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史部 > 

后汉书

 > 列表
《后汉书》志第三十 舆服下

《后汉书》志第三十 舆服下

冕冠长冠委貌冠皮弁冠爵弁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术氏冠鹖冠帻佩刀印黄赤绶赤绶绿绶紫绶青绶黑绶黄绶青绀纶后夫人服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
09-28
《后汉书》志第二十一 郡国三

《后汉书》志第二十一 郡国三

兖州陈留东郡东平任城泰山济北山阳济阴徐州东海琅邪彭城广陵下邳◆陈留郡(武帝置。雒阳东五百三十里。)十七城,户十七万七千五百二十九,口八十六万九千四百三十三。〖陈留〗有鸣雁亭。〖浚仪〗本大梁。〖尉氏〗〖雍丘〗......
09-28
《后汉书》卷六十五 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

《后汉书》卷六十五 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民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
09-28
《后汉书》卷六十二 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

《后汉书》卷六十二 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

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荀卿十一世孙也。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安帝时,征拜郎中,后再迁当涂长。去职还乡里。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之。及梁太后临朝,有日食地震之变,诏公卿举贤良方正,光......
09-28
《后汉书》志第十 天文上

《后汉书》志第十 天文上

王莽三光武十二《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庖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象于天,谓日月星辰。观法于地,谓水土州分。形成于下,象见于上。故曰天者北辰星,合元垂耀建帝形,运机授度张百精。三阶九列,二十七大......
09-28
《后汉书》卷八十三 逸民列传第七十三

《后汉书》卷八十三 逸民列传第七十三

《易》称"《遯》之时义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是以尧称则天,不屈颍阳之高;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洁。自兹以降,风流弥繁,长往之轨未殊,而感致之数匪一。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已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
09-28
《后汉书》卷三十上 苏竟杨厚列传第二十上

《后汉书》卷三十上 苏竟杨厚列传第二十上

苏竟字伯况,扶风平陵人也。平帝世,竟以明《易》为博士讲《书》祭酒。善图纬,能通百家之言。王莽时,与刘歆等共典校书,拜代郡中尉。时匈奴扰乱,北边多罹其祸,竟终完辑一郡。光武即位,就拜代郡太守,使固塞以拒匈奴。建武五年冬,卢......
09-28
《后汉书》卷四十六 郭陈列传第三十六

《后汉书》卷四十六 郭陈列传第三十六

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郡内比之东海于公。年九十五卒。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数百人。后为郡吏,辟公府。永平中,奉车都尉......
09-28
《后汉书》志第十三 五行一

《后汉书》志第十三 五行一

貌不恭淫雨服妖鸡祸青眚屋自坏讹言旱谣狼食人《五行传》说及其占应,《汉书·五行志》录之详矣。故泰山太守应劭、给事中董巴、散骑常侍谯周并撰建武以来灾异。今合而论之,以续《前志》云。《五行传》曰:“田猎不宿,饮食不......
09-28
《后汉书》卷三十六 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二十六

《后汉书》卷三十六 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二十六

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遂积精深思,通达其旨,同学者皆师之。天凤中,将门人从刘歆讲正大义,歆美兴才,使撰条例、章句、传诂,及校《三统历》。更始立,以司直李松行丞相事,先入长安,松以兴为长......
09-28
《后汉书》卷四十一 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

《后汉书》卷四十一 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其先齐诸田,诸田徙园陵者多,故以次第为氏。伦少介然有义行。王莽末,盗贼起,宗族闾里争往附之。伦乃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其众,引强持满以拒之,铜马、赤眉之属前后数十辈,皆不能下。伦始以营长诣......
09-28
《后汉书》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后汉书》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郭太字林宗,(范晔父名泰,故改为此“太”。郑公业之名亦同焉。)太原界休人也。(介休,今汾州县。)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苍颉篇》曰:“廷,直也。”《说文》:“廷,朝中也。”《风俗通》:“廷,正也。言县廷、郡廷、朝......
09-28
《后汉书》卷七十四下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下

《后汉书》卷七十四下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下

谭自称车骑将军,出军黎阳。尚少与其兵,而使逢纪随之。谭求益兵,审配等又议不与。谭怒,杀逢纪。曹操度河攻谭,谭告急于尚,尚乃留审配守邺,自将助谭,与操相拒于黎阳。自九月至明年二月,大战城下,谭、尚败退。操将围之,乃夜遁还邺。......
09-28
《后汉书卷一》阅读训练

《后汉书卷一》阅读训练

(1)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2)六年春正月辛酉,诏曰:“往岁水、旱、蝗虫为灾,谷价腾跃,人用困乏。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其命郡国有谷者,给禀《说文》:“禀,赐谷也。......
10-19
《后汉书》卷十下 皇后纪第十下

《后汉书》卷十下 皇后纪第十下

安思阎皇后讳姬,河南荥阳人也。祖父章,永平中为尚书,以二妹为贵人。章精力晓旧典,久次,当迁以重职,显宗为后宫亲属,竟不用,出为步兵校尉。章生畅,畅生后。后有才色。元初元年,以选入掖庭,甚见宠爱,为贵人。二年,立为皇后。后专房妒......
07-23
《后汉书》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

《后汉书》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

州郡县乡亭里匈奴中郎将乌桓校尉护羌校尉王国宋卫国列侯关内侯四夷国百官奉外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六百石。本注曰:秦有监御史,监诸郡,汉兴省之,但遣丞相史分刺诸州,无常官。孝武帝初置刺史十三人,秩六百石。成帝更为牧,秩二千......
02-10
《后汉书》卷四十二 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

《后汉书》卷四十二 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

光武皇帝十一子:郭皇后生东海恭王彊、沛献王辅、济南安王康、阜陵质王延、中山简王焉,许美人生楚王英,光烈皇后生显宗、东平宪王苍、广陵思王荆、临淮怀公衡、琅邪孝王京。东海恭王彊。建武二年,立母郭氏为皇后,彊为皇太子......
09-28
《后汉书》志第十六 五行四

《后汉书》志第十六 五行四

地震山崩地陷大风拔树螟牛疫《五行传》曰“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谓土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思心不容,是谓不圣。厥咎霿,厥罚恒风,厥极凶短折。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时则有牛祸,时则有心腹之......
09-28
《后汉书》卷五十 孝明八王列传第四十

《后汉书》卷五十 孝明八王列传第四十

孝明皇帝九子:贾贵人生章帝;阴贵人生梁节王畅;余七王本书不载母氏。千乘哀王建,永平三年封。明年薨。年少无子,国除。陈敬王羡,永平三年封广平王。建初三年,有司奏遣羡与巨鹿王恭、乐成王党俱就国。肃宗性笃爱,不忍与诸王乖离......
09-28
《后汉书》卷八十下 文苑列传第七十下

《后汉书》卷八十下 文苑列传第七十下

张升字彦真,陈留尉氏人,富平侯放之孙也。升少好学,多关览,而任情不羁。其意相合者,则倾身交结,不问穷贱;如乖真志好者,虽王公大人,终不屈从。常叹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其有知我,虽胡越可亲;苟不相识,从物何益?"仕郡为纲纪,以能出......
09-28
《后汉书》志第二十 郡国二

《后汉书》志第二十 郡国二

豫州颍川汝南梁国沛国陈国鲁国冀州魏群钜鹿常山中山安平河间清河赵国勃海◆颍川郡(秦置。雒阳东南五百里。)十七城,户二十六万三千四百四十,口百四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三。〖阳翟〗禹所都。有钧台。有高氏亭。有雍氏城。......
09-28
《后汉书》卷三十九 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二十九

《后汉书》卷三十九 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二十九

孔子曰:"夫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养,死无以葬。"子曰:"啜菽饮水,孝也。"夫钟鼓非乐云之本,而器不可去;三牲非致孝之主,而养不可废。存器而忘本,乐之遁也;调器以和声,乐之成也。......
09-28
《后汉书》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上

《后汉书》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上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性勤于稼穑......
07-16
《后汉书》卷六十三 李杜列传第五十三

《后汉书》卷六十三 李杜列传第五十三

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郃之子也。郃在《方术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京师咸叹曰:"是复为李公矣。"司隶、益州并命郡举......
09-28
《后汉书》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

《后汉书》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度辽将军规之兄子也。父节,雁门太守。嵩少有文武志介,好《诗》、《书》,习弓马。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