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詩詞 > 散文 > 寫景散文 > 金陵,七月的古典憂傷

金陵,七月的古典憂傷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莫愁湖畔荷樣的輕愁】

是曉霧迷散的時候,莫愁湖的荷花映着晴明的天光,在朝霞裏或含苞或初展,湖畔靜寂,唯有一湖荷花,與我相顧無言。

湖畔石凳苔痕猶涼,垂柳拂起絲絲漣漪,攪碎滿湖荷葉倒影,華蓋似的綠葉隨着晨風,在水面與水底同時飄搖,天空的雲影與荷影相融相疊,分不清,是不是那成片綠雲,在水裏慢慢移遊?

盛開的荷不是很多,只有滿眼的碧葉,佔據了視線的大部分。綠綢緞似的雲錦上,擎着幾朵孤零零的荷花,粉色的瓣,從梢到頂端的粉紅,顏色漸濃漸深,如絹花輕染,襯着淡藍的天色,構勒出一幅明朗的晨韻圖。

纖姿亭亭的荷旁,躺卧着慵懶的淡黃睡蓮,厚綠的小圓葉緊貼水面,葉脈分明,在水波里輕飄蕩,它自在地閒卧,與秀逸的荷花相對望,這晨風裏的私語,唯有荷懂,花懂,水底的游魚懂。

湖畔行人稀少,鳥們也剛醒來,白玉欄杆的小石橋上,還散落黎明的夜露。靜倚橋頭看着這一切,在荷的清芬裏,心境本應最是閒雅的,可當這一片恬靜清空的美景歸我獨享時,不知為何,卻有一種莫名的憂愁侵襲我。

冥然神思中,想到了,因為,這裏是莫愁湖。

莫愁,想到這個名字,淡淡的憂傷頓時湧上心頭,隨着荷的淡香芳蹤一陣陣飄來蕩去。

於是,來到賞荷廳,又看到了荷花池裏,那尊漢白玉塑像的她,來自中原牡丹之都的莫愁女,手挽桑籃、長裙曳地,如凌波仙子飄逸在水中央。

她的身旁,有白色、粉色、黃色的荷花相陪伴,只有不染塵的荷,最能代表這位心性高潔的女子,明淨的水面,倒映她清麗的容顏。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日月照流黃,在水一方的佳人,千年的心事有誰明瞭?

她已在這裏站立許多朝代了,眉睫深鎖,一雙如怨如訴的眸子,似在向注視她的人,輕訴她的不幸與無限哀愁。

“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故鄉的牡丹幾度開落,金陵的荷香依然芬芳,清澈的湖水埋藏了洛陽女兒,化作滿湖碧荷,於微風裏哀歎滿腹的愁怨。

各色荷花族擁着她,安然而寧靜,我,彷彿也化成了一朵荷,在這無人的境界中,與她對語。

“你來了?”她淚光盈盈。

“是的,我來了,靜靜地走向你。”我含笑。

此時,七月的晨光裏,只有我,她,還有滿湖的荷,以及晨風中飄過的一縷輕愁,深深地,深深地彌散在莫愁湖畔。

【桃花扇底不盡的悲情】

來到媚香樓,已是燈火初上的時分。

它的對面是烏衣巷的王謝故居,當年夕陽下堂前燕子曾頻繁飛來,朱雀橋邊野草閒花遍開。王謝故居高高的門樓昂立着,在夜色中仍很醒目。而“蘭有國香,人服媚之”的媚香樓——李香君故居,若不細尋,便會匆匆略過。

夜風裏,紅色燈籠在灰色門檐旁無聲飄懸,似在飄着六朝古都,秦淮煙雨的如煙舊事。

從朱漆的大門走進去,這座小巧精緻的二層樓,此時已無其他遊人,牽着女兒的手,靜闐得只聽到倆人的呼吸聲和夏蟲的呢喃。

踏上窄窄的木樓梯,每走一步便是踢踏的回聲,不由放輕了腳步,屋內幽暗的燈火從樓上灑下來,腳步聲在室內迴旋,空曠而悠遠,讓人頓生悽清之感。

屏息斂氣地走上樓,皆是一色紫紅色木質門窗和地板,有着明清特色的卧室、書房、客廳、琴房,字書琴畫,淡墨書香,翠幃幔紗,一間間地看過,恍若還有香君的身影飄過……

推開雕花木窗,窗外正是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清風徐來,倒映天空一輪明月,夜幕下河水發着幽藍的光。當年的香君,也曾與南明才子候方域,情深意篤,執手相依,共對一窗清風明月,詩詞雅韻裏,是兩情相悦的幾多纏綿與繾綣。

昏黃的燈光下,那台古琴靜放,閃着暗啞的光澤,忍不住上前撥動一下琴絃,於是,珠玉落盤的叮咚聲,猛地劃破了靜寂的空間,忽感惆悵惘然。多想再聽聽蘭心慧質的香君,彈奏高山流水之音,囀動金玉之喉;多想再看看,她與候公子及復社文人聽雨煮茗,吟詩作賦,切磋丹青,暢談憂國之思的場景,可是伊人已遠逝,雲煙深處裏,何處尋芳蹤?

該讓我凝神佇立、淚水盈眶的,就是面對那把桃花扇了。剛烈忠貞的香君,為抗權貴,以頭觸柱,血濺詩扇,染作朵朵豔麗桃花。胭脂桃花伴詩開,晚明弱女勝鬚眉,桃花扇底的一曲悲歌,從古唱到了今!

那把血染桃花扇,雖銘在侯公子的心頭,可他卻降順於清廷,枉負了香君的一番碧血丹心。風塵弱女悲憤失望,撕着桃花扇拋向空中,心若扇屑碎成千萬朵翩蝶。一縷青絲隨風逝,從此暮鼓晨鐘入空門……

桃花扇啊桃花扇,你灼灼的桃花豔若霞,永遠盛開在煙水瀰漫的秦淮河畔,南明的哀傷記憶,卻如緩緩流動的秦淮河水,沉澱了多少前塵血淚往事。拈一瓣桃花,映一簾幽夢,水做的女子,在秦淮悲風中漸遠。


歌盡桃花扇底風,歌不盡的,依然是那滿腔千古遺恨,那一縷幽怨無盡的曠世悲情。

【秦淮河上靜夜的悵惘】

七月的疾雨時落時停,盪舟於秦淮河上的時候,已近午夜。

白日裏萬頭攢動的夫子廟,此刻正漸漸恢復寧靜,兩岸五彩斑斕的花燈已熄滅,人來船往的喧鬧聲不復耳聞,眾多無人船隻系在岸邊,隨水波輕漾,似片片秋葉浮在水面。又像一場大型交響樂突然停了下來,這種熱鬧後的寥落,想起了豐子愷漫畫中“人散後,一勾新月天如水”的情形。

此時,唯有我的這隻小船還在河中飄着,從沒有在空無一人的秦淮河上劃過船,心裏自是有種別樣的説不清的情愫,是一種感動,一種安寧,抑或是一種惆悵?

剛剛下過雨,夜色中的天空又晴好起來,幾朵淺淺的微雲,擁着一輪皓皓的明月,動也不動地掛在夜空。月的淡淡清輝,散瀉在兩旁黑瓦白牆的明清雕花木樓上,窗下白色小花的藤蔓臨在水面,它們在月色中一齊靜默着,似在訴説歌舞弦管的昔日繁華,六朝古都的金粉綺麗。

船兒推開層層水波,慢慢划向秦淮河的深處,雨後的河水含着水草的野香。月光倒映水面,木槳便攪動了一河碎銀,“嘩嘩”的欸乃聲犁破河面的寧靜。岸上兩三燈火如眠人慾睡的眼,河水看不清是深藍還是幽綠,也許凝了太多的六朝脂粉,載不動太沉的秦淮風月悲歡吧。

想起了舊曲中所唱:“秦淮綠如酒,此水最無情,我在秦淮岸上住,看盡金陵歲歲春……”曾幾何時,那些手抱琵琶,手執團扇的女子,推開小窗,月明如畫,面對一河靜水,唱着心內的萬般無奈。秦淮八豔,梨花帶雨的佳人,和那些風流儒雅的才子,一起消失於雲煙深處的朝代,定格在泛黃的線裝書中,被西風吹盡,了無陳跡。

今夜的秦淮河,也曾幾時,朱自清與友人,在夜的槳聲燈影裏,品茶泛舟;閒居南京的張恨水,時來此地才思興起,編寫着深閨舊事;風流倜儻的徐志摩,揚子江上採來一把蓮蓬,吟讀秦淮水波;幽怨哀慼的才女石評梅,面對滿河清風,獨語一腔悲憐……

如今這條河上的久遠往事,已隨風飄逝。“傷心最是秦淮月,還對深閨燭影紅”,面對空濛月色,憶想這些,不由眼眶濕潤,心中惆悵不已。易中天在《讀城記》中説,南京是個傷感的城市,我想,秦淮河,則是它眼中最悲的那滴淚吧。

此時,唯有這一河流水,一輪明月,並一葉孤舟,伴着我和懵懂的女兒。覺得太幽寂的氣氛,不適於孩子,於是泊舟上岸。

金陵歲歲春如舊,秦淮茫茫水東流,回望月下秦淮河,唯有樓前流水,應念誰終日凝眸,凝眸處,是否從今又添,一段段的新愁?

【金陵七月古典的憂傷】

午夜的金陵,我靜靜佇立,雨後的街道,我輕輕踏過。這個七月的夏夜,星月無語,夏蟲低吟。金陵,你可記得,我曾悄悄來過,不留一絲蹤跡,並把一縷深深惆悵,一段濃濃的古典清愁,遺落在雨雲低垂的秦淮河畔。

2006-7-19

  

金陵,七月的古典憂傷
【莫愁湖畔荷樣的輕愁】

是曉霧迷散的時候,莫愁湖的荷花映着晴明的天光,在朝霞裏或含苞或初展,湖畔靜寂,唯有一湖荷花,與我相顧無言。

湖畔石凳苔痕猶涼,垂柳拂起絲絲漣漪,攪碎滿湖荷葉倒影,華蓋似的綠葉隨着晨風,在水面與水底同時飄搖,天空的雲影與荷影相融相疊,分不清,是不是那成片綠雲,在水裏慢慢移遊?

盛開的荷不是很多,只有滿眼的碧葉,佔據了視線的大部分。綠綢緞似的雲錦上,擎着幾朵孤零零的荷花,粉色的瓣,從梢到頂端的粉紅,顏色漸濃漸深,如絹花輕染,襯着淡藍的天色,構勒出一幅明朗的晨韻圖。

纖姿亭亭的荷旁,躺卧着慵懶的淡黃睡蓮,厚綠的小圓葉緊貼水面,葉脈分明,在水波里輕飄蕩,它自在地閒卧,與秀逸的荷花相對望,這晨風裏的私語,唯有荷懂,花懂,水底的游魚懂。

湖畔行人稀少,鳥們也剛醒來,白玉欄杆的小石橋上,還散落黎明的夜露。靜倚橋頭看着這一切,在荷的清芬裏,心境本應最是閒雅的,可當這一片恬靜清空的美景歸我獨享時,不知為何,卻有一種莫名的憂愁侵襲我。

冥然神思中,想到了,因為,這裏是莫愁湖。

莫愁,想到這個名字,淡淡的憂傷頓時湧上心頭,隨着荷的淡香芳蹤一陣陣飄來蕩去。

於是,來到賞荷廳,又看到了荷花池裏,那尊漢白玉塑像的她,來自中原牡丹之都的莫愁女,手挽桑籃、長裙曳地,如凌波仙子飄逸在水中央。

她的身旁,有白色、粉色、黃色的荷花相陪伴,只有不染塵的荷,最能代表這位心性高潔的女子,明淨的水面,倒映她清麗的容顏。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日月照流黃,在水一方的佳人,千年的心事有誰明瞭?

她已在這裏站立許多朝代了,眉睫深鎖,一雙如怨如訴的眸子,似在向注視她的人,輕訴她的不幸與無限哀愁。

“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故鄉的牡丹幾度開落,金陵的荷香依然芬芳,清澈的湖水埋藏了洛陽女兒,化作滿湖碧荷,於微風裏哀歎滿腹的愁怨。

各色荷花族擁着她,安然而寧靜,我,彷彿也化成了一朵荷,在這無人的境界中,與她對語。

“你來了?”她淚光盈盈。

“是的,我來了,靜靜地走向你。”我含笑。

此時,七月的晨光裏,只有我,她,還有滿湖的荷,以及晨風中飄過的一縷輕愁,深深地,深深地彌散在莫愁湖畔。

【桃花扇底不盡的悲情】

來到媚香樓,已是燈火初上的時分。

它的對面是烏衣巷的王謝故居,當年夕陽下堂前燕子曾頻繁飛來,朱雀橋邊野草閒花遍開。王謝故居高高的門樓昂立着,在夜色中仍很醒目。而“蘭有國香,人服媚之”的媚香樓——李香君故居,若不細尋,便會匆匆略過。

夜風裏,紅色燈籠在灰色門檐旁無聲飄懸,似在飄着六朝古都,秦淮煙雨的如煙舊事。

從朱漆的大門走進去,這座小巧精緻的二層樓,此時已無其他遊人,牽着女兒的手,靜闐得只聽到倆人的呼吸聲和夏蟲的呢喃。

踏上窄窄的木樓梯,每走一步便是踢踏的回聲,不由放輕了腳步,屋內幽暗的燈火從樓上灑下來,腳步聲在室內迴旋,空曠而悠遠,讓人頓生悽清之感。

屏息斂氣地走上樓,皆是一色紫紅色木質門窗和地板,有着明清特色的卧室、書房、客廳、琴房,字書琴畫,淡墨書香,翠幃幔紗,一間間地看過,恍若還有香君的身影飄過……

推開雕花木窗,窗外正是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清風徐來,倒映天空一輪明月,夜幕下河水發着幽藍的光。當年的香君,也曾與南明才子候方域,情深意篤,執手相依,共對一窗清風明月,詩詞雅韻裏,是兩情相悦的幾多纏綿與繾綣。

優美文章
短篇散文
愛情散文
抒情散文
經典散文
心情散文
哲理散文
英語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