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教學計劃 > 【熱門】教學計劃6篇

【熱門】教學計劃6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有新的目標,是不是需要好好寫一份教學計劃呢?那麼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體現你的真正價值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計劃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教學計劃6篇

教學計劃 篇1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從物理科學的形成和發展來看,物理實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實驗對於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全面落實培養科學素養的目標,具有其他教學內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新的課程理念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落實和實施,都離不開實驗。為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為更好地實施實驗教學,現做計劃如下:

一、實驗目的

通過物理實驗,不但要達到教材對每一個實驗提出的實驗目的,進行常規的驗證性的實驗教育;還要培養學生的科學實驗素養,理論聯絡實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分組實驗、課堂演示實驗以及日常生活中物理現象的嚴密觀察和勤于思考,培養學生主動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性的發現、思考和解決新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要求學生在實驗中,對所得資訊進行篩選,在不同情況下善於應變,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使學生分析抽象概括綜合表達能力都得到訓練和發展,希望做到以下幾點:

1、力求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建構

2、培養學生自覺思維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新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利用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的自主設計實驗的能力,讓學生學會並熟練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如控制變數法等。

二、實驗措施:

1、嚴格要求,按程式進行操作。

2、認真組織,精心輔導。

3、鼓勵學生回家利用家中原料做實驗、回校交流。

4、關於演示實驗的教學,首先必須確保成功性,掌握實驗的原理,抓住關鍵,其次演示現象必須明顯、直觀,可見度大,在進行演示實驗時要讓全班同學都看見,而且要看清楚。第三演示實驗簡便易行,操作方便,得出結論的推理簡單易被學生接受。

5、關於學生分組實驗的教學:實驗前必須完成預習內容,進入實驗室後要求學生按分好的實驗小組坐到相應的實驗桌前,並設立實驗小組長加以監督。實驗時應要求學生不能大聲喧譁要讓實驗課始終處在探索、討論的氛圍中。實驗中應要求學生尊重事實,如實記錄,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實驗完畢要求學生整理好器材及時處理實驗資料。

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兩個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共八章內容。即動物的主要類群、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細菌和真菌、病毒、生物分類、認識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課本設定了觀察與思考,實驗,科學、社會、技術欄目,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擴大了知識面,而且與我們人類的健康生活關係更加密切。

二、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的生物課程學習,學生會最大程度的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1、具備人文關懷,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

2、獲得有關生物圈是一個大家庭的概念,形成人與生物和諧共處的意識。

3、具備生物學實驗操作技能及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能夠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一些生活問題。

三、學生情況

八年級學生通過對生物學一年的學習,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學生已初步具備自主閱讀、收集和處理資訊、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因此,有的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們上課認真聽課,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強,課後也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而且作業質量高。有的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沒有養成學習的好習慣,所以,他們上課能聽課,但神情不集中,課後能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現在最欠缺的是他們能把精力集中在學習上來,養成認真學習的好習慣。有的學生覺得生物學科目沒有語文科目和數學科目重要,所以,他們上課不認真聽課,作業應付了事。

採取措施:

1、鼓勵他們大膽舉手發言,課後同學之間交流學習方法。

2、平時提些有新意的問題,讓他們去思考解決。

2、課外經常檢查他們作業完成情況,及作業、練習更正情況。

3、課堂上經常關注他們的聽課情況,提醒他們來學校應該學習所有的`科學文化知識,不應該有偏科的學習態度。

鼓勵他們向優秀學生學習,以至於能自主探究不懂的生物學問題。

除了通過以上方法調動所有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外,還應對他們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與鞏固及其靈活運用,並在學期末做好會考複習總動員工作,讓大家潛心投入到會考複習中來,爭取在會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四、具體措施

1、精心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2、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3、定期舉行單元考試,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到查遺補漏;

4、分層次設定課堂反饋練習,使優生得到發展,後進生得到提高;

五、教學方法

(一)傳統的生物學教學方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也是最有效最經濟的一種方法。它的基本要求是:講授要有導言;講授的語言要有嚴密的科學性和高度的思想性;講授的語言要具有可接受性、豐富而機動;講授的語言要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注意系統性、邏輯性、啟發性;講授是要與其他教學形式配合。例如: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2、談話法

談話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學生提問,並引導學生對說提問題得出結論,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能充分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通過 獨立思考來獲取知識,對學生髮展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大幫助。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經驗和知識基礎進行談話;用比較分析歸納法進行談話;擺出矛盾,並通過談話引導學生去解釋矛盾現象;聯絡實際進行談話。運用談話法的時候必須做好以下幾點: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具有較高的針對性、思考性、推理性;簡短性、機動性。要重視總結。例如:基因的顯性和隱性引導學生從孟德爾實驗現象中得出結論

3、討論法

討論法是使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各抒己見,相互啟發補充或爭論,最後由教師小結,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認識的教學方法。它能夠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使學生動腦筋思考,鑽研問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體會。討論的時候要做好充分準備,並且圍繞主題,利用各種直觀手段達到獲取共同結論的目的。例如:生物的生殖與變異

4、演示法

是教師在上課時,或呈現實物、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或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放映影視片,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從而說明或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它是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加深學習的印象,把書本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絡起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概念;激發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知識易於鞏固。例如:植物的生長

5、實驗法

是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一定的儀器裝置進行獨立實驗作業,以獲得知識或驗證的知識,培養操作能力的方法。 從教學角度分來看可以分為演示實驗、學生家庭實驗和學生課堂實驗。實驗時要注意安排要適時、要求要嚴格、指導要具體。 例如:兩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六、教學安排及目錄(3節/周)

本學期一共54個課時,共講授兩個單元內容(共八章)。

教學計劃 篇3

一、情況分析:

中大班年齡差距較大而且大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年以上的舞蹈基礎,對音樂的感受力、協調能力的發展已比較完善。而中班幼兒只是剛剛起步,有些插班生則對舞蹈一無所知。這樣的混合班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較大的難度。由於大班人數較少,因此我們準備把下學期的舞蹈興趣班的教學重點放在對中班幼兒的訓練上。中班幼兒由於年齡較小,協調能力和對音樂的感受力都是剛剛開始發展,雖然有較強的積極性,但是手腳並不聽使喚,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練習。這便需要我們老師策劃出新穎適合的教學內容,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耐心的教學態度,使幼兒產生親切感,提高對舞蹈學習的能力。而大班幼兒的教學也不容忽視,在教學中我們開展分層次和大帶小等等多種的教學活動形式,使每名幼兒在舞蹈興趣班的學習中都能得到發展。

二、工作目標:

1、通過教師指導,培養幼兒舞蹈興趣,發展舞蹈潛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全發展.

2、訓練幼兒協調,速度,肌力,耐力,瞬發力,柔軟性等基本能力.

3、進行形體訓練並學會簡單的舞蹈基本動作, 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節奏感。

4、在訓練過程中鍛鍊幼兒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

5、培養幼兒具備透過舞蹈, 提高幼兒對舞蹈藝術的審美能力、表達思想、情意的創作能力。

三、具體工作安排:

第一週:熟悉幼兒

新授:方位練習

芭蕾手位(配樂:祕密的庭院)

第二週:複習:芭蕾手位(配樂:祕密的庭院)

新授:走步和敬禮(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三週:複習:走步和敬禮(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鴨走步(配樂:來了一群小鴨子)

第四周:複習:鴨走步(配樂:來了一群小鴨子)

新授:音樂反應(一)(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五週:複習:音樂反應(一)(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音樂反應(二)(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六週:複習:音樂反應(一、二)

(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手位(一)(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七週:複習:手位(一)(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手位(二)(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八週:複習:手位(一、二)(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推指繞腕(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九周:複習:推指繞腕(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綜合訓練(歌曲:小毛驢)

第十週:複習:綜合訓練(歌曲:小毛驢)

新授:雞走步(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第十一週:複習:雞走步(配樂: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伴奏)

新授:綜合訓練(歌曲:小天使)

第十二週:複習:綜合訓練(歌曲:小天使)

新授:提腰、鬆腰(歌曲:泥娃娃)

第十三週:複習:提腰、鬆腰(歌曲:泥娃娃)

新授:民族舞蹈(一)(手絹花:喜洋洋)

第十四周:複習:民族舞蹈(一)(手絹花:喜洋洋)

新授:民族舞蹈(二)(手絹花:喜洋洋)

第十五週:複習:民族舞蹈(二)(手絹花:喜洋洋)

新授:民族舞蹈(三)(手絹花:喜洋洋)

第十六週:複習:民族舞蹈(一、二、三)(手絹花:喜洋洋)

第十七、十八週:複習本學期學習的基本動作,及教學常規。

教學計劃 篇4

新學期已開始,為使新學期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合理,特訂新學期個人教學計劃如下

一、 指導思想

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轉變教育觀念,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1.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構築起點

教科書提供了大量物理研究的基礎知識和實驗,作為所有學生從事物理學習的出發點,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所提供的學習情景中,通過實驗、探索與交流等活動,獲得必要的基礎發展。

2、向學生提供現實、有趣、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素材教科書從學生實際出發,用他們熟悉或感興趣的問題情景引入學習主題,並提供了眾多結合實際而富有物理意義的問題,以展開物理探究。

3、為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與空間

教科書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活動經驗,提供了大量的實驗、思考與交流的'機會,幫助學生通過探究與交流,梳理所學的知識,建立符合個體認知特點的知識結構。

4、展現物理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

教科書採用的模式展開,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應用物理,增強學好物理的信心。

三、 教學措施:

1、根據學生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和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

2、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教具、學具等多媒體教學,以豐富學生感知認識物件的途徑,促使他們更加樂意聯絡生活學習物理、更好地理解物理。

3、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4、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主要培養學生的分析),有效的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四、時間安排

3月12日3月16日 第一章 1、2、3、4、5節

3月19日 3月23日 第二、三章

3月25日3月29日 第四、五、六章

4月1日4月5日 第七、八、九章

4月8日 4月12日 第十、十一、十二章

4月15日4月19日 第十三、十四章

4月22日4月30日 第十五章1、2、3、4、 5、6節

5月8日 5月11日 第十六章 1、2、3、4、5節

5月14日5月18日 第十七章1、2、 3、4、5節

5月21日6月11日 查漏補缺,迎接會考。

教學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我擔任六年級三個班的音樂教學工作,六(1)班、六(2)班、六(3)班。六年級的學生心理都趨向成熟,他們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豐富,對抽象事物思考也會加強,但在想象力上或許有所減弱。在歌唱方面許多男孩子進入變聲期,因此歌唱的音準存在問題。六年級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較好有一定的識譜能力,但兩聲部的合唱學生掌握起來較慢。針對學生喜歡流行音樂的現象,及時研究學生音樂學習心理,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增強音樂教育實效性。

二、教材分析:

六年級上冊共有七課,分別是《芬芳茉莉》《悠揚民歌》、《美麗童話》、《京腔京韻》、《讚美的心》、《兩岸情深》《七色光彩》。其中演唱曲目有《讓學生接觸並瞭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樂譜,歌譜,曲譜並配以群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讓學生欣賞幾首樂曲,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針對現有的教材根據班級的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有選擇性的進行教學。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對音樂書上的.二聲部歌曲能基本唱出。這學期需要注重聽音、創編練習。欣賞時重點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特點,通過各種樂器的音色、力度的表現來感受音樂的內容、情緒和情感的發展,達到感性欣賞和理性欣賞的統一。

四、教學目標

學生的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充套件,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加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參與音樂活動。

2.培養音樂感受與鑑賞能力。

3.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4.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

5.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

6.注重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五、教學內容:

1.歌唱部分:

本學期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唱歌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輪唱、獨唱、小組唱等。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充套件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2.基本知識部分: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3)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3.欣賞部分:

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好欣賞課的同時,認真介紹民族樂器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賞方面,大多數學生圖個熱鬧,而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學生不知道音樂美在哪,就很難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學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賞。

六、教學措施:

1.總結經驗,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瞭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3.積極參加組裡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裝置,豐富教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絡學生,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經常徵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6.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教學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開設生命與健康常識課,無論對學生還是教師,這都算是一個嶄新的事物,學生對本課程有較大興趣,且教材內容都是和生活、和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密切相關的知識,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分主題編排。全冊共分10個主題。分別是科學飲食每一天;選擇安全食物;腸胃,你好嗎;我們去爬山;你打預防針了嗎;居室衛生有講究;遠離燒燙傷;我是小小包紮員;植物朋友告訴你;魔法兔子的網路日誌。以傳授健康知識,提高學生自我保健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為主,讓學生懂得尊重生命,珍視健康,懂得遠離危險,防範傷害。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一)通過學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科學飲食。

(二)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不能吃。

(三)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消化器官,培養良好的護胃習慣。

(四)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爬山的.技巧,並且學會處理傷口。

(五)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打預防針的重要性 。

(六)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居室有哪些汙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七)通過學習讓學生遠離燙傷並且學會緊急處理傷口。

(八)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如何包紮和處理傷口。

(九)通過學習讓學生們瞭解哪些植物會對我們造成傷害。

(十)通過學習帶學生走進神奇的網路世界,正確引導學生如何利用網路增進知識。

四、教學措施

1、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因材施教,如錄影、投影、掛圖、模型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訓練,鞏固教學效果,促進能力的培養。

2、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健康知識、衛生常識的宣傳,為學生創造一個優美健康的生活環境。利用各種檢查、競賽促使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

3、聯絡實際結合課本內容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同學們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4、利用家長學校、個別談心、父母問卷、家訪等形式,瞭解學生在家中的生活學習情況,家庭與學校共同培養學生的健康行為。

日記
週記
小說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