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散文 > 经典散文 > 关于古筝的文化散文

关于古筝的文化散文

   来源:古今学识馆    阅读: 2.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意外的点击,一曲古筝,带着我的思绪如行云流水,静静流淌,断断续续,渐行渐远,好似飘在云端,挥一袖清风,散点点暖阳于人世间,下面是有关于古筝的文化散文,欢迎参阅。

关于古筝的文化散文

关于古筝的文化散文:古筝情缘

从小就喜欢唱歌和听音乐,可是在那文革的时代,除了铿铿锵锵的革命歌曲,就是样板戏,由于喜欢音乐,就缠着老师教简谱,老师还真的教我们简谱了,于是凭着简单的乐理知识,开始哼着自己喜欢的歌子。不过简单的还可以,像样版戏的曲调,是怎么也闹不好的,之所以会唱几段样板戏选段,不是识谱学来的,而是听会的。而对于乐器,则是工作后才接触。那是在我任团支部书记时,为了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活动,每年我们都要排练些文艺节目,在我组织编排的节目取得名次后,单位领导很支持,就相应地配备些乐器,诸如:手风琴,扬琴,二胡,笛子,小提琴等,那时我们有自己的小宣传队,有一帮爱文艺的年轻人,经常是晚上凑在一起排练。我编的歌舞等节目也得过奖。可是尽管风华正茂,却已过了学乐器的年龄,因为喜欢扬琴,偶尔玩一玩,但终究没有成气候。对于乐器,我最喜欢的是古筝,一提起古筝,我的眼前马上出现一幅图画:朗月下,清风微拂,一古装女子,袅袅婷婷,踏月而来,裙裾飘飘,香风阵阵,走到筝前,轻捋罗袖露出十指纤纤,颤、按、滑、揉,顿时曲韵悠扬妙曼,将你带到云里雾里,令你飘飘如仙。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据考证,筝在春秋、战果时期即广泛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37年李斯上书秦始皇时,曾如此描述当时民间筝歌场面:“夫击瓮叩,弹筝搏,而歌乎鸣鸣,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之后,筝常因此被称为“秦筝”。筝的名前所以有一“古”字,就是因为它同古琴一样,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尤其是丰富的传统筝曲给人们留下的古朴雅致的情趣。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随着历史的发展,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六个派系,其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我所以爱古筝曲,是因为它的曲调深厚、灵透、柔和,音韵较为明亮、清脆、含蓄,潇洒飘逸,纯朴古雅。听起来或缠绵悲切,或泉水叮咚,或如走马摇铃。它的余音长短适中,最富于表现庄重古朴的抒情乐曲。那筝音有如桥下潺潺的流水,孤鸿飞过时的几声清啼,以及易安的婉婉叹息;有如看薛涛的浣花小笺,看一朵淡淡的兰花,静静的开放在遥远的夜空;又恰似那一树紫丁香的缤纷。那优美动听的旋律,会把你带到远古,使你在思绪上宁静,即便是听完,也觉余音切切,回味绵长。

我最喜欢的古筝曲有《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出水莲》,《渔舟唱晚》,《寒鸦戏水》,《蕉窗夜雨》,《昭君怨》等。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旋律典雅,韵味隽永,是你仿佛看到“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出水莲》是客家筝曲代表之一,音调古朴,风格淡雅,表现了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渔舟唱晚》则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流传广、影响大。乐曲描会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古筝大师娄树华先生就是以这首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古雅的音韵,在国内外享有了很高的声誉,使古筝艺术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争得了无尚光荣。《寒鸦戏水》是一首顶顶有名的潮洲筝曲,它以别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调,独特的韵味,明快跌宕,演绎了寒鸭在水中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昭君怨》原是一首广东汉乐筝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和演奏形式,乐曲主要描写昭君出塞后对故土的思念,表达了一种欲归而不能的无可奈何的哀怨

是啊,古筝曲美,美在韵味,美在古朴,美在典雅,美在纯净,美在飘逸。动起来,像涓涓的小溪,流淌在山涧,溅出美丽而坦率的小花,不知疲倦地一路歌着。纯净时,会使你怀疑它是否果真经凡人之手,筝声紧,则若急雨敲阶,筝声缓则如细雨抚桐;张扬似朔风吹雪,舒展如微风拂柳。飘逸时,会使你仿佛看见霓裳仙子翩然起舞,舞着飞旋的衣袂与玄妙的身姿。你再看那弄琴者,信手拔弹,从容典雅,一声声清新的音符从指尖泻出,凉凉的,穿越时空,使你惬意的神情不自觉地随筝音露出。是啊,清风明月下,手握一杯淡茶或一樽暖酒,边品边听。让氤氲香气伴着袅袅筝声而升腾,盘旋。或是学古人的样子,隐居山中,或临溪而驻,煮茶自怡,听筝自乐,在筝乐的海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梦,那将是多么美的享受?!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筝之花开遍祖国大地,就拿古筝曲来说,有描绘自然景趣的,山川河流,日月繁星以及梅兰竹菊;有摹写人的情愫的,思情仇怨,缠绵委婉,含蓄内敛;有刻画英雄气概的,精忠壮志,金戈铁马,铿锵振奋;有宫中之阳春白雪,格调高雅;亦有民间歌调的下里巴人,生活气息十足。真可谓是应有尽有。同时作为重要民族乐器的筝在走过20xx多年的历史后,不但有了自己的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而且古筝艺术也走向世界。据有关消息:台湾约有三十万人在弹古筝,有的中、小学校还规定弹古筝是学生的必修课.姑娘出嫁用钢琴已经过时,而时兴的是陪上一张古色古香的古筝,以示文静,高雅.在日本,港,澳,台,新加坡和西方一些国家也相继掀起了学古筝热,不断地邀请我国古筝演奏家、理论家讲学和传授技艺……

说到这里,亲爱的朋友,你不觉得“渔舟唱晚处处华夏之声,高山流水人人皆是知音”已为时不远了吗?

关于古筝的文化散文:清如古筝,奏心扉

何须天空的蓝弦,曲风淡淡柔情、紧奏的中断,隔墙的聆听,问仵何物清水流淌的阻奏的消雅。眼前的两点清亮,枯萎的鲜花点如清渴,重获绚丽纷香。何时的安矛热茶。人走了,茶自然凉了。抚琴的旋律徘徊回荡。

跳跳快斧,叮叮高符。遥遥逐追,息。情断了,挽留的弦似曾未断。只是险险的,突。回光,灭弦断了,只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窈窕似在宫殿快舞。长袖飞舞,佝偻身姿。舞姿的跳动犹如飞蛾扑火,仅仅丧命,此一命呜呼。

景色的绘奏,妙在其中。乐在其隔,享在其弦。抚琴的佳人,高山流水的雅兴,手足的折的忧情,亡国的仇恨却无能无力。借琴清郁,心麻的焦虑,琴断也不足昔。撒酒的愤怒。……

多情的女人总在成功男人的背后,琴自然是清素的。无情的女子仇恨蒙蔽了她们的双眼。琴顺其自然是紧删的,迎接你的是玉石俱焚。男儿喜琴似之窈窕,女儿喜琴代为抒情。

千里送荔,博贵妃一笑。爱江上更爱美人啊,富丽堂皇却郁郁所终,以古筝私守终身。因琴残留着美人的余香典型的唐玄宗啊,似琴为美人似琴为江山。所谓的开元盛世毁于一旦,所谓的古筝葬送了一个又一个的朝代。妩媚惑主的琴啊,你是一把男儿致命利刃。而又是成功男儿背后的脊粱

乱心的古筝牵动林林总总的弦,在断时蓬生。在风雨时绸谋。

关于古筝的文化散文:古筝与我

终于可以定下心神了,可以什么都不去想,不去过分担忧,一如过去的几年,可以静心继续风雨兼程了。每次凝神深思,静静的我,独然物外,希望能成为隐士,多几分清高与淡泊。此时的我,对古筝散发的魅力情有独钟。

轻狂的我,不知道什么是喜欢,只愿意委婉缠绵却不失响亮明快平和稳重,只在追求着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吟哦;喜欢亲近古筝回旋往复的缠绵,喜欢她以吟猱注的指法阐释出的细腻含蓄和不动声色的茶香酒意般的迷恋。

肤浅的我,不懂得什么是欣赏,只迷恋指尖处激发的种种情愫:缓处如细雨抚桐,舒展时如微风拂柳,紧处如急雨敲阶,张扬时似朔风吹雪;欣赏赞叹古筝弦间暗藏的玄机,欣赏她以古朴的音素让人思绪飞扬,不断地传达着婉约卓绝不失欢快明朗的古韵。

曾几何时,轻狂肤浅的我恋上了古筝的乐调,明快,古朴而又缠绵,但又带着一丝清高。让人在现实中独然于物外,不去刻意追求无奈,但这也绝非我的逃避。似乎盘根错节的心可以稍事休息,矗立于此聆听,想象有长衫的歌女抑或雅士,手抚古琴,或临清波,或对江雪,或背青海,或依东篱,或临暮色,或踏晨露,将心情一并弹入筝中;万事将归于梦幻泡影,化为乌有,只留了那袅袅余音,飘荡不已。莫去问深意:《高山流水》代代相传伯牙鼓琴觅知音;《春江花月夜》散发出的空灵、超然的冷清,《苏武牧羊》的那份苍凉,《渔舟唱晚》歌出渔舟晚景,舟头浪花飞溅,渔民满载而归的喜悦,《秦桑曲》中体味出妇人的执着与坚持,“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不去管《汉宫秋月》中的幽怨,去寻求不同不幸遭遇的共鸣。去亲近《平沙落雁》中群雁盘旋时的欢快活拨,悠扬婉转,去遐想《梁祝》的那份至死不渝,永不分离...

曾也想为自己谱上一曲古筝曲,时而婉转激下,时而高亢激扬,诉说心中的所有的情愫,希望那缠绵而悠扬婉转的弦音能够敲打在我心房的最薄处,只为传达一份荡气回肠的悠远...

※本文作者:※

优美文章
短篇散文
爱情散文
抒情散文
经典散文
心情散文
哲理散文
英语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