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實用工具 > 蒙學 > 《弟子規》讀後感(精品)

《弟子規》讀後感(精品)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弟子規》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弟子規》讀後感(精品)

《弟子規》讀後感1

童年的時候,你在做什麼?跟爸爸撒嬌要買玩具,被媽媽押着去學外語。當不滿足的時候,你會嘆氣:“做小孩好辛苦!”可是,廣西柳州的艾滋孤兒阿龍不會:他一個人洗衣做飯,一個人養雞喂狗,一個人讀書寫字,一個人入睡。他從不覺得自己很苦,儘管他今年只有六歲。這就是廣西艾滋孤兒阿龍的倔強生活!

今天,媽媽推薦給我看了這篇報道。看完後,我感到震撼,然而更多的是羞愧。阿龍只有六歲,而我比他大了一倍多,我會爲了一些不算多也不算累的家務勞動和家裏人爭吵,甚至還討價還價。爲了督促我的學習,媽媽每天晚上都會無數次地和我發脾氣。我們都有父母的關愛,受委屈了,不高興了,可以找爸爸媽媽哭訴,撒嬌,我任性,讓大人頭疼,生氣。阿龍呢?他又該去找誰?我們每天都吃得飽,穿的暖,不喜歡了就一扔了之,甚至有的東西阿龍見都沒見過。這樣的生活,我們習以爲常,感覺天經地義。同樣是孩子,這對阿龍來說,公平嗎?

六歲,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值得記憶的童年時光,而阿龍卻不得不在前途迷茫的人生中與病魔抗爭,爭取自己繼續生存下去的權利,看着阿龍這樣的生活狀況,我心裏感到一陣陣酸楚,也爲阿龍的`命運感到不平!

我想爲阿龍做點什麼,卻不知從何做起。媽媽對我說:“在我們國家,像阿龍這樣的人和事還有很多很多,你要想幫助他們,就應該先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這樣你纔有能力幫助他們。”我恍然大悟,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以後,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每一件事,長大後,纔有能力幫助更多的“阿龍”們,成爲一個真正有能力幫助他人的志願者。

《弟子規》讀後感2

弟子規》裏面都是生動的故事,我很喜歡。最讓人感動的還是那些孝悌故事,如《臥冰求鯉》、《親嘗湯藥》、《替父從軍》……

先說說《替父從軍》吧!花木蘭,家喻戶曉。她天天跟着父親學習騎馬,練得一身好武藝。有一天,差役送來了徵兵的通知,要木蘭的爹去當兵。可是父親已經年老,怎麼還能打仗呢?思量再三,最終木蘭決定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在戰爭中,木蘭作戰勇敢,立下了不少戰功。最後,木蘭回到自己的家鄉,換上了漂亮的女裝,同伴見面前站着一位亭亭玉立、楚楚動人的少女,都大吃一驚,沒想到共同戰爭十二年的戰友竟是一位少女。花木蘭出於孝心,替父從軍,造就她成了當之無愧的女英雄。

再講講《臥冰求鯉》。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他的親生母親早就去世了,繼母對他很壞,經常在父親面前說壞話。有一次,繼母生病了,她說想要鯉魚吃。於是,王祥去外面捕魚。那天天氣特別冷,西北風呼呼地吹着,河面結了厚厚的'冰,王祥爲了能捕到魚,竟然脫下衣服,赤身在冰上,想用身體把冰花開。這時,冰突然裂開了,露出了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高興極了,把魚煮給繼母吃。幾天後,繼母的病好了。也是因爲孝心,感動了原本冷酷的繼母。從此,她改變了對王祥的態度。

最感人至深的要屬《親嘗湯藥》了。漢文帝是皇帝,但他像平民百姓一樣,照顧年邁的太后。太后生病,每次喝藥的時候,都要嘗一嘗,看看藥苦不苦,燙不燙。每天伴在太后身邊,整日整夜地沒法閤眼。過了三年,太后的病好了,但漢文帝卻累得倒了下去。漢文帝因爲懂孝,所以懂民心,使他成爲老百姓擁戴的一代明君。

讀了《弟子規》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尤其是讓我懂得要孝敬父母,我很喜歡這本書。

《弟子規》讀後感3

《弟子規》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特別是當今社會風氣不好,我們更應該以書中的思想光輝作爲我們前進路上的明燈。以下是我閱讀書後的深刻體會。

首先是“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裏主要是教誨我們讀書要專注,集中注意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注意力是心靈的窗子,沒有它,知識的陽光就照不進來。”就拿我們學生說吧,要想學習好,上課就要認真聽講,老師的一舉一動都要仔細觀察。爲什麼在講這個問題時老師聲音那麼大;爲什麼講那個問題時,老師特意打了個手勢。如果聽課時東瞅瞅西望望,不能全神貫注,是聽不好課,掌握不好所學內容的。

其次是“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告訴我們把握光陰及時努力,如果經常熬夜玩電腦遊戲睡懶覺會影響身體,人也會很快衰老的。

另外,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爲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受益匪淺,也是感觸最深的。因爲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我寫作業時,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思考或查閱資料,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常犯的,這樣的學習效率通常不高,甚至常被父母批評,也讓老師跟着操心。我周圍還有些同學,經常抱怨自己腦子笨基礎差,自甘落後。其實最關鍵的一點是他們對自己沒信心,因此就不能像學習好的同學那樣尋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創造性地去學習。

讀着這本書就像在讀一片天空,深邃悠遠。我要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從小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品行,爲以後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弟子規》讀後感4

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使我受益匪淺。因爲在學習《弟子規》之後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透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幾點體會:

首先是〈入則孝〉,這裏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爲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弟子規裏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和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爲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纔會從心裏面爲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謹〉,我們生活中做什麼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釦,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後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鮮花感恩雨露,因爲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爲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爲大地讓它高聳;我們應感恩老師,因爲老師開啟我們智慧的大門,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在我們的成長曆程中,濃濃的師愛一直伴隨左右。

要感恩國家,今天如果沒有國家,沒有一切的.施政,我們就沒有辦法生活在安定的社會裏。一個對國家、社會有責任心的人,纔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一切,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

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弟子規》讀後感5

最近我讀了《弟子規》一兒童經典誦讀,這本書主要講了作爲一名兒童應怎樣孝順父母,幫助父母。讀完這本書,使我想到了許多小故事。孔融讓梨是我印象最深的。

孔融是我國東漢時期的著名文學家和學者。孔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孔融四歲那次,全家人圍着吃梨,哥哥們讓弟弟先拿,而孔融不拿好的,不拿大的,偏偏揀了一隻最小的梨子。他的父親問他:"這麼多的梨子,你爲什麼拿一隻最小的呢?"孔融回答:"我年紀小,應該拿—一個最小的'梨,大的應該給哥哥吃。"父親又問:"弟弟不是比你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該把大的讓給弟弟吃。"親朋好友知道這件事以後,紛紛讚揚孔融說,四歲的孩子就知道讓梨,長大後一定是個不平凡的人。果不其然,孔融長大後的確成了著名的文學家,學者。

這個故事和弟子規一樣,都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兒童孝敬父母是很重要的,父母很愛自己的孩子,孩子們也應該愛他們自己的父母。令我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父母呼,行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意思就是:父母叫我們的時候,行動不要慢吞吞的,父母命令我們的時候,不要懶惰這不行動。父母經常呵護着我們,而我們如果不去孝順父母,那麼他們的苦心不就白費了嗎?父母教育了我們,難道我們還要反過來忘恩負義,虧待他們嗎?

《弟子規》這本書也像我們的另一對父母一樣,時時教育着我們,使我們不會犯更多的錯誤,我們應該常看看《弟子規》,背背《弟子規》,使我們的規矩常記在心中,同時也要記住我們不能忘記父母對我們的愛,報答父母。

《弟子規》讀後感6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是《弟子規》的總敘,充分概括了所要求我們達到的準則,告訴我們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學習,如何講究文明和禮貌。

《弟子規》全篇十分短小,僅1080字,卻蘊含豐富,它總分爲七大部分,分別是“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衆,親仁,餘力學文”。

“入則孝”告訴我們在家中要聽從父母,愛親人。親人有病,要耐心細緻地照顧他們,不與父母爭吵。這讓我們在家中與父母之間更加和睦、溫馨。“出則悌”告訴我們出行在外要和在家中一樣,爲人爲謙虛,見長輩要讓道,這使我們在外出時有“風度”、“彬彬有禮”。“謹”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處處留心,小事上也可以體現你和性格,不要不把小事放在眼裏,“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這使別人眼中的.我們十分文雅,完全是一謙謙君子。“信”告訴我們要時時講誠信,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要直言不諱,不要喜怒無常。“泛愛衆”告訴我們,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勿喜新厭舊,要愛每一個人,要心胸寬廣。“親仁”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不要勾心鬥角,這就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親密無間。“餘力學文”對今天的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它告訴我們聽講時要認真,學習時要努力,寫作時心態要端正,要心無旁物。但這一章中說的“非聖書,屏勿視”我不能認同,如果光看儒家的著作,難免使人知識面過於狹窄,失去讀書的樂趣。

弟子規用平實的語言講了很多大道理,讓今天的我們深受啓發。

《弟子規》讀後感7

“弟子規 聖人訓”弟子就是學生,規就規範。《弟子規》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學生的生活規範。

《弟子規》一共分爲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衆,親仁,餘力學文八部分。總敘就是總的概括一下後面的七個部分。入則孝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心裏念念不忘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顧到父母。出則弟就就是在社會上能夠順從長上,能夠順從長上,能夠奉事兄長。謹是指我們行爲上要謹慎,不可放逸。信就是指言語上要言而有信,信用是成功階梯的第一步。人無信則不立。泛愛衆就是與朋友在一起相處要講平等博愛。愛人者,人恆愛之。親仁就是親近仁者,以師是之,要跟他學習。仁者無敵。餘力學文就是除了以上六個部分所學習的之外,如果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就要好好地學習其它有益的學問。

《弟子規》的每一部分都教給了我一個道理,入則孝告訴了我要孝順,出則弟告訴了我要奉事兄長,謹告訴要謹慎做事。在今後的學習與生活中,我一定要嚴格遵守《弟子規》中的知識,《弟子規》一定會讓我比以前更加好。《弟子規》適合所有學校與各種年齡的.人誦讀他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明確的價值觀念。養成敦厚善良的心性。同是對家庭的和諧,社會風氣的淨化,也必然有莫大的助益。

生命誠可貴,而這可貴的生命是誰給與我們的呢?這一切都是父母給與我們的。他們不但給了我們生命,還把我們養育成人。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感謝父母呢?是的。一個聲音肯定的回答說。那我們應該怎樣去感恩父母呢?按照《弟子規》的要求去做吧!

《弟子規》對我十分有益,在學習與生活中我也一定回按照《弟子規》。

《弟子規》讀後感8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燦若星河,我們在傳統文化裏盡情徜徉,當我手捧着《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時,裏面的一則則故事,一句句激勵人心的話語時時刻刻震撼着我。

《弟子規》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平日裏,媽媽叫我去做事,比如取東西、倒垃圾、做作業,每次都不立刻起身去做而是不耐煩地說:“等一下,等一下,再等一下”。“藏坤呀,快點呀,快點呀……”媽媽喊了好幾遍,我才心不甘情不願地起身,有時甚至乾脆就裝作沒聽見。

上週末,我和小龍弟弟在玩陀螺,剛開始,我們倆玩得可開心了,哎呀,陀螺解體了,他把我的陀螺弄壞了。我一看陀螺上的.攻擊環裂了不能轉動了,這可是爸爸獎勵給我的禮物呀,我一下子就生氣了起來,瞪着眼睛朝小龍弟弟大吼大叫:“你這是故意的”,“我要你賠,我要你賠。”小龍弟弟被我嚇哭了,媽媽進來了,問我怎麼回事,我氣呼呼地說:“他把我的陀螺弄壞了。”“我是不小心的。”小龍弟弟無辜地說。

這時,媽媽對我說:“小龍還小,你就讓着他點,陀螺已經摔壞了,明天我再給你買個零件換一下不就行了。”“不,我就要這個,讓他給我賠!”媽媽勸了我半天,可我還是不肯原諒小龍弟弟,還大哭大鬧了一場。

學習了《弟子規》,我知道自己錯了,也知道應該怎樣做了,父母呼喚時,應及時回答,不要吞吞吐吐地很久才答應。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爲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無理取鬧,使父母生氣、傷心、失望。我要做個好孩子,夥伴們,你們呢?

《弟子規》讀後感9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思想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它所創造的輝煌文明史,是世界上任何民族都無法可比的。曾經,這個歷盡滄桑的中華民族的一些優秀古典文化思想漸漸地被人們遺忘。而現在,這些古典文集被人們重視起來。我們實驗小學就特別注重經典的誦讀及背誦,諸如:《三字經》、《弟子規》……對我而言,其中《弟子規》對我的受益最大。

《弟子規》是中華民族儒家思想的重要兒童啓蒙讀本,它雖沒有《詩經》、《論語》那樣的氣勢磅礴,也沒有《三字經》那樣歷史悠久,卻包容了聖人孔子的儒家思想,從孝、弟、謹、信、泛愛衆、親仁、餘力學文等方面作了明確的行爲規範,教育孩子們懂規矩、守規矩。

當我讀完這本《弟子規》的書後,我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要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要有禮貌,遵老愛幼,守信用。特別是當我瞭解到(入則孝)裏面“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時,對我的受益很深。“百事孝爲先”。孝順父母、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我們這些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小孩子們更是認爲,父母愛我們就理應去孝敬父母。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去想過,如果父母不愛我們,是不是還要去孝敬他們呢?讀了弟子規後我才知道,父母所說的、做的都是爲我們好,都要聽從他們的教誨,不管他們愛不愛我,我都要真心地去愛他們,因爲畢竟是他們生下並撫養我長大。弟子規裏還教了我們如何做人、如何處事的`道理等等。

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中國經典詩文,因爲它聚集了許多成功人士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今後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

《弟子規》讀後感10

我上二年級的時候,媽媽就教我讀《弟子規》,到了三年級我能流利地朗讀這本書了,基本懂了每句話的意思。“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濟”,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也是最令我感慨的一句話。

一次,我和媽媽去姨媽家玩,看見表哥正在看書,我們到了他也沒和我們打招呼,只見他手握一支黑筆,不時地在書上畫圈,點點,劃劃,時而瞪大眼睛,時而緊鎖眉頭,時而如癡如醉,時而面露笑容。那種全神貫注的神態,真是可愛。

正和姨媽講話的媽媽突然問我:“琪琪,你知道熊貓前掌有幾根指頭嗎?”

我一下子愣住了,想來想去答不出。我就問表哥,他笑着說:“熊貓前掌只有四個指頭呀”。他現在纔讀五年級,知識竟這樣豐富,實在讓我佩服,同時也讓我感到慚愧。我家書房有我專屬的書櫃,裝滿了我的課外書,這些我都看過,但大多都“走馬觀花”,沒有收穫。我讀書的時候,態度也不如表哥認真。

回到家,夜已深,我卻久久不能入睡,表哥是我學習榜樣,我要努力向他看齊,即使差距很大,也要下定決心趕上。窗外,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彷彿是“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濟”的聲音,它陪我進入夢鄉。

從那以後,我自覺培養自己良好的閱讀習慣。讀書時認真做筆記,有好詞好句就摘錄下來,不懂的地方問老師或家長。現在讀書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每讀一本書,就好像進入另一個新世界-——書的海洋,我陶醉其中,享受着書本帶來的樂趣。在向表哥學習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弟子規》中有許多值得回味的句子,“見人善,即思齊”這種對我們青少年的真誠勸勉,深深打動了我。我要用它勉勵自己,認真學習別人的閃光點,使自己也閃光。

《弟子規》讀後感11

《弟子規》中有言:“次謹信”,“謹”即要謹慎小心,“信”則要誠實守信,從中,我領悟到了做人做事要講求誠信的重要性。我們將伴“信”至天下!

“凡出言,信爲先。”每說出一句話來,一定得以誠信爲首要。即誠信是做人必須具備的優良品質。誠信,作爲一種傳統美德,是我們人人都應該具有的。誠信是做人之基,立業之本。一個人如果不講誠信,就得不到他人的信賴和尊重;一個企業如果不講誠信,就無法生存與發展。

曾子教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守誠信,對一個還未懂事的`孩子就如此誠信,那麼,他對待家人,別人,國家呢?不更是如此嗎?所以他聲名遠揚,他爲信守承諾而殺豬的故事千古流傳。

戰國時著名的軍事家吳起,他做到了言必信,所以他得到了好的回報。他贏得了別人的信賴與尊重,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中國是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誠信一向是中國人引以爲傲的美德。人無信而不立,童叟無欺的故事薰陶了我們幾千年,然而近年來,信用危機已經大大增長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弟子規》教育我們道:詐與妄,奚可焉。那些爾虞我詐的事千萬不要做,不要讓邪惡充斥我們的純真心靈,法國拉羅什夫科曾說過:“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因此,我們要讓誠信伴我們至天下,則我們需要有堅強的意志。用這些抵禦生活中的污點,則心靈會更加安定。

一個人守信,折射的不僅是他自身的素養,更是一個社會乃至一個民族的內在素養。

一個守信的人才能夠光榮步天下,一個守信的民族,才能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才能被國際所信賴。

所以,我們要堅守“信”,做一個誠信之人,彰顯我們獨特的人格魅力,讓我們的中華民族因爲我們而伴信至天下!

《弟子規》讀後感12

“寬爲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這是《弟子規》中的一句話,它的意思是:一開始就要全力以赴,不要再拖延時間等待了!遇到困惑不瞭解時,不必苦求強記,要從容涵泳,今天研讀幾遍,明天研讀幾遍,心中常常思維不忘,時間一到,便有豁然通達的光景。因此,讀書好比“煎藥”一樣,一開始要用大火煮才能滾沸,接着就必須用小火慢熬,藥材的藥性纔會滲到藥湯裏,發揮出藥效。

這句話不由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所作所爲,令我非常慚愧。我有一個非常不好的壞毛病:無論是週末還是假期,都是先痛痛快快地玩了再說,把做作業的事排到最後一位,總是要在上課前一天才匆匆忙忙地做完,作業做得不僅潦潦草草,而且一塌糊塗,這種結果可想而知,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被老師勒令重做了。可是,我卻死性難改,好了傷疤忘了痛,沒過幾天又把老師和媽媽的話忘得一乾二淨。就在前兩個星期,我又犯了同樣的錯誤。星期五放學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開啟電腦,玩起了遊戲……星期六一整天又是玩得不亦樂乎……到了星期天的上午,我睡懶覺一直睡到九點多,還是沒有一點做作業的打算,直到媽媽開始催我了,才慢吞吞地拿出作業本,象徵性地寫了幾個字,不知不覺,整個上午很快就過去了。下午媽媽讓我跟着她上街去買東西,於是我又再把做作業的事兒拋之腦後了……直到吃完晚飯,我才發覺,時間過得真快,再不做是不行了,於是拿出紙筆飛快地在作業本上寫了起來,也不管有沒有錯別字,反正媽媽檢查時會指正的`。由於太匆忙,第二天到了學校的時候我才發現,不好,語文作業本讓我落在家裏忘帶來了!後來自然是被老師嚴肅地批評了一頓……

《弟子規》不僅在學習上對我有很大的啓發,還有其他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今後我一定要對照書中做人的道理,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從日常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個讓老師和家長都滿意的好孩子!

《弟子規》讀後感13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從上學期開始,我們一遍遍誦讀着琅琅上口的《弟子規》,一次次聆聽着《弟子規》給我的深刻的教育,《弟子規》作爲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給了我很多收穫,很多啓發。

《弟子規》中的一字一句就像一位智者的親切教導,下頭,我就來談談讓我體會最深刻的一條吧。“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意思是:父母教你的時候,你應當及時回答;父母叫你去做一件事時,你不能夠拖拉;父母教育你時,你應當靜靜地聽,即使父母錯了,也不能責怪他們。但對照我的行爲卻常常相反:晚上,我正在看電視,媽媽叫我去吃飯,我一向沒有應聲,直到媽媽走過來,我才及不耐煩地答應了。可是,自從我學習了弟子規之後,就再也沒有這樣過了,因爲弟子規讓我懂得了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道理。

是啊!弟子規就像一位無聲的教師,時時刻刻影響着我們,教育着我們,默默地開導着我們,讓我們健康的.成長着。讀了《弟子規》,讓我獲得了開啟成功之門的密鑰,指引着我們的人生道路,豐富我的知識,充實我的生活,讓我沉浸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

除了這些,《弟子規》中的許多地方也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感悟、體會的,只要同學們認真體會,必須會悟出其中蘊藏的許多“瑰寶”!

同學們,讓我們來細細地品味《弟子規》吧,他會教導我們怎樣學習,怎樣做人,它就是我們身邊的良師益友,是我們的學校沉浸在《弟子規》的洗禮中!

《弟子規》讀後感14

我感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但我更感激我的父母,感激他給了我生命以及無限的親情,這都源於《弟子規》,它使我明白,要對自己的父母心存感恩。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的脾氣越來越大,性格越來越急躁,面對父母嘮嘮叨叨的教育,話語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有時面對父母的斥責,還會摔門而出,根本不顧父母的感受,當那天在房讀《弟子規》以後,我才真正地知道自己錯了,並且錯得很過分。當自己摔門而出時,並不曾顧及當時父母的感受,沒有看到父母心碎的樣子。

感謝《弟子規》,它使我明白,爲人於女,最應感激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因爲父母好比我們人生中的太陽,太陽帶給我們溫暖,帶給我們光明,賦予了世界的生機。父母亦是如此,是父母賦予了我們生命,又是他們爲了我們辛勤勞作。當你失敗時,總會有一雙手關心你,呵護你,告訴你:“你永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一定行,別忘了,自己背後還有我們的支援”;當你受冷落時,總會有兩個人出現在面前,伸出雙手給你溫暖;當你受挫折時,還是這雙手將你從困難中拉出,讓你衝破挫折走向成功。

我們應該對父母感恩,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就盡力孝順他們,不要在父母永遠離開的時候,才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恩重如山,才知道自己該盡的孝心沒有盡到。不要在父母永別了,才涕淚滿衣地在他們墳前哭啊,嚎啊,到那時才知道悔恨。這是我讀《弟子規》悟出來的:感恩父母,不能等;回報父母,不能等;孝順父母,不能等。

我感謝《弟子規》,它讓我真正懂得了孝道,懂得了一切,我會用我最真實,最實際的行動來回報父母。

《弟子規》讀後感15

《弟子規》大家肯定都明白,也會背下來,可是你明白《弟子規》寓意嗎?我明白,並且我還把它運用到生活當中去了。你呢?此刻我來帶你去看看。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一天,我來到必勝客去吃飯。一進去,我就被眼花繚亂的美食給吸引住了。我打算在必勝客多吃一點,因爲這是難得的美味,僅有在我考試好的時候才能吃到。服務員帶着選單來了,我點了一個夏威夷匹薩、一份薯格、一盤泰式口口香、一盤雞翅、兩杯咖啡、和一塊蛋糕。

餐上齊後,我開始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吃完後,我絲毫沒有感到飽的感覺。但過了幾分鐘,我覺得我的胃不舒服了。我想:我肯定是吃多了,我可不能再吃了。

我回到家後,準備上牀睡覺了,但我的肚子還是很不舒服,怎樣辦呢?我只好將就睡了。我剛躺在牀上,不舒服的感覺就來折磨我了。我躺着等,等着什麼時候胃會把肚子裏的'食物消化掉。我等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我等不住了,心裏越來越着急。這時,我有個主意,這就是——吃藥。

我叫爸爸起牀,給我找藥吃,爸爸給我找了一盒“嗎丁啉”我吃了一片後,繼續睡覺。躺在牀上後,我感覺舒服多了。一個小時後,我最終入睡了。這難受的感覺整整折磨了我5個小時。

經歷過這次教訓,我以後可要細嚼慢嚥,晚上要少吃飯,我以後可再也不會出現類似的事情了。我也最終感受到“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這句話的寓意了。這句話的意思是:對於食物,不要偏食,也不要挑食,偏食會造成營養不良。吃東西要適可而止,不要過量,過量會損傷脾胃。我可明白了,你明白了嗎?

百家姓
中國歷史朝代
繞口令
三句半
順口溜
諺語
說說
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