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作文 > 家鄉的作文[優選]

家鄉的作文[優選]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鄉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的作文[優選]

家鄉的作文1

我的家鄉在陝西,那裏有許許多多的小吃,雖然算不上精品,但是也不差,平平淡淡的,今天我就要介紹我家鄉的小吃之一——鍋盔。

鍋盔又叫鍋魁、幹饃,是陝西省關中地區以及甘肅省武威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地方傳統風味麪食小吃。餅大直徑二尺外,又圓又厚像鍋蓋。

鍋盔源於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後發展成爲風味方便食品。料取麥面精粉,壓稈和麪,淺鍋慢火烘烤。省外人編成的順口溜“陝西十大怪”中,有一怪爲“烙饃像鍋蓋”,指的就是鍋盔。關中較爲著名的有乾州鍋盔、涇陽鍋盔。武功縣鍋盔、長武縣鍋盔、岐山縣鍋盔,扶風縣鍋盔,鳳翔縣鍋盔,西和鍋盔。

鍋盔還有一個來歷據說鍋盔最初不叫鍋盔,因其外形酷似樹墩的橫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餅”。當時秦軍行軍時士兵配發的墩餅,一個都有五六斤重,一個墩餅的直徑大約在50~60釐米左右,厚度也都在15釐米左右。而且士兵的攜帶方式也很獨特,兩個墩餅爲一組,在每個墩餅上鑽兩個眼,用牛皮繩繫好,前胸、後胸各搭一個,如同民間過去常用的褡褳一般。這一特殊的攜帶方式在突遇作戰時,墩餅竟成了極好的單兵護具,起到了盔甲(防彈背心)的作用,更難得的是,敵軍射過來的箭,紮在墩餅上,被秦軍士兵拔出來後,又可用來射殺敵軍,墩餅能“吃箭”,也成了秦軍獲勝的一大法寶。而後士兵們便把墩餅作“鍋盔”,即用鍋烙出來的硬麪盔甲。“鍋盔”也由此而名聲大振。秦人出門,家中必烙鍋盔,讓出門人帶上,這一習俗延續至今。

唐代官兵在爲武則天修建乾陵時,因服役的工匠人數很多,往往爲吃飯而耽誤施工進程,於是一名士兵就把麪糰放進頭盔裏,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了餅,把這種餅稱之而鍋盔。這就是鍋盔的`三個來歷

鍋盔的做法也很簡單溫水250克化開酵母粉3克,加入麪粉500克,和成麪糰,放置在溫暖的地方,發酵至兩倍大,清水220克加入麪粉500克,和成麪糰,醒發,發酵完成,加入乾麪粉,揉成硬麪團,發酵麪糰和死麪團揉好,取一半發酵麪糰和一半死麪麪糰,切片,開啓電動壓面機,將面片放入,邊壓邊添加乾麪粉,至壓成平整硬度大的面片,直至壓到邊緣平整,硬度較大,關機,將壓好的面片疊起,用擀麪杖將面片的寬度按壓變寬,取一個大小和自家鍋子相近的模具,取形,用到切掉邊緣,用牙籤,扎眼,儘量扎透瓶蓋,在上面印花紋,餅放在溫暖的地方,醒發半小時以上,爐子上再放架子,使鍋子離火苗相對遠些。將平底鍋放在上面,開小火,將餅放入,表面噴水,撒白芝麻,蓋蓋子,小火,燜至兩面金黃色即可(一面大約燜30分鐘,翻面後20分鐘左右,也要根據火力大小而定)翻面,燜至金黃色。

鍋盔的吃法也千奇百怪,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加許多的菜或者肉。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加東西。如果想吃別的口味可以在製作過程中加上調料但是不要放太多。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已經垂涎三尺了呢?歡迎你來到我的家鄉陝西。我們陝西人隨時歡迎你。

家鄉的作文2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詩形象地寫出了古代春節家家戶戶忙裏忙外的熱鬧景象。而如今各地的春節雖然大同小異,但家鄉獨特的民風民俗也別有一番趣味。

在小年那天,家家戶戶都開始張貼對聯,有些人家依舊貼着用毛筆潑墨的傳統宣紙對聯,有些人家張貼着有立體藝術字的對聯,有些人家甚至將一句祝福語拼成一個字,如“招財進寶”,“萬事如意”等。不過每家門口都無一例外,貼着一個“福”到了!

到了臘八節,定要喝臘八粥。臘八粥一般是用:紅豆、黑豆、芸豆、小米、蓮子、蠶豆、紅棗、桂圓等熬製成的。在家鄉有一個關於臘八粥來歷的傳說:一對夫妻,男人好吃懶做,成天到處閒逛;女人揮金如土,不肯安分持家。如此這般,雄厚的家底也被他們揮霍一空。到了臘八這天,實在沒有糧食可吃了,他們終於醒悟,於牆角、鬥縫、甚至老鼠洞裏搜出了許多雜七雜八的糧食熬成一鍋粥。這便是臘八粥。

因此,我從這個傳說中想明白了:節約糧食,不揮金如土,安分學習,才能不落得與他們相同的下場。所以一些傳說未必無益,只是需要我們認真揣摩其中的意理罷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盼望着,盼望着,大年三十終於款款走來了,這天,城裏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家鄉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更要有好意頭:招菜代表招財,雜素代表豐收圓滿等等。全家人聚攏暢所欲言,一年來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全都一一道來。飯後,老人對兒孫們講起了他們兒時的習俗,感嘆如今雖是過年,年味卻淡了……

在他們的兒時,過年可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在他們的記憶中,過年纔有最豐盛的飯菜,最熱鬧的集會,最衆多的燈籠,最紅火的街道,最厚的`壓歲錢。他們的童年資源匱乏,有時甚至連飯都吃不飽。在他們眼中,這些如今習以爲常的事物是多麼稀奇珍貴,彷彿置身於夢幻世界。是呀,老一輩的感慨讓我懂得要珍惜身邊的幸福!

笑着、鬧着、談着,轉眼就到了大年初一。這一天,是需要吃年糕和芝麻的。年糕意味着“年年高升”,芝麻意味着“節節高”。在這天裏,有的人家會煎一條半熟的鯿魚,取“年年有餘”之意。這天也需要去各個親戚家拜年。拜年也是小孩們的專長。一進門,孩子們就擁過來,嘴裏說些祝福語,嘴甜的便迎來陣陣誇獎,還可以得到糖果和一個大大的紅包。

年過得好快,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熱鬧的巔峯。“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在中國古代,只有元宵節是不宵禁的。在這一天大家都去趕燈會,“千樹萬樹繁花開”,元宵燈會、廟會、皮影、糖人、猜燈謎、舞獅子、看戲都令人流連忘返。回到家裏,吃一口甜糯軟香的黑芝麻湯圓,更是“滋滋”渾身暖。

元宵過後,生活開始步入正軌,一切都恢復正常秩序。

這便是家鄉的春節,蘊含着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民風民俗多樣性的體現,更表現了中華傳統文化歷久彌新,不斷髮展壯大。雖然春節過完,可我還在回味之中……

家鄉的作文3

我的家鄉在荊州古城,是個美麗的地方。它溫暖富饒,含情脈脈地庇護着它的子民。微風拂過樹梢,沙沙的聲音就是家鄉美麗的歌聲,悠揚婉轉,此起彼伏。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在家鄉傳唱

每年夏天,我都會回一次故鄉。每次一出火車站,都有一支小型的親友團過來接我們。有時候是萬楊叔叔帶着彤彤妹妹,有時候是姑媽她們。見面之後就帶我們去吃飯,我們湖北人都喜歡吃辣,每次餐館飯菜都特別好吃。

回到家鄉後一般住在外公外婆家。每次回家,他們高興的像過年似的,拿出好吃的招待我。外婆做飯,外公買東西,不一會兒,香噴噴的飯菜就端了出來。早晨,聽到的第一聲不是媽媽叫我起牀的聲音,而是一聲清脆的雞叫。每天早餐要不是外公買好了幫我端過來,就是爸爸媽媽帶我出去吃。湖北的早餐品種多樣,有熱乾麪,米豆腐,豆腐皮子,鍋盔等等。熱騰騰的熱乾麪上澆上羹汁,發出醉人的香味,我要使勁憋住氣,口水纔不會留下來。

依稀記得走在老南門外的西堤街裏,隱隱約約,一隻大手牽着一隻稚嫩的小手。那是一位老人牽着一個小孩。小孩問老人:“這是什麼花?”老人說:“這是石榴花!”如今小孩已經長大,老人已經年邁逝去。我就是那個曾經的小孩,老人就是我親愛的外公。外公已經走遠,但我會永遠記住他。我會健康成長,努力學習,這是對外公最好的紀念,家鄉的小巷,留下我童年的印記。

每次回到家鄉,姑奶奶家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因爲他們家是賣玩具的',每次去,都會順一點玩具回來。每次返回佛山,姑爺爺和姑奶奶就會笑盈盈地帶着玩具爲我們送行。姑爺爺和姑奶奶還有一個家在農村。夏天,我們會去他們農村的家,家的周圍都是農田,藍天白雲,莊稼茂盛,甚是好看!到了那裏,姑爺爺就去給我摘蓮蓬吃。姑奶奶就做我最愛吃的辣椒粑粑。她知道我愛吃這些,每年回家都會做給我吃。如今他們的身體大不如前了,我希望他們身體永遠健康,將來我長大了好好報答他們。

起風了,風從家鄉吹來,帶來了家鄉泥土的味道,帶來了清風拂過樹梢的聲音,家鄉是首悠遠的歌,悠悠揚揚,此起彼伏。我雖然出生在廣東,但我是湖北人,家鄉的歷史,家鄉的故事,家鄉的歌聲,永遠在我耳邊迴盪。

家鄉的作文4

我的家鄉位於汕尾市遮浪街道,是海邊的一個小漁村。每逢春節來臨之際,在外求學、工作或做生意的人們大都回到了家鄉。家鄉的人們在臘月到來時,早早地把樓房裏裏外外,仔仔細細地收洗一通。臘月二十過後便開始準備各種各樣的春節用品,除了買年飯的菜餚、美酒、飲料之外,還要買新春聯、紅燈籠、花卉、年桔和年畫。哎!各種各樣的年用品數都數不完。

到了除夕,每家每戶都貼上了紅對聯,掛上了紅燈籠,還給大門披上大紅花。屋子裏早已收洗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孩子們早早地洗過澡,穿上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家裏悠閒地聽着新年歌,等着吃年夜飯。

大概到下午四點半左右,各家各戶便開始吃年夜飯了。雞鴨魚肉,各種各樣的菜餚應有盡有,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大家都吃得非常高興。吃過年夜飯,各式各樣的文娛節目都來到村裏表演。有舞獅的。唱戲的……總之歌舞昇平,鑼鼓爆竹聲聲喧天響。這時在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們都互相祝福,同聲同氣說着新年好。恭喜發財。而小孩子們都玩耍着,煙花鞭炮響個不停。這時大人們會給孩子們發一個紅包,以示新年祝福,祝福孩子們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學業進步。中央臺的`新年聯歡節目開演時,全家人又坐在一起收看節目。

到了大年初一,孩子們更是開心得不得了。踏出門,街上的行人更是不計其數,尤其是小孩子。我們這裏大年初一有很多擺攤的,有賣糖葫蘆的、甘蔗的、燒烤的。吃的、喝的、玩的,應有盡有,琳琅滿目。眼看着這麼多好吃又好玩的東西,小孩子們都不知道要買什麼好。而大人們卻一直閒逛着,說說笑笑,快樂極了。

新年的喜慶活動要到到初七才結束,過了初七,外出的人們又開始背起行囊紛紛坐車出門,在家的人們也開始工作。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春節。我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人們純樸善良,我真誠地歡迎大家都來我的家鄉做客,感受漁村的淳樸民風民俗。

家鄉的作文5

秋天的時候,東陽山上的情景可真壯觀,滿山遍野的棗樹連在一起,金黃的落葉就像金色的海洋,金光燦爛。當然,它的四季也有很多變化。

春天,棗樹抽出新的枝芽,長出嫩綠的葉子,農夫們忙得熱火朝天,他們每個月都要抽出一定時間來給棗樹們澆水、施肥。太陽落山了,當家家戶戶縷縷炊煙升起的時候,農夫們就該回家了,他們慢吞吞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雖然很累,但他們非常的快樂。春風姑娘輕輕地唱着歌,吹着風,把小棗樹提高了一點點,又提高了一點點。

夏天,小棗樹已經長得很高很高,葉子已經很多很茂盛,從遠處望去這一片片棗林就像綠色的海洋,小動物們也趕來湊熱鬧,小鳥在棗樹上飛來飛去,好像很快活的樣子,小松鼠在樹下竄來竄去,不一會兒就爬到了樹頂端,小狗調皮地在樹下撒了泡尿,代表這裏就是它的地盤了。淡黃色的棗花在枝頭爭相開放,真是功夫不付有心人呀,真要感謝農夫們,把小棗樹養得那麼好,農夫們看見這場景,笑得可歡了,每一天過得都很快樂。

秋天,豐收的季節,棗子當然也不甘落後,一個個紅紅的小棗子掛在金黃的棗樹上,樹葉也都變黃了,從遠處看去就像是金黃的'海洋。農夫也上山來了,他們唱着歡快的歌曲,踩着肥沃的農田,開始採摘棗子。當然小朋友們也不會放過這個非常好的機會來一場棗子大戰,他們隨手摘下樹上的棗子,分好自己的營地,就開始朝對方的營地扔棗子,只要誰被扔到,誰就算輸了。農夫看了心理可不好受,他們連忙阻止,可小孩們就是不聽,那些小孩越扔越歡,都快把一棵棗樹上的棗子扔完了,農夫們的心好痛呀,這些棗子真可憐。

冬天,雪姑姑降臨在棗樹的身旁,它對棗樹叮嚀,提醒棗樹明年也要長得更茂盛。整個農田也被蓋成了雪地,小動物們也鑽進洞裏和窩裏冬眠了,山上可安靜了,一點聲音都沒有。

這就是我的家鄉,這就是棗子的天堂。

家鄉的作文6

總希望,可以定義春天。

我說,春天是善解人意得。它是江南寂寥時故人遙寄得一枝祝福,是相思紅豆採擷得佳期,是對去年花裏別後重逢得祝福。它知道,在忍耐了秋天得哀思與冬日得單調後,乾涸寂寥得心是多麼渴望春天得潤澤。於是它便藏在一陣風中,悄悄地來了。

你卻說,春天是不解風情得。任惜春常怕花早開,依舊落紅無數。一夜得雨疏風驟,便綠肥紅瘦。空嘆“枝上柳棉吹又少”,只是“多情卻被無情惱”。春天總是匆匆,太匆匆。等不及花褪殘紅,甚至未喚醒人們對於春天得全部記憶便飄走了。

我說,是詩成就了春天。隔着厚厚得窗簾和玻璃,如果不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人們如何讀得懂飄逸得春雨?沒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沒有“多少樓臺煙雨中”,北國得我們如何能體味南朝春日得深邃迷離?

你卻說,是春天成就了詩。草長鶯飛,楊柳拂堤,紅杏出牆,春色滿園,春天本身得魅力是無與倫比得。纔會惹得文人雅士勝日尋芳,柴扉久扣,纔會有“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我說,春天是宣紙上塗抹得幾筆寫意。嫋嫋鵝黃着地輕垂,一泓鴨綠粼粼而起。溼潤得土壤上鋪滿了嫩綠得萌芽,茫茫碧草上點綴着星星繁花。蔚藍得天空上也會掛幾絲雲,陽光柔柔得像是爲畫面撒上淡淡得金黃。

你卻說,春天是精心勾勒得工筆:在一座清幽空寂得山中,藏着一座清幽空寂得古寺。春雨洗刷過得夜晚,明月透過參差斑駁得松枝落下清輝,清泉淙淙地伴着古寺梵音流在石縫之間。春雨後得泥土特有得香味瀰漫於畫室之中,這纔是春天。

我說,春天得美在於它得百花怒放、國色天香、雍容典雅、嬌俏玲瓏、馨香可人……,那萬紫千紅爲東風而爭妍得畫面所展現得,是它得生命力之所在。

你卻說,春天得魂在於矜持得春雨。潤如酥得小雨是溫順得,清明得小雨是斷魂得,煙花三月得細雨是多情得。最有味道得是黃梅時節家家雨,那時節“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纔是真正得詩情畫意。

哦,原來春天在每個人得辭海中都有不同得解釋,原來春天是不可定義得。

家鄉的作文7

我的家鄉是一座不大的山城,坐落在浙西南的中部,它其貌不揚,但總會帶給我很多美好的回憶。在這裏,裝載了着我所有的淚水與歡笑,每每想起她,我就想到: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縉雲我的家鄉。

說起家鄉,想必大家聽到最多的就是仙都吧。仙都景區小橋流水潺潺,人家炊煙裊裊,石筍高聳入雲,的確是一個人間仙鏡。因爲評下5A景區後變得更加火爆,可是遊人來到縉雲直奔的地方。但像我這樣土生土長的縉雲人,去得多了也便沒了興味,走走小巷子裏,風光無限。

一次車的偶然經過,我瞥見綠化帶上的那一點白,以爲是雪,急忙下車,原來是含苞待放的梅花。你看那白梅,真是像極了純白的雪,只是那雪花融化之後,留下的只是一灘水跡,華而不實,若有若無。而梅花,她是真實的白色,帶着一點淡淡的粉,如楊貴妃一抹傾城的回眸微笑,讓人深陷其中,又似乎帶着一絲似有似無的芳香,穿越着人們的心靈,想要去抓住,它卻是消瞬即逝的。人們總喜歡折幾枝梅花帶回家,插在精緻的花瓶裏,每天回家都少不了多忘她幾眼,這大概便是梅花的一份淡雅和古風吧!

到了冬天,這號稱石城的.縉雲便少了很多的色彩,但綠色卻不少見,你一定會說,這有什麼奇怪的,草坪不是嗎?!錯了,一個小石城,比不了大城市,哪來那麼多草坪呀,它是隨處可見的小青菜。爲了一冬天有足夠吃的小青菜,農戶們會不停地播種。可我總覺得冬天的小青菜與平常的小青菜不一樣,冬天大概是冷的原因,小青菜的莖都是晶瑩的,如一塊翡翠,楚楚動人,飽滿的汁水像是能擠出水來。在我的眼裏,冬天的小青菜還帶着一份濃濃的年味,還是我的外公外婆在我們回家時一份滿滿的熱情,也是我們離開時塞入手中一大袋的溫暖

不等柳樹舞動,不等柳絮吹起,不等鶯鳥飛回,不等花紅柳綠。冬日這些事早已打開了我心中的小美好!哦,我的家鄉縉雲!

家鄉的作文8

我的家鄉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裏,那裏沒有桂林山水的秀麗和恬雅,也沒有長江山峽的雄偉壯觀,更沒有張家界風光的神奇和獨具一格,那裏有的,不過是其它地方沒有的字根表和和諧,但正是因爲這種寧靜與和諧,讓我深深的愛上了我的家鄉。

春天,百花盛開、綠樹成茵,冰雪開始融化房屋上、樹梢上、路邊上,一片片積雪在陽光的照耀下開始慢慢地滴水,細細諦聽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彷彿神祕幽遠的江南絲竹裹着萬般柔情,從地下嫋嫋迴旋上升,動聽極了,優美極了,讓人陶醉其中,留連忘返,農民伯伯在地裏忙着播種,小朋友們也都出來活動了,到處一片繁忙與和諧的氛圍。

夏天,人們在河裏面游泳、嬉戲,享受着戲水的歡樂,晚上的時候,人們“開軒面場圃,把灑話桑麻”坐在自家門前乘涼每當這時候,我都會搬來一根小板凳,坐在姥姥家門前的.大柳樹下,依偎在姥姥的懷裏,聽她說那童年往事,然後在她溫暖的懷抱裏睡着。

秋天,稻穀熟了,田野裏一片金燦燦的景色,農民伯伯在地裏忙着收來年的糧食,雖說很辛苦,但他們露出了燦爛而又淳樸的笑容心裏美滋滋的,晚秋時節,像火一樣紅的楓葉落了,在夕陽餘輝的照耀下,從樹上打着轉的從空中飄零下來,好似一個美麗的少女正在跳着伏美的舞蹈。

冬天,雪姑娘給大地母親穿上了一件銀白色的棉衣把樹木銀裝素裹,美麗極了,潔白極了,小朋友們在地上打滾推雪人,熱鬧極了。到處都是一片片動人的景色,絲毫感受不到冬天那刺骨的寒氣,村裏的家家戶戶都在忙着宰豬殺雞,置辦年化,到處是一片片熱鬧,喜慶的景色:“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蘇屠。”

家鄉是一首詩,家鄉是一首歌,家鄉是一棵樹,它給了我優美的旋律,給了我依靠的肩膀。無論在什麼時候,它總是會默默地支持我,鼓勵我,給了我奮鬥的勇氣,你們說,這樣的家鄉,能不讓我家上它嗎?

家鄉的作文9

雖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但我相信,各地的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習俗——祭祀祖先,一般都在清明節和農曆年的末尾。而我的家鄉,對先祖的祭祀尤爲隆重。

我的家鄉祭祀祖先的大型活動一年就有四次,分別在清明節、七月半、冬至、農曆年前。

每到這樣的日子,爸爸媽媽總將這一習俗,發揮到淋漓盡致。通常祭祀祖先時用菜是七道,但在清明和年三十的時候會增加到九道,菜更是多種多樣,有雞、魚、豬肉、牛肉、筍,青菜,芹菜……祭祀前幾天,不管是奶奶,還是外婆,總會親手用錫紙折很多的金銀元寶,並且放在太陽底下曬曬,據說這樣老祖宗用起來會更值錢。

祭祀那一天,爸爸媽媽早早就出門買菜了,我在家中排椅子,放盤子,分工明確。爸爸媽媽把菜燒好之後,挑選一個吉時,把酒菜按順擺上,同時也會擺上六個蘋果和六個橘子加兩杯白茶,讓祖宗們吃好喝好。

一切準備就緒,可以給祖宗燒紙錢了,爸爸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紙錢和元寶點燃放入盆中。我和爸爸都要給祖先燒紙錢,據說這樣老祖宗會在陰間保佑家人。燒完紙錢要輪流給祖先磕頭。爸爸最先磕頭,只見他雙目緊閉將雙手併攏靠在額頭上拜了三拜,嘴裏輕聲的禱告着,然後畢恭畢敬地彎下身子鞠了三個躬,連續三次後站了起來。看到爸爸恭恭敬敬虔誠拜磕的樣子,我也學着爸爸樣子地拜磕了起來,媽媽則在我磕頭的時候站在我旁邊爲我說好話:“老祖宗,保佑我們顏安,健康聰明,學習進步,爭取考上清華北大。”聽了媽媽的好話,我更加虔誠的磕拜起來,但是我知道要實現這個美好的願望,除了祖宗保佑還是要自己認真努力學習的'。

單說清明節,上午供完祖宗後,下午一家人都要去上墳掃墓。所謂掃墓,除了祭拜祖先,還需清掃墳地,添加新土,敬獻鮮花。我們先是把墳地周圍的一些雜草雜樹去掉,把墳邊的落葉掃到旁邊去。記得有一次爸爸爬到了墳頭上去,把墳上的雜樹都給砍掉,可我問爸爸爲什麼要整理的這麼幹淨,爸爸說:“子孫後代發達的人家都非常重視祖墳的環境和風水,這樣老祖宗才能保佑子孫後代興旺發達。”接着爸爸將買來剪好的白色錢紙放在了墳頭上,用一頂土帽子壓着,風吹着白色的錢紙就像老人的白髮一樣飄飄然。之後在墓碑的前面擺上兩盆鮮花,有的人家也會擺上兩盆鮮果。最後我們將燒冥鈔送給老祖宗,讓老祖宗在天堂享福安樂。我磕頭時爸爸便在旁邊給我講各位老祖宗活着時平凡事蹟。

望着那縷縷青煙繚繞,我彷彿看到了我的先輩們不辭辛勞努力培育後代的景象,沒有他們的辛苦付出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要時常懷念我們的先輩,把他們銘記在心中

百善孝爲先,這種祭祀祖宗的風俗傳統,要世世流傳下去。

家鄉的作文10

午夜時分,我曾不知多少次的回憶起故鄉-------故鄉的月、故鄉的水,一切都是那樣耐人尋味。

記得我的童年,是在梔子花的香氣中度過的。從我記事起,村子裏最多的就是梔子花了。一朵朵潔白的花,星星點點的掛在枝頭,在茂密的枝葉下半遮半掩,更添幾分韻味,風輕輕拂過,那才真真是“香飄十里”。梔子花雖香,卻不似夜來香那般濃郁,只是淡淡的,清淺而又平和,有着能安撫人心的魔力。村子裏的人們都愛極了這清雅芬芳的花兒。每戶人家都會種,不爲別的,只因這花兒不似牡丹、芍藥那般豔麗的咄咄逼人,也不似百合、白菊那般素淨而平淡。這花是樸實的、純淨的、接地氣的,一如故鄉------還有故鄉里的人。

小的時候,祖父總是極爲用心的栽培花圃裏的梔子花,因此梔子花的長勢極爲喜人,我家的梔子花,也因此而聞名。院前的花圃,一到盛夏,總是人滿爲患。我見那花骨朵兒嬌小玲瓏,極惹人愛憐,心下十分喜愛,便伸手去揪,誰知手纔剛剛伸出去,便被祖父毫不留情的打了回來,我委屈極了------要知道,祖父雖然爲人一絲不苟,對我卻是極爲寵愛,我還從未捱過打。我正要哭出聲,卻被祖父嚴肅的神情嚇得一時忘了反應。祖父深深的看了我一眼,那眼神極爲複雜,有心疼,有無奈,但更多的,卻是堅定。“陳辰,你要記住,這花兒是有靈氣的,雖然是我種下的,卻不見得是我的.。這花好,村子裏的人過得上好日子,也算它一份,爺爺不會說啥大道理,但這花兒給咱們轉了運,咱們村子裏的人呀,就摘不得。”祖父那時的樣子,讓我感到熟悉,這句話我也好想聽到過不止一次,卻總是想不起是何時聽到過。

至今,我才恍然大悟,祖父那時的神情,曾出現在故鄉的每個人臉上,或許,還有我的臉上。祖父說的那些話,我不曾在別人口中聽到,但故鄉的每一個人,都在用行動實踐。

九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足以讓一個人忘掉很多東西,卻始終有一些放不下的。

家鄉的作文11

“苦甲天下”的通渭是我的家鄉,它雖然貧窮落後,但卻充滿着藝術的氣息,因爲它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的美譽。藝術是什麼?藝術是一種美,或者說是多種美。藝術的種類很多,可以分爲琴、棋、書、畫、樂等,所以也蘊含着多種意思。

通渭人對書畫的喜愛程度是近乎於酷愛的。“家中無字畫,不是通渭人”,走進每一戶通渭人家,都能感受到通渭人對書畫的熱愛,家家堂屋的牆壁上都會掛字畫,少則三四副,多則五六副。

午後清閒的時刻,常常能見到通渭人在屋裏互相切磋書法的情景,這種景象十分普遍,幾乎處處可見,這是其他地方所見不到的。如果來到通渭旅遊,回去時不帶上兩幅字畫是不行的.,就好比來陝西不吃泡饃,來天津不吃包子一樣。

通渭人大多數都會寫毛筆字,中書協、省書協中通渭人很多,他們的作品倍受人們喜愛。通渭的許多孩子,他們的毛筆字也是十分了不起!在每年的青少年書法大賽中,通渭選手總拿金獎,我們學校劉老師的兒子劉海還被評爲“十佳少年”!上學期北京大學學生書法大賽中,拿了一等獎的還是我們通渭學子。

作爲通渭人,要是不會寫毛筆字,準會被人家笑話。故而十個通渭孩子裏面肯定有五個是學書畫的。書畫課上,大家都在教室裏認認真真習帖學寫字,調色學畫畫,洗過毛筆的水不知能形成多少個洗硯池!每到週三的書法練習時間,原本喧鬧的教室會立刻安靜了下來。大家紛紛取出自己的筆墨紙硯,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桌子上,接着就拿起毛筆,蘸上墨汁,專心致志地在宣紙寫起了大字。有的儼然書法家氣派,字體灑脫;亦有初學者雖筆畫歪歪斜斜,但他練字時眼中透出的執着,便可知他定有潑墨揮毫、意氣奮發之日!

“翰墨飄香”便是通渭的代言詞,書畫便是通渭的特色,這就是我的家鄉――藝術通渭。

朋友,不知你是否想來這充滿藝術氛圍的地方呢?

家鄉的作文12

縱觀雲捲雲舒,花開花落,唯一永恆的是那段美好的回憶……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中我已多年未回家鄉了,坐在車中,無暇顧及沿途的風景,直到那座熟悉的古宅映入我的眼簾,藉着爺爺回鄉採白果的機會,我又踏上了這片久違的土地。

走進古宅,因多年無人打理,鐵門已被鏽蝕,遍佈飽經滄桑的痕跡。推門而入,院內雜草叢生,當中立着的那顆枯死的橘樹,一下子打開了我記憶的閘門,思緒如潮水般涌來……

小時候,我特別愛吃橘子,爺爺便移來了這穎橘子樹,在我的細心照料下,它由一穎小樹苗長成枝繁葉茂、結滿果實的大樹。看着樹上的橘子,我垂涎三尺。

一天,我忍不住摘了一個下來,火急火燎的剝開,放入口中,卻是足以令人牙齒髮抖的酸澀,臉不由得皺到了一塊。爺爺臉上洋溢着慈祥的笑,略帶責備的說“小饞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

那時,我雖並不瞭解這句話的含義,但卻深深地記住了,如今想起,嘴角不覺揚起一抹不易覺察的微笑。

再向院裏走些,就到了屋檐下。記得一個細雨濛濛的下午,(範文網 )我在房間裏倍感煩悶,便到屋檐下透透氣,看到奶奶坐在那忙活着,我便端了個小板凳坐在一旁。

奶奶看到我,似乎知道我的.心思,笑吟吟地說:“奶奶給你猜個謎語,”頓了頓說“千條線,萬條線,落入水中皆不見。”

幼時的我苦思冥想,絞盡腦汁卻始終沒有猜出謎底。奶奶含笑指了指外面的雨,我頓時恍然大悟。時至今日,我的書架上仍放置着一本《謎語大全》。正是那個謎語激起了我對文學的喜愛,令我敲開了文學的大門。

不知不覺,臨近傍晚,夕陽西下,晚霞染紅了天邊,美不勝收。走在羊腸小路上,清風徐來,好不愜意。兩旁金燦燦的麥穗,彷彿給大地換上了金裝,一眼望去,一派豐收的景象。

夜幕降臨,夕陽收起了最後一抹餘輝。四周漆黑一片,擡頭仰望,空中繁星點點,月色朦朧,不禁回憶起我和鄰居家小姐姐坐在院子裏數星星的情景。那時頗有點“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韻味。

正當我沉醉於皎潔的月色中,家鄉半日行便在我的意猶未盡中也落下了帷幕。但我相信,不論身在何處,在家鄉那片土地的美好回憶會一直在我心中珍藏……

家鄉的作文13

小時候的我,總喜歡和玩伴們在這條小路上玩耍,在這條路邊摘着野花,編成花環,戴在頭上,有時候會看到一株蒲公英,就會跑過去,然後嘟起嘴巴。使勁的吹,瞬間蒲公英漫天飛舞,在小路飛快地炫舞,小路恍如變成了它們的舞臺。小夥伴們有時候會在我們這個小天地裏扮家家,用小路邊的泥土和水混在一起,做成泥人,在小路上玩耍。

在秋收的季節,小路兩旁的稻子早已成了金燦燦的,和悠長的小路配在一起,顯得很愜意,時不時地會傳來我和夥伴們的嬉笑聲。

到了上學的年紀了,每天從這條小路經過,和小時候在這條小路上的感受截然不同,獨自一人走在小路上,多了一份寧靜,也多了一份思考,小路陪伴我走過小學的歲歲月月,每次傍晚放學時,走在這條路上,挎着書包,總覺得心中無限地放鬆,望着悠長窄小的路,自己有時也會和它較勁,調好秒針,和它來一場比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這條小路上狂跑,每一次的超越,心中都是一陣竊喜,其實心中知道:我並不是在和小路比賽,而在和自己比賽。一旦到了夏天,小路就多了泥土的味道,夏天正是插秧苗的季節,因此小路兩旁也在這個季節忙碌了,田地的水溢到了小路上,使小路原本是乾爽的土路現已變成了一條小小的水路,我只好每一次脫掉鞋子,走過這條悠長的小路,但也不知怎地,我很喜歡赤着腳走着,一腳踩下去,泥水溢上了腳面,一陣清涼,在泥水中來回和着,好像小路故意似的在我不注意時,有時泥水竟濺到我的褲腿上,最後只好規規矩矩地朝學校走去。

有時,在傍晚,和幾位好友在小路上散步,談着學校的軼事和各自的學習,談笑間不時地傳來天空中烏鴉的叫聲,望一眼小路,顯得很寧靜,兩旁的.樹木靜靜地坐落在小路旁,在落日的映照下,既顯得寧靜,也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如今,這條小路已變成了公路,從原來窄小的變成寬大的,我已再也尋不到它以前的影子,但我的童年時代會遠遠地保存這一頁,家鄉的小路給予了我許多——笑聲。寧靜。美好的童年,還有那有趣的和泥水……

它在我心中永遠都不會抹滅即使它被大路覆蓋。

家鄉的作文14

炎熱的夏季被蕭瑟的秋風吹跑了,家鄉也由翠綠變得枯黃,由喧鬧變得冷清。

躲開嘈雜的人羣,漫步村南的小山,灌木的葉子已經枯黃。一陣颯颯的秋風吹來,黃葉翻轉了兩下,便戀戀不捨地脫離了枝頭,猶如斷線的風箏一般,隨風飄起,而後,悠悠地向地面撲來,在地上形成薄薄的一層。松柏越發顯得清瘦,迎着風顫抖地搖着頭,從喉嚨裏發出無奈何的嘆息。樹葉嘩啦啦地唱起輓歌,和着松濤,引起山谷的共鳴。正是“碧雲天,黃葉地,秋雁南飛,晚來已染霜林醉”的時節。

選一塊視野開闊、背風向陽的山石坐下,眼望秋天的家鄉:山腳下那條灰黑色的公路,越發顯得陰暗、開闊,猶如灰黑大蟒匍匐在山溝裏,蜿蜒前行,伸向遠方;來往穿梭的車輛失去往日的活力,斯文地慢騰騰地一路行去;行人也失去往日的瀟灑,瑟縮地等着寒冬的降臨。前邊是一片玉米地,棒子早已收回去了,剩下一棵棵枯萎的玉米秧,兀立在空曠的原野上,就像一個個垂頭喪氣怕俘虜,沒有精神,沒有活力。玉米的葉子滿地都是,風一吹滿天飛,半空枯葉,一空秋意;坐落在地中央的是一片沉寂的房屋,看不見煙火,聽不見雞鳴、狗吠,有些蕭瑟,有些寂寞。

秋水繞村行,亙古到如今,河漲河又落,人傑地不靈。這裏的河就是村後那條河,但這時卻不是“天淨水明霞”,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渾濁,衝不盡這裏的'風風雨雨、曲曲折折。

那河邊是荒山了,山岩突兀,起伏平緩。山勢的起伏已被茅草掩蓋了許多,整個山坡放眼望去,毛茸茸的,風吹過來,整坡枯草隨風擺動,發出鳴鳴的哨聲,像呼喚萬馬千軍要與秋風抗衡。

當年這裏是赫赫有名的竇敦城,三面環水,一面是山。一夫當關,萬戶莫開,佔盡地利之便,造就一代綠林英雄,遙祭竇敦城獨秀成林,安下三十六寨,建立邊環套,鐵馬金戈,馳騁於羣山之中,何等威風,何等豪情,而後呢,不也是被清兵踏破山城金鏢奪命嗎?英雄往昔,不堪回首,徒增傷感。

一陣涼風吹來,收回飄忽的思緒,無論如何,我還是要回去的

家鄉的作文15

我的家鄉在蒲江,這裏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還是天然氧吧,是個修生養性的好地方。這裏還有熱情好客的人們,美味誘人的特產。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在春天時,柑橘花開了,漫山遍野都是花香。特別是走在鄉下時,那花香可以讓你飄飄欲仙,陶醉在其中。走進一顆,細細一看,那嬌小的只有五瓣柑橘花默默的散發着微妙的氣息,那爲什麼它那麼香呢?因爲雖然只是那麼的弱不禁風,香味淡淡,但是在一棵樹上有着許許多多的同胞,它們心連心,每一朵花都綻放出自己微薄的力量,這樣才能散發出如此濃的香味。而這不正是象徵了我們中國人民心連心,團結友愛嗎?在春天時不只是有花香還有酸酸甜甜的櫻桃吃呢!那些櫻桃樹有些低,大人伸手就能摘到,小孩就要上樹才能摘到。看着那又紅又小的櫻桃,你一定會忍不住大吃一頓的。一口下去,一個就沒了,唯一留下的是那回味無窮的酸甜。

在夏天時,天氣有些炎熱但我們蒲江人可一點也不怕,因爲這時我們這裏的湖水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涼爽。在這時在湖裏游泳、戲水的人十分多,走到湖邊,你會聽見許許多多的歡聲笑語。在戲水時還可以捉魚蝦。你一定知道蒲江的“三湖一閣”吧!它們分別是:朝陽湖、石象湖、長灘湖、飛仙閣在那些地方可以划船,可以戲水,可以養性,還可以遊山玩水,不亦樂乎!

在秋天時,柑橘完全的成熟了。湊近一看,那柑橘黃澄澄的,聞一聞,香氣撲鼻,讓人感受到一種沁人心脾的舒適。摘下一個,一點一點的掰開,那汁水會噴到你的手上讓你防不勝防。掰下一半放到嘴,瞬間,汁水會裝滿你的嘴,酸甜的味道,解渴的汁水,讓你拋開一切煩惱,心情愉快。這柑橘不光好吃還好看!當你站在高處時,你往田間一看,你會發現田中的'柑橘樹上有着拳頭大小的燈籠,那就是柑橘呀!一眼望去,綠的、黃的、棕的,3種顏色組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一定讓你陶醉在其中!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很心動了呢?心動不如行動,趕緊出發,來到美麗的蒲江體會這裏的天然氧吧,品味這裏的美味特產,體會這裏的熱情好客吧!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