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 > 經部 > 論語 > 《論語》讀書心得14篇[精選]

《論語》讀書心得14篇[精選]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心得吧。那麼如何寫讀書心得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讀書心得,歡迎閲讀與收藏。

《論語》讀書心得14篇[精選]

《論語》讀書心得 篇1

《論語》是我愛讀的經典書籍之一,在三年級參加經典誦讀大賽時曾背誦其中的章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搖頭晃腦地讀着《論語》的第一段話,甚至已讀過數百遍,能倒背如流。卻從沒想過要用在生活中。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的語文小考得了滿分,很興奮,腦子裏面蹦出了這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我非常吃驚,怎麼也搞不清楚,這句話為何會在這時從我耳邊響起,於是終於明白:素讀反覆多次以後,自然而然就懂得了這句話的含義,同時還能以最快的方式背下來。

《論語》還藴含着許多深刻的道理,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説的就是做人要講誠信、守信用,希望我能與曾子一樣做個誠實守信的`人。

又如:“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它的意思是: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就怕自己不瞭解別人。這句話給我很大的啟發。現實也有這樣的例子:一位同學期末考試考了全市第一,就不停地誇耀自己,同學們都不理他,終於有一個人拍拍他的肩膀,説:“不錯嘛!”他哪知道,拍他肩膀的人得了全省第一。這也見證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品讀經典,不但能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還能給自己增添許多樂趣;素讀經典,記住古人説的話,從中尋求做人的道理;素讀經典,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讓我們素讀經典吧!讓經典陪伴我們快樂成長!

《論語》讀書心得 篇2

《論語·學而》另一種理解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李澤厚説:"學"者,學為人也,論語讀書心得。學為人而悦者,因人類即本體所在,認同本體,悦也。友朋來而樂,可以本體乃羣居而作個體獨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則雖羣卻不失個體之尊嚴,實在與價值也。此三層愈轉愈深,乃"仁"説之根本,樂感文化,實用理性之樞紐。

一切文字,只有在一定的語境中,其意義才能清晰地浮現出來。《論語》,這本子夏留給後世的學習筆記,記錄卻是如此簡單!(子夏在孔子的門徒也確算不得是最好的學生)以這則文字而言,它缺少了具體的語言背景:在什麼情況下,對誰,就什麼問題而言,等等,這些都不清楚。從文字表面看並不深奧奇僻,似乎確實是談"悦"、"樂"二字,如李澤厚所言:"…以儒學為骨幹的中國文化的特徵或精神是樂感文化。"倘以知人論世的方式以理解這則語錄,就一定作如是解麼?

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孔子的這段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這句話語意重點並不在"學"字上,而在"習"字上。習,實踐。這句話的意思可以這樣理解:學習如果能經常實踐它,那不也是很快樂的麼?"學"固然是快樂的,但實踐所學更能讓人快樂。

以孔子而言,"夫子以行道救世為心",是一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哲人,在殷商的廢墟上,這位生於"野合"的父母,起於貧賤的'處境的殷宋公孫嫡系,成了"儒"的復興者。他説:"吾其為東周乎?""吾從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他想建立一個東方的"周帝國",他以幾百年來商周文化的混合物--《周禮》作為支柱來建構一個理想的家園。所以他認自己是這種文化的代言人:"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然而初不見用於魯,十四年周遊列國,棲棲惶惶一如喪家之犬,喟然長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逝者如斯,不捨晝夜",在如水流年中白了雙鬢疇昔之夜,夢裏在空寂神殿的兩楹之間,撫柱哀哀哭泣:"泰山其頹乎?樑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學何為?習也!學而無所用,才是一種真正的痛苦。學而致用,那只是孔子理想的快樂而已!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九萬里的風等待揚起東海的波濤,託舉鵬翼扶搖碧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同門曰朋,來當然是切磋修養,研討學問的;又自遠方,山高水長,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平素難得一見,這實在是可以快樂的事。"何時共把盞,重與細論文",這多少古人所臨風懷想的美景。

然而細細想來,我們可以有另一種理解:難道朋友都在遠方?近處無友?"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不也是孔子所欣賞、所向往的麼?只是"微斯人,吾誰與歸?"現實生活的周圍卻往往沒有這樣志同道合者!

聖人可以光耀千秋,可以光照四海,卻照不亮附近凡人們的雙眸!凡人們會告訴你:太陽再鮮豔,它也有黑子,像女人臉上的雀斑;西施是美,可是她有心臟病,娶不得!所以聖人是孤獨的。所以他期待遠方有一雙慧眼,能夠看到他的光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寂寂的柴門,等待遠來的尋芳者扣響,打開一個塵封的春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偉大的人,他的痛苦在於,他是清醒的,他比平凡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他超越了他的時代;還在於他有更遠大的抱負。而這一切都是世俗所不需要的,因而他也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被理解的。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奈何這世上,謂我何求的人遠比謂我心憂的人多!更有甚者,人們總是習慣用石塊、雞蛋來迎接啟蒙者、先知者。

膽怯一點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誰以易之,於是避人且避世。

勇敢一點的人,譭譽無動乎中,榮辱在所不計。即使是舉身赴清流,也不肖於同流合污。

孔子説:我不生氣!因為我是君子,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怎麼好和小人計較?也罷,也只好如此了!否則,還有什麼能讓我寬慰自己呢?

可是當一個君子,真的好難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聲無奈的歎息,裊裊了千古!

《論語》讀書心得 篇3

讀論語,感到收穫頗多,讓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

其一:學,然後知不足。

學,然後知不足,由此,我要進一步端正態度,持之以恆,在通讀的基礎上再加以精讀,並學會結合實際進行研讀,提升自我。

其二:思,然後明目標。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有了知識,沒有思想,就是不切實際的罔。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學習獲得知識,不是最終目標。我們還必須學會思考人生,人應當成為怎樣的人?

一部《論語》,清晰地表明瞭孔子的教育思想:人,應當成為君子。君子,作為理想人格,孔子把它界定為內聖外王,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等等,強調了作為君子既要有學問學識,還要有氣魄修養,學問加修養所謂內聖才是君子。用今天的語言來表達,我把它理解為德才兼備。

又如:天行漸,君子當自強不息,禹,吾無間然矣!這裏可以看到孔子極為推崇大禹,挑不出他任何缺點,禹把黃河長江水利治好,把土地開發出來。中華民族奠定了農業社會的基礎,發展成就了後來幾千年農業國的民族精神,是從禹開始的。禹之所以在孔子的'心目中是真君子,就在於他做到了外王,即君子要不斷努力開拓,去建功立業,個人的存在要對社會有所貢獻。

思,然後明目標,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説,今天我們重温《論語》,應思考立身和處世的原則。內聖外王的君子,是我們做人做事的目標和準則,也許也是需要用畢生努力不斷去接近的一個目標。

《論語》讀書心得 篇4

初讀《論語》,竟莫名其妙的被它詩性的光輝和崇高的靈魂所征服,為它的靈性,更為它的精神。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是一種體驗。這是一種知識學到後的心情體驗。其實,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體驗,當我們完成一項從未完全掌握的工作,當我們切身明白一條早已耳熟能詳的道理,是否會會心一笑呢?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一種人生的大樂。“朋”。固然不是指酒肉朋友,酒肉朋友一來,免不了酒酣耳熱,傷身破財,又有何樂之有呢?而同樣有志於學,有成於學的'朋友,聽聞了你的學問,見解,慕名來與你相談,與你共事,分享胸中之學,笑傲風物,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這才算人生的一大樂事。樂與悦都是高興,但其火不同,樂表現在外。有知己遠來,原來獨會於心的悦則變成相視而笑的大樂了。

“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種境界。“不愠”則是不生氣,不埋怨。要做到“不愠”,光脾氣好是遠遠不夠的,前提是你的學問要達到大成的境界,達到一種“君子知命”的開闊豁達的境界。一個人若達到這樣的境界,他就已然成為大德的君子了,當然也就能獲得無上的歡悦了。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是一種態度。每日三次反省自己,反省自己與別人共事是否做到忠誠,反省自己與別人交朋友是否做到誠信,反省自己每天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反省,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態度,更是對他人負責的一種態度。

“祭神如神在”是一種提升。所謂“祭神如神在”並不是要承認在人的世界之外又有一個所謂神的世界,而是指人的內心體驗到的一種存在。它既是一種人的內在精神的提升與淨化手段,更是一種待人處世的真誠態度。而這也必將換來同樣真誠的回報。任何虛假的東西,都將如竹籃打水一樣,不會帶來任何收穫。

《論語》,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寶藏,是結晶,透過《論語》去理解語言背後所藴藏的民族精神、思想和智慧,對於我們無不是一種心靈上的是提升與昇華。

《論語》,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縮影,是五千年文明的積澱,是中國人的精神元素,是一種生命的延續,是一種國量的所在,是一種精神的不朽。

《論語》讀書心得 篇5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首先想要説的是,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每每去到書店,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關於教人們“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挫折、怎樣處事”的書籍比比皆是,而這些所謂的“心靈雞湯”迎合了當今複雜社會下處於“心靈衝撞”中的人們所需要的那種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靈慰籍,而這些書籍中,我認為于丹教授關於《論語》的心得體會卻是最值得一看的.。

想起以前上初中的時候,什麼《論語》《莊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奧的東西,雖然在添鴨式的教育中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問心裏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膚淺和隨意的。或許,沒有于丹,我大腦中不會再想起《論語》,不會想到通過讀《論語》來指導自己的生活,也不會理解先人聖賢為什麼會説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種推崇,當看了于丹教授的書後,我知道了孔夫子的偉大,也知道了過去自認為深奧的孔夫子的《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賢們説的話,穿越滄桑,傳到今天,仍然可以讓我受益匪淺、温暖備至。

于丹教授説:“《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所以,當這本書被我認認真真地看完後,心裏很為于丹教授把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通過《論語》完美結合後給予的精闢闡釋表示喝彩!

對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於我這等凡夫俗子來説,不會也不想做任何評論,對我來講,讀懂、讀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這裏就姑且把讀到的一些我認為精彩的部分記錄下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許,迷茫中的你我,會不經意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和幫助吧!

《論語》讀書心得 篇6

古人云,今人説:“半部《論語》治天下。”果不其然,于丹僅僅是寫了讀完《論語》後的一點心得,就在整個中國好好火了一把!這個暑假,小生有幸能去詳盡的閲讀一番。

《心得》裏的字裏行間無不説明——《論語》是為這個世界而生的,其告訴人們的每一個道理,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

《論語》從一定的方面來説,是具有色彩和温度的,色彩在於它傳授給別人的精髓,温度在於它給予給別人的光明。

那麼,我即便不知道作者對於“色彩”的定義。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沒有色彩。所謂“沒有色彩”,無非是灰色。灰色的色彩感不強,可以視為不是色彩的色彩,但同時又是最具普通性的色彩,因為它可以和所有色彩搭配。我也更不知道作者對於“温度”的定義。但是,任何人不可能沒有温度。所謂“沒有温度”,無非是23攝氏度。即便這是一個模糊的數字,但同時又是人體感覺到最舒適的温度。

無論是色彩也好,温度也罷,但當一個人表現出來時,那是他的激情!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為之奮鬥,是一件“加好佳”的事情,關鍵在於你如何將你手中的'風箏——放飛,讓線加長,加長,再加長!

中央電視台曾經拍過一個名為“我有一個理想!”的公益廣告。在我看來,這是一件積極向上的事情。人嘛,活着就不要憋着!在《論語》中,孔子問過自己的四位弟子,他們的志向,各有不同之處,但是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把它大聲地説出來,好事啊!

在現實生活中同樣也是這樣的。假使有兩個朋友,他們平時形影不離,有一天因為一點小矛盾便鬧翻了,絕交嗎?兩個人總舍不下多年來的感情,和好!於是兩人都準備向對方道歉。在途中,兩人相遇了,他們笑了,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他們沒有説出來?不,心靈的溝通已經將這個不算是理想的理想,完全的化解了。誠然,我完全同意他們這樣的做法,有話,別憋在心裏!

有些人,每天看着那些經理或是董事之類的人,總是用羨慕的眼光,大家彼此彼此嘛,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不過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他們也是經過巨大的努力才得到人們的認可,畢竟陽光總在風雨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不錯!我相信只要自己曾經努力過,人生就會有閃光點,留下美好的回憶,成功那只是你路過的一個車站。

的確!理想和行動的關係,就如同引線和風箏的關係。這個風箏能飛多遠,關鍵在於你手中的線。而這條線就是你內心願望。你的內心越淡定,越從容,你就會捨棄那些激烈的、宏闊的、張揚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靜的、內心的聲音。這會使你走到社會角色中的時候,能夠不失去自我,能夠有擔當,能夠做到最好。

不過,話又説回去——“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誒,善哉,善哉。這個世界終歸是由有實力的人來主宰的。有本事,甭管是驢是馬,你拿出來溜溜嘛!至此,為百家呼籲之中一道!

當我讀完《于丹論語心得》的時候,已經入夜。它顯出了它獨有的特點——寂靜,可是我的心情卻再也不能平靜了,感受頗深的。於是立即記錄了下來:當太陽從地平線升起的時候,人感覺到希望的一抹——天地人之道;不論人的距離,心與心之間的橋樑,是無行的,不是無固的——心靈之道;天氣的晴轉多雲,你的笑容依就是那麼的光輝燦爛——處世之道;善良、理智、恆心、合羣,這四流一一顯露——君子之道;在我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我看見好多隻手……——交友之道;人的出生,已經是一個夢想的誕生,而那個人便有了新的想法——理想之道;走過的,無法回頭,還是抬抬頭向遠處看吧——人生之道。

道是自己選的,路是自己走的,駕馭它,祝您一路走好!

《論語》讀書心得 篇7

《論語》是議論言語的文字彙編。全書二十篇,以每篇第一句的開頭二字做篇名。沒有相當智慧、功夫的人看《論語》,就是前言不搭後語、雜亂無章、沒有邏輯、沒有主題,完全沒有現代人所規定的作文規則,也可説稱不上文章。然而她卻流傳千古,半部《論語》就能治天下,何也?果真如某些人所説得那樣淺薄、無聊嗎?顯然不可能!南懷瑾先生在其名著《論語別裁》中明確肯定,《論語》有其內在邏輯,但究竟有什麼樣的邏輯結構可惜沒講。青年學者,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周埕安先生的處女作《園滿的論語和自在的人生論語妙義疏解》,按《論語》原來編排順序,每三句或三段話為一品,三品為一章,六十品為五季。每一品以一字作主題,共一百六十九品,即一百六十九個主題,為《論語》理出了一個清晰的邏輯結構,為人人正確理解《論語》,背誦《論語》,應用《論語》,造福自己和社會大眾,提供了極為善巧的方便。前無古人,真實不虛。

一個人是否合格、圓滿?成就大小,其標誌是什麼?最直接、顯明的標誌是朋友,即看一個人有無朋友,其朋友的人品、水平如何。看看您周圍哪些功成名就的人,必定高朋如雲。而當他眾叛親離、成孤家寡人時,又必定垮台無疑。因此周埕安先生將開篇三句話概括為一“朋”字,真可謂一字千金,抓住了《論語》的做人核心。“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自然+2,人心齊、泰山移,大事成矣!這就是人需要朋友的根本原因。因此人是否有朋友,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自己是否有特長、優勢,能幫助別人;第二別人是否能彌補自己的不足。顯然自己的'能力越大,幫助的對象越多,自然朋友越多;自己層次越高,必然也就得到品位越高的朋友幫助。那麼能幫助別人的本事從何而來呢?靠“學”,靠“習”,“學而時習之”。“學”,首先得到大智,即明確了光明的方向,不會南轅北轍走錯路,其次是充滿着必勝的信心、充足的幹勁、高漲的熱情;最後是獲得具體的操作技巧、方法。“習”得到大慧,即身心強健、經濟富裕。

“學”是“習”的前提。因為行動從思想來,思路決定出路;“習”是“學”的深化,“學”是否得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辛辛苦苦學習,頭懸樑、錐刺骨,卻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弱不禁風,家徒四壁又孤家寡人,肯定沒有得道。“學”和“習”緊密相連、一體兩面,絕不可能截然分成孤立的兩塊,故後人將學和習連起來用,就是今天常用的“學習”。“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無限循環、螺旋上升,得大智慧,到達輝煌的彼岸。而“學”和“習”的無限循環、不至於中斷,且能成加速度遞進,關鍵在於是否能“不亦悦乎”。而不亦悦乎的前提是學到的理論、知識有沒有用,能否在實踐中得到回報,首先是身體越來越健康,心情越來越開朗;其次是與同學、家人相處越來越融洽。如果沒有這兩條最基本的獲得,説什麼長大瞭如何輝煌、發達,統統是騙人的鬼語,學生必然厭學、逃學、出走、輕生。只要“學而時習之”能不斷“不亦樂乎”。智慧自然越來越高,能力越來越強,當然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與朋友的切磋、明辨,必定又大大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從而上升到了“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至此做人圓滿“成仁”。由此可知,學,是任何人進步、發展、強大的不可逾越的第一步,更是活到老,學到老,須臾不可離的終生課題。“習”即實踐,與“學”如影隨形,只有實踐才能知道“學”是否有效,方向是否正確,方法是否得當。實踐是調整“學”的唯一標杆和尺度。所以周先生書中這樣解釋:“學問從學習中來,能力從實踐中來。人要常學習,以此得學向,又要常實踐,以此修能力。這就是‘學而時習之’。人生困頓,皆因不學無術,為了自由和幸福,學習和實踐是人生的兩大主題。”

學習和實踐是人生的兩大主題,但它是手段,不是目的。“不亦悦乎”才是目的。也就是説學習和實踐的唯一目的是生活幸福快樂。幸福快樂是衡量學習和實踐是否有效的內在標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衡量學習和實踐是否有效的外在標準。為什麼有朋自遠方來呢?周先生説“遠方並不單指與朋友距離遠。而是説過去物質上沒有來往,思想上沒有交流,事業上沒有合作,彼此關係不通,距離很遠”。當您通過“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的積累,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能保護眾人;或有雄厚的財力,富裕眾人;或有高明的智慧,指引眾人;或有崇高的道德,覺悟眾人,這時您就像巨大的吸鐵石,吸引眾人趨之若騖,以前所有的冷漠、隔閡、障礙自然冰化水解、煙消雲散,原來人人都是那麼可愛,處處竟都是淨土。

《論語》讀書心得 篇8

人生需要感悟,有感悟的人生才是睿智的人生。先哲的人生不能複製,但可以創新;先哲的智慧不能抄襲,但可以借鑑。生命,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創新和借鑑之中延續、發展。

19xx年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會議上宣佈:“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要回到25xx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這一宣佈可看作是一家之言。但同時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當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説要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究竟有哪些智慧呢?

孔子的智慧,可以説集中在《論語》裏面。《論語》是記載孔子和弟子言論、行為的一部總集。它囊括了孔子的全部思想精髓。用於丹的話説,“《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但不同的人讀它,卻會獲取不同的感悟。政治家讀它,能夠讀出為政以德、以人為本的治國安邦之道;哲學家讀它,能夠讀出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天人和諧之觀;教育家讀它,能夠讀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倫理學家讀它,能夠讀出見利思義、博施濟眾的道德情操;有修養的人能夠讀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人文關懷,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能讀出“逝者如斯、不捨晝夜”的心得體會。我悟性極差,沒有能力讀出《論語》的“廬山真面目”,但我也讀出了一個屬於我自己的鮮活的孔子:他超越時空,閲歷豐富,一生見過許多人,君王、大臣、英雄、美女、農夫、商人、智者、愚者、狂者、隱者、君子、小人,什麼人都見過,這些人如同一把鋒利的刻刀,剔除了他不需要的,加固了他所追求的,豐富了他所沒有的;他主張發家致富,但必須採取正當手段,鄙棄那種靠不正當競爭發家致富的人,“不義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體察民生,興辦教育,收費非常低廉,只是十條肉乾而已,自古至今,可説是我國民辦教育的第一人;他繼承文化,也創新文化,他的創新是在堅實繼承基礎上的創新;他嚴肅生活,也享受生活,他的享受是在生命意義和高雅情趣基礎上的享受;他嚮往古典,但也浪漫,他的浪漫是在對生活大徹大悟基礎上的幽默和超越;他胸懷寬廣、目光睿智、性格慈愛、態度豁達,以他永遠的智慧和包容關照歷史、關照人類!

簡單的説,《論語》的真諦是教人們如何得到真正的快樂;它的精華則在於教我們做人的心態。這本書從仁愛之道、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學習之道、誠信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等七個方面闡述了《論語》中所藴藏的智慧及其對現代生活的啟示。細細品味過這七個方面,也同時折射出了我自己的影子。

第一,仁愛之道。

仁愛是在孔子的論語中提到最多的一個詞,我們常常説讓世界充滿愛,然而這個簡單的愛字説起來簡單,其中卻藴含的太多太多的道理。孔子認為仁愛是做人的根本,他不僅是仁愛的一個宣傳者,也是一個仁愛的實踐者;于丹認為仁愛不僅是一種人格情懷,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具體的行為方式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補足來不斷的提升和完善自己。而我認為仁愛其實貫穿整個人生,正所謂只有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人世間的愛情、親情、友情無不充滿愛,愛情中,我寬容,彼此珍惜,對愛人和自己的親人一樣;親情中,首先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因為他們同樣是我們最親的人;友情中,友愛、友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他人的面容永遠是我們表情的一面鏡子,因為你對別人怎麼樣,別人就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你。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被仁愛充滿,我們自己跟這個世界都會變得更好。

第二,孝敬之道:“百善孝為先”。

我們從父母身上索取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父母付出的是人間最寶貴的愛,平時經常説"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當了父母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不容易。也許因為我還沒有為人母,對於孝敬父母上,一直不知道如何做起。從讀書到現在好多年了,每次回家都是空着手回的,看到同事朋友常常大包小包的拿着東西時,總覺得沒有必要,都是一家人,何必那麼見外呢?回到家中,也從來是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就在我上大學,重讀了論語後,從心裏上感覺到了對父母的虧欠,我開始回報,儘管我們能做到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小到幫忙洗衣、做飯,買一些吃喝用品,但我能深深感受到他們的喜悦。

第三,智慧之道。

我一直很崇拜古人的智慧,它們條件沒有當今社會的優越,卻能留下驚人的文化和遺產,比如秦始皇修建陵墓、長城;歷史上的草船借箭、完璧歸趙;唐詩宋詞等等這些無不流露出古代人們超人的智慧,都令我們現代人敬仰崇拜。《論語》裏面,自始至終充滿着智慧。有一句諺語説得好,人生的真正成功不在於你憑運氣抓了一手好牌,而在於你抓了一手壞牌,但是你能把它打好。人生交往的真正成功不在於你僥倖一路走來遇到的全是君子,而在於你遇到有些不能成為君子的人,當然不一定就是小人,能不能因為從跟你的交往中看到人性中的温暖、善良,看到你對他的體諒、包容,而讓他美好的一面更多地表現出來。在於智慧方面,我自己還是非常欠佳的,常常只是羨慕這方面做的好的人,以後需要不斷學習。

第四,學習之道。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每個人從哇哇墜地起就開始學習語言,學習走路,到長大以後學習知識、學習做人,一直到老,都有學不完的事情,真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説到學習,就離不開教師和學生,孔子是一位很好的老師,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然而他之所以流傳到現在兩千多年,自然有它獨到的教書之道。當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幾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這不僅體現了他的謙虛,而且説明他的好學。在我們生活中,也應該有這樣的精神。

第五,誠信之道。

孔子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可見誠信在一個人的生活中所佔的分量。如今社會中,很多企業品牌靠的都是誠信和信用,比如一個新的產品,必須有特別好的口碑才能夠立足;一個單位的領導也要講信用,才能贏得員工和下屬的信任,假如作為上司整天不講信用了,可想而知結果會怎樣了;集體是這樣,而小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個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想,應該在工作上一絲不苟,認真對待;在家庭對父母、愛人、孩子要坦誠相待;對同事朋友説到做到,不能有欺騙行為,總之,從《論語》出發,結合今天的現實,以《論語》中的誠信來引導今天的生活,走好我們人生的路。

第六,處世之道。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儒家傳統道德中,一個人要達成完美的人格修養,智、仁、勇是非常重要的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孔子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具備這三德,成為真正的君子,進而達到成為聖人的目標。“知”在東方文化裏並不是知識,書讀得好,知識淵博,這是知識,智慧不是知識,也不是聰明。孔子説的“知者不惑”的“知”,等同於佛學中智慧的“智”,而不是聰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什麼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會迷惑。“仁者不憂”,真正有仁心的人,不會受環境動搖,沒有憂煩。“仁”也是神舟電腦的文化內涵之一,公司強調員工應有仁愛之心,同事之間應當互相友愛,上司對下屬尤其應當多一些關愛,要把體貼和關懷下屬當成份內的工作,儘量為下屬排憂解難。“勇者不懼”,真正大勇的人,沒有什麼可害怕的`。但真正的仁和勇,都與大智慧並存的。孔子明確指出:智的最高修為是不惑;仁的最高修為是不憂;勇的最高修為是不懼。雖然成為聖人是極高的境界,不易達到,但是仍可透過修行達成。因為,當一個人要是真正明白做人的真正目的時,他便會因為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心性提高、破迷開悟、心生智慧,進而坦然面對人生的喜樂,不庸人自擾,也能鍛煉出大無畏的真勇氣去面對遭遇的困頓與考驗。

第七,君子之道。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明確提出了義利問題。孔子認為,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他的義指服從等級秩序的道德,如果一個人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就會犯上作亂,破壞等級秩序。所以,能不為利所動,能夠見利而先思義,便是君子;見利而忘義,一味追求個人利益,拋棄人生原則,便是小人。作為一個君子,不管是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只要是符合道義的時候,符合仁義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的,即使自己喜歡也不能做。在現實生活中,只要我們能夠盡職盡責地按照自強不息的精神去做事了,那麼,利也就在其中了。最大的利是使我們活得心情舒暢、問心無愧,而不是富貴,富貴不是人們想求就必然能夠得到的,也不是得到之後就永遠能擁有的。

在當今社會這樣的競爭壓力下,我們有理由不提前成熟嗎?“只爭朝夕”這句話用在今天是再合適不過了,一萬年太久,七十年也太久。

學習《論語》,學習任何經典,所有古聖先賢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儘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能夠符合社會道義標準,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於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

我想聖賢的意義就在於,他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而後世的子孫或矇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一個民族的靈魂。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圓潤地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大概這就是《論語》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

《論語》讀書心得 篇9

向來喜歡看百家講壇,而且更喜歡聽於丹老師的講座,是那樣的令人心曠神怡,那樣的震憾人的心靈,每次閲讀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都會有很多的收穫與啟迪,敬佩她的聰明與睿智,以及她看問題的獨到見解之處。

于丹教授説,其實《論語》的態度是什麼呢?就是以一種樸素的、温暖的,言傳身教的生活態度,去影響他的弟子。《論語》告訴我們,為人不僅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得到幫助的人。我們常説,“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其實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內心充滿幸福感。

“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境界。當所有憂煩、迷惑或畏懼壓在眼前的時候,讓自己變得更加寬厚仁達,變得更加智慧聰穎,變得更加勇敢無畏,那麼外在的一切不也就沒有了嗎?所以,做一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遺憾而不要藉助外在物質的得與失,讓自己擁有一份淺薄的驕傲,這就是《論語》裏所倡導的一種人生觀。

于丹教授以自己的心得來詮釋論語中難以理解的道理,並結合實際生活幫助人們去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調整好個人的心態,使人們明白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樂是尤為重要的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拿自己與別人相比較,同樣的'學歷、同樣的境遇,別人為什麼做得很成功,而自己卻為什麼總是默默無聞,總在羨慕、嫉妒別人的日子裏生活,於是埋怨、憤怒油然而生,使自己身心疲累、鬱鬱寡歡。其實他沒看到別人的付出,很多時候就是缺乏于丹老師在論語中所説的豁達開朗,不能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如能以平和的心態想一想,別人的得到一定有他相對應的付出,當然,這個付出有種種。如果你不想去付出就不要去嫉妒別人的擁有,羨慕別人的生活而看不到自己的珍貴,這是不聰明之舉,也是可悲的。

于丹教授用一個個小故事告訴我們,我們生存的環境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雖然我們憑藉個人的力量不能改變社會,但我們能憑藉我們勇敢的心靈去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

《論語》讀書心得 篇10

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一樣,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必須與我們今日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夫子以往説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説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向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説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我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可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

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資料,就打破了原先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説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我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能夠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此刻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適宜。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論語》讀書心得 篇11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羣的關係。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羣。這裏面就不僅存在單純的兩兩交往的問題,還包含更復雜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問題。四、孔子和他的兩個學生説了這麼多《論語》中的交友觀,由於《論語》主要記載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對孔子的朋友產生了興趣。我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

單就《論語》來看,我卻只找到兩處。一處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處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後者不知從何考證,前者看來只是孔子所“和”之人,並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沒有純乎價值認同的“知己”呢?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係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係。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

從前,我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為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後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我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閲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我能讀得進去的書。再後來,通過網絡,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我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網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所以,我讀《論語》也只是因為選了《中西經典選讀》這門課,於是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讀書心得 篇12

最近讀論語,讀于丹的解讀論語,有了新的感悟。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人。孔夫子正是以這種樸素的、温和的生活態度來影響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種子,把那種生活的態度、生活的智慧廣為傳播。

在閲讀論語的過程中,我更進一步加深了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理解與感悟。

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着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而只是一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於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做到學與思的結合,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反思性的教師,才能不斷進步。

孔子説:“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夏説:“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説過“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與孔子的這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説是驚人的一致。可見人類在知識的認知和獲取上,不論地域、種族如何差異,其根本性的原則往往是一致的。學習要聽別人講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聽信別人。

只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憑空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為了學習而學習,缺少必要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學習,大腦卻一片空白,學習只為了追求數量,而不在乎質量,結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學習在思考,也在於吸收。也有不少人,為了思考而思考,缺少必要的學習。只是一味地思考,沒有一定的學習指導,結果思考鑽進了死衚衕,就難免是非不分。因學習而思考,而感到充實。因思考而學習,而感到明智。可見,學習與思考緊密結合,缺一不可。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論語》讀書心得 篇13

一看見《論語》,就讓我回想起以前在初中時代的課程中學的幾篇《論語》精文,在那個年齡階段,那些之乎者也的俗套,直叫我覺得牙酸。

一恍,就時隔春秋二十餘年了,今天再次拿起《論語》,又是別一樣的體味,認真讀了幾遍後,真的感覺到:每讀一遍都有新的收穫。

深讀《論語》後,悟出以下學習、做事、擇友的心得體會:

一、以《論語》學習篇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

前一則是説若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這兩句話雖然出自於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意義重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也可以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

二、以《論語》做事篇

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告訴我們想要先做事,必須先把做事的工具磨鋒利。

那麼,我們做事的利器是什麼呢?捫心自問,做事無利器,唯有對待做事的誠實,對工作誠實、就不要自欺。

每個人心裏都對自己有一個期許,比如,希望做好事而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等等。

但是,有的人希望受尊敬,卻去做不誠實的事情,對所做的事誠實,就是凡事要盡全力做好。

做到六七十分就覺得做好了,這是不誠實。

對所做的工作誠實,就是多去實踐多去思考,用知者不惑的態度去對待現今的工作,正如一例:孔子30歲跟師襄子學琴。

師襄子教了他一首曲子後,他每日彈奏,絲毫沒有厭倦的樣子,手法從生疏漸至熟練。

過了10天,師襄子讓他再學一首新曲子。

孔子答到其彈奏的技巧還未會。

又過了10天,師襄子認為孔子彈曲很是熟練,要求他再學一首新曲子時。

孔子説:“我雖然掌握了彈奏技巧,可是還沒有領會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和作曲者啊!”又過了許多天,師襄子來到孔子家裏聽琴。

一曲既罷,師襄子感慨地問:“你已經知道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和作曲者是誰了吧?”孔子興奮地説:“是的.!此人魁梧的身軀,黝黑的臉龐,兩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

他莫非是周文王嗎?”師襄子既驚訝又敬佩,激動地説:“你説得對,我的老師曾告訴我,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

你百學不厭才能達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如果我們每一人都能按這種態度去對待工作,那麼,紕漏百出、銜接斷鏈的現象就不會出現,工作的效能與成績就會更鮮明可見。

三、以《論語》擇友篇

人生在世,除了親屬,還要有朋友。

沒有朋友的人,是被人鄙視的人;沒有朋友的人,是孤寂的人。

所以,俗語講:“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仇人多一堵牆。

”如何與朋友交往呢?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清楚地給我們歸納出了哪三種人作為朋友對自己有益,哪三種人作為朋友對自己有害。

有益的朋友有三種人:一是正直的人。

二是誠信的人。

三是博學多聞的人。

損友也有三種:諂媚逢迎的人,態度偽善的人,誇誇其談的人。

北師大教授于丹又進一步給我們表明了什麼是三益、什麼是三損。

“三益”的朋友是:交“有質”的朋友。

是在做事和做人時表現出的正直,誠實,不驕不躁;交“有量”的朋友。

對人寬容,心胸要豁達大度,要有做人的情懷。

交“多聞”的朋友。

廣見博識,內涵深厚,知識豐富。

“三損”的朋友是指性情暴躁。

這種人頭腦簡單,自控力差,給你帶來諸多的麻煩;另一種人是“善柔”型的,做事優柔寡斷,容易干擾你的行為,誤導你的決策;還有一種人更可怕,心懷鬼胎,表面稱朋友,背後下毒手。

我們每個人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要做到時時事事與人與已都滿意是很難的,需要我們結交好的朋友,從中收益,不斷的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論語》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精神遺產,具有極大的繼承價值,讀《論語》、悟《論語》,這就是我從中覓得的修身、齊家的體會。

《論語》讀書心得 篇14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得到于丹的《論語》心得這本書,也沒有好好看,一直擱在書架上,直到前一陣子我一時興起,隨手拿來翻了幾頁,我就被于丹深入淺出的解讀給吸引住了。所以,接下來我便一口氣將他讀完,不敢説讀完後對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但是這本書確實讓我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想法。

《論語》是我們從小學就開始接觸的,在後來又陸陸續續學習一點,但是學得也不是很齊全,因為處在這樣一個浮躁的社會中,我們都難以靜下心去研究2500多年前古人的思想,于丹老師卻做到了,她藉助自己豐富的學識與深厚的閲歷,又結合當下人們的生活,圍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比較全面的向我們詮釋了論語中那些簡單而又千古恆常的真理。

這些解讀可以説是為我們提供了經典的快餐,在這些易於消化的經典解讀中,于丹教授講解的仁愛之道也使我啟發很大:仁愛是做人根本。仁愛講求恭、寬、信、敏、惠。恭則不悔,他人的面容永遠是我們表情的一面鏡子。寬則得眾,你對別人寬和,會換來世界給你的一個回饋。于丹在書中寫道:讀《論語》我們會發現,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的'教學的態度。這讓我想到我的工作,我面對一羣天真而頑皮得孩子,他們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着這樣那樣的缺點和毛病,當他們的表現令我失望時,我總是責怪他們,用強硬的語氣壓制他們,學生也許是口服心不服,也許對我是畏大於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強迫別人去幹。

那麼,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學生呢,希望老師怎樣和自己交流。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這也符合當今提倡的新型師生關係的特點。讓學生徜徉在這種平等的師生關係中,讓學生適應這種關係,喜愛這種關係,並將這種關係延伸到他的處世之道,這也不正是我們應該教授給我們孩子的嗎?

我們讀一本書,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悟。雖説于丹這本書在網絡上有頗多爭議,但我還是想成為其追捧一族,畢竟和它偶然的邂逅,讓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于丹的《論語》心得對我是一種引領,它使我更用心的去體驗每日的工作和生活。

國學常識
爾雅
公羊傳
穀樑傳
論語
禮記
詩經
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