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作文 > 環境道德作文

環境道德作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環境道德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環境道德作文

環境道德作文1

幾天前,我去了一次慈溪圖書館。在去的路上,我東張西望地瞧着。忽然,我發現一旁的馬路上有一幅大大的漫畫,這幅漫畫刻畫出了一個人生的道德,人類常有的錯誤。

在這幅漫畫上畫着:在馬路的右邊,有一對年輕的情侶在路上走着。其中一個小夥子將頭一轉,朝着地上毫不猶豫地吐了一口痰。馬路的左邊,有一個胖胖的小朋友。他揹着書包,嘴上咬着一口香蕉,手上拿着一個香蕉皮,全然不顧前方的垃圾桶,將香蕉皮往身後丟去。在馬路的中間,有一個少年,掛着紅領巾,手上拿着一本書——《環境道德》,嘴上喊着:“誰丟了《環境道德》!”

這幅漫畫從表面上描繪了一個少先隊員在大街上想將書還給失主的事,但實際上在講那對情侶、一個小朋友以及千千萬萬個無保護環境意識的人丟了自己內心的《環境道德》!其實,世界上有許多人都丟了這本書,到處破壞環境。還不知那些人有沒有想過,地球的環境將變得十分糟糕。也許有人會想,只有我一個人破壞而已沒什麼大不了,但是,那些人想錯了,如果千千萬萬個人都那麼想的`話,將會有多少人一起破壞,同時地球也會支離破碎。如果人類再這麼破壞下去,地球將不堪重負,甚至會毀滅,人類也會不復存在的。也許有人會認為我講的太恐怖,太不可能了,但是,這的確是真實的,地球確實可能會這樣的。可是,只要人類保護環境,這種結局將不復存在。

所以,我希望全世界的人們都將這本《環境道德》找到,並永遠緊緊地鎖在自己的心中,不要丟棄!

環境道德作文2

“環境道德”的溯源

道德是反映和調整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利益關係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的總和,是由各種各樣的規則所構成的規範體系。道德是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的,一定的生產力和生產方式形成一定的道德。

按照人類與自然打交道的方式,人類經歷了三種社會形態:漁獵社會、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目前正向信息社會邁進。在漁獵時代,由於自然力異常強大,人們對自然非常崇拜。據人類學研究,圖騰、風俗、禮儀、禁忌等説明了原始人在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不得不依賴自然、歸屬自然、畏懼自然。當時入農業社會時期,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口劇增,人類對自然的開發大增,開發和破壞相伴前進,主要表現在破壞地表植被,導致水土流失,洪水氾濫。在前工業社會及工業社會早期,資源對於人類來説還不是那樣稀缺,當時的道德並未危害人類對自然的規範,或者説並未將破壞環境提升到道德的高度。如果説已出現了保護環境觀點,也只能算是一種樸素的、建立在感性認識上的觀點,其影響範圍也是小規模的。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即工業革命以後,人口膨脹,工業化步伐加快,生產力突飛猛進,極力追求經濟增長,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物質需求,導致了資源嚴重浪費,環境嚴重破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人類的極端行為終於到了危及自身存在與發展的地步。這些事實使人們不得不進行深刻反思,於是生態問題變成了一個道德問題。由此可見,環境道德是在一定歷史背景下形成的,它是道德進化的結果。

“環境道德”的內涵

環境道德就是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於生態環境利益關係的規範。環境道德規範的核心主要是人類應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環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為的領域從人與人、人與社會擴展到人與自然之間,將善惡、良心、正義、義務等道德觀念應用到處理人與自然、生態關係中去,從人類能動性的角度出發,倡導人們主動承擔起對自然界的道德責任和義務,它是新形勢下人類道德的進步和完善。其基本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代內公平

代內公平係指當代人在利用自然資源、滿足自身利益上機會均等。由於大自然是人類共同棲居的家園,因而,在空間和地域上不同國家和民族應公平地享有地球,平等地享有生存和發展的權利。這就意味着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都不能以犧牲其它國家和地區的利益為代價,但是由於種種歷史原因,當代社會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發達國家總是利用不平等手段和方式,廉價地過多地利用地球資源,掠奪不發達地區資源,因此,富裕地區的人們應對自己的發展行為實行自律,並且履行扶持貧困的責任和義務,已成為人類真正平等的道德要求與道德責任。

2.代際公平

代際公平係指當代人與後代人公平地享有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源。由於地球資源的有限性,人類的經濟活動方式,直接影響到資源的持續性。工業時代那種浪費式、掠奪式的資源開發和利用方式,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導致人與自然的對立,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因此,強調既要滿足當代的需要,又不能對滿足後代人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不可以因當代人的自私和無限度地消耗自然資源而使人類發展的鏈條中斷,而應該給後代留下一個健全的生態環境。

3.人地公平

人地公平係指人與自然界保持一種公正的關係。這一全新的觀念要求尊重、實現和維護自然價值,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進。尊重自然,擯棄對自然的極端功利主義態度,把人類與環境、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融合在一起,要求人類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合理地控制利用、改造自然界的程度,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環境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環境道德作為人類道德整體的一部分,從表面上看,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道德,着重強調人對自然界的態度,實際效果卻是對人類的保護。現代社會需要培育環境道德,這不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保障。要將環境道德觀付諸實踐,環境道德教育是一個首要和必要的有效途徑。

1.更新道德價值觀念

道德對象從人與人擴展到人與自然,特別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傳統價值觀的內涵。首先要向人們揭示自然的內在價值,使人們能夠將自然視為人類的夥伴,併產生一種尊重自然的態度,產生對自然的親近感情和關懷。其次引導當代人要自覺維護下一代的發展權利,學會正確處理當代人之間、當代人與子孫後代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利益關係,從而在平等的基礎上真正實現資源共享。

2.樹立合理的利益理念

利益是道德的基礎,道德與利益是統一的。正確對待利益問題也是一切道德的出發點。環境道德作為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於生態環境利益關係的'規範,其基本原則就是生態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高於一切。在利用和改進自然引導各種生產和生活的過程中,要注重自然界各個要素的互利共生、協調發展。環境道德將我們置於一種挑戰性的困境中,因為“它們可能會要求我們拋棄一些物質理想,即我們的生活應達到一定的水準以及為了維持這種水準應該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儘管如此,培育環境道德並非是可有可無的精神遊戲。人類應重新規範人與自然的關係和利益分配,以生態優先的原則重新定位一些產業。

3.加強生態保護意識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自然的支持。人們應熱愛自然、尊重自然,瞭解自然,與自然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規律,才有可能正確利用規律,滿足人類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

4.建立適度消費和綠色消費觀念

據有關資料顯示,佔世界人口20%的發達國家,每年消耗資源佔全球的80%。如果所有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如此,那麼,對全球生態影響將是毀滅性的。正如《只有一個地球》一書中所指出的:“對消費的喜新厭舊成風,無限制的使用能量,我們的前途只能是生態系統的災難。因此,在消費中考慮對資源環境的影響,以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的適度消費和綠色消費應作為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人類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必須考慮它們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也必須給它以喘息的機會,讓其能夠休養生息,否則人就在吃子孫飯、斷自己後代的生路。我們應大力宣傳和引導人們購買那些生產使用中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無害、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產品,培育綠色消費的情感和市場,從根本上杜絕一次性的消費。總之,我們強調:“自然界能夠提供人類生存的資源,而人類消費過的東西又能夠被自然界分解和吸收,成為自然界發育的有益養分,然後再以更多的財富回報人類。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