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作文 > 百善孝為先作文合集【15篇】

百善孝為先作文合集【15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百善孝為先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百善孝為先作文合集【15篇】

百善孝為先作文1

小羊跪哺,閉目吮母液;感念母恩,受乳恭身體。多麼讓人震撼的場景啊!在小羊那柔弱的身軀裏,竟然有這樣強烈的感情。那我們人呢?又何嘗不應該擁有一顆孝順的心呢?

坐上時空機,帶着感恩心,聆聽愛旋律,穿越到你誕生的那天。你的母親承受着難以言喻的痛苦,肩負着巨大的責任,拼盡了全部的力氣,把你帶到了這個世界。當她看到你稚嫩的臉頰時,所有的疼痛都化作滿滿的幸福和快樂。當你成為了懵懵懂懂的兒童時,你的母親就好像成了你的保姆,每天起早貪黑地照顧你。即使口乾舌燥,她也要給你講故事聽;即使疲倦不堪,她也要為你做飯洗衣。當你成為了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你的母親和父親開始帶你尋訪名勝古蹟,增長見識,從而好立下宏偉的目標;他們不惜一切,省吃儉用,給你最優質的教育,不讓你輸在起跑線上。他們用對你無微不至的關懷和不厭其煩的教導,為你的人生塗上了絢麗明亮的色彩,為你的未來細緻地勾畫每一筆。而這一切的一切用一個字來説就是:愛!

可有些人竟然把母親的`教導當做嘮叨,把母親的關懷當做虛偽,便產生了恨的感情!但是當你換一種心態考慮,用真誠傾聽你母親的教導,用感恩面對你母親的關懷,你的小世界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那是因為愛融化了矗立在你們面前的堅冰,孝洗淨了藏在你心中的污垢,打開了你心靈的天窗。

可能又有人要問:“什麼是孝呢?我們又該如何孝呢?”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你:“其實孝很簡單。孝,是父母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後我們送上的那一杯熱茶,雖然不是很好喝,但是裏面裝的卻是你對父母無盡的愛;孝,是父母累時我們一句安慰的話,雖然不是甜言蜜語,但是卻包含着你的那份真誠;孝,是我們為父母端上的洗腳水,雖然搖搖晃晃導致有些水溢了出來,但是剩下的卻是你對父母的關懷;孝,是讓父母看到我們的成績有所進步,雖然是那樣微小,但是卻充滿了你對父母教育的感恩……這些事雖然不大,可是它們的作用卻是非同小可的。它們會讓你的父母感受到無比的温暖,會讓他們的心靈有莫大的安慰,充滿着甜蜜與幸福!”

時光如水,日月如梭,歲月這柄無情的刀已經在他們的臉上刻下深深的皺紋,四季的風兒已經吹白了他們的鬢角。“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與其當父母不在時再責備自己沒能好好的孝敬他們,不如在此時,多付出一份行動儘自己應盡一份的孝心。雖然我們不能夠把孝表現的那麼淋漓盡致,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地去詮釋它,要讓它在我們這裏不再是佳話。朋友們,讓我們時刻謹記着百善孝為先,心中懷着真誠和感恩,把這種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最後讓我們一起大聲喊:“孝順,我們來了!”

百善孝為先作文2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崇尚“百善孝為先”,我家亦如此。“孝”字,即為我家家風。我家四代同堂,太公太婆已經九十高齡了!我的爸爸是公務員,媽媽是小學老師。從小,他們就教我要做有禮貌的孩子。禮,從問候做起。出門進門,必向長輩打招呼;每到節日,一一向長輩們問候。禮,從就餐做起。就餐人滿時,媽媽就會帶着我到旁邊小桌就餐,將位置讓給長輩。於是,人人都誇我是個懂孝順有孝心的好孩子。

可是,隨着我漸漸長大,不知什麼時候起,我卻開始厭煩我的家,我的爸媽,嫌禮節太多,耳目太多,不夠輕鬆,不夠自由,尤其是每天都得面對媽媽滔滔不絕的叮囑、吩咐與嘮叨。終於,我會當着奶奶的面説她沒文化沒知識,家裏衞生搞得不乾淨;終於,我會因為嫌棄爺爺做的飯不合口味,賭氣不肯吃飯。

那一天,爸爸帶我走進了中國木雕博物館,駐足於那160多塊“家訓、家規”銘辭雕版面前,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

我家雖不是名門望族,沒有正式立過像《顏氏家訓》《朱子家訓》那樣的家訓家規。但是,我的'家人其實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無聲地踐行着不成文的家規家訓。《朱子治家》中説:“忠孝,傳家之本。”講孝道,早已成為我家的家風。

我明白了,媽媽為什麼每半個月必定要看看一人生活的外公;公務繁忙的爸爸,為什麼不管回家多晚,都要去太公太婆的房中看看;自認字後,媽媽為什麼教我讀背《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國學書籍中的名言警句;清明節,為什麼我們要舉家前往浦江參觀“鄭義門”;暑假的晚上,為什麼媽媽要邀我和她一起共聽“中華大講壇”裏的《孝經》解讀。

身教勝於言教,比身教更重要的是一個家庭的家風。百善孝為先!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孝,是父母幹完活回到家後我送上的那一杯熱茶;孝,是父母累的時候我一句安慰的話;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端上的洗腳水;孝,是讓父母看到我成績進步;孝,是父母從我嘴裏得到那一句讓人感動得話;孝,是我們能夠健康地成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從今往後,我要努力踐行“張家”家訓。孝,從感恩做起。我會在學習之餘,給太公太婆捶捶背,陪爺爺奶奶聊聊天,幫爸爸媽媽做做家務。孝,從自理做起。暑假爺爺體檢有幾個指標超標,醫生叮囑他要保持心情愉快,多做運動。以後,我會早上自己主動起牀,不再勞煩爺爺叫早,讓爺爺騰出時間去江邊散步。孝,還應該從努力學習做起。我在學校求學,認真學習各種文化知識,積極進取,拼搏向上,這也是我對家人的孝。

相信吧,我一定會時刻記住“百善孝為先”,不斷警醒自己,傳承家風,做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百善孝為先作文3

一個人,善良不善良,首先得看他對他的父母好不好。如果一個對父母都不好的人,卻常常高喊自己是個善良的人,中國人不會相信,外國人也不會相信,連鬼都不會相信。

孝敬是晚輩對長輩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敬愛,是做作不出來的。另外,孝心的一個特性就是它的單向性。有人説,我對我的孩子很好,我可能是天底下最好的父親,或者説我可能是天底下最好的母親,即便這樣,和孝心也是毫不相干的,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對於下一代的好,對下一代的關愛,雖然你可以説你主觀上是無私的,但是,客觀上,不用辯解地和私利難以分開,畢竟對下一代的關心愛護是能夠有回報的。

由於孝心的單項性,也説明了孝心的毫無私利性。父母還不是太老的時候,對父母好,對父母充滿孝心,也許還有説不清的目的性,因為那時候的孝心畢竟還可以得到父母的更好回報。其實那時候的孝心不能算是純粹意義上的孝心。

可是,如果父母已經是耄耋之年了,還能對父母悉心關懷,那才是真正的孝道。因為年邁的父母——特別是那些毫無收入的父母已經對他們毫無利益可言。

這樣看來,真正的孝心是絕對無私的。一個無私的人才能稱為善良的人,或者説,善良的`人必然無私。一個不孝的人,一個對於父母都不善良的人,對於別人,對於周圍的人是不可能善良的,即便是表面的善良也是有深層私心雜念的,

隨着社會的發展,孝心的定義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現在的時代離開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已經很久很久了。孝心的最大表現是對於老人的精神關心,而決不是僅僅滿足於父母的吃和穿。換一句話説,精神的孝敬已經顯得越來越重要了,精神孝敬在孝心中的比例也越來越高了。比如給父母打個電話,多多看望父母,常常陪父母走一走,是當代孝敬最核心的問題和關鍵所在。有些人以為父母可以吃好穿好,就萬事大吉,這其實是十分片面的,也許一天甚至一個小時的陪同比給父母吃山珍海味,穿綾羅綢緞還要重要幾倍、十幾倍。

孝敬不孝敬,鄰居看得見,親人看得見,當然,善良不善良,旁人的心裏也是明鏡似的。百善孝為先,我們這個社會應該更加突出孝道這個根本。也許突出了孝道,小悦悦那樣的事情就會少些,像那些肇事逃逸的事情也會少得多,爾虞我詐的事情會更少些,因為不管時代怎麼變化,孝道始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本,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之所以興旺發達的理由所在——不孝道的人,何以為人,一個連人都算不上的行屍走肉,還怎麼辦得起事業?更不要説成就偉大的事業。

大家都來喊一喊,“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作文4

記得有人説過:“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對父母盡孝道”。細細品味很有道理,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何以為人?自古孝子出賢才,以孝養德,德才皆能兼備。

文章電視中總有許多父母為子女做出巨大犧牲的故事,但為什麼子女孝敬父母的故事卻不多呢?曾經我的生物老師給我們講過一次她的經歷。

思緒隨着老師的回憶慢慢飄飛。那時老師也是上初中的年紀,大概七年級吧,她住校,一星期回一次家。老師在某一天回家後,見到自己的父親,不知道自己什麼心理,沒有叫喚一聲就進屋了。父親沒有直説,而是私下跟老師的母親説:“小蔓蔓上學都上傻了,回來見到我也不問一聲就走了。”母親找了老師,告訴她以後見了父親別再這樣漠視,老師聽了後,心下感到歉疚,自此,不管什麼時候見了父親都要問一聲好,哪怕之後什麼話都不説。

老師告訴我們,“我的父親每次聽到我的一聲問好,都會表現得很高興。同學們,單單‘父親’二字,只要兩個字,我們的父母就會感到滿足,這樣的愛,你們怎能不珍惜,你們怎能那麼吝嗇的連兩個字都不給他們?”每每想到這件事,我的心都會情不自禁地顫抖,是啊,父母對我們的愛如海般寬廣,我們作為子女,為什麼會連幾個字都那麼吝嗇?孝,不是將來的目標,而是現在的'行動。天有些陰沉,灰濛濛的色彩壓得人喘不過氣來,耳邊痛苦悔恨的哭聲還在迴響。

視線穿過雨簾望向看不見的遠方……清晨,温暖的陽光穿過窗子斜射在屋子裏,我睡得正香突然一聲尖叫把我驚醒,茫茫然的看了會兒周圍,剛要躺下,就看見爸爸媽媽匆匆忙忙的往外跑,我遲疑了下,也跟了上去。裏裏外外的人羣將本就沉悶的空氣擠壓的更加稀少,在這一片氛圍中我不自覺的靜了下來。看着那躺在牀上毫無生機的老人,我不敢相信,那就是昨天還在跟我談笑的人,怎麼會?只見老人的兒子跪在牀前,淚水不停地從蒼白的臉上滑落,“媽,你怎麼就這樣走了,兒子還沒帶您去大城市長見識呢,還沒有讓您過上幸福的生活,兒子還沒好好孝順您啊!”寂靜的屋子裏,只留那痛苦的嘶喊,無限的悔恨迴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何等的悲哀!

視線從遠處收回,看着眼前的蒼白,和身邊的家人,我突然明白了什麼……爸爸總是對我説:“人啊,老了就不被重視了。女兒,你記住,‘百善孝為先’,我不求你長大了怎麼對我們好,我只希望你記住一個字——孝”。

爸爸,媽媽,我不知道自己長大了能回報你們多少,但是,我會知道,在我能把握的歲月裏,我一定盡己所能的去愛你們,不是因為恩而回報,而是因為孝去愛,去儘自己的責任。

百善孝為先作文5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説家風家訓的話,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認真做事,好好做人,百善孝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告訴我要有孝心,尊老愛幼。記得我特別餓,回到家一看飯還沒做好,就沒好氣地跑到廚房對着爺爺大喊:“你幹什麼呢,這麼慢,我都餓死了!”媽媽聽到了,生氣地把我拉到一邊嚴厲地説:“淘淘你幹什麼?怎麼跟爺爺説話呢?”我頓時認識到了錯誤,低下頭聽媽媽説,“孩子,爺爺一人負責全家人的飯菜,很辛苦的,你還這麼沒禮貌的對待爺爺。換個角度説,如果你做飯,我們對你大喊大叫,你心裏會怎麼想?”聽了媽媽的話,我羞愧萬分。是呀,爺爺每天為了我們忙裏忙外,夏天我們都在空調下涼快着,爺爺卻汗流浹背的在廚房裏忙活,我沒有去幫忙,反而對爺爺大喊大叫的.,真的是不應該。想到這裏,我馬上跑到廚房,對着爺爺説:“爺爺對不起,我錯了!您辛苦了!”爺爺看了看我笑眯眯地説,“乖孩子,沒事,飯馬上就好。”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孝是體現在我們平時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我們家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家庭,太爺爺、爺爺、奶奶與我們合住,八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裏傳為佳話。爸爸媽媽教育我百善孝為先的同時,他們也在身體力行為我做出榜樣。每次家裏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時大家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語,意見總不能統一,可最後的決定一定是由爺爺奶奶來拍板兒的。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説,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爺爺奶奶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絲毫沒有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説,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着他們來。爸爸還常説,孝敬無底線,就是説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爸爸媽媽身體力行做的這些事,我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前不久爺爺做了心臟搭橋手術,正在恢復中,爸爸媽媽每天無微不至地照顧爺爺,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睡覺前我端來一盆熱水,幫家裏的長輩洗腳,爺爺奶奶笑得合不攏嘴,爸爸媽媽高興地誇我是孝順的好孩子。飯後刷碗,幫媽媽洗衣,幫爸爸整理家務。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我也會一直堅持下去。我要感謝爸爸媽媽的身體力行,也感謝爺爺奶奶的諄諄教誨。

“百善孝為先”,“孝敬無底線”,我會牢牢記住這兩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兩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從小事做起,從現在開始,爭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百善孝為先作文6

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年幼的時候曾看過《二十四孝的故事》的插畫書,當時的我僅僅覺得上面的圖畫好看,完全不能看懂上面的內容。現在再翻看這套書,有了不同的感受,也稍有一點點的感觸。

王祥,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説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這就是著名卧冰求鯉的故事。王祥的善舉讓我感動,面對繼母尚能如此,面對每天為我們含辛茹苦的.親生父母,難道我們就不可以為父母做點什麼嗎?

寒假裏,我翹首期盼的新春佳節終於加快了腳步,在我漫長的等待中日益臨近了。

巧手的奶奶又開始包糰子了,我和媽媽也自告奮勇要求幫忙。上午,姨婆還有小區裏的婆婆、阿姨們都來幫忙,片刻不停,包好了一個又一個散發着清香的糰子,白的、綠的;媽媽將它們一籠一籠地裝上,一圈一圈,勻稱疏朗;爺爺一聲“上籠”,將它們在電飯鍋上蒸熟,15分鐘後,又是一聲“出籠”,掀開蓋子,一片熱氣騰騰,我趕緊扇扇子,糰子一個一個閃耀起光澤,引誘得我趕緊拈起一個,邊吹邊吃起來;引得撿糰子的媽媽空出一隻手打過來,大家都歡快地笑起來了。

過來。”媽媽看不過我在糟蹋阿姨們花力氣揉出來的麪糰,叫我過去包餛飩。一張張餛飩皮在媽媽手裏,像聽話的孩子:一口吃一個飽,捲起一層半,兩角一上一下各沾上水,從下粘上,翹起裙邊。一排下來,整整齊齊,如列隊的士兵。可到了我手裏,它要麼吃得太飽,要麼卷得不平,要麼繞不過去,粘不牢固:有的像條晃着大尾巴的金魚,有的像個挺着大肚子的將軍,和媽媽的似元寶、像簸箕的餛飩比較,確實醜了一點。但它們可是我自己用汗水包出來的勞動成果。每逢煮糰子下餛飩,我都要挑自己包的,雖然有的由於餡多皮都擠得快要爆炸了,但我還是吃得很香很香。

傍晚時分,爺爺、爸爸和我帶着兩袋糰子餛飩,帶着滿嘴角的甜香,伴着鄉村特有小橋流水,愜意地送到太爺爺和卧病在牀的太奶奶家去。因為太奶奶跌倒骨折,生活不能自理,看顧的保姆休息回家了,我們祖孫三人就動手為太奶奶下餛飩。我先打開鍋蓋,倒進一瓢水,蓋上鍋蓋,打開電磁爐,開始燒水。不久,我便聽到了冒氣泡的聲響,“咕嘟咕嘟……”鍋蓋上也蒙上了一層白白的水汽。我立馬打開鍋蓋,將餛飩小心翼翼地放入鍋中,用湯勺的背面輕輕地將它們推動,拌到鍋的四周,一股香味撲鼻而來。為抵制誘惑,我急忙蓋緊鍋蓋,撳好按鈕,使之進入保温狀態。一旁的太爺爺從頭到尾一直樂呵呵的合不攏嘴,含糊地説着一些表揚我的話。

廚房裏熱氣瀰漫,充滿了温馨的氣氛。

心懷孝道,讓長輩們的晚年生活美好,沐浴愛的陽光。

百善孝為先作文7

人們常説“百善孝為先”。我想這次“手牽手,心連心”活動讓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孝順是什麼?孝順是太陽,給人帶來了温暖;孝順是大山,給人帶來依靠;孝順是寶石,是一筆財富。孝順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以來都是以孝為先,《弟子規》上也説過:“冬則温,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子女要孝順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的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褥。這是古代孩子對父母的孝心。我認為孝順父母不需要做出多麼驚天動地的事;孝,也不需要説多麼感動的話語;孝,更不需要送出多麼昂貴的禮物,我們只要心裏有他們,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並且愛他們,他們就會感到非常滿足。這次活動教我們要“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智,養父母之惠。”也就是説,孝敬父母不僅要在父母身體上,在他們的內心,思想上也要盡孝。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每當我們犯錯時,我們的父母是一次次的`原諒、寬容了我們,而每當我們嚷着要買吃的、穿的低父母不答應時,或父母責罵我們時,我們對他們的只有責怪,只有埋怨,毫無諒解之心,父母對我們毫無怨言,不求回報,我們為他們做的實在太少了。我們應該感謝這次活動,這次活動給我們創造了機會,一個給父母盡孝的機會。在這次活動中,給父母洗腳,對父母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在給父母洗腳之個環節裏,我相信如果沒有這次機會,我們可能永遠不會想到給我們父母去洗腳這回事,我們可能會永遠忘記小時候父母給我們洗腳、為我們穿衣的這些種種奉獻。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不要小看這件小事,這往往體現着我們對父母的愛,不要忘了大事往往那是由小事積累而成的。我們還在“手牽手,心連心”活動, 觀看了一段《中國夢想秀》中的有一個女孩,她來到《中國夢想秀》是希望為她的養父母做一次全身檢查,我的眼眶濕潤了,她對待自己的養父母都能如此,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對自己親生父母不孝的例子。有一句話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趁父母還健在時,不要等待,不要等到親人不在時才去後悔,行裝到他們吃不動了,走不了了我們才來盡孝,他們又能不能真正享受到了?我希望“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劇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能為父母做的或許不多,但是我覺得在學生時代只要我們能好好學習,在學校好好讀書,不給父母惹麻煩,不讓父母擔心,少讓他們操心,做到讓他們放心, 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我認為這次活動舉辦的很有意義,我也收穫了很多,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吧!

百善孝為先作文8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着壞,這一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後代了。這個壞名聲會一下子在街坊鄰居間傳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沒有人願意和這家人交往,這時候再想改,就來不及了。可以説家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它只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卻能讓這家的子孫後代延續得更長,讓他們走得更遠!

我家的家風以“孝”為標準,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首先要有孝的義務意識:孝順要發自於心,從內心深處真正體現對父母的愛與敬。其次要有孝的自覺意識:老年人操勞了一生,對家庭奉獻了一生,對社會做出了貢獻,子女應在經濟上、生活上、精神上、情感上自覺地對父母進行照顧。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廣告片:説好了星期天兒女們都回家團聚,媽媽一大早就起來高興地忙碌着,為孩子們做了一大桌豐盛的飯菜,可是,到了吃飯時,卻接到了女兒、兒子及孫子分別打來的電話:女兒朋友聚餐不回去了,兒子公司加班不回去了,孫子要和老師去遊樂園也不去了,他們都囑咐老人自己吃,每次電話鈴聲響起,老人總是樂呵呵地去接,而等放下電話,老人的臉上充滿了失望……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屋子裏靜悄悄的,只聽得見牆上鐘錶的滴答聲,這位老媽媽呆呆地看着沒有畫面的.電視毫無胃口,她的身影看起來分外孤單……

由此我想到了我國曆史上的《二十四孝故事》中的《親嘗湯藥》這則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漢文帝劉恆,他是一國之君,但並沒有因此而忘記關心自己的母親,他對母親極為孝順。一次母親生了重病,一病就是三年。三年裏劉恆日夜守護在母親身邊,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他親自為母親煎藥,煎好後他必然親自嚐嚐藥湯苦不苦,燙不燙,嘗好後才一口一口地親自餵給母親喝。他有時實在困了,就趁母親睡着後在母親牀邊稍微睡一會兒。就這樣,他盡心盡力地照顧了母親三年,最後,是孝心感動了上蒼,他的母親終於康復了。

劉恆作為皇帝,平時日理萬機,卻還能夠堅持每天下朝後盡心盡力地照顧母親,為母親親自嘗湯藥。正因如此,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都説“久病牀前無孝子”,可是劉恆卻能堅持三年如一日,而我們現在的人呢,能像劉恆這樣孝順自己的父母嗎?答案是:不一定能。為什麼做不到,理由是:忙。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百善孝為先作文9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既然我們要談中華美德,那這從古至今都是中華文化所提倡的“孝”可是不可少的!

俗話説“身體髮膚授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土生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也就是説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是父母給予我們的,我們要保護它,但是現在的中學生就因為父母不讓玩電腦或是因為考試沒考好而收到父母的責罵,然後以死相逼或是輕生的人不在少數,。弟子規裏有這樣幾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幾句的意思就是:父母在叫我們的時候,應該立刻回答,不能遲緩,當父母教我們做事的時候,不可懶惰,當父母教育我們的時候應該虛心聽從,不得頂嘴,當父母責備我們的時候應承受他麼的責備,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改進,但是回過頭想想我們自己做到了多少?現在國家之所以有新規定的24孝,那是因為現在的“空巢”老人越來越多,竟然每年過年過節毒藥志願者去陪老人,做兒女的想想自己做到了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了嗎?

俗話説的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這些俗語告訴我們要互相幫助,而現在的新聞上多次報道有老人跌到沒人攙扶,就拿去年的小悦悦事件,兩輛車連續碾壓,18個路人無動於衷,最後竟然還是撿垃圾的大嬸伸出援助之手,可惜小悦悦因傷勢嚴重未能救活,如果當第一輛車碾壓過後的司機就把她送入醫院也不會有生命危險,如果第一個路人及時相救也不會釀成最後的慘劇,現在老人在馬路上跌倒沒人摻扶的現象也是屢屢發生。現在的人們都是怎麼了?是怕如果老人有什麼的時候賴着你嗎?難道就要眼睜睜的看到一個生命從你眼前消失嗎?時間就是生命,就算晚一秒也會喪失救護的最佳時間!

小的時候,撿到錢都是第一個交給老師,也能得到老師讚許的表揚,小的時候,總是在街上看到乞討的人的時候,朝爸爸要1元錢給乞討者,當聽到1元錢掉到乞討者碗裏所聽到的聲音,就非常的.開心,而現在呢,撿到錢也開始自私了,也聽到聽不到往乞討者碗裏放錢的時候周圍人的讚許和微笑,還有那個清脆的聲音。反而當爸爸往乞丐碗裏放錢時還攔住他説“那些乞丐都是假的,都是騙人的."還有小時候太天真了,是不是長大了看出了乞丐的花樣,還是變的自私了,是被金錢所誘惑了嗎,還是變虛榮了......我還是想做以前的自己,那個能聽到讚許、看到給多人的笑的鼓勵。

弘揚中華美德,使我們每個人都要做的事我們要發現它併發揚它,弘揚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把中華美德發揚光大!

百善孝為先作文10

為家庭的主人,我們不能只享受家庭賦予的温暖,更有職責營造温馨、快樂的家庭。《帶着養母上大學》的主人公孟佩傑用行動詮釋了家庭的好處,靠着自我頑強的毅力帶着養母生存着。

《帶着養母上大學》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孟佩傑5歲時父親去世,母親重病。她是由養母劉英芳照顧的,3年後養母因病癱瘓,孟佩傑8歲時就承擔起侍奉養母的.職責,20xx年,孟佩傑被山西師範大學臨汾學院錄取,她竟然“帶着養母上大學”。12年,4000多個日子,孟佩傑不僅僅僅在生活上照顧養母,她的存在還讓劉芳英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職責。孟佩傑在20xx年獲感動中國人物,她卻説:“百善孝為先,我不覺得自我有什麼個性的,每個女孩都會這樣做。”

比起孟佩傑,我們這些温室裏的花朵比她幸福多了,但是從她身上,我看到了小草的一種品質:頑強。“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們這些“花朵”存在的缺陷會讓我們後悔一輩子。

記得有一次,媽媽患了重感冒,她本來想讓我煮泡麪吃,但思考到我的飲食健康,還是早早地去買菜了。那天天氣不好,下雨,再加上媽媽患了重感冒,她一回來就打哆嗦,“吳鑫雨,來幫媽媽提下菜。”我看電視看得正起勁呢,説:“沒空,你又不是沒手!”無奈之下,媽媽只好自我把菜提到廚房,就去睡覺了。臨近十一點時,我見媽媽還沒起來燒飯,跑到她牀邊大叫:“起來了,大懶蟲,快燒飯,我肚子餓的都咕咕叫了!”媽媽一齊來,便打了幾個噴嚏,病怏怏的樣貌,讓我感覺自我做的不對,這時我想起了趙靜波的一句話:“一個會愛父母的人,將來才會更好地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快12點了,媽媽才把飯燒好,她叮囑我先吃,自我又回房間了,我吃完了,走到媽媽房間,發現她在睡覺,便想叫她起來吃,無意間,我摸到她的額頭“怎樣那麼燙?”我驚叫起來。“沒事,休息一下就好了。”媽媽無力地對我説。“那怎樣行呢?小病不治會成大病的,我去找感冒藥。”一時手忙腳亂的我,開始翻箱倒櫃,最後找到一瓶感冒藥丸,我留意翼翼地把媽媽扶正,去倒了一杯温開水,讓媽媽吃一顆藥丸。半小時了,還沒有見效,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媽媽見我那心急樣兒,哭了。“你怎樣哭了呀?”我很不解。“沒事,我高

興,女兒最後長大了,懂得照顧媽媽了。”想起那時我對媽媽無禮的態度,我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但是,哭最終不能解決問題的,我靈機一動,想起了媽媽以前照顧我的方法,把毛巾用熱水打濕,敷在額頭上,這樣能很有效的退燒,十分鐘就換一次水,兩小時過去了,媽媽的燒最後退了,我興奮地一蹦三尺高。我跑到媽媽跟前,對媽媽説:“您肯定餓了吧,我去煮粥給您吃吧。”媽媽見我一本正經的樣貌,笑了,説:“你以後別再挑剔我,別再撒嬌,我就已經知足了。”我們倆都爽朗地笑起來。

是呀,家庭是親情與愛的標誌,誰都離不開它,正如生命離不開水、陽光和空氣。讓我們為自我的家帶來一屋子燦爛的陽光,讓愛住進我們的家!

百善孝為先作文11

孝,乃人之根,性之本,德之源,教之所。

早在中國古代,《孝經》就已有“百善以孝為先”這句明宗開義。也就是説孝順是行善的根本,沒有孝順又談何行善。所謂的孝,就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尊敬﹑依從﹑感恩的心理。

在嬰兒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孝’這個字便被寫在了他人生典籍的扉頁,醒目的中國字彷彿在告訴每一箇中華兒女,用行動去證明你對父母的孝心,用行動去感謝父母對你的愛。這種人人生來就有的天性,本應在人的心靈深處開闢出一片美麗的花田,用愛與感恩等人類最真摯美好的感情澆灌,但沒有人保證,經歷了狂風暴雨之後,這花田不枯,這感情不變。經歷過風雨,便擁有彩虹,這花田有風暴後特有的美麗,比先前更旺盛妖豔。

我是一個從外地轉來的學生,從小便寄宿在姥爺家。姥爺是一名數學教師,在我看來,他對我的感情就像他三十幾年教師生涯中一成不變的數學公式一樣,單調而乏味。這種淡漠的感情,在姥爺病倒那天,驀然消失。

而那天,我這個平時自詡挺孝順的孫女,竟無法從記憶中挖出絲毫對姥爺的孝心來。無盡的後悔感像潮水般將我吞噬,如果能早點發覺姥爺身體的不適就好了,如果能多幹些家務活來減輕老爺的負擔就好了,我是這樣想的。看着病榻上姥爺那刻滿滄桑皺紋又憔悴的臉龐,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不是滋味。急忙翻出藥箱,想找一些能減輕老爺痛苦的`藥,卻被説明書上覆雜的術語弄昏了頭。要知道,在我生病時,姥爺會守在我的病牀前,餵我吃藥,再哄我入睡。

而現在,如此這般。淚水漸漸迷濛了我的雙眼,忍住想要啜泣的衝動。這時,姥爺走了過來,慢慢收拾我弄亂的藥箱,吃好藥。看着看着,淚水終於決堤而下,撲到姥爺懷裏,大聲哭號,雙肩不受控制地顫抖着,不停地説:“對不起”。姥爺笑着問我為什麼道歉,我回答,自己沒有盡到應有的孝心,讓姥爺受累。姥爺拍了拍我的頭,眼睛裏流露出欣慰與讚許,説:“以後能做到吧?”我大喊:“能!”

淡淡的藥香,承載着姥爺對我深沉的愛,它讓我幡然醒悟,並擁有這世上最美好的品質——孝順。

鹿乳奉親,齧齒痛心的故事感動着我,蘆衣順母,拾葚異器的故事教化着我。在孝順之風的薰陶中,我成長着。

善良的品質固然美好,但對長輩的孝順應放在全部善意的先列。一個人,如果只對陌生人報以善良之心,對父母長輩不屑一顧的話,那麼沒有人會認同,那所謂的善良只是水中的泡沫,將會漸漸消逝。

善良之水滋潤着孝心,在風雨的洗禮過後,我拾起掛在雲朵之上的彩虹,那刻印着孝心標記的彩虹。

百善孝為先作文12

有這樣一個兒子,他是個大款,母親老了,牙齒全壞掉了,於是他開車帶着母親去鑲牙,一進牙科診所,醫生開始推銷他們的假牙,可母親卻要了最便宜的那種。醫生不甘就此罷休,他一邊看着大款兒子,一邊耐心地給他們比較好牙與差牙的本質不一樣。但是令醫生十分失望的是,這個看是大款的兒子卻無動於衷,只顧着自我打電話抽雪茄,根本就不理會他。醫生拗但是母親,同意了她的要求。這時,母親顫顫悠悠地從口袋裏掏出一個布包,一層一層打開,拿出錢交了押金,一週後再準備來鑲牙。

兩人走後,診所裏的人就開始大罵這個大款兒子,説他衣冠楚楚,吸的是上等的雪茄,可卻不捨得花錢給母親鑲一副好牙。正當他們義憤填膺時,不想大款兒子又回來了,他説:“醫生,麻煩您給我母親鑲最好的烤瓷牙,費用我來出,多少錢都無所謂。但是您千萬不要告訴她實情,我母親是個十分節儉的人,我不想讓她不高興。

我上牀的時候是晚上11點,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縮到被子裏面,拿起鬧鐘,發現鬧鐘停了,我忘買電池了。天這麼冷,我不願意再起來。我就給媽媽打了個長途電話:

“媽,我鬧鐘沒電池了,明天還要去公司開會,要趕早,你六點的時候給我個電話叫我起牀吧。”

媽媽在那頭的聲音有點啞,可能已經睡了,她説:“好,乖。”

電話響的時候我在做一個美夢,外面的'天黑黑的。媽媽在那邊説:“小桔你快起牀,這天要開會的。”我抬手看錶,才五點四十。我不耐煩地叫起來,“我不是叫你六點嗎?我還想多睡一會兒呢,被你攪了!”媽媽在那頭突然不説話了,我掛了電話。

起來梳洗好,出門。天氣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間茫茫一片。公車站台上我不停地跺着腳。周圍黑漆漆的,我旁邊卻站着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我聽着老先生對老太太説:“你看你一晚都沒有睡好,早幾個小時就開始催我了,此刻等這麼久。”

是啊,第一趟班車還要五分鐘才來呢。最後車來了,我上車。開車的是一位很年輕的小夥子,他等我上車之後就轟轟地把車開走了。我説:“喂,司機,下方還有兩位老人呢,天氣這麼冷,人家等了很久,你怎樣不等他們上車就開車?”

那個小夥子很神氣地説:“沒關係的,那是我爸爸媽媽!這天是我第一天開公交,他們來看我的!”

我突然就哭了——我看到爸爸發來的短消息:“女兒,媽媽説,是她不好,她一向沒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擔心你會遲到。”

看過後,記得做一個孝順的子女。這一輩子,能讓你欠太多的,而且不求回報的只有父母,不要抱怨父母的嘮叨……多多體諒他們、感恩他們、關心他們!

百善孝為先作文13

百善孝為先,孝才是世間愛的真諦。

——題記

一直以來,我以為父母不會老去,我以為他們會陪着我過一輩子,我習慣了對他們的所作所為默不動聲,我以為這是理所當然,我不斷地榨取着他們的血汗,可是,在父親艱難地彎下腰時,在母親抱怨着滿頭白髮時,時光告訴我,他們老了。

他們不會再像從前那樣把我抱起,只是為了讓我沉沉入睡;他們不會再像從前那樣陪伴我,只是為了讓我不怕孤單;他們不會再像從前那樣牽起我的手,只是為了我能安安全全地待在他們身邊……他們能做的只是一如既往地愛我,用所有的力氣愛我。可是,我呢。慢慢長大,我卻有意疏遠父母,把父母的關心置之度外,把祕密深深藏在心裏,從不向父母提起……漸漸地,與父母的隔閡越來越深,不懂得愛父母,不懂得感恩父母。

從小家看大家,當今社會,又有多少人真正地盡到孝道。當“常回家看看”變成一紙法律條文,法律背後,更多的是滿滿地心酸悲涼,和父母站在家門口無止境地等待。

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從古至今,我國孝的故事無不感動着人們,二十四孝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其中,最讓我感動的,便是懷橘遺親。小主人公陸績六歲時,隨父親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把橘子輕放在懷裏,臨走時,橘子掉了出來,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做客,懷裏還偷藏着橘子啊”陸績回答:“我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給母親嚐嚐。”袁術聽了大加讚賞。

陸績小小年紀就懂得孝敬父母,哪怕是小小的一個橘子,也是滿滿的一片孝心,當他的母親看到兒子稚嫩的身體捧着橘子到她面前時,她的心裏是該多感動,每吃一口橘子,就算是酸的,也會覺得甜如蜜。因為,滿滿是孩子給的愛。

而當今社會,鈔票當道的社會,有多少人把大把大把的鈔票往父母手裏塞時,給不了的,是孝心。父母不需要你多富有,他們要的僅僅是你的`愛。盡孝要趁早,別讓孝心成為永遠的悔。

季羨林從小就被送走,母親吃盡了一輩子的苦,在家門口不停地盼着“早知道送出去了就回不來,我死都不會把他送出去”。而母親死時,季羨林連母親的最後一面也沒見到,當他從北京飛奔回來,卻只能無力地癱在母親的棺材旁痛哭。母親帶着對兒子思念深深地沉睡着,兒子帶着永久地愧疚和無盡地思念活着,這樣的悔恨是一生的!這是永久的悔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父母還健在,好好地愛他們吧!

愛父母,僅僅是陪着父母,理解父母,當父母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家時,哪怕泡一杯茶,就能讓他們足夠的温暖;當父母累了時,哪怕是陪他們説説話替他們捶捶肩,就能讓他們重新有了活力……愛總在舉手投足間。父母漸漸變老,有了歲月的痕跡,我們應該好好地愛他們。我們用足夠多的時間去愛他們,正如他們足夠多地這般愛我們。

讓我們懷着孝心去對待慢慢老去的父母吧!用孝心去感恩,去營造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孝,是愛的體現;孝,是愛的不斷延續;孝,是世間愛的真諦。

百善孝為先作文14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多年燦爛歷史文化的泱泱大國,有着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其中“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説“百善孝為先”,有孝才有愛,有小愛才有大愛。 人生長在這個世上,都源於我們的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的生命,是父母哺育了我們成長,《唐》孟郊《遊子吟》裏面説“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報答不盡的。那如何孝敬生養我們的父母呢?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問我長大了幹什麼?我回答説:“先把書讀好了,多掌握各種知識,以後開個大公司,賺很多錢,買兩棟別墅,您住一棟,我住隔壁一棟,買輛豪車我開車,您坐在後面帶您去各地玩,吃豪華大餐。”現在慢慢長大上小學了,知道其實不用等,孝敬父母可以從現在做起,從我們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

有一次,我看了一本書,裏面講述了一個科學家,從小住在偏遠的小山村,家裏很窮,父母為了他拿出了全部的家當,供養他上學讀書,他跪着向父母發誓,一定成才報答父母。後來他走出了大山,幾十年刻苦奮鬥,憑着驚人的毅力取得了傑出的成果。但當他有能力報答父母時,他父母已經去世了,跪在父母墳前的一剎那,苦澀悔恨的淚水奪眶而出,他知道此時一切都太晚了。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他不是不想孝敬父母,而是一開始感覺能力還不夠,正是這種等待,給他帶來了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因為他沒有做到人最基本的事“孝敬父母”。 三字經上曰“香九齡,能温席”,我們古代九歲的小黃香能用自己的體温為生病的父親暖被窩,被人們傳頌至今。

今年的“三八”婦女節,那天早上我起牀後,看到媽媽還在熟睡着,想到媽媽平常做家務很累的'樣子,於是我沒有吵醒她,想着媽媽平時怎麼幹的家務活自己幹了起來,先收集了一大堆髒衣服把它們扔進了洗衣機,加了洗衣液後讓它清洗起來,然後拿起了掃把像媽媽平常一樣把房間、廚房和客廳都打掃了一遍。之後,我肚子“咕嚕咕嚕”地叫了,好像在催我該吃早餐了,於是我就去廚房煮起了麪條。當媽媽起牀後,把自己親手做的麪條端給媽媽時,媽媽激動地説“兒子長大了,可以照顧媽媽了”。

雖然幹了這些家務活,讓我感到腰痠背痛有點累,但想到媽媽每天都要幹這些活,讓我明白了媽媽這麼多年來的辛苦。也讓我明白了,其實我們並不一定要為父母做多大的事,只要我們從小能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就是盡孝了。像在家裏做做家務了,和爸爸媽媽説説話不惹他們生氣了,好好學習,考個好成績帶給他們,這就是孝。 同學們,行動起來不要等待,讓我們從現在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小事做起吧!去孝敬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百善孝為先作文15

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題記

什麼是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根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將“孝”字拆開並不難發現,是由“老”和“子”組成的,並且“老”在上,“子”在下。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孝子,是在父母老去時,對父母侍奉和贍養,更是在父母老去時,對父母尊重和陪伴。

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從未中斷。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從未中斷。古有“香九齡,能温席”的黃香;卧冰取鯉的王祥;賣身葬父的董永。今有攝影師焦波三十年用鏡頭為父母記錄下點點滴滴;石家莊獨腿小夥攜母親遊全國;90後女孩陳楠楠照顧漸凍人母親十年。

從古自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故事,其中卧冰取鯉的王祥就令人感動至極。

王祥的母親早亡,繼母朱氏,生子王覽。朱氏偏愛親生兒子,常令王祥乾重活、吃糙飯。但王祥對父母孝敬,從不懈怠。父母生病,王祥衣不解帶,日夜照顧,湯藥必先嚐後進。繼母要吃鮮魚,天寒冰凍,無處購買。王祥冒着凜冽寒風,在河上脱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躍出兩條鯉魚,他高興地拿回家孝敬繼母。這件事,深深地感動了繼母。繼母死後,王祥悲痛,依禮安葬。王祥對其弟王覽,十分愛護,王覽對兄長特別尊敬,兄友弟恭,遠近聞名,時人把他們的居處稱作"孝悌裏"。

誠然,自古以來,以孝論德,但如今,有多少人還能堅持孝道呢?“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現在的我們,還會像小時候一樣,為辛勞的父母捶捶背,倒杯水嗎?父母對我們的關心,卻遭到我們的白眼與冷漠;父母對我們的叮囑,卻遭到我們不耐煩的訓斥。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對我們的`愛只增不減,而我們的孝心卻在成長中慢慢丟失。反觀當下,有些“啃老族”認為父母撫養他們是件天經地義的事,甚至還對父母破口大罵,言行粗魯。有個孩子24歲時仍在家裏讓母親照顧,每天不是打遊戲就是睡覺,有一次母親因為提醒他早點睡竟被他勒令在地上跪了半個小時。怒不可遏的父親最後喪失了理智,抽出了菜刀砍死了兒子。原本一個幸福的家,就因為一個不孝之子碎成了片片瓦礫。

你可曾知道,當你流連於城市的各個美味餐館時,他們在家中做了一桌你最愛的飯菜等你回家;你可曾看見,當你衝他們吼叫時,他們的眼底的心酸與難過;你可曾聽見,當你遇到困難時,父母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歎氣聲。

田埂上,有人看着遠飛的大雁深深地思念,深夜裏,有人看着你的照片泛起了濃濃笑意,當你離家時,是否看到身後那無奈又擔憂的眼神?

為了夢想,我們急於向前趕路,但請別讓蹣跚的步履追不上我們成長的腳步,留下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不管你是在外求學,還是在外追夢,都請別忘了遠方那個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有時間就常回家看看!百善孝為先,請用你的孝心,讓被時光染上風霜的他們感受到最真的那份愛。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