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作文 > 課餘生活作文教學設計

課餘生活作文教學設計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餘生活作文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餘生活作文教學設計

課餘生活作文教學設計1

背景介紹:

1、《我們的課餘生活》是三年級學生的第一次習作,它是學生今後一生寫作的起點,第一節課應當把興趣的培養放在首要位置。

2、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正好是新的學期開始,我就以愉快的暑假生活作為話題,讓學生暢所欲言談感受,為習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思考的問題:

1、如何培養學生的表達興趣?

2、如何引導學生敢説會説?

案例描述:

一、解題“課餘生活”

1、書上告訴了哪些課餘生活?講一講上課以外的事。板書:課餘

2、解説“課餘生活”:課餘指下課後,在學校裏或在家裏、校外的學習、生活、工作;今天不講學習,不講工作,只講生活。什麼叫生活?生活也就是不只是一次,經常這樣做的活動。

3、第一組課文裏告訴了我們哪些課餘生活?

第一組導讀提示告訴了在操場上做遊戲;去科技館參觀,去少年宮演出,到小河邊釣魚摸蝦,到樹林裏採集標本……;《我們的民族小學》寫了“跳孔雀舞”、“摔跤”,《金色的草地》寫了在蒲公英的草地上玩耍,《爬天都峯》寫爬山,《槐鄉的孩子》寫爬樹勾槐米。綜合性學習還記錄了整理房間、煮麪條,和小朋友捉迷藏;展示台講到讀課外書、蒐集郵票、小組辦圖片展。

概括起來:第一組4篇課文都講到課餘生活,只是有的寫得詳細,有的寫得簡單。

二、説生活

説一説“我們”的課餘生活:在同桌或小組內説課餘活動的項目,按照老師提供的提綱練説:

1、該活動的名稱;2、材料準備;3、活動要求(人員組成)、規則;4、活動過程(步驟)5、活動收穫(樂趣、感受)。如:踩繩子、踢毽子、滾珠子、拍豆腐、比腳力……(該簡要提綱便於學生有順序地説話,從“我們”過渡到“我”)

看看我們的課餘生活

2、播放學生課餘裏的生活片斷:捉迷藏、學書法、帶小狗散步、學畫畫、玩沙子 (出示圖片,幫助學們回憶自己的暑假課餘生活)

師:夏天的天氣可真熱呀!我最喜歡到泗溪游泳了。瞧,小溪裏的人真多,他們有的在劃竹排,有的在玩水槍,還有的在曬太陽。我穿上心愛的游泳衣投進小溪的懷抱,像一條快樂的小魚兒自由地游來游去。我學會游泳了,你呢?(出示學游泳的生活圖片。)

設計意圖: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運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學生暑假生活中找尋習作素材,為學生的樂説願寫提供了條件和搜索生活的空間。因此本部分設計了出示圖片回憶課餘生活,老師描述課餘生活,目的'是讓學生身臨其境,回憶自己的課餘生活,為下一步“説”自己的課餘生活埋下伏筆。

3、説説課餘有趣的事

1、師:你能像老師這樣子説説自己在課餘裏做過的事情嗎?

2、指名説自己的暑假生活,及時進行評價與指導。

生:課餘我和表哥他們玩捉迷藏。

(有的學生説自己也玩了遊戲)

師:你能把捉迷藏這件事説得多一點,讓同學瞭解得多一些嗎?

生:一天,表哥和他兩個同學來我家玩。不知道玩什麼。我們想了半天,沒想出來。還是表哥注意多,説我們一起玩捉迷藏。

師:還想對他玩遊戲這件事知道得更多一些嗎?你想知道什麼?哪位同學想知道,就來問他吧。

生1:你們是怎麼玩的?

生2:你們都藏到哪裏了?

生3:你都是怎麼找的?

師:當你們玩遊戲的時候,你們説了些什麼? 哪點讓你覺得最有意思?

生:輪到我來找人了,因為在我家裏,我很熟悉。我找了半天沒找到,突然發現牀上的被子在動,我走近一看,發現了一雙腳。我裝作沒看見,走到牀邊,説:“找了半天沒找到,要不去牀上休息下,蹦幾下自己玩。”被子裏的人連忙把頭伸出來説:“別,我在裏面。”我一看,原來是表哥。

設計意圖:如何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暑假生活説得更具體呢?我採用了讓學生自由採訪的形式,一問一答,不露痕跡地把事情敍述得更詳細。讓同學們由想到説,由少説到多説,由少寫到多寫的過程,給學生一種示範,一種方向。

4、自由選擇好朋友,對好朋友説自己的暑假生活及課餘中的趣事。(要求:儘量説得多一些,説得清楚一些,説得讓好朋友滿意。)

5、老師根據學生的評價請出學生在班上進行交流,並進行相應指導。

6、指導學生給所説的話加上題目。

設計意圖:這節課的習作目標放在培養學生寫作興趣上,要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動筆”。只要學生有了表達和交流的興趣與信心,口語交際成功了,也為學生的寫作成功做好材料準備,解決了“言之有物”的問題。

三、把我的故事記下來

1、習作導入。

師:寫作文很簡單,只要把自己説的話記下來,再加個題目,就成了一篇小作文了。趕快拿起筆來,把剛才對好朋友説的話記下來,再加個題目。如:《暑假趣事》、《我的課餘生活---- 》。

2、開始習作,教師巡迴指導。

設計意圖:沒有經過寫法指導、只憑自己的興趣和悟性寫出來的習作,天真而充滿童趣,這是一種真正的自由表達,是兒童抒寫生活的真情流露,體現了表達的自主性、創造性。因此本部分的設計鼓勵學生説什麼就寫什麼,表達真情實感,最終寫出自己的真實生活。

四、瞧,我的作文發表了

1、自讀習作。

師:請同學們寫好後自己讀一讀,看看是否出現添字漏字。

2、小組裏互讀習作。

3、集體分享習作。

範讀幾個學生的習作,讓全班同學評議,重在點出寫得好的詞句,及時鼓勵。

4、小結。

設計意圖:學生寫作文,除了要表達內心的感受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動機是獲得別人的贊同。滿足了學生展示自我和享受成功的需要,自然能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就是重在讓學生感受成功,喜歡上習作。

課餘生活作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寫出一個完整的意思。

2、激發學生習作興趣,調好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建立信心。

【習作設計】

一、想一想

同學們,在口語交際課裏,我們交流了各自的課餘生活,現在讓我們把它記下來好嗎?

二、説一説

1、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⑴讀一讀習作要求,同組討論習作要求的範圍。

⑵可把自己想寫的先跟大夥説説,互相交流。

2、教師指導寫作技法:

⑴回憶生活確定材料。

同學們的課餘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在校園裏打球、踢毽、看書、畫畫……在校外野炊、登山、郊遊、放風箏……在家做家務、養小動物……這些事情中,那件事給你印象最深,哪件事你最感興趣,那件事你最覺得高興,你都可以寫寫。

⑵交代原因,寫出想法

我們喜歡做一件事總是原因的。是什麼激發了你對它的特別興趣?是由於同學視的介紹,還是你自己的獨特發現?還是愛上它的豐富多彩……這部分,我們要寫出自己的想法。

⑶抓住重點,記敍具體

做任何事,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或挫折,面對它們你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這是本次習作的重點。僅這些還不夠,還需要我們把事情發展順序寫清楚,並且要把重要的地方寫詳細、具體。我們在記敍一件事情前,可以認真想一想,這件事的起因是什麼,經過情形怎樣,最後是什麼結果,並按照這個循序把過程寫清楚。這既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首先應該注意的。

三、寫一寫

孩子們開始寫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寫時要注意:

1、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先給你的作文七個新穎的題目,讓大家一看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試着寫一寫:

2、開頭:開門見山,先交代清楚你的課餘愛好是什麼。要簡明扼要,交代清楚就行,不要泛泛而談。

試着寫一寫:

3、中間:活動開展的時間、地點、參加的人物。可以寫一寫當時周圍的環境、參加活動的心情等。

試着寫一寫:

舉例説明。例如寫自己愛好打籃球,可以寫自己是如何喜歡這項運動的,平時是怎麼練得,怎樣一點一點掌握要領的.,等等。注意語句通順、連貫。讓別人一看一目瞭然,當然,你能寫寫自己的心理活動則更好。

試着寫一寫:

4、結尾:總結一下自己的收穫或者要吸取的教訓,語言要簡潔。

試着寫一寫:

怎麼樣!相信自己一定會寫得很精彩。孩子們,寫好後,要從頭到尾認真讀一讀,發現遺漏字、錯字、用詞不當、語句不通等問題,要認真修改,逐步養成修改作文的好習慣。

6、作文教案:我的課餘生活

作文教案:我的課餘生活

《我的課餘生活》是學生的第一次單元習作。作為剛剛正式接觸作文的三年級學生,本身應該對寫作文有一種神祕感和新鮮感。可孩子們一聽要寫作文了,第一反應就是“喔……”,從語氣中能感覺到他們對作文的厭倦感。由於缺乏生活經驗和作文經驗,感到寫作文很吃力,對寫作文有畏難情緒和厭倦心理。怎樣才能使學生由不會寫作文、怕寫作文,到願意寫作文、愛寫作文、寫好作文呢?我想,不是嚴格的作文標準,而是放寬要求,寬容為主。因此,我在設計《我們的課餘生活》這篇作文教學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課前安排學生觀察自己的課餘生活,並做了記錄,讓學生嘗試觀察、嘗試記錄觀察,並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裏相互交流、寫作自己的課餘生活。

然後分三步指導學生寫作:

一:以課本為範例,做到讀寫結合

結合本單元課文讓學生學習把過程寫具體的方法,給學生一個枴杖,確實做到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如《爬天都峯》這一課,讓學生體會我和老爺爺是怎樣爬山的,可以用上連接的詞(一會兒……一會兒……),也可以用上比喻、擬人、誇張的寫法。然後想一想我和老爺爺是怎樣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的,讓學生回憶自己有沒有戰勝困難的體驗呢?事情的經過又是怎樣的呢?《絕招》這一課則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在寫三個小朋友分別表演絕招時是如何運用動作、神態、語言的描寫把表現絕招的過程寫具體的,另外,作者還寫出了觀眾的評價來襯托絕招的絕,這時我提醒學生在寫活動時,不但要寫自己還要寫別人。通過這樣的指導學生就習得了寫作的方法,學生有法可依了,寫起作文來就輕鬆自如了。

二:開展活動,體驗生活。

為給學生提供寫作素材,我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比如做手工、放風箏、刷碗、摘秋果等等。引導學生把活動中看到、聽到、想到、做到的寫下來。並告訴他們在描寫活動過程時,要有一定的順序:首先要寫清活動的時間、地點、參加的人員;接着寫活動的開頭、活動的內容;當時有關方面的情況怎樣;參加活動的心情;活動是怎樣結束的;以及參加活動後的收穫和感受。這樣指導後就不會出現學生常犯的錯誤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給人亂糟糟的感覺。學生在活動中也積累了素材,體驗了過程,激活了情思。學生有素材了,有體驗了,有情思了,寫作文時自然難度就降低了。

三:情境再現,步步引導

在指導學生習作時,我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學生雖然做活動了,但真正到寫時又寫不出來了,這時我就引導學生把活動的情境再現出來,採用第二步中提到的方法引導學生把活動的內容一步一步表達出來,然後把步驟板書在黑板上。這樣學生在寫的時候這些畫面就會在他們腦中重現,化為文章,落在紙上。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