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警句 > 寓言 > 民间故事 > 古代民间故事精选

古代民间故事精选

   来源:古今学识馆    阅读: 1.5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代民间故事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古代民间故事精选

古代民间故事精选篇一

1945年初春,地处大虎山下的清风镇接连发生了几桩命案。被杀的,都是驻扎在此地休整的日本鬼子兵。第一个,好像叫小坂次郎。一天深夜,小坂突然失踪,直到两天后才被巡逻兵发现死在了山坳里。当在残雪堆中找到他时,人被扒得赤身裸体一丝不挂,从头到脚鞭痕累累,皮开肉绽。得此消息,步兵中队的中队长高桥正雄赶到了现场。睹此惨烈死状:高桥恶叨叨命令鬼子兵马上将清风镇的父老乡亲全集中起来,彻查凶手,但凡有一点嫌疑者,格杀勿论。命令既下,负责勘验尸首的军医官佐藤茂却叫住了他。

只一眼,高桥便断定,小坂是被人用鞭子活活抽死的。可佐藤茂翻来覆去忙活了半天,也没从伤口里提取到半丝鞭毛。不管是马鞭还是荆条,使出全力抽打了足有数百下,鞭鞭入肉,怎么着也该留下点物证。可事实是,伤痕里极其干净。高桥听罢,撇嘴冷哼:“难道,小坂君不是命丧鞭下?”

“是,打死他的是鞭子。”佐藤茂忙不迭地点头,紧接着又将脑袋摇成了拨浪鼓,“可我觉得,不像是马鞭皮鞭。你看,这是什么?”说着,佐藤茂从尸体伤口里夹出了一片非常薄的透明鳞片。眯眼辨别半天,他给出了结果:“是蛇鳞!”

蛇没有眼睑,眼睛处覆盖着一层透明鳞片,被称作透明膜;在蛇的腹部还生有一排特殊鳞片,叫做腹鳞。从形状可以断定,这是片腹鳞。也就是说,打死小坂次郎的人,使用的是一条柔软的蛇鞭。

“蛇鞭夺命?简直是荒诞不经,荒唐可笑!”高桥劈手赏了佐藤茂一个响亮的嘴巴子。也难怪,时下正值东北的三月,漫山遍野残雪堆积,即便三岁孩童都知道,蛇是冷血动物,冬眠时间长达半年,还不到苏醒的时候。再者,风冷如刀,蛇若出洞,必会被冻成僵硬的蛇棍,何来柔软之说?佐藤茂还要辩解,高桥已拔出指挥刀,率队冲进了清风镇。短短片刻,众乡亲便被如狼似虎般的鬼子兵驱赶出家门,集中到一起。一番叱骂,见无人接茬、指认凶手,高桥老羞成怒,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发了狠:“既然你们相互袒护,拒不认罪,好,凡家中搜出马鞭羊鞭者,一律就地枪决!”

“小鬼子,人是我杀的,你有种冲老子来!”蓦地,人群外传来一声喝骂。循声望去,众乡亲全愣了神—和高桥叫阵的,竟然是不知从什么地方流落此地,平素沉默寡言、靠打柴卖柴为生的癞头张。

这个癞头张,个头不高,跛脚,头上似乎生过很严重的癞疮,落下了大大小小丑陋吓人的疤。自去年来到清风镇,大伙对他的印象一点都不好。原因很简单,癞头张嗜酒如命,只要赚到钱,不吃饭也要买酒,咕咚咕咚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往镇外的破庙里一钻,破麻袋一盖,呼呼大睡,大有一副得过且过、活一天算一天的架势。曾有人问过他老家在哪儿,家里还有啥人?他却像耳聋,哑巴,只字不言。此刻,只见他抱着破麻袋挤进人群,径直奔到高桥身前,咬牙切齿地骂道:“那个小鬼子欺凌妇女,猪狗不如,理当千刀万剐!”

“喂,你是用什么东西打死他的?”许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军医官佐藤茂抢在高桥正雄前面开了口。可不等癞头张回答,只见一个鬼子兵慌慌张张跑来,比比画画一通叽哩哇啦。高桥听得浑身一哆嗦,忙带上几个士兵扎进了不远处的松林。

又一个人高马大、名叫渡边的鬼子兵死了,双目圆睁,舌头外吐,脖子上留有一道淤血勒痕,身体直挺挺地栽倒在一棵歪脖老松树下。勘察完命案现场和鬼子兵的死状,佐藤茂说,在十米外的山路上,渡边正在行进,有人悄无声息地摸到了他身后,用绳子套住他的脖颈硬生生拖进松林,然后挂上了歪脖树。等到渡边气绝身亡,那人又解开绳索,任他由半空摔落。不,勒毙渡边的不是绳子,而和杀死小坂次郎的一样,是蛇。因为,勒痕里也留有一片蛇的腹鳞!

勒住一个大活人的脖子,而后拖进树林挂上树,那这条蛇得有多长,力道多大?高桥愈发难以置信,惊恐喊道:“佐藤茂,请闭上你胡说八道的臭嘴。杀害渡边的,肯定是那个叫花子。”

“可是,渡边被害时,叫花子并不在现场。还有,他腿瘸,身材干瘦,就算背后突袭也未必是渡边的对手,更别说把他活着吊上树。”佐藤茂边说边四下瞅瞅,禁不住脸色大变—歪脖树周遭的积雪上,除了一道拖痕和他们几人的脚印,再无丝毫被踩踏之处。这一切足以证明,渡边是被那条蛇独自吊死的!

先是索命蛇鞭,后是夺命蛇套,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中队长高桥强按着满心惊悸,命鬼子兵押来癞头张,恶声恶气地问道:“你说过,是你杀死了我的士兵?”

“当然是我,一人做事一人当。”癞头张恨恨说道,前日傍晚,小坂溜出驻地,盯上了一个过路的年轻女子。鬼鬼祟祟跟踪进山坳,小坂兽性大发猛扑上去,粗暴地撕烂了年轻女子的棉袄。哭叫和厮打声惊醒了宿身破庙的癞头张,癞头张拎起马鞭奔来,照着小坂劈头盖脸开抽。刚说到这儿,军医官佐藤茂便气急败坏地插话道:“你撒谎。我是军医,我验过尸首,抽死小坂君的根本不是马鞭!”

“不是马鞭,那就是羊鞭牛鞭,反正是抽打畜生的鞭子。”癞头张探手伸进破麻袋,抓出了一根用麻绳拧成的长鞭。佐藤茂抢在手中一瞧,随即嚷道:“高桥君,他在欺骗你,这是条新鞭子,上面没有血迹。”

甭管真凶是谁,既然有人认账,那就杀,杀一儆百。高桥正雄素来心狠手辣,行事歹毒,当即掏枪瞄准了癞头张的心口。大难临头,癞头张竟瞪视着高桥放声大笑:“小鬼子,中国有句老话,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多行不义,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瞅着癞头张那剔骨刀般泛着冷光的眼神,高桥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你、你是仝城人?”

“哈哈,你的狗眼还没瞎。”癞头张哼道,“没错,老子是仝城人,一路追到清风镇,就是为了找机会讨还血债,取你的狗命!”

高桥嘴角一挑,丧心病狂地扣动了扳机。据当时在现场的乡亲回忆,高桥正雄形同凶神恶煞,一连气开了三枪,每一枪都击中了癞头张的胸口,枪声震耳,血流汩汩,但癞头张怒目圆睁,兀立不倒。虽说高桥残暴冷血,杀人如麻,却也惊得抖如筛糠,带着鬼子兵仓皇撤进了驻地军营。此后没几日,清风镇的百姓便打听到了癞头张的身世。癞头张,本名叫张舜礼,家住距离清风镇百里之外的仝城。去年夏末,高桥正雄和他所带领的步兵中队驻守仝城,遭到抗联部队的围剿,被打得落花流水,比丧家狗还惨。溃败途中,高桥放纵部下烧杀抢掠,为所欲为。那天,高桥和张舜礼碰过面。高桥带领小坂次郎、渡边等几个鬼子兵放火烧了张舜礼的房子,残忍地枪杀了他的妻子。张舜礼要和鬼子兵搏命,却被反锁进火光冲天的屋子里。他头上的疮疤,便是被火烧的。能从熊熊火海中死里逃生,没被烧死呛死,许多人都咋舌称奇。当日,张舜礼一苏醒就不辞而别。而在被烧得惨不忍睹的废墟中,邻人惊讶得发现居然有一摊带着冰碴的冷水。要知道,那时时令刚刚立秋,能热死人的秋老虎还在逞威,又怎会有冰?

为了救清风镇的数百乡亲,癞头张惨遭高桥正雄的毒手,大义赴难。念及他舍命相救的恩德,鬼子兵前脚一撤,乡亲们便眼含热泪为他收了尸,修坟立碑,安葬在了大虎山中。按说,这两桩诡异命案也将成为不解之谜,就此告一段落,可没过半月,在鬼子兵驻地,又一出耸人听闻的怪事上演—一条通体如冰的飞蛇破窗而入,既稳又准地咬断了一个鬼子兵的喉咙!这次,中队长高桥正雄和军医官佐藤茂看得真真切切,那条蛇长达两米,粗如手腕,细颈大头,模样无比怪异骇人。惊慌之中,乱枪如雨,花斑蛇在凌空飞出院墙时中弹,铲状蛇头被击断。捱到天亮,佐藤茂战战兢兢走出院,却没找到蛇身。

也许,是被野狗叼走吃了,蛇无头要能活,除非成了精怪。直到此时,高桥正雄也终于相信了佐藤茂的推测,先后杀死他三名士兵的,确实是这条大蛇。好在隐患已除,再不必担惊受怕。然而,让他做梦都没梦到,癞头张临死前说的报应正在鸭绿江边候着他。侥幸活命并记下这段惊魂经历的,正是军医官佐藤茂。战后,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一天,是1945年的6月24日。高桥君的步兵中队接到任务,用船装运阵亡将士的近千只骨灰坛回国……”

那日,装完骨灰坛,高桥正雄手臂一挥,下了出发的命令。船到江心,无风无浪,佐藤茂无意中一扫,突然发现骨灰坛在动。骨灰坛里,装的当然是亡灵骨灰,怎么会动?高桥也觉纳闷,便命押运士兵启开封口,查看究竟。那个鬼子兵刚弯下腰,一条花斑蛇便如冷箭般疾蹿而出,死死咬住了他的喉咙。眨眼工夫,鬼子兵便痛叫倒地,抽搐成一团。

“有蛇,是毒蛇!”佐藤茂失声惊叫。叫声未落,就见十几只骨灰坛全在动,发出了人的“咝咝”声。变故突生,高桥尚未醒过神,一条条花斑蛇宛若长了翅膀,纷纷从骨灰坛中飞出,各寻攻击目标。一时间,船上炸了窝,乱了套,惨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杀了它们,快开枪杀了它们!”高桥边狂躁叫嚣边拔出枪,四下乱射。几个遭蛇攻击的鬼子兵早吓破了胆,豕突狼奔中撞上高桥的枪口,做了枪下鬼。一条大蛇倏地飞起,张开大口咬向高桥的脖颈。

那条大蛇远比其他的花斑蛇要长,要粗,体白如冰,更诡异的是,它的头侧还留有一个非常显眼的伤疤。完全能看得出,那原是条双头蛇,只是另一个头已被击掉。毫无疑问,它就是那条蹿进驻地索命的大蛇!一想明白这些,军医官佐藤茂当即骇得魂飞魄散,双腿一软栽进了鸭绿江。

在这条开往日本的货船上,包括中队长高桥正雄在内共有14人,除佐藤茂外全部命丧蛇口。此后不久,二战结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佐藤茂因罪行较轻,被遣返回国。后来,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总算在中国古籍中寻到了关于双头蛇的点滴记载:寒冰之虺,一身两口,千年与寒冰为伴,修身修心,五百年方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

佐藤茂坚信,夺了高桥性命的,当是在冰天雪地中仍行动如飞的寒冰之虺。而据清风镇的百姓传扬,自癞头张遇难那年起,每逢祭日,夕阳西下时分,总有一个身穿白衣的男子默默伫立坟前,似在和癞头张说着什么。有人猜测,癞头张以打柴过活,常年在深山老林里转悠,机缘巧合,他曾救过一条寒冰之虺。而那个白衣男子,很可能就是那条虺。万物有灵,缘于救命之恩,它才会在火中结冰报恩,在鬼子兵的驻地索命,并召集蛇族悄然潜入骨灰坛,惩治作恶多端的高桥正雄。不过,这只是坊间传说。因为,从没有人看清过白衣男子的面目。每次不等靠近,他便快如一阵风,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古代民间故事精选篇二

上世纪70年代,江南某地来了个游方郎中。这个时候还看游方郎中的已不太有人了,他走了几天都没能做成几回生意。

这天,游方郎中正坐在桥上吃干粮,迎面走来一个男人,眼睛发直,竟是个疯子,后面有个妇人和孩子在追他,一边哭一边喊。游方郎中拦住了男人,那妇人上前抓住男人,千恩万谢一番。郎中说:“大嫂,这位大哥是得了心疾啊。”所谓心疾,就是精神病,当时被看成很丢脸的病。那妇人一听,又哭了起来。

原来这男人名叫冯炳安,在煤机厂做事。前几天,天气特别热,他在厂里上了一天班回家,路过一个河湾时想洗把脸,却见河面上泛起一个大水花。冯炳安是在河边长大的,水性很好,下去一摸,竟摸到一只脸盆大的甲鱼。

那时江南一带的河流尚未污染,河里鱼虾极多,也不值钱,现在卖得奇贵的大闸蟹、野生甲鱼,那时也只是寻常人家餐桌上的常见之物。不过虽说便宜,一般人收入低,也不是想吃就吃。冯炳安见摸到这么大的甲鱼,自己吃还真有点儿舍不得,见天色还早,就拿到镇上去卖。

这么大的甲鱼很多人也没见过,围观的人不少,只是一问价,冯炳安说这甲鱼足有十多斤,寻常甲鱼一斤八毛,这么大的总得翻个倍,谁想要,二十块钱拿走。那个年代,在厂里做工的青工,一个月也就是十六块,一听价钱,大家全都咋舌,没人买得起。

冯炳安见没人买,正待把价钱往下落,一旁有个人急忙答道:“我要我要!”却是个穿着粗布衣服,挑着副磨刀挑子的老者。

看他样子也不像是有钱人,没想到这么痛快,冯炳安大为兴奋,就说:“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那老头儿从怀里摸出了一堆钞票,连钢儿算一块儿,却也只有十五块七毛三。老者见钱不够,咬了咬牙,说:“你等等,我去找钱,你别卖给别人。”冯炳安心想,今天运气真不错,等等也无妨。他是有心等,可这时,镇上的民兵巡逻走了过来,那时不允许小商小贩,抓住了全要没收,冯炳安见势不妙,赶紧滑脚回家。

一回家,他儿子还在上小学,见爸爸拎了只大甲鱼回家,大为兴奋,问是不是赶紧杀了。眼看快要到手的二十块钱飞了,冯炳安憋了一肚子气,说:“当然杀,马上就蒸。儿子,去买二两黄酒去。”说完,拿起剪刀,将那甲鱼杀了开膛。

这甲鱼很大,剪开肚子还真不容易,一拉出内脏,却感觉里面硬硬的,细细一看,是一个红红的小石头人。他正看着,儿子买了酒回家,见有这么个石头人,觉得好玩,就拿了带出去玩。冯炳安在家收拾甲鱼,弄好了让老婆上锅蒸着,没多久,儿子回来了,神神秘秘地说:“爸,我在外面看到地底下有个坛子,里面好像是银洋。”

冯炳安只道他是胡扯,儿子很委屈地说真的有,吃甲鱼时还在嘀咕个不停。冯炳安被他说得心烦意乱,银洋他也有两个,还是父亲临死前给他的,倒是给儿子看过。他也听说过乡间有人翻地翻出一坛元宝之类的事,都是过去有钱人家逃难时埋下的,但这种事哪儿会轮到自己?

半夜,冯炳安在床上听得有声音,忙起床去看,一看门竟开着,儿子床上却没人。他赶紧出去一看,夜色中只见街角树下有个人影,正是自己儿子,拿着把锄头在掘地,只听“咔”的一声响,是陶器碎裂的声音,他儿子伸手一摸,从泥里摸出了几个银洋。

冯炳安大吃一惊,忙走过去。儿子见爸爸也出来了,越发委屈,说:“我说有,你还不信,你看,这不就是。”冯炳安一掂,沉甸甸的,果然是七八个袁大头,不由喜出望外,问道:“还有吗?”儿子说:“就这些。”

冯炳安不敢声张,将土埋好了,和儿子一道回家,到家后,他问道:“你真能看到地底下?”儿子说:“是。”冯炳安大喜过望,心想儿子原来生了一双通灵眼,这回要发财了。

这一晚他也没睡好,第二天正是他厂休,一大早便带了儿子出去,要他再看看有什么地下的宝物。可是走了一圈,儿子却十分茫然,说哪儿也没有。冯炳安心想地下的藏宝当然不会到处都是,肯定也难得,将来总有机会。

黄昏时刚回家,还没进门,忽地蹿出个老者,拉住他道:“总算找到你了。”说着从身边拿出一堆钱说,“二十块钱我拿来了,叫我好找,你那甲鱼还养着吧?”冯炳安说吃得只剩半只了。

老者傻了眼,半晌才问:“你昨晚杀的吗?那肚子里有个石头人,你扔哪儿了?”一听这老者说起石头人,冯炳安长了个心眼,问道:“是有个石头人,我丢河里了。”

老者一听更急,问他丢到哪边,冯炳安胡乱一指,那老者竟连衣服也不脱,就一头扎进河里。摸了半天,当然摸不出来,老者却不死心,还要再摸。冯炳安有点儿不忍心,问道:“这石头人到底有什么用?”

老者泪流满面,说:“这石人带在身上能看到地下的宝物,你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

冯炳安大喜过望,脸上却装出一副后悔莫及的样子,回家赶紧把石头人拿出来藏在床底下。

两天后,老者见真的摸不到,死了心走了,冯炳安拿出石头人,见藏了两天,本来殷红的石头人现在成了灰色。他带在身边到处走,小城走遍了,也没找到地下财宝。他妻子说他要疯了,居然相信这些事,可冯炳安一门心思说有石头人,肯定能发财,厂里也不去了,每天都出去乱走,结果成了这样子。

游方郎中一听,跺了跺脚说:“怪不得!那石头人还在吗?”冯炳安妻子找出石头人,递了过去,游方郎中拿着石头人便往石桥栏上一磕,“啪”的一声,石头人的脑袋掉了下来,里面竟流出鲜红的液体。郎中舒了口气道:“还有救。”说着将红色液体倒进冯炳安嘴里。

说来也怪,一喝下去,冯炳安人马上安静了。郎中帮着母子两人将冯炳安送回家,说:“这石头人叫鳖宝,确实带在身上能看到地下的藏宝,但鳖宝要吸生人血,所以得到后要马上割开皮肤塞进去,不然一天工夫,鳖宝就会死掉。而且身上有了东西,人顶多也就活个两年。好在这鳖宝死了还没几天,里面的精血尚未全干,所以还能把冯炳安救回来。”

《聊斋志异》中有《八大王》一篇,说的正是鳖宝,也与那游方郎中所言大同小异。其实真的有这东西的话,也是害身求利,实在是得不偿失。那个想向冯炳安买甲鱼的老者虽然也身怀异术,但有点儿不地道,远不如游方郎中正直大度,看来就算身怀异术之人,也是大有不同。

古代民间故事精选篇三

明朝嘉靖年间,青州府有一个小伙子靠打柴卖柴为生,父亲早年去世,只和老母亲居住在山村里相依为命。小伙子叫吴生,已经二十岁了,长得高高大大,颇有几分秀气。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闲暇时整天捧着一本本书苦读。就算上山砍柴,也是先读上一阵书,常常读着读着就入了迷,忘了砍柴,等到天黑了,只能空手回去。在村里遇见了人,也是兀自低头想着书里的事,有时候想着想着就自己痴笑一下,把路人吓一跳,时间长了,村里人都叫他“憨子”。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二十岁的大小伙子,早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可是家里一贫如洗,也没有姑娘愿意嫁进来,母亲头发都愁白了。这天早上,看到儿子又带了书扛了扁担上山,母亲说道:“儿啊,你也不小了,别天天光知道读书,找个姑娘成家吧。”儿子慢悠悠地说道:“娘,你放心吧,儿子会给你找个好媳妇的。”看着儿子不急不慌的样子,母亲长长叹了一口气。

其实吴生心里早有人了,就是同村的翠儿姑娘。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吴生上山找了一处树荫坐下开始读书,翠儿姑娘从树后悄悄地钻出来,用双手蒙住他的眼睛。吴生笑道:“翠儿,别闹了,你怎么这么早就上山了?”翠儿不高兴地放下手,噘着小嘴说:“憨子,还不是来等你啊!我爹娘又要给我找婆家了,你怎么还不找媒人上门提亲?”吴生看着翠儿皱了皱眉说:“我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拿不出聘礼,我怕你爹娘不同意。我卖柴好歹攒了点钱,等攒够了,就去你家提亲。”“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我都十八了,再嫁不出去,就成老姑娘了。”翠儿坐在他身边,低着头,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趁翠儿不注意,吴生在翠儿脸上迅速地亲了一口,说:“就这个月底吧,我一定找媒人上门提亲。”翠儿脸一下红了,用拳头在吴生身上捶了几下,轻轻地依偎在他的怀里……

可是还没等到月底,吴生就听到了翠儿要出嫁的传闻,吴生急忙托媒人上门提亲,却被赶了出来。媒人回到吴生家说道:“我一进门,翠儿爹娘就说你家穷得都揭不开锅,说什么也不会把姑娘嫁给你的。再说翠儿她爹娘已经把她许给城里李财主的儿子了,说是这个月底就成亲了。你还让我上门提亲,真是个憨子!”

吴生一下就傻愣在了那里……

月底那天,天还没亮,吴生就早早挑了一大担柴进城,这天是给衡王府送柴火的日子。到了村口正遇上翠儿迎亲的队伍,吴生看着一顶花轿把翠儿抬走了。他张张嘴想喊,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傻站在路边,看着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地从身边过去,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吴生挑着柴,哭一阵走一阵,等到了城里时已经快晌午了。衡王府管事的老张头儿老远就冲他喊:“怎么才来,快把柴挑进来。等着用呢。”吴生以前经常给衡王府送柴火,和王府管事的也都熟了。吴生急忙应答着,随着老张头儿到衡王府厨房卸下柴火。老张头儿看了吴生一眼,笑道:“算你小子有运气,今天王爷给郡主招亲,不管啥身份,都可以参加,王府管饭,你去前院吃完饭再走吧。”

这衡王府可不是等闲之地。衡王是皇帝的弟弟,衡王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长得花容月貌,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从小就被王爷当成掌上明珠。按说王爷的女儿是不愁嫁不出去的,但大明朝有个规定,公主、郡主都不允许和官宦人家结亲,以免出现外戚干政的局面,因此嘉靖皇帝的女儿永淳公主开始找的驸马爷也是个病秧子,要不是有人举报,公主差点儿就守了活寡。为了避免自己女儿重演永淳公主的悲剧,王爷也犯了愁,偏偏这郡主又非得要挑个文武双全的,所以最终拗不过女儿,搞了个大规模的招亲活动。

吴生来到前院,招亲还没开始,院里三五十张桌子上摆满了酒菜。每张桌子旁都坐满了人。吴生找了一个角落的空位坐下,扫了一眼,只见满院子大部分都是衣着华丽的富家公子。他早晨起来,只喝了一点粥,走了一个上午,早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吴生也不等宴席开始,径自大吃大喝起来,不一会儿,大半桌酒菜被他风卷残云般扫进了肚子里,把全院的富家公子看得目瞪口呆。吃饱喝足,吴生站起来正要走,就见一个中年男人出来,站在台阶上朝院子里众人拱手说道:“在下王府总管,今日王府邀天下各方俊杰前来,为郡主招亲,只要通过三场考试的,王府就招为女婿。下面先比试第一场。”总管一挥手,就见两个仆人抬了一个鼎过来,放到台阶上。总管喊道:“能举起此鼎者,过第一场。”大院顿时鸦雀无声。吴生看了看那个鼎也不算大,也就一百多斤的样子,但全场多是公子哥,平日游手好闲惯了,这出力气的活还真是难为他们了。众人叽叽喳喳乱了一阵,几个人争相上去试举,憋得脸红脖子粗,也没把鼎举起来,倒是惹得全场一片大笑。吴生看着就来气,心想,平日在山上砍柴,百把斤的柴火随便就能扔好远,这点儿东西还举不起来,岂不丢人?想着就喊了一声“俺来试试”,说完走上前,双手抓紧鼎角,轻松地就举过头,在场上来回走了三圈,又面不改色地放下来,顿时满院子叫好声。

原来郡主招女婿,第一自然就是要身体好,要不找个病秧子,郡主岂不守活寡?所以先把比力气放到第一场。第一场下来,有二十多人过关。总管笑道:“下面第二场比试文采。”说着命人打开一副对联,喊道:“现场能对出对联者,胜第二场。”吴生仔细看了一下上联:“篱下披襟,黄菊不嫌陶令趣。”二十多个人,皱紧眉头,冥思苦想。能举起百斤重鼎的,大部分都是做体力活的,还真没有几个饱学之士,所以一时都是抓耳挠腮,无人应对。吴生这些年虽然以砍柴为生,但一直手不释卷,这样的文本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略作思索,立即上台拱手说道:“学生下联是:林间步,赤松长伴子房游。”总管连连点头笑道:“好,对仗工整,珠联璧合,难得好联。”

经过两场比试,过关的仅剩下十人。

总管喊道:“下面进行第三场比试。过了第三场者,即为王爷的女婿了。”全场鸦雀无声,都想亲眼见证谁能有好运最终成为王爷的乘龙快婿。

总管吩咐道:“下面你们十个人每人在一个独立的房间等待,不许串门,不许说话,到时会有人传你们去见王爷、王妃和郡主。”下人把吴生领进了一个单间,就离开了。吴生进入房间,看见桌子和椅子上都有一层厚厚的尘土,似乎很久没人打扫了。吴生心想,这王府也忒不讲究了,怎么弄得这么脏乱。他家虽然贫穷,但每天都打扫得一尘不染。吴生在家干活干惯了,也闲不住,看到屋角有工具,干脆就把屋子彻底打扫了一遍。扫到桌子底下时,就听一声响,竟然扫出来一块金元宝。吴生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这么值钱的东西。有了这块金元宝,家里就能盖房子了,也不用每天上山砍柴了,娘也不用每天操劳了……而且要是早有了这块金元宝,翠儿还能嫁给别人吗?想到这里,吴生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吴生把金元宝紧紧攥在手里,心里怦怦直跳。吴生伸开手,再次看了看手里这块金元宝,叹息了一声,金子虽好,可终究不是自己的,还是还回去吧。想到这里,吴生便把金子放到桌子上,然后把桌椅擦得干干净净,坐着静等传唤。

就这样恍恍惚惚地如做梦般,吴生竟然三场胜出,隔帘见过王爷、王妃和郡主后,被招为王爷女婿。

衡王府出重金在井塘山村为郡主重新盖了府邸,而且为了郡主以后回娘家方便,专门用清一色的石板从衡王府到山村铺了一条长二十里的石板路。这年冬天,吴生和郡主大婚,一顶龙凤大轿把郡主抬到了山村,衡王府送亲的队伍,一直排了有十里路长。

新婚之夜,吴生揭开新娘头上的盖头,看着貌美如花的郡主,问道:“我本来就是一个砍柴的普通穷百姓,为何郡主挑上我?”郡主笑道:“招亲那天,我和丫环一直在楼上看着,看到你一次吃了半桌酒菜的时候,很是吃惊,等看你举起鼎的时候,知道你身体强壮,而且身材魁梧,长相英俊,已心生好感。后来见你才思过人,出口成章,更生爱慕之情。”吴生笑着继续问道:“王府虽然富贵,但也不至于金子到处丢吧?”郡主扑哧一声笑了:“那不过是故意设置的考题,你到现在还不明白,真是个憨子。不过呢,憨人有憨福。我就是爱你的这个憨劲儿啊!”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代民间故事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古代民间故事精选篇一

1945年初春,地处大虎山下的清风镇接连发生了几桩命案。被杀的,都是驻扎在此地休整的日本鬼子兵。第一个,好像叫小坂次郎。一天深夜,小坂突然失踪,直到两天后才被巡逻兵发现死在了山坳里。当在残雪堆中找到他时,人被扒得赤身裸体一丝不挂,从头到脚鞭痕累累,皮开肉绽。得此消息,步兵中队的中队长高桥正雄赶到了现场。睹此惨烈死状:高桥恶叨叨命令鬼子兵马上将清风镇的父老乡亲全集中起来,彻查凶手,但凡有一点嫌疑者,格杀勿论。命令既下,负责勘验尸首的军医官佐藤茂却叫住了他。

只一眼,高桥便断定,小坂是被人用鞭子活活抽死的。可佐藤茂翻来覆去忙活了半天,也没从伤口里提取到半丝鞭毛。不管是马鞭还是荆条,使出全力抽打了足有数百下,鞭鞭入肉,怎么着也该留下点物证。可事实是,伤痕里极其干净。高桥听罢,撇嘴冷哼:“难道,小坂君不是命丧鞭下?”

“是,打死他的是鞭子。”佐藤茂忙不迭地点头,紧接着又将脑袋摇成了拨浪鼓,“可我觉得,不像是马鞭皮鞭。你看,这是什么?”说着,佐藤茂从尸体伤口里夹出了一片非常薄的透明鳞片。眯眼辨别半天,他给出了结果:“是蛇鳞!”

蛇没有眼睑,眼睛处覆盖着一层透明鳞片,被称作透明膜;在蛇的腹部还生有一排特殊鳞片,叫做腹鳞。从形状可以断定,这是片腹鳞。也就是说,打死小坂次郎的人,使用的是一条柔软的蛇鞭。

“蛇鞭夺命?简直是荒诞不经,荒唐可笑!”高桥劈手赏了佐藤茂一个响亮的嘴巴子。也难怪,时下正值东北的三月,漫山遍野残雪堆积,即便三岁孩童都知道,蛇是冷血动物,冬眠时间长达半年,还不到苏醒的时候。再者,风冷如刀,蛇若出洞,必会被冻成僵硬的蛇棍,何来柔软之说?佐藤茂还要辩解,高桥已拔出指挥刀,率队冲进了清风镇。短短片刻,众乡亲便被如狼似虎般的鬼子兵驱赶出家门,集中到一起。一番叱骂,见无人接茬、指认凶手,高桥老羞成怒,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发了狠:“既然你们相互袒护,拒不认罪,好,凡家中搜出马鞭羊鞭者,一律就地枪决!”

“小鬼子,人是我杀的,你有种冲老子来!”蓦地,人群外传来一声喝骂。循声望去,众乡亲全愣了神—和高桥叫阵的,竟然是不知从什么地方流落此地,平素沉默寡言、靠打柴卖柴为生的癞头张。

这个癞头张,个头不高,跛脚,头上似乎生过很严重的癞疮,落下了大大小小丑陋吓人的疤。自去年来到清风镇,大伙对他的印象一点都不好。原因很简单,癞头张嗜酒如命,只要赚到钱,不吃饭也要买酒,咕咚咕咚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往镇外的破庙里一钻,破麻袋一盖,呼呼大睡,大有一副得过且过、活一天算一天的架势。曾有人问过他老家在哪儿,家里还有啥人?他却像耳聋,哑巴,只字不言。此刻,只见他抱着破麻袋挤进人群,径直奔到高桥身前,咬牙切齿地骂道:“那个小鬼子欺凌妇女,猪狗不如,理当千刀万剐!”

“喂,你是用什么东西打死他的?”许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军医官佐藤茂抢在高桥正雄前面开了口。可不等癞头张回答,只见一个鬼子兵慌慌张张跑来,比比画画一通叽哩哇啦。高桥听得浑身一哆嗦,忙带上几个士兵扎进了不远处的松林。

又一个人高马大、名叫渡边的鬼子兵死了,双目圆睁,舌头外吐,脖子上留有一道淤血勒痕,身体直挺挺地栽倒在一棵歪脖老松树下。勘察完命案现场和鬼子兵的死状,佐藤茂说,在十米外的山路上,渡边正在行进,有人悄无声息地摸到了他身后,用绳子套住他的脖颈硬生生拖进松林,然后挂上了歪脖树。等到渡边气绝身亡,那人又解开绳索,任他由半空摔落。不,勒毙渡边的不是绳子,而和杀死小坂次郎的一样,是蛇。因为,勒痕里也留有一片蛇的腹鳞!

勒住一个大活人的脖子,而后拖进树林挂上树,那这条蛇得有多长,力道多大?高桥愈发难以置信,惊恐喊道:“佐藤茂,请闭上你胡说八道的臭嘴。杀害渡边的,肯定是那个叫花子。”

“可是,渡边被害时,叫花子并不在现场。还有,他腿瘸,身材干瘦,就算背后突袭也未必是渡边的对手,更别说把他活着吊上树。”佐藤茂边说边四下瞅瞅,禁不住脸色大变—歪脖树周遭的积雪上,除了一道拖痕和他们几人的脚印,再无丝毫被踩踏之处。这一切足以证明,渡边是被那条蛇独自吊死的!

先是索命蛇鞭,后是夺命蛇套,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中队长高桥强按着满心惊悸,命鬼子兵押来癞头张,恶声恶气地问道:“你说过,是你杀死了我的士兵?”

“当然是我,一人做事一人当。”癞头张恨恨说道,前日傍晚,小坂溜出驻地,盯上了一个过路的年轻女子。鬼鬼祟祟跟踪进山坳,小坂兽性大发猛扑上去,粗暴地撕烂了年轻女子的棉袄。哭叫和厮打声惊醒了宿身破庙的癞头张,癞头张拎起马鞭奔来,照着小坂劈头盖脸开抽。刚说到这儿,军医官佐藤茂便气急败坏地插话道:“你撒谎。我是军医,我验过尸首,抽死小坂君的根本不是马鞭!”

“不是马鞭,那就是羊鞭牛鞭,反正是抽打畜生的鞭子。”癞头张探手伸进破麻袋,抓出了一根用麻绳拧成的长鞭。佐藤茂抢在手中一瞧,随即嚷道:“高桥君,他在欺骗你,这是条新鞭子,上面没有血迹。”

甭管真凶是谁,既然有人认账,那就杀,杀一儆百。高桥正雄素来心狠手辣,行事歹毒,当即掏枪瞄准了癞头张的心口。大难临头,癞头张竟瞪视着高桥放声大笑:“小鬼子,中国有句老话,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多行不义,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瞅着癞头张那剔骨刀般泛着冷光的眼神,高桥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你、你是仝城人?”

“哈哈,你的狗眼还没瞎。”癞头张哼道,“没错,老子是仝城人,一路追到清风镇,就是为了找机会讨还血债,取你的狗命!”

高桥嘴角一挑,丧心病狂地扣动了扳机。据当时在现场的乡亲回忆,高桥正雄形同凶神恶煞,一连气开了三枪,每一枪都击中了癞头张的胸口,枪声震耳,血流汩汩,但癞头张怒目圆睁,兀立不倒。虽说高桥残暴冷血,杀人如麻,却也惊得抖如筛糠,带着鬼子兵仓皇撤进了驻地军营。此后没几日,清风镇的百姓便打听到了癞头张的身世。癞头张,本名叫张舜礼,家住距离清风镇百里之外的仝城。去年夏末,高桥正雄和他所带领的步兵中队驻守仝城,遭到抗联部队的围剿,被打得落花流水,比丧家狗还惨。溃败途中,高桥放纵部下烧杀抢掠,为所欲为。那天,高桥和张舜礼碰过面。高桥带领小坂次郎、渡边等几个鬼子兵放火烧了张舜礼的房子,残忍地枪杀了他的妻子。张舜礼要和鬼子兵搏命,却被反锁进火光冲天的屋子里。他头上的疮疤,便是被火烧的。能从熊熊火海中死里逃生,没被烧死呛死,许多人都咋舌称奇。当日,张舜礼一苏醒就不辞而别。而在被烧得惨不忍睹的废墟中,邻人惊讶得发现居然有一摊带着冰碴的冷水。要知道,那时时令刚刚立秋,能热死人的秋老虎还在逞威,又怎会有冰?

为了救清风镇的数百乡亲,癞头张惨遭高桥正雄的毒手,大义赴难。念及他舍命相救的恩德,鬼子兵前脚一撤,乡亲们便眼含热泪为他收了尸,修坟立碑,安葬在了大虎山中。按说,这两桩诡异命案也将成为不解之谜,就此告一段落,可没过半月,在鬼子兵驻地,又一出耸人听闻的怪事上演—一条通体如冰的飞蛇破窗而入,既稳又准地咬断了一个鬼子兵的喉咙!这次,中队长高桥正雄和军医官佐藤茂看得真真切切,那条蛇长达两米,粗如手腕,细颈大头,模样无比怪异骇人。惊慌之中,乱枪如雨,花斑蛇在凌空飞出院墙时中弹,铲状蛇头被击断。捱到天亮,佐藤茂战战兢兢走出院,却没找到蛇身。

也许,是被野狗叼走吃了,蛇无头要能活,除非成了精怪。直到此时,高桥正雄也终于相信了佐藤茂的推测,先后杀死他三名士兵的,确实是这条大蛇。好在隐患已除,再不必担惊受怕。然而,让他做梦都没梦到,癞头张临死前说的报应正在鸭绿江边候着他。侥幸活命并记下这段惊魂经历的,正是军医官佐藤茂。战后,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一天,是1945年的6月24日。高桥君的步兵中队接到任务,用船装运阵亡将士的近千只骨灰坛回国……”

那日,装完骨灰坛,高桥正雄手臂一挥,下了出发的命令。船到江心,无风无浪,佐藤茂无意中一扫,突然发现骨灰坛在动。骨灰坛里,装的当然是亡灵骨灰,怎么会动?高桥也觉纳闷,便命押运士兵启开封口,查看究竟。那个鬼子兵刚弯下腰,一条花斑蛇便如冷箭般疾蹿而出,死死咬住了他的喉咙。眨眼工夫,鬼子兵便痛叫倒地,抽搐成一团。

“有蛇,是毒蛇!”佐藤茂失声惊叫。叫声未落,就见十几只骨灰坛全在动,发出了人的“咝咝”声。变故突生,高桥尚未醒过神,一条条花斑蛇宛若长了翅膀,纷纷从骨灰坛中飞出,各寻攻击目标。一时间,船上炸了窝,乱了套,惨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杀了它们,快开枪杀了它们!”高桥边狂躁叫嚣边拔出枪,四下乱射。几个遭蛇攻击的鬼子兵早吓破了胆,豕突狼奔中撞上高桥的枪口,做了枪下鬼。一条大蛇倏地飞起,张开大口咬向高桥的脖颈。

那条大蛇远比其他的花斑蛇要长,要粗,体白如冰,更诡异的是,它的头侧还留有一个非常显眼的伤疤。完全能看得出,那原是条双头蛇,只是另一个头已被击掉。毫无疑问,它就是那条蹿进驻地索命的大蛇!一想明白这些,军医官佐藤茂当即骇得魂飞魄散,双腿一软栽进了鸭绿江。

在这条开往日本的货船上,包括中队长高桥正雄在内共有14人,除佐藤茂外全部命丧蛇口。此后不久,二战结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佐藤茂因罪行较轻,被遣返回国。后来,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总算在中国古籍中寻到了关于双头蛇的点滴记载:寒冰之虺,一身两口,千年与寒冰为伴,修身修心,五百年方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

佐藤茂坚信,夺了高桥性命的,当是在冰天雪地中仍行动如飞的寒冰之虺。而据清风镇的百姓传扬,自癞头张遇难那年起,每逢祭日,夕阳西下时分,总有一个身穿白衣的男子默默伫立坟前,似在和癞头张说着什么。有人猜测,癞头张以打柴过活,常年在深山老林里转悠,机缘巧合,他曾救过一条寒冰之虺。而那个白衣男子,很可能就是那条虺。万物有灵,缘于救命之恩,它才会在火中结冰报恩,在鬼子兵的驻地索命,并召集蛇族悄然潜入骨灰坛,惩治作恶多端的高桥正雄。不过,这只是坊间传说。因为,从没有人看清过白衣男子的面目。每次不等靠近,他便快如一阵风,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伊索寓言
寓言故事
传说
爱情故事
儿童故事
民间故事
睡前故事
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