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 > 史部 > 史記 > 史記選讀的讀後感

史記選讀的讀後感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史記選讀的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史記選讀的讀後感

史記選讀的讀後感1

這幾天,我讀了《史記故事》這本書得第一章——五帝的故事。

這章主要講了五帝;炎帝、黃帝、唐堯、虞舜、大禹的故事。炎帝和黃帝是華夏民族的祖先,他們都是生活在遠古時代。那時,還沒有像今天這樣完善的文字符號系統,人們記述歷史都是靠口頭相傳,炎帝和黃帝的神奇故事就是人們一代又一代口頭相傳下來的。

其中,我最喜歡炎帝了。炎帝不但聰明伶俐,而且充滿愛心,關心人們的生活,全心全意的幫助別人。部落裏的人也關心他尊重他,並推選他爲首領。

一天,炎帝看見許多小鳥在地上啄食着什麼,他過去一看,原來是些細小的植物種子。他拾起幾顆種子放在嘴裏咀嚼,味道甘甜可口。炎帝想:”既然小鳥能靠這種子活下去,人爲什麼不能用它來充飢呢?“於是,他把這些種子收集起來種在地裏?——這就是我們現在吃到的小米。爲了感謝炎帝對農業生產發展的貢獻,人們都尊稱他爲神農氏。神農氏爲了幫助人們獲取更多的食物,又開始遠涉高山大河,遍嘗各種植物,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神農嘗百草“。他發現許多植物中,有很多是可以食用的,有的甚至有治病的功能。他在嘗百草中多次吃了有毒的植物,幸虧及時找到解藥,才掙脫了死神的魔掌。他告訴人們這些草不能吃,提醒人們注意。最後,他嚐到了一種名叫斷腸草的劇毒植物,無藥可救。神農氏不幸去世了。

神農氏爲了人們的利益,歷盡艱辛,不辭勞苦,並因此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種精神永遠受到後人的敬仰。

當然,其他四位也都是好皇帝:軒轅黃帝平息了戰亂,統一了天下,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唐堯關心百姓疾苦,選賢任能,勤勞國事;虞舜仁義賢明,謙和有禮;大禹爲治理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

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都爲華夏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的'精神永世長存。讀了他們的故事,我爲有這樣的祖先而自豪,以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

史記選讀的讀後感2

緊張的考試結束了,迎來了歡樂的暑假!在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是許友彬寫的《消失在醒來後》,它給我帶來了歡樂、悲傷、欣慰、恐懼,既緊張有科幻的情節緊緊扣着我的心,使我忍不住翻開下一頁。

這本書是《20xx年》的續集。故事講的是這樣的:有個12歲的少年徐若宣再一次雪崩和他的母親被埋了,誰知母親與徐若萱都沒死,還穿越到了20xx年······

他看到了與自己失散47年的爸爸,看到了弟媳婦柔情準備去往大蘭島爲自己的孩子(唐氏兒)做開竅手術,但他不知道那手術是危險的靈魂轉移術!當他重返大蘭島時,一覺醒來卻發現自己變成了另個人,他下定決心要找回自己的身體找到媽媽。

最終他用他的智慧戰勝了一切,把不法醫生繩之以法,重獲這美好幸福的家庭!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徐若萱,他是個幽默、調皮但又機智聰明還孝順的一個孩子,他有一顆頑強、不認輸的絕心。他讓我懂得了擁有自己,擁有愛,就是擁有幸福!

史記選讀的讀後感3

在中國這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泱泱文明古國裏,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先賢們留給我們浩如煙海的精神財富——古文典籍。其中,滿天星辰中,《史記》是最爲璀璨,最熠熠生輝的一顆。細細品讀完《史記》,可以是人感到3000年前,羣雄蜂起,英雄拼搏,帝王稱霸的崢嶸歲月。

《史記》爲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所著。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餘字,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了中國第一部,也是最爲的紀傳體通史。

《史記》思想深邃、氣勢開闊、筆力雄放,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通史方法爲歷代”正史“開創先河。其豐富的藝術價值被古代的小說、戲劇、傳記、文學、散文所傳承並不斷髮展。從魯迅”史學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高度評價中就可看出它對後世的影響。

讀《史記》,使我認識了四面楚歌中,烏江自刎的項羽;生靈塗炭中,起兵反秦的陳勝吳廣;緊急危難中,智勇雙全的藺相如;流亡在外,卻終登皇位的重耳……歷史風雲,世間百態,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靈,其中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最爲引人深思。

公元前494年,吳國進攻越國,越國軍隊幾乎全軍覆沒,無奈勾踐只得屈辱求和,按照吳王的要求。勾踐得在吳國服苦役。三年裏,他忍辱負重,一心復國。回國後,他又艱苦奮鬥,勵精圖治,與百姓同甘共苦,最終,”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吞掉吳!“

勾踐臥薪嚐膽,雪恥滅吳的佳話至今爲人們代代相傳,它也爲我們這些”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後人多了許思考:生活在當今的競爭大潮中,應居安思危,勵精圖治,居存思亡,艱苦奮鬥;如果不具有憂患意識,不把目光放長遠,畏懼困難而貪圖安逸,得過且過,那麼,他就會被這個社會淘汰,結果只會像吳王一樣死路一條!

困難與挑戰雖往往給人以挫折,卻能催人奮進,給人以力量,而安逸與保守雖可以暫時保身,但卻可以使人墮落而遭淘汰,所以,遇到挫折,就做一隻同暴風雨抗擊的海燕吧!只有這樣,才能見到雨後的晴天!

史記選讀的讀後感4

讀了司馬遷的《史記故事》,我對我們中華民族的發展和發達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對我們炎黃子孫的堅毅和智慧崇拜的五體投地,對我國自古以來朝代的興替有了比較清晰、深刻的瞭解,特別是《五帝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淺。

炎帝和黃帝是華夏民族的祖先,他們都生活在遠古時代,那時既沒有文字符號記載他們的故事,也沒有安定的生活,人們主要依靠狩獵和採集植物果實爲生,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後來炎帝發現許多小鳥在地上啄食細小的植物種子。他就把這些植物種子收集起來,種在地裏,收穫之後,煮熟食用,味道香甜可口,又飽肚子。於是,炎帝向人們介紹這種穀物,推廣種植這種穀物的方法。爲了耕種方便,炎帝又根據自己的經驗,設計了一些農具。從此,這種穀物,也就是粟子開始了大面積種植,人們能夠獲取較充足的食物。爲了感謝炎帝對農業的生產發展的貢獻,人們尊稱他爲神農氏。

神農氏嚐遍百草,多次誤食有毒的食物,幾乎喪命,幸虧他又找到了解毒的草藥,掙脫了死神的魔掌。爲了不讓人們重蹈覆轍,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仍然去嘗試各種植物。最後,他嚐到了一種名叫斷腸草的綠葉黃花植物。這種劇毒植物無藥可救,神農氏不幸去世了。

炎氏之後,有一段時期非常混亂,各地諸侯乘機而起。軒轅氏決心消除戰禍。他修行德政,安撫百姓,整頓軍旅,收復了各地的諸侯。他又在逐鹿擒殺了南方諸侯首領蚩尤,統一了天下。後來,人們稱他爲黃帝。

黃帝執政後,仍然不忘天下的百姓,只要發生戰亂,黃帝就去征討,掃平判亂,安撫百姓,幫助百姓解決各種困難。他制定曆法,讓百姓按季節播種收穫;劈山開道,方便天下人往來。他成年辛勤地奔波勞碌,從來沒有在哪兒安寧的居住過。

這就是我們的祖先,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創造,他們的無私奉獻,是我們世世代代的楷模。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能長盛不衰,正是因爲他們這種無私精神的普照。他們的精神將永世長存,我們也爲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我們還要把他們的精神世代傳承下去,讓我們的中華民族永遠發達,永遠年青,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史記
三國志
晉書
宋書
南齊書
梁書
陳書
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