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信息列表 > 

新唐書的精選大全

《新唐書嚴挺之傳》的翻譯

《新唐書嚴挺之傳》的翻譯

原文:嚴挺之,名浚,以字行,華陰人。少好學,姿質軒秀。舉進士,並擢制科,調義興尉,號材吏。姚崇為州刺史,異之。崇執政,引為右拾遺。侍御史任正名恃風憲,至廷中責詈衣冠,挺之讓其不敬,反為所劾,貶萬州員外參軍事。開元中,為考功員外郎,累......
10-19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三 列傳第六十八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三 列傳第六十八

◎高元李韋薛崔戴王徐郗辛高適,字達夫,滄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樑、宋間,宋州刺史張九皋奇之,舉有道科中第,調封丘尉,不得志,去。客河西,河西節度使哥舒翰表為左驍衞兵曹參軍,掌書記。祿山亂,召翰討賊,即拜適左拾遺,轉監察......
09-24
《新唐書》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

《新唐書》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

◎薛李二劉高徐薛舉,蘭州金城人。容貌魁岸,武敢善射。殖產鉅萬,好結納邊豪,為長雄。隋大業末,任金城府校尉。會歲凶,隴西盜起,金城令郝瑗將討賊,募兵數千,檄舉將。始授甲,大會置酒,舉與子仁杲及其黨劫瑗於坐,矯稱捕反者,即起兵,囚郡......
09-24
《新唐書》卷二百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新唐書》卷二百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儒學下褚無量(徐安貞)元行衝陳貞節施敬本盧履冰王仲丘康子元(侯行果)趙冬曦(尹愔陸堅鄭欽説盧僎)啖助韋彤陳京暢當林藴韋公肅許康佐褚無量,字弘度,杭州鹽官人。幼授經於沈子正、曹福,刻意墳典。家濱臨平湖,有龍出,人皆走......
09-24
《新唐書》卷二十 志第十

《新唐書》卷二十 志第十

◎禮樂十五曰凶禮。《周禮》五禮,二曰凶禮。唐初,徙其次第五,而李義府、許敬宗以為凶事非臣子所宜言,遂去其《國恤》一篇,由是天子凶禮闕焉。至國有大故,則皆臨時採掇附比以從事,事已,則諱而不傳,故後世無考焉。至開元制禮,惟著......
07-20
《新唐書》卷七十二下 表第十二下

《新唐書》卷七十二下 表第十二下

系二下(表格略)......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 列傳第四十五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 列傳第四十五

◎五王桓彥範,字士則,潤州丹陽人。以門蔭調右翊衞,遷司衞主簿。狄仁傑曰:"君之才,當自光大,毋恤於初。"厚為禮。尋擢監察御史,遷累中丞。長安中,為司刑少卿。張昌宗引妖人迎佔,言計不軌。宋璟請窮治其奸,武后以昌宗嘗自歸,不許......
09-24
《新唐書》附錄:進新唐書表

《新唐書》附錄:進新唐書表

臣公亮言:竊惟唐有天下幾三百年,其君臣行事之始終,所以治亂興衰之跡,與其典章制度之英,宜其粲然著在簡冊。而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蓋又百有五十年,然後得以發揮幽沫,補緝闕亡,黜正偽繆,克備一家之史,以為萬世之傳。......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七 列傳第六十二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七 列傳第六十二

◎郭子儀郭子儀,字子儀,華州鄭人。長七尺二寸。以武舉異等補左衞長史,累遷單于副都護、振遠軍使。天寶八載,木剌山始築橫塞軍及安北都護府,詔即軍為使。俄苦地偏不可耕,徙築永清,號天德軍,又以使兼九原太守。十四載,安祿山反,詔......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關董袁趙竇關播,字務元,衞州汲人。及進士第。鄧景山節度青齊、淮南,再署幕府。遷右補闕。與神策軍使王駕鶴為姻家,元載惡之,出為河南兵曹參軍事,數試屬縣,政異等。陳少遊鎮浙東、淮南,表為判官,攝滁州刺史。李靈耀叛,少遊屯淮......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忠義下程千里袁光廷龐堅(薛願)張興蔡廷玉符令奇(璘)劉乃孟華張伾周曾張名振石演芬吳漵高沐賈直言辛讜黃碣(孫揆)程千里,京兆萬年人。長七尺,魁岸有力。應募磧西,累官安西副都護。天寶末,兼北庭都護、安西北庭節度使。突......
09-24
《新唐書》卷二十五 志第十五

《新唐書》卷二十五 志第十五

◎歷一曆法尚矣。自堯命羲、和,曆象日月星辰,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其事略見於《書》。而夏、商、周以三統改正朔,為歷固已不同,而其法不傳。至漢造歷,始以八十一分為統母,其數起於黃鐘之龠,蓋其法一本於律矣。其後劉歆又以《春秋......
09-23
《新唐書》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新唐書》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單雄信祖君彥)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遼東襄平人。曾祖弼,魏司徒,賜姓徒何氏,入周為太師、魏國公。祖曜,邢國公。父寬,隋上柱國、蒲山郡公。遂家長安。密趣解雄遠,多策略,散家貲養客禮賢不愛藉。以蔭為左親衞府大都督......
09-24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藩鎮魏博安、史亂天下,至肅宗大難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將,護養孽萌,以成禍根。亂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賦税自私,不朝獻於廷。效戰國,肱髀相依,以土地傳子孫,脅百姓,加鋸其頸,利怵逆污,遂使其人自視猶羌狄然。一寇死,一......
09-24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周王鄧陳齊趙二楊顧周寶,字上珪,平州盧龍人。曾祖待選,為魯城令,安祿山反,率縣人拒戰,死之。祖光濟,事平盧節度希逸為牙將,每戰,得攻魯城者,必手屠之。歷左贊善大夫,從李洧以徐州歸天子。父懷義,通書記,擢累檢校工部尚書、天德西......
09-24
《新唐書》卷五十九 志第四十九

《新唐書》卷五十九 志第四十九

◎藝文三丙部子錄,其類十七:一曰儒家類,二曰道家類,三曰法家類,四曰名家類,五曰墨家類,六曰縱橫家類,七曰雜家類,八曰農家類,九曰小説類,十曰天文類,十一曰歷算類,十二曰兵書類,十三曰五行類,十四曰雜藝術類,十五曰類書類,十六曰明堂經......
09-24
《新唐書》卷四十 志第三十

《新唐書》卷四十 志第三十

◎地理四山南道,蓋古荊、樑二州之域,漢南郡、武陵、巴郡、漢中、南陽及江夏、弘農、廣漢、武都郡地。江陵、峽、歸、夔、澧、朗、復、郢、襄、房為鶉尾分,鄧、隋、泌、均為鶉火分,興元、金、洋、鳳、興、成、文、扶、利、......
09-24
《新唐書》卷七十五上 表第十五上

《新唐書》卷七十五上 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十敬氏出自媯姓。陳厲公子完適齊,諡曰葆仲,子孫以諡為氏。敬仲之後至秦有敬丕,丕生教,為河東太守,子孫因官家焉。裔孫韶,漢末為揚州刺史,生昌,封猗氏侯。昌生歸。敬氏宰相一人。暉。桓氏出自姜姓。齊桓公之後,以諡......
09-24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郎餘令(餘慶)徐齊聃(堅嶠)沈伯儀路敬淳(敬潛)王元感王紹宗彭景直盧粲尹知章張齊賢柳衝馬懷素(殷踐猷)孔若思(季詡至)郎餘令,定州新樂人。祖穎,字楚之,與兄蔚之俱有名。隋大業中,為尚書民曹朗,蔚之位左丞。煬帝語稱......
09-24
《新唐書》卷四十九上 志第三十九上

《新唐書》卷四十九上 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十六衞△左右衞上將軍各一人,從二品;大將軍各一人,正三品;將軍各二人,從三品。掌宮禁宿衞,凡五府及外府皆總制焉。凡五府三衞及折衝府驍騎番上者,受其名簿而配以職。皇帝御正殿,則守諸門及內廂宿衞仗。非上日,亦將......
02-10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

◎孝友唐受命二百八十八年,以孝悌名通朝廷者,多閭巷刺草之民,皆得書於史官。萬年王世貴,長安嚴待封,涇陽田伯明,華原韓難陀,華州王瞿曇,鄭縣辛法汪、郭士舉、張長、郭士度、鄭迪、柳仁忠、能君德、劉崇、甘元爽、韓子尚、韓思......
09-24
《新唐書》卷二百一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新唐書》卷二百一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文藝上袁朗(誼承序利貞)賀德仁(庾抱)蔡允公謝偃崔信明(鄭士翼)劉延祐(藏器知柔)張昌齡崔行功(銑)杜審言(易簡甫)王勃(勮助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元萬頃(正義方季方範履冰周思茂胡楚賓)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無慮三變。高祖......
09-24
《新唐書》卷五十一 志第四十一

《新唐書》卷五十一 志第四十一

◎食貨一古之善治其國而愛養斯民者,必立經常簡易之法,使上愛物以養其下,下勉力以事其上,上足而下不困。故量人之力而授之田,量地之產而取以給公上,量其入而出之以為用度之數。是三者常相須以濟而不可失,失其一則不能守其二。......
09-24
《新唐書》卷四十五 志第三十五

《新唐書》卷四十五 志第三十五

◎選舉志下凡選有文、武,文選吏部主之,武選兵部主之,皆為三銓,尚書、侍郎分主之。凡官員有數,而署置過者有罰,知而聽者有罰,規取者有罰。每歲五月,頒格於州縣,選人應格,則本屬或故任取選解,列其罷免、善惡之狀,以十月會於省,過其時......
09-24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三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上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三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上

◎奸臣上許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父善心,仕隋為給事中。敬宗幼善屬文,大業中舉秀才中第,調淮陽書佐,俄直謁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善心為宇文化及所殺,敬宗哀請得不死,去依李密為記室。武德初,補漣州別駕。太宗聞其名,召署文學館......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