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警句 > 寓言 > 传说 > 大明湖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大明湖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来源:古今学识馆    阅读: 1.1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水水色澄碧,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那有关大明湖有什么精彩的传说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明湖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大明湖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大明湖的传说故事1

传说很久以前,济南北城曾是陆地,只是河沟叉子多些罢了。城北有个大明寺,寺住持是个贪淫好色之徒,在庙内设有陷井机关,坑骗糟蹋妇女,庙内常发生烧香妇女失踪的事。因他有一身武艺,又勾结官府,人们不敢招惹他。

济南东南山区有个姓程的人家,一个老妈妈带着一儿一女生活。家境虽穷,但儿子程玉和忠厚老实,女儿程玉莲模样俊美心地善良,日子却也过得和美。老妈妈忽得重病,卧床不起,一连三个多月。兄妹俩为求母病愈,到大明寺求神许愿。大明寺的和尚趁二人闭目祈祷之机,将玉莲陷入地下密室,企图糟践她。玉莲不怕和尚的威逼,大哭大闹地抗拒和尚的欺凌。程玉和祈祷完毕,睁眼不见了妹妹,和尚却佯说玉莲已走,将玉和推出寺外。玉和回到家中,老妈妈听说玉莲丢失,又急又气就咽了气。玉和又跑到大明寺去找妹妹,和尚不让进门,玉和就去衙门告状。衙门的人听说是告大明寺,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他推了出来,急得玉和在大明寺外哭喊着,渐渐昏了过去。

玉和、玉莲兄妹二人的哭声传到天上玉皇大帝耳中,玉皇大帝问下界出了什么冤枉事,千里眼向下一看,回奏说:“济南府,东南山女子程玉莲,因母病重,随哥哥程玉和到大明寺烧香许愿,被和尚陷进密室,哥哥昏倒在庙外,妹妹正被逼受糟践,所以冤气冲天。”玉皇大怒,立即命真武水神下界,把大明寺陷入水底,叫恶和尚葬身鱼腹。真武大帝得令,就会同雷公、电母、雨师、风婆下了界。

大明寺的和尚在密室里,正在用尽办法逼迫玉莲,忽见电光一闪,一声震耳欲聋的炸雷,把恶和尚劈死在地,这时天昏地暗,雨暴风狂,整个大明寺陷进了地底,大水从地下漫了过来,大半个北城变成了一个湖。

玉莲被雷震昏,当她苏醒时,身子已在北岸,见到哥哥也在身边。她叫醒哥哥,两人悲喜地诉说着经过,当她听说妈妈为她丢失而着急死去时,痛苦极了。她痴呆呆地站了半天,纵身跳进湖水里,湖中长出了一朵白莲花。这个湖就是现在的大明湖,而玉莲则变成了大明湖里的白莲花。

  大明湖的传说故事2

大明湖,“湖出城中,擅奇宇内: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蛇不见,蛙不鸣。”

传说一。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每次路过济南,而且都住在大明湖畔的县衙里。一到晚上,大明湖蛙声一片,咕呱噪耳,闹得他彻夜难眠了。于是传来随驾的刘庸,传旨:“禁止大明湖蛙鸣叫”,皇帝出金口玉言,于是湖中蛙鸣戛然而止。

也有说乾隆皇帝游大明湖在历下亭休息,看到大明湖内蛇穿行,蛙乱鸣,甚是惊棘,就说:“蛇回洞,蛙不鸣”,从此大明湖就看不到蛇也听不到蛙鸣了。

据说每到夏天雨季,北园一带荷池水涨,哇声震天,但大明湖内却是静悄悄一片。就是把正在鸣叫的蛙放到明湖水里,它也不再叫了。

传说二。古时候,北园住着一户人家。这家有母子三人,兄妹侍母至孝,靠捞鱼捕蟹艰难度曰。后来母亲一病不起,兄妹二人倾家中所有为母亲治病,虽经多方求治,仍不见母病好转。妹妹心中焦急,竟自到城北大明国寺许愿。

许是妹妹的孝心诚意感动了寺内的神灵,许愿之后,母亲的病竟有了好转。哥哥闻知,欣喜不已,又责怪妹妹不该一个人外出许愿。原来这个寺院的和尚很坏,还与官府勾结,在周围为非作歹,残害百姓,还经常坑害、奸污来寺院拜佛的良家女子。

但为了母亲,妹妹顾不了这许多了。没让哥哥陪伴,又独自一人到寺院还愿。谁知寺内的恶僧早就盯上了她,出得院门便被几个和尚跟踪,拖进寺内,供众僧玩乐。

晚上,哥哥捕鱼归来,不见了妹妹,当得知妹妹是去还愿的消息后,心想妹妹可能已遇不测,抄起了一把菜刀就急奔寺院。来到寺门外,被众僧阻拦,哥哥呼唤着妹妹的名字,孤身一人英勇奋战……众恶僧蜂拥而上,把他打倒在地,绳捆索绑,诬陷他持械行凶闯佛门,要送官府定罪。

妹妹沦入贼手,当哥哥的眼看着却无力解救,官府又与恶僧暗通,自己又要被屈入狱……怎不让人肝胆欲裂,怒气冲天!哥哥双膝跪地,仰面朝天,捶胸大叫:天理何在,王法何在啊!……一声未绝,忽然间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随着惊天动地的一个霹雳,天塌地陷,大明国寺顷刻间沉入地下。随即涌出一股清水,越来越大,后来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湖,这就是现在的大明湖。

寺里被关押的良家妇女都浮上了岸,兄妹团圆,母亲病愈。寺内的恶僧则一个个都沉入湖底,变成了蛇和蛤蟆。变成了蛇的只能钻入湖底,变成蛤蟆的只会生气鼓肚,叫不出声。

所以,于是,大明湖就“蛇不见,蛙不鸣”了。

有关明湖四谜

久居济南的人,几乎都知道大明湖里有“四怪”——蛙不鸣,蛇不现,久旱不涸,久雨不涨。但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大明湖的四怪之谜也逐一被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唯独“蛙不鸣”这一怪,却始终无人找到正确的答案。

明湖四谜已解其三

大明湖的四大谜,由来已久。明末的左诗坛巨擘王象春,就曾经在自己所写的《齐音·大明湖》中有过详细的记载——“湖在城中,宇内所无,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至于蛇不现,蛙不鸣,则又诞异矣。”后该文又被清朝人收录在《历城县志》中,应该是较早对明湖四怪提出的文本记载。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困扰着古人们的四大谜已经有三个被我们解开了谜底。所谓的“蛇不现”是因为大明湖内的水鸟众多,使得蛇类很难在其中生存下去;而“恒雨不涨”,则是因为大明湖拥有众多出书口,多余的水自然而然的就流了出去;至于“久旱不涸”,则是因为大明湖的湖底为质地细密的火成岩,致使湖中的水不能下泄。但是对于所谓的大明湖里“蛙不鸣”之谜,时至今日仍无人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面对这个奇怪的蛙不鸣之谜,济南民间又有什么样的说法呢?

民间说法系清朝杜撰

在济南民间,对于大明湖的蛙不鸣蛇不现的奇怪现象,有着一个传说,但已被证明系后人杜撰。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济南,游览了趵突泉、千佛山等名胜后,于中午来到了大明湖畔的历下亭休息。真龙天子降临大明湖,自然也就惊动了大明湖里的各路神仙,于是百蛙齐鸣,众蛇会聚,大明湖上空更是鸟飞虫跑,一众生灵都希望能够一睹天子龙颜。但已经非常疲惫的乾隆皇帝此刻正想休息,偏偏窗外的蛇啊、蛙啊、鸟啊的不知趣的在这里凑热闹,于是龙颜大怒,一拍桌子,颁下一道圣旨,命令:“蛇归洞,蛙不鸣。”众生灵见龙颜大怒,于是立刻慌慌张张的溜掉了。从那以后,大明湖里就再也见不到蛇了,也听不到蛙鸣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民间说法自然是人为杜撰而成,要知道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王象春就曾经对大明湖四怪进行了记载,因此这个说法,也仅仅是清朝人为了讨好乾隆后者后人牵强附会所做的杜撰罢了。那么,大明湖就真的没有蛙鸣吗?

夜访大明湖未闻青蛙鸣

深夜的大明湖里很热闹,蟋蟀等昆虫的鸣叫此起彼伏,然而偏偏少了青蛙们的“合唱”。大明湖里究竟有没有青蛙,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叫不叫,也算是众说纷纭了,记者决定夜访大明湖,去亲耳听一听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叫不叫。

8月15日傍晚,记者来到了大明湖畔,通过对游人和工作人员的询问,记者发现,很多人对于大明湖里究竟有没有青蛙还抱有疑问。几位经常在大明湖里散步钓鱼的老人告诉记者说,大明湖里很难见到青蛙,而在大明湖负责清理湖面卫生的大妈告诉记者说,大明湖里确实有青蛙,但是比较少,自己还捞到过几只青蛙,和普通青蛙没有任何的区别。就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在大明湖月下亭前的藕池里,确实有青蛙叫。“每年的春天,当这些青蛙开始繁殖的时候,就会整夜的叫个不停。现在虽然已经过了交配期,但是偶尔也会听到蛙鸣,而且有时候还能看到青蛙卵。”记者当即决定,在月下亭里守“亭”待蛙鸣。

随着夜色渐渐的笼罩上大明湖,原本安静的大明湖畔,响起了阵阵有节奏的鸣叫,记者用心辩听后发现,这些叫声大多是蟋蟀等昆虫所发出的,但是并没有听到青蛙的叫声,一直到晚上8点,月下亭的藕池里,依然没有蛙鸣。就在这时,另外一位在此散步的市民告诉记者说,在大明湖东头的藕池里有青蛙。于是记者决定前往大明湖东的藕池里一探究竟。然而这一次记者依旧没能听到青蛙的叫声,但是采访附近的居民,他们都承认大明湖里确实有青蛙存在,而至于青蛙是否鸣叫,则说法不一。

记者一直等到了夜深以后,始终没有听到青蛙的叫声,只好离开了大明湖,而就当记者经过大明湖西南门的护城河时,却听到有蛙声隐隐从河边传出,据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反映,护城河里的青蛙确实不少,每到春天四五月份的时候,就会传出此起彼伏的蛙鸣。

记者10个小时亲自实验

为了验证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是否鸣叫,记者决定做一个试验,将捉来的青蛙投放到大明湖里,看看它们究竟叫不叫。

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叫不叫?如果叫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叫?为了一探究竟,记者特地托人在齐河县附近的农田里,捉了6只会鸣叫的青蛙进行试验。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了大明湖畔,将6只青蛙分别放生在了大明湖畔的荷塘和芦苇地中。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当晚七点二十分左右,一位帮助记者守候在大明湖南门的热心市民通过短信告诉记者说,他听到了蛙鸣,但是当记者赶到南门附近的荷塘放生点时却发现,所谓的蛙鸣其实只是一种昆虫的叫声。不甘心的记者随后又呆在荷塘附近直到8点,蛙鸣始终没有响起。

记者随后又前往了大明湖东畔的芦苇地中,在这里依旧没有听到蛙鸣。一直到午夜,近10个小时,记者和几位守候在放生点的热心市民始终没有听到蛙鸣。无奈的记者只好离开了大明湖。

蛙不鸣的多个版本

面对大明湖里“蛙不鸣”的现象,大明湖公园的管理人员有自己的解释,而不少热心的市民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为了探访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是否鸣叫,记者采访了大明湖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公园方面的解释——由于大明湖水是泉水汇聚而成,因此水温较低,只有水温超过23℃后,青蛙才会鸣叫。而大明湖公园的工会主席任正先生,则提出了自己的另外一种看法,他认为大明湖的湖水是地下水形成的,因此富含丰富的矿物质,而这些矿物质中,可能有一种矿物质会影响到动物的声带,使得它们无法鸣叫。也有市民认为,大明湖的青蛙不鸣是由于大明湖的自身特点造成的,大明湖属于深水湖,而青蛙则喜欢在有芦苇的浅水区里鸣叫,因此大明湖的青蛙不会鸣叫。

多种解释皆未令人信服

面对这些解释,记者决定再次展开探访,看看究竟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然而记者经过亲自试验和走访专家发现,关于蛙不鸣的各种解释,都难以让人信服,而有些专家则提出了自己的假设。

记者首先从一家化工单位里借到了几个专门用来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对大明湖和护城河的水温进行了测量。经过测量记者发现,大明湖的水温在下午五点的时候,约在28—30℃之间,而同一时期的护城河水温度,则在26~29℃之间,可见二者的水温相差不大。那么,究竟是不是大明湖的水温关系影响到了青蛙鸣叫呢?对此,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金星教授明确的告诉记者说,青蛙的鸣叫和水温没有任何关系。王教授告诉记者说,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性喜阴凉。一般地说,只有雄性青蛙才会发出鸣叫,而且它们也只有在发情期和有其它雄性青蛙入侵自己领地的时候才会鸣叫,其余时间它们多是呆在自己的领地内捕食,很少鸣叫。可见,所谓的“水温说”,是无法成立的。

而对于任正先生所提出的“矿物说”以及有市民所提出的“浅水说”,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几位资深“两栖类动物”研究员也表示了怀疑,他们告诉记者说,青蛙的鸣叫依靠的是嘴巴两侧的鸣囔而不是声带,所谓的矿物质不可能影响到青蛙的鸣囔;而青蛙的产卵必须在水里进行,而且每次产卵的时候,青蛙们也会发出鸣叫,因此所谓的“浅水区”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大明湖的蛙不鸣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王跃招研究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大明湖的水质并不适合青蛙发情,因此在青蛙的繁殖期间,青蛙们往往会离开大明湖前往另外一个比较适宜的地方进行繁殖,而由于大明湖是由泉水汇聚而成的,因此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每年大明湖的青蛙在繁殖过后,可能就不会再回到湖中,而泉水边的青蛙们排卵后,卵和蝌蚪可以顺着水道进入大明湖中。因此不管济南的泉是否喷涌,泉边的蝌蚪和青蛙都可以通过水路进入大明湖中,而集体搬迁出大明湖去“结婚”的青蛙们,也可以通过水路不被人查觉的离开大明湖进行“蜜月旅行”。当然,由于无法提供大明湖的青蛙种类,也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因此王跃进研究员的大胆猜想也只能推测到这一步,至于大明湖是否适宜蛙类繁殖,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

蛙不鸣并非大明湖独有

记者通过搜集资料发现,其实所谓的“蛙不鸣”现象,并非是大明湖所独有的,在湖北、河南等地,也存在着湖中青蛙不叫的奇怪现象。

河南省新野县有一个奇怪的湖,名叫弹子湖。据说当年的汉光武帝刘秀就是新野的女婿,据《嘉靖邓州志》(嘉靖年间新野属邓州辖区)中载:“弹子湖在板桥铺西,世传光武帝当年游息于此,闻池蛙喧闹,以弹击之。至今池内有蛙不鸣。”因此在弹子湖里,青蛙们也是不叫的。

而在湖北省当阳县的玉泉寺内的丹池里,青蛙也是不叫的,相传这是当年宋真宗赵恒的明肃皇后刘氏曾到玉泉寺还愿,一天清晨,皇后起床梳妆,听得楼外的水塘里,无数只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皇后听了,一时心烦,随口说了声:“这些畜牲,一时不叫,让我安心梳头吧!”而水塘里的青蛙们却将“一时不叫”听成了“一世不叫”,于是直到现在玉泉寺的青蛙也不叫。

可见,蛙不鸣的现象并不是大明湖所独有的。而如何来解开这个蛙不鸣的现象,只怕还要等待科学家们来解开这个谜底。

大明湖的特点

美景

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胜古迹争辉,固有“泉城明珠”之誉。沿湖八百余株垂柳环绕,柔枝垂绿,婀娜点水。

湖中现有四十余亩荷池,碧叶田田,白荷红莲,交相辉映,争奇斗艳,荷香飘溢,沁人心脾。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时有鱼儿跳波,偶见鸢鸟掠水。碧波之上,画舫穿行,小舟荡波。各处游客云集,指点观赏,欢声笑语,一派繁华景胜,俨若北国江南。若于湖之北岸远眺,南山苍翠,环列似屏,倒映入湖,画图难足。漫游湖畔,处处花繁树茂,点点亭台楼阁掩映绿荫之间,历下亭、铁公祠、北极庙、汇波楼等二十多处名胜景点,令人应接不暇,可谓步移景换,游趣无穷。济南八景中的鹊华烟雨、汇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泛舟均可在湖上观赏。

诗句

大明湖以它的秀美风姿赢得了古往今来众多人士的咏赞篇章:“冬泛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芦雪,春色杨烟,鼓枻其中,如游香国”;“鸥鹭点乎清波,萧鼓助其远,固江北之独胜也。”晚清大文学家刘鹗对“佛山倒影”的描写,更是引人入胜:“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若庵的《大明湖》“大明湖畔绿成茵,寥落新荷远岸尘。只道风光无限好,往来多少负心人。”

人物

大明湖便随着这佳句文章广为流传,闻名遐迩。加之解放后的多次修缮扩建,疏浚清淤,姿容更加秀丽,成为济南著名风景游览区之一,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每年客流量约在一千二百万人次左右,位居济南众公园之首。据有关资料统计,解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万里、徐特立、郭沫若、xx、李鹏、xx等先后泛舟湖上,对大明湖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游人的要求,自八十年代开始,公园在湖西岸建成了总面积约9200平方米的游乐场。场内设有海盗船、Disco健身车、电子游戏、五爪章鱼、碰碰车、直升飞机、电瓶车、天使转椅、蹦蹦床等各种游乐设施,惊险刺激,新颖有趣,既满足成年人的需求,又令孩子们开心。

食物

大明湖不仅是游览观光的极好场所,湖内还盛产莲藕湖鱼。湖北岸还有数处茶社和明湖楼、荷香村两处饭店,供游客休息就餐。明湖楼建于1983年,是一座“外古内今”的中国传统式仿古建筑,楼高二层,总面积约2735平方米。明湖楼的饭菜讲究色、香、味、型和营养,以鲁菜系中济南菜的“历下风味”为主,尤擅长鱼的烹制,以湖中鲜鱼、嫩藕、香莲为料的全鱼宴、冰糖莲子、水晶藕、蒲菜水饺等具“历下风味”的名吃制作的全鱼宴令人叫绝。荷香村饭店位于铁公祠院内,为一古典式二层楼建筑。该店除烹制鲁菜系中的“历下风味”菜肴外,还擅长锅贴制作。其配料和加工技术均引进济南锅贴老店便宜坊,所制0.锅贴令游客一饱口福。

公园内现还辟建有书画展览馆、碑刻展等文化层次较高的观赏点。整个公园已初步形成集游览观赏、购物娱乐、文化欣赏、饮食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明湖风姿甲历下,欢颜笑迎八方宾。

明湖的美食

碧筒饮

在大明湖公园举办的荷花节上,来公园游玩的人都可以品尝到一种独具济南特色的明湖莲荷饮料——碧筒饮。

碧筒饮是中国古代情醇典雅的酒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古人用荷叶为酒杯饮酒的一种传统的习俗,当时称之为“碧筒饮”,而碧筒饮的发明者正是济南人。据唐代诗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历城北有使君林(今济南大明湖、北园一带),魏正始中,郑公悫‘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逃暑于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系之,名为‘碧筒杯’。历下之,言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意思是说:魏晋时期,每到炎夏盛暑,齐郡刺史郑悫便常跟幕僚们一起,来到济南北郊的大明湖畔避暑游玩。当时的大明湖叫莲子湖,湖中莲叶田田,荷花争艳。他们玩到尽兴时,常割下湖中带茎的荷叶,用簪子刺穿叶心,使刺孔跟空心的荷茎相通。然后在大荷叶中贮满白酒,再将空心的荷茎弯成象鼻状,轮流从茎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清香爽口,妙不可言,即所谓“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这种浪漫的饮酒方式,人们称之为“碧筒饮”;而用来盛酒的荷叶,则叫“荷杯”、“荷盏”、“荷叶杯”、“碧筒杯”等。再后来碧筒杯后世又被叫做“荷爵”。

“碧筒饮”始于魏晋,盛于唐宋。白居易就有的“疏索柳花怨,寂寞荷叶杯”;戴叔伦也有的“茶烹松火红,酒吸荷叶绿”的诗句,都谈到个中滋味。在宋代,这种“碧筒饮”似乎更为普遍。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将用荷叶饮酒称之为“碧筒酒”,以为“暑月泛舟,风薰日炽,畅饮碧筒,真佳适也”。大诗人苏东坡,对此道更是情有独钟。他不但在杭州做官时常邀集朋友作“碧筒饮”,而且被贬谪到广东海南时,也把此风带了过去,使得向有吃“荷叶饭”风俗的广东人,又增加了一种“荷叶酒”。据说后来他穷得连家里的酒器都出卖了,唯独一件酒器没有卖,那就是象征文士风流的“荷叶杯”。

由于文人雅士的雅好和倡导,“碧筒饮”也很快传至民间。据《浙江志杭州府》记载,在宋代,杭州人每到阴历七月,多倾城到西湖边纳凉。此时正值荷花盛开,荷叶田田。人们掐取荷叶装酒,口吸而饮之,边饮边放舟到蒲柳深处,月升时始还。明人邵亨贞在《洲滨见荷花》一诗中赞道:“每爱西湖六月凉,水花风动画船香。碧筒行酒从容醉,红锦游帷次第张。”极富诗情画意。

碧筒饮别有一番意趣,饮者既可闻到醇美的酒香,又可吸到清新的荷花的芳香,酒还未饮,人却已经“醉”了。它不仅让人们领略到夏日荷塘美色、旖旎风光,更感受到荷莲文化、饮食文化的内蕴深厚,因而博得历代文人名士的喜爱,成为古人一种独特的消夏生活方式。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有诗记其趣,言“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

其实,碧筒饮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还可健身。由于荷叶具有清热凉血、保护脾胃之功效,以略带苦味的荷叶汁液与酒混合入口,当是夏日消暑健身的佳品。根据中国传统烹饪的中和观点和养生观点,夏天宜于多吃苦味食物,而荷杯饮酒,堪称夏季饮品之佳选。

喜欢“杯中物”的诸君,在盛暑到来之际,何妨也一试此道?

香脆荷花瓣

花卉不仅具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与赏心悦目的色彩,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有些花,花蕾和花粉食用之后还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功能,提高肌体免疫能力,起到治病,健身,美容和延年益寿等效果。花卉入馔,能烹制出色彩绚丽,清香四溢,风味独特的菜肴。花卉入粥,自古以来就是养生保健,美容肌肤的上品。

荷花粥

荷花粥:取荷花末25g(鲜荷花瓣阴干后研细威末),粳米100g。将粳米淘洗干净后加适量清水煮粥,粥熟后将荷花末加入,再煮2分钟待温热服。此粥具有清暑热,散瘀血,美容养颜之功效。常服本粥能起到驻颜益色,祛病延年的作用。香脆荷花瓣:将荷花瓣过油炸至嫩黄,摆盘。蘸糖食用。口感外酥里嫩。

冰糖莲子羹

特选大明湖优质莲子芯,配以银耳加以烹制。莲子,是一种药用和食用价值都很高的营养保健品原料,被誉为“莲中人参”。据《本草纲目》记载: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益心肾,固精气,强筋骨,利耳目,补虚损,能祛火解毒,治疗腹泻胎滑,少儿热泻,反胃吐食等。银耳又名白木耳,性味甘、淡、平。含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B、脂肪、粗纤维等成分,具有清肺热、益脾胃、润肌肤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皮肤干裂、胃肠燥热、血管硬化、高血压等症。由于银耳含有一种类似于阿拉伯树胶的成分,有滋养皮肤角质层的作用,经常服食银耳,即可使皮下组织丰满,令皮肤细腻具有弹性,又是美容、清肺之佳品。

奶汤蒲菜

奶汤蒲菜是以济南大明湖出产的一种质地鲜嫩、色泽洁白、味道清鲜的蒲菜为主料,配有苔菜花、冬菇,加奶汤烹制而成。奶汤味道醇厚,洁白,蒲菜脆嫩,历来被人们誉为济南第一汤菜。

湖菜鸡块

湖菜指旧时济南大明湖所产之茭白、蒲菜、白莲藕、莲子、白荷花。茭白是水声植物菰的嫩茎,其质地嫩脆,营养丰富。蒲菜乃香蒲之嫩芽,其形似菱,其味似笋。荷亦称莲。其茎(藕)、果(莲子)、花(荷花)、叶(荷叶)在济南菜中占有很重要地位。藕有七孔,肉白味甘。莲子,莲房中所出,去其皮可食。

湖菜鸡块集大明湖名蔬于一体,配以鸡脯肉,佐以精盐、酱油、葱椒绍酒、味精、葱、姜、蒜等调味,构思新奇,制作精细,鲜嫩爽口,清香不腻,是时令很强的名肴。

糖醋鲤鱼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济南,河中所产鲤鱼——黄河鲤鱼又称龙门鲤。其个体肥大,体色艳丽,肉味纯正,鲜嫩肥美,为众多鲤鱼品种中的珍品。制作方法是将初加工好的鲤鱼,两面打上百叶花刀,稍加盐腌渍,挂上湿淀粉糊,入油炸至金黄色并呈弓形,取出,将鱼摆在盘中,浇上用白糖、醋、酱油、清汤、葱末、姜末、蒜末、湿淀粉、花生油炒制而成的糖醋汁,使其形似“鲤鱼跳龙门”。入口后外焦里嫩,酸甜微咸,蒜香浓郁。另外,按照传统习惯,吃完鱼肉后,还可将鱼头及余汁做一碗“砸鱼汤”,此汤香气扑鼻,酸、甜、香、咸、辣五味调味,清口润肠。

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水水色澄碧,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那有关大明湖有什么精彩的传说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明湖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大明湖的传说故事1

传说很久以前,济南北城曾是陆地,只是河沟叉子多些罢了。城北有个大明寺,寺住持是个贪淫好色之徒,在庙内设有陷井机关,坑骗糟蹋妇女,庙内常发生烧香妇女失踪的事。因他有一身武艺,又勾结官府,人们不敢招惹他。

济南东南山区有个姓程的人家,一个老妈妈带着一儿一女生活。家境虽穷,但儿子程玉和忠厚老实,女儿程玉莲模样俊美心地善良,日子却也过得和美。老妈妈忽得重病,卧床不起,一连三个多月。兄妹俩为求母病愈,到大明寺求神许愿。大明寺的和尚趁二人闭目祈祷之机,将玉莲陷入地下密室,企图糟践她。玉莲不怕和尚的威逼,大哭大闹地抗拒和尚的欺凌。程玉和祈祷完毕,睁眼不见了妹妹,和尚却佯说玉莲已走,将玉和推出寺外。玉和回到家中,老妈妈听说玉莲丢失,又急又气就咽了气。玉和又跑到大明寺去找妹妹,和尚不让进门,玉和就去衙门告状。衙门的人听说是告大明寺,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他推了出来,急得玉和在大明寺外哭喊着,渐渐昏了过去。

玉和、玉莲兄妹二人的哭声传到天上玉皇大帝耳中,玉皇大帝问下界出了什么冤枉事,千里眼向下一看,回奏说:“济南府,东南山女子程玉莲,因母病重,随哥哥程玉和到大明寺烧香许愿,被和尚陷进密室,哥哥昏倒在庙外,妹妹正被逼受糟践,所以冤气冲天。”玉皇大怒,立即命真武水神下界,把大明寺陷入水底,叫恶和尚葬身鱼腹。真武大帝得令,就会同雷公、电母、雨师、风婆下了界。

大明寺的和尚在密室里,正在用尽办法逼迫玉莲,忽见电光一闪,一声震耳欲聋的炸雷,把恶和尚劈死在地,这时天昏地暗,雨暴风狂,整个大明寺陷进了地底,大水从地下漫了过来,大半个北城变成了一个湖。

玉莲被雷震昏,当她苏醒时,身子已在北岸,见到哥哥也在身边。她叫醒哥哥,两人悲喜地诉说着经过,当她听说妈妈为她丢失而着急死去时,痛苦极了。她痴呆呆地站了半天,纵身跳进湖水里,湖中长出了一朵白莲花。这个湖就是现在的大明湖,而玉莲则变成了大明湖里的白莲花。

  大明湖的传说故事2

大明湖,“湖出城中,擅奇宇内: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蛇不见,蛙不鸣。”

传说一。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每次路过济南,而且都住在大明湖畔的县衙里。一到晚上,大明湖蛙声一片,咕呱噪耳,闹得他彻夜难眠了。于是传来随驾的刘庸,传旨:“禁止大明湖蛙鸣叫”,皇帝出金口玉言,于是湖中蛙鸣戛然而止。

也有说乾隆皇帝游大明湖在历下亭休息,看到大明湖内蛇穿行,蛙乱鸣,甚是惊棘,就说:“蛇回洞,蛙不鸣”,从此大明湖就看不到蛇也听不到蛙鸣了。

据说每到夏天雨季,北园一带荷池水涨,哇声震天,但大明湖内却是静悄悄一片。就是把正在鸣叫的蛙放到明湖水里,它也不再叫了。

传说二。古时候,北园住着一户人家。这家有母子三人,兄妹侍母至孝,靠捞鱼捕蟹艰难度曰。后来母亲一病不起,兄妹二人倾家中所有为母亲治病,虽经多方求治,仍不见母病好转。妹妹心中焦急,竟自到城北大明国寺许愿。

许是妹妹的孝心诚意感动了寺内的神灵,许愿之后,母亲的病竟有了好转。哥哥闻知,欣喜不已,又责怪妹妹不该一个人外出许愿。原来这个寺院的和尚很坏,还与官府勾结,在周围为非作歹,残害百姓,还经常坑害、奸污来寺院拜佛的良家女子。

但为了母亲,妹妹顾不了这许多了。没让哥哥陪伴,又独自一人到寺院还愿。谁知寺内的恶僧早就盯上了她,出得院门便被几个和尚跟踪,拖进寺内,供众僧玩乐。

晚上,哥哥捕鱼归来,不见了妹妹,当得知妹妹是去还愿的消息后,心想妹妹可能已遇不测,抄起了一把菜刀就急奔寺院。来到寺门外,被众僧阻拦,哥哥呼唤着妹妹的名字,孤身一人英勇奋战……众恶僧蜂拥而上,把他打倒在地,绳捆索绑,诬陷他持械行凶闯佛门,要送官府定罪。

妹妹沦入贼手,当哥哥的眼看着却无力解救,官府又与恶僧暗通,自己又要被屈入狱……怎不让人肝胆欲裂,怒气冲天!哥哥双膝跪地,仰面朝天,捶胸大叫:天理何在,王法何在啊!……一声未绝,忽然间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随着惊天动地的一个霹雳,天塌地陷,大明国寺顷刻间沉入地下。随即涌出一股清水,越来越大,后来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湖,这就是现在的大明湖。

寺里被关押的良家妇女都浮上了岸,兄妹团圆,母亲病愈。寺内的恶僧则一个个都沉入湖底,变成了蛇和蛤蟆。变成了蛇的只能钻入湖底,变成蛤蟆的只会生气鼓肚,叫不出声。

所以,于是,大明湖就“蛇不见,蛙不鸣”了。

有关明湖四谜

久居济南的人,几乎都知道大明湖里有“四怪”——蛙不鸣,蛇不现,久旱不涸,久雨不涨。但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大明湖的四怪之谜也逐一被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唯独“蛙不鸣”这一怪,却始终无人找到正确的答案。

明湖四谜已解其三

大明湖的四大谜,由来已久。明末的左诗坛巨擘王象春,就曾经在自己所写的《齐音·大明湖》中有过详细的记载——“湖在城中,宇内所无,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至于蛇不现,蛙不鸣,则又诞异矣。”后该文又被清朝人收录在《历城县志》中,应该是较早对明湖四怪提出的文本记载。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困扰着古人们的四大谜已经有三个被我们解开了谜底。所谓的“蛇不现”是因为大明湖内的水鸟众多,使得蛇类很难在其中生存下去;而“恒雨不涨”,则是因为大明湖拥有众多出书口,多余的水自然而然的就流了出去;至于“久旱不涸”,则是因为大明湖的湖底为质地细密的火成岩,致使湖中的水不能下泄。但是对于所谓的大明湖里“蛙不鸣”之谜,时至今日仍无人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面对这个奇怪的蛙不鸣之谜,济南民间又有什么样的说法呢?

民间说法系清朝杜撰

在济南民间,对于大明湖的蛙不鸣蛇不现的奇怪现象,有着一个传说,但已被证明系后人杜撰。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济南,游览了趵突泉、千佛山等名胜后,于中午来到了大明湖畔的历下亭休息。真龙天子降临大明湖,自然也就惊动了大明湖里的各路神仙,于是百蛙齐鸣,众蛇会聚,大明湖上空更是鸟飞虫跑,一众生灵都希望能够一睹天子龙颜。但已经非常疲惫的乾隆皇帝此刻正想休息,偏偏窗外的蛇啊、蛙啊、鸟啊的不知趣的在这里凑热闹,于是龙颜大怒,一拍桌子,颁下一道圣旨,命令:“蛇归洞,蛙不鸣。”众生灵见龙颜大怒,于是立刻慌慌张张的溜掉了。从那以后,大明湖里就再也见不到蛇了,也听不到蛙鸣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民间说法自然是人为杜撰而成,要知道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王象春就曾经对大明湖四怪进行了记载,因此这个说法,也仅仅是清朝人为了讨好乾隆后者后人牵强附会所做的杜撰罢了。那么,大明湖就真的没有蛙鸣吗?

夜访大明湖未闻青蛙鸣

深夜的大明湖里很热闹,蟋蟀等昆虫的鸣叫此起彼伏,然而偏偏少了青蛙们的“合唱”。大明湖里究竟有没有青蛙,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叫不叫,也算是众说纷纭了,记者决定夜访大明湖,去亲耳听一听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叫不叫。

8月15日傍晚,记者来到了大明湖畔,通过对游人和工作人员的询问,记者发现,很多人对于大明湖里究竟有没有青蛙还抱有疑问。几位经常在大明湖里散步钓鱼的老人告诉记者说,大明湖里很难见到青蛙,而在大明湖负责清理湖面卫生的大妈告诉记者说,大明湖里确实有青蛙,但是比较少,自己还捞到过几只青蛙,和普通青蛙没有任何的区别。就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在大明湖月下亭前的藕池里,确实有青蛙叫。“每年的春天,当这些青蛙开始繁殖的时候,就会整夜的叫个不停。现在虽然已经过了交配期,但是偶尔也会听到蛙鸣,而且有时候还能看到青蛙卵。”记者当即决定,在月下亭里守“亭”待蛙鸣。

随着夜色渐渐的笼罩上大明湖,原本安静的大明湖畔,响起了阵阵有节奏的鸣叫,记者用心辩听后发现,这些叫声大多是蟋蟀等昆虫所发出的,但是并没有听到青蛙的叫声,一直到晚上8点,月下亭的藕池里,依然没有蛙鸣。就在这时,另外一位在此散步的市民告诉记者说,在大明湖东头的藕池里有青蛙。于是记者决定前往大明湖东的藕池里一探究竟。然而这一次记者依旧没能听到青蛙的叫声,但是采访附近的居民,他们都承认大明湖里确实有青蛙存在,而至于青蛙是否鸣叫,则说法不一。

记者一直等到了夜深以后,始终没有听到青蛙的叫声,只好离开了大明湖,而就当记者经过大明湖西南门的护城河时,却听到有蛙声隐隐从河边传出,据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反映,护城河里的青蛙确实不少,每到春天四五月份的时候,就会传出此起彼伏的蛙鸣。

记者10个小时亲自实验

为了验证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是否鸣叫,记者决定做一个试验,将捉来的青蛙投放到大明湖里,看看它们究竟叫不叫。

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叫不叫?如果叫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叫?为了一探究竟,记者特地托人在齐河县附近的农田里,捉了6只会鸣叫的青蛙进行试验。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了大明湖畔,将6只青蛙分别放生在了大明湖畔的荷塘和芦苇地中。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当晚七点二十分左右,一位帮助记者守候在大明湖南门的热心市民通过短信告诉记者说,他听到了蛙鸣,但是当记者赶到南门附近的荷塘放生点时却发现,所谓的蛙鸣其实只是一种昆虫的叫声。不甘心的记者随后又呆在荷塘附近直到8点,蛙鸣始终没有响起。

记者随后又前往了大明湖东畔的芦苇地中,在这里依旧没有听到蛙鸣。一直到午夜,近10个小时,记者和几位守候在放生点的热心市民始终没有听到蛙鸣。无奈的记者只好离开了大明湖。

蛙不鸣的多个版本

面对大明湖里“蛙不鸣”的现象,大明湖公园的管理人员有自己的解释,而不少热心的市民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为了探访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是否鸣叫,记者采访了大明湖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公园方面的解释——由于大明湖水是泉水汇聚而成,因此水温较低,只有水温超过23℃后,青蛙才会鸣叫。而大明湖公园的工会主席任正先生,则提出了自己的另外一种看法,他认为大明湖的湖水是地下水形成的,因此富含丰富的矿物质,而这些矿物质中,可能有一种矿物质会影响到动物的声带,使得它们无法鸣叫。也有市民认为,大明湖的青蛙不鸣是由于大明湖的自身特点造成的,大明湖属于深水湖,而青蛙则喜欢在有芦苇的浅水区里鸣叫,因此大明湖的青蛙不会鸣叫。

多种解释皆未令人信服

面对这些解释,记者决定再次展开探访,看看究竟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然而记者经过亲自试验和走访专家发现,关于蛙不鸣的各种解释,都难以让人信服,而有些专家则提出了自己的假设。

记者首先从一家化工单位里借到了几个专门用来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对大明湖和护城河的水温进行了测量。经过测量记者发现,大明湖的水温在下午五点的时候,约在28—30℃之间,而同一时期的护城河水温度,则在26~29℃之间,可见二者的水温相差不大。那么,究竟是不是大明湖的水温关系影响到了青蛙鸣叫呢?对此,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金星教授明确的告诉记者说,青蛙的鸣叫和水温没有任何关系。王教授告诉记者说,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性喜阴凉。一般地说,只有雄性青蛙才会发出鸣叫,而且它们也只有在发情期和有其它雄性青蛙入侵自己领地的时候才会鸣叫,其余时间它们多是呆在自己的领地内捕食,很少鸣叫。可见,所谓的“水温说”,是无法成立的。

而对于任正先生所提出的“矿物说”以及有市民所提出的“浅水说”,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几位资深“两栖类动物”研究员也表示了怀疑,他们告诉记者说,青蛙的鸣叫依靠的是嘴巴两侧的鸣囔而不是声带,所谓的矿物质不可能影响到青蛙的鸣囔;而青蛙的产卵必须在水里进行,而且每次产卵的时候,青蛙们也会发出鸣叫,因此所谓的“浅水区”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大明湖的蛙不鸣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王跃招研究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大明湖的水质并不适合青蛙发情,因此在青蛙的繁殖期间,青蛙们往往会离开大明湖前往另外一个比较适宜的地方进行繁殖,而由于大明湖是由泉水汇聚而成的,因此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每年大明湖的青蛙在繁殖过后,可能就不会再回到湖中,而泉水边的青蛙们排卵后,卵和蝌蚪可以顺着水道进入大明湖中。因此不管济南的泉是否喷涌,泉边的蝌蚪和青蛙都可以通过水路进入大明湖中,而集体搬迁出大明湖去“结婚”的青蛙们,也可以通过水路不被人查觉的离开大明湖进行“蜜月旅行”。当然,由于无法提供大明湖的青蛙种类,也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因此王跃进研究员的大胆猜想也只能推测到这一步,至于大明湖是否适宜蛙类繁殖,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

蛙不鸣并非大明湖独有

记者通过搜集资料发现,其实所谓的“蛙不鸣”现象,并非是大明湖所独有的,在湖北、河南等地,也存在着湖中青蛙不叫的奇怪现象。

河南省新野县有一个奇怪的湖,名叫弹子湖。据说当年的汉光武帝刘秀就是新野的女婿,据《嘉靖邓州志》(嘉靖年间新野属邓州辖区)中载:“弹子湖在板桥铺西,世传光武帝当年游息于此,闻池蛙喧闹,以弹击之。至今池内有蛙不鸣。”因此在弹子湖里,青蛙们也是不叫的。

而在湖北省当阳县的玉泉寺内的丹池里,青蛙也是不叫的,相传这是当年宋真宗赵恒的明肃皇后刘氏曾到玉泉寺还愿,一天清晨,皇后起床梳妆,听得楼外的水塘里,无数只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皇后听了,一时心烦,随口说了声:“这些畜牲,一时不叫,让我安心梳头吧!”而水塘里的青蛙们却将“一时不叫”听成了“一世不叫”,于是直到现在玉泉寺的青蛙也不叫。

可见,蛙不鸣的现象并不是大明湖所独有的。而如何来解开这个蛙不鸣的现象,只怕还要等待科学家们来解开这个谜底。

伊索寓言
寓言故事
传说
爱情故事
儿童故事
民间故事
睡前故事
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