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诗词 > 诗词集 > 明清朝廷服饰介绍

明清朝廷服饰介绍

   来源:古今学识馆    阅读: 2.2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1636年-1912年),是由满族人在远东建立的朝代,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朝和清朝常被合称为“明清”。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明清朝廷服饰介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清朝廷服饰介绍

清代慈禧太后

清代皇后服饰——氅衣为清代的妇女服饰,氅衣与衬衣款式大同小异。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气的长衣。氅衣则左右开衩开至腋下,开衩的顶端必饰有云头,且氅衣的纹样也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纹样品种繁多,并有各自的含义。大约在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越多,有“十八镶”之称。这种装饰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继续流行。此图为清代慈禧太后着色照片,头戴钿子,穿宽袖大裾团寿纹氅衣,外套如意云头领,对襟排穗下摆坎肩,前挂念珠,手戴金护指。

清朝武一品补子

清代补服、补子——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方形补子所绣的纹样不同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文官绣飞禽,武官绣猛兽。。

明代皇帝冠饰冕冠

明代皇帝服饰:明朝从蒙古贵族手中夺取政权,对整顿和恢复礼仪非常重视。废弃了元朝的服制,并根据汉族人民的习俗,将服饰制度重新规定。首先制定皇帝的礼服。明太祖认为古代五冕之礼太繁,决定“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余不用。”冕,前圆后方,前后各十二旒。

明代官吏服饰

明代官吏朝服与公服:玉制束发冠及带扣、带钩。束发冠是用金累丝造,嵌以睛绿珠石,有四爪蟒龙盘绕,冠下加额子,插以长雉羽、朱缨。另外,还有玉制的束发冠等。凡遇驾出游幸围猎,内臣太监戴之。戴此冠时穿窄袖绒衣,束小玉带。带钩的使用,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时期,在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出土的春秋墓葬中屡有实物发现,史料也有记载。由于带钩结扎起来比绅带更便利,逐渐被普遍使用,取代了丝绦的地位。至战国以后,王公贵族、社会名流都以带钩为装饰,形成一种风气。带钩的制作也日趋精巧。它的作用,除装在革带的顶端用以束腰外,还可以装在腰侧用以佩刀、佩剑、佩削、佩镜、佩印或佩其它装饰物品。南北朝以后,一种新型的`腰带“蹀躞带”代替了钩络带,“蹀躞”不用带钩,而用带扣,带钩的作用便随之消失。明代再次使用带钩,并带钩与前代的作用也差不多。同时,还起一种装饰作用。

清代暖帽

清代补服、补子-代男子的官帽,有礼帽、便帽之别。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暖帽的形制,多为圆型,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制,也有用呢制、缎制及布制的,视其天气变化而定。颜色为黑色为多。皮毛之类也有分别。最初,以貂鼠为贵,其次为海獭,再次为狐,其下则无皮不用。由于海獭价格昂贵,后用黄狼皮染黑代替,名为骚鼠,时人争相仿效。康熙年间,一些地方出现一种剪绒暖帽,色黑质细,宛如骚鼠。由于此类价格低廉,一般学士都乐于戴用。暖帽中间还装有红色帽纬,或以丝制等。帽子的最高部分,装有顶珠,材质多以红、兰、白、金等色宝石。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按照清朝礼仪: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无珠者,即无品级。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词名句
诗经名句
抗震救灾诗歌
诗歌朗诵稿
毛泽东诗词
红楼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