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語文 >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們經常跟閲讀答案打交道,閲讀答案所涉及的內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識體系中的一個或幾個知識點,或某一知識點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我們的學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閲讀答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曹劌論戰閲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1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選自《曹劌論戰》)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十年春,齊師伐我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

B、忠之屬也。可以一戰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酈道元《三峽》)

C、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安能辨我是雄雌(《木蘭詩》)

D、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諸葛亮《出師表》)

2、理解文段內容,然後填空。

(1)本文涉及到_______的戰爭,指的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戰例之一__________。這場戰爭中.魯國取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曹劌請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他認為可以一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均用原句答)

3、寫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l)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1)齊魯長勺之戰;取信於民;知己知彼、把握戰機

(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去訪察,但也要根據實情來對待。

(2)我看見他們的車轍很亂,望見他們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去追擊他們。(均意合即可)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2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①,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①(遍)也有版本寫作“偏”。

13.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齊師伐我伐薪燒炭南山中

B.忠之屬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C.遂逐齊師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D.公問其故温故而知新

B(A中“伐”前者為“攻打”,後者為“砍伐”;B中“屬”,二者均為“類”之意;C中“師”,前者為“軍隊”,後者為“老師”;D中“故”,前者為“原因”,後者為“舊的”。)

14.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何以戰以塞忠諫之路也

B.戰則請從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C.公與之乘何陋之有

D.吾視其轍亂其真不知馬也

B(A中“C”前者為“憑”,後者為“以致”;B中“則”,二者均為“就”之意;C中“之”,前者為代詞,指“曹劌”,後者為句式倒裝的標誌;D中“其”,前者為“他們的”,後者為表強調的語氣詞。)

15.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通過寫曹劌對戰爭的論述以及弱魯戰勝強齊的戰例,表現了曹劌在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卓越才能。

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屬也。”這兩句説明了政治上取信於民獲得民心,是戰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C.本文刻畫人物精煉傳神,如“公將鼓之”“公將馳之”僅八個字就把魯莊公急於求成、輕率寡謀的特點刻畫出來。

D.本文緊扣“論戰”,詳寫曹劌言論,而一概不提戰爭的經過,這樣的剪裁,詳略得當,敍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D(不是一概不提,而是略寫)

16.把第I卷文言文中的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每小題2分,共4分)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1)位高祿厚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2)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設下埋伏。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3

閲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短文,完成第11第14題。(15分)

[甲]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趙奢)言兵事,奢不能難(駁倒),然不謂善。括母問其故,奢曰:兵,死地也(危險的場合),而括易言之。使趙(趙國)不將括即已,若比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趙括既代廉頗(趙國大將),悉更約束(規定),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帶領)鋭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節選自《史記》)

19.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3分)

①公將鼓之。 ( ) ②既克,公問其故。 ( )

④秦悉坑之。 ( )

20.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嘗與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

答:

21.根據乙文內容,用一個成語做乙文的標題,並説説成語的意思。(3分)

成語: (1分)

意思:

22.根據這兩段文字的內容,你認為曹劌的論戰與趙括的談兵有什麼不同?説説你的看法。(3分)

參考答案:

19.該題考的是理解常用的文言詞。(4分)

(1)擊鼓(進軍) (2)已經 (3) 埋

20.趙括曾經和他的父親談兵事,他的父親不能駁倒他,卻不説(趙括)善於打仗。(2分)

21.該題考的'是成語。(3分)參考答案:紙上談兵(1分)在文字上談用兵策略,比喻不聯繫實際情況,發空議論。(2分)(沒有比喻義,只給1分)

22.此題為開放題,答案不唯一。(3分) 答案示例:曹劌的論戰源自於他對戰場情況、形勢的仔細觀察與準確分析,源自於他豐富的實踐經驗;而趙括的談兵 只抱書本知識,沒有實踐經驗,只會誇誇其談,沒有實踐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各2分)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4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選自《左傳.曹劌論戰》)

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師每休舍①,課②將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鎧以習之。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④者,立斬以徇⑤。卒夜宿,民開門願納,無敢入者。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卒有疾,躬為調藥。諸將遠戍,遣妻問勞⑥其家;死國者,則育其孤。凡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不私。善以少擊眾。凡有所舉,盡召諸統制⑦與謀,謀定而後戰,故有勝無敗。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每調軍食,必蹙額⑧曰:“東南民力竭矣!”好賢禮士,恂恂如儒生,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選自《宋史.岳飛傳》)

註釋:

①舍:駐紮休息。②課:督促。③注坡跳壕:從山坡上急馳而下,從壕溝低處向上跳。此處指練兵。④束芻:捆紮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眾。⑥勞:慰勞。⑦統制:武官名。⑧蹙額:皺眉,表示憂慮。

1.解釋下列短語。

(1)三鼓:_____________

(2)敗績:_____________

(3)不私:_____________

(4)恂恂:__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

(1)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諸將遠戍,遣妻問勞其家;死國者,則育其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出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

A.甲、乙兩個選段都告訴我們取信於民是戰爭取勝的根本原因。

B.甲、乙兩個選段都沒有對以少勝多的戰鬥場面作具體的描繪。

C.甲段中“公將鼓之”與乙段中“皆重鎧以習之”中“之”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

D.從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飛雖為武將,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風。

4.岳飛是抗金名將,曹劌亦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根據甲、乙兩段提供的信息,請你概括他們分別具有哪些軍事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三次擊鼓(命令軍隊出擊)(2)潰敗,失敗,敗逃(3)不佔為己有(4)小心謹慎、謙和的樣子

2.(1)走下車察看(齊軍)車輪滾過地面留下的痕跡,登上車前橫木察看齊國的軍隊。

(2)(對)遠離家鄉衞戍邊疆的各位將領,派他(指岳飛)妻子慰問他(指戍將)的家人;(對)為國而死的將領,就養育他們的遺孤。(意對即可)

3.A

4.曹劌:小心謹慎;知己知彼;相機出擊。(意對即可)

岳飛:治軍有方(紀律嚴明,撫卹死傷,頒犒軍吏);取信於民;謀而後戰。(任意答到2點即可,意對即可)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5

文言文閲讀。(15分)

曹劌論戰(節選)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鄒忌諷齊王納諫(節選)(鄒忌)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⑴齊師敗績,公將馳之 馳: ⑵一鼓作氣,再而衰 再:⑶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靡: ⑷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刺:⑸雖欲言,無可進者 雖:

15、翻譯下列句子。(4分)⑴彼竭我盈,故克之。⑵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16、根據選文內容,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曹劌論戰》(節選)第一段,敍述了 的經過;《鄒忌諷齊王納諫》(節選)第一段,鄒忌分析了 的原因。

17、曹劌指揮作戰,鄒忌委婉勸諫,結果怎樣?(4分)⑴曹劌指揮作戰的結果: ⑵鄒忌委婉勸諫的結果:

閲讀答案:

14、(5分)⑴驅車追趕 ⑵第二次 ⑶倒下 ⑷指責 ⑸即使

15、(4分)⑴他們的勇氣已盡而我們的勇氣正盛,所以打敗了他們。⑵能在公共場合議論(我的)過錯,讓我聽到的,可得到下等賞賜。

16、(2分)齊魯長勺之戰 齊威王愛矇蔽

17、(4分)⑴魯軍打敗齊軍,克敵制勝。 ⑵齊威王納諫,燕趙韓魏來朝。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6

讀下面【甲】【己】兩個語殷,完成11-14題.(10丹)

【甲】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心將鼓之,劌日: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哉。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凡戰之道,未戰養其財,將戰養其力,既戰養其氣,既勝養其心。謹烽燧①,嚴斥堠②,使耕者無所顧忌,,所以養其財;豐犒③而優遊之,所以養其力;小勝益急,小挫益厲,所以養其氣;用人不盡其所欲,所以養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懷其欲而不盡,怒不盡則有餘勇,欲不盡則有餘貪。故雖並天下,而士不厭兵,此黃帝之所以七十戰而兵不殆④也,不養其心,一戰而勝,不可用矣。

【註釋】①烽燧:報警的烽火,白天稱燧,晚上稱烽。②斥堠(hou):原指探望敵情的土堡,這裏指瞭望。③犒(kao):犒賞。④殆:通怠,懈怠。

11.解釋選文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I)望其旗靡(

(2)用人不盡其所欲(

12.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訶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

)(2分1

A.公與之乘

凡戰之道

B.故雖並天下

公問其故

C.既克

既勝養其心

D.登軾而望之

而士不厭兵

13.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譯文:

(2)此黃帝之所以七十戰而兵不殆也。

譯文:

14.【乙】文中哪一句與【甲】文的夫戰,勇氣也表達的是相同的戰略思想?(2分)

答:

參考答案:

11. (1)倒下(1分)

(2)想要(1分)

12.C(2分)

13.(1)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衰弱了,第三次面鼓士氣就枯竭了(2分)。

(2)這就是黃帝打了七十場仗而士兵仍不懈患的原因(2分)。

14.既戰養其氣(2分)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7

閲讀。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來稿,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小惠未偏,民弗從也。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活用的詞語

(1)一鼓作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根據你的理解用原文填空。

(1)曹劌請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魯莊公政治上取信於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劌關於“為何追逐齊國軍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莊公作為“肉食者”,他的“鄙”表現突出,用自己的話從下列方面簡要説説。

(1)政治方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軍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人處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縱觀全文,你認為弱小的魯國能戰勝強大的齊國有哪些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犏”通“遍”,遍及,普遍。

2.(1)名詞作動詞,擊鼓;(2)形容詞作動詞,賜福,保佑

3.(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3)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4)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4.(1)為下文寫莊公張本(鋪墊);(2)襯托曹劌的遠見卓識。

5.(1)魯莊公平庸無能,他把戰爭的希望寄託在近臣和種靈的身上,説明他政治上無能。(2)他急切求成,又説明他軍事上無知。(3)能聽取曹劌的合理的意見,不一意孤行,説明他還不是一個昏君。

6.①戰前準備充分,取信於民,這是保證戰爭勝利的先決條件,這是“人和”因素。②選擇了有利的地點。長勺在魯國,魯國進行的是反侵略戰爭,這是“地利”因素。③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時機,待“彼竭我盈”之時,後發制人,抓住了恰當的追擊時機,詳察敵情,確證無埋伏時,乘勝追擊,大獲全勝。這是“天時”因素。總之,魯國取勝的原因,在於天時、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意思對即可)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8

閲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乙】秦攻趙長平,齊、楚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①,則將退兵;不親,則遂攻之。”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蘇秦謂齊王曰:“不如聽之以卻②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且趙之於齊,隱蔽③也,齒之有脣也,脣亡則齒寒。”

【註釋】①親:指關係友好,親近。②卻:退。③隱蔽:指屏障。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肉食者鄙 ⑵神弗福也

⑶而齊不聽 ⑷蘇秦謂齊王曰

2.下面是選文中劃線的語句,請翻譯成現代漢語,寫在答題卡上。(4分)

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⑵秦攻趙長平,齊、楚救之。

3.閲讀【甲】【乙】兩文,概括曹劌和蘇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麼共同之處?(2分)

參考答案:

1.⑴鄙陋。這裏指目光短淺。 ⑵賜福,保佑。

⑶但是,可是。 ⑷對……説,告訴。(每詞1分,共4分)

2.⑴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別人。(2分)

⑵秦國攻打趙國的長平,齊國、楚國(共同出兵)救趙國。(2分)

3. 深謀遠慮(或聰明智慧)(2分)(如答説話講究藝術只得1分)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9

閲讀文言文,回答下列題目。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題1】解釋劃線的字。(4分)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間_________

(2)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徧_________

(3)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加_________

(4)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獄_________

【小題2】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4分,每小題2分)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小題3】 曹劌“請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回答)

他的遠謀主要體現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文中的戰役,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還有: ______________(舉一例)(4分)

【小題4】 有人説魯莊公“鄙”,也有人説“不鄙”。你同意哪種説法?請簡述理由。(3分)

答案

【小題1】(1)間:參與。 (2)徧:通“遍”, 遍及,普遍。(3)加:虛報(4)獄:案件。

【小題2】1)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衰竭了。 (2)身居高位、享受厚祿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小題3】(4個空各一分)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政治上取信於民 軍事上善於把握進攻和追擊的時機或有軍事才能 示例: 官渡之戰、淝水之戰等

【小題4】示例:鄙:政治上無知,軍事上無能 不鄙:善用人才,善於納諫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認知能力。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即可,有時還要注意加點字的特殊用法,各個加點詞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從從課文中遷移過來。注意(2)為通假字,(4)的古今義。

【小題2】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句子時注意關鍵字、語序,有時還要補出捨去的主語才行。

【小題3】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曹劌與鄉人之間的對話來分析“請見”的原因,根據曹劌與魯莊公之間的對話來概括曹劌的遠謀即可。

【小題4】本題是一道開放題。根據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來談自己的看法即可。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10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① 又何間焉 __________________

② 犧牲玉帛__________________

③ 池非不深也 __________________

④ 親戚畔之_______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孟子論述決定戰爭勝負的三個要素是天時、地利、人和。決定長勺之戰勝負的要素是“人和”,請你從甲文中找出體現這一觀點的句子,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曹劌認為此次作戰的先決條件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直以來,長勺之戰中的魯莊公被人認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實他並不“鄙”。他不“鄙”表現在哪裏?根據甲文概括總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在兩千年前就發出警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請舉一個事例談談你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① 又何間焉 (參與)

② 犧牲玉帛 (祭祀用的豬、牛、羊等)(必須解釋完整)

③ 池非不深也(護城河)

④ 親戚畔之(通“叛”,背叛)

2、 ① 身居高位的人(大官們)目光(見識)短淺,不能長遠謀劃(打算)

②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有利於作戰的地理條件比不上人心向背(內部團結)。

3、 ①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② 取信於民

4、從兩個方面表現魯莊公的不“鄙”:廣開言路,禮賢下士;盡職盡責,取信於民。 (意思對即可)

5、例 1:二戰初期,法西斯橫掃歐洲大陸,塗炭生靈。歐洲人民團結一致,奮起反抗,最終正 義戰勝了邪惡。 例2:八年抗日戰爭,日寇踐踏我國土,山河破碎。國共兩黨合作,同仇敵愾,浴血奮戰,以弱勝強,最終將日寇趕出中國。(意對即可)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11

曹劌論戰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選出下面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

A.又何間焉(參與)

B.必以信(相信)

C.雖不能察(明察)

D.小大之獄(案件)

2.選出下而各組中加粗詞詞義相同的一項( )

A.未能遠謀/弗敢加也

B.衣食所安/安能辨我是雄雌

C.雖不能察/老嫗力雖衰

D.弗敢加也/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詳細介紹了曹判在戰前、戰中.戰後的表現,而對於交戰的具體過程則略寫,這樣安排的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A

3.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減弱,到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己經枯竭了。敵方的士氣已經枯竭了,而我方的士氣正盛,所以打敗了他們。

4.因為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不是記敍這次戰役的進程,而是記錄曹劌關於戰爭的論述。其他內容與中心關聯不大。這樣處理,表現了軍事家曹劌的遠見卓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近即可)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12

閲讀下列兩段選文,完成6—10題。(16分)

【甲】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已陳,然後襄公鼓之,宋師大敗。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國國君。②期:約定時日。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宋公①與楚人期②戰於泓③之陽。楚人濟④泓而來。有司⑤復曰:“請迨⑥其未畢濟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聞之也,君子不厄人,吾雖喪國之餘,寡人不忍行也。”既濟⑦,未畢陳⑧,有司復曰:“請迨其未畢陳而擊之。”宋公曰:“不可。吾聞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濟:過河。⑤有司:專門管理某種事情的官,這裏指宋國的子魚。⑥迨:趁着。⑦既:盡,完了。⑧陳:通“陣”,這裏是擺好戰鬥隊列的意思。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字。(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克:(2)然後襄公鼓之鼓:

【小題2】.下列句子中的“於”與例句中的“於”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3分)()

例句:公與之乘。戰於長勺。A.駢死於槽櫪之間(《馬説》)B.行者休於樹(《醉翁亭記》)C.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出師表》)D.能謗譏於市朝(《鄒忌諷齊王納諫》)

【小題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譯文:

(2)請迨其未畢陳而擊之。

譯文:

【小題4】.有人説魯莊公“鄙”,也有人説“不鄙”。你同意哪種説法?請簡述理由。(3分)

【小題5】.閲讀甲乙兩段文字後,你認為宋國大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3分)

答案

【小題1】(1)戰勝(攻破)(2)擊鼓進軍(答成“擊鼓”也算對)(每小題1分)

【小題1】C(ABD三項均為介出所處,可譯為“在”;C項為介出對象,可譯為“對”)

【小題1】(1)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作起來,第二次擊鼓時士氣就衰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就耗盡(枯竭)了。

(2)請趁着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河的時候就攻打他們。(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

【小題1】示例:魯莊公“不鄙”。理由合理得分,結合選文或全文內容作答均可

【小題1】宋襄公沒有聽取有司的正確意見,沒有把握有利的戰機。(答成“宋襄公沒有聽取有司的正確意見”或“宋襄公沒有把握有利的戰機”也可)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13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6.下列句子中,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B.小大之獄(案件)

C.一鼓作氣(擊鼓)D.望其旗靡(萎靡)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必以分人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B.戰於長勺皆以美於徐公

C.登軾而望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吾視其轍亂安陵君其許寡人

8.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語言簡練生動。“公將戰”“公將鼓”“公將馳”中的“將”字傳神地刻畫了魯莊公急躁冒進、駑鈍鄙陋的形象。

B.本文記錄了曹劌關於戰爭的論述。他強調政治上取信於民,軍事上把握戰機詳察敵情,是以弱勝強的關鍵。

C.本文剪裁詳略得當。文章詳盡地敍述了交戰雙方的對峙與交鋒,而對於曹劌在戰前、戰中、戰後的表現則寫得比較簡略。

D.作者善於用襯托手法刻畫人物。如寫鄉人的勸阻,就襯托出曹劌抗敵禦侮的責任感和愛國熱情。

9.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⑵彼竭我盈,故克之。

答案:

6.(3分)D(倒下)

7.(3分)A(A介詞,把/介詞,把;B介詞,在/介詞,比;C連詞,表修飾/連詞,錶轉折;

D代詞,指代他們/助詞,加重語氣,相當於“一定”、“可要”。)

8.(3分)C(詳略顛倒)

9.(4分)(1)(這是)盡了職分的事情,可以憑藉(這個條件)去打仗。(關鍵詞“可以”1分,句意通順1分)

(2)敵方的勇氣已經衰竭而我方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打敗了他們。(關鍵詞“克”1

分,句意通順1分)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14

閲讀《左傳.曹劌論戰》,完成問題。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釋下面加粗的詞。

(1)小惠未徧:__________________

(2)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____

(3)小大之獄: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粗詞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忠之屬也 屬予作文以記之

B.公問其故 並驅如故

C.何以戰域民 不以封疆之界

D.必以信 願陛下親之信之

3.翻譯下列語句。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我的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直以來,長勺之戰中的魯莊公被人認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實他並不鄙。他不鄙在哪裏?請簡要地説説你的感悟。

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同遍,遍及(2)賜福、保佑(3)案件

2.C

3.做官的人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

4.示例:從四個方面表現魯莊公的不鄙廣開言路,禮賢下士;盡職盡責,取信於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虛心求教,不恥下問。答對其中一個方面即可。

曹劌論戰閲讀答案15

曹劌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來源:ZXXK]

9.《左傳》舊傳為(朝代)末年魯國史官(人名)所撰。(1分)

1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又何間焉()②小惠未徧()

③小大之獄()④望其旗靡()

11.面對齊軍壓境,莊公欲倉促迎戰,鄉人閒議漠視其戰,曹劌卻以布衣之身請見,曹劌入見後與莊公的一番對話,使莊公明確了戰爭勝利的基礎,這個基礎是什麼?(2分)

12.文中第二段,僅用將鼓將馳寥寥數語,便將莊公的魯莽少謀之鄙表現得神情畢現。那麼,作者極言其鄙有何作用?(2分)

13.長勺之戰,齊敗魯勝,魯國為軍事史冊再添以弱勝強之經典戰例。曹劌功不可沒,且一戰成名;莊公雖鄙,但不乏可取之處。莊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3分)

(乙)閲讀下文,回答問題。(5分)

魯恭為中牢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罰。袁安③聞之,疑其不實,陰④使人往視之。其人隨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⑤過,止其旁,旁有兒童。其人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雛,不得捕。其人訝而起,與恭決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也。今蝗不犯境,一異也;愛及鳥獸,二異也;童有仁心,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吾將速反,以狀白安。

(選自《後漢書》)

【註釋】①中牢: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內。②德化:用道德來教化。③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魯恭的上司。④陰:暗中。⑤雉(zh):野雞。

14.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陰使人往視之()②欲察君之政也()

15.魯恭任中牢令時,上司袁安使人往視之,官差此行目的何在?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回答。(2分)

16.選文結尾處,官差認為久留徒擾賢者,決定速反,其原因是什麼?聯繫選文內容談談你的理解。(2分)

參考答案:

9.春秋左丘明(共1分,每空0.5分)

10.①參與②同遍,遍及、普遍;或通遍,遍及、普遍③案件④倒下(共2分,每小題0.5分)

11.圍繞政治上取信於民回答。(或民心所向;或百姓的支持;或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共2分,意思對即可)

12.圍繞(對比)突出曹劌的從容鎮定;胸有成竹;指揮若定;能詳察敵情;善於把握戰機;謹慎果斷;遠謀(深謀遠慮)回答。(共2分,對比手法不設分,答出人物特點中任意一點,意思對即可。)

13.圍繞善於納諫;知錯就改;能虛心請教;不恥下問;虛懷若谷;用人不疑回答。(共3分,答出任意一點,意思對即可)

(乙)(5分)

14.①派;或派遣;或命令;或讓;或叫

②考察;或考證;或探察;或瞭解(共1分,每小題0.5分)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