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說課稿 > 語文《秋天的懷念》說課稿

語文《秋天的懷念》說課稿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秋天的懷念》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秋天的懷念》說課稿

語文《秋天的懷念》說課稿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秋天的懷念》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選自小學語文S版第十一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屬精讀課文人間自有真情在,這一組課文都是以愛爲主題,一個“情”字貫穿文章的始終。《秋天的懷念》是當代令人佩服得作家史鐵生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作者用凝重的筆觸,回憶了母親在自己癱瘓時幾件小事,一個個平凡的細節爲讀者詮釋了偉大母愛的內涵,課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含蓄,情感真摯細膩。六年級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時期,本課的出現讓學生感受到母愛的薰陶與感染,感悟人間真情,及時的給學生作一次愛的洗禮。同時六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要理解課文的內容和主題並不難,關鍵是如何使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感恩母親,熱愛生活!在感恩中理解愛,在感動中滋潤心田。

二、說教法與學法

據以上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認爲這種情感濃重的作品應該重在閱讀與感悟。《新課程標準》對作品閱讀的要求是“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因此本課的教學我將綜合運用精讀、略讀、瀏覽等多種閱讀方式,咀嚼語言,感悟感情。在整體閱讀中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同時也靈活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三、教學目標

據以上分析和《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爲,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本課生字詞,熟讀並理解生字詞。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透過細節描寫描寫來表現偉大的母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四、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教學目標的設定,由此確定本課文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透過細節描寫描寫來表現偉大的母愛。教學難點爲:讓學生感悟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五、教學過程

<一>解題匯入。

首先出示並齊讀課題《秋天的懷念》,懷念是思念的意思,寫的是一種感情。那麼作者在懷念誰?爲什麼是秋天的懷念呢?又有什麼事值得作者去懷念的呢?從課題提出這三個問題,意在讓學生產生好奇,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相信此時學生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啟書本,尋找答案了。

<二>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1、瀏覽課文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a、作者懷念誰?b、有什麼事值得作者去懷念的呢?c、爲什麼是秋天的懷念?

這三個問題的設定意在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內容,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抓住關鍵資訊。

2、教師範讀課文,並配音樂《燭光裏的媽媽》。

在讀的同時讓學生解決生字詞的問題。而配樂爲了營造氣氛,逐步把學生帶入情境,讓學生初步感受作者的感情,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探究本文的慾望。

3、學生比賽讀。

比賽往往能激發學生表現自我的願望,也能有效的和同學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也有利於調節課堂有利的氣氛。教師引導學生從正確、流利和有感情三個等級對同學的朗讀作出評價。相信學生一定會積極參與,也爲更深入的探究本文打下情感的基礎。

六、探究細節、真情感知。

提示學生看課文的插圖。(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什麼人物,去幹了什麼。)學生很快能找到“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花了。”這個時候我應該抓住時機提問;“那麼最想推我去看花的人是誰?(母親)文中一共寫了幾次?(兩次)都是那兩次?由此讓學生再次迴歸文字。

1、母親第一次邀我去看花,我的表現如何?爲什麼要拒絕?母親的表現又如何?從中你認爲這是一個怎樣的母親?

這四個問題兩兩爲一組,前一個問題的回答並不難,關鍵是後一個問題必須在前一個問題的基礎上細細品味纔會有所感悟。比如,我爲什麼要拒絕母親去看花呢?學生很可能抓住“癱瘓”二字。這時候我應該順勢介紹作者雙腿癱瘓時才21歲,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作者當時的無助與無奈,讓學生體會到:“21歲是人生中黃金時期,是那麼的年輕,那麼的有活力的一個年齡,可以施展抱負,創一番事業的階段。而作者只能站在輪椅上,面對四壁徒然悲傷。透過換位思考,讓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理解作者的暴怒無常和無理取鬧。“我活着有什麼意思”這句話透露出作者對生活的絕望和無助,正因如此,作者才封閉自己,拒絕去看花。

然而痛苦的也並非作者一人,還有母親比他更加的痛苦,因爲兒女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由此我們轉向對母親的表現的分析與品味。如“如母親愛花,可自從我癱瘓後,她侍弄的花兒都死了”可見母親對兒女的愛遠遠大於愛花,也說明我癱瘓後母親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到我的身上。本文字字是情,句句含情,字裏行間都體現着偉大的母愛,這樣值得品味的句子比比皆是。由於每個人的情感體驗都不盡相同,這裏不必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的.束縛,重在讓學生自己找出讓自己感動的句子,並說說爲什麼即可。教師只需稍加點撥,最後很自然的得出這是一個……的母親。

第二次看花,重在讓學生品味母親的表現,引導學生抓住母親的表情和神態的語句,體會母親愛子之情,“如她憔悴的臉現出央求般的神色,我的回答讓她喜出望外,她笑了坐在我的身邊絮絮叨叨地說着”“她突然不說話了,對於跑跳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等等。細微之處見真情,讓學生自己畫一畫,記一記,做標註等方式,品味母愛,然後小組討論,繼而全班交流。相信此時學生已經被偉大的母愛感動了。

至此學生對本文已經有了較深入的理解,這時候我抓住時機提問:面對母親的請求,我的態度爲什麼由拒絕變爲答應呢?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從縱深思考。討論交流後,相信也能理解是“偉大無私的母愛在感染者作者,讓他一步步重拾生活的熱情。”

第三次作者和妹妹去看花了,課文最後說,我懂得了,妹妹也懂了,他們到底懂得了什麼?

教師可以提示:作者主動地去看花表明他已經走出了絕望。在母親去世後作者回味母親生前爲他做的一切,終於讀懂了這份感人至深的母愛,是母愛使他走出封閉的自己,是母愛讓他重拾生活的熱情。所以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是懂得了“兒女是否好好兒活,是母親最惦記的。只有好好兒活,纔是對母親最好的安慰,最深的懷念。

七、作業

母愛是偉大的,同時也是平凡細碎的,有時是一句話,有時是一個動作有時是一個神態,我們總是理所當然的受之母愛而忽略了母愛,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應該用心去感受母愛,理解母愛,珍惜母愛,不要留下任何的遺憾。現在就拿起你的筆,寫下母愛的點點滴滴。

語文《秋天的懷念》說課稿2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秋天的懷念》。

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秋天的懷念》選自初中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是史鐵生的一篇回憶性的散文,在作者細膩的筆觸中滲透着母親對自己濃濃的母愛,以及自己對母親的懷念之情,透過閱讀這篇文章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母子之間那種真摯的真情,也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作家史鐵生的人物經歷。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羣體具有以下特點:七年的學生剛剛步入初中,對周圍的事物充滿着好奇,對於新知識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厚,並且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但對於文章的把握能力不足,對於文章的深層內涵需要老師進行引導才能理解。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透過反覆閱讀和品析關鍵詞語感受母親的形象以及文章的心理和動作描寫。

3、體會文中母親對兒子默默無私的愛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透過反覆閱讀和品析關鍵詞語感受母親的形象以及文章的心理和動作描寫。

教學難點:體會文中母親對兒子默默無私的愛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朗讀法、圈點勾畫,多媒體展示。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好的匯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學生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還要形成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會這樣匯入:“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這是梁實秋的灑脫。對於多數人,離別總是讓人悲傷不已,而離去的人總讓我們久久的懷念。有時我們也不僅僅會懷念人,也會懷念到與人相關的物,那麼本文的作者又在懷念什麼呢?爲什麼作者有把它稱爲秋天的懷念呢?(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透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1、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解決文章生字詞問題。

2、思考文章的標題爲什麼叫“秋天的懷念”,作者又在懷念什麼?教師明確:作者在懷念自己的母親,叫“秋天的懷念”的原因是因爲母親在那個秋天去世。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透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1、首先讓學生閱讀文章,尋找文章寫了幾次母親要帶我去北海看花。透過學生的回答進而明確:兩次,並相機板書。

2、緊接着我會讓學生思考母親爲什麼要帶我去北海看花。瞭解母親帶我看花的原因。透過學生的回答,明確母親喜歡花;自從我癱瘓後脾氣就暴怒無常,母親想帶我出去散心。

3、明確目前兩次要帶我看花的原因後,我會讓學生感受母親兩次提出要帶我去看花的時候有什麼不同。

4、接着我會重點分析第二次要帶我看花爲什麼母親會露出央求般的神情。透過聯繫上下文,明確因爲母親的病已經很嚴重了,她怕自己想和兒子去北海看花成爲自己的遺願。

5、明白了原因後我會帶着學生拼讀當母親聽到我願意去看花時有什麼樣的反應,感受母親的內心變化。明確:我的回答讓她喜出望外。

6、最後我會讓學生思考從母親的乞求和反應可以看出什麼。明確:可以看出母親當時既喜悅有小心翼翼的'心情,體現出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透過以上環節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設計爲:

首先我會提問學生:史鐵生由於身體的變故落下了癱瘓,命運對他的不公並沒有使他屈服,並在苦難中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務虛筆記》、《病隙碎筆》中,史鐵生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美的語言追尋和控索了關於我們人生的書籍和未知的道理。

(六)小結作業

課堂的結束並不意味着課程的開始,課下作業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學習的內容,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所以在這個環節我進行如下設計:

首先透過課堂提問總結課堂主要內容。

明確:透過分析兩次母親要帶我去看花,並重點分析第二次要看花感受到了母親對兒子濃濃的母愛。

其次我會讓學生完成下列兩項作業:

1、課下找來史鐵生的其他作品讀一讀;

2、蒐集其他不屈服命運的人物事蹟。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透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鞠躬,擦黑板)

語文《秋天的懷念》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課題: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選自S版語文實驗教科書十一冊第12課。下面我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教學板書以及課後聯繫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在他21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導致身體發燒,高位截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後來,在他的許許多多的文字裏,都寫到了他的母親。母愛這個主題,史鐵生一直是牽腸掛肚的,縱觀他的成長之路,其實就是母親用生命的代價鋪就的,因爲他對母親的理解是在母親去世以後,這使溝通成爲永遠的不可能,也成爲作者心中永遠的痛。在一種迫切的願望中,使他對母親的理解昇華爲世界上最爲動人的詩篇。

《秋天的懷念》便是這樣一篇懷念母親的, 作者透過回憶的方式,將零零碎碎的細節串聯起來,寫出了自己在癱瘓時,懷着博大無私之愛的母親是怎樣細心、耐心、小心地照顧自己,以此來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懷念之情。的語言樸素、真切,卻又意味深遠,寄悲觀於從容,蓄智慧於認真的人生思考之中。

教學目標:

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的主題並不難,但如何使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感恩母親,熱愛生活呢?我把教學目標定爲:

1、認知目標:聯繫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操作目標:一是讓學生理解文中生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二是透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這些細節描寫來感悟母愛無私、博大、寬容的特點,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三是透過品悟菊花的描寫深刻理解母親“好好兒活”的含義。

3、情感目標:一是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深的愧疚與懷念之情,二是要懂得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母親的語言、動作、神態這些細節描寫來體悟母愛。

教學難點:

透過品悟菊花的描寫深刻理解母親“好好兒活”的含義。

二、 教法學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的閱讀訓練重點,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對話爲主線的教學思想。透過“抓細節之美,品言語之情,悟人生之道”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

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運用“剖析重點詞句,理解內容”的方法,自讀、自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 導讀

教師先簡介史鐵生的生平再出示他在作品《合歡樹》中懷念母親的'句子:

(幻燈片 《合歡樹》片段)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爲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他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

——《合歡樹》

讓學生默讀這段話,並說說從中讀懂了什麼?這一教學設計的思想是爲了更好的讓學生“走進文字”對史鐵生的作品、對本文的主題有一個初步但印象深刻的感知。

從這一段話引伸到本文的學習,教師板書課題。

(板書:12 秋天的懷念)

(二)初讀

檢查學生的讀書預習情況爲後面的學習作好準備。首先檢查學生對文中四個生詞的認讀理解

(幻燈片 詞語:(1) 癱瘓 整宿整宿

(2) 訣別 好好兒活),

再指名分段初讀課文,最後教師進行全文的範讀。在這裏教師一開始就範讀全文是想爲後面文字的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情境,也爲學生的朗讀、理解做好一個方向指引。

(三)品讀

這一部分主要是透過對母親語言、動作、神態的品析來體會母愛的偉大。首先,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幻燈片 學法指導)

(1)我們要讀懂一個人,無非是聽其言,觀其行,察其色。大家從這三方面認真去思考,就能讀懂。請同學們默讀1、3、5節哪些是寫母親行動的?哪些是寫母親的話?哪些是寫母親的神色的?邊讀邊做好記號,圈出重點的詞、句。

(2)好好體會你所畫的詞、句的意思。邊讀邊想,從畫的詞句中你讀懂了什麼?

透過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明白母愛就是一個又一個的細節。這裏教師順勢進行學習的引導過渡到後面的學習。

(幻燈片 學習引導)

母愛就是一個行動、一句話語、一個神色。概括地講母愛是一堆細節,一堆不起眼的細節。如果把母愛比做大海,那細節就是一滴水,一滴水匯成了大海,一堆細節聚成了母愛。

史鐵生透過一個個細節描寫了母愛,細節往往是不起眼。我們來好好品位細節,想想“母愛”究竟是什麼?

新課標指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本環節中教師組織學生談感受,透過感知母愛是一個個細節這個問題巧妙地引導學生進入下一個重要環節的學習,教師的引導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主體地位。

然後再讓學生讀描寫母親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透過交流、討論、對話等多種學習方法好好地品悟這些細節,如文中的“擋、躲、撲、抓、笑、悄悄地”等字詞,來感受母愛是理解、是寬容、是牽掛、是呵護、是擔憂、是細心。從而感受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愧疚與懷念之情。新課標指出閱讀的過程就是教師、學生、文字三者之間進行對話的過程。文中作者對母親的描寫是樸實的、真切的。如何讓學生從真切的話語中感受到母愛,讀出文字背後所隱藏的偉大母愛,這就需要教師的巧妙引導,精當點撥,讓學生目透紙背讀出文字中包含的意思,包含的感情。這個過程看似在咬文嚼字,實質上是讓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讓學生在與文字對話的過程中一步步走進作者的心靈。

板書:

12 秋天的懷念

愛 (細節)

————————→

母親 我

←————————

懷 念

(四) 悟讀

這一部分主要透過作者對最後一段中菊花的描寫來領悟“好好活”的意義,明白生命的真諦。首先讓學生明白母親臨終前未說完的話就是希望兄妹倆好好活。如何體會這個“好好活”是怎樣的活?教師佈置學習活動:

(幻燈片 學習活動)

請同學們認真讀讀他倆去看菊花的這段話,結合平時學習、理解的方法來體會文中菊花描寫所隱喻的話語,討論究竟該怎麼活纔是好好活。

學生討論、交流懂得“好好活”三個字既是母親臨終前的無盡囑託,又是作者對生命存在終極意義的探詢思考,更是對我們所有活於世上之人的告戒。

這個問題對於學生而言既有開放性又有創設性,由菊花可以想到人、想到精神、想到生命的價值意義,無論學生怎麼回答,只要其人生觀是正確的就是可取的,並且是值得稱讚的。就如新課標所所提出的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板書:

12 秋天的懷念

愛(細節)

————————→

母親 好 好 活! 我

←————————

懷 念

(五) 回讀

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學生回顧全文、全課的學習,對文字的主題有一個感性的認知,情感得到昇華。

首先教師鄭重的向學生推薦史鐵生的幾部作品

(幻燈片 作品)

史鐵生作品 《我與地壇》《病隙隨筆》《務虛筆記》

告訴學生當史鐵生用筆在他那殘疾的身體之外找到一份延展的時候,他終於好好活了——用他的筆在書寫着好好活。這是他對生命意義的探詢,更是對“好好活”三個字的詮釋。

接着讓學生回顧全文、全課說出自己的理解:這秋天的懷念到底是懷念什麼呢?

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小結,學生再次齊讀課題

最後教師總結

從史鐵生的身上我們受到了啓發,世界上有看得見的殘疾也有看不見的殘疾,身體的侷限這輩子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心靈。爲此,作爲一個健康的人,作爲站着的活着的我們必須——好好活!

四、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是本着簡練、直觀、大方的原則來設計的。板書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母親對我的愛和我對母親的懷念,這是本文的主要內容,也是貫穿全文的情感線索。其中母愛是透過細節來表現的,而懷念也更是在這些細節中一步步加深體現。第二層次“好好活三個字是本文的精神主旨,無論是母愛還是懷念都是“好好活”的延伸這三個字也是作者要告訴世人,世人要向作者學習的一種寶貴的人生態度。同時這則板書也將本文學習的重點、難點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一目瞭然,明白易懂。

板書:

12 秋天的懷念

愛(細節)

————————→

母親 好 好 活! 我

←————————

懷 念

五、課後練習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透過語文學習,要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課後我爲學生布置了三項練習,力求讓學生在說、讀、寫三方面能力得到發展。

1、表達練習:結合你對史鐵生的瞭解及今天你在課堂上的所學,把這篇課文講述給你的父母聽,一定要說說自己學後的感受。

2、寫作練習:回顧母親愛你的點點滴滴的細節寫一篇習作,體裁不限但一定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閱讀練習:在課餘時間,閱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

語文《秋天的懷念》說課稿4

環節一:匯入

同學們,現代文學史上有這樣一位作家。面對命運的殘酷,他發出了“扼住命運喉嚨”的怒吼;他以筆做武器,對人性進行拷問。他是輪椅上的哲人,也是被人稱讚的文化英雄。他自強不息的精神光輝照亮了無數人的心。他是誰呢?對,就是史鐵生。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他的<秋天的懷念>,來看看又是誰照亮了他的心?

環節二:初步感知

學習有了目標,就像航海有了方向。同學們請看大屏幕,我們一起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一:初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

二:品讀課文,把握人物形象。

三:悟讀課文,感悟母愛深沉。

課前預習是我們早已養成良好習慣。哪位同學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收穫呢?有請舉手最快的同學。你收集的資料真詳細,透過你的介紹呀,讓我們更深入的瞭解了作家史鐵生以及這篇文章的背景。謝謝你的分享。

瞭解了作者,哪位同學自告奮勇來讀一下本節課的生字詞。你的眼神充滿了自信有請你。你讀的真好,吐字清晰,聲音洪亮。那下面請你來當小老師,帶領大家再讀一遍。同學們讀得字正腔圓,看來呀,大家的預習工作,做的都很充分。

本文名爲“秋天的懷念”,作者懷念的是誰呢?對!母親。那本文圍繞我和母親寫了哪幾件事呢?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去文中找一找相關的句子。

哪位同學來說一說?請你。概括的非常全面。本文圍繞我和母親寫了四件事。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母親爲了我隱瞞自己的病情;母親要求我去看花;以及母親的臨終牽掛。

環節三:深入研讀

本文語言樸實,在平靜的敘述中蘊含着感人的力量。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找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並思考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同桌兩個交流想法。

有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分享了,請你: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活,好好活。這裏“撲,抓,”等動作的描寫和語言描寫,寫出了她深深理解兒子的痛苦,包容兒子的`暴怒,想方設法寬慰兒子,你認爲這是一位慈愛的母親。

後面的同學。你說這是一位細心的母親。請說下你的理由。對!她的細心體現在幾次悄悄的進來和出去,以及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你能把找到的句子讀一下嗎?你不僅心思細膩,讀的也很有感情。

你剛纔思考的很認真,請你來說。你說這是一位活的很苦的母親。你的思維很獨特,說下你的理由!很好。自己的兒子在20歲的年紀,終生截癱,兒子痛苦,母親更加痛苦,她恨不得自己可以替兒子癱瘓,她的病每天疼的整宿整宿的睡不着,卻不忍心告訴兒子。在臨終前仍掛念有病的兒子和未成年的女兒。

是啊,這是一位活的很苦的母親,從她不忍心讓自己癱瘓的兒子知道自己的病情,我們還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對!無私而堅忍的母親。

透過同學們的分析,讓我們更深入的瞭解了這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她的總總行爲,語言,神態,歸結爲一個字就是…對!”愛”!

(板書:愛)

母親用無私的愛守護,鼓勵癱瘓的兒子,燃盡生命最後一絲光亮,照亮兒子封閉的內心。母親對兒子的愛如此深沉偉大,那麼兒子呢?兒子愛母親嗎?他是否讓母親放下了牽掛呢?請同學們帶着問題再讀課文,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同學們討論的很熱烈,有請討論的最熱烈的三組。三組代表說兒子也是愛母親的但是在風華正茂的年紀終生癱瘓,脾氣變得暴怒無常,他沉浸在自己命運的泥潭中無法自拔,他仇恨生命,仇恨生活。他愛母親,卻忘了如何去愛。“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寫出了作者的愧疚和自責。“看着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更是表達了作者“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恨。

那麼作者讓母親放下了牽掛嗎?

有請五組代表。你說:作者從自暴自棄,變得對生活充滿信心,讓母親放下了牽掛。可以說下你們的根據嗎?對!課文最後一段作者濃墨重彩描寫北海的菊花,無論淡雅高潔,還是熱烈深沉,都是潑潑灑灑,在秋風中開得爛漫。我讓妹妹帶我去看秋天的菊花,是完成母親對我的期盼,懷念母親,也是用行動向母親表示,我和妹妹都會好好活,無論遭遇怎樣的厄運,都要活得堅韌,活得精彩,做生活的強者。你們的見解真是入木三分,老師要爲你們點贊。

(板書:懷念好好活)

是啊,母親對兒子的愛讓人動容,兒子也深情的懷念母親,請同學們融入自己的情感,再讀課文。

同學們讀的聲情並茂,相信對母愛也有了新的感悟,請大家敞開心扉,談一談你對母愛的理解?沐浴在母愛裏的我們,是否也懂得回報呢?

同學們的感悟情真意切,老師很欣慰。請大家課下把你的感受寫一寫。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但丁說:世界上最美的聲音就是母親的呼喚。是啊,母親的愛是一條永不枯竭的河,它寬廣,包容。母親的情是一首永遠寫不完的詩,她溫柔,無私。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品讀;母親,需要我們用“好好活”的生活態度來報答。

作業:寫一寫你對母愛的感受。

語文《秋天的懷念》說課稿5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秋天的懷念》。

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秋天的懷念》是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作者透過回憶的方式,把生活中的小事串聯起來,寫出了自己在癱瘓時,懷着博大無私之愛的母親是怎樣細心、耐心、小心地照顧自己,越是細細品味,我們越是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因自己的殘疾而忽視母親病痛的追悔,對母親深深的懷念,和由此而重燃的生命勇氣與信心。作者以其凝重的筆觸,透過回憶母親細緻入微的照顧,鼓勵兒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謳歌了偉大母愛,並表達對母親深深的懷念,同時也帶給人們無限的思考和人生的啓示。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羣體具有以下特點:七年級的學生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是本文的學習對他們來說仍有難度。此階段的學生記憶力加強,抽象思維能力有所發展,具有良好的閱讀基礎,這爲本課的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情感熱烈而易矛盾,求知慾較強,意志力發展尚不穩定,這需要教師更好地進行引導,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況。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透過合作探究學習,抓住關鍵詞句和細節描寫把握母子兩人的形象。

3.體會文中深沉無私的母愛和所蘊含的自強不息、熱愛生活的精神。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學情的分析,教學目標的設定,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關鍵詞句和細節描寫把握母子兩人的形象,領會文章的表達特色。教學難點:體會文中深沉無私的母愛和所蘊含的自強不息、熱愛生活的精神。

五、說教學方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朗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和朗讀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誇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基於此,在開課之初爲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獲取新知識。我的匯入將會播放秋季風景圖創設情境提問匯入:提問:“同學們,看到這一幅幅秋季美景你們鄉到了什麼?”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概括總結:是呀,秋天是迷人的,天高雲淡,楓葉似火,碩果累累,秋天的美別具一格,秋天的美實實在在,秋天的許多事物都會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也會讓我們產生某種懷念的情緒,著名作家史鐵生就在美麗的秋天裏產生了懷念之情,讓我們一起來走進課文《秋天的懷念》。

(二)整體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誦讀習慣的培養,對領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語言,增強文章語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本課伊始,我會以檢查預習方式介紹文章寫作背景,指導學生朗讀,突出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其次,我會播放音頻,學生跟隨音樂自由朗讀課文,並思考課文題目爲秋天的懷念,懷念的是誰?文中都寫了那幾件事情,用原文中的話概括回答。根據學生回答概括得出:懷念的是母親,寫了四件事,分別是:我雙腿癱瘓,母親安慰我;母親重病纏身,瞞着我;爲看菊花,央求我;臨終囑託,牽掛我。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透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1.學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內容之後,再次提問:21歲,正是活蹦亂跳的年齡,可以去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情,沒有了雙腿的史鐵生心裏非常痛苦,請同學們找找課文中敘述作者心裏痛苦的句子,談談你感受到什麼?學生朗讀後會找到以下幾個句子:①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地牆壁。②“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然後我會概括總結得出:從這兩句話中可以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絕望,因此脾氣變得暴怒無常,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作者此刻的內心是非常的痛苦。

2.順勢我會提問第二個問題,我的問題是:面對如此痛苦的兒子,母親又是怎麼勸他的呢?大家找找課文中的句子,從中可以看出一位怎樣母親形象?學生瀏覽文章後會找到這句話: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會總結學生答案:母親“撲過來”,勸慰我“好好兒活”,透過動作、語言等描寫,刻畫了一位堅強而感人的母親形象,母親此時忍住的不僅是兒子輕生的痛苦,同時也是自己身患重病的痛苦。

3.接着爲了進一步感受母親的偉大形象,加深學生對文章情感的體驗,我會提出第三個問題:小組合作找一找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親對兒子無微不至,小心翼翼的照顧與關愛?學生經過小組合作學習找到一下幾個句子:(1)當我發脾氣時,“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着我”。結合我的引導和總結:這句話說明母親充分體諒兒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兒子發脾氣時,悄悄躲出去,讓兒子徹底發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擔心兒子做出“傻事”,偷偷地聽着兒子的動靜。母親不忍心看下去了,就悄悄地躲出去,但又不放心,所以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來到我身邊,眼圈紅紅地,是因爲看到兒子這般模樣,心疼而哭了。依然看着我,目光始終陪伴着我,讓內心孤獨的我並不孤獨。

(2)那天我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結合我的引導和總結:母親像一扇門一樣,擋住的不是窗外“唰唰啦啦”地飄落的樹葉,而是兒子鬱悶煩躁的思緒,一個“擋”字將母親唯恐我會因看到窗外落葉而觸景傷情的心理刻畫地真切感人。央求我去看菊花,這是母親第二次提到去看花,第一次被我拒絕,說明母親不放棄任何一次機會,想讓我去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並好好地活下去。從“憔悴”,又看出了,母親已經病入膏肓,但她還是沒有放棄讓我好好活下去念頭。

4.爲了進一步感受作者內心情感的變化,把握文章的創作特色,我進一步並提問:在母親病重時,仍然忍住病痛照顧自己殘疾的兒子,在母親生命的最後一刻,她想到的依舊是自己的兒女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呢?而多年過去了,當作者再次回憶母親時內心又是怎樣的心情呢?整篇文章在創作上有什麼特色?指定學生回答,結合學生回答,和我的引導總結:這是一個無私寬容而又偉大的母親形象,同時隨着作者年紀的增長,當作者再次回憶起母親時,內心除了懷念就是深深的愧疚。作家用凝重的筆觸透過回憶了母親在自己雙腿癱瘓後的幾件平常小事,由一個個平凡的細節爲讀者詮釋了母愛的內涵。課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與懷念,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平實含蓄,情感真摯細膩。

5.最後,爲了學習文章揭示的主題和人生哲理,我會提出下列問題:文中多次母親提起要去看菊花,在最後一段也着意寫北海的菊花,用意是什麼?學生朗讀思考後,我會引導學生總結答案爲:一方面是母親帶我看菊花,這是對生命的熱愛,菊花既寫出了秋天的美,也寫了母愛的美,寫出了母親希望“我”不再自卑,能像菊花那樣堅強!另一方面菊花的淡雅高潔,正是母親品質的寫照;菊花熱烈深沉,也是母愛的寫照;母親愛花,我看菊花又是對母親的緬懷。最後段話中的一連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寫北海菊花的美麗,實際上是用象徵的手法,賦予菊花深刻的含意。作者之所以濃墨重彩地寫菊花,恰恰是對母親生前那句“好好兒活”的覺悟解讀,進一步深化了主題。菊花象徵作者對生命的渴望與眷戀,“我”說“要好好兒活”,體現出了心中的堅強與自信,我明白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找到了自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諦。

透過以上環節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結作業環節設計爲:

以情感回憶爲入口談話: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了嗎?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講一講“母親和我”的故事。學生自主回答,教師總結:母愛是無私的,在感受到偉大母愛的同時,請多給母親一點愛與關懷,那怕是酷暑中的一把扇子;寒冬中的一件毛衣,讓母親時刻感受兒女的關心。願天下所有的母親健康快樂,願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滿。

最後,我會引導學生進行共同總結:這篇文章作者透過抓取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對母親動作,語言,心理的刻畫,展現了一位偉大、無私、寬容的母親給作者重燃生命的勇氣與信心,感動了一位又一位讀者。並將作業設定爲:下課後請同學們學習作者這種寫作方式,選擇一位你生活中對你重要的一位親人來描寫,字數不限,下節課一起交流展示自己的寫作成果。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是一份微型教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透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以上是我今天說課的內容。謝謝各位考官。

語文《秋天的懷念》說課稿6

一、利用巧妙:說教材學情

《秋天的懷念》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屬精讀課文。本單元主題爲“人間自有真情”在,這一單元的課文都是以“愛”爲主題,一個“情”字貫穿每篇文章的始終。《秋天的懷念》是當代作家史鐵生寫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作者回憶了母親在自己癱瘓後的幾件小事,一個個平凡的細節爲讀者詮釋了偉大母愛的內涵,課文語言含蓄,情感真摯細膩。

這篇文章有幾個巧妙之處。巧妙之一:文章所寫時間是秋天,學生學習的時間也恰好是秋天,便於學生理解兩個關鍵詞“秋天”“懷念”。巧妙之二:七年級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時期,本課正好讓學生接受母愛的薰陶與感染,感悟人間真情,及時地來一次愛的洗禮;同時,七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與理解能力,理解課文的內容和主題並不難。巧妙三:進入初中,自然會遇到很多困難,這篇文章真實地再現了作者從脆弱走向堅強的過程,能讓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感恩母親,熱愛生活,在感恩中理解愛,在熱愛中樹立“好好兒活”的信念。

二、自主學習:說教法學法

在這篇文章的學習中,我安排的教程由易到難,以學生找畫面爲突破口,既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步步深入,引導學生理解主旨,內心受到震撼,從而熱愛家庭,熱愛生活。教學設計按照“說畫面,理情節——感變化,明情感——探主題,明責任”的思路,步步深入,然後把揣摩語氣、品味詞語、標題分析、主題歸納等環節讓學生自我揣摩與思考,教師相應點撥與評價。

我認爲像本文這種情感濃重的作品應該重在閱讀與感悟。《新課程標準》對作品閱讀的要求是“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因此,我設計的教法是在整體閱讀中感知,在品讀中感悟和感動,同時也靈活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這篇文章的`學習以讀爲主,既有學生的泛讀,也有老師的指導閱讀,還有分角色朗讀和對比閱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情感,在讀中領悟主旨,內心能有些許收穫。

三、緊扣線索:話板塊教學

本課的教學流程分爲四個板塊。

(一)充分閱讀,做好課前預習,初步感知情感。

課前預習不是泛泛地讀,除了掃除字詞障礙外,更多的是引導孩子思考問題,不管上課時間有多緊,必須拿出一節課來給學生自習,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首先讓學生廣泛閱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掃除字詞障礙;然後介紹作者,瞭解有關經歷,讓學生感受到作者雖殘疾但成就很高,更突出文中的事情對作者的影響之大;再介紹文中關鍵人物“母親”,從作者人生經歷中感受母親偉大。

預習中還佈置了思考題,既是對預習的檢測,也爲後面的老師新授做好準備。

(二)指導朗讀,進入師生互動,探討情感變化。

這是課堂的新授部分,這一板塊分爲四部分。

1.說畫面,理情節。

初讀課文,瞭解基本情節:文中共有哪幾個畫面?試着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是一個學生能自主解決的一個問題,用它作爲突破口,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概括時可能不會很全面,老師要及時點撥補全。

2.感變化,明情感。

這一部分老師指導朗讀,讓學生自己感受作者情感變化,老師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詞語來概括。這是這篇文章的關鍵之處:作者由開始的暴怒無常到最後自己堅強起來。

3.探主題,明責任。

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我抓住兩個關鍵點。第一是討論“母親遇到了什麼情況”這個問題,讓學生明白:母親遇到困難,自己做堅強的母親,也想讓兒子成爲堅強的兒子,母親認爲自己有責任教兒子堅強。第二是抓住文中的一處語言“好好兒活”進行理解,從易到難,先讓學生把第六自然段的沒有說完的話補充完整:“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然後分析開頭段和結尾段中“好好兒活”的含義:前面是母親鼓勵兒子堅強,最後是兒子明白母親的含義,準備堅強生活下去。這部分除了分析外,更多的是讓學生感受到母愛的偉大和家庭的重要,讓學生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感恩母親,熱愛生活。

4.賞菊花,探寫法。

這是本篇文章的一個難點,只需點到爲止,不用深講。這一部分設計了一個問題:文中兩次提及看菊花,有何用意?老師可以適當點撥:當時母親已病入膏肓,爲什麼要那麼迫切的帶作者去看菊花?秋天的菊花與其它花兒有什麼不同?

師生互動這一環節安排由淺入深,由畫面到情感再到主題,最後探寫法,重點在第三環節,難點在第四環節,每一部分是單獨的,但又環環相扣。既吸引學生的興趣,又能在關鍵時刻弄清重點。

(三)以退爲進,靜看小組展示,發揮學生作用。

“老師講、學生聽”這種課堂模式已經讓學生睏倦,怎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在此教學板塊設計了“小組展示”這一環節,用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檢測課堂效率,更可以把這些可講可不講的東西讓學生自主消化。設計了四個方面內容:第一,朗讀指導;第二,字詞品味;第三,標題分析;第四,主旨歸納。

(四)讀寫結合,嘗試思考延伸,剖析自己情感。

其實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學習本課,要讓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的缺點和生活中的困難。如果能夠寫下來,既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又能爲以後的習作積累素材。

四、經典美文:談學習感悟

教學這篇文章,是對自己情感的洗禮。人要能客觀辯證地看待生活中的困難,我們只是凡夫俗子,身邊的這點困難算什麼呢?同時,作爲一個母親,我也深深明白,母愛不僅僅是愛和給予,還有一份責任。

同時,我在教法上也有很多收穫。譬如,找到一個突破口很重要,既能調動學習積極性,又能突出重點。又如,整個課堂思路要清晰,語文課很忌諱老師閒扯漫談,重難點把握要恰當。再如,那些可以不需要老師來處理的事情交給小組展示就好,既能訓練學生,還能調動課堂氣氛。還有,語文課的重點在於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老師適時指導朗讀,會指明課堂方向,變換不同方式的朗讀,學生受益匪淺。

教好這篇文章,就是對母親最好的懷念,也是對逝去的史鐵生最好的懷念!

語文《秋天的懷念》說課稿7

一、說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懷念母親的散文,作者透過回憶自己癱瘓時,懷着博大無私之愛的母親是怎樣地痛心與忍辱負重地照顧自己,來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愧疚和懷念之情。史鐵生筆下對親情的回憶與感悟,讓人感覺親切而意味深長。

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說,理解本文的主題並不難,但是如何使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激發感恩情懷呢?如何引導學生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呢?基於以上問題的思考,在教學中,應以反覆朗讀爲基本立足點,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讀出感悟、讀出體會,進一步聯繫生活實際,喚起學生真切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等描寫方法,體味人物內心情感,使學生受到薰陶感染,並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真情,促進學生主動探求,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1.抓住教材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等描寫方法,體味人物內心情感

2.領會母愛無私、博大、寬容、深厚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

三、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抓住文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等描寫方法,體味人物內心情感

2.難點:透過生活小事感受母親對“我”的愛,透過生活中的小事表達“我”對母親的深情。

說明:本文透過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幾件小事,甚至只是細微的動作,隻言片語來表現深沉無私的'母愛,感人至深,因此對這些細微之處的品讀即是學習本文的重點,教學過程要“擯棄繁瑣的分析,引導學生透過朗讀和思考來感受課文內容”,所以,結合學生特點,透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體悟真情。而最後一個自然段對於菊花的理解,有較深層的內涵,同時也涉及了借景抒情的知識點,學生不太容易理解,故而設定了此難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朗誦《合歡樹》片段,談體會,引導學生體會兒子對母親的愛,進而進入主題,這篇書寫着母親對兒子愛的《秋天的懷念》。

聯繫本單元的內容,喚起學生曾有的情感體驗,透過朗讀,爲下文的學習創設情境,做好情感鋪墊。

二導學階段

1、檢查預習

2、齊讀課題,質疑課題。

3、自由朗讀課文,並思考。

4、針對剛纔設計的思考題,全班交流,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透過讓學生自主設計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師指導朗讀,有助學生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鍛鍊、培養學生對文字的提煉、概括能力。

三合作探究

找出描寫母親動作的語句,劃出你認爲最成功的語句,並說明理由。

(學生讀課文,找語句,說理由。)

(教師強調:“撲”的作用:非常迅速,說明母親早在一旁觀察我的舉動,改爲“走”就表達不出這一效果;“忍住哭聲說”表現了兒子的自暴自棄也使母親痛不欲生;其他學生自由說,教師強調)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反覆寫母親“悄悄地”“出去進來”,聯繫上下文,分析母親這樣做的原因。

(點撥:“母親就悄悄進去”的原因:讓“我”盡情發泄,以恢復平靜;”她又悄悄地進來”的原因:繼續照顧,安慰,鼓勵“我”;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的原因:中斷敏感話題,避免刺激我。)

(四)本文母親的話不多,但非常樸實,含義豐富,劃出你感動的句子,並說明理由。

(點撥:“聽說北海的花開了…”表現了母親想讓我恢復對生活的信心,回覆對美好生活的興趣;“咱娘倆在一起,要好好活,好好活。”母親說的意思是:你雖然癱瘓了,但是還有娘照顧,要有勇氣和信心活下去;其它根據學生回答點撥。)

(五)在母愛的感召下,“我”改變了對生活的態度,從哪裏看出來的?

思考:

“我倆要在一塊兒,好好兒活……”

怎樣理解?好好兒活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說話練習)

(點撥:“我”說的意思是母親雖然離開了,我仍要和妹妹相依爲命,遵照母親的意願堅強的活下去,作爲對母親的紀念,這樣寫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

教師總結:作者藉助生活中的小事,來表達對母親的一片深情,把“我”與母親的情感態度進行對比,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等,刻畫出一位堅強、無私、偉大的母親形象,表達出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愧疚、懷念之情。

說明:最令人感動的部分體現在“母愛”的點點滴滴,設計本環節就是爲了把學生引入到對這一重點部分的解讀。

透過自由朗讀、自由感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並抓住句中有關神態、動作、語言等的關鍵字、詞體會深沉而無私的母愛,進而把握文章主旨。

三感受母愛

1伴隨樂曲,讓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你想對你的爸爸媽媽說些什麼?

(學生口頭作文,教師點撥。)

3推薦閱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如《我與地壇》以及畢淑敏的《孝心無價》

四、作業佈置

聯繫你的生活實際,回憶你的媽媽爲你做的點點滴滴的小事,此時此刻,你想對她說些什麼呢?我想對媽媽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0字左右)

語文《秋天的懷念》說課稿8

一、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xx年),原籍河北涿縣,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中國當代作家,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駐會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殘疾人作家協會副主。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1979年開始創作。

二、主題思想

此文主旨寫母愛的真摯、細膩、深沉、偉大。全文表現出了母親對子女真摯無私的愛,也表達了子女對母親深深的懷念。

三、文字分析

1、“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句中“擋”寫有意的動作還是無意的行爲?請說明理由。

答:母親這是有意的動作,怕我看到落葉凋零的逍遙景象,而觸景傷情,產生傷感痛苦,甚至是絕望的心情,從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並且母親希望我能正視自己,而不是逃避。

2、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艱難”一詞評價“母親”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親”的艱難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全文概括歸納。

答:母親身體不好,卻不告訴我,我的心情不好,經常向母親發脾氣。

3、“悄悄”,"偷偷”,“眼邊紅紅的”等詞表現了母親怎樣的情感?

答:母親悄悄出去是爲了讓“我”盡情地發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復平靜和理智.而無聲地離開,突出母親的謹慎小心,怕自己讓兒子痛苦,對兒子的理解,爲兒子傷心.偷偷的表現了母親不放心“我”,關注着“我”,母親的慈愛和細心.眼邊紅紅的表現了母親強忍着內心的悲傷,母親無私的關愛,呵護兒子。

4、末段句子透過對菊花絢麗爛漫的描寫來表達作者對秋天特有的情思,請用簡潔的語言寫出兩點情思.句子部分(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花開得正爛漫.)

答:花代表美好的事物,希望他看花是爲了轉移他病痛中的痛苦,更是爲了讓他找到生活的勇氣,突出了母愛的細膩與偉大。

5、本文在內容上主要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但作者卻不以“懷念我的母親”爲題,而以“秋天的懷念”爲題,好在哪裏?

答:母愛無私,母親永遠是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最愛我,父母對子女的愛永遠只表露了三分,秋天的懷念並不是說故事發生在秋天,而是我對母親的懷念和秋天這個季節有共通之處,都是代表了一種惋惜,代表了一種收穫母愛,收穫生存勇氣的信念。

6、這篇文章反覆寫“看花”這一內容的原因是什麼?

答:“看花”是全文圍繞的中心事件.是情節發展的線索.

7、簡要解析文中兩處景物描寫的作用.

(1)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

(2)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開得爛漫.

答:(1)以動襯靜,突出“我”孤獨、痛苦、無望的心情;我的生命也如這樹葉一般凋零.

(2)寫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壯、深沉的氛圍,突出了“我”的心理從痛苦、無望轉向明朗、堅強的變化。

8、“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面對“我”的“暴怒無常”,母親逆來順受,表現出極大的理解、忍耐和寬容。“悄悄地”“偷偷地”等詞語,形象地表現出母親的慈愛。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