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 > 集部 > 文選 > 《文選》文選卷第十六

《文選》文選卷第十六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志下  哀傷
    志下
    閒居賦並序。閒居賦者,此蓋取於禮篇不知世事閒靜居坐之意也。
     潘安仁晉武帝時人也。

嶽嘗讀汲黯傳,至司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書之,題以巧宦之目,未嘗不慨然廢書而嘆。漢書汲黯傳曰:黯□子司馬安,文深善巧宦,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班固司馬遷贊曰:遷有良史之才。李陵書曰:能不慨然。史記,太史公曰:始齊之蒯通讀樂毅報燕王書,未嘗不廢書而泣。漢書,司馬安,黯□子也。與長孺同傳。為人諂佞,善事上下,故四至九卿之位。班固曰:安文善巧,故每讀其傳而嘆息。黯,於減切。字林曰:慨,仕不得志。許既切。曰:嗟乎!巧誠有之,拙亦宜然。言誠有巧宦之理,拙固有之。西京賦曰:小必有之,大亦宜然。顧常以為士之生也,非至聖無軌微妙玄通者,鄭玄毛詩箋曰:顧,念也。周易曰:用無常道,事無軌度。廣雅曰:軌,跡也。老子曰:善行無轍跡。又曰: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河上公曰:玄,天也。言其節志精微,與天通也。則必立功立事,效當年之用。漢書,平當書曰:建功立事,可以永年。延篤與張奐書曰:烈士殉名,立功立事也。杜預左氏傳注曰:效,致也。是以資忠履信以進德,脩辭立誠以居業。周易曰:履信思乎順。又曰:君子進德脩業,忠信所以進德也,脩辭立誠所以居業也。

《文選》文選卷第十六

僕少竊鄉曲之譽,燕丹子,夏扶曰:士無鄉曲之譽,則未可與論行也。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魯武公其人也,舉秀才為郎。 臧榮緒晉書曰:賈充,字公閭,封魯公,為司空,轉太尉,薨,贈太宰,諡武公。又曰:嶽弱冠,太尉舉秀才。爾雅曰:忝,辱也。命,謂舉命之。爾雅曰:命,告也。凡尊者之言曰命。孝經曰:則周公其人也。逮事世祖武皇帝,臧榮緒晉書武紀曰:帝諱炎,字安世。崩,上號世祖。禮記曰:逮事父母。為河陽懷令,臧榮緒晉書曰:嶽出為河陽令,轉懷令。漢書,河內郡有懷縣、河陽縣也。尚書郎,廷尉平。臧榮緒晉書:嶽頻宰二邑,勤於政績,調補尚書郎,遷廷尉平,為公事免官。漢書曰:宣帝初置廷尉左右平,秩皆六百石。平,皮命切。今天子諒闇之際,天子,惠帝也。諒闇,今謂凶廬裡寒涼幽闇之處,故曰諒闇。領太傅主簿。府主誅,除名為民。臧榮緒晉書曰:楊駿為太傅,輔政,高選吏佐,引嶽為太傅主簿。駿誅,除名。俄而復官,除長安令。何休公羊傳注曰:俄者,須臾之間也。漢書音義,如淳曰: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遷博士,未召拜,親疾,輒去官免。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禮記曰:二十曰弱冠。論語,子曰:五一而知天命。孔安國曰:知天命之終始。八徙官而一進階,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職,遷者三而已矣。八徙官,謂舉秀才,為郎,河陽令,懷令,尚書郎,廷尉平,領太傅主簿,長安令,遷博士也。一除名謂太傅主簿,府誅,除名為民也。一不拜職,謂遷博士未召拜,親疾,輒去官也。一進階,謂徙懷令為尚書郎也。再免,謂任廷尉平,以公事免,遷博士以去官免也。三遷,謂廷尉平,領太傅主簿,及遷博士也。雖通塞有遇,抑亦拙者之效也。周易曰:不出戶庭,知通塞也。漢書,楊雄曰:以為遇不遇命也。廣雅曰:效,驗也。

昔通人和長輿之論餘也,固謂拙於用多。論衡曰:博覽古今者為通人。臧榮緒晉書曰:和嶠,字長輿。莊子謂惠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尚書,周公曰:予多才多藝。稱多則吾豈敢,言拙信而有徵。論語,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左氏傳,叔向曰: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時, 方今,猶正今也。廣雅曰:方,正也。尚書曰:俊乂在官。又曰:百工惟時。孔安國曰:百工皆是言政無非。拙者可以絕意乎寵榮之事矣。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漢書曰:列侯太夫人。如淳曰:列侯之妻稱夫人。列侯死,子復為列侯,乃得稱太夫人。左氏傳,荀罃曰:餘羸老矣。王隱晉書曰:岳母寒以數戒焉。尚何能違膝下色養,而屑屑從斗筲之役乎。孝經曰: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論語,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左氏傳,晉侯謂汝叔齊曰:魯侯善禮。叔齊曰:而屑屑焉習儀以亟。方言曰:屑屑,不靜也。論語,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筭也。鄭玄曰:筲,竹器也,容鬥二升。袁巨集後漢紀,郭林宗曰:大丈夫焉能久處斗筲之役乎。

於是覽止足之分,庶浮雲之志,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注:知足之人,絕利去欲,不辱於身也。知可止則止,則財利不累於身,聲色不亂於耳目,終身不危殆也。論語,孔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班固答賓戲曰:仲尼抗浮雲之志。築室種樹,逍遙自得。毛詩曰:築室百堵。漢書,景帝詔曰:藝種樹可衣食物。莊子,善卷曰: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家語曰:原憲衣弊衣冠,衎然有自得之志。池沼足以漁釣,舂稅足以代耕。說文曰:稅,租也。禮記曰:夫祿足以代其耕。灌園粥蔬,以供朝夕之膳;列女傳曰:於陵子仲為人灌園。字書曰:粥,賣也。粥與鬻音義同。說文曰:膳,具食也。牧羊酤酪,以俟伏臘之費。鄭玄周易注曰:牧,養也。廣雅曰:酤,賣也。古護切。釋名曰:酪,乳汁所作也。漢書,秦德公作伏祠。孟康曰:六月伏日。歷忌釋曰: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四時代謝,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於立秋,以金代火。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臘者,風俗通禮傳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為臘。臘,獵也,言獵取禽獸以祭其先祖,故曰臘也。秦孝公始置伏,始皇改臘曰嘉平。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為政也。論語,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包氏曰:孝乎惟孝,美大孝之辭也。友于兄弟,善於兄弟也。施,行也。所行有政道,即與為政同也。乃作閒居賦,以歌事遂情焉。韓詩序曰:勞者歌其事。聲類曰:遂,從意也。其辭曰:

傲墳素之場圃,步先哲之高衢。左氏傳,楚靈王曰: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賈逵曰:三墳,三皇之書。五典,五帝之典。八索,素王之法。九丘,亡國之戒。墳,大也,言三皇之大道。孔子作春秋,素王之文也。上林賦曰:翱翔乎書圃。登樓賦曰:假高衢而騁力。雖吾顏之雲厚,猶內媿於寧蘧。有道吾不仕,無道吾不愚。尚書曰:顏厚有忸怩。楚漢春秋,韓信曰:臣內媿於心。論語,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又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卷而懷之。何巧智之不足,而拙艱之有餘也。管子曰:巧者有餘而拙者不足。

於是退而閒居,於洛之涘。楊佺期洛陽記曰:城南七裡,名曰洛水。蔡邕祓禊文曰:自求多福,在洛之涘。毛萇詩傳曰:涘,猶涯也。身齊逸民,名綴下士。論語,子曰: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注:逸民者,節行超逸也。禮記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禮記曰: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陪京溯伊,面郊後市。南都賦曰:陪京之陽。薛綜東京賦注曰:溯,向也。楊佺期洛陽記曰:洛水之南,名曰伊水。周禮曰:面朝後市。鄭玄儀禮注曰:面,前也。陸機洛陽記曰:洛陽凡三市:大市名曰金市,公觀之西;城中馬市,在大城之東;洛陽縣市在大城南。然此市,洛陽縣也。浮樑黝以徑度,靈臺傑其高峙。河南郡縣境界簿曰:城南五里,洛水浮橋。方言曰:造舟謂之浮樑。郭璞曰:即今浮橋。爾雅曰:地謂之黝。說文曰:黝,微青黑色,於糾切。楚辭曰:不能凌波以徑度。陸機洛陽記曰:靈臺在洛陽南,去城三裡。毛萇詩傳曰:傑,特立也。思玄賦曰:松喬高跱孰能離。徐爰射雉賦注曰:峙,立也。窺天文之祕奧;究人事之終始。日、月、五星,天之文也。陸賈新語曰:楚王作幹溪之臺,窺天文。謝承後漢書曰:姚俊尤明圖緯祕奧。字書曰:祕,密也。廣雅曰:奧,藏也。禮含文嘉曰:禮,天子靈臺,以考觀天人之際,法陰陽之會。易曰:歸妹,人之終始也。其西則有元戎禁營,玄幙綠徽。其西,宅之西也。元戎,兵車也。詩曰:元戎十乘,以先啟行。禁營,謂五營也。陸機洛陽記曰:五營校尉,前後左右將軍府,皆在城中,陸機既不言所處,難得而詳也。鄭玄禮記注曰:徽,旌旗之名也。溪子鉅黍,異絭同機。史記,蘇秦說韓王曰:溪子、鉅黍者,皆射六百步之外。許慎曰:南方溪子蠻夷柘弩,皆善材也。孫卿子曰:繁弱鉅黍,古之良弓。異絭同機,言弩絭雖異而同一機也。漢書音義,張晏曰:連弩三十絭共一臂。然絭,弩弓也。李奇曰:絭,弓也。字林曰:絭,音卷。孔安國尚書傳曰:機,弩牙也。本或為異卷同歸,誤也□石雷駭,激矢虻飛。□石,今之拋石也,皆匹孝切。廣雅曰:駭,起也。呂氏春秋曰:激矢遠。法言曰:羿激矢。范蠡兵法,飛石重二十斤,為機發行三百步。東觀漢記,光武作飛虻箭以攻赤眉。廣雅曰:虻,飛箭名也。方言曰:凡箭三鎌,謂之羊頭。三鎌長六尺,謂之飛虻。郭璞曰:此謂今之射箭也。鎌,稜也。以先啟行,耀我皇威。詩曰:元戎十乘,以先啟行。西都賦曰:耀皇威而講武事。其東則有明堂辟廱,清穆敞閒。陸機洛陽記曰:辟廱,在靈臺東,相去一里,俱魏武所徙。三輔黃圖,大司徒宮奏曰:明堂、辟廱,其實一也。毛詩曰:於穆清廟。洞簫賦曰:又足樂乎,其敞閒也。環林縈映,圓海回淵。三輔黃圖曰:明堂、辟廱,水四周於外,象四海也。仲長昌言曰:溝池自周,竹木自環。白虎通曰:天子立辟雍者,所以行禮樂,宣教化。闢者,象璧圓以法天;雍者,擁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班固東都賦曰:曷若辟雍海流。聿追孝以嚴父,宗文考以配天。毛萇詩傳曰:聿,述也。南都賦曰:奉先祖而追孝。孝經曰: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又曰: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文考,謂晉文王也。尚書曰:惟予文考。祗聖敬以明順,養更老以崇年。言尊祖父以配天,所以明順也。養三老五更,所以崇年也。韓詩曰:湯降不遲,聖敬日躋。言湯聖敬之道,上聞於天。白虎通曰:禮三老於明堂,所以教諸侯孝也。禮五更於太學,所以教諸侯弟也。

若乃背冬涉春,陰謝陽施。七發曰:於是背秋涉冬。神農本草曰:春夏為陽,秋冬為陰。楚辭曰:青春爰謝。王逸曰:謝,去也。莊子曰:隨四時之施。漢書曰:陰陽之施化,萬物之終始。施,猶布也。天子有事於柴燎,以郊祖而展義。左氏傳,宰孔曰:天子有事於文武。杜預曰:有祭事也。爾雅曰:祭天曰燔柴。郭璞曰:既祭,積薪燒之。周禮曰: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鄭司農曰:三祀皆積柴,實牲體焉。燔燎而生煙,以報陽也。禮記曰:周人禘嚳而郊稷。鄭玄曰:禘郊祖宗,謂祀祭以食也。左氏傳曰:天子非展義不巡狩。張鈞天之廣樂,備千乘之萬騎。史記,趙簡子曰:我之帝所,與百神遊於鈞天,廣樂九奏萬舞。蔡邕獨斷曰:大法駕,備千乘萬騎。服振振以齊玄,管啾啾而並吹。左氏傳,卜偃曰:童謠雲,袀服振振,音真。服虔曰:袀服,黑服也。杜預曰:振振,威貌也。說文曰:袀,玄服也,音均。風俗通曰:竹曰管。郭璞爾雅注曰:管長尺圍寸,並吹之,有底。賈氏以為如(龠虒) 六孔。風俗通曰:漢帝時,零陵文學奚景仲於泠道舜祠下得玉管,後人易之以竹。王逸楚辭注曰:啾啾,鳴聲也。煌煌乎,隱隱乎,蒼頡篇曰:煌煌,光明也。上林賦曰:煌煌扈扈。隱隱,盛也。又曰:沈沈隱隱。一作殷殷,音義同。茲禮容之壯觀,而王制之巨麗也。春秋考異郵曰:飾禮容,成文法。史記曰:孔子陳俎豆,設禮容。漢書,龔遂曰:坐則誦詩、書,立則習禮容。史記曰:天下之壯觀。上林賦曰:君未睹夫巨麗。兩學齊列,雙宇如一。郭緣生述徵記曰:國學在辟廱東北五里,太學在國學東二百步。魯靈光殿賦曰:萬戶如一。右延國胄,左納良逸。爾雅曰:延,進也。國學教胄子,太學招賢良。太學在國學東。尚書曰:夔教胄子。李尤明堂銘曰:夏進賢良。 祁祁生徒,濟濟儒術。安革猛詩曰:祁祁我徒。毛詩曰:來假祁祁。又曰:濟濟多士。班固公孫弘贊曰:蕭望之以儒術進。或升之堂,或入之室。家語,衛將軍文子問於子貢曰:吾聞孔子之施教也,成之以文德,蓋入室升堂七十餘人。教無常師,道在則是。尚書曰:德無常師,主善為師。蔡邕勸學篇曰:人無貴賤,道在則尊。論語,叔孫武叔曰:吾亦何常師之有,道在則是。言有道則可以為師。故髦士投紱,名王懷璽。言棄紱藏璽,鹹來學也。毛詩曰:髦士攸宜。爾雅曰:髦,俊也。漢書曰:匈奴單于遣名王奉獻。西京賦曰:懷璽藏紱。訓若風行,應如草靡。論語,孔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此里仁所以為美,論語曰:里仁為美。鄭玄曰:裡者,人之所居也。居於仁者之裡,是為善也。孟母所以三徙也。列女傳曰:孟母舍近墓,孟子嬉戲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所以居子處也。乃去,舍市旁,其子嬉戲為賈炫。孟母又曰:此非所以居子處也。乃舍學宮之旁,其子嬉戲乃設俎豆,進退揖讓。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

爰定我居,築室穿池。毛詩曰:築室百堵。莊子,孔子曰:魚相造於水者,穿池而養給。長楊映沼,芳枳樹籬。馮衍顯志賦曰:揵六枳而為籬。遊鱗瀺灂,菡萏敷披。瀺灂,出沒貌。高唐賦曰:巨石溺之瀺灂。毛萇詩傳曰:菡萏,荷華。竹木蓊藹,靈果參差。張公大谷之梨,樑侯烏椑之柿,廣志曰:洛陽北芒山有張公夏梨,甚甘,海內唯有一樹。大谷,未詳。西京雜記曰:上林苑有烏椑木。廣志曰:樑國侯家有烏椑,甚美,世罕得之。椑,方彌切。周文弱枝之棗,房陵朱仲之李,西京雜記曰:上林苑有弱枝棗。廣志曰:周文王時有弱枝之棗,甚美,禁之不令人取,置樹苑中。王逸荔枝賦曰:房陵縹李。荊州記:房陵縣有好棗,甚美,仙人朱仲來竊。大山肅亦稱學問,讀嶽賦周文弱枝之棗;為杖策之杖。世本容成造歷,為碓磨之磨。靡不畢殖。蒼頡篇曰:殖,種也。三桃表櫻胡之別,二柰曜丹白之色。漢書音義曰:櫻桃,含桃也。爾雅曰:荊桃,今櫻桃也。冬桃子,冬熟也。榹桃,山桃也,實似桃而小,不解核。西京雜記曰:上林苑有胡桃,出西域。廣志曰:張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石榴蒲陶之珍,磊落蔓衍乎其側。石榴,即若榴也。薄陶,似燕薁。磊落,實貌。蔓衍,長也。博物志曰:張騫使大夏,得石榴。李廣利為貳師將軍,伐大宛,得蒲陶。梅杏鬱棣之屬,繁榮麗藻之飾。鬱,今之郁李。棣,實似櫻桃也。張揖上林賦注曰:薁,山李也。鬱與薁音義同。郭璞上林賦注曰:棣,實似櫻桃。華實照爛,言所不能極也。春秋文耀鉤曰:春致其時,華實乃榮。菜則蔥韭蒜芋,青筍紫薑。堇薺甘旨,蓼荾芬芳。毛詩曰:堇荼如飴。毛萇曰:堇,菜也,居隱切。鄭玄儀禮注曰;葰,廉姜也。韻略曰:荾,香菜也,相惟切,與葰同。蘘荷依陰,時藿向陽。崔豹古今注曰:蘘荷,菜似姜,宜陰翳地,依陰而生也。鄭玄儀禮注曰:藿,豆葉也。曹子建求親表曰:葵藿之傾葉太陽。綠葵含露,白□負霜。

於是凜秋暑退,熙春寒往。楚辭曰:竊獨悲此凜秋。字書曰:凜,寒也。左氏傳,張趯曰:火星中而寒暑乃退。老子曰:眾人熙熙,如登春臺。河上公注:熙熙,淫情慾也。熙春,陰陽交通,萬物感動,登臺觀之志意淫,故曰熙春。廣雅曰:熙,熾也。易曰:暑往則寒來。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呂氏春秋曰:神通乎六合太夫人乃御版輿,升輕軒, 禮記曰:諸侯曰夫人。注:夫之言扶也,言能以禮自扶。版輿,車名。傅暢晉諸公贊曰:傅祗以足疾,版輿上殿。版輿,一名步輿。周遷輿服雜事記曰:步輿方四尺,素木為之,以皮為襻,□之,自天子至庶人通得乘之。遠覽王畿,近周家園。周禮曰:方千里曰王畿。體以行和,藥以勞宣。爾雅釋言曰:宣,徇遍也。郭璞注曰:皆周遍也。杜預左傳注曰:宣,散也。常膳載加,舊痾有痊。說文曰:痾,病也。莊子曰:今餘病少痊。司馬彪曰:痊,除也。席長筵,列孫子。柳垂陰,車結軌。曹子建名都篇曰:列坐竟長筵。言屈軌不行也。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曰:結軌還轅。張揖曰:結,猶屈也。陸擿紫房,水掛赬鯉。馬融高第頌曰:黃果揚芳,紫房潰漏。張載安石榴賦曰:紫房獨熟。毛萇詩傳曰:赬,赤也。或宴於林,或禊於汜。史記曰:武帝禊灞上。續漢書曰:三月上巳,宮人皆禊於東流水上,自洗濯,拂除宿疾垢也。風俗通曰:禊者,潔也。仲春之時,於水祓除,故事取於清潔也。爾雅曰:窮瀆曰汜。郭璞注曰:水無所通也。爾雅曰:水決復入曰汜。昆弟班白,兒童稚齒。王隱晉書曰:兄御史釋,弟燕令豹。禮記曰:班白不提挈。爾雅曰:幼,稚也。方言曰:稚,小也。稱萬壽以獻觴,鹹一懼而一喜。毛詩曰:萬壽無疆。史記曰:武安君起為壽。如淳曰:上酒為稱壽。黃香天子頌曰:獻萬年之玉觴。論語,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安國曰:見其壽則喜,見其衰老則懼。壽觴舉,慈顏和。舞賦曰:嚴顏和而怡懌。浮杯樂飲,絲竹駢羅。說苑曰:公承不仁,舉大白浮君。廣雅曰:浮,罰也。漢書曰:陳平厚具樂飲太尉。風俗通曰:絲曰弦,竹曰管。西京賦曰:蓬萊而駢羅。頓足起舞,抗音高歌。 楊惲報孫會宗書曰:奮袖低卬,頓足起舞。傅武仲舞賦曰:抗音高歌,為樂之方。人生安樂,孰知其佗?佗,謂榮貴也。國語曰:晉文公適齊,齊侯妻之女,甚善焉。文公曰:人生安樂,孰知其佗。

退求己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論語,孔子曰:君子求諸己。曾子曰:旦就業,夕而自省。奉周任之格言,敢陳力而就列。論語,孔子曰: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論語考比讖,賜問曰:格言成法,亦可以次序也。幾陋身之不保,尚奚擬於明哲。爾雅曰:幾,近也。孟子曰: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毛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此安仁不自保,何更擬於昔之哲人,而登官位於世也。仰眾妙而絕思,終優遊以養拙。老子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毛詩曰:優哉遊哉,亦是戾矣。鄭玄曰:戾,止也。優遊自安止,言思不出其位。

文選考異
  而良史書之題以巧宦之目:袁本、茶陵本“書之題”三字作“題之”二字,“題”下校語云善作“書”。晉書作“書之題”,蓋尤延之依彼改也。
  注“文深善巧宦”:袁本、茶陵本作“巧善宦”三字。

注“漢書司馬安”下至“而嘆息 ”: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十四字。

注“字林曰”: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仕不得志”: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言誠有巧宦之理拙固有之”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一字。

注“諱炎字安世”:袁本、茶陵本無此五字。

注“諒闇”下至“故曰諒闇”:袁本無此十七字,有“及諒闇並已見西京賦”。案:袁本是也,但“京”當作“徵”耳。茶陵本所復出,與此全異,皆非。

注“孔安國曰知天命之終始”: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字。

注“八徙官”下至“輒去官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十四字。

注“周公曰予多才多藝”:袁本、茶陵本無此八字。

注“方今”下至“方正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二字。

注“孔安國曰”下至“言政無非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二字。

注“餘羸老矣”:袁本、茶陵本 “矣”作“也”,是也。

注“王隱晉書曰岳母寒以數戒焉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二字。

注“鄭玄曰”下至“容鬥二升”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一字。

注“注知足之人”下至“終身不危殆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九字。

灌園粥蔬:袁本、茶陵本“粥” 作“鬻”,是也。晉書作“鬻”。

注“於陵子仲”:袁本、茶陵本 “仲”作“曰終”二字。案:“
終”字是也,“曰”字衍耳。此所引賢明傳文,尤改誤。

注“故曰臘也”下至“改臘曰嘉平”: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七字。

注“奚其為為政”下至“即與為政同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十一字。

傲墳素之場圃:陳雲:“傲”,晉書作“遨”,為是。袁本、茶陵本“場”作“長”,晉書作“長”。案:二本所載五臣銑注云“以為長圃嘯傲其中矣”,是其本作“傲”字、“長”字,善注未有明文,無以考也。

注“墳大也”下至“素王之文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九字。

注“其智”下至“不可及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一字。

注“虞仲夷逸”下至“子男凡五等”: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四字。何、陳校但去“禮記至凡五等”十四字,未是。

注“爾雅曰地”下至“於糾切”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八字,有“黝長貌”三字。今案:二本是也。“黝”者“肆(聿改幼) ”之同字也,玉篇長部有“肆(聿改幼) ”,雲“於皎切”。“肆(聿改幼) 肆(聿改未) ”,長不勁。廣韻二十九篠同。故善雲長貌。安仁以之與下文“傑”字偶句。“肆(聿改幼) ”言樑之長,猶“傑 ”言臺之高,於地謂之幽,敻乎無涉。不知何人誤認,輒記於旁。尤延之不察,取而改之,讀者莫辨矣。又二本正文下有“於糾”二字,向注云“黝,橋貌”,蓋五臣不取長為訓,而如字讀之,善義既全異,音亦未必同也。

注“仲長昌言曰”下至“曷若辟雍海流”: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十三字。

備千乘之萬騎:何雲“之”字疑。今案:各本皆同,晉書亦作“
之”,無以考也。

注“郭璞爾雅注曰”下至“後人易之以竹”:袁本、茶陵本無此五十三字。

注“太學在國學東”:茶陵本無此六字,袁本亦有。案:無者是也。上節注引述徵記有斯語,不當再出。

注“安革猛詩曰”:案:“安” 字衍,“革猛”當作“韋孟”。各本皆誤。依錢少詹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載海寧陳仲魚鱣說訂正。

注“來假祁祁又曰”: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言有道則可以為師”:袁本、茶陵本無此八字。

注“毛詩曰築室百堵”:袁本作 “築室已見上”,是也。茶陵本復出,非。

注“甚甘”:袁本無此二字。茶陵本此節多脫誤。案:凡二本之誤,多不更論。

注“廣志曰”下至“世罕得之”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六字。

注“廣志曰”下至“置樹苑中” :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字。

注“荊州記”下至“仙人朱仲來竊”: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七字,有“周文朱仲未詳” 六字。案:二本是也。此等皆尤增改之誤。

注“大山肅”下至“為碓磨之磨 ”: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二字。案:無者是也。此見顏氏家訓勉學篇,必或記於旁,而尤誤取以增多者。彼 “肅”上有“羊”字,記者失去,遂成誤中之誤。

注“爾雅曰荊桃”下至“不解核 ”: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八字。案:二本是也。安仁自以桃、櫻桃、胡桃為三桃。善注但有櫻桃、胡桃者,桃不須注耳。不知者乃記爾雅於旁,尤取之最誤。若善果引此,是荊冬山胡而四,並桃成五,與正文乖戾甚矣。凡增多之誤多此類。

注“棣實似櫻桃也”:袁本、茶陵本“實似”二字作“山”。案“山”字是也。“實似 ”誤涉下。

蓼荾芬芳:袁本、茶陵本“荾” 作“荽”,注同。案:二本是也。晉書作“荽”,“荽 ”“荾”同字。此亦或記於正文及注旁,而尤誤取之者。

注“鄭玄儀禮注曰葰廉姜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字。

注“與葰同”: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菜似姜”: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曹子建求親表曰”:何校“ 求”下添“通親”二字,陳同,是也。各本皆脫。

注“火星中而寒暑乃退”:袁本、茶陵本無“星”字、“而”字。

注“河上公注”下至“熙熾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七字。

注“爾雅釋言曰”下至“皆周遍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七字。

注“言屈軌不行也”:袁本、茶陵本“言”上有“結猶屈也”四字。

注“張揖曰結猶屈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注“王隱晉書曰兄御史釋弟燕令豹”: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三字。

注“孔安國曰”下至“則懼”: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五字。

注“竹曰管”: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蓬萊而駢羅”:袁本、茶陵本“蓬”上有“夾”字。

注“為樂之方”:袁本、茶陵本無“之”字。案:二本是也。彼賦善自無“之”字。

注“此安仁不自保”下至“而登官位於世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一字。

  哀傷

  長門賦並序
司馬長卿

  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外戚傳曰:陳皇后者,長公主嫖女也。曾祖嬰,與項羽起,後歸漢,為唐邑侯。傳子至孫午,午尚長公主,生女。初,武帝得立為太子,長公主有力,取主女為妃。及帝即位,立為皇后,擅寵驕貴,十餘年而無子。聞衛子夫得幸,幾死者數焉。元光五年,坐女子楚服等為皇后巫蠱祠祭□詛,罷退歸長門宮。嫖,匹妙切。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漢書曰:卓氏女文君既奔相如,相如與俱之臨邛賣酒舍,文君當壚,相如身自滌器於市。因於解悲愁之辭。鄭玄儀禮注曰:於,為也。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說文曰:悟,覺也。陳皇后復得親倖。字林曰:幸吉而免凶也。其辭曰: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神女賦曰:夫何神女之妖麗。何休公羊傳注曰:據疑問不知者曰何。佳人,謂陳皇后也。楚辭曰:聞佳人兮召予。說文曰:佳,善也。廣雅曰:佳,好也。爾雅曰:虞,度也。郭璞曰:謂測度也。言忖所為被退在長門宮之事。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言精魂逾佚,形體枯槁,悲悴之甚也。蒼頡篇曰:佚,揚也。楚辭曰:神倏□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留。槁,古老切。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我,武帝也。言帝昔許朝往暮來,幸臨於己。今以飲食恣樂而忘於為人。人,後自謂也。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鄭玄周禮注曰:慊,絕也。言帝心絕移,不省故舊,交在得意相親而已。慊字或從火,非。爾雅曰:省,察也。慊,理兼切。

伊予志之慢愚兮,懷貞愨之歡心。蒼頡篇曰:懷,抱也。說文曰:愨,謹也。鄭玄禮記注曰:愨,願也,空角切。願賜問而自進兮,得尚君之玉音。願君問己,因而自進也。尚,猶奉也。毛詩曰:無金玉爾音。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言奉君虛言而望為誠實。離宮,即長門宮也,在城南。脩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薄具,餚饌也。史記曰:臨,親也。廓獨潛而專精兮,天漂漂而疾風。楚辭曰:悲愁窮戚兮獨處。禮記曰:祥而廓然。鄭玄曰:憂悼在心之貌。登蘭臺而遙望兮,神恍恍而外淫。 王逸楚辭注曰:恍,失意也。又曰:不安之意也。韓子曰:神不淫放則身全。廣雅曰:淫,遊也。蘭臺,臺名。浮雲鬱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晝陰。毛萇詩傳曰:鬱,積也。楚辭曰:日窈冥兮羌晝晦。說文曰:窈,深遠也。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言似君之車音也。毛詩曰:殷其雷。殷,音隱。飄風回而起閨兮,舉帷幄之襜襜。楚辭曰:裳襜襜以含風。王逸曰:襜襜,搖貌。桂樹交而相紛兮,芳酷烈之誾誾。酷烈、誾誾,香氣盛也。誾,魚斤切。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嘯而長吟。說文曰:存,恤問也。翡翠脅翼而來萃兮,鸞鳳翔而北南。脅,斂也。萃,集也。

心憑噫而不舒兮,邪氣壯而攻中。憑噫,氣滿貌。字林曰:噫,飽出息也,乙戒切。管子曰:邪氣襲內,玉色乃衰。攻中,言攻其中心。下蘭臺而周覽兮,步從容於深宮。好色賦曰:周覽九土。尚書曰:從容以和。正殿塊以造天兮,鬱並起而穹崇。孔安國尚書傳曰:造,至也。郭璞方言注曰:鬱,壯大也。穹,崇高貌。間徙倚於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高誘呂氏春秋注曰:間,頃也,謂下蘭臺少頃也。郭璞方言注曰:靡靡,細好也。擠玉戶以撼金鋪兮,聲噌吰而似鍾音。字林曰:擠,排也,子計切。說文曰:撼,搖也,胡感切。金鋪,以金為鋪首也。噌吰,聲也。噌,音曾;吰,音巨集。

刻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樑。木蘭似桂木。文杏亦木名。羅丰茸之遊樹兮,離樓梧而相撐。丰茸,眾飾貌。遊樹,浮柱也。離樓,攢聚眾木貌。漢書音義,臣瓚曰:邪柱為梧。字林曰:撐,柱也,直庚切。施瑰木之欂櫨兮,委參差以□樑。方言曰:櫨,栱也。言以瑰奇之木,以為欂櫨,委積參差,以承虛樑。說文曰:欂櫨,柱上枅也。方言曰:(上穴下康) ,虛也。(上穴下康) 與□同,音康。時彷彿以物類兮,象積石之將將。 楚辭曰:時彷彿而不見,心淳熱其若湯。說文曰:髣佛,見不審諟也。尚書曰:導河積石。將,七羊切。五色炫以相曜兮,爛耀耀而成光。埤蒼曰:炫,光貌。廣雅曰:曜,照也。賈逵國語注曰:耀,明也。致錯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鄭玄禮記注曰:致,密也。錯石,雜眾石也。言累眾石令之密緻,以為瓴甓。采色間雜,象玳瑁之文章也。爾雅曰:瓴甋謂之甓。郭璞注曰:今江東呼甓為□□。張羅綺之幔帷兮,垂楚組之連綱。尚書曰:荊州厥篚,玄纁(糸幾) 組。孔安國曰:組,綬類也。周禮曰:幕人掌帷綬之事。鄭司農注曰:組綬所以系帷也。

撫柱楣以從容兮,覽曲臺之央央。爾雅曰:楣謂之樑。三輔黃圖曰:未央東有曲臺殿。央央,廣貌。白鶴噭以哀號兮,孤雌跱於枯楊。廣雅曰:噭,鳴也。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託於空堂。說文曰:悵,望恨也。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楚辭曰:姱容脩態亙洞房。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宋玉風賦曰:援琴而鼓之。七略曰:雅琴,琴之言禁也,雅之言正也,君子守正以自禁也。賈逵國語注曰:援,引也。案流徵以卻轉兮,聲幼妙而復揚。宋玉笛賦曰:吟清商,追流徵。幼,音要。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言依曲次第,貫穿而歷覽之,志其中操也。中操,操之中也。論語曰:吾道一以貫之。琴道曰:琴有伯夷之操。窮則獨善其身,不失其操,故謂之操。自卬,激厲也。漢書,王章妻謂章曰:不自激卬。如淳注曰:激厲,抗揚之意也。卬,五郎切。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自眼出曰涕。流離,涕垂貌。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仿徨。息,嘆息也。悒,於悒也。楚辭曰:憯悽增欷。蒼頡篇曰:欷,泣餘聲也。臣瓚漢書注曰:躡跟為跕,掛趾為□。說文曰:蹝,履也。一曰:(革徙),鞮屬。鞮,革履也。蒼頡篇曰:□,徐行貌。蹝與□音義同。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殃。說文曰:揄,引也。爾雅曰:□,過也。殃,咎也。無面目之可顯兮,遂頹思而就床。廣雅曰:頹,壞也。言壞其思慮而就床。摶芬若以為枕兮,席荃蘭而茞香。芬、若、荃、蘭,皆香草也。言以為枕蓆,冀君來而幸臨也。廣雅曰:摶,著也,段丸切。

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琴操,聶政之妻曰:聶政出遊,七年不歸,吾常夢想思見之。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迋 □,恐懼之貌,狂往切。楚辭曰:魂迋迋而南行。王逸曰:迋迋,惶遽貌。莊子曰:君惝然若有亡。眾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楚辭曰:目眇眇兮愁予。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 言將曉也。淮南子曰:西方其星昴畢,今出東方,謂五月、六月也。爾雅曰:噣謂之畢。又曰:大梁昴也。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藹藹,月光微闇之貌。禮記曰:季秋之月,霜始降。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鬱郁其不可再更。楚辭曰:終長夜之曼曼。又曰:望孟夏之短夜,何明晦之若歲。曼曼,長也,一作漫漫。又曰:心鬱郁之憂思兮,獨永嘆而增傷。鄭玄周禮注曰:鬱,不舒散也。越絕書,計倪曰:會稽之飢,不可再更。更,歷也。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復明。說文曰:澹,搖也。李奇曰:澹,猶動也。偃蹇,佇立貌也。楚辭曰:思不眠而極曙。王逸曰:曙,明也。莊子:廣成子謂黃帝曰:自汝治天下,日月之光,益以荒矣。然荒,欲明貌。亭亭,遠貌。一雲將至之意。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管子,婦對桓公曰:妾人聞之,非有內憂,必有外患。不敢忘,不敢忘君也。

文選考異
  奉黃金百斤:袁、茶陵校語云善無 “黃”字。案:此尤校添之也。
  注“字林曰幸吉而免凶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九字。

注“說文曰佳善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言忖所為被退在長門宮之事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二字。

注“而忘於為人”:袁本、茶陵本無“為”字。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袁本、茶陵本“慊”作“□”,注同。案:二本是也。此尤誤改,說見下。

注“慊字或從火非”:袁本、茶陵本“慊”作“移”。案:二本最是。考玉篇火部雲“ (火廉) 熪,火不絕”,廣韻五支同。是當時賦本有作“熪 ”者,善作“移”,從如字解之,故辨“熪”為非也。不知何時此注誤“移”為“慊”,尤延之乃改正文之不誤者以就其誤,失之甚矣。“(火廉) ”“□”同字。

注“說文曰愨謹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薄具餚饌也”:袁本、茶陵本無“薄”字,是也。

注“悲愁窮戚兮獨處”:案:“ 處”下當有“廓”字。各本皆脫。此所引九辨文。

注“又曰不安之意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注“言似君之車音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鸞鳳翔而北南:袁本、茶陵本“ 翔”作“飛”。案:二本不著校語,無以考也。

注“脅斂也萃集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字林曰”下至“乙戒切”: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一字。

注“攻中言攻其中心”: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注“木蘭”下至“亦木名”: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字。

注“方言曰櫨栱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時彷彿而不見”:袁本、茶陵本“不”作“遙”,是也。

注“心淳熱其若湯”: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見不審諟也”:袁本、茶陵本無“審”字,是也。

注“今江東呼甓為□□”:袁本、茶陵本無“今江東呼甓為”六字,“□”下有“也” 字。

注“說文曰悵望恨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注“志其中操也”:袁本、茶陵本“志”作“至”,是也。

注“自卬激厲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五字。

注“自眼出曰涕”:袁本、茶陵本無此五字。

注“臣瓚漢書注曰”下至“徐行貌”: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七字,有“蹝履足指掛履也”七字。

注“殃咎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言以為枕蓆”:袁本、茶陵本無“以”字。

注“廣雅曰”: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覺而無見兮:袁本、茶陵本“魄”作“魂”,“寤”作“寐”。案:二本不著校語,無以考也。

注“楚辭曰”下至“惶遽貌”: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七字。

注“爾雅曰”下至“昴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三字。

注“曼曼長也一作漫漫”:袁本、茶陵本無此八字。

注“更歷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一雲將至之意”: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思舊賦並序
     向子期臧榮緒晉書曰:向秀,字子期,河內懷人也。始有不羈之志,與稽康、呂安友。康既被誅,秀應本州計,入洛。太祖問曰:聞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為巢、許未達堯心,是以來見。反,自役作思舊賦,後為黃門郎,卒。
  餘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臧榮緒晉書曰:嵇康為竹林之遊,預其流者向秀、劉靈之徒。呂安,字仲悌,東平人也。其人並有不羈之才。鄒陽上樑孝王書曰: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皂。然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後各以事見法。幹寶晉書曰:嵇康,譙人。呂安,東平人。與阮籍、山濤及兄巽友善。康有潛遯之志,不能被褐懷寶,矜才而上人。安,巽庶弟,俊才,妻美,巽使婦人醉而幸之。醜惡發露,巽病之,告安謗己。巽於鍾會有寵,太祖遂徙安邊郡。遺書與康:昔李叟入秦,及關而嘆,云云。太祖惡之,追收下獄。康理之,俱死。魏氏春秋曰:康寓居河內之山陽,鍾會為大將軍所暱,聞而造之,乘肥衣輕,賓從如雲,康方箕踞而鍛,會至,不為禮,會深恨之。康與東平呂昭子巽友,弟安親善。會巽媱安妻徐氏,而誣安不孝,囚之。安引康為證,義不負心,保明其事。安亦至烈,有濟世志。鍾會勸大將軍因此除之,殺安及康。康臨刑,自援琴而鼓,既而曰:雅音於是絕矣!時人莫不哀之。說文曰:法,刑也。嵇博綜技藝,於絲竹特妙。王肅周易注曰:綜,理事也。臨當就命,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國語曰:先人就世。方言曰:就,終也。文士傳曰:嵇康臨死,顏色不變,謂兄曰:向以琴來不?兄曰:已來。康取調之,為太平引。曲成,嘆息曰:太平引絕於今日邪?康別傳,臨終曰:袁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就死,命也。曹嘉之晉紀曰:康刑于東市,顧日影,援琴而彈。餘逝將西邁,經其舊廬。言昔逝將西邁,今返經其舊廬。毛詩曰:逝將去汝。於時日薄虞淵,寒冰悽然!淮南子曰:日入於虞淵之汜。悽,冷也。鄰人有吹笛者,發聲寥亮。追思曩昔遊宴之好,感音而嘆,故作賦雲:

將命適於遠京兮,遂旋反而北徂。論語曰:將命者出。鄭玄曰:將命,傳辭者。鄭玄毛詩箋曰:將,奉也。徂,行也。毛詩曰:不能旋反。爾雅曰:適,往也。濟黃河以泛舟兮,經山陽之舊居。國語曰:秦泛舟於河。漢書,河內郡有山陽縣。瞻曠野之蕭條兮,息餘駕乎城隅。西都賦曰:原野蕭條。列子曰:孔子自衛反魯,息駕乎河梁。毛詩曰:俟我乎城隅。踐二子之遺蹟兮,歷窮巷之空廬。二子,謂呂安、嵇康也。風賦曰:起於窮巷之間。嘆黍離之愍周兮,悲麥秀於殷墟。 毛詩序,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過故宗周,見周墟盡為禾黍,故歌黍離之詩。毛詩正義曰: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又,方禾黍油油。尚書大傳曰:微子將朝周,過殷之故墟,見麥秀之蔪蔪,此父母之國,志動心悲,作雅聲曰:麥秀漸兮,黍米(目黽)(目黽)。彼狡僮兮,不我好。惟古昔以懷今兮,心徘徊以躊躇。方言曰:惟,思也。說文曰:懷,念也。韓詩曰:搔首躊躇。棟宇存而弗毀兮,形神逝其焉如。家語,孔子謂魯哀公曰:君仰視榱桷,其器皆存,而不睹其人也。孔安國尚書傳曰:如,往也。昔李斯之受罪兮,嘆黃犬而長吟。史記曰: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下,不見人犬之憂。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已成,度楚王不足事,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辭卿曰:今秦王欲吞天下,此布衣馳騖之時,而遊說者之秋也。故斯將說秦矣。乃拜斯為客卿。卒用其計謀,官至廷尉。二十餘年,竟並天下。以斯為丞相。二世立,用趙高之言,以屬中郎令,趙高按治斯。斯居囹圄中,仰天嘆曰:嗟乎!不道之君,何可為計哉!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而心未寤,而以趙高為佐,吾必見寇至咸陽。趙高治斯,榜掠千餘,不勝痛,自誣服。斯所以不死,自負其辯,有功,實無心反。二世乃具斯五刑論,要斬咸陽。斯出獄,與其中子三川守由俱執,顧謂其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夷三族。拜高為中丞相,事無大小,輒決於高。悼嵇生之永辭兮,顧日影而彈琴。託運遇於領會兮,寄餘命於寸陰。運遇,五行運轉,遇人所遇之吉凶也。領會,冥理相會也。鄭玄禮記注曰:領,理也。司馬彪曰:領會,言人運命如衣領之相交會,或合或開。淮南子曰: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尋。洞簫賦曰:其妙聲則清淨猒應(隹改夾) 。長門賦曰:聲幼妙而復揚。停駕言其將邁兮,遂援翰而寫心。言駕將邁,遂停不行。毛詩曰:駕言出遊。廣雅曰:將,欲也。胡廣吊夷齊文曰:援翰錄吊以舒懷兮。毛詩曰:我心寫兮。

文選考異
  注“與嵇康呂安友”: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幹寶晉書曰嵇康”下至“時人莫不哀之”:袁本、茶陵本無此二百四十二字,有“ 臧榮緒晉書曰安妻甚美兄巽報之巽內慚誣安不孝啟太祖徙安遠郡即路與康書惡之收安付廷尉與康俱死見法謂被法也”五十字,是也。茶陵本“惡之”上又有“太祖見而”四字,袁本無,蓋脫。

注“康別傳臨終曰”下至“不與 ”: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二字,有“幹寶晉紀曰”五字。

注“就死命也”下至“援琴而彈 ”: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二字。

注“淒冷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將命者出”:茶陵本“出” 下有“戶”字,是也。袁本亦脫。

注“周大夫行役”下至“又方禾黍油油”: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十三字。

注“作雅聲曰”下至“不我好”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九字。

注“李斯者”下至“論要斬咸陽 ”:袁本、茶陵本無此二百六十三字。

注“斯出獄與其中子三川守由俱執”:袁本、茶陵本“斯”上有“李”字,無“與其” 至“俱執”十字。

注“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袁本、茶陵本“出”上有“
俱”字,“可”上無“豈”字。

注“遂父子相哭”下至“輒決於高”: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二字。案:此一節,尤延之增多者,皆甚誤。

注“五行運轉遇人所遇之吉凶也 ”:袁本、茶陵本無“人所遇之”四字。

注“司馬彪曰”下至“或合或開 ”: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一字。

  嘆逝賦並序
     陸士衡王隱晉書曰:陸機,字士衡,吳郡人也。少為牙門將軍。吳平,太傅楊駿闢為祭酒,轉太子洗馬。後成都王穎以機為司馬,參大將軍軍事,遂為穎所害,臨刑,年四十有三。嘆逝者,謂嗟逝者往也。言日月流邁,人世過往,傷嘆此事而作賦焉。
  昔每聞長老追計平生同時親故,論語曰: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孔安國曰:平生,少時也。 或凋落已盡,或僅有存者。何休曰:僅,方也。賈逵國語注曰:僅,猶言才能也。餘年方四十,而懿親戚屬,亡多存寡;左氏傳,富辰曰: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暱交密友,亦不半在。爾雅曰:暱,近也。孫林曰:親之近也。長笛賦曰:密友近賓。或所曾共遊一塗,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盡。索,盡貌。以是思哀,哀可知矣!家語,孔子謂哀公曰:君以此思哀,則哀可知矣。乃作賦曰:

伊天地之運流,紛升降而相襲。伊,惟也。升降,謂天地氣上下也。禮記曰:地氣上齊,天氣下降,而百化興焉。鄭玄曰:齊,讀曰躋。躋,升也。孔安國尚書傳曰:襲,因也日望空以駿驅,節循虛而警立。警,猶驚也。言日月望空駿驅而去,時節循虛驚動而立。嗟人生之短期,孰長年之能執?能執,言不能執持得長年也。素問,雷公曰:請問短期。黃帝曰:在經論中。管子曰:導血氣而求長年。時飄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將及。楚辭曰:時不可兮再得。思玄賦曰:辰倏忽其不再。楚辭曰:白日晼晚其將入。晼晚,言日將暮也懟瓊橤之無徵,恨朝霞之難挹。字林曰:懟,怨也。西京賦曰:屑瓊橤以朝□,必性命之可度。楚辭曰:嗽正陽而含朝霞。毛萇詩傳曰:挹,□也。挹,音揖。□,音俱。望湯谷以企予,惜此景之屢戢。山海經曰:湯谷上於扶桑,一日方至,一日方出。郭璞曰:上於扶桑,在上也。一日至,一日出,言交會相代也。毛詩曰:誰謂宋遠,跂予望之。鄭玄曰:跂足則可望見之。企與跂同。字林曰:企,舉踵也。賈逵國語注曰:惜,痛也。戢,藏也。

悲夫!川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高誘淮南子注曰:閱,總也。毛詩曰:滔滔江漢。世閱人而為世,人冉冉而行暮。夫世之得名,緣於君上。人之父子相繼,亦取其名。故以一代之人,通呼為世。暮,言人之年老也。楚辭曰:老冉冉而逾絕。廣雅曰:冉冉,進也。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言皆滅亡而不能故。野每春其必華,草無朝而遺露。野每春其必華,喻人何世而弗新。草無朝而遺露,喻世何人之能故。夫露之在草,無一朝有餘;以喻人之居世,無一時而能故也。王逸楚辭注曰:遺,餘也。經終古而常然,率品物其如素。楚辭曰:長無絕兮終古。周易曰:品物咸亨。鄭玄禮記注曰:素,故也。 譬日及之在條,恆雖盡而弗寤。言命之行逝,譬乎日及,雖至於盡而不能寤。爾雅曰:椵,木槿;櫬,木槿。郭璞注曰:別二名,似李樹。棗朝生夕隕,可食,或呼為日及,一曰王蒸。潘尼朝菌賦曰:朝菌者,世謂之木槿,或謂之日及。雖不寤其可悲,心惆焉而自傷!廣雅曰:惆,痛也。亮造化之若茲,吾安取夫久長?爾雅曰:亮,信也。淮南子曰:大丈夫無為,與造化逍遙。痛靈根之夙隕,怨具爾之多喪。靈根,祖禰也。具爾,兄弟也。南都賦曰:固靈根於夏葉。毛詩曰:慼慼兄弟,莫遠具爾。箋曰:莫,無也。具,猶俱也。爾,謂進之也。王與族人燕,兄弟之親,無遠無近,王俱揖而進之。悼堂構之隤瘁,□城闕之丘荒。尚書曰: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瘁,猶毀也。毛詩曰:在城闕兮。親彌懿其已逝,交何戚而不忘。諮餘今之方殆,何視天之芒芒。爾雅曰:諮,嗟也。芒芒,猶夢夢也。毛詩曰:民今方殆,視天夢夢。鄭玄曰:夢夢,亂也。爾雅曰:殆,危也。傷懷悽其多念,戚貌瘁而□歡。蒼頡篇曰:瘁,憂也。瘁與悴古字通。爾雅曰:□,少也。幽情發而成緒,滯思叩而興端。舞賦曰:幽情形而外揭。慘此世之無樂,詠在昔而為言。毛詩曰:自古在昔。

居充堂而衍宇,行連駕而比軒。彌年時其詎幾,夫何往而不殘。充滿於堂,盈衍於宇。何往而不殘,殘,毀也。爾雅曰:彌,終也。或冥邈而既盡,或寥廓而僅半半,平聲,協韻。說文曰:冥,窈也。廣雅曰:寥,深也。廓,空也。信鬆茂而柏悅,嗟芝焚而蕙嘆。毛詩曰:如鬆之茂。淮南子曰:巫山之上,順風縱火,紫芝與蕭艾俱死。柏悅蕙嘆,蓋以自喻。苟性命之弗殊,豈同波而異瀾。言人之性命,脆促不殊,譬水同波,而無異瀾也。瞻前軌之既覆,知此路之良難。此路,即死路也。晏子春秋曰:前車覆,後車戒。啟四體而深悼,懼茲形之將然。論語曰: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毒娛情而寡方,怨感目之多顏。廣雅曰:毒,痛也。歸田賦曰:聊以娛情。方,術也。多顏,謂亡者既多,而非一狀也。日思往沒之人,多在顏也。

諒多顏之感目,神何適而獲怡。爾雅曰:怡,樂也。尋平生於響像,覽前物而懷之。 夫響以應聲,像以寫形,今形聲既亡,故尋其響像。魯靈光殿賦曰:忽瞟眇以響像。步寒林以悽惻,玩春翹而有思。翹,茂盛貌。毛詩曰:翹翹錯薪。觸萬類以生悲,嘆同節而異時。言春秋與往同,然存亡異時。河圖曰:地有九州,以包萬類。魏文帝與吳質書曰:節同時異。年彌往而念廣,塗薄暮而意迮。楚辭曰:年洋洋而日往。史記,伍子胥曰:日暮塗遠,故倒行而逆施之。聲類曰:迮,迫也,阻格切。親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落落,稀貌。靡靡,盡貌。索,協韻,所格切。顧舊要於遺存,得十一於千百。舊要,猶久要也。遺,餘也。言顧久要於遺存之中。得十一於千百之內,十一者,謂通千百而計之,十分而得其一,言亡多而存寡也。久要,已見上注。樂隤心其如忘,哀緣情而來宅。忘,失也。宅,居也。言樂易失而哀易居也。薛君韓詩章句曰:隤,猶遺也。託末契於後生,餘將老而為客。言我將欲老死,與汝為客也。說文曰:契,約也。論語,子曰:後生可畏。古詩曰: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然後弭節安懷,妙思天造。楚辭曰:夕弭節於北渚。王逸曰:弭,安也。論衡曰:孔子作春秋,妙思自出胸中。周易曰:天造草昧。精浮神淪,忽在世表。表,外也。言精神不定。世表,在世之表也。寤大暮之同寐,何矜晚以怨早。寤,覺也。大暮,猶長夜也。原夫生死之理,雖則長短有殊,終則同歸一揆。言覺斯理,則晚死者何足矜,早夭者何傷也。繆熙伯輓歌曰:大暮安可晨。寐,猶死也。古詩曰:潛寐黃泉下。指彼日之方除,豈茲情之足攪?言既寤之,則彼死日之方除,豈能亂我情乎?言不足亂也。毛詩曰:日月其除。又曰:秪攪予心。毛萇曰:攪,亂也。 感秋華於衰木,瘁零露於豐草。在殷憂而弗違,夫何云乎識道。言達人之志,混齊死生。今反感木衰之秋華,悲豐草之零露,是乃在殷憂而不去,何雲識道乎?言未識也。毛詩曰:零露團兮。又曰:在彼豐草。韓詩曰:耿耿不寐,如有殷憂。毛萇曰:違,去也。法言曰:委大聖而好乎諸子者,惡睹其識道也。殷,深也。將頤天地之大德,遺聖人之洪寶。言將養生而遺榮也。爾雅曰:頤,養也。遺,棄也。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解心累於末跡,聊優遊以娛老。末跡,喻老。言解世俗之心累於末,聊優遊卒歲以娛老年。莊子曰:解心之繆,去德之累。容動色治氣意六者,繆心者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者也。累,猶負也。優遊,已見上文。班固漢書述曰:疏克有終,散金娛老。

文選考異
  注“太傅楊駿闢為祭酒”:袁本、茶陵本“為祭酒”三字作“機”。
  注“參大將軍軍事”: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臨刑”下至“而作賦焉”: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三字。

注“何休曰僅方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孫林曰親之近也”:陳雲“ 林”疑當作“炎”,是也。各本皆誤。

乃作賦曰:案:“作”當作“為 ”,袁本、茶陵本無“作”字。校語云善有“為”字。

注“伊惟也”下至“上下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二字。

注“言日月望空”下至“驚動而立”: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七字。

注“能執”下至“得長年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一字。

注“晼晚言日將暮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注“一日方至”: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誰謂宋遠”: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通呼為世”:袁本、茶陵本 “世”下有“人”字。

注“暮言人之年老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注“爾雅曰”下至“一曰王蒸” :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五字。

雖不寤其可悲:袁本、茶陵本校語云善作“悟”。案:本篇前後皆不作“悟”,二本但據所見為校語,未必是。

注“箋曰莫無也”下至“俱揖而進之”: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三字。

戚貌瘁而□歡:袁本、茶陵本“ 戚”作“戚”,校語云善作“戚”。案:此亦但據所見為校語,未必是。

注“蒼頡篇曰瘁”:案:“瘁” 當作“悴”,觀下注可見。各本皆誤。

注“何往而不殘殘毀也”:袁本、茶陵本無“何往而不殘”五字,有“皆”字。

注“即死路也”:袁本、茶陵本無“即”字。

注“日思往沒之人多在顏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字。

諒多顏之感目:袁本雲善作“諒 ”,茶陵本雲五臣作“亮”。案:本篇“亮造化之若茲 ”,不作“諒”。二本據所見為校語,未必是。

注“言春秋與往同然存亡異時”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一字。

注“忘失也宅居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言我將欲老死與汝為客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一字。

注“言精神不定世表在世之表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二字。

注“寤覺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言既寤之”下至“言不足亂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二字。

注“言未識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遺棄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末跡喻老”下至“以娛老年 ”: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二字。

    懷舊賦並序。懷舊賦者,懷,思也,謂思於親舊而賦也。
潘安仁
  餘十二而獲見於父友東武戴侯楊君,臧榮緒晉書曰:岳父芘,琅邪內史。潘岳楊肇碑曰:肇字秀初,滎陽人,封東武伯,薨,諡曰戴。芘,音毗。始見知名,遂申之以婚姻,言嶽有名譽,為肇所知。漢書曰:官皇帝知名者。賈弼之山公表注曰:楊肇女適潘岳。左氏傳,晉呂相絕秦曰: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婚姻。爾雅曰:□之父母相謂為昏姻。而道元公嗣,亦隆世親之愛。賈弼之山公表注曰:肇生潭,字道元,太中大夫。次韶,字公嗣,射聲司馬。臣鬆之注魏志引劉曄傳曰:楊暨,字肇,晉荊州刺史。子潭,字道源。次韶,字公嗣。不幸短命,父子凋殞。論語,哀公問孔子弟子孰為好學,孔子曰:有顏回者,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餘既有私艱,且尋役於外,私艱,謂家難也。毛詩曰:未堪家多難,餘又集於蓼。尋役,謂之任也。王充論衡曰:充罷州役。不歷嵩丘之山者,九年於茲矣。陸機洛陽記曰:嵩高在洛陽東南五十里。今而經焉,慨然懷舊而賦之曰:

啟開陽而朝邁,濟清洛以徑渡。洛陽記曰:大興在開陽門外。應劭漢官儀曰:開陽門始成,未有名。夜有一柱來樓上。琅邪開陽縣上言:南門一柱飛去。光武使視之,因刻記其年月日,以名門焉。楚辭曰:不能復陵波以徑渡。晨風悽以激冷,夕雪皓以掩路。埤蒼曰:皓,白也。掩,覆也。轍含冰以滅軌,水漸軔以凝冱。顏延年纂要解曰:車跡曰軌。車輪謂之軔。王逸楚辭注曰:軔,支輪木也。廣雅曰:漸,漬也。字林曰:凝,冰也。杜預曰:冱,閉也。塗艱屯其難進,日晼晚而將暮。周易曰:屯,難。楚辭曰:白日晼晚其將暮。仰睎歸雲,俯鏡泉流。傅毅七激曰:仰歸雲,溯游風。西都賦曰:鏡清流。前瞻太室,傍眺嵩丘。山海經曰:太室之山。郭璞曰:即中嶽嵩高山也,今在陽城縣西。漢書曰:太室,嵩高也。戴延之西征記曰:嵩高,中嶽也。東謂太室,西謂少室,總名嵩也。小說曰:昔傅亮北征,在河中流,或人問之曰:潘安仁作懷舊賦曰:前瞻太室,傍眺嵩丘。嵩丘、太室一山,何雲前瞻傍眺哉?亮對曰:有嵩丘山去太室七十里,此是寫書誤耳。河南郡圖經曰:嵩丘在縣西南十五里。東武託焉,建塋啟疇。如淳漢書注曰:塋,冢田也。賈逵國語注曰:一井為疇。巖巖雙表,列列行楸。崔豹古今注曰:堯設誹謗之木,今華表也,以橫木交柱頭,古人亦施之於墓。爾雅曰:檟大而皵,楸。郭璞曰:老乃皮粗皵者為楸。望彼楸矣,感於予思。尚書曰:予思日孜孜。既興慕於戴侯,亦悼元而哀嗣。墳壘壘而接壟,柏森森以攢植。古樂府詩曰:還望故鄉鬱何壘。廣雅曰:壘,重也。說文曰:壟,丘也。仲長子昌言曰:古之葬,植松柏梧桐以識其墳。鄭玄周禮注曰:植,根生之屬。森森,一作榛榛。壘,平聲。何逝沒之相尋,曾舊草之未異。禮記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鄭玄曰:宿草陳根。

餘總角而獲見,承戴侯之清塵。毛詩曰:總角丱兮。孔安國尚書傳曰:承,奉也。楚辭曰:聞赤松之清塵。名餘以國士,眷餘以嘉姻。史記,豫讓曰:智伯以國士遇我,我故以國士報之。自祖考而隆好,逮二子而世親。歡攜手以偕老,庶報德之有鄰。毛詩曰:君子偕老。家語,孔子曰:詩云,皇皇上帝,其命不忒。天之與人,必報有德。論語,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今九載而一來,空館□其無人。周易曰:窺其戶,□ 其無人。埤蒼曰:□,靜也。陳荄被於堂除,舊圃化而為薪。鄭玄禮記注曰:宿草,陳根也。方言曰:荄,根也,音皆。說文曰:除,殿□也。 步庭廡以徘徊,涕泫流而沾巾。說文曰:廡,堂下週屋。禮記曰:孔子泫然流涕。張平子四愁詩曰:側身北望涕沾巾。泫,胡犬切。宵展轉而不寐,驟長嘆以達晨。毛詩曰:展轉伏枕。漢書曰:劉向或夜觀星宿,不寐達旦。獨鬱結其誰語,聊綴思於斯文。楚辭曰:遭沈濁而汙穢兮,獨鬱結其誰語。

文選考異
  注“爾雅曰”下至“為昏姻”: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二字。
  注“臣鬆之注魏志”下至“字公嗣”: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字。陳雲按魏志田豫傳,中領軍楊暨舉豫。注云:臣鬆之案暨事見劉曄傳。暨子肇,晉荊州刺史,云云。劉曄傳中無“暨子肇”以下諸語,注微誤。案:此或記於旁而其人讀裴注未諦,尤延之輒取以增多耳。陳不知今所行選注,經尤校改,每非善舊,故尚不加遽斥,其實善無是語也。

注“哀公問孔子弟子孰為好學”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一字。

注“死矣今也則亡”: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楚辭曰不能復陵波以徑渡” :袁本此十一字作“徑度已見上文”,是也。茶陵本復出,非。

注“掩覆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車輪謂之軔”:袁本、茶陵本“車”作“軌並”二字。案:此亦尤校改耳。

注“楚辭曰白日晼晚其將暮”:袁本此十字作“晼晚已見上文”,是也。茶陵本復出,非。

注“河南郡圖經曰”下至“十五里”: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五字。

注“森森一作榛榛壘平聲”:袁本、茶陵本無此九字。

 寡婦賦並序。寡婦者,任子鹹之妻也。子鹹死,安仁序其寡孤之意,故有賦焉。少而無夫曰寡。

  潘安仁

  樂安任子鹹賈弼之山公表注曰:任護字子鹹,奉車都尉。有韜世之量,與餘少而歡焉!廣雅曰:韜,藏也。言度之大,包藏一世也。雖兄弟之愛,無以加也。范曄後漢書曰:姜肱與二弟仲海、季江,友愛天至。不幸弱冠而終,不幸、弱冠,並已見上。 良友既沒,何痛如之!毛詩曰:伐木丁丁,鳥鳴嚶嚶。雖有兄弟,不如友生。孫卿子曰:夫人必將擇良友而友之。其妻又吾姨也,賈弼之山公表注曰:楊肇次子適任護。爾雅曰:妻之姊妹,同出為姨。郭璞曰:同出,謂俱已嫁也。毛詩曰:邢侯之姨。左氏傳曰:蔡哀侯娶於陳,息侯亦娶焉。息媯將歸過蔡,蔡侯曰:是吾姨也。杜預注曰:妻之姊妹曰姨。少喪父母,適人而所天又殞,家語曰:女年十五,有適人之道。適,謂往嫁也。杜預左氏傳注曰:婦人在室,則父天,出則夫天。喪服傳曰:父者子之天,夫者婦之天。蔡伯喈女賦曰:當三春之嘉月,將言歸於所天。孤女藐焉始孩,潘岳集任澤蘭哀辭曰:澤蘭者,任子鹹之女也,涉三齡,未沒喪而殞。餘聞而悲之,遂為其母辭。左氏傳,晉獻公使荀息侍奚齊,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諸孤,辱大夫,其若之何?注曰:言其幼稚,與諸子縣藐。廣雅曰:藐,小也。字林曰:小兒笑也。孟子,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趙岐曰:孩提,謂二三歲之間,始孩笑可提抱者。禮記內則曰:子生三月孩而名。斯亦生民之至艱,而荼毒之極哀也。尚書曰:不忍荼毒。孔安國曰:荼毒,苦也。昔阮瑀既歿,魏文悼之,並命知舊作寡婦之賦。魏文帝寡婦賦序曰:陳留阮元瑜,與餘有舊,薄命早亡,故作斯賦,以敘其妻子悲苦之情,命王粲等並作之。餘遂擬之以敘其孤寡之心焉。其辭曰:

嗟予生之不造兮,哀天難之匪忱。毛詩曰: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天難匪忱,言天行禍難,不由誠信也。爾雅曰:忱,信也。少伶俜而偏孤兮,痛忉怛以摧心。伶俜,單孑貌。偏孤,謂喪父也。古猛虎行曰:少年惶且怖,伶俜到他鄉。伶,力丁切。俜,匹成切。毛詩曰:勞心忉忉。又曰:勞心怛怛。毛萇曰:忉忉,憂勞也。又怛怛,猶忉忉也。覽寒泉之遺嘆兮,詠蓼莪之餘音。寒泉,謂母存也。蓼莪,謂父母俱亡也。毛詩曰: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又曰: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音陸。莪,音俄。情長戚以永慕兮,思彌遠而逾深。長笛賦曰:長慼慼不能閒居兮。曹子建應詔詩曰:長懷永慕。

伊女子之有行兮,爰奉嬪於高族。毛詩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箋曰:行,道也。婦人生而有適人之道。尚書曰:嬪於虞。孔安國曰:奉行婦道於虞氏。承慶雲之光覆兮,荷君子之惠渥。慶雲,喻父母也。史記曰: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菌,是謂慶雲。楚辭注曰:慶雲,喻尊顯。君子,謂夫也。毛詩曰:既見君子,不我遐棄。詩傳曰:渥,厚也。顧葛藟之蔓延兮,託微莖於樛木。葛、藟,二草名也。言二草之託樛木,喻婦人之託夫家也。毛詩曰: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毛萇曰:木下曲曰樛。累,猶蔓也。藟,力水切。樛,居虯切。累,力追切。懼身輕而施重兮,若履冰而臨谷。曹植鸚鵡賦曰:怨身輕而施重,恐往惠之中虧。丁儀妻寡婦賦曰:恐施厚而德薄,若履冰而臨淵。毛詩曰:惴惴小心,如臨於谷。又曰: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遵義方之明訓兮,憲女史之典戒。蔡邕袁公夫人碑曰:義方之訓,如川之流。毛萇詩傳曰:古者後夫人必有女史。奉蒸嘗以效順兮,供灑掃以彌載。禮記曰: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礿夏禘,秋嘗冬蒸。又曰:女於大夫,曰備掃灑。毛萇詩傳曰:灑,掃也。又曰:教成之祭,牲用魚,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婦順也。毛萇詩傳曰:灑、灑同。班婕妤自傷賦曰:供灑掃於帷幄,永終死以為期。爾雅曰:彌,終也。

彼詩人之攸嘆兮,徒願言而心痗。毛詩曰:願言思伯,使我心痗。毛萇傳曰:痗,病也,音妹。何遭命之奇薄兮,遘天禍之未悔。魏文帝善哉行曰:自惜奇薄,少離凶殃。爾雅曰:遘,遇也。言夫之早隕者,遇天未悔禍之時。言天降禍於己,未有悛悔之心也。左氏傳曰:天其悔禍於我。榮華曄其始茂兮,良人忽以捐背。丁儀妻寡婦賦曰:榮華曄其始茂,所將奄其俱泯。楚辭曰:及榮華之未落。王逸曰:榮華,喻顏色也。孟子曰: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必猒酒肉而後反。劉熙曰:婦人稱夫曰良人。孔安國曰:捐,棄也。靜闔門以窮居兮,塊煢獨而靡依。丁儀妻寡婦賦曰:靜閉門以卻掃,塊孤惸以窮居。易錦茵以苫席兮,代羅幬以素帷。丁儀妻寡婦賦曰:刷朱闕以白堊,易玄帳以素幬。桓子新論曰:吾謂楊子曰:君數見乘輿,錦繡茵席。禮記曰:父母之喪,寢苫枕塊。爾雅曰:蓋謂之苫。注:茅苫也,江東呼為蓋。楚辭曰:蒻阿拂壁羅幬張。爾雅曰:幬,謂之帳。纂要曰:在上曰帳,在旁曰帷,單帳曰幬。幬,丈尤切。命阿保而就列兮,覽巾箑以舒悲。列女傳曰:齊孝孟姬曰:后妃下堂,必從傅母保阿。就列,就其房列之位也。箑,扇也。口嗚咽以失聲兮,淚橫迸而沾衣。韓詩外傳曰:嗚,嘆聲也。毛萇詩傳曰:咽,憂不能息也。家語曰:公父文伯卒,其妻妾行哭失聲。丁儀妻寡婦賦曰:涕流迸以淋浪。字書曰:迸,散走也,波諍切。愁煩冤其誰告兮,提孤孩於坐側。誰告,言告誰也。丁儀妻寡婦賦曰:含慘悴其何訴,抱弱子以自慰。王粲寡婦賦曰:提孤孩兮出戶,與之步兮東箱。坐側,靈坐之側也。

時曖曖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楚辭曰:時曖曖其將罷。王逸曰:曖曖,昏昧貌。楚辭曰:日杳杳而西頹。丁儀妻寡婦賦曰:時翳翳而稍陰,日亹亹以西墜。曹植贈白馬王詩曰:白日忽西匿。雀群飛而赴楹兮,雞登棲而斂翼。秦嘉贈婦詩曰:啾啾雞雀,群飛赴楹。丁儀妻寡婦賦曰:雞斂翼以登棲,雀分散以赴群。爾雅曰:雞棲於弋為榤,鑿垣而棲為榯。棲,雞宿處。歸空館而自憐兮,撫衾裯以嘆息。楚辭曰:私自憐兮何極。毛詩曰:抱衾與裯,寔命不猶。毛萇詩傳曰:衾,被也。裯,單被也。思纏綿以瞀亂兮,心摧傷以愴惻。張升與任彥堅書曰:纏綿恩好,庶蹈高蹤。楚辭曰:中瞀亂兮迷惑。又曰:心悶瞀之屯屯。王逸曰:瞀,亂也。瞀,莫遘切。

曜靈曄而遄邁兮,四節運而推移。楚辭曰:耀靈曄而西征。廣雅曰:曜靈,日也。易幹鑿度,孔子曰:天有春秋冬夏之節,故主四時。顏延年曰:春夏秋冬曰四時,時名一節,故言四時。遄,速也。古歷九秋篇曰:寒暑推移。遄,速也。天凝露以降霜兮,木落葉而隕枝。毛萇詩傳曰:隕,墜也。仰神宇之寥寥兮,瞻靈衣之披披。曹植九詠曰:葛蔓滋兮冒神宇。廣雅曰:寥,深也。空廓,寥廓也。楚辭曰:靈衣兮披披。退幽悲於堂隅兮,進獨拜於床垂。楚辭曰:日暮黃昏羌幽悲。王粲神女賦曰:登筵對兮倚床垂。耳傾想於疇昔兮,目彷彿乎平素。左氏傳,羊斟曰;疇昔之羊,子為政。杜預曰:疇昔,猶前日也。楚辭曰:時髣佛以遙見。曹植任城王誄曰:目想宮城,心存平素。字林曰:仿,相似也。佛,不審也。素,昔也。言平生昔日之時也。雖冥冥而罔覿兮,猶依依以憑附。冥冥,幽昧也。蘇武詩曰:胡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依依,思戀之貌。小雅曰:憑,依也。痛存亡之殊制兮,將遷神而安厝。丁儀妻寡婦賦曰:痛存亡之異路,將遷靈以大行。厝,置也。孝經曰:下其宅兆,而安厝之。龍□儼其星駕兮,飛旐翩以啟路。丁儀妻寡婦賦曰:駕龍□於門側,旐嬪紛以飛揚。爾雅曰:緇廣充幅長尋曰旐。禮記有龍輴。鄭玄注曰:龍輴,畫轅為龍也。說文曰:□,喪車也,音而。毛詩曰:星言夙駕。禮記曰:孔子之喪,公西為志焉。設旐,夏也;然旐,喪柩之旌也。爾雅曰:廣幅曰旐。凶幡,即今之旒旐。楚辭曰:前飛廉以啟路。輪按軌以徐進兮,馬悲鳴而跼顧。李陵詩曰:轅馬顧悲鳴。楚辭曰:僕伕悲餘懷兮,馬踡局而不行。局與跼古字並通,渠足切。潛靈邈其不反兮,殷憂結而靡訴。殷憂,見上文。毛詩曰:心之憂矣,如或結之。靡訴,言無所告訴也。睎形影於几筵兮,馳精爽於丘墓。家語曰:俯察機筵,其器存而不睹其人。說文曰:睎,望也。廣雅曰:睎,視也。左氏傳,樂祁曰:心之精爽,是謂魂魄。

自仲秋而在疚兮,逾履霜以踐冰。丁儀妻寡婦賦曰:自銜恤而在疚,履春冬之四節。韓詩曰:惸惸餘在疚。凡人喪曰疚。鄭玄毛詩箋曰:在憂病之中。周易曰:履霜堅冰至。雪霏霏而驟落兮,風瀏瀏而夙興。丁儀妻寡婦賦曰:風蕭蕭而日勁,雪翩翩以交零。毛詩曰:雨雪霏霏。楚辭曰:秋風瀏以蕭蕭。王逸曰:瀏,風疾貌。霤泠泠以夜下兮,水溓溓以微凝。丁儀妻寡婦賦曰:霜悽悽而夜降,水溓溓而晨結。說文曰:霤,屋水流也。又曰:溓溓,薄冰也,力檢切。意忽恍以遷越兮,神一夕而九升。老子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楚辭曰:惟郢路之遼遠,魂一夕而九逝。庶浸遠而哀降兮,情惻惻而彌甚。東觀漢記,上賜東平王蒼書曰:歲月騖過,山陵浸遠。願假夢以通靈兮,目炯炯而不寢。陳琳神女賦曰:儀營魄於髣佛,託嘉夢以通精。楚辭曰:夜炯炯而不寐。炯,公冷切。夜漫漫以悠悠兮,寒悽悽以凜凜。夜漫漫,已見上文。楚辭曰:去白日之昭昭,襲長夜之悠悠。毛詩曰:秋日悽悽。說文曰:凜凜,寒也。氣憤薄而乘胸兮,涕交橫而流枕。丁儀妻寡婦賦曰:氣憤薄而交縈,撫素枕而歔欷。長笛賦曰:泣血泫然,交橫而下。亡魂逝而永遠兮,時歲忽其遒盡。丁儀妻寡婦賦曰:神爽緬其日永,歲功忽其已成。楚辭曰:歲忽忽而遒盡。毛萇詩傳曰:遒,終也。廣雅曰:遒,忽也。容貌儡以頓□兮,左右悽其相□。家語曰:儡乎若喪家之狗。禮記曰:喪容儡儡。鄭玄曰:儡,羸貌。鸚鵡曰:容貌慘以□□。丁儀妻寡婦賦曰:顧顏貌之艵艵,對左右而掩涕。洞簫賦曰:桀跖鬻博儡頓□。說文曰:儡,敗也,洛罪切。艵,普楹切。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毛詩秦風曰:黃鳥,哀三良也。國人刺穆公以人從死,而作是詩。左氏傳,文公六年,秦穆公卒,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針虎為殉,皆秦之良也。杜預曰:以人從葬為殉。妻言願亦如三良死從於夫也。自引,自殺也。漢書,主簿謂王嘉曰:君侯宜引決。鞠稚子於懷抱兮,羌低徊而不忍。王粲寡婦賦曰:欲引刃以自裁,顧弱子而復停。史說曰:楚懷王稚子蘭。毛詩曰:母兮鞠我,出入腹我。毛萇曰:鞠,養也。鄭玄曰:腹,懷抱也。獨指景而心誓兮,雖形存而志隕。韓詩曰:謂餘不信,有如皎日。楚辭曰:辭靈脩而隕志。

重曰:仰皇穹兮嘆息,私自憐兮何極!皇穹,天也。省微身兮孤弱,顧稚子兮未識。如涉川兮無樑,若陵虛兮失翼。周易曰:利涉大川。楚辭曰:江河廣而無樑。丁儀妻寡婦賦曰:鳥凌虛以徘徊。上瞻兮遺象,下臨兮泉壤。象,謂形像也。以其已化,故謂之遺也。窈冥兮潛翳,心存兮目想。魏太祖祭橋玄文曰:幽靈潛翳,心存目想。奉虛坐兮肅清,愬空宇兮曠朗。愬,亦訴字。廓孤立兮顧影,塊獨言兮聽響。楚辭曰:廓抱影而獨倚。丁儀妻寡婦賦曰:賤妾煢煢,顧影為儔。顧影兮傷摧,聽響兮增哀。遙逝兮逾遠,緬邈兮長乖。國語,聲子曰:椒舉奔鄭,緬然引領南望。賈逵曰:緬,思貌也。

四節流兮忽代序,歲雲暮兮日西頹。楚辭曰:日月忽其不淹,春與秋兮代序。毛詩曰:歲聿其暮。古詩曰:凜凜歲雲暮。說文曰:頹,墜也。霜被庭兮風入室,夜既分兮星漢回。韓子曰:衛靈至濮水,夜分而聞有鼓琴者。魏文帝雜詩曰:天漢回西流。夢良人兮來遊,若閶闔兮洞開。楚辭曰:倚閶闔而望兮。王逸曰:閶闔,天門。怛驚悟兮無聞,超□恍兮慟懷。方言曰:怛,痛也。悟,覺也。莊子曰:君□然若有。恍,已見上文。慟懷兮奈何,言陟兮山阿。爾雅曰:大陵曰阿。墓門兮肅肅,脩壟兮峨峨。毛詩曰:墓門有棘。方言曰:無墳謂之墓。秦、晉之間,或謂冢為壟。孤鳥嚶兮悲鳴,長鬆萋兮振柯。楚辭曰:秋風兮蕭蕭,舒芳兮振條。廣雅曰:振,動也。 哀鬱結兮交集,淚橫流兮滂遝;楚辭曰:鬱結紆軫兮。又曰:涕流交集。班婕妤自傷賦曰:雙淚下兮橫流。毛詩曰:涕泗滂遝。蹈恭姜兮明誓,詠柏舟兮清歌。毛詩序曰:柏舟,恭姜自誓也。衛世子早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不許。終歸骨兮山足,存憑託兮餘華。班婕妤自傷賦曰:願歸骨于山足,依松柏之餘休。要吾君兮同穴,之死矢兮靡佗。毛詩曰:柏舟,恭姜自誓也。衛世子恭伯早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不許。注:恭伯,僖侯之世子也。曹植文帝誄曰:願投骨于山足,報恩養於下庭。毛詩曰:谷則異室,死則同穴。又曰: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佗。毛萇曰:矢,誓也。之,至也。言至己之死,信無佗心。

文選考異
  注“毛詩曰”下至“不如友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九字。
  注“爾雅曰”下至“謂俱已嫁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一字。

注“杜預左氏傳注曰”下至“則夫天”: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八字。

注“潘岳集”下至“遂為其母辭 ”: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六字。

注“使荀息侍奚齊公疾召之”: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字。注“辱大夫”下至“小兒笑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一字。

注“禮記內則曰”下至“孩而名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二字。

注“長慼慼不能閒居兮”:案:下“戚”當作“之”,“兮”當作“焉”。各本皆誤。

注“箋曰行”下至“而有適人之道”: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四字。

注“言夫之早隕者遇天未悔禍之時”:袁本、茶陵本此十三字作“天禍未悔”四字。 -

注“爾雅曰”下至“江東呼為蓋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六字。

注“纂要曰”下至“曰幬”: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五字。

注“就列就其房列之位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九字。

注“爾雅曰”下至“棲雞宿處”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九字。

注“寔命不猶”: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又曰”下至“瞀亂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四字。

注“廣雅曰曜靈日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注“顏延年曰”下至“遄速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二字。

注“遄速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案:此於上所增多為復,乃誤中之誤。

注“空廓寥廓也”:袁本、茶陵本下“廓”字作“寥”。案:陳雲“廓”,“寥”誤,即據別本也。

注“字林曰仿”下至“言平生昔日之時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二字。

注“爾雅曰”下至“曰旐”: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一字。

注“公西為志焉”:茶陵本“西 ”下有“赤”字,是也。袁本亦脫。

注“喪柩之旌也”:茶陵本“喪 ”作“表”,袁本亦作“喪”。案:陳雲“喪”,“表 ”誤,亦據別本也。

注“爾雅曰”下至“即今之旒旐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四字。案:此於上所增多,亦為復,皆誤中之誤也。

注“僕伕悲餘懷兮馬”:袁本、茶陵本“馬”在“餘”字下,是也。此所引離騷文。

注“凡人喪曰疚”:袁本、茶陵本無此五字。

注“家語曰”下至“儡羸貌”: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三字。

注“鸚鵡曰”:袁本“鵡”下有 “賦”字,是也。茶陵本亦脫。

注“顧顏貌之艵艵”:茶陵本“ 顏”作為“□”,是也。而袁本“□”上衍“□”字,亦非。

注“文公六年”: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有“曰”字。

注“妻言願亦如三良死從於夫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二字。

注“春與秋兮代序”:何校“兮 ”改“其”。案:“兮”字當在上句末。各本皆誤。

注“毛詩曰歲聿其暮”: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注“君□然若有”:茶陵本“有 ”下有“亡”字,是也。袁本亦脫。

注“楚辭曰秋風兮”下至“振動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九字。

注“毛詩曰柏舟”下至“報恩養於下庭”:袁本、茶陵本無此五十五字。案:恭姜、柏舟、歸骨山足,善均於上注訖,何得更有云雲。觀此可知尤增多之,無足取也。

 恨賦意謂古人不稱其情,皆飲恨而死也。

  江文通劉璠樑典曰:江淹,字文通,濟陽考城人。祖□,丹陽令。父康之,南沙令。淹少而沉敏,六歲能屬詩。及長,愛奇尚異,自以孤賤,厲志篤學。洎於強仕,漸得聲譽。嘗夢郭璞謂之曰:君借我五色筆,今可見還。淹即探懷以筆付璞,自此以後,材思稍減。前後二集,並行於世。卒贈醴泉侯,諡憲子。宋桂陽王舉秀才。齊興,為豫章王記室。天監中,為金紫光祿大夫,卒。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爾雅曰:試,用也。毛詩曰:野有蔓草。左氏傳,秦伯謂蹇叔曰:中壽,爾墓之木拱矣。注:兩手曰拱。古蒿里歌曰: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人生到此,天道寧論!

於是僕本恨人,心驚不已。列女傳,趙津吏女歌曰:誅將加兮妾心驚。直念古者,伏恨而死。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說苑曰:秦始皇帝太后不謹,幸郎嫪毐,茅焦上諫,始皇按劍而坐。戰國策,蘇代曰:伏軾而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禮記曰:書同文,車同軌。華山為城,紫淵為池。過秦論曰:踐華為城,因河為池。上林賦曰:丹水更其南,紫淵徑其北。雄圖既溢,武力未畢。方架黿鼉以為樑,巡海右以送日。鄭玄毛詩箋曰:方,且也。紀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伐紂,大起九師,東至於九江,叱黿鼉以為樑。列子曰:穆王駕八駿之乘,乃西觀日所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史記,王稽謂範睢曰:宮車一日晏駕,是事之不可知三也。韋昭曰:凡初崩為晏駕者,臣子之心,猶謂宮車當駕而晚出。風俗通曰:天子夜寢早作,故有萬機。今□崩隤,則為晏駕。若乃趙王既虜,遷於房陵。淮南子曰:趙王遷流房陵,思故鄉作山木之嘔,聞者莫不隕涕。高誘曰:趙王,張敖。秦滅趙,虜王,遷徙房陵。房陵在漢中。山木之嘔,歌曲也。薄暮心動,昧旦神興。楚辭曰:薄暮雷電。高唐賦曰:使人心動。左氏傳曰:昧旦丕顯。別豔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杜預左氏傳注曰:美色曰豔。史記曰:為之金輿錯衡,以繁其飾。玉乘,玉輅也。置酒欲飲,悲來填膺。漢書曰:上置酒沛宮。鄭玄禮記注曰:填,滿也。千秋萬歲,為怨難勝。戰國策,楚王謂安陵君曰:寡人萬歲千秋之後,誰與樂此也。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漢書,武帝天漢二年,李陵為騎都尉,領步卒三千,出居延,至浚稽山,與匈奴相值,戰敗,弓矢並盡,陵遂降。孫卿子曰: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拔劍擊柱,漢書曰:漢高已並天下,尊為皇帝。群臣飲,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弔影慚魂。曹子建表曰:形影相弔。晏子春秋曰:君子獨寢,不慚於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門。漢書有上郡、雁門郡,並秦置。裂帛系書,誓還漢恩。 漢書曰:常惠教漢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蘇武等在某澤中。李陵書曰:欲如前書之言,報恩於國主耳。朝露溘至,握手何言?漢書,李陵謂蘇武曰: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楚辭曰:寧溘死以流亡。王逸曰:溘,奄也。史記,繆賢曰: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交。潘岳邢夫人誄曰:臨命相決,交腕握手。若夫明妃去時,仰天太息。漢書,元帝竟寧元年春正月,呼韓邪單于來朝,詔掖庭王廧為閼氏。應劭曰:王廧,王氏之女,名廧,字昭君。文穎曰:本南郡人也。琴操曰:王昭君者,齊國王襄女也。年十七,獻元帝。會單于遣使請一女子,帝謂後宮,欲至單于者起,昭君喟然而嘆,越席而起,乃賜單于。石崇曰:王明君本為王昭君,以觸文帝諱改之。戰國策曰: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紫臺稍遠,關山無極。紫臺,猶紫宮也。古樂府相和歌有度關山曲。搖風忽起,白日西匿。爾雅曰:(夫風) 颻謂之飆。(夫風),音扶。颻與搖同。登樓賦曰:白日忽其西匿。潘岳寡婦賦曰:日杳杳而西匿。隴雁少飛,代雲寡色。漢書曰:凡望雲氣,勃碣、海代之間,氣皆黑。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鬻子曰:君王欲緣五常之道而不失,則可以長矣。李陵書曰:生為異域之人。

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裡。東觀漢記曰:馮衍,字敬通,明帝以衍才過其實,抑而不用。漢書曰:高後怨趙堯,乃抵堯罪。馮衍說陰就書曰:衍冀先事自歸,上書報歸田裡。漢書曰:時多上書言便宜,輒下蕭望之問狀,下者或罷歸田裡。閉關卻掃,塞門不仕。司馬彪續漢書曰:趙壹閉關卻掃,非德不交。吳志曰:張昭稱疾不朝,孫權恨之,土塞其門。左對孺人,顧弄稚子。禮記曰:天子之妃曰後,大夫妻曰孺人。稚子,見寡婦賦。脫略公卿,跌宕文史。杜預左氏傳注曰:脫,易也。賈逵國語注曰:略,簡也。楊雄自敘曰:雄為人跌宕。齎志沒地,長懷無已。馮衍說陰就書曰:懷抱不報,齎恨入冥。鸚鵡賦曰:眷西路而長懷。毛萇詩傳曰:懷,思也。及夫中散下獄,神氣激揚。臧榮緒晉書曰:嵇康拜中散大夫,東平呂安家事繫獄,亹閱之始,安嘗以語康,辭相證引,遂復收康。王隱晉書曰:嵇康妻,魏武帝孫穆王林女也。淮南子曰:古之人神氣不蕩乎外。漢書,谷永上疏曰:贊命之臣,靡不激揚。濁醪夕引,素琴晨張。嵇康與山巨源書曰:濁醪一杯,彈琴一曲。又贈秀才詩曰:習習穀風,吹我素琴。秋日蕭索,浮雲無光。鄭玄禮記注曰:索,散也。鬱青霞之奇意,入脩夜之不暘。青霞奇意,志言高也。曹毗臨園賦曰:青霞曳於前阿,素籟流於森管。漢書,武帝李夫人賦曰:釋輿馬于山椒,奄脩夜之不暘。張衡司徒呂公誄曰:玄室冥冥,脩夜彌長。孔安國尚書傳曰:暘,明也,音陽。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孟子曰: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登樓賦曰:涕橫墜而弗禁。字林曰:孽子,庶子也。然心當雲危,涕當雲墜。江氏愛奇,故互文以見義。遷客海上,流戍隴陰。漢書曰:匈奴乃徙蘇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羊。史記曰:婁敬,齊人也,戍隴西。此人但聞悲風汩起,血下沾衿。琴道,雍門周說孟嘗君曰:幼無父母,壯無妻子,若此人者,但聞秋風鳴條,則傷心矣。毛詩曰:鼠思泣血。屍子曰:曾子每讀喪禮,泣下沾衿。亦復含酸茹嘆,銷落湮沈。廣雅曰:茹,食也。又曰:湮,沒也。銷,猶散也。若迺騎疊跡,車屯軌,此言榮貴之子,車騎之多也。吳都賦曰:躍馬疊跡。楚辭曰:屯余車其千乘。王逸曰:屯,陳也。黃塵□地,歌吹四起。山陽公載記曰:賈詡鳴鼓雷震,黃塵蔽天。李陵書曰:邊聲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裡。煙斷火絕,喻人之死也。王充論衡曰:人之死也,猶火之滅。火滅而耀不照,人死而智不慧。

已矣哉!孔安國尚書傳曰:已,發端嘆辭。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琴道,雍門周曰:高臺既已傾,曲池又已平。墳墓生荊棘,狐兔穴其中。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論語,子曰:自古皆有死。穆天子傳,七萃之士曰:古有死生。張奐與崔元始書曰:匈奴若非其罪,何肯吞聲。

文選考異
  恨賦注“意謂古人”下至“而死也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四字。
  注“濟陽考城人”:袁本、茶陵本無“考城”二字。

注“祖□”下至“淹少而沉敏”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六字。

注“自以孤賤”下至“諡憲子” :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十五字。

注“爾雅曰試用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注兩手曰拱”:袁本、茶陵本無此五字。

注“茅焦上諫”: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丹水更其南”:袁本、茶陵本無此五字。

注“三十七年”: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伐紂”:陳雲“伐紂”當作 “征伐”。案:所校是也。各本皆誤。江賦注引正作“ 征伐”。

注“大起九師”: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是事之不可知三也”:袁本、茶陵本無“之”字、“三”字。

注“風俗通曰”下至“則為晏駕 ”: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二字。

注“趙王張敖”: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徙房陵房陵在漢中”:袁本、茶陵本作“徙漢中房陵”五字。

注“武帝天漢二年”: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為騎都尉”下至“出居延”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二字。

注“弓矢並盡陵遂降”:袁本、茶陵本無“弓矢並盡陵”五字。

注“漢高已並天下尊為皇帝”: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字。

注“群臣飲爭功醉”:袁本、茶陵本無“飲”字、“醉”字。

注“漢書元帝”下至“本南郡人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十八字。

代雲寡色:袁本、茶陵本“代” 作“岱”。陳雲“代”,“岱”誤。注同。今案:二本不著校語,袁本善注中字作“代”,茶陵本亦作“岱” 。今漢書天文志是“岱”字。

注“舋閱之始”:陳雲“閱”當作“□”,是也。各本皆誤。

注“王隱晉書”下至“穆王林女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七字。

注“張衡”下至“脩夜彌長”: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六字。

注“字林曰孽子庶子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八字。

注“穆天子傳”下至“古有死生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三字。

  別賦
江文通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黯,失色將敗之貌。言黯然魂將離散者,唯別而然也。夫人魂以守形,魂散則形斃。今別而散,明恨深也。說文曰:黯,深黑也。楚辭曰:魂魄離散。家語,孔子曰:黯然而黑。賈逵曰:唯,獨也。況秦吳兮絕國,復燕宋兮千里。言秦、吳、燕、宋四國,川塗既遠,別恨必深,故舉以為況也。文子曰:為絕國殊俗,立諸侯以教誨之。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蹔起。言此二時,別恨逾切。是以行子腸斷,百感悽惻。鮑昭東門行曰:野風吹秋木,行子心腸斷。風蕭蕭而異響,雲漫漫而奇色。荊軻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尚書大傳,帝唱曰:卿雲爛兮,體漫漫兮。舟凝滯於水濱,車逶遲于山側。楚辭曰:船容與而不進,淹回水以凝滯。廣雅曰:凝,止也。毛詩曰:周道逶遲。毛萇曰:逶遲,歷遠貌。棹容與而詎前,馬寒鳴而不息。楚辭曰:□齊揚以容與。掩金觴而誰御,橫玉柱而沾軾。韋誕詩曰:旨酒盈金觴,清顏發朱華。毛萇詩傳曰:御,進也。論曰:鼓琴者於弦設柱,然琴有柱,以玉為之。袁叔正情賦曰:解蘊麝之芳衾,陳玉柱之鳴箏。楚辭曰:涕潺湲兮沾軾。居人愁臥,恍若有亡。鮑昭東門行曰:居人掩閨臥。莊子曰:君惝然若有亡。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軒而飛光。軒,檻版也。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離霜。巡曾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曾,高也。空,息也。掩,掩涕也。涼,悲涼也。典略曰:衛夫人南子在錦帷中。廣雅曰:帷幙,帳也。纂要曰:帳曰幕。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說文曰:蹢躅,住足也。蹢與躑同,馳戟切。躅,馳錄切。曹植悲命賦曰:哀魂靈之飛揚。

故別雖一緒,事乃萬族。孔安國尚書傳曰:族,類也。至若龍馬銀鞍,朱軒繡軸。 周禮曰:馬八尺已上為龍。後漢書,明德馬皇后曰: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辛延年羽林郎詩曰:銀鞍何□爚,翠蓋空踟躕。尚書大傳曰:未命為士,不得朱軒。鄭玄曰:軒,輿也,士以朱飾之。軒,車通稱也。魯連子門客謂陳無宇曰:君車衣文繡。帳飲東都,送客金谷。漢書曰:高祖過沛,帳飲三日。又漢書曰:疏廣,字仲翁,東海蘭陵人也。廣兄子受,字公子。廣為太子太傅,公子為少傅,甚見器重,朝庭為榮。廣謂受曰: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廣遂退稱疾篤,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老,皆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賜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為設祖道供帳東都門外,送車數千兩,辭決而去。蘇林曰:長安東都門也。石崇金谷詩序曰:餘元康六年,從太僕卿出為使持節青徐諸軍事、徵虜將軍,有別廬在河內縣金谷澗中。時徵西將軍祭酒王詡當還長安,餘與眾賢共送澗中。琴羽張兮簫鼓陳,燕趙歌兮傷美人。琴羽,琴之羽聲。說苑曰:雍門周以琴見孟嘗君,微揮角羽。張晏甘泉賦注曰:聲細不過羽。漢武帝秋風辭曰:簫鼓鳴兮發棹歌。古詩曰: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珠與玉兮豔暮秋,羅與綺兮嬌上春。驚駟馬之仰秣,聳淵魚之赤鱗。言樂之盛也。韓詩外傳曰:昔伯牙鼓琴而淵魚出聽,瓠巴鼓琴而六馬仰秣。成公綏琴賦曰:伯牙彈而駟馬仰,子野揮而玄鶴鳴。 造分手而銜涕,感寂漠而傷神。謝宣遠送王撫軍詩曰:分手東城闉。呂氏春秋曰:聖人不以感私傷神。

乃有劍客慚恩,少年報士。漢書,李陵曰:臣所將屯邊者,奇材劍客也。又曰:郭解以軀藉友報仇,少年慕其行,亦輒為報讎。韓國趙廁,吳宮燕市。史記曰:聶政者,軹深井裡人也。濮陽嚴仲子事韓哀侯,與韓相俠累有□。嚴仲子告聶政,而言臣有仇,聞足下高義,故進百金,以交足下之歡。聶政拔劍至韓,直入上階,刺殺俠累。又曰:豫讓者,晉人也。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趙襄子滅智伯,讓乃變姓名為刑人,入宮塗廁,欲刺襄子,故言趙廁。又曰:專諸者,棠邑人也。吳公子光具酒請王僚,酒既酣,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既至王前,專諸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又曰:荊軻者,衛人也。至燕,與高漸離飲於燕市,旁若無人。後荊軻為燕太子丹獻燕地圖,圖窮匕首見,因以匕首揕秦王。割慈忍愛,離邦去裡。瀝泣共訣,抆血相視。伏虔通俗文曰:與死者辭曰訣。史記曰:今太子請辭訣矣。鄭玄毛詩箋曰:往矣,決別之辭。訣與決音義同。廣雅曰:抆,拭也。泣血,已見恨賦。抆,武粉切。驅征馬而不顧,見行塵之時起。史記曰:荊軻遂發,就車不顧。方銜感於一劍,非買價於泉裡。言銜感恩遇,故效命於一劍,非買價於泉壤之中也。尉繚子,吳起曰:一劍之任,非將軍也。金石震而色變,骨肉悲而心死。燕丹太子曰:荊軻與武陽入秦,秦王陛戟而見燕使。鼓鍾併發,群臣皆呼萬歲。武陽大恐,面如死灰色。戰國策曰:武陽色變。史記曰:聶政刺韓相俠累死,因自皮面決眼屠腹而死,莫知其誰。韓取政屍暴於市,能知者與千金,久之莫知。政姊曰:何愛妾之身而不揚吾弟之名於天下哉!乃之韓市,抱屍而哭曰:此妾弟軹深井裡聶政。自殺於屍旁。晉、楚、齊聞之曰:非獨政之賢,乃其姊亦烈女。莊子,仲尼謂顏回曰:夫哀莫大於心死。

或乃邊郡未和,負羽從軍。司馬相如檄蜀文曰: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漢書曰:有障徼,曰邊郡。服虔曰:士負羽。楊子云羽獵賦曰:蒙楯負羽,杖鏌邪而羅者以萬計。遼水無極,雁山參雲。水經曰:遼山在玄兔高句麗縣,遼水所出。海內西經曰:大澤方百里,鳥所生在雁山,雁出其間。孟子曰:大山之高,參天入雲。謝承後漢書,劉詡曰:程夫人富貴參雲。閨中風暖,陌上草薰。薰,香氣也。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騰文。鏡朱塵之照爛,襲青氣之煙熅。楚辭曰:經堂入奧,朱塵筵些。王逸曰:朱畫承塵也。或曰:朱塵,紅塵。楚辭曰:芳菲菲兮襲人。易通卦驗曰:震,東方也,主春分日出。青氣出震,此正氣也。司馬彪注曰:襲,入也。攀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沾羅裙。言當盛春之時,而分別不忍也。左氏傳,趙盾曰:括,君姬氏之愛子。杜預曰:括,趙盾異母弟。趙姬,文公女也。

至如一赴絕國,詎相見期?琴道曰:雍門周以琴見孟嘗君,孟嘗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悲乎?對曰:臣之所能令悲者,無故生離,遠赴絕國,無相見期。臣為一揮琴而太息,未有不悽愴而流涕者。絕國,絕遠之國。視喬木兮故里,決北樑兮永辭。王充論衡曰:睹喬木,知舊都。孟子曰:故國者,非為喬木,有世臣也。孟子見齊宣王曰:所謂故國,世臣之謂。注,非但見其木,當有累世脩德之臣也。楚辭曰:濟江海兮蟬蛻,決北樑兮永辭。左右兮魂動,親賓兮淚滋。蘇武詩曰:淚為生別滋。可班荊兮贈恨,唯□酒兮敘悲。左氏傳曰:楚聲子與伍舉俱楚人,舉將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而坐,相與食。蘇武詩曰:我有一 □酒,欲以贈遠人。願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值秋雁兮飛日,當白露兮下時。怨復怨兮遠山曲,去復去兮長河湄。毛詩曰:居河之湄。爾雅曰:水草交曰湄。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漢書有淄川國。又河內郡有河陽縣。淄,或為塞。同瓊佩之晨照,共金爐之夕香。毛詩曰:有女同車,顏如蕣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司馬相如美人賦曰:金爐香薰,黼帳周垂。君結綬兮千里,惜瑤草之徒芳。結綬,將仕也。顏延年秋胡詩曰:脫巾千里外,結綬登王畿。漢書曰:蕭育與朱博友,長安語曰:蕭朱結綬。宋玉高唐賦曰:我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臺,精魂為草,寔曰靈芝。山海經曰:姑瑤之山,帝女死焉,名曰女屍,化為(上艸下榣去木) 草,其葉胥成,其花黃,其實如兔絲,服者媚於人。郭璞曰;瑤與(上艸下榣去木) 並音遙,然(上艸下榣去木) 與瑤同。慚幽閨之琴瑟,晦高臺之流黃。張載擬四愁詩曰:佳人贈我筒中布,何以報之流黃素。環濟要略曰:間色有五,紺、紅、縹、紫、流黃也。春宮閟此青苔色,秋帳含茲明月光。毛詩曰:閟宮有侐。毛萇詩傳曰:閟,閉也。班婕妤自傷賦曰:應門閉兮玉階苔。劉休玄擬古詩曰:羅帳延秋月。 夏簟清兮晝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長!張儼席賦曰:席為冬設,簟為夏施。夏侯湛釭燈賦曰:秋日既逝,冬夜悠長。織錦曲兮泣已盡,迴文詩兮影獨傷。纖錦迴文詩序曰:竇韜秦州,被徙沙漠,其妻蘇氏。秦州臨去別蘇,誓不更娶,至沙漠便娶婦,蘇氏織錦端中,作此迴文詩以贈之。符國時人也。

儻有華陰上士,服食還山。列仙傳,脩羋者,魏人也。華陰山下石室中有龍石,□其上,取黃精食之,後去,不知所之。術既妙而猶學,道已寂而未傳。方言曰:寂,安靜也。 守丹灶而不顧,鍊金鼎而方堅。南越志曰:長沙郡瀏陽縣東有王喬山,山有合丹灶。不顧,不顧於世也。鍊金鼎,鍊金為丹之鼎也。抱朴子曰:鄭君唯見授金丹之經。又曰:九轉丹內神鼎中。史記曰:黃帝採首山銅鑄鼎,鼎成,龍下迎黃帝也。方堅,其志方堅也。駕鶴上漢,驂鸞騰天。列仙傳曰:王子晉吹笙作鳳鳴,遊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三十餘年後,上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緱氏山頭。果乘白鶴住山下,望之不能得到,舉手謝世人。數日去,祠於緱山下。雷次宗豫章記曰:洪井西鸞崗、鶴嶺,舊說洪崖先生與子晉乘鸞鶴憩於此。張僧鑑豫章記曰:洪井有鸞岡,舊說雲,洪崖先生乘鸞所憩處也。鸞岡西有鶴嶺,王子喬控鶴所經過處。 蹔遊萬里,少別千年。神仙傳曰:若士者,仙人也。燕人盧敖者,秦時遊北海而見若士,曰:一舉而千里,吾猶未之能,今子始至於此,乃語窮,豈不陋哉?馬明先生隨神女還岱,見安期生,語神女曰:昔與女郎遊於安息、西海之際,憶此未久,已二千年矣。惟世間兮重別,謝主人兮依然。說文曰:謝,辭也。

下有芍藥之詩,佳人之歌。詩溱洧章,刺亂也。兵革不息,男女相棄,淫風大行,莫之能救。雲: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注,芍藥,香草也。箋曰:伊,因也。士女往觀,因相與戲謔,行夫婦之事,其別則送與芍藥,結恩情也。漢書,李延年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桑中衛女,上宮陳娥。衛、陳,二國名也。毛詩桑中章曰: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於淇之上。注:桑中、淇上、上宮,所期之地。箋雲:此思孟姜之愛厚己也。此我期於桑中,要我於上宮,期我於淇水之上。又竹竿章,衛女思歸,適異國而不見答,思而能以禮也。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箋雲:行,道也。女子之道,當嫁耳,不以答違婦道也。又燕燕章,衛莊姜送歸妾也。注:莊姜無子,陳女戴媯生子名完,莊姜以為己子。莊公薨,完立而州籲殺之,戴媯於是大歸,莊姜送於野,作詩以見己志。方言曰:秦、晉之間,美貌謂之娥。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楚辭曰: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陸雲芙蓉詩曰: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遯甲開山圖曰:禹遊於東海,得玉珪,碧色,圓如日月,以自照,目達幽冥。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

是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千名,言多也。南都賦曰:百種千名。有別必怨,有怨必盈。蔡琰詩曰:心吐思兮胸憤盈。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亦互文也。左氏傳,衛太子禱曰:無折骨。雖淵雲之墨妙,嚴樂之筆精。漢書曰:王褒,字子淵。楊雄,字子云。漢書曰:嚴安,臨淄人也。徐樂,燕無終人也。上疏言時務,上召見,乃拜樂、安皆為郎中。金閨之諸彥,蘭臺之群英。金閨,金馬門也。史記曰:金門,宦者署,承明、金馬,著作之庭。東方朔曰:公孫弘等待詔金馬門。蘭臺,臺名也。傅毅、班固等為蘭臺令史是也。論衡曰:孝明好文人,並徵蘭臺之官,文雄會聚。賦有凌雲之稱,辯有雕龍之聲。史記,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遊學於齊。鄒衍之術,迂大而閎辯,奭也,文難施。齊人為諺曰:談天衍。劉向別錄曰:鄒衍之所言,五德終始,天地廣大,書言天事,故曰談天。雕龍赫赫,修鄒衍之術。文飾之若雕鏤龍文,故曰雕龍赫。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者乎?

文選考異
  注“失色將敗之貌”:袁本、茶陵本無“將敗之”三字。
  注“說文曰黯深黑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注“賈逵曰唯獨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論曰鼓琴者”下至“以玉為之”: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七字。

注“袁叔正情賦曰”:茶陵本“ 叔”作“淑”,是也。袁本亦誤。

注“莊子曰君惝然若有亡”:袁本此九字作“若有亡已見上文注”八字,是也。茶陵本復出而誤。

注“曾高也空息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纂要曰帳曰幕”: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甚見器重朝庭為榮”:袁本、茶陵本無此八字。

注“功成身退”下至“稱疾篤”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四字。

注“送車數千兩”下至“長安東都門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八字。

注“在河內縣”:陳雲“內”當作“南”。案:此據金谷集詩注引校也。

注“旁若無人”: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注“伏虔通俗文曰”下至“曰訣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二字。

注“燕丹太子曰”:陳雲“太” 字衍,是也。各本皆衍。

注“鼓鍾併發”:袁本、茶陵本 “鼓”上有“既”字。

注“服虔曰士負羽”: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孟子曰”:袁本、茶陵本“ 曰”上有“注”字,是也。又送應氏詩注引各本皆無“ 注”字,蓋脫。

注“程夫人”:案:“夫”當作 “大”,各本皆誤。範書蔡邕傳“程大人”,即此也。

注“或曰朱塵紅塵”: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

注“司馬彪注曰襲入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八字。

注“以琴見孟嘗君孟嘗君”:袁本、茶陵本無此九字。

注“先生鼓琴”下至“無故生離 ”: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二字。

注“孟子見齊宣王”下至“脩德之臣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字。

注“楚聲子與伍舉俱楚人舉將奔晉”:袁本、茶陵本無“聲子與俱楚人舉”七字。

注“班荊而坐”:袁本、茶陵本無“而坐”二字。

注“顏延年”下至“結綬登王畿 ”: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七字。

注“毛詩曰閟宮有侐”:袁本、茶陵本無此七字。

儻有華陰上士服食還山:袁本、茶陵本“山”作“仙”。校語云善無此二句。案:此不當無,傳寫脫也。或尤即以所見五臣補之,故與二本“ 山”、“仙”不同。

注“列仙傳脩羋者”下至“不知所之”: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三字。案:此亦尤增多也。蓋本並脫正文與注一節,而所謂真善注云何,無由知矣。

鍊金鼎而方堅:案:“煉”當作 “練”,蓋善“練”、五臣“煉”而亂之。注中兩見。此字茶陵本作“練”,是也。袁盡作“煉”,非。

注“列仙傳曰王子晉”下至“憩於此”:袁本、茶陵本無此一百四字。

注“而見若士曰”:袁本、茶陵本重“若士”二字,是也。

注“詩溱洧章”下至“莫之能救雲”: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四字,有“毛詩曰”三字。

注“注芍藥香草也”下至“結恩情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十六字。

注“桑中章”: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送我於淇之上”下至“作詩以見己志”:袁本、茶陵本無此一百五十二字。陳雲注引燕燕、竹竿二詩,並與本事無涉,蓋誤解也,云云。亦因不知此非善注耳。

注“漢書曰”下至“字子云”: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三字,有“
淵王褒也雲楊雄也”八字。

金閨之諸彥:袁本、茶陵本“閨 ”下校語云善作“門”。案:此尤以五臣亂善也。

注“金閨金馬門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案:尤增多此注,以就正文之誤,甚非。

注“史記荀卿”下至“故曰談天 ”: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十三字,有“漢書曰司馬相如既奏大人賦天子大悅飄飄有凌雲之氣七略曰鄒赫子齊人也齊人為諺曰”三十七字。

注“赫修鄒衍之術”:袁本、茶陵本“赫”上有“言”字。

志下  哀傷
    志下
    閒居賦並序。閒居賦者,此蓋取於禮篇不知世事閒靜居坐之意也。
     潘安仁晉武帝時人也。

嶽嘗讀汲黯傳,至司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書之,題以巧宦之目,未嘗不慨然廢書而嘆。漢書汲黯傳曰:黯□子司馬安,文深善巧宦,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班固司馬遷贊曰:遷有良史之才。李陵書曰:能不慨然。史記,太史公曰:始齊之蒯通讀樂毅報燕王書,未嘗不廢書而泣。漢書,司馬安,黯□子也。與長孺同傳。為人諂佞,善事上下,故四至九卿之位。班固曰:安文善巧,故每讀其傳而嘆息。黯,於減切。字林曰:慨,仕不得志。許既切。曰:嗟乎!巧誠有之,拙亦宜然。言誠有巧宦之理,拙固有之。西京賦曰:小必有之,大亦宜然。顧常以為士之生也,非至聖無軌微妙玄通者,鄭玄毛詩箋曰:顧,念也。周易曰:用無常道,事無軌度。廣雅曰:軌,跡也。老子曰:善行無轍跡。又曰: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河上公曰:玄,天也。言其節志精微,與天通也。則必立功立事,效當年之用。漢書,平當書曰:建功立事,可以永年。延篤與張奐書曰:烈士殉名,立功立事也。杜預左氏傳注曰:效,致也。是以資忠履信以進德,脩辭立誠以居業。周易曰:履信思乎順。又曰:君子進德脩業,忠信所以進德也,脩辭立誠所以居業也。

僕少竊鄉曲之譽,燕丹子,夏扶曰:士無鄉曲之譽,則未可與論行也。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魯武公其人也,舉秀才為郎。 臧榮緒晉書曰:賈充,字公閭,封魯公,為司空,轉太尉,薨,贈太宰,諡武公。又曰:嶽弱冠,太尉舉秀才。爾雅曰:忝,辱也。命,謂舉命之。爾雅曰:命,告也。凡尊者之言曰命。孝經曰:則周公其人也。逮事世祖武皇帝,臧榮緒晉書武紀曰:帝諱炎,字安世。崩,上號世祖。禮記曰:逮事父母。為河陽懷令,臧榮緒晉書曰:嶽出為河陽令,轉懷令。漢書,河內郡有懷縣、河陽縣也。尚書郎,廷尉平。臧榮緒晉書:嶽頻宰二邑,勤於政績,調補尚書郎,遷廷尉平,為公事免官。漢書曰:宣帝初置廷尉左右平,秩皆六百石。平,皮命切。今天子諒闇之際,天子,惠帝也。諒闇,今謂凶廬裡寒涼幽闇之處,故曰諒闇。領太傅主簿。府主誅,除名為民。臧榮緒晉書曰:楊駿為太傅,輔政,高選吏佐,引嶽為太傅主簿。駿誅,除名。俄而復官,除長安令。何休公羊傳注曰:俄者,須臾之間也。漢書音義,如淳曰: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遷博士,未召拜,親疾,輒去官免。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禮記曰:二十曰弱冠。論語,子曰:五一而知天命。孔安國曰:知天命之終始。八徙官而一進階,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職,遷者三而已矣。八徙官,謂舉秀才,為郎,河陽令,懷令,尚書郎,廷尉平,領太傅主簿,長安令,遷博士也。一除名謂太傅主簿,府誅,除名為民也。一不拜職,謂遷博士未召拜,親疾,輒去官也。一進階,謂徙懷令為尚書郎也。再免,謂任廷尉平,以公事免,遷博士以去官免也。三遷,謂廷尉平,領太傅主簿,及遷博士也。雖通塞有遇,抑亦拙者之效也。周易曰:不出戶庭,知通塞也。漢書,楊雄曰:以為遇不遇命也。廣雅曰:效,驗也。

昔通人和長輿之論餘也,固謂拙於用多。論衡曰:博覽古今者為通人。臧榮緒晉書曰:和嶠,字長輿。莊子謂惠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尚書,周公曰:予多才多藝。稱多則吾豈敢,言拙信而有徵。論語,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左氏傳,叔向曰: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時, 方今,猶正今也。廣雅曰:方,正也。尚書曰:俊乂在官。又曰:百工惟時。孔安國曰:百工皆是言政無非。拙者可以絕意乎寵榮之事矣。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漢書曰:列侯太夫人。如淳曰:列侯之妻稱夫人。列侯死,子復為列侯,乃得稱太夫人。左氏傳,荀罃曰:餘羸老矣。王隱晉書曰:岳母寒以數戒焉。尚何能違膝下色養,而屑屑從斗筲之役乎。孝經曰: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論語,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左氏傳,晉侯謂汝叔齊曰:魯侯善禮。叔齊曰:而屑屑焉習儀以亟。方言曰:屑屑,不靜也。論語,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筭也。鄭玄曰:筲,竹器也,容鬥二升。袁巨集後漢紀,郭林宗曰:大丈夫焉能久處斗筲之役乎。

全唐詩
全宋詞
李太白全集
樂府詩集
文心雕龍
文選
王右丞集箋註
楚辭

每日精選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