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語文 > 《裝滿昆蟲的衣袋》 閱讀答案

《裝滿昆蟲的衣袋》 閱讀答案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閱讀答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裝滿昆蟲的衣袋》 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裝滿昆蟲的衣袋》 閱讀答案

閱讀語段,答題。

有一次,法布林正在細心地觀察周圍的一切,忽然,一隻閃爍著金屬光澤的小甲蟲從他眼前掠過。“嗬,真漂亮!”他邊叫邊用小手撲過去,敏捷地捉住了它。這隻甲蟲比櫻桃還要小,顏色比藍天還要藍。法布林高興極了。他把這個小寶貝放進蝸牛殼裡,包上樹葉,裝進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後再好好欣賞。這一天,他還撿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敏捷( )閃爍( )欣賞( )

2.這段話中通過比較寫出了甲蟲的大小和顏色的美麗。請你仿照這樣的寫法,用兩三句話寫出一種小動物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是這種對昆蟲的痴迷,把法布林引進了科學的殿堂。後人為了紀念法布林,(在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兩個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裡面塞滿了許許多多昆蟲。)

1.讀讀打括號的句子,說說人們為什麼用這樣的方式紀念法布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說說這篇課文為什麼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題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敏捷(靈活)

閃爍(閃動)

欣賞(賞識)

2.潔白的兔子長著雙長長的耳朵,有著像紅寶石一樣的眼睛。全身毛茸茸的,走路蹦蹦跳跳十分可愛。

1.因為他小時候總喜歡把昆蟲捉放到口袋裡把袋子放得鼓鼓的,所以人們把雕像上法布林的兩個衣袋做得鼓鼓的,以此紀念他對昆蟲研究的迷戀與鍥而不捨的精神。

2.因為“裝滿昆蟲的衣袋”最能集中體現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珍愛它是法布林孜孜以求,鍥而不捨地探索和鑽研的精神的見證,法布林正是憑著這樣的執著精神才成為昆蟲學家的。

拓展:《裝滿昆蟲的衣袋》 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內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認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法布林對昆蟲的痴迷,學習“法布林精神”。

4、學習課文通過“細節描寫”和“動作描寫”表現法布林對昆蟲痴迷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他一生與昆蟲為伴,達爾文稱他是“無與倫比的觀察者”,人們還稱他是“以生命謳歌昆蟲的詩人”。你們猜猜他是誰?

指名回答,課件出示法布林的雕像。

你們對法布林有哪些瞭解呢?

指名說說。根據學生的介紹相機補充。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和傑出的文學家童年的一些趣事。誰來吧課題讀一讀。

讀著這個課題你聯想到了什麼?

1、法布林非常昆蟲。

2、鼓鼓囊囊。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認讀生字詞。

昆蟲小溪縱橫紡織娘觀察責罵中毒 垃圾殿堂

閃爍光澤鳥棲蟲居可惡痴迷鼓鼓囊囊

相機指導讀音:縱、棲

相機理解詞語:小溪縱橫、紡織娘、鳥棲蟲居、可惡、痴迷

2、分小節朗讀課文。共11小節。學生評價,相機指導。

3、放聲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小法布林哪兩件事來突出法布林對昆蟲的痴迷的?試著給課文分段。

兩件事,一是捉紡織娘的事,二是放鴨時捉昆蟲遭到父母責罵的事。

兩種分法,一是三段,一是四段。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小節。

默讀課文的第一小節。

讀了這些小節,你獲得了哪些資訊?

1、法布林出生於1823年,距今將近二百年。

2、法布林是法國人,出生於一個叫聖萊昂的小村子裡。

3、法布林所生活的村子環境優美,“鳥棲蟲居”,這對於他的影響很大。

4、法布林從小就對昆蟲非常著迷。

重點理解第三點。有感情地朗讀。“誰能用你的朗讀把這個優美的村子展示出來?”

小結:正是因為與鳥啼蟲鳴為伴,所以法布林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著迷。

四、作業:《補充習題》的相關內容。

第二課時

出示影象——法布林。

同學們,他是?

對,他是一位著名的?

達爾文稱他是?

人們還稱他是?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第一小節,知道他從小生活在一個“花草叢生、鳥棲蟲居”的小村子裡,對小蟲子非常著迷。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的第二小節到第十一小節,看看法布林對昆蟲到底迷戀到了哪一種地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找到能夠表現法布林對昆蟲痴迷的句子。

2、重點理解以下句子:

“媽媽,我在這兒呢!瞧,我抓到了那隻會唱歌的蟲子!”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一句的標點,你們發現了什麼嗎?引導學生體會兩個感嘆號所表達的強烈的感情——法布林抓到紡織娘以後那種極其興奮、激動的心情。

指導感情朗讀。

為何如此激動?一是可愛。“全身翠綠、觸角細長、會唱歌、動聽的聲音、歌唱家”二是因為可愛而喜歡,稱它為“歌唱家”。三是這隻紡織娘來之不易。“三天前”“終於”用“也許……也許……也許……”

是啊,這一隻紡織娘真是來之不易啊。怪不得法布林抓到它要如此的興奮,讓我們一來再來體會一下他興奮的心情吧。讀課文的第三小節。

他把鴨子趕進池塘以後,就去水邊逮蝴蝶,捉甲蟲,或是蹲下來靜靜地觀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殼、來回穿梭的游魚、五彩繽紛的蠕蟲……

讀著這一句,你有什麼體會?有什麼發現?

重點抓“靜靜”、“奇妙”、省略號。

“靜靜”,說明法布林觀察非常認真,很專心。

“奇妙”,說明法布林對水底世界很感興趣,在他的眼中,水底世界有著無窮的奧妙,看也看不夠。

省略號說明法布林觀察的不止是這幾種生物,凡是他感興趣的,他都在用心觀察。

他觀察如此用心,興趣如此廣泛,難怪達爾文要稱他為“無與倫比的觀察者”啊!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法布林,也來做一個用心的觀察者。(觀察圖片,用幾個詞語來形容一下)

他邊叫邊用小手撲過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他把這個小寶貝放進蝸牛殼裡,包上樹葉,裝進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後再好好欣賞。

“叫”突出了法布林的興奮。

“撲”“敏捷”突出法布林動作快。

“放”“包”“裝”突出法布林對昆蟲的愛護。

“欣賞”突出了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在法布林的眼中,昆蟲們不是普通的蟲子,而是精美的藝術品。

夕陽西下,法布林趕著鴨子,滿載而歸,心裡甜滋滋的。

法布林難過極了,眼淚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願地把心愛的小寶貝放進了垃圾堆。

重點理解:為什麼而難過?

一是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能被爸爸媽媽所接受。二是心愛的昆蟲捨不得扔掉。“很不情願”“小寶貝”

理解父母對他的愛。父母對他的責罵其實是對他的關心。但是他們的想法和法布林不一樣,不能接受法布林這樣的行為。

結果——可是父母的責罵絲毫沒能阻止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以後每次放鴨,他仍然興致勃勃地撿那些“沒用的玩意兒”,揹著大人把衣袋裝得鼓鼓的,躲起來偷偷地玩。

——這種情形,已經不是“著迷”“迷戀”所能形容的了,而應該叫做“痴迷”。

請學生齊讀課文最後一小節。

思考:課文為什麼以“裝滿昆蟲的衣袋”為題呢?——更好地突出法布林對昆蟲的痴迷。

是啊,法布林對昆蟲是如此的痴迷,以至於……指名學生回答。

教師補充:以至於他的家中塞滿了瓶瓶罐罐,以至於他一生貧困,……

這種甘守寂寞和清貧,幾十年如一日研究的精神,人們稱他為“法布林精神”。

學了本篇課文,你有什麼感想?

作業:讀《昆蟲記》或者《圖文中國昆蟲記》(趙力)

瞭解其他科學家著迷的故事。

學習本篇課文通過細節描寫和動作描寫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方法。試寫一個場面。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