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作文 > 我家的年味作文(集合15篇)

我家的年味作文(集合15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家的年味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家的年味作文(集合15篇)

我家的年味作文1

每逢新春,年味兒就漸漸地縈繞在我們身邊。喜慶的紅色成為了新春中的一抹亮色,出現在商店、街邊,甚至路燈上。隨着新春的到來,年味兒也隨着人們的喜悦被大家帶進了自己家的大門。

王安石曾經寫過: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貼春聯是新春不可或缺的傳統,家家户户把大紅色的春聯貼在家門上,營造出一種喜慶的節日氣氛。

前幾年,我們家都是從商店買一幅春聯來貼。可是今年,卻得由我親自創作並書寫春聯。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活兒。春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要求對仗工整,上下聯互相對應,就連古代的七言絕句也很難做到這一點。現在,這個重擔就壓在了我的頭上。

我決定用最工整也最方便的楷書在紅色的春聯紙上書寫一聯幅七言對聯。思來想去,我採取了普遍許多春聯的主題:辭舊迎新。所謂“辭舊迎新”,就是羊年離我們遠去了,狗年漸漸地來到了我們身邊。有了大體的框架,創作春聯就顯得方便得多了。最終,我創作了這樣一幅對聯:上聯:瑞羊挈寒乘風去;下聯:金狗攜暖迎春來;橫批:辭舊迎新。意思就是羊年帶着寒風離去了,而狗年帶着暖氣到來,迎接新一年的春天。

接下來,就是寫春聯了。每一個字,我都寫得十分緩慢,生怕寫錯了一個字。但是,當寫到下聯的“迎”字時,我卻多寫了一撇。我趕緊換一張紙繼續寫。終於,我寫下了最後一個字“新”。我欣喜若狂,趕緊把春聯貼在了我家的大門上。

完成了春聯,我心裏的`大石頭放下了,並且驕傲自得地在家裏轉了一圈。表姐在幫我剪窗花,貼在窗户上;母親在卷春捲,香味四溢;其他人到哪兒去了?他們都在走親訪友呢。雖然沒了鞭炮,但那濃郁的年味兒還是按時飄到了我們的家裏。

買來的春聯雖然比我寫得好看,但我自己寫的春聯卻不知不覺地令我家的年味兒更濃郁了。

我家的年味作文2

我的爺爺是北方人,在爺爺的老家,每當過節家家户户都會圍在一起包餃子吃。爺爺説,早在古代人們就有包餃子的習俗,新春佳節大家吃餃子,是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意思。每次過年我最喜歡最盼望的也是與爺爺一起包餃子。包餃子要準備好麪粉、肉、蔬菜等等好多種材料,所以今天我早早的起牀,與媽媽一起去菜場把這些材料搬回家,準備大顯身手。

一家人動手,一會兒功夫各種材料準備就緒,可以開始包餃子啦。爸爸先把肉、姜葱剁碎後混合在一起,再放一點鹽與醬油,攪拌均勻做成了餃子餡兒;另一邊,爺爺正在和麪。和麪可有大學問,爺爺在麪粉裏放了幾個雞蛋,把温水慢慢倒進麪粉盆裏,筷子不停的攪動,所有的乾麪粉都粘在一起像麪疙瘩的時候,又開始用手揉,直到面的表面光光的像橡皮泥,就説明與好了。接下來是擀皮,把麪糰揉啊揉,揉成像一條長長的小蛇,然後用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再用擀麪杖擀成餃子皮。爺爺説餃子皮要中間厚邊上薄,中間厚能防止餃子漏餡兒,邊上薄吃起來口感好。我與哥哥姐姐們用手指沾一點點水在餃子皮邊上抹一圈,把做好的肉餡放進擀好的餃子皮中,再把餃子皮合攏、捏緊,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一家人齊心協力,一眨眼的'功夫餃子已經整整齊齊站了一桌。

餃子包完了,現在該幹什麼呢?對啦,該把餃子下鍋了,一個個白白胖胖的餃子在鍋裏翻滾着,等他們都浮上來,加涼水繼續煮。十五分鐘過去了,餃子們可以出鍋啦…聞一聞,啊,真香!我迫不及待的用手抓起一個餃子就想往嘴裏放,“呀!真燙!”餃子沒吃到,燙得我不停地吹着手指…奶奶笑着説:“別急別急慢慢吃……”餃子吃在嘴裏,味道真美味,好吃極啦!一家人一邊大口吃着餃子,一邊誇我包的餃子好吃,我嘴裏與心裏都美極了。

我家的年味作文3

我的爺爺是北方人,在爺爺的老家,每當過節家家户户都會圍在一起包餃子吃。爺爺説,早在古代人們就有包餃子的習俗,新春佳節大家吃餃子,是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意思。每次過年我最喜歡最盼望的也是與爺爺一起包餃子。包餃子要準備好麪粉、肉、蔬菜等等好多種材料,所以今天我早早的起牀,與媽媽一起去菜場把這些材料搬回家,準備大顯身手。

全家人動手,一會兒功夫各種材料準備就緒,可以開始包餃子啦。爸爸先把肉、姜葱剁碎後混合在一起,再放一點鹽與醬油,攪拌均勻做成了餃子餡兒;另一邊,爺爺正在和麪。和麪可有大學問,爺爺在麪粉裏放了幾個雞蛋,把温水慢慢倒進麪粉盆裏,筷子不停的攪動,所有的.乾麪粉都粘在一起像麪疙瘩的時候,又開始用手揉,直到面的表面光光的像橡皮泥,就説明與好了。接下來是擀皮,把麪糰揉啊揉,揉成像一條長長的小蛇,然後用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再用擀麪杖擀成餃子皮。爺爺説餃子皮要中間厚邊上薄,中間厚能防止餃子漏餡兒,邊上薄吃起來口感好。我與哥哥姐姐們用手指沾一點點水在餃子皮邊上抹一圈,把做好的肉餡放進擀好的餃子皮中,再把餃子皮合攏、捏緊,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全家人齊心協力,一眨眼的功夫餃子已經整整齊齊站了一桌。

餃子包完了,現在該幹什麼呢?對啦,該把餃子下鍋了,一個個白白胖胖的餃子在鍋裏翻滾着,等他們都浮上來,加涼水繼續煮。十五分鐘過去了,餃子們可以出鍋啦…聞一聞,啊,真香!我迫不及待的用手抓起一個餃子就想往嘴裏放,“呀!真燙!”餃子沒吃到,燙得我不停地吹着手指…奶奶笑着説:“別急別急慢慢吃……”餃子吃在嘴裏,味道真美味,好吃極啦!全家人一邊大口吃着餃子,一邊誇我包的餃子好吃,我嘴裏與心裏都美極了……

我家的年味作文4

過年咯!過年咯!過了年就是20xx年,猴年了!我覺得在我們所有的傳統節日裏,只有過年才是最熱鬧,最有味道的,注意了,這裏所説的味道不單單隻鼻子可以聞到的味道,還指一種熱鬧的氣氛,要不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快過年了,大傢伙都在忙年,大街上到處都是購置年貨的人們,車站上也到處是是滿滿的等車趕回家過年的人們,我媽媽最近也好像買東西不花錢似的,每天都會往家拎回許多的大包小包,一有時間就會忙着打掃衞生。還有外面的空氣裏也都到處都飄着香腸,臘肉,鹹魚以及炸肉圓等等的香味,讓人聞了只想流口水,當然在我所吃到的肉圓子當中就數我外婆做的'最合我的胃口,特別是剛從油鍋裏撈出來的時候,味道是最迷人的!

過年之前還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比如貼春聯,這個任務是我們一起完成的,先是媽媽和麪糊,然後再由我用牙刷把麪糊刷在對聯的背面,接下來讓外公來貼,外公邊貼邊説:“貼春聯可是有講究的,是要分上下聯的,貼錯了可就要鬧大笑話了!”貼完對聯後還要貼外公所説的“金桃子”金桃子是分“福”“祿”“壽”“喜”“財”的順序的,貼錯了也是不行的。我們還要去祭祀祖先,也就是燒一些紙錢,現在的人可聰明瞭,居然還印出了冥幣,冥幣裏還有一億元的呢,燒完了紙還要磕頭,還要得磕三下。我媽媽看到老太,老太爺的墳墓上那麼髒,就找來一個小樹枝把墳墓的周圍打掃的乾乾淨淨,她邊掃邊説:“下次來的時候記得帶個刷子!”於是我也就默默地幫媽媽一塊記下了!

我們的年三十是在鄉下過的,鄉下的天空漆黑漆黑的,成片的星星就像一大塊黑幕上鑲滿了藍寶石,那甭提就有多美了!豐盛的年夜飯擺上了桌子,全家人都聚在圓桌旁,相互敬着酒,相互説着祝福的話,我們細嚼慢嚥,津津有味的品嚐着這幸福的“年”味。

過年真好!我喜歡過年的味道!要是能天天過年就好了!

我家的年味作文5

新春將至,家鄉也越發熱鬧起來。絢爛的煙花躍上了天空,飯菜香味越來越濃。走親訪友的人多了,人們臉上的笑容也多了,小孩子們人手一盒爆竹玩得不亦樂乎。拜年、祭祖,新年的腳步真快啊!

年味,似乎也越來越濃了呢......

可是,年味究竟是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年味,大概是一家人團聚的温馨吧。出門在外的遊子都趕回家中,與長輩小輩共同吃着年夜飯,享受天倫之樂。熱熱鬧鬧互相敬酒,送祝福。家,在這時也不僅僅是個地點,還化成了濃濃的親情,温馨的港灣。

年味,也許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吧。家鄉的年輕人只有在這時才相聚堂,共同操演祖輩留下的傳統習俗。一個個緊張又有序的活動忙着開展,人們臉上都是嚴肅的神色。小小的傳承,凝聚了滿滿的真誠與敬。

年味,又或許是放假休息的樂吧。短短一個月的`寒假,釋懷了學生心中的壓力,一下子拉近入們間的距離。小孩子們爭着玩要嬉戲,大人們則站在一旁回憶往事。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實在是愜意至極。

年味,還是家鄉美食的誘惑。只有在家鄉,才能品嚐到兒時難得的美味。也只有在這裏,才有獨一無二的家的味道。

除タ夜,坐在桌前,眼前的場景是很特別的:大圓桌邊坐着一大家子的人,每個人都面帶笑容,互相回候,互相祝福,小孩子們看到大人們敏酒,也有模有樣地斟上滿一杯飲料,鬧着。這段時光是美妙的。就算隆冬在無情,寒雪再真意,也無法凍住人們的心這份情,拱得我心裏暖洋洋的。

我憂然大悟,年味,其實就是團圓的温情,傳承的欣慰,親情的温暖和家的牽掛啊......

我家的年味作文6

在鎮安,年味兒是屋檐下掛着的那一塊塊焦黃的臘肉,年味兒是三十夜裏紅彤彤的火盆,年味兒是孩子們手裏拎着的六角紙燈籠,年味兒是初一早晨的餃子香……

每逢年終臘月,鎮安家家户户都要製作臘肉。臘肉又叫燻肉,既是鎮安的特產,又是鎮安人請客送禮的傳統佳品。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民生活很苦,一年難得吃幾次肉。平日餵豬攢糞,年底豬也肥了,便將豬殺掉,醃成臘肉,放在家裏,等待着過年了吃。

大年三十早上,大人們就開始忙活了,鍋裏燒着熱氣騰騰的開水,把蒸籠架在上面,一邊蒸饃,一邊熬着豬腿蘿蔔湯。“要是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歲了,沒有豬腿可以煮,就用豆腐代替,總歸是要吃上一碗熱乎乎的湯。吃完這碗湯就該貼對聯兒了,架梯子的架梯子,貼對子的貼對子,特別熱鬧。”家住鎮安縣大坪鎮園山村的汪效林説道。

年夜飯必須有一桌子炒菜,吃飯前要先放炮,預示着來年紅紅火火,吃完飯再燒一大盆火,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説説笑笑,一起守歲。孩子們則提着先前糊好的六角紙燈籠,上面畫着各色的圖案,滿村子跑着串門。等到凌晨五點左右了,家裏的長者就會抬個四方的小桌子,放在道場上,再抓些包谷花糖板、柿子幹、核桃、油炸面葉湊成四個幹盤子,由家中老人面向出天星最吉利的方向祭祀,以祈求來年平安、豐收。

大年初一人們就會把大門緊關的,不出門,這在當地叫關財。這一天俗傳是掃帚星生日,為了不破財,除了不能動用掃帚,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關起門,家人們聚坐一桌,第一頓一定要吃上香噴噴的肉餡兒餃子,意為在新的一年裏能交到好運。“搬到縣城以後,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彷彿一年四季都在過年,雖然沒有了過年的期待、沒有兒時過年的雀躍,卻依然會期待着和家人一起,辦年貨,貼春聯,逛廟會,這大約就是心頭難以割捨的年味兒了吧。”汪效林説道。

我家的年味作文7

大年初四,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莆田涵江。在路上我還美美地睡了一覺呢!

到了涵江,我們先去姑媽家,見到表姐和表姐夫,我還沒來的急向他們拜年,他們就遞上了壓歲錢。姑媽和姑爹也給了我壓歲錢,我祝福“他們馬年行大運,馬到成功”。接下來就去奶奶家拜年,到了奶奶家就看見我的堂姐在貼對聯,貼對聯可以增加過年喜慶的氣氛,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年獸’’的故事。人們抓住“年獸’’怕紅,怕光,怕響的弱點來治服它,因此,每年過年人們都要掛紅燈籠,貼對聯,放鞭炮。奶奶就給我們煮涵江特色的米線糊,米線糊裏面加了佐料有香菇、海蠣、芹菜、蒜、白菜,還有地瓜粉,就這樣香噴噴米線糊就做好了。米線糊可好吃了,我吃得津津有味。

晚上,表姐夫請我們吃大餐、過莆田大年。餐桌上有好多食物,蝦、牛肉、魚、螃蟹、火鍋、羊肉湯,當然還有莆田特色滷麪了,美味極了。吃完晚飯,我們一起到奶奶家做年糕。我做得年糕形狀是應有盡有,鼠,牛,蛇,馬,羊,雞,狗形狀的年糕,因為今年是馬年,我把馬兒做的特別英俊瀟灑。

第二天,我們就開始走親訪友。在舅公家,舅婆請我們品嚐蝦片酥,蝦片酥又香又脆,我吃了一片又一片。舅婆看我吃得津津有味,笑着對我説:“這是我的家鄉——光澤的特色小吃,可是這好吃的東西不能多吃,不然會上火的。”

第三天,我們一家給奶奶過80大壽。我們請了好多朋友,大部分的人是我不認識的,雖然這些人我不認識,但是他們給我留下了許多好感。因為,他們對奶奶非常熱情、尊重,一看就知道他們很孝順老人。壽宴熱熱鬧鬧地進行着。快接近尾聲的時候,表姐組織我和一班小朋友唱着生日歌,推出了生日蛋糕,奶奶對着蛋糕許了願。有人把蛋糕的`奶油抹在奶奶的臉上,説可以長命百歲呢;有人給奶奶壓歲錢,奶奶紅着臉收下了;有人站在奶奶旁邊開心地笑着……

下午,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涵江。家鄉的年味真好,我希望明年快點到來。我愛我的家鄉,更愛我家的年味。

我家的年味作文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哎?我為什麼一起牀就背出這兩句詩?因為,今天是大年初一嘛!

我剛起牀,媽媽就從我的衣櫃裏翻出了看着很喜慶的衣服,叨叨着讓我穿上,我好不容易穿上,媽媽又叨叨:“趕快洗臉刷牙,然後把頭髮梳了,等會有人要來。”我把所有的事做好後,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大概20分鐘後,我姐姐他們來了,還抱着剛一歲的侄女,我向姐姐姐夫問好:“姐姐、姐夫新年快樂!”他們給了我500元的紅包。之後,大人們在廚房烹飪,我和小侄女坐在沙發上玩。不久,來了更多的'人,我悄悄問媽媽:“他們都是本地的嗎?”“是呀!不然不會讓他們來的。”媽媽站在我旁邊,説:“還認識他們嘛?”我一看,都忘了是誰了,只認識姑奶,有一個奶奶説:“哎呀,姑娘長大啦,還記得我是誰嗎?”“呃……”我實在忘了她是誰了,我腦瓜轉了轉,急得喊了一聲:“各位帥哥美女們,新年快樂!”在座的各位喜笑顏開,把紅包塞進我手裏,這下輪到我喜笑顏開了。

準備開飯了,進來一位哥哥,我手裏打着遊戲,卻不管不顧的跑去抱住他:“哥你可算來了!”我們洗了手,坐下吃飯,桌子上有我愛吃的大蝦、有紅燒肉、有烤鴨……我開心的吃着,也不忘敬杯飲料。吃完飯,我和哥哥在卧室打遊戲,大人們在客廳聊天,看春晚。

今天我很開心,可是,我收的20xx多的紅包,全被媽媽拿走了,還説等我長大後再用,我非常沮喪,媽媽見狀,給我留了200元。晚上12點後,我們下樓放炮。之後,哥哥和其他人都回家了,我也爬進被窩,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早晨起來,我心想:昨天真開心啊!我有一點點想時光倒流,重新回到昨天。

我家的年味作文9

盼望着,盼望着,新春的腳步近了,過年的味道濃了,萬炮齊鳴震九天,金龍綵鳳舞翩然。欣賞着歡慶熱鬧的春晚,懷揣着温馨甜蜜的祝福,身穿着紅火喜慶的衣服,兜裝着大吉大利的紅包……,腦海中一直有個問題在盤旋:“年味是什麼!”

爺爺奶奶説:年味是團圓的彩色!我想:年夜飯就是年味代表之作。年夜飯,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是不可替代的。精緻冷盤,美味熱菜,有山珍也有河鮮。這邊一碗紅燒蹄膀,色澤油光逞亮,香味濃郁誘人,儼然大家風範;那邊一條葱油鱖魚,魚肉晶瑩剔透,葱色青翠欲滴,令人垂涎欲滴。對於我這個美名“小吃貨”的來説,擼起袖子加油吃,就是再美不過的事情了。一家人團聚在一張餐桌上,一邊吃飯一邊説笑,吃的是菜,喝的是酒,品的是團圓和幸福的味道,把不開心的事全拋在腦後,歡歡喜喜地迎接新的一年。

爸爸説:年味是驚豔的金色。“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豐盛的年夜飯大餐落幕,放煙花傳統大戲隆重登場。今年要放個六十六響的,新年事事順利。爺爺和爸爸在安全位置固定好,正要去點燃。我主動請纓,“讓我來。”爺爺哈哈一笑,滿口答應,遞給我一支點燃的香。我鼓起勇氣,想一次成功,不過心裏還是有點緊張,退了回來。爸爸想替我,我斷然拒絕,鼓起勇氣再次嘗試,把線香對準引線,等引線燃起,我火速後退。煙花熱鬧升空,空中絢麗綻放,新年生活錦上添花。

媽媽説:年味是吉利的紅色。紅色是喜氣的裝飾:門上有紅色的春聯和福字,茶几上紅紅的蘋果,連沙發套也換成了中國紅。紅色是熱情的穿着:我的紅衣服,媽媽的紅圍巾,爺爺的`紅香煙,奶奶的紅手鍊。爸爸身上沒有紅色?哈哈,原來偷偷穿着紅襪子呢。哦,對了,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我收到的厚厚的紅包!當然,作為回報,我也送上了紅紅的獎狀,這可是我努力的成果哦。

我説:團圓的彩色,驚豔的金色,吉利的紅色,統統都是幸福的顏色!

我家的年味作文10

我家的飲料口味可多了!今天我就來給你們説説幾種飲料。

第一種:白開水

我媽媽就好像一瓶白開水,一生都平平淡淡的,個性也十分温和。我家不光媽媽是一瓶白開水,就連我也是一瓶小小的白開水。我特別喜歡安靜,大人們都説我文靜可愛。

第二種:苦咖啡

在我家不光有對我温柔的媽媽,當然還有對我嚴厲的爸爸,我爸爸就像一杯很苦很苦的咖啡,可是品嚐過後又會有一絲絲甜味留在心間。我爸爸在平時總對我笑呵呵的,我不開心的時候,他總會逗我開心;當我開心的時候他就會和我一起分享這份開心,這就是他的甜。可是每當我學習的時候,他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我寫錯了一個字他都要吼我,讓我有苦説不出。每當我有題不會寫或是寫錯了,他都會細心嚴肅的教我,一直到我學會了,他才會放了我,這也就是他的苦。看來苦咖啡的苦也有苦的好處,甜也有甜的妙處。

第三種:可樂

我家的可樂,你們猜猜是誰,是“我”嗎?不是,是“我妹妹”?不是……都不是,我家的可樂當然是我的“爺爺”了!想不到吧!我爺爺今年有七十歲了,可是他精神奕奕的.,還是我們全家的開心果呢!在我“默默無聞”的做作業時,他就會跑過來逗我開心,讓我解悶。“今天我的彩票一定可以中,你買不買呀?”每次我一定會説:“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我不買!”“買吧,買吧!”爺爺“懇求”到,他可真是一個老頑童呀!

這就是我家的多味飲料!有時間就來我家“喝一喝”飲料吧!

精彩點評:夢琦家的這幾味“飲料”真是各有千秋,喜歡“苦咖啡爸爸”的用心良苦,喜歡“可樂爺爺”的童心未泯,就連“白開水媽媽和我”都別有一番滋味!“板塊組合法”條理分明的展示了豐富多彩的一家子,是介紹人物羣體的好辦法!夢琦後半學期有趕超之勢了,再接再厲!

我家的年味作文11

綠柳舒梅辭舊歲,紅桃開口賀新年。又到了一年中最令人興奮的節日,跟大家一樣,我也是在自己喜歡的地方過年的,今年的除夕夜我就是在如皋跟爺爺我奶奶一起過的。

今年的春節可是非比尋常,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是我媽在我出生後第一次給我包餃子!

爺爺奶奶知道我們要回來包餃子,提前幫我們準備好了包餃子需要的各種食材。等我們開始準備年夜飯的時候,爺爺先把麪糰和好了,媽媽直接開始拌餃子餡兒,品嚐好餡料的味道後,又開始擀餃子皮。本來我還以為在旁邊看看就可以吃到美味的餃子,沒想到媽媽説今天誰包的餃子誰吃,我只能乖乖地去學包餃子。我拿了一張剛擀好的餃子皮攤在手掌上,一點感覺都沒有。爺爺幫我挖了點餃子餡兒放在皮子上,教我學着捏餃子。我拎着皮子,這兒捏捏,那兒拍拍,餃子餡兒卻調皮的像“越獄”一樣,這兒冒一點,那兒“溜”一點。好不容易把餡兒都“趕”進皮子了,卻發現餃子已經不成樣兒了,無奈,只好接着再包。

這時候媽媽恰好擀好皮子,我請媽媽來教我包餃子。媽媽告訴我捏褶子的方法,這次的餃子果然跟上一個不一樣了,終於有點餃子的.樣子了,接下來我的餃子就越包越順手了,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等我們的餃子全部包完,奶奶開始煮餃子,我迫不及待地把我自己包的餃子扔進了第一鍋。等了又等,終於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了,我一眼就發現了我包的餃子並把它撈到我自己的盤子裏,等不及涼下來就一口吞進了嘴巴里。這味道簡直比米芝蓮三星大廚做的還好吃!可真的是燙死我了,哈哈哈……

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吃完年夜飯,下樓去把新買的煙花放完了,正好趕上春節聯歡晚會。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一如既往地好看,今年的春節一如既往地温馨快樂。在我看來,沒有什麼比跟家人團圓、包餃子、放煙花、盡情享受節日的歡樂更有年味兒了!

我家的年味作文1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家家户户的門前都掛上了紅燈籠,門上都貼着喜慶對聯。一家人一起包好了充滿情意的餃子,大人孩子的臉上都洋溢着燦爛的笑容。而大街小巷也是一派節日的氣氛。年味,更加濃愈。新年每家都有每家的過法,而我們家的年味別具一格。

今年,我們全家都來到豫園欣賞花燈。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而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各種花燈、動物燈仍然大發光芒,把大地打扮得絢麗多姿,給除夕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十里長街燈光輝煌,人聲鼎沸。我漫步在這燈的世界,細細觀賞,栩栩如生的金魚燈,形象逼真的荷花燈,古樸典雅的官燈——各式各樣的彩燈造型優美,裝飾考究,做工精細,真讓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當然,過年最重要的還是一家人閤家歡聚。

之後我們便回了家。每年在這時,老人們便要忍不住的嘮叨一番:“中國的有着獨特的年俗文化,就像包餃子、貼門神、耍花燈。但凡事都要講究,餃子的形狀像元寶,期盼來年財源滾滾;吃雞寓意“吉利”;吃魚就是“年年有餘”……不過,過年不能吃酸菜,説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説是“白乾” ……”每當我聽着這不知已聽了多少遍的中國傳統習俗時,我才感到過年獨有的幸福。一家人來自中國大江南北,現在卻齊聚一堂,享受這一年之中為數不多的歡聚時光,是怎樣一副和諧、團圓、温馨的`畫面啊!

當然,“年夜飯”也是新年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一大桌的菜,來自來自中國大江南北,香氣撲鼻,色澤誘人,還少不了上午全家人一起包的餃子。每個菜還有它新取的名字,像“五福臨門”,“三陽開泰”,“吉星高照”等。這是一份好的寓意,同時也希望將這份美好帶給所有人。

飯後,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於高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我們全家歡聚一堂,演繹着只屬於我們家的年!

我家的年味作文13

新年裏,我們搶紅包,貼春聯,吃年夜飯,看春晚……濃濃的年味彌散在空氣中,盪漾在人們的笑臉上,也融化在每個人的心裏。

早晨,我在鞭炮聲中醒來,睜開眼,發現爸爸媽媽正舒舒服服地靠着牀背,捧着手機,眼睛緊緊盯着屏幕,手飛快地點,“嗒嗒”地搶紅包。他們時而露出失望的神情,時而又眉飛色舞,激動地耳語着什麼。他們見我醒了,連忙靠過來,向我展示着自己的“成果”。爸爸媽媽臉上不僅有興奮,更洋溢着點點幸福,因為紅包雖小,可它代表着同事朋友們的一份關心,一份祝福。我家的年味,藏在小小的紅包裏。

下午,我們一家人在門外貼外公親手寫的春聯,撕,剪,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組成了一副美麗的畫卷。在全家人的努力下,春聯貼好了。我讀着春聯:萬象更新春光好,一年鉅變喜事多。猴年吉祥!我讀着讀着,心中有説不出的喜悦。我家的年味,藏在我們貼的春聯裏。

晚上,外公外婆召集了他們所有的兄弟姐妹,擺了兩大桌豐盛的菜,一大家子互相敬茶,敬酒,祝願大家新的.一年平安幸福。我在這快樂的氛圍中細嚼慢嚥,享受着過年的幸福,品嚐着藏在兩桌豐盛年夜飯中的年味。

夜裏,屋外鞭炮聲聲,打破了夜的寧靜。星星點點的煙花向四周飛去,似一朵朵蓮花,在空中綻放柔美的花瓣。屋內,我們圍坐在電視前,嗑着瓜子,看着春晚,陣陣笑聲在屋裏迴盪。我家的年味,藏在屋裏的春晚與屋外的煙花中。

我家的年味,藏在小小的紅包裏,藏在我們貼的春聯裏,藏在兩桌豐盛的年夜飯裏,藏在春晚與煙花裏,更藏在每個人的心裏。

我家的年味作文14

又要過年了,走在街上,看着有人已經開始放煙花了,濃濃的節日氣氛撲面而來。可透過櫥窗看商店裏的大紅燈籠、促銷廣告,想想過年似乎就那麼回事,我一點也提不起興趣。除夕晚上回老家,也冷清了許多。

我慢慢發現,大家開始把更多的資金投到城裏買房買車,穿着體面上檔次,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由過去注重大魚大肉,轉到了蔬菜水果等食物上來。走親戚帶禮物似乎也不同過往,原先要準備的幾大件,現在也以帶些實用精緻的為主,有的直接塞個紅包就是了。大人們喝酒也不像以前那樣不醉不歸,酒不貪杯,早早吃飯,各自忙碌各自的,輕輕鬆鬆。

特別是看望老人的,帶些禮物,上午早點去,與叔叔大爺,大娘大嬸,姑姑舅舅們聊聊天,喝壺茶,問候一下身體健康狀況,便不再一起吃飯,免得長輩們忙壞了身子。放鞭炮也只是成為一種儀式,孩子們的遊戲。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搬出了農村,不少家庭在老家放完鞭炮,拜完年後又開車回到城裏的家。

這就是我們家,也是很多現代人過年的真實再現。每至年關,總有人感歎“要是能回到兒時該多好”。事實上,兒時的`年味就一定濃嗎?

媽媽説,過年真是越過越省事了。

自從有了微信紅包,過年,便成了搶紅包大戰。自從有了網絡,過年,一切都太方便,以至於我們可以不用回家,通過視頻、語音、短信就能送祝福。自從有了錯綜複雜的交通網,往返家鄉也沒比登天要難。自從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平時就能滿足的,何必等到過年。

時代在發展,過年的習慣和傳統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着變化。細想,家裏的年味應該只增不減。曾經的過年更注重物質上的年,而現在,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年,是對未來的一種美好期望。或寫於書上,或濃縮在博物館裏,或融於詩詞中,過年,是世世代代流淌在中國人的血脈裏的。

也許是我們擁有了更多,便覺得曾經的淡了。人情味才是中國人最深的年味。

窗外的榕樹綠了,我看見福字掛在門上。她説無緣無故起風了,有了思念,就有了年味。

我家的年味作文15

年到了,我又長大了一歲。我可是非常喜歡過年的。

我家的年味應從買新衣開始。雖然現在新衣隨時可以買,但我家裏現在還在延續着過年穿新衣的習俗。今年啊,我的新衣早早就買好了。大年初一,看着穿戴一新的一家人精神抖擻地外出拜年、走親訪友,意味着一年裏開了個好兆頭。我們家人都非常注重過節的氣氛,一定要過得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貼春聯、包餃子、剪窗花……節日的氣氛紅紅火火的`。我們家的年味都藏在了大紅的春聯裏;香噴噴的餃子裏;花式多樣的窗花裏;屋檐下掛着的臘雞臘肉裏;家人們的歡聲笑語裏;飯桌上的美味佳餚裏;當然還有長輩們給孩子們的紅包包裏……

過年了,家裏一定要收拾的乾乾淨淨、窗明几淨,那樣心情才會更舒暢呀。於是年味啊就在那拖把笤帚的起落中淡淡地透了出來。臘月二十四是小年,掃屋子、送灶神、吃糖果,讓濃濃的年味現在小年夜那天透出來。洗衣機不停地唱着那首不倦的歌謠;菜板上切出的是一縷誘人的濃香;蒸鍋裏冒出的是甜膩的味道;臉蛋上洋溢的是甜蜜的微笑。年味最濃的時刻,應該是年三十那天,我和家人一起去香爐峯祈福,當聽到零點的鐘聲響起來的時候,我看到大家都在歡呼雀躍,意味的羊年已經來到,大家互相擁抱,互相祝福,合手祈福。整個場面都是充滿了期望和幸福,大家都有個共同的心願,期望羊年大家都能平安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財源滾滾……

除夕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那一刻我看着燃放升騰的禮花,心裏別提有多美了。我也默默的祝福自己羊年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取更上一層樓。

爆竹聲中一歲除,我也衷心的祝福大家羊年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