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詩詞 > 散文 > 寫景散文 > 天壇

天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京的天壇創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奪了侄兒建文帝的皇位,遷都北京,遂仿洪武年間建造的南京“大祀殿”形制,建造“天地壇”,合祭皇天、后土。當時只是一座十一開間的殿堂,前設兩廡和大門,外面再環繞兩道圍牆。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朱厚熜採納大臣的意見——“古者祀天於圜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澤中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決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作為祭天之所,大祀殿則改作孟春“祈谷”之用。同時在北郊建造方澤壇(地壇),東郊建造朝日壇(日壇),西郊建築夕月壇(月壇),形成四郊分佈四壇的格局。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拓改名天壇,成為明清兩代帝王春季祈谷、夏至祈雨、冬至祈天的皇家禁地。

天壇東西長1700米,南北寬1600米,總面積為273萬平方米,整體設計跳不出“敬天法祖”的巢窠。天壇的建築佈局呈“回”字形,垣牆兩重,形成內、外兩壇。北圍牆為弧圓形,象徵天,南圍牆與東西牆成直角相交成方形,象徵地。北高南低,既表示天高地低,又象徵“天圓地方”,通稱“天地牆”。外壇牆東、南、北三面都沒有門,只有西邊修兩座大門——圜丘壇門和祈谷壇門(也稱天壇門)。而內壇牆四周則有東、南、西、北四座天門。內壇建有祭壇和齋宮,並有一道東西橫牆,南為圜丘壇,北為祈谷壇。在內壇的南北中軸線上,由南至北分別排列着圜丘壇、皇穹宇、祈年殿和皇乾殿等主要建築。兩壇由一座寬29.4米、長36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橋相連。丹陛橋也叫海墁大道,因道下有一券洞與其交叉,故名橋。橋南端高約1米,北端高約4米,由南向北逐漸升高,象徵皇帝步步登高,360天的行程也任重道遠。橋面中心線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兩側左為“御道”,右為“王道”。天帝神靈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左擁右衞,顯見封建皇朝的等級森嚴。行進在這條大道上,縱觀南北,雄奇的建築羣恰似天宮中的瓊樓玉宇;展望東西,蓊鬱的蒼松翠柏宛如瑤圃仙苑,給人以神祕、宏偉、壯闊之感。丹陛橋下有走牲道,又稱宰牲門。祭日前,擊鼓奏樂,將各種牲畜通過這裏送到宰牲亭屠宰,丹陛橋下的券洞因此俗稱鬼門關,平日無人敢近。通天路就建在鬼門關上,乍聽毛骨悚然,細想卻又非危言聳聽,天上人間,莫不如此。

丹陛橋南端成貞門內西南側有一株奇特的老檜柏樹,植於明朝永樂18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高壽了。樹高十多米,胸徑1.2米,樹幹表面凹凸不平,扭結糾屈,自上到下長滿了奇特的龍紋,宛如九條盤旋而上的蟠龍,人稱“九龍柏”。 “九龍柏”人見人愛,惹人讚歎,好事者乃稱地氣風水的祥瑞。其實龍盤蛇繞的“九龍柏”只是一種病態的奇觀。“九龍柏”的形成,既非人工雕刻,也不是用多棵小樹嫁接生成,它的形成是因為樹木在長年過程中產生了異常的細胞分裂現象。在樹胚發育成幼苗逐漸長成小樹的過程中,,樹木束間的薄壁細胞不轉化或者部分不轉化成形成層的細胞,,束間形成層就出現斷缺,樹體的各部分增長就不勻稱,於是就出現了隆起的背和下陷的溝,背和溝扭曲交錯發生,長短又不一致,這就形成了盤旋扭曲。從生物角度看是病,從藝術角度看是美,世間的事物就是這樣大相徑庭地呼喚着人的靈感。

天壇以建築佈局嚴謹、建築結構奇特、建築裝飾瑰麗著稱於世,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羣。祈年殿、迴音壁、三音石、對話石和圜丘壇五大建築以其奇異精妙聞名中外,設計之精,構築之巧,風格之奇,神韻之妙,造化之工在世界古典建築中獨樹一幟,久負盛譽。天壇雖然還只有500多年歷史的,但其代表的文化卻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文化積澱的精華。從人們祭祀天神、天道自然、天人感應、天人諧和等等藴涵的哲學思想,看出一個民族的宇宙觀,即天物論的科學宇宙觀和天神論的顛倒宇宙觀。看出中國古代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和人與人關係方面的文化內涵。

  

天壇
※本文作者:sunmg※

優美文章
短篇散文
愛情散文
抒情散文
經典散文
心情散文
哲理散文
英語散文

每日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