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 > 史部 > 

新唐書

 > 列表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四十四

◎武李賈白武平一,名甄,以字行,潁川郡王載德子也。博學,通《春秋》,工文辭。武后時,畏禍不敢與事,隱嵩山修浮圖法,屢詔不應。中宗復位,平一居母喪,迫召為起居舍人,丐終制,不見聽。景龍二年,兼修文館直學士。時天子暗柔不君,韋后蒸亂......
09-24
《新唐書》卷四十四 志第三十四

《新唐書》卷四十四 志第三十四

◎選舉志上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舊,然其大要有三。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貢,皆升於有司而進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經,有俊士,有進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童子。而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
09-24
《新唐書》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

《新唐書》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五行傳》曰:"簡宗廟,不禱祠,廢祭祀,逆天時,則水不潤下。"謂水失其性,百川逆溢,壞鄉邑,溺人民而為災也。又曰:"聽之不聰,是謂不謀。厥咎急,厥罰常寒,厥極貧。時則有鼓妖,時則有豕禍,時則有耳痾,時則有雷電、霜、雪、雨、......
09-24
《新唐書》卷九十四 列傳第十九

《新唐書》卷九十四 列傳第十九

◎侯張薛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稱。少事秦王幕府,從征討有功,擢累左虞候、車騎將軍,封全椒縣子。預誅隱太子尤力。王即位,拜左衞將軍,進封潞國公,邑千户。貞觀四年,遷兵部尚書,俄檢校吏部尚書,參議朝政。李靖討吐谷渾,以君集......
09-24
《新唐書》卷十五 志第五

《新唐書》卷十五 志第五

◎禮樂五皇后歲祀一。季春,吉,巳享先蠶,遂以親桑。散齋三日於後殿;致齋一日於正寢,一日於正殿。前一日,尚舍設御幄於正殿西序及室中,俱東向。致齋之日,晝漏上水一刻,尚儀版奏"請中嚴"。尚服帥司仗布侍衞,司賓引內命婦陪位。六......
07-20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八十二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八十二

◎陸贄陸贄,字敬輿,蘇州嘉興人。十八第進士,中博學宏辭。調鄭尉,罷歸。壽州刺史張鎰有重名,贄往見,語三日,奇之,請為忘年交。既行,餉錢百萬,曰:"請為母夫人一日費。"贄不納,止受茶一串,曰:"敢不承公之賜?"以書判拔萃補渭南尉。德......
09-24
《新唐書》卷四十九上 志第三十九上

《新唐書》卷四十九上 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十六衞△左右衞上將軍各一人,從二品;大將軍各一人,正三品;將軍各二人,從三品。掌宮禁宿衞,凡五府及外府皆總制焉。凡五府三衞及折衝府驍騎番上者,受其名簿而配以職。皇帝御正殿,則守諸門及內廂宿衞仗。非上日,亦將......
02-10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中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中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

◎南蠻中元和三年,異牟尋死,詔太常卿武少儀持節弔祭。子尋閣勸立,或謂夢湊,自稱"膘信",夷語君也。改賜元和印章。明年死,子勸龍晟立,淫肆不道,上下怨疾。十一年,為弄棟節度王嵯巔所殺,立其弟勸利。詔少府少監李銑為冊立弔祭使......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五十四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五十四

◎裴崔盧李王嚴裴守真,絳州稷山人,後魏冀州刺史叔業六世孫。父諲,隋大業中為淮安司户參軍。郡人楊琳、田瓚等亂,劫吏多死,唯諲以仁愛故,賊約其屬無敢害,護送還鄉。守真早孤,母喪,哀毀癯盡。舉進士,六科連中,累調乾封尉。養寡姊謹......
09-24
《新唐書》卷三十二 志第二十二

《新唐書》卷三十二 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日食武德元年十月壬申朔,日有食之,在氐五度。佔曰:"諸侯專權,則其應在所宿國;諸侯附從,則為王者事。"四年八月丙戌朔,日有食之,在翼四度。楚分也。六年十二月壬寅朔,日有食之,在南鬥十九度。吳分也。九年十月丙辰朔......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三 列傳第六十八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三 列傳第六十八

◎高元李韋薛崔戴王徐郗辛高適,字達夫,滄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樑、宋間,宋州刺史張九皋奇之,舉有道科中第,調封丘尉,不得志,去。客河西,河西節度使哥舒翰表為左驍衞兵曹參軍,掌書記。祿山亂,召翰討賊,即拜適左拾遺,轉監察......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五十八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五十八

◎二郭兩王張牛郭虔瓘,齊州歷城人。開元初,錄軍閥,遷累右衞驍將軍,兼北庭都護、金山道副大總管。明年,突厥默啜子同俄特勒圍北庭,虔瓘飭壘自守。同俄單騎馳城下,勇士狙道左突斬之。虜亡酋長,相率丐降,請悉軍中所資贖同俄死,聞已......
09-24
《新唐書姚南仲傳》閲讀練習

《新唐書姚南仲傳》閲讀練習

姚南仲,華州下邽人。乾元初,擢制科①,授太子校書。遷累右補闕。大曆十年,獨孤皇后崩,代宗悼痛,詔近城為陵,以朝夕臨望。南仲上疏曰:“臣聞人臣宅於家,帝王宅於國。長安乃祖宗所宅,其可興鑿建陵其側乎?夫葬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見也。......
10-19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二王諸葛李孟王重榮,太原祁人。父縱,太和末為河中騎將,從石雄破回鶻,終鹽州刺史。重榮以父任為列校,與兄重盈皆以毅武冠軍,擢河中牙將,主伺察。時兩軍士幹夜禁,捕而鞭之。士還,訴於中尉楊玄實,玄實怒,執重榮讓曰:"天子爪士,而藩......
09-24
《新唐書》卷四十一 志第三十一

《新唐書》卷四十一 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淮南道,蓋古揚州之域,漢九江、廬江、江夏等郡,廣陵、六安國及南陽、汝南、臨淮之境。揚、楚、滁、和、廬、壽、舒為星紀分,安、黃、申、光、蘄為鶉尾分。為州十二,縣五十三。其名山:灊、天柱、羅、塗、八公。其大川......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四 列傳第八十九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四 列傳第八十九

◎歸奚三崔盧二薛衞胡丁二王殷歸崇敬,字正禮,蘇州吳人。治禮家學,多識容典,擢明經。遭父喪,孝聞鄉里。調國子直講。天寶中,舉博通墳典科,對策第一,遷四門博士。有詔舉才可宰百里者,復策高等,授左拾遺。肅宗次靈武,再遷起居郎、贊......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循吏治者,君也;求所以治者,民也;推君之治而濟之民,吏也。故吏良則法平政成,不良則王道馳而敗矣。在堯、舜時,曰"九德鹹事"也,"百工惟時"也;在周文、武時,曰"《棫樸》,能官人也","《南山有台》,樂得賢也";是循吏之效也。堯......
09-24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安祿山,營州柳城胡也,本姓康。母阿史德,為覡,居突厥中,禱子於軋犖山,虜所謂鬥戰神者,既而妊。及生,有光照穹廬,野獸盡鳴,望氣者言其祥。范陽節度使張仁願遣搜廬帳,欲盡殺之,匿而免。母以神所命,遂字軋犖山。少孤,隨母嫁虜將......
09-24
《新唐書》卷七十三下 表第十三下

《新唐書》卷七十三下 表第十三下

系三下(表格略)......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郎餘令(餘慶)徐齊聃(堅嶠)沈伯儀路敬淳(敬潛)王元感王紹宗彭景直盧粲尹知章張齊賢柳衝馬懷素(殷踐猷)孔若思(季詡至)郎餘令,定州新樂人。祖穎,字楚之,與兄蔚之俱有名。隋大業中,為尚書民曹朗,蔚之位左丞。煬帝語稱......
09-24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下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下

◎南蠻下環王,本林邑也,一曰佔不勞,亦曰佔婆。直交州南,海行三千里。地東西三百里而贏,南北千里。西距真臘霧温山,南抵奔浪陀州。其南大浦,有五銅柱,山形若倚蓋,西重巖,東涯海,漢馬援所植也。又有西屠夷,蓋援還,留不去者,才十户。隋......
09-24
《新唐書》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一

《新唐書》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昔者,堯命羲、和,出納日月,考星中以正四時。至舜,則曰"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而已。雖二典質略,存其大法,亦由古者天人之際,推候佔測,為術猶簡。至於後世,其法漸密者。必積眾人之智,然後能極其精微哉。蓋自三代以來詳矣......
09-24
《新唐書》卷五十 志第四十

《新唐書》卷五十 志第四十

◎兵古之有天下國家者,其興亡治亂,未始不以德,而自戰國、秦、漢以來,鮮不以兵。夫兵豈非重事哉!然其因時制變,以苟利趨便,至於無所不為,而考其法制,雖可用於一時,而不足施於後世者多矣,惟唐立府兵之制,頗有足稱焉。蓋古者兵法起於......
09-24
《新唐書》卷十 紀第十

《新唐書》卷十 紀第十

◎昭宗哀帝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諱曄,懿宗第七子也。母曰恭憲皇太后王氏。始封壽王。乾符三年,領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僖宗遇亂再出奔,壽王握兵侍左右,尤見倚信。文德元年三月,僖宗疾大漸,羣臣以吉王長,且欲立之。觀軍容使楊復恭......
07-20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劉第五班王李劉晏,字士安,曹州南華人。玄宗封泰山,晏始八歲,獻頌行在,帝奇其幼,命宰相張説試之,説曰:"國瑞也。"即授太子正字。公卿邀請旁午,號神童,名震一時。天寶中,累調夏令,未嘗督賦,而輸無逋期。舉賢良方正,補温令,所至有惠......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