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說課稿 > 【實用】數學說課稿3篇

【實用】數學說課稿3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說課稿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數學說課稿3篇

數學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組是新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第八章第一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這爲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着鋪墊作用。本節內容主要學習和二元一次方程組有關的四個概念。本節內容既是前面知識的深化和應用,又是今後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預備知識,佔據重要的地位,是學生新的方程建模的基礎課,爲今後學習一次函數以及其他學科(如:物理)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建模的思想方法對學生今後的發展有引導作用,因此本節課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它們的解的概念,透過實例認識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也是反映數量關係的重要數學模型。

[數學思考]

體會實際問題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反映現實世界多個量之間相等關係的一種有效的數學模型,能感受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重要作用。

[解決問題]

透過對本節知識點的學習,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

引導學生對情境問題的觀察、思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在運用數學知識解答問題的活動中獲取成功的體驗,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3. 教學重點與難點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上述地位與作用的分析及教學目標,本節課中相關概念的掌握是教學重點。

透過學生親身體驗,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的個數的確定。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希望平等交流研討,厭煩空洞的說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激發他們的興趣。一方面透過學案與課件,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自主練習,合作交流,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人合作的精神,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感受成功的樂趣。

三、教法與學法

1.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我在教學中不只傳授知識,更要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引導學生探究,發現結論的方法。正所謂“教是爲了不教”。所以我採用引導發現法爲主,情景問答法、討論法、活動競賽法、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等完成本節的教學,真正做到教師的主導地位。

2.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本節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歸納總結,運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開拓自己的創造思維。這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爲積極主動的探究,這也符合數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

四、教學過程與課堂活動

爲了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把教學過程設計爲五個環節:

1.創設情境,引入概念

NBA籃球聯賽情景再現,利用世界男籃亞裔球星林書豪激勵學生相信自已能夠創造奇蹟的勵志教育,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調動學生順利引入新課。

2.觀察歸納,形成概念

概念的教學,不糾纏於其語言本身,而是透過類比整合形成新的概念。由於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已經很瞭解,我主要採用了類比的方法,弱化概念的教學,強化對概念的正確理解,透過學案與課件相結合的方式,以題組形式分層漸進式訓練,讓學生明晰概念,鞏固概念,強化概念,提升能力。

3.拓展延伸,深入概念

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是一個不斷循序上升的過程,而教學過程更是一個生動活沷,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讓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腦動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4.當堂檢測,強化概念

透過課堂隨機選題的形式答題,透過合作小組交流,全班展示交流,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互相競爭,將小組的認知成果轉化爲全班同學的共同認知成果,從而營造寬鬆、民主、競爭、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成功的喜悅,從而充分體現數學教學主要是學生數學活動教學的基本理念。

5.反思小結,迴歸概念

知識性內容的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儘快化爲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培養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養成及時反思的習慣。

五、教後反思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在《人人關心數學教育的未來》的報告中指出“沒有一個人能教好數學,好的教師不是在教數學,而是在激發學生自已去學數學”。只有學生透過自已的思考建立對數學的理解力,才能真正的學好數學。本節課課,我致力於讓學生自已去發現數學,研究數學,加強數學思想、方法及科學研究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不斷從“學會數學”到“會學數學”,但教無止境,課堂仍然留有遺憾,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從這樣的三個方面加強對課堂的研究:一是加強對學法研究、學情研究,讓教學方式與內容更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更貼近學生實際;二是重視學生課堂的學習感受,營造民主、開放、合作、競爭的學習氛圍;;三是提高教學機智、不斷創新優化教學方法,科學、合理、靈活地處理課堂上生成的問題。

數學說課稿 篇2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過認識萬以內的數認識小數、分數的基礎上學習的。爲六年級進一步認識正負數打下基礎。

教材安排的正負數認識,主要以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實例爲素材,從中進行抽象概括。在前面認識溫度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拓展負數的表示範圍。透過兩個相反意義的量讓學生去感知和研究,從中抽象出負數的概念,並指導學生讀寫。

教學目標分析:

教學目標共分三部分:一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進一步體會負數的意義,二是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三是會讀寫負數。這三個目標體現了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綜合。其中,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是這節課的重點,體會負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難點。

學生和教學方法分析:

剛進入中年級段的學生,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後的練習,均應選擇學生熟悉的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的情境,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比賽貫穿整節課,讓學生感到學習知識的過程是很快樂的。我還用多媒體課件準備了小練習,激發他們繼續學習的熱情。

教具準備分析:

這節課的多媒體課件是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的情境創設,包含“購物中心”、“營業狀況”、“銀行存摺”三個環節,和練一練,其中,“購物中心大樓”是根據課本的山峯海拔改編而來,用地下一層用負數表示,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練一練”這題我還專門設定小演示,能幫助老師和學生突破難點,加深學生的印象。

教學過程分析:

一、創設情境,談話匯入

先問當天的天氣,因爲本節課學習時,通常已進入冬季,當天最低溫度應該在0度以下,這樣既複習了舊知,又爲情境的創設埋下伏筆。創設一個學生跟笑笑和家長同行去購物的情境,主要爲正負數的學習引路。把學生分成甲乙兩組比賽,答對加10分,答錯扣10分。也跟本節課知識聯繫在一起,而且用比賽的方式更能吸引學生很快進入課堂。

二、進入情境,探索新知

1、課件顯示購物中心的大樓,

(1)提出問題:這是一幢7層的大樓,女裝在3樓,記作“3樓”,你知道超市所在的樓層是怎麼作標記的嗎?

“對於超市所在的樓層是怎麼作標記”這個問題,學生如果平時注意觀察,可以根據日常生活討論回答。

(2)對學生可能出現的“-1樓”“負一樓”。兩種回答,教師都應肯定,此時,正好可以引出“-1”讀作“負一”。

(3)爲學生避免學生產生疑問,小結時要告訴學生在寫數時,正數前面的“+”可以不寫。

2、進入營業狀況

(1)學生觀察助民超市3 個月的經營情況表,討論:

3月份盈利16900元,4月份-127元表示什麼?5月份的15200元呢?

(2)透過討論對比,學生很容易得出:-127表示虧損127元。15200表示賺了15200元。

(3)讓學生明白:利潤如果是正數,表示盈利(或賺了),利潤如果是負數,則表示虧損(或賠了),

3、看銀行存摺

笑笑和媽媽買東西錢不夠,學生討論:如果取出200元,存摺上會有怎樣的變化?

探究:存摺上的正負數的含義是什麼?

反饋小結:收入(存錢)用正數表示,支出(取錢)用負數表示。

三、鞏固練習

(1)小結一下各組的得分,答對道題,記作,答錯道題,記作 這樣做一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讓學生把答對答錯的記分與本節課所學的正負數有機地聯繫起來。

(2)課件出示:“練一練”。讓學生明白,第1和第3小題,要填的'數表示方向和數值,數前應有正負號,而第2題方向指明,最後一空只需填數,不要正負號。第3小題可能有些困難,可以適時進行課件演示。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不僅跟隨笑笑和媽媽去逛了購物中心,還明白了負數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含義:負數可以表示地下的樓層,可以表示存摺上支取的金額,可以表示虧損,還可以表示規定方向的反方向……

五、作業

看課本,哪些情況下也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由於本節課並不是完全按課本進行的講述,課本內容也可作爲本節課的檢測內容。

板書設計

板書時,我把黑板分爲兩部分,左邊記正數表示的量,右邊記用負數表示生活中的量,還特別寫上的負數的讀法。同一種事物寫在一排,便於橫向和縱向的對比總結。

把甲乙兩組的得分情況也板書在黑板上,這些課本上雖然沒有,但卻是學生生活中常接觸到的,而且跟本節課所學內容是有同樣意義的。

數學說課稿 篇3

這節課主要是透過實例使學生感受統計的必要性,根據數據完成統計圖和統計表,並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學會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處理的方法,並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並解答簡單的問題。

我認爲使學生能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收集數據,並進行數據記錄;組織有效的統計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傾聽、學會合作是本節課學習的難點。

作爲執教者在教學方法上我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創造性使用教材,讓學生感受身邊的數學

現代課程認爲,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爲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在引入新課時,老師提問“你最想訂那種口味的牛奶?”“全班同學都訂牛奶,那各種口味的各有幾個人訂呢?”透過讓學生幫助老師解決訂牛奶的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

2、充分發揮學生地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使學生透過自己的探討感受到,要解決老師提的問題必須調查,體會到調查的必要性,收集數據的方法老師不作出規定,而是讓學生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同樣整理的方法也是由學生自己探討得出,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爲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創設充分展示,表述自己見解的機會。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得重要方式。轉變老師的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學習的樂趣。

4、加強知識間的聯繫,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老師在學生建立新的認知結構後,繼續引導學生根據數據作出簡單的判斷,處理。使學生體會到知識間的聯繫,並在相互交流討論中,體驗統計的價值,同時老師有意識地提出新問題:“如果要全校每個學生訂一份他們喜歡的牛奶,該怎樣調查呢?”“收集的數據制止成統計圖,會遇到什麼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你認爲還有什麼需要我們調查統計的?”積極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進一步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力的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三、說學法

新標準指出: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3、透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聯繫生活,匯入新課

在上課前,就學生訂牛奶的問題,設計一個情境,老師徵求學生意見:“你最想訂那種口味的牛奶?”“全班同學都訂牛奶,那各種口味的各有幾個人訂呢?”使學生透過探討感受到,要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必須調查,體會到調查的必要性。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分組調查

知道了調查使解決問題地好辦法,那該如何調查呢?怎樣收集數據?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體會調查方法收集數據的多樣性。並與學習夥伴交流,確定方案。在進行調查活動時,老師要特別關注需要幫助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調查之中。

2、彙報交流

各組進行彙報交流後,引導學生對各組的統計圖進行評價。“你們組怎麼比其他組做得好,給大家介紹一下好嗎?”

透過學生自己在學習活動中親身經歷的問題,體會到“學會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3、數據整理,分析

透過猜一猜“全班喜歡那種口味的同學最多,爲什麼,如何驗證?”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積極探索,明白必須將各組的資訊進行整理,並探討出整理的方法,老師透過媒體將全班的統計結果彙總,在此基礎上認識統計圖表。

讓學生觀察統計圖表,“你發現了什麼?”“你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讓學生對數據進行分析。

5、問題引申

如果要全校每個學生訂一份他們喜歡的牛奶,該怎樣調查呢?”“收集的數據制止成統計圖,會遇到什麼問題?”

數學遊戲

遊戲過程中讓學生自由選擇統計圖或統計表統計比賽過程。

實踐作業

讓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認爲還有什麼需要我們調查統計的?選擇你最感興趣的進行調查。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