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警句 > 寓言 > 成語故事 > 四字成語故事-權宜之計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故事-權宜之計成語故事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權宜之計指為了應付某種情況而暫時採取的辦法。那麼你們知道該成語的故事是怎樣的嗎?下面是小編和你們分享的權宜之計成語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四字成語故事-權宜之計成語故事

權宜之計成語故事

“權宜之計”這個成語,出自《後漢書·王允傳》,參考《後漢書·董卓傳》。

東漢末年,軍閥董卓率軍進入洛陽,廢掉漢少帝,另立9歲的漢獻帝,竊居相位,權勢烜赫一時。董卓有一個部將名叫呂布,精通武藝。2人專橫跋扈,任意殺戮朝臣和百姓,弄得民怨沸騰。

司徒王允見董卓禍害日深,曾幾次祕密召集幾個大臣商議誅殺董卓,決定用計策動呂布來殺死董卓。公元192年4月,漢獻帝久病初愈,在未央殿大會群臣。董卓命令呂布等帶領衛隊護衛。這時候,王允設下的伏兵,突然朝董卓衝殺過去,董卓從馬車上摜下來,大聲疾呼:“呂布在哪裡?”呂布怒喝一聲:“皇上下令誅殺你這個逆賊!”喊聲剛落,一戟將董卓刺死了。

董卓被殺死後,王允認為大患已除,天下太平,做事就不因時因事而採取變通辦法(原文是“不循權宜之計”),所以好多部下對他逐漸疏遠了。不久,董卓的舊部郭汜、李傕攻入長安(這時漢獻帝已西遷長安)殺死王允,趕走呂布。後來,郭汜、李傕又爭權奪利,互相火併起來,關中地區出現軍閥混戰的局面。

後來,人們引用“權宜之計”這個成語,來指為了應付某種情況而暫時採取的變通辦法。

曲盡其妙成語故事

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出身於三國東吳的世族大家庭,祖父當過丞相,父親當過大司馬。晉朝建立後,他與弟弟陸雲一起到京城洛陽,兩人的文章傾倒了當時的士大夫,被稱為“二陸”。陸機寫了許多詩,但大部內容空虛,感情貧乏,過分追求文字技巧。不過。他作的《文賦》,是古代重要的文學論文,在我國文學理論的發展上有一定的貢獻。《文賦》前有一篇序,序的開頭是這樣的:“每當我看了才智之士的著作,對他的用心私下有所領會。文章意用的表達、辭彙的運用,變化很多,但文辭的美醜好壞還是可以論述的。每當自己寫文章,尤其能體會才士們寫作時的用心和心情。我常常怕自己的意思和所要表達的事物不相符合,文辭也不達意。這不是因為難以知道它,而是因為難以掌握它。所以作《文賦》來講述前輩才士豐茂華美的文章;並通過這些文章討論寫文章時為什麼這樣寫有害的原因。待到寫成後將來看時,也許可以說,它竟然將事物的妙處全部生動細緻地表現出來了。

齊大非耦成語故事

齊國是春秋時代的大國,有次北方山戎國舉兵侵入齊邊境,情形相當危急。因此向各國討救兵,希望合力把敵軍打敗。不久鄭國接到訊息,馬上派忽率大軍援救。忽年輕善戰,打的山戎抱頭鼠竄,贏得空前大勝利。齊國國君對忽感激萬分。原本三年前齊國國君第一次見到他時,有意將自己女兒文姜許配給他,但卻被他拒絕了,忽認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合適的配偶,而齊國是個大國,對於小國的忽而言實在不適合。」三年後忽幫齊國打退強敵,齊國國君又就事從提,但太子忽仍然拒絕說:「三年前我們之間沒任何關係時,都不敢娶齊國公主了。如今,我因替你們打倒山戎國,而娶公主回去,百性豈不是以為我帶兵援救你們,只為了娶公主呢?」所以我們就用忽第一次拒絕的理由:「齊大,非吾耦也。」

伊索寓言
寓言故事
傳說
愛情故事
兒童故事
民間故事
睡前故事
童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