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詩詞 > 散文 > 寫景散文 > 偶遊塔爾寺

偶遊塔爾寺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九月的中旬,儘管快到秋分了,可和我們那裏相比,西寧的氣溫起碼要低上十度左右,六點鐘就被早起的朋友敲門打戶的叫醒了,雖然暖了一整夜,被窩還是潮乎乎的,但伸伸胳膊卻感覺到房間空氣比被窩更加冰冷。不願起牀但又不得不起牀。

按照昨晚的計劃,六點起牀,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吃飯,然後趕往距西寧市二十餘公里外座落在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的塔爾寺。而且只能是走馬觀花遊覽一下便要馬不停蹄地返程,還有八百多公里路途要趕。

到了塔爾寺,那裏已經人頭攢動了。朋友正在考慮車該往那停,猶豫間點了一下剎車,車立刻就被一羣穿着藏族服飾的女孩圍了個水泄不通。仔細一看,原來全是自薦的導遊。挑了位眉目還算清秀,口齒伶俐的,便匆匆通過一條兜售紀念品的小街,來到了面積不大、矗立着一字排開的八寶如意塔的寺前廣場,這是始建於1776年爲紀念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長9.4米,底座面積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磚砌成,腰部裝飾有經文,每個塔身南面還有一個佛龕,裏面藏有梵文。

以前從沒聽說過塔爾寺,或是聽說了沒留意,賓館的服務員卻說它太有名了:來到了西寧,不遊塔爾寺等於沒來。而且賓館門口一輛輛載滿乘客趕往塔爾寺的中巴,讓我們深信了它是值得一遊的。

我們是帶着好奇一路遊覽下來的。

原來塔爾寺的來歷極富傳奇。藏傳佛教格魯派清靜法門的創始人宗喀巴1357年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香薩阿切把胞衣埋在了剪臍帶滴血處,後來長出了一棵菩提樹。樹有葉子十萬片,每片上現出獅子吼佛像一尊。於是其母在此建立一座小塔,所謂塔包樹。後人又在小塔的基礎上建起了大銀塔,形成兩塔包一樹,塔爾寺的名稱由此而來。

後來,以漢式宮殿三檐歇山式建築將大銀塔蓋在了殿中,稱爲大金瓦殿。據導遊說,現在這棵菩提樹還活着。大金瓦殿初建於公元1560年,公元1711年青海蒙古郡王額爾德尼佈施黃金1300兩,白銀一萬多兩改屋頂爲金頂,形成了三層重檐歇山式金頂,1740年西藏郡王臺吉羅鼐索南多傑用白銀2.7萬兩重鍍金瓦,並在屋頂安裝寶瓶、金幢、金鹿等寶飾,殿內懸掛着乾隆皇帝御賜的金匾“梵教法幢”。由於兩塔包一樹,塔內的菩提樹停止了生長,可他的根系卻在殿外努力地生長起來,此謂母子連心。大金瓦殿的檐下,年輕的小彌撒一下接一下虔誠地頂禮膜拜,地板被向佛之心磨的油光鋥亮。

大金瓦殿是塔爾寺最雄偉莊嚴的建築,有“世界第一莊嚴”之稱,由於殿頂使用的是鎦金瓦、還有數十座一、二公尺高的金幡、寶瓶等,在藍天白雲下,大金瓦殿顯得輝煌燦爛,肅穆之情油然而生。

平生裏第一次見到了菩提樹,我默唸起記得的一句佛家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什麼意思呢?曾經以爲悟明白了,可更多的時候還是迷惑。佛家的偈語永遠是那麼寓意深奧,如果那麼淺顯那麼輕易地讓我們懂了,那些大師們也就用不着畢其一生來苦修了。所以我們永遠只能是俗人。

一路遊覽下來,遇見的拜佛者均口中唸唸有詞,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唵嘛呢叭咪吽。只是以前不知道何意。問導遊,才知道這六個字謂之“六字真言”,在藏傳佛教中看作是經典的根源,主張信徒循環往復地吟誦,這樣才能廣積功德,功德圓滿,方能解脫。通俗一點講,這六個字的意思就是:啊!願我功德圓滿,與佛結合。

塔爾寺對我來說,感受到的只是它動人的傳說,建築的歎爲觀止。如我遊覽過的每一處廟宇,雖都會有一些感慨,可說不出來,即使說出來了也雜亂無章,也許是自己心存雜念,六根不淨的緣故吧。

偶遊塔爾寺,收穫是什麼呢?

  

偶遊塔爾寺
※本文作者:靜靜地回…※

優美文章
短篇散文
愛情散文
抒情散文
經典散文
心情散文
哲理散文
英語散文

每日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