列內命婦於庭,西向北上,六尚以下詣室奉迎,尚服負寶,內僕進車於閣外,尚儀版奏"外辦"。馭者執轡,太皇太后乘輿以出,華蓋,侍衞,警蹕,內命婦從。出門,太......
07-20
《新唐書》卷一百六 列傳第三十一

《新唐書》卷一百六 列傳第三十一

◎杜二崔高郭趙崔楊盧二劉李劉孫邢杜正倫,相州洹水人。隋世重舉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倫一門三秀才,皆高第,為世歆美。調武騎尉。太宗素知名,表直秦王府文學館。貞觀元年,魏徵薦其才,擢兵部員外郎。帝勞曰:"朕舉賢者,非朕獨私,以......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五 列傳第九十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五 列傳第九十

◎三鄭高權崔鄭餘慶,字居業,鄭州滎陽人,三世皆顯宦。餘慶少善屬文,擢進士第。嚴震帥山南西道,奏置幕府。貞元初,還朝,擢庫部郎中,為翰林學士,以工部侍郎知吏部選。浮屠法湊以罪為民訴闕下,詔御史中丞宇文邈、刑部侍郎張彧、大理......
09-24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逆臣下黃巢,曹州冤句人。世鬻鹽,富於貲。善擊劍騎射,稍通書記,辯給,喜養亡命。鹹通末,仍歲飢,盜興河南。乾符二年,濮名賊王仙芝亂長垣,有眾三千,殘曹、濮二州,俘萬人,勢遂張。仙芝妄號大將軍,檄諸道,言吏貪沓,賦重,賞罰不平。宰相恥......
09-24
《新唐書》卷七十四下 表第十四下

《新唐書》卷七十四下 表第十四下

系四下(表格略)......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五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五

◎李德裕李德裕,字文饒,元和宰相吉甫子也。少力於學,既冠,卓犖有大節。不喜與諸生試有司,以蔭補校書郎。河東張弘靖闢為掌書記。府罷,召拜監察御史。穆宗即位,擢翰林學士。帝為太子時,已聞吉甫名,由是顧德裕厚,凡號令大典冊,皆更......
09-24
《新唐書》卷七十一下 表第十一下

《新唐書》卷七十一下 表第十一下

系一下(表格略)......
09-24
《新唐書》卷八十 列傳第五

《新唐書》卷八十 列傳第五

◎太宗子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承乾,又生第四子泰、高宗皇帝,後宮生寬,楊妃生恪,又生第六子愔,陰妃生祐,王氏生惲,燕妃生貞,又生第十一子囂,韋妃生慎,後宮生簡,楊妃生福,楊氏生明。常山愍王承乾字高明,生承乾殿,即以命之。武德三年,始......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杜裴李韋杜黃裳,字遵素,京兆萬年人。擢進士第,又中宏辭。郭子儀闢佐朔方府,子儀入朝,使主留事。李懷光與監軍陰謀矯詔誅大將等,以動眾心,欲代子儀。黃裳得詔,判其非,以質懷光,懷光流汗服罪。於是諸將狠驕難制者,黃裳皆以子儀令......
09-24
《新唐書》卷二十 志第十

《新唐書》卷二十 志第十

◎禮樂十五曰凶禮。《周禮》五禮,二曰凶禮。唐初,徙其次第五,而李義府、許敬宗以為凶事非臣子所宜言,遂去其《國恤》一篇,由是天子凶禮闕焉。至國有大故,則皆臨時採掇附比以從事,事已,則諱而不傳,故後世無考焉。至開元制禮,惟著......
07-20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五中 列傳第一百五十中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五中 列傳第一百五十中

◎逆臣中李希烈,燕州遼西人。少籍平盧軍,從李忠臣浮海戰河北有勞。及忠臣在淮西,因署偏裨,試光祿卿,軍中藉藉高其才。會忠臣荒縱不事,得間眾怒,逐忠臣聽命。代宗詔忻王為節度副大使,使希烈專留後事,又詔滑亳節度使李勉兼領汴州......
09-24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七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七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

◎回鶻下回鶻之請昏,有司度費當五百萬,帝方內討強節度,故遣宗正少卿李誠、太常博士殷侑往諭不可。穆宗立,回鶻又使合達乾等來固求昏,許之。俄而可汗死,使者臨冊所嗣為登囉羽錄沒蜜施句主毗伽崇德可汗。可汗已立,遣伊難珠、句......
09-24
《新唐書》卷五十一 志第四十一

《新唐書》卷五十一 志第四十一

◎食貨一古之善治其國而愛養斯民者,必立經常簡易之法,使上愛物以養其下,下勉力以事其上,上足而下不困。故量人之力而授之田,量地之產而取以給公上,量其入而出之以為用度之數。是三者常相須以濟而不可失,失其一則不能守其二。......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二 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二 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忠義中顏杲卿春卿賈循隱林張巡許遠南霽雲雷萬春姚誾顏杲卿字昕,與真卿同五世祖,以文儒世家。父元孫,有名垂拱間,為濠州刺史。杲卿以蔭調遂州司法參軍。性剛正,蒞事明濟。嘗為刺史詰讓,正色別白,不為屈。開元中,與兄春卿、弟......
09-24
《新唐書》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新唐書》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隱太子建成衞王玄霸巢王元吉楚王智雲荊王元景漢王元昌酆王元亨周王元方徐王元禮韓王元嘉黃公譟彭王元則鄭王元懿霍王元軌虢王鳳道王元慶鄧王元裕舒王元名魯王靈夔江王元祥密王元曉滕王元嬰高祖二十二子:竇皇......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九 列傳第三十四

《新唐書》卷一百九 列傳第三十四

◎崔楊竇宗祝王崔義玄,貝州武城人。隋大業亂,往見李密,密不用。河內賊黃君漢為密守柏崖,義玄見羣鼠度河,槊刃有華文,曰:"此王敦亡兆也。"因説君漢以城歸,乃拜君漢懷州刺史、行軍總管,以義玄為司馬。王世充將高毗寇河內,義玄擊......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七 列傳第六十二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七 列傳第六十二

◎郭子儀郭子儀,字子儀,華州鄭人。長七尺二寸。以武舉異等補左衞長史,累遷單于副都護、振遠軍使。天寶八載,木剌山始築橫塞軍及安北都護府,詔即軍為使。俄苦地偏不可耕,徙築永清,號天德軍,又以使兼九原太守。十四載,安祿山反,詔......
09-24
《新唐書》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四

《新唐書》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四

◎屈實尉遲張秦唐段屈突通,其先蓋昌黎徒何人,後家長安。仕隋為虎賁郎將。文帝命覆隴西牧簿,得隱馬二萬匹,帝怒,收太僕卿慕容悉達、監牧官史千五百人,將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復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豈容以畜產一日而戮......
09-24
《新唐書》卷二十三上 志第十三上

《新唐書》卷二十三上 志第十三上

◎儀衞上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駕",皆有衞有嚴。羽葆、華蓋、旌旗、罕畢、車馬之眾盛矣,皆安徐而不譁。其人君舉動必以扇,出入則撞鐘,庭設樂宮,道路有鹵簿、鼓吹。禮官百司必備物而後動,蓋所以為慎重也。故慎重則尊嚴,尊......
07-20
《新唐書》卷六十 志第五十

《新唐書》卷六十 志第五十

◎藝文四丁部集錄,其類三:一曰《楚辭》類,二曰別集類,三曰總集類。凡著錄八百一十八家,八百五十六部,一萬一千九百二十三卷;不著錄四百八家,五千八百二十五卷。王逸注《楚辭》十六卷劉杳《離騷草木蟲魚疏》二卷楊穆《楚辭九悼......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

◎崔苗二裴呂崔圓,字有裕,貝州武城人,後魏尚書左僕射亮八世孫。少孤貧,志向卓邁,喜學兵家。開元中,詔舉遺逸,以鈐謀對策甲科,歷京兆府參軍,尹蕭炅薦之,遷會昌丞。楊國忠遙領劍南節度,引圓為左司馬,知留後。玄宗西出,次撫風,遷御史中......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

◎崔徐蘇豆盧崔融,字安成,齊州全節人。擢八科高第。累補宮門丞、崇文館學士。中宗為太子時,選侍讀,典東朝章疏。武后幸嵩高,見融銘《啟母碣》,歎美之。及已封,即命銘《朝覲碑》。授著作佐郎,遷右史,進鳳閣舍人。時有司議關市,行......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