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工作計劃 > 關於教育工作計劃四篇

關於教育工作計劃四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悦中收穫着,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工作計劃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教育工作計劃四篇

教育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們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教育內容

堅持“禮儀習慣”教育,“衞生習慣”教育,“學習習慣”教育,“節儉習慣”教育,保持這四項教育,作為養成教育的基本規範。

一二年級養成教育內容

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學生一日行為規範》為標準,從禮儀、衞生、學習和節儉四方面,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師長、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

2、通過“衞生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會勞動,愛清潔的良好習慣。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本學期教育內容如下:

1、禮儀習慣

(1)見到家長、領導、老師要主動敬禮問好。

(2)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在走廊奔跑,跳繩或遊戲。不在教室內大聲喧譁。

接受獎品或錦旗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幫助或受讚揚時説“謝謝”。

進辦公室先説報告,未經老師允許,不進辦公室;

(5)與老師或者客人同時上下樓梯或走在甬路上,讓老師或客人先行。

(6)週一學生必須參加升國旗,要嚴肅、莊重、穿校服。

(7)每天佩戴學生標誌

2、衞生習慣:

(1)講究個人衞生,不隨地扔東西,餐巾紙等東西及時扔進垃圾筒。保持課桌內衞生。

(2)看到地上的垃圾及時扔垃圾筒。隨時保持教室的乾淨衞生。

3、學習習慣

(1)離開教室整理好桌面。

(2)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預備鈴響進教室,在誦讀聲或歌聲中等待老師上課;

4、節儉習慣

(1)在校不吃零食;

(2)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3)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4)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5)愛惜衣物,不亂丟棄;

(6)愛惜糧食,不剩飯,節約糧食;

(7)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畚斗等教室用具;

三至六年級養成教育內容:以一二年級養成教育的內容為基礎,進一步深化養成教育的內容。

需要增加的“禮儀習慣”教育內容:

(1)同學之間見面互相問好或者點頭微笑。

(2)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分清教學區和活動區,不在教學區奔跑或踢球,不在走廊跳繩或遊戲。不在教室內大聲喧譁。

上下樓梯或者走在甬路上,遇見老師或客人讓老師或客人先行,同學之間高年級讓低年級先行;在校期間堅持佩帶紅領巾。需要增加的“衞生習慣”教育內容:

(1)看到地上的垃圾及時扔垃圾筒。看到有亂扔垃圾的同學要及時制止。

(2)注意個人衞生,常洗手,咳嗽或打噴嚏要用手捂住嘴巴,生了傳染疾病要避免傳染他人。

要求服裝整潔,臉、脖子、耳朵乾淨,男同學不留長髮,女同學不留長指甲,不化粧,

每天認真做兩操。

需要增加的“學習習慣”教育內容:

(1)加強課堂紀律。

(2)按時完成各科作業。

需要增加的“節儉習慣”教育內容:

(1)在校不吃零食;放學不在外面的小店和攤頭上買吃的東西。

(2)愛惜衣物,不亂丟棄;

愛惜糧食,不剩飯,節約糧食;

三、具體工作方法:

(一)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1、健全學校、班級管理制度,發揮各年級自主管理功能,加強學生常規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隊、品生、晨會等課程,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衞生等常規教育宣傳,引導學生做到“三別”、“四帶”、“五無”。“三別”即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即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即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牆壁無腳印,出言無髒話。

3、把行為規範教育貫穿在課堂教學始終,滲透在文化課教學之中,做到全員參與德育管理。

(二)組織各種班隊活動,落實“行”的要求。

積極開展有益的班隊活動,健全廣闊的少先隊活動陣地,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掛起鈎來,從我做起,把理論和實踐掛起鈞來;從小事做起,把平凡和偉大掛起鈎來。

1、通過知、比、糾、行教育系列開展行為養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週召開一次主題班會,教會學生什麼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什麼是不良的行為習慣,哪些應該改正,哪些應該表揚,從思想上明確認識。

“比”:對照養成教育內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習慣,強化訓練。

“糾”:發揮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的作用,糾正不良行為。

“行”: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始終如一。

2、堅持班會制度,本週本班養成教育工作情況,安排下週工作。每月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討論會,進行一次階段性班內

3、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利用廣播、板報等宣傳陣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行為環境。

(三)開闢社會教育途徑,突出“情”的培養。

通過正面的家庭、社會教育,使學生自覺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使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得到培養和強化。

1、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使家長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學習和表現,並配合學校進行教育。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有益的義務勞動,提高隊員的社會服務意識與實踐能力。

(四)平時加強檢查督促,強化“意”的訓練。

制訂各項制度對學生加以約束,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學生堅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製度:值周值日人員由領導、教師、學生幹部組成,負責檢查每天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發現問題,及時教育、矯正,並將情況及時記錄在《值週記錄》上。值周值日人員要認真做好每天的檢查、評比,兩週的小結總評等工作。“值周值日製度”的實施,從細小處抓起,把行為規範教育真正落到了實處。

2、以值日生和衞生監督員為主要管理成員,每天對各班的衞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出勤等情況進行督查和評比,充分發揮值日生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教育工作計劃 篇2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橋樑。家長學校的開辦對提高家長的自身素質、家教水平、家教質量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的實際及開辦家長學校的經驗,特制定家長學校工作計劃。

一.目標任務

通過開辦家長學校,指導和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讓家長進一步瞭解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明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觀念,學習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掌握教子成才的方法,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使家庭教育充滿愛意、充滿温馨。增強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繫,明確家庭教育職責,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網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

二.家長學校的組織管理:

1、設立家長委員會

家長委員會由六位家長代表構成。由學校教導主任主持工作,負責指導、協調家長學校工作;家長代表負責收集家長對家長學校組織的活動的信息反饋及對學校的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

2、家長委員會每學年召開兩次會議,學習有關文件特別是有關的教育法規,結合學校工作重點,制定家長學校工作計劃,針對家教中的熱點和普遍存在的問題,確定科研課題及個案研究。

三.家長學校具體工作:

1、根據區有關家庭教育指導精神,進行家庭教育工作指導者進行培訓。

2、制定家長學校分年級活動安排,結合實際情況,對家長予以家庭教育指導。

3、分層次進行家長學校講座,共商教育學生良方。家長會分校級、年級、班級等。重點以年級組為單位,由組長負責,一學期至少二次,有計劃、有內容、有考評。

4、進一步進行學習型家庭的創建活動,評選校級示範性學習型家庭和合格(優秀)學習型家庭。

5、教師走出去,為進一步搞好家長學校工作,要求班主任至少每學年對每位學生上門家訪一次。

6、把家長請進來。((1)進課堂聽課(2)請部分家長與孩子參與活動)

7、加強家庭教育現代化課題研究。每個年級列好課題、個案,進行研究。

8、在學校教育工作涉及不到的時間和空間裏,通過家長學校求得家長們的支持和配合。①請家長充當家庭監督員。學校的許多活動,通過家長督促,學校檢查,促進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②聘請家長擔任校外輔導員。請有特長的家長指導孩子的實踐活動。

教育工作計劃 篇3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班主任及語文教學工作,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現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工作職責

1、一年級班主任工作

2、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

二、工作目標

1、班主任工作目標

(1)培養、形成良好的班風。

(2)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3)加強與家長的聯繫與溝通,與家長密切配合,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

(4)使學生講文明、懂禮貌,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愛護公物,遵守紀律。

2、語文教學工作目標

力爭取得全鎮前五名。

三、工作措施

1、班主任工作措施

(1)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2)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於探索。

(3)向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使學生成為有禮貌、講文明、守紀律、講衞生的好少年。

(4)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

2、語文教學工作措施

(1)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上多花時間,進一步打好基礎。

(2)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依據新課程計劃,以發展學生的語文興趣為主,提高積極性,讀寫説結合,讓學生樂學、愛學。

(3)圍繞教學重點安排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能力的`訓練,注重熟讀、精講、多練,將語言文字的學習和訓練落到實處。

(4)注重語文學習中美育、德育的滲透,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5)鼓勵學生多閲讀、多積累,注重語文實踐能力的發展。

教育工作計劃 篇4

班級安全保護工作是做好學校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是搞好班級教育教學的必要保障。重視班級安全管理和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及自我保護教育,這樣才能使學校和班級有一個安全、穩定的教育教學環境,才能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校順利開展各項工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作為班主任,並結合本班實際以及最近發生的一些情況,我深受啟發特制定本安全工作計劃如下:

1、班主任要對本班安全工作負責,要分析班級學生的行為和習慣,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級安全工作規章制度。

2、 重視安全教育,要經常在班內回顧總結安全上存在的隱患,提出引起注意和需改正的要求。

(1)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須每週進行集中教育,以及做好放學路對的管理。

(2)防課間意外的教育,在學校時,玩耍、做遊戲應到操場上,教室裏追跑、瘋打。不做有害身體健康的遊戲。做廣播操,學生排隊時,不要擁擠,要有序進場、進班。

(3)防溺水教育,要進行防溺水的教育,開展以溺水後自救,溺水者的救護為主要內容的教育。

(4)防觸電的教育,對同學們進行電的基本知識講座,預防觸電事故的發生以及對觸電後急救常用知識的瞭解和應用。

(5)防食物中毒的教育,邀請醫生來班進行飲食衞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絕同學們食物中毒的是件發生。

(6)防病、防體育運動傷害的教育;重視同學們身體健康教育,建立個人健康檔案,體育活動應重視安全保護措施,積極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操,儘量避免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

(7)防火、防盜、防煤氣中毒等的安全教育;檢查班裏的防電設施,落實專人負責,班裏應經常開展防火、防盜、防煤氣中毒等的防範措施教育。

3、要經常利用晨間活動和班隊課進行日常行為規範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飲食衞生、消防安全、危險物品安全、財產安全、安全預警、預防和應急自救等教育,做到有計劃、有內容、針對性強。

4、嚴格執行學生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做到及時、準確。妥善處理各類突發是件。

5、放學後,檢查班級電器是否關閉、有無滯留學生、關好門窗方可離校。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