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作文 > 有關年味作文【推薦】

有關年味作文【推薦】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7.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年味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年味作文【推薦】

有關年味作文1

冷風駁來,溫情不散。

題記

晨,熹微的陽光透過窗簾擁抱寂寥。我起身倚靠在窗前,街邊的路燈掛上了喜慶的紅色燈籠,風吹過樹梢帶走幾片枯葉,將冬的痕跡悄悄抹去,行人有的提著大包小包快步行走,有的扛著幾箱年貨往家裡趕,每家每戶的門前貼上了春聯、字畫,點點紅豔點綴了這片冰雪消融的世界。年味,在悄然間飄入腦海,闖入心間,我期待著盼望著除夕的到來。

夜,天空中的星星顯得格外明亮,似一個個好奇的孩子探出頭來,張望著地上人間的盛大喜事。爺爺奶奶張羅著除夕之夜的團圓飯,父母忙著在一旁招待客人,雖然忙碌,卻露出了享受的笑容。小木!不過處的奶奶忽然叫到我,啊?我倉促地回答,來這邊幫我包餃子吧!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包餃子呵。站在桌前我不知所措。奶奶看見了我內心的迷茫與無助,站在我的身邊拿起一片壓好的餃子皮,用筷子夾起肉餡,一送一合一壓一按,所有的動作都一氣呵成,隨後,一個精緻的餃子展現在面前。我的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原本疏遠的關係也更近了一些。

我小心翼翼地捏起一片面皮,攤在手心,似在照看寶貴的珍品,模仿著奶奶的動作,將肉用筷子輕輕夾到麵皮上,又在慌亂之中蓋上面皮,隨手按了幾個指印。餃子放在奶奶包的面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傻孩子,餡放太多了,皮也沒包緊,那到時候可就真的露餡了。奶奶說著便笑了起來,我也為自己的粗手粗腳而感到搞笑。奶奶握著我的手,一股粗糙之感從手上傳來,一步一步地教我包餃子,一次,兩次……經過反覆的練習,一個像模像樣的'餃子終於擺在了眼前。作為新學徒,注視著奶奶雙手靈活地重複著包餃子的動作,似一隻靈動的精靈在桌上飛舞著,奶奶雖年事巳高卻有著一顆年輕的心。冬季殘餘的冷風此時似乎早已溫暖,年味漸濃,心程漸近。

新的一年就在眼前,我與夥伴相約放煙花,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煙花,它見證著我從小到大的點滴成長,它記錄了我與夥伴真摯的友誼。在炮竹聲中,年味更加濃郁。我站在田野間,御風而立,一簇簇焰火從四周沖天而起,在天空中綻放,閃耀夜空。

何為年味?是友情與親情的融合,是團聚的幸福與快樂,沒有溫情,何嘗有年味?

凌晨,坐在窗前,頭輕輕依在窗沿邊,微微閒上雙眼,品味著即逝的年味。窗外,焰火的光耀照亮天際,驅逐寒意,給新一年帶來生機與希望。回過頭,看著熟睡的家人,汩汩暖流再次湧入心頭,寒冷無法駐足,只回這永恆的溫情。

年味不淡,溫暖不散!

有關年味作文2

有一種泥土的味道,是極符合我心中對年的印象。

小時候,聽長者說,“年”是一種野獸,每年陰曆大年三十就出來禍害婦孺百姓。為了嚇退“年獸”,人們開始擊鑼放鞭,真的就把它給趕跑了。從此每年的陰曆大年三十人們就會放鞭慶祝。

那時對這種“年”有了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於是“放鞭炮”在我看來成為了過年必備的習俗。

不知從幾何時許,這種鞭炮聲卻有些遙遠了。沒有鞭炮,只有挨家挨戶和一些陌生的面孔相向慶賀,總讓我感覺年味淡了些許。

一年寒假我坐上開往湖南的列車,夜還未完全降臨,窗外開始飄雪。抹了抹車窗上的霧珠,窗外疾馳的屋舍、田壟或是平鋪的高速大道,在雪中竟十分相似。遠去的風景,就像是空白的時光一樣,飛逝如昨。月光還來不及捕捉那白色裡的炊火,天便悄悄地黯然了。

無法想象那就是一種如何的陌生,在口頭上的噓寒問暖,怎麼也填不滿一種莫名的失落。我知道,年來了。帶來一場雪,一個寂靜的星空。

我們不過是離開家鄉去往遠方的遊子,漫長的道別只為一次重逢。我驚歎人人口中流利的“新年快樂”,卻是失掉了365個日夜的溫度。冷藏的一夜的寒霜,很完好地儲存最初的模樣。使家人們得以相認;然而即便咫尺,亦如天涯,我們同樣陌生。

我坐在圓桌邊,靜靜地等那些甚至叫不出名字、輩分的親友在桌上擺菜。我等他們習慣性的開啟中央一套,和相互祝福。我在心裡也籌備著祝詞,稍稍練習。——這就是大年三十。

快到轉鍾時,我聽到有人放鞭炮了,那聲音此起彼伏,然後變得漸漸稀微。天上的焰火也很美,像是蛇信子。我跑到陽臺上,向煙花的各個方向各拍了一張照片,很快鼻腔裡充斥了塵土和火藥的氣味。

我不在鄉下,沒有雞,沒有蛙,沒有柴火。我沒有聞到泥土味,我聞到了來自各個角落的`碗筷聲和五彩的火藥。我搓了搓手,手依舊是凍得紅瘡。

原來,“放鞭炮”隨著年紀的增長,也如同時間一般讓人冷淡了。可我還是不甘心,我知道原本放鞭就是為了嚇退年獸的。便也可能只是嚇退而已了。至於我們現在過年嘛,更重要的就是吃個團圓飯,看一次聯歡會,休息好幾天……

家鄉的年味已經淡了許多。

或許我也到了淡忘的年紀。

而我此時卻一個人獨自坐在桌子前,吃著從遠方送來的佳餚,品嚐著今年的年味。是的,今年的三十,我是一個人,在出租屋。

有關年味作文3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誰讓你風雨兼程?取下舊符,換上新桃,誰讓你素筆勾繪?歲末屠蘇,年尾有餘,誰讓你大快朵頤?

行道遲遲,那是年的呼喊。“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縱使山水迢迢路遙遙,不曾改,回家團聚的渴盼!年味,是一路的人山人海,縱便疲勞亦幸福……

一紙窗花,貼滿窗喜氣;二副對聯,祝全年和順。往三四家拜年,同賀五福臨門,六回重聽《蓮花漏》,七載再嗅臘梅香。擺開八仙桌,九鼎溫屠蘇,闔家團圓夜,十全十美時。百般念,千般道,萬億叮嚀惟願兒孫好!年味,是幾世同堂的歡聚,紅火而熱鬧,喜慶而歡喜……

追溯千年,年,對於華夏兒女,早已不意味著一年的盡頭,那是團圓時刻,那是情意綿綿,那是文化傳承……

古人過年,從臘八到元宵,有賞花燈、逛廟會、猜燈謎、舞龍舞獅等活動,熱鬧中不失雅趣,平凡中更添風味。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有“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之句。文人的年,文味十足,意趣高雅,又不失齊家歡樂。

《紅樓夢》中,甄家過年,在路上逛廟會、賞花燈,更有老北京叫賣的冰糖葫蘆,爆竹聲中,年味是濃濃的鄉土之氣,脆脆的鄉土之音。

賈府春節,儼然大家做派。門前車水馬龍,相互之間依禮拜年,熱鬧非凡。元宵之夜,更有元春燈謎之樂,齊家共聚,既有規矩,又有活泛,王候之門,年雖少了份平民之質樸,卻未曾失熱鬧與親情。

從《祝福》中的祝福禮,到傳說中的除夕降魔、壓“祟”錢,與其說過年是一種團聚的歡喜,不如說是民俗文化的`盛筵。從包餃子到煮湯圓,各地風俗各異,卻同樣有著但願來年事事順心、和和美美之意。

可是,時光走至今日,空氣汙染奪走了爆竹的“歲歲”平安、煙花的絢麗奪目,更奪走了小孩一年中的期盼時光;電子遊戲奪走了老少的歡聲笑語,只剩一個人的自娛自樂;牌局酒局奪走了親人的推心置腹,奪走了剪窗花、貼春聯、做年夜飯的一團和氣與溫馨……

依舊是跨越千山萬水的奔赴家鄉,依舊是家庭團聚的盛世佳節,可人在一處心已散,形聚神散之年,縱使形式未變,那經歲月碾出的濃濃年味,卻在此一二年間消散殆盡……

什麼是年味?有家的溫暖才有年味,有年夜的歡聲才有年味,有民俗文化的承載才有年味!

一簞食,一豆羹,讓心回家,讓愛永存!年味,方愈久彌香!

有關年味作文4

快要過年了。老人們都按照習俗操辦一些年貨。今天,我和媽媽去幫外婆,外公做麻花。

做麻花主要就是搓和炸。外公讓外婆搓,自己去炸。可外婆去不同意。原因是怕外公炸糊或是不熟。最後,外公同意了。於是,我,媽媽,外公三人負責搓麻花。外婆自己負責炸麻花。外婆給我們端來一盆面。外公把它們切成了一條一條的,媽媽和外公開始搓麻花了。我看著她們搓出來的麻花心裡真是急啊。我邊看邊問外公怎麼做。外婆耐心地說:“把小塊面搓成細長條,握住面的兩頭,向相反的方向搓。然後,提起兩頭面條會自然捲到一起,形成麻花擰勁狀。”我邊做邊看外公做。外公也一次次耐心的教我。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次的實驗。我終於成功學會了。我把搓好的麻花小心的放在手心裡給外公看。外公樂呵呵的表揚我:“哦,哦,真不錯,有點傳統麻花的意思了。我外孫真聰明啊!”媽媽也複合“是啊,是啊,真不錯啊!”終於學會了,我興奮拿著自己搓的小麻花坐在沙發上。開始漫不經心的為自己的小麻花編了首歌謠:“都說麻花兒香,香裡帶著甜,都說麻花甜,甜裡透著香……”我的歌聲引來外公的讚許聲和笑聲。

我忽然感覺外婆一個人在廚房挺孤單的`。就拿著搓好的麻花。去找外婆了。看著外婆熟練的把麻花放油鍋裡,那小麻花在油鍋裡上下翻滾。一會就變成金黃色。我心裡癢癢的。就問外婆能不能讓我也炸上一根外婆開始說不行。因為怕我被油燙,說要過年了。可外婆哪能經起我的軟磨硬泡。最後,外婆教我:“要貼著鍋邊慢慢的放進去,一定不要往裡用力扔。那樣會濺起油花的。”我按著外婆的方法。慢慢的將一根麻花放進油裡。我繼續往裡放。放了幾根之後,外婆叫我停下了。說不能放一子放太多。一會我放的麻花就飄了起來。一會就變黃了。等它一出鍋。我就拿出外公和媽媽嚐嚐。看著外公和媽媽都十分高興。我也特別高興。我看搓成長條的面,真的像長鬍子。就將它貼在了鼻子下面。做成了白鬍子。大家被我的幼稚舉動笑的前仰後合。連平時沉默寡言的外公,此時也盪漾著無盡的笑容。最後,連我自己都被逗樂了……

這次幫外婆炸麻花。我學會了好多東西。我決定去建意奶奶也炸麻花。因為,這麻花炸出了歡樂。炸出了知識。炸出了團圓。

有關年味作文5

“噼啪——轟!”一陣又一陣鞭炮聲從窗外傳來。我不禁想起了熱鬧的年,想起了那濃濃的年味……

距離大年三十還有兩天,或許是連天空也覺得這個年單調了一些。於是,天空最美的孩子——雪花,也湊起了熱鬧。我戴上手套、帽子,準備和雪花一起嬉戲。雪花像穿著芭蕾裙的舞者一般,在白色的大地上空翩翩起舞,潔白的身軀,曼妙的舞姿,大地也陶醉了……鞭炮的紅衣是大地的紅暈,五彩的霓虹是大地的新衣。啊,最讓人喜悅的時刻已悄然來臨……

儘管是大雪紛飛,寒風呼嘯,可依然阻擋不了新年到來的腳步,減少不了人們喜悅的笑容,隱藏不了人們忙碌的身影。街道兩旁,各種各樣的掛飾綴滿了樹梢,紅彤彤的中國結似彩虹一般掛在街道上空,紅色的店鋪滿滿地擺完了一條街。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吆喝聲,叫賣聲,歡樂的歌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首別有趣味的《新年交響曲》。商場裡,人們擠在櫃檯前,大方地包攬著各色年貨,在這樣擁擠的場景中,也不乏“對不起!”“很抱歉!”的對話,可更多的還是“謝謝!”“沒關係!”“新年好!”的話語,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大年三十,晚上《新聞聯播》過後,我們院子裡的小夥伴開始了我們每年的必定節目——放煙花。哪知大人們比我們還心急,早早放起了禮花。“呼——呼!”又一個禮花散開,“啊!你們看!”姐姐叫了起來,“好漂亮啊!是金色的',還有粉色的和綠色的,也有紫色的呢!”天空中,一朵又一朵鮮豔的“花兒”開放,讓人真有一種走進春天花園般的幻覺,又好似一位神奇的魔術師表演的魔術一般,每一個細節都是那麼吸人眼球。禮花炸開,一個個小小的彩點兒如水滴一般輕快地跳躍著,在漆黑的夜幕上滑落,照得大地如同白晝,夥伴兒們臉上露出興高采烈的的神情。家家戶戶開了窗,開了門,人們帶著微笑一同欣賞著這夜色美景,光亮照耀在每一張幸福的臉上……

七年級,“新年來,福氣到,家家戶戶拜大年!”親人們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便會在一起計劃好每天的行程,給每個親人朋友拜年,小孩子們也便有了難得的歡樂時光。所有的人坐在一起圍著火爐,談談自己過去一年的收穫,說說自己對新年的展望,陣陣歡聲笑語久久迴盪。屋外,人們在那蜿蜒的田間小路上,相互攙扶著,說笑著,溫暖、關愛、親情縈繞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年,熱鬧的味道;年,關愛的味道;年,歡樂的味道;年,親情的味道。這個年,年味濃濃……

有關年味作文6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誰讓你風雨兼程?取下舊符,換上新桃,誰讓你素筆勾繪?歲末屠蘇,年尾有餘,誰讓你大快朵頤?

行道遲遲,那就是年的呼喊。“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縱使山水迢迢路遙遙,不曾改,回家團聚的渴盼!年味,是一路的人山人海,縱便疲勞亦幸福……

一紙窗花,貼滿窗喜氣;二副對聯,祝全年和順。往三四家拜年,同賀五福臨門,六回重聽《蓮花漏》,七載再嗅臘梅香。擺開八仙桌,九鼎溫屠蘇,闔家團圓夜,十全十美時。百般念,千般道,萬億叮嚀惟願兒孫好!年味,這就是幾世同堂的歡聚,紅火而熱鬧,喜慶而歡喜……

追溯千年,年,對於華夏兒女,早已不意味著一年的盡頭,那就是團圓時刻,那就是情意綿綿,那就是文化傳承……

古人過年,從臘八到元宵,有賞花燈、逛廟會、猜燈謎、舞龍舞獅等活動,熱鬧中不失雅趣,平凡中更添風味。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有“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之句。文人的年,文味十足,意趣高雅,又不失齊家歡樂。

《紅樓夢》中,甄家過年,在路上逛廟會、賞花燈,更有老北京叫賣的冰糖葫蘆,爆竹聲中,年味就是濃濃的鄉土之氣,脆脆的鄉土之音。

賈府春節,儼然大家做派。門前車水馬龍,相互之間依禮拜年,熱鬧非凡。元宵之夜,更有元春燈謎之樂,齊家共聚,既有規矩,又有活泛,王候之門,年雖少了份平民之質樸,卻未曾失熱鬧與親情。

從《祝福》中的祝福禮,到傳說中的除夕降魔、壓“祟”錢,與其說過年是一種團聚的歡喜,不如說是民俗文化的盛筵。從包餃子到煮湯圓,各地風俗各異,卻同樣有著但願來年事事順心、和和美美之意。

可是,時光走至今日,空氣汙染奪走了爆竹的“歲歲”平安、煙花的絢麗奪目,更奪走了小孩一年中的期盼時光;電子遊戲奪走了老少的歡聲笑語,只剩一個人的.自娛自樂;牌局酒局奪走了親人的推心置腹,奪走了剪窗花、貼春聯、做年夜飯的一團和氣與溫馨……

依舊就是跨越千山萬水的奔赴家鄉,依舊就是家庭團聚的盛世佳節,可人在一處心已散,形聚神散之年,縱使形式未變,那經歲月碾出的濃濃年味,卻在此一二年間消散殆盡……

什麼是年味?有家的溫暖才有年味,有年夜的歡聲才有年味,有民俗文化的承載才有年味!

一簞食,一豆羹,讓心回家,讓愛永存!年味,方愈久彌香!

有關年味作文7

馮驥才: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崇拜的東西,而中國人崇拜的就是生活本身。

超市裡迴圈的音樂告訴你要過年了,學校的放假通知告訴你要過年了,各種廣告大氣的煽情牌也告訴你要過年了……年味就是這樣隨著春節的臨近,越來越濃,好像是一碗淡茶,在變成甜甜的清酒,最後又融入母親的瓦罐裡,變一碗濃湯。年味就是一種生活的快樂,就是中國人崇拜的味兒。

年味,融在舌尖。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貼福字;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這是老一輩們的年,也就是“吃”年。中國人喜歡年糕,哈,現在手上還拿著一塊。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滿足好舌頭,又有好彩頭。

有句俗話說:“好吃不如餃子”。餃子就是中國人特有的食物,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包餃子,雖然我包的難看,自己都不想吃,但還是有感受到那種快樂,也許這便就是年味吧!一鍋餃子出爐,在我面前的瓷碗裡,一個個可憐可愛的餃子冒著熱氣佈滿了眼鏡又充滿了心窩。我知道,媽媽又偷偷地把我包的那些都盛到她的碗裡了,如果不是過年,這樣的“吃”年味,這樣的感動,怎麼會有呢?

年味,貼在門上。

當你走進省實驗高三教學樓,你不難發現,每個門上都貼著一副對聯,紅紙黑字,裝飾以金色墨點;比喻對仗,寄託以深深期望。年味兒,貼在各家的門上。有人說福字是一種人們快樂幸福的.符號,只要貼著自家人看著舒服,有暗示幸福的作用,怎樣貼都是年味兒。

不是“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都包含著中國人對未來的希望,都給人以快樂的正能量。

年味,貫穿在人群中。

過年,即是團聚。我喜歡看到春運時人們忙碌的樣子,嘴就是哈著熱氣,臉上流著汗水,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與年貨,臉上掛著笑,握緊的回家的車票……馮驥才是文化名人中最會過年的,他告訴人們,人情味就是最深的年味,年,或許也就失去了意義。

“新年好”,“恭喜恭喜”以前以為這都是人們掛在嘴邊的客套話,現在細細想來,這些話原來帶著一種真心的祝願的。爺爺奶奶盼過年,因為他們可以見到大半年沒見的兒孫,雖然重逢時的笑臉佈滿了皺紋,但那種快樂,卻如同新生兒一般純真。

中國人崇拜生活,中國人崇拜年。現在的我們,只需要在家人熱鬧的談天裡,美滋滋地喝下年味兒十足的濃湯了……

有關年味作文8

年味是一杯菊花茶,越品越香,呷一口,久久回味。

年是一杯醇酒,千杯舉起方知樂。

年是一盞孔明燈,告別曾經,許下新年願望。

年味就是過年的味道。

新的一年開始,新聯換舊聯,這便是年味。家家戶戶忙著張燈結綵。

每到農曆二十四,打工的人基本都回來了,整個村子不像平時那樣冷冷清清,平日裡只能聽到小孩子的嬉笑。這個時候,大人們便拉起家常話,抑或是談談工作的辛苦,抑或是說說外地生活狀況,抑或是意外的收穫,總有說不盡的話題,老人們看著兒孫滿堂,更是舒展了眉頭,至於那些小孩子,到處亂躥,穿著新衣服家家拜年。

燒香拜佛,這便是年味。值七年級,村裡人都趕著去寺廟裡燒香,這個風俗習慣直到現在還保留著。村裡那些年曆資深的老人和些年輕人吹吹打打,全村裡人同去寺廟燒香,燒香之後還要磕拜。我們這村就是特別,雖然不大,只有十七戶人家。但鄉里鄉親裡十分和睦,一大群人從廟裡回來的時候,一路也是要敲鑼打鼓的,一條河上下也失去了往日的冷清。

農曆二十九的晚上。點燃一盞盞孔明燈,但半空中有自焚自滅。寫著願望的紙條也燒了,可是人們的心卻奔騰如江水,那畢竟承載著他們美好的期許。點點菸花綻放,家家都在歡呼,混合著瞬間響亮的爆炸聲。樓上看電視的人們拉開窗簾看看星空,如雨的煙花從頭上滾落。煙花墜落,夜空寂靜了,人們有各自跑回屋去,也放下窗簾,

這就是年味,踮足昂首的那一刻,晶瑩淚花閃爍,歡呼雀躍的那一刻,滿懷這幸福,他們許下心願,希望家人團聚。

年,或許是一杯白開水,有人說它無味,有人說它甘甜可口,也有人說它是品不盡的茶。

最難忘的還是兩家人吃餃子。大家常年在外難得聚到一起。正月七年級的早上,向來是要吃餃子的.,前一天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包餃子,大人們和孩子一樣頑皮,包的餃子好友特色,有長方形的有海星,也有新目形的……那天晚上,大家還包了“餃子王”這個餃子恐怕兩個碗還裝不了,一個個的連忙用相機拍下來,笑得前俯後仰。屋子裡鬧得熱氣騰騰。長這麼大,第一次和二伯伯他們一家擠在這個小屋子裡過年,他們洋溢這幸福的家庭氣氛裡,拋下對已逝親人的悲傷。

這邊是年味,散著濃而醇的酒香……

真的年味不是張燈結綵,真的年味不是盤中魚肉,真的年味不是厚禮,卻是那近在咫尺的

鄉情,似酒不是酒,似茶不是茶,卻比酒更醇,比茶更香。

有關年味作文9

對於城市裡朝九晚五的人們來說,年味就是飯店裡上下半場的火速年夜飯,就是原來天空中璀璨的煙花,現在閃爍的星夜,是微信的紅包,群發的簡訊……

而對於離開城市,下到鄉村的我,年味就是腳踩的泥土,就是搶佔露天茅坑、臭美的鴨子,就是皺紋爬上眉梢,步覆蹣跚的爺爺,是叔叔自賣自誇的年夜飯。褪去了城市的繽紛與繁華,離開了水泥地,高樓大廈,老家的年味是,是一年一度的.“盛宴”。

出嫁日。喬遷喜。滿月宴。

老家過年,不僅僅是年三十的年飯和跨年的春節晚會,更是各種宴席扎堆的時間。於鄉里人而言,一年到頭都在外打工,很難有機會合家團圓,也很難有機會使鄉里鄉親聚在一起。

於是過年前後,嬌美的新娘在暖冬時,披上聖潔的嫁衣;人們舉起紅酒白乾恭喜在外打拼的朋友終於賺足了立戶金,遷入新居;可愛的寶寶藉著喜慶的時節辦上一個滿月酒,見見他忙碌的叔叔阿姨們。

這時的年味不再是辭舊迎新,不再是“總把新桃換舊符”,而是所有喜慶的總和,所有幸福的積累。它使獨居老人開懷,使親朋好友舉杯共酌。

粉蒸肉。觀賞魚。老滷味。

沒有松鼠桂魚,沒有鮑魚鼎湯,沒有剁椒魚頭,有的就是趙家村自制粉,用來蒸魚、蒸肉還可以蒸菜。鄉里人的餐桌上,都是自家的鄉土祕菜,老滷味就是隔壁家三爺爺做的,一身深藍色的制服,是原先三爺爺幫人掌勺時的統一服裝,指頭夾著一根菸就幹活了,揉麵、切菜、切肉、成團、浸油、下鍋,自有一番年味。

再就是那觀賞魚了,雖不吃,但夠看,紅的、黃的、綠的佐料讓人覺得年年不僅有餘,更有五彩的生活。

回鄉人。鄉里人。一家人。

老家的房子,門戶相對,總是開敞著的,過年時,東家借米,西家借炭,就像是一家人。

叔叔總打發弟弟向別家借材料,弟弟則自稱專業跑腳的。

到了人家家,別人就問:“你是哪個屋裡的啊?”弟弟便說:“去就會軍屋的。”

別人就懂了,馬上拿上自家特色,抱給弟弟,還讓弟弟帶上些其它吃食。

回鄉後,我聽到最多的是:

“璇璇,你回來過年了,來,帶上雞蛋回武漢。”

鄉里鄉間的年味是有著泥土芳香的,伴著最幸福的味道。

有關年味作文10

其實總感覺這些年,春節的年味淡了。

過春節,中國人稱之為過大年,可見老百姓對春節之重視,場面之巨集大。

是啊!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聲,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老百姓手中有錢了,年味卻淡了,讓人遺憾。

從前,過春節時間比較長,從臘月的二十三,俗稱小年開始,春節就已經來到,這一天老百姓吃火燒、送灶君,祈求來年的富足。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塊肉,二十七殺小雞,二十八帖花花。二十九灌壺酒,年三十包餃子等。大年七年級到處作揖,即給人拜年,大年八年級開始走親訪友,從大年七年級到大年初五,這是春節最為隆重的時間段。從初六到正月十三,是春節的延續其,人們仍然陶醉在春節的氣氛中,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之後春節過完。

從前,春節是隆重的,剛到臘月,人們就開始“慌春節”,即心中就天天想著春節,臘月二十三之後,開始準備春節的吃的、用的,無論家境富足和貧寒,都要盡一切可能,讓家人吃好、穿好、玩好。

從前,孩子們期盼春節的到來。現在四十歲以上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兒時渴望春節的到來。為什麼那個時侯的孩子都渴望春節的到來?因為那時,物質還不是很豐富,只有到春節才能夠吃到好吃的,穿上新衣服。當然,家中的大人也會向孩子許諾,只要努力、聽話,春節給你買新衣服、玩具等。

從前,人們過春節需要鞭炮聲助威,需要煙火添彩。現在,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很多老百姓不再鍾情於鞭炮、焰火。沒有了鞭炮、焰火,似乎春節也不熱鬧了。

現在的'年味確是淡了。雖然過春節還要準備,由於物質豐富,手中有錢,隨手都可以買來,春節所用物品,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就可以辦齊;平時,老百姓的餐桌不缺肉食品,也不需要到春節大吃了;從前,走親訪友才穿新衣服,現在,誰也不再穿舊衣服、補丁衣服,平時穿的衣服和春節沒有什麼兩樣;從前娛樂單調,廟會、元宵節是人們娛樂的好地方,好方法,現在,有電影、電視、網路多種娛樂媒體,傳統的廟會、元宵節沒有了往日的魅力。

年味的確是淡了。

有關年味作文11

“5,4,3,2,1過年了”話音落下,窗外準時傳來煙花綻開的聲音。電視中的春晚場面是一片耀眼的紅,每個人都不知疲倦。

我異常激動,想起年前買下的煙花終於能派上用,忙拉著父母一起下樓放煙花。到外面視野才清楚,整個天空然上了已然佈滿炫光,耳邊還是轟鳴一片,嘴角的笑意卻更濃。爸爸已經準備好了鞭炮,開年時正寓意著紅火。我站在路邊,望著天空上的煙花緩緩升起,又落下,之後又有新的綻開。各種色彩交織,彷彿刻意抓住你的視線。知道爸爸來到我身邊提醒我一句要放鞭炮了,我才反應過來。臉上的表情掛不住了,立刻往遠處閃,一點不帶後頭。跑到足夠遠的.地方才意識到我太過激了,連忙停下來,捂著耳朵,強裝鎮靜。

不一會兒,鞭炮聲穿透手掌,強硬的衝進耳蝸,我只能暗自又跑遠了些。鞭炮很快燃完了,淡淡的煙火氣在瀰漫。我有些興奮地拿出花炮,讓在一旁默不作聲的爸爸點燃了。這小型的禮花,我除錯好手機,迫不及待要記錄這一刻。不大的桶身上源源不斷的跳出銀白的花,紅綠的光夾雜期間,近在眼前的花火一下子把我停留在天空中的心拉回來。煙火在不停燃燒,連暖黃的路燈也成了陪襯。有些寒冷的夜間,瞬間被溫暖。

我有些手癢了,但不敢點火我只好拿出了較小的電光花。我買了許多這種相對安全有漂亮的小玩意,從盒子裡一根接一根抽出來,似乎沒完。索性拿出一把來,齊齊點燃了,火光霎時間變大,聚在一起,像發光的行星。不過這樣大的火花卻眼看是快要危及到我的手了,我看身前沒人,急忙撒手扔掉。我看見煙花在空中依舊燃燒,又一個接一個落下,劃破空氣,留下殘影,像流星劃過天空,默默地許下心願。我又來了興趣,這番美景自然要多加欣賞。

煙花不久被我“揮霍一空”,大飽眼福是不錯,可殘局可不好收拾了。我深知打掃的辛苦,也不想剛開年就留下塵埃,自力更生就打掃起來。沒有工具,只好一個一個撿起來。先前的“流星”就是個大苦惱了,散落了滿地。我剛彎下腰撿起這邊,不遠處又有幾個,只好走過去又彎下腰,最終艱難的完成了掃塵工作。

回到家,外面依舊有煙花在閃動,我在家中,憧憬著願望實現。

有關年味作文1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宋代作家王安石寫的古詩,可以說明春節的習俗在宋代就有了,那麼,時隔近千年的今日,春節的習俗會變嗎?年味,會變嗎?

在“噼裡啪啦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中,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是我們13個家人的團聚之日。為什麼要以噼裡啪啦的鞭炮做一年的開頭呢?傳說,有一種作惡多端的怪獸,叫“年”,人們為了趕走它,就以放鞭炮的形式來驅趕它。現在放鞭炮是用來迎接家人,甚至成了兒童的娛樂……年味,變了一些。

過年時,每家每戶都要在門口貼上對聯,又稱“春聯”、“門對子”,傳說在古代,貼春聯是為了辟邪,掛年畫也是如此;如今,貼春聯掛年畫增添了許多紅色的氣氛,更加喜慶。雖然用意變了,但是形式確沒有變。年味,變了一些。

那大家知道壓歲錢的用意嗎?在古代,壓歲錢是用來給兒童辟邪、驅邪的,裡面可能會放一些錢,這是大人們對小孩的心意,祝福小孩子們平平安安;如今,家長們竟認為不應該接受別人的紅包,覺得不好意思,或者用一些善意的語言將錢拿來保管,反正我的家人保管的錢都要不回來了……年味,變了。

白天,我家並沒有去給別人一家一家的拜年,我們一家13人都在家裡,一年未見面的親戚白天在幹什麼呢?玩手機!圍著家中的圓桌,一種安靜的氣氛,並沒有以前那樣那麼激情的談話,講述一年中發生的事情。爺爺奶奶安靜的`坐在中間,看著都寂寞,其他人個個拿著手機,大的在玩微信、發朋友圈;小的們在聯機打遊戲。爺爺奶奶孤獨的、靜靜的看著我們……這還是過年嗎?年味變了!年味完全變了!

晚上,孩子們在外面放起了煙花,大人們也玩了一天的手機,累了,所以圍成桌打牌、聊天。我在外面放煙花正起勁,一股濃濃的煙肆無忌憚的往屋裡薰著,大人們也不嫌棄,只是說說笑笑罷了。到了凌晨,天空放起了五顏六色的花炮,每家每戶都要放的,漆黑的天空變得不黑,寂靜的天空開始不安靜,變得熱鬧非凡,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天上的煙花……晚上,真美。年味,似乎沒有變。

那麼,隨著時代的發展,可能春節習俗的用意變了,形式變了,但是年味並沒有變,變的僅僅是我們看待年味的心……

有關年味作文13

年味兒有時候不一定是盛開在夜空中的煙花或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停的爆竹聲,但它一定是淺淺地瀰漫在我們心底的幸福。——題記。

四個字的年味兒

新年裡的第一天,睡意惺忪,QQ上的小企鵝忙乎得不停,我以為自己眼花了,發來怎麼都是這四個字——新年快樂。

走出家門,扎羊角辮的小女孩,放煙花的男孩突然停下來,不約而同和我說四個字——新年快樂。

收到筆友的來信,開頭也是四個字——新年快樂。

這個世界怎麼了?鋪天蓋地都是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也許和“happynewyear”一樣。一年365天,雖然不是每天都說,但它是每個人心中沉睡的溫暖。當這句話被喚醒時,空氣中就像花挽著花,都是芬芳。我在心中細細地揣摩這四個字的力量,曾經零落在心頭多少的詞句,為什麼只單單漏了這一句?

原來我以為“新年快樂”這四個字是老土的,但是每個人都期盼都得到這老土的幸福,我沉浸在這四個字的燦然和溫暖中,嘴邊也不禁勾起一絲笑,手心輕輕捧起那老土的溫暖。

彎彎的年味兒

新年時的妹妹彷彿只有一個表情——彎彎的眼睛和彎彎的嘴巴。

也難怪七八歲的小孩最喜歡過年。她們穿著一身嶄新的衣服,明亮的眼睛好像如獲得糖果那般開心。我喜歡她們嫩芽一般地說“新年快樂”。新年,就意味著她們幼小的生命將一寸寸地長大。長大,在小時候好像只有魔法師才可以用的詞語。我們那時都像彼得·潘,以為永遠都可以擁有一片單純的天空。如果時光倒流七年,我想我也可以單純地對天上的煙花拍手,好像滿天散落的不是煙花,而是我新年的願望。

這些慢慢長大的.安琪兒喲。

年味兒在每一個孩提時代總是彎彎的,如月牙一般,像糖果般被珍藏,年味兒在每一個幼小孩子的瞳仁裡發酵得越來越濃。

圓圓的年味兒

元宵節算是春節的最後一潮了。

素來不喜歡吃湯圓。嚐到這東西的第一口,舌尖上似乎能開出甜絲絲的花來。第二口,第三個下去便覺的有些甜膩。今天不知道怎的,也許是想到春節的末了吧,一口一口地吃完了湯圓。這圓圓的東西在我嘴裡滾著,有磨去稜角的溫潤。我突然想起了那些關於湯圓的故事。我的指尖在空氣中慢慢劃出一個圓形,彷彿看見了誰淳樸的幻想和幸福。

總是找不到合適的比喻來給生活,那麼誰都有權利把生活想象得更美好。圓圓的年味兒裡咬開來是圓圓的幸福。

有關年味作文14

看,街上的節日彩燈亮起來了,紅燈籠也掛起來了。聽,窗外時不時傳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走在大街上、市場上、超市裡,看著腳步匆匆滿載而歸的人們,才知道盼望著盼望著過年的腳步更近了……

我的家鄉在xx,那是一個偏僻的小村落,村子裡有二十幾戶人家。小時候的我最喜歡過年,臨近年關時和大人推著木車子去附近村子裡辦年貨,平時想吃的不捨得買的,在這個時候可以問大人要點。還有最重要的是快過年那幾天,就不用放羊了,家裡養了一群羊,記憶中的我,放假後每天都是在山上跑來跑去,不放羊就可以在家,痛快的找小夥伴們玩,一起玩踢毽子,跳皮筋。一年到頭買不幾件新衣服,過年時可以買身新衣服,把新衣服小心翼翼的放在枕邊,興奮的睡不著覺,每天一遍一遍的試穿照鏡子,就等著過年那天穿上。家裡平時忙,也沒空收拾收拾,我和哥哥會在這個時候把院子掃的乾乾淨淨,屋子裡也會擺的整整齊齊。我家每年都會養豬,臨近年關時村子裡的.男男女女都會來幫忙殺豬,大家忙的不亦樂乎,燉一鍋白菜肉,一起喝酒聊天,剩下的肉賣一些,自己家裡留一些,來犒勞這一年的辛苦。媽媽在炸年貨,各種葷素丸子,麻花是我的最愛,我就蹲在火爐旁一邊燒火,一邊吃的滿嘴流油,還有媽媽蒸的玉米白麵饅頭,奶奶蒸的花饃饃,媽媽用豬頭熬肉凍,滿屋子的肉香味,我在一旁焦急的等待著啃骨頭…此時此刻滿腦子裡都是兒時年味的回憶,這些回憶在我腦子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是那麼的美好,那麼的讓我留戀,讓我不管在哪裡,不管是什麼年紀,每當想起來它,總能讓我內心波瀾,眼眶溼潤,這也許就是永遠不能割捨的家鄉情,讓我這個在外的遊子每當想起它心裡都是暖暖的回憶。這些回憶,在這濃濃的年關讓我更加想念,想念家鄉,想念親人,想念家裡的味道,想念那濃濃的年味。

一年365天,有很多節日,但是春節這個節日,有著特殊的含義,它是人們嚮往和平,嚮往團圓,嚮往美好的象徵。此時此刻,夜已晚,停下手中編輯的文件,就讓這美好的回憶伴我入睡,夢中我彷彿看見了裊裊炊煙的村落和人們忙碌的身影……

有關年味作文15

“年”意味著家人的團圓,年年過年一切亦然。年的味道不知從何時,慢慢的變淡。——題記

年的形式並沒有變。過年有豐盛美味的佳餚,家人依然團聚,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是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才使年味漸漸變淡。不說奶奶的小時候,就說我小時候的年。推開記憶的大門,走進門內。小時候,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覺的熱鬧,有可能那時幼小的我,不懂什麼是年吧!就知道有好吃的東西,有甜甜的.糖果吃。是那樣的盼著過年,一天天的盼著。當年來的時候,我是那樣的高興。

大一點的時候,奶奶就帶著我和妹妹,看外面的煙花。到過年最後幾個集市上,大爺總會給我和妹妹各自買個燈籠。燈籠很小,發著火紅的亮光並唱著歌。剛買回來,是那樣的愛不釋手。每天從早拿到晚,回想起和妹妹,拿著燈籠滿院子裡跑,天上的煙花因星星閃爍更加璀璨耀眼。數著夜空中最亮的星,是那樣的幸福。那時刻,記錄了我和妹妹的成長。是我和妹妹成長過程中,一個不忘的小插曲。

再大一點時,鞭炮取代了燈籠。過年的前十天起,早已拿起鞭炮帶著妹妹,和村裡的小夥伴一起放著鞭炮。跑來跑去,不管外面多冷。那時也不顧冷不冷了,只顧得自己玩的高興。總是滿頭大汗的跑回家,向家人分享玩耍時的樂趣。包餃子時,爭著吵著我要包我要包。不管家人怎麼不讓包,自己都會動手包起來。包的餃子歪七扭八的,但還會得到家人的表揚。那時也知道被誇的感覺,是那樣的驕傲。當香噴噴的餃子出鍋時,為了找錢的我和妹妹。總是把自己吃撐,吃到誰把錢吃出來為止。想想就忍不住想笑,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哈哈!

我覺得說到這就可以了,我關上記憶的大門。時光悠然,歲月無情。我從小時候轉眼間也變成了,十六七的小女孩。如今,由於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味慢慢變淡,過年時的美味佳餚早已變成了,日常生活的便飯。在平常生活中,每天都像過年一樣。想吃什麼就買什麼,不用再等到過年時的美味佳餚了。

如今現在誰家的小孩還會在冷的天,提著燈籠跑來跑去呢?沒有小孩在外面放著鞭炮,都是在吃飯時家人放。包餃子也不包了,就知道在一旁搶著紅包。就讓手機陪伴著自己,過完這除夕之夜,可以說是手機讓著年味慢慢變淡。

年的味道即使漸漸的淡去,但不要忘了年是團圓的日子。我們一生能有幾個除夕夜呢,一年又有幾個夜晚陪我們的家人呢?別讓手機奪去了,你陪伴家人的時間。多陪陪家人吧,她們更需要陪伴。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