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資訊列表 > 

後漢書的精選大全

《後漢書》卷五十六 張王種陳列傳第四十六

《後漢書》卷五十六 張王種陳列傳第四十六

張晧字叔明,犍為武陽人也。六世祖良,高帝時為太子少傅,封留侯。晧少遊學京師,永元中,歸仕州郡,闢大將軍鄧騭府,五遷尚書僕射,職事八年,出為彭城相。永寧元年,徵拜廷尉。晧雖非法家,而留心刑斷,數與尚書辯正疑獄,多以詳當見從。時安......
09-28
《後漢書》卷四十一 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

《後漢書》卷四十一 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

第五倫字伯魚,京兆長陵人也。其先齊諸田,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為氏。倫少介然有義行。王莽末,盜賊起,宗族閭里爭往附之。倫乃依險固築營壁,有賊,輒奮厲其眾,引強持滿以拒之,銅馬、赤眉之屬前後數十輩,皆不能下。倫始以營長詣......
09-28
《後漢書》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

《後漢書》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

董卓字仲潁,隴西臨洮人也。性粗猛有謀。少嘗遊羌中,盡與豪帥相結。後歸耕於野,諸豪帥有來從之者,卓為殺耕牛,與共宴樂,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遺之,由是以健俠知名。為州兵馬掾,常徼守塞下。卓膂力過人,雙帶兩鞬,左右馳......
09-28
《後漢書》卷四 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後漢書》卷四 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孝和皇帝諱肇,肅宗第四子也。母樑貴人,為竇皇后所譖,憂卒,竇後養帝以為己子。建初七年,立為皇太子。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即皇帝位,年十歲。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三月丁酉,改淮陽為陳國,楚郡為彭城國,西平並汝南郡,六安復為廬江......
07-22
《後漢書》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後漢書》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郭太字林宗,(范曄父名泰,故改為此“太”。鄭公業之名亦同焉。)太原界休人也。(介休,今汾州縣。)家世貧賤。早孤,母欲使給事縣廷。(《蒼頡篇》曰:“廷,直也。”《說文》:“廷,朝中也。”《風俗通》:“廷,正也。言縣廷、郡廷、朝......
09-28
後漢書的名言

後漢書的名言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2、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3、不患位之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知之不博——後漢書4、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後漢書5、誰新天轉乾坤——後漢書6、知者不危眾以舉事,仁......
07-27
《後漢書》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

《後漢書》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

袁紹字本初,汝南陽人,司徒湯之孫。父成,五官中郎將,壯健好交結,大將軍樑冀以下莫不善之。紹少為郎,除濮陽長,遭母憂去官。三年禮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服闋,徙居洛陽。紹有姿貌威容,愛士養名。既累世臺司,賓客所歸,加傾心折節,莫不......
09-28
《後漢書》卷六十六 陳王列傳第五十六

《後漢書》卷六十六 陳王列傳第五十六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蕃年十年,嘗閒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灑埽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處世,當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初仕郡,舉孝廉,除郎中。遭母憂......
02-10
《後漢書》卷三 肅宗孝章帝紀第三

《後漢書》卷三 肅宗孝章帝紀第三

肅宗孝章皇帝諱炟,顯宗第五子也。母賈貴人。永平三年,立為皇太子。少寬容,好儒術,顯宗器重之。十八年八月壬子,即皇帝位,年十九。尊皇后曰皇太后。壬戌,葬孝明皇帝於顯節陵。冬十月丁未,大赦天下。賜民爵,人二級,為父後及孝悌、......
07-16
《後漢書》卷七十四下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

《後漢書》卷七十四下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

譚自稱車騎將軍,出軍黎陽。尚少與其兵,而使逢紀隨之。譚求益兵,審配等又議不與。譚怒,殺逢紀。曹操度河攻譚,譚告急於尚,尚乃留審配守鄴,自將助譚,與操相拒於黎陽。自九月至明年二月,大戰城下,譚、尚敗退。操將圍之,乃夜遁還鄴。......
09-28
《後漢書》卷十六 鄧寇列傳第六

《後漢書》卷十六 鄧寇列傳第六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誦詩,受業長安。時光武亦遊學京師,禹年雖幼,而見光武知非常人,遂相親附。數年歸家。及漢兵起,更始立,豪傑多薦舉禹,禹不肯從。及聞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於鄴。光武見之甚歡,謂曰:"我得......
07-23
《後漢書》卷六十二 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

《後漢書》卷六十二 荀韓鍾陳列傳第五十二

荀淑字季和,潁川潁陰人,荀卿十一世孫也。少有高行,博學而不好章句,多為俗儒所非,而州里稱其知人。安帝時,徵拜郎中,後再遷當塗長。去職還鄉里。當世名賢李固、李膺等皆師宗之。及樑太后臨朝,有日食地震之變,詔公卿舉賢良方正,光......
09-28
《後漢書》卷七十 鄭孔荀列傳第六十

《後漢書》卷七十 鄭孔荀列傳第六十

鄭太字公業,河南開封人,司農眾之曾孫也。少有少略。靈帝末,知天下將亂,陰交結豪傑。家富於財,有田四百頃,而食常不足,名聞山東。初,舉孝廉,三府闢,公車徵,皆不就。及大將軍何進輔政,徵用名士,以公業為尚書待郎,遷待御史。進將誅閹官......
09-28
《後漢書》卷二十八下 馮衍列傳第十八下

《後漢書》卷二十八下 馮衍列傳第十八下

建武末,上疏自陳曰:臣伏念高祖之略而陳平之謀,毀之則疏,譽之則親。以文帝以明而魏尚之忠,繩之以法則為罪,施之以德則為功。逮至晚世,董仲舒言道德,見妒於公孫弘,李廣奮節於匈奴,見排於衛青,此忠臣之常所為流涕也。臣衍自惟微賤之......
02-10
《後漢書》卷三十三 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

《後漢書》卷三十三 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

朱浮字叔元,沛國蕭人也。初從光武為大司馬主簿,遷偏將軍,從破邯鄲。光武遣吳漢誅更始幽州牧苗曾,乃拜浮為大將軍幽州牧,守薊城,遂討定北邊。建武二年,封舞陽侯,食三縣。浮年少有才能,頗欲厲風跡,收士心,辟召州中名宿涿郡王岑之屬......
02-10
《後漢書》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

《後漢書》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

州郡縣鄉亭裡匈奴中郎將烏桓校尉護羌校尉王國宋衛國列侯關內侯四夷國百官奉外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六百石。本注曰:秦有監御史,監諸郡,漢興省之,但遣丞相史分刺諸州,無常官。孝武帝初置刺史十三人,秩六百石。成帝更為牧,秩二千......
02-10
《後漢書》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

《後漢書》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

孝獻皇帝諱協,靈帝中子也。母王美人,為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帝為勃海王,徙封陳留王。九月甲戌,即皇帝位,年九歲。遷皇太后於永安宮。大赦天下。改昭寧為永漢。丙子,董卓殺皇太后何氏。初令侍中、給事黃門侍郎......
07-23
《後漢書》卷六十下 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後漢書》卷六十下 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也。六世祖勳,好黃、老,平帝時為眉阝令。王莽初,授以厭戎連率。勳對印綬仰天嘆曰:"吾策名漢室,死歸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孫之賜,況可事二姓哉?"遂攜將家屬,逃入深山,與鮑宣、卓茂等同不仕新室。父稜,亦有清白......
09-28
《後漢書》卷四十七 班樑列傳第三十七

《後漢書》卷四十七 班樑列傳第三十七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
09-28
《後漢書》志第一 律歷上

《後漢書》志第一 律歷上

律準候氣古之人論數也,曰“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然則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則算數之事生矣。記稱大橈作甲子,隸首作數。二者既立,以比日表,以管萬事。夫一、十、百、千、萬,所同用也;律、度、量、衡、歷,其別用也......
09-28
《後漢書》志第二十九 輿服上

《後漢書》志第二十九 輿服上

玉輅乘輿金根安車立車耕車戎車獵車軿車青蓋車綠車皁蓋車伕人安車大駕法駕小駕輕車大使車小使車載車導從卒車馬飾《書》曰:“明試以功,車服以庸。”言昔者聖人興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躬親其事,身履其勤,憂之勞之,不避寒暑......
09-28
《後漢書》志第二十一 郡國三

《後漢書》志第二十一 郡國三

兗州陳留東郡東平任城泰山濟北山陽濟陰徐州東海琅邪彭城廣陵下邳◆陳留郡(武帝置。雒陽東五百三十里。)十七城,戶十七萬七千五百二十九,口八十六萬九千四百三十三。〖陳留〗有鳴雁亭。〖浚儀〗本大梁。〖尉氏〗〖雍丘〗......
09-28
《後漢書》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後漢書》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易》曰:"天垂象,聖人則之。"宦者四星,在皇位之側,故《周禮》置官,亦備其數。閽者守中門之禁,寺人掌女宮之戒。又云"王之正內者五人"。《月令》:"仲冬,命閹尹審門閭,謹房室。"《詩》之《小雅》,亦有《巷伯》刺讒之篇。然......
09-28
《後漢書》卷三十上 蘇竟楊厚列傳第二十上

《後漢書》卷三十上 蘇竟楊厚列傳第二十上

蘇竟字伯況,扶風平陵人也。平帝世,竟以明《易》為博士講《書》祭酒。善圖緯,能通百家之言。王莽時,與劉歆等共典校書,拜代郡中尉。時匈奴擾亂,北邊多罹其禍,竟終完輯一郡。光武即位,就拜代郡太守,使固塞以拒匈奴。建武五年冬,盧......
09-28
《後漢書》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

《後漢書》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

漢承戰國餘烈,多豪猾之民。其併兼者則陵橫邦邑,桀健者則雄張閭里。且宰守曠遠,戶口殷大。故臨民之職,專事威斷,族滅奸軌,先行後聞。肆情剛烈,成其不橈之威。違眾用己,表其難測之智。至於重文橫入,為窮怒之所遷及者,亦何可勝言。......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