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警句 > 寓言 > 神話故事 > 信陽民間故事

信陽民間故事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3.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信陽,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美譽,是中國著名的宜居之城。那麼關於信陽的民間故事你又知道多少?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信陽民間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信陽民間故事

信陽民間故事篇一

老虎山位於光山縣南向店鄉老虎山村,距光山縣城西南20多公里。山上青松疊翠,鳥語花香,好不清幽。

提起老虎山,有一段神奇的傳説。唐貞元年間,信陽、光山一帶人稀地廣,猛虎為害,白晝噬人。朝廷為除虎患,特派武將王徵為申州牧。他調兵遣將,令其挖掘深坑陷阱,並懸重賞捉拿老虎。王徵軍中有個老兵名叫丁巖,擅長掘阱擒虎。他根據老虎的蹤跡,設下了一個又一個陷阱。幾日之後,果然生擒許多老虎。但有一隻雄虎“老謀深算”,見阱而不入,專門繞道趁機傷人。丁巖認為,一虎未除,後患無窮,便召來弓兵弩手,圍剿此虎。誰知此虎一躍百丈,萬箭莫及。射手們從信陽雞公山下直追到光山青龍河畔。此刻,此虎已飢渴交加,正欲下河一飲。誰知,説時遲,那時快,只見天空烏雲滾滾,驚雷炸響。俄頃,霧氣沖天,暴雨傾盆。只見隨着雲雨,一條青龍從天而降,利爪抓住雄虎,一爪扣腮,一爪鉗尾,直把雄虎提到半空,猛地朝地一摔。而雄虎藉助神力,四腿軟綿綿盤曲落地,未被摔死。青龍見虎不死,氣極敗壞,一連如法炮製多次。雄虎明知難勝青龍,又無計遁逃,遂生法搖身一變,就地化作一座山丘。老虎山因此而得名,青龍河也因此而得名。

此山酷似老虎,只見它仰首東河(青龍河上游),俯身河岸,前爪前伸,後腿直蹬,虎臀高聳如峯,虎尾長拖如龍,呈奔逃之狀。山南邊角獨生一鬆,挺直俊拔,人們稱之為“系虎樁”。此樹幾伐幾生,百年不絕。

當地傳言,老虎山確是一隻雄虎所化。由於化虎之處歷屬胡家之地,所以後來胡家出了個大官,即清代雍正年間的國師國丈胡滄曉。由於雍正皇帝昏庸無道,他即位後,令普天選秀,皆不滿意,唯獨相中了御妹,並意欲立其為後。詢問諸臣可否?皆曰不可。遂令斬之。後問及胡滄曉,他眼珠一轉,答道:“可以可以,但要過繼。”而貪心如狼的雍正皇帝,立即束身跪倒在胡滄曉跟前,叩首三拜,並旨言:御妹過繼於胡大人名下,當朝封后。因而胡滄曉就此一變而為國丈。後來,胡滄曉又受命於太子之師,故又稱為國師。

信陽民間故事篇二

興寧城西南3裏外的福興錦華村矮崗,有個老屋叫西興圍,其主人是羅慶輝傳下的子孫,人們卻習慣地稱他為“通書羅”,這是有一定來由的。

清朝康熙年間,西興圍出了一個羅慶輝(為羅氏十三世祖,生於清康熙九年,即1670年,卒於乾隆十七年,即1752年)。他賦性聰穎,讀過私塾,刻苦好學。其舅父陳鐵筆見他悟性較好,為人和善,便教他學習天文知識。但由於他家境貧寒,只好早年隨親友外出謀生,到粵北、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經營小本生意,挑着擔子去賣雜貨。有一天,他在河南信陽賣貨時,遇到一位回家省親的皇室欽天鑑的天象大師(人稱造福翁),見羅慶輝年輕精明,謙和温良,得知他有志獵取歷學知識,並掌握了不少天文知識,便收為徒弟。這位大師歷學造詣精深,學問淵博,對羅慶輝更為偏愛,便介紹他到皇家曆法廠(也叫琉璃廠)做工,將歷學知識及推算訣竅傳授給他,並提供資料。三年後,經這位大師推薦,羅慶輝考入皇室欽天鑑執事。從此,他更加刻苦鑽研有關資料,學習研究《七政算學》、《協記新書》、《曆象考成》等著作,並吸取西洋新法,進一步解決了其中的好些疑難奧祕,使他的知識更加豐富,精通了天文、星象、儀度、六壬吉凶及預測之術,天文知識頗有根基。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羅慶輝告病還鄉,回到興寧。他一邊養病,一邊繼續研究推算曆法,又把自己平生所學知識傳授給兒子。20xx年後,即雍正二年(1720xx年),羅慶輝父子開始編纂通書,經過潛心研究推算,編成通書木刻版印製本開始在興寧民間銷售流行。由於書中推算的節氣、時日準確,對農事耕作很有好處,因此《羅家通書》深受羣眾歡迎,越傳越廣。但卻引起了官府的關注,被誣為“邪書”,不準發行。羅慶輝不服,到縣衙據理申訴,闡明《羅家通書》是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決不是什麼“邪書”。縣官不信,便拿此書與朝廷皇曆對照比較,結果幾乎一樣。清雍正五年(1720xx年)7月12日,興寧知縣施智便據理推薦,報欽天鑑審批。欽天鑑接報後,認真審核了《羅家通書》,認為羅慶輝精通曆法,所編通書能以皇家資料為依據,結合西洋推算方法,內容豐富、準確,具有獨到之處,適於南方使用,能夠解決皇家曆法每年遲遲不能運送到南方之用,貽誤農村生產的問題,於是上奏皇帝。雍正皇帝看了《羅家通書》,起初不信山區小縣會有這樣的能人,即下旨傳羅慶輝入京當面考試。羅慶輝接旨後,日夜兼程趕到京城應考。在雍正皇帝面前,他臨場不懼,細心推算,對答如流,一氣呵成連過四關。雍正皇帝見他才華出眾,品性良好,心中暗喜,説:“羅慶輝你連過四關,確實不錯,就看你第五關如何過。”這第五關是要算出當年秋分時,紫金山天文台院中的梧桐樹葉會掉多少片?在場的人都為羅慶輝捏了—把汗,怕他算不準。羅慶輝聽後,非常鎮定,馬上屈指推算,過了一會便回答:“掉半片葉。”秋分日,雍正皇帝與欽天鑑的官員親臨紫金山天文台察看。結果,那棵梧桐樹上只見有一片樹葉向下垂,而沒有完全掉下來。雍正皇帝見狀,連聲説:“奇才,奇才,真是奇才!”於是,雍正皇帝於雍正七年(1720xx年)恩准《羅家通書》以民書式樣流行社會。這是清代皇帝恩准發行的通書,在全國各家通書中佔有顯赫的地位。經雍正皇帝恩准後,羅慶輝在興寧縣城金帶街設立了總行,隨後又在新豐街、興化街、高興街、水巷街設立分行。從此,《羅家通書》的發行量不斷擴大,名聲越傳越遠,不僅行銷全國各省市,而且遠銷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緬甸、美國等國家。在這些國家,凡有華人之地就有《羅家通書》。由於《羅家通書》蜚聲海內外,“通書羅”也隨之名聲遠揚,眾所皆知,西興圍傳下來的子孫逐漸被“通書羅”取代。

信陽民間故事篇三

河南信陽市商城縣隋代叫殷城縣。宋建隆元年,因避趙匡胤父趙弘殷之諱,改名商城縣。這是官方有關商城縣名稱來歷的説法。民間還有一種説法,是與一段悽婉的愛情故事有關。

傳説清代末年,商城的周祖培官封體仁閣協辦大學士後,本縣的老百姓都稱為周宰相。

這周府家大業大,宅子佔了半個城,光人丁就有幾千。周宰相的一個孫女,正花朵般年齡,天生活潑,從不把教條禮儀放在眼裏,養成個任性的脾氣,竟偷偷和一個姓胡的青年長工相愛了。可是一個相府千金,一個平民夥計,可謂天上地下,想結成夫妻不是做夢嗎?兩人思來想去,就決定私奔。

沒料到就在他倆約定當夜私奔的那天,這事兒卻透了風。周宰相險些沒氣炸肚皮,趕緊下令先把長工關押起來,對孫女也嚴加看管。等抽空用家法狠狠懲治,好藉此殺一儆百。

姑娘聽説自己心愛的人被關押起來,滿眼的淚花花直往肚裏流。索性橫下一條心,趕快遠走高飛。她在貼身丫環的幫助下,用錢買通了看管長工的人,和情哥哥見了面,説出立即出逃的想法,胡郎聽罷十分感動,想了想説:“只是眼下相爺正在氣頭上,派人盯得緊,兩人一齊出逃目標太大。今夜你先走,然後我再逃出去追你。”姑娘覺得這話有道理,應道:“也好,妹在哪兒等你呢?”胡郎説:“我家住在安徽金寨縣,你先去我家吧。你可在東南方與河南搭界的四十八節的蜜蜂巖上等着我。”姑娘問蜜蜂巖怎麼走,胡郎思索一會兒,念出幾句口訣:“一出南門拐個角,五里堆子下馬河。長衝口,穿街過,湯泉池裏洗個腳。盛家店子隔條河,達權店子問英窩。仙桃衝,岔路多,四十八節路難走,蜜蜂巖上等哥哥。”

姑娘牢記這幾句口訣。就在這天晚上天不亮、雞沒叫的時候,帶着貼身丫環和一包金銀首飾,從後門悄悄溜走了。她按照口訣的路線,走小路,過丘陵,爬高山,不顧小腳磨破幾層皮,全身流出幾回汗,終於用一晝夜時間,趕了八十多裏山路,來到四十八節。她和丫環互相攙扶着,一步一個汗血印地爬上了蜜蜂巖。

可是,姑娘在這人煙稀少的深山裏,盼啊盼,望啊望,卻始終沒看見胡郎的影子。林風颯颯,凍僵了她的心;山雨瀟瀟,洗白了她的頭。她徹底絕望了,心想情哥哥肯定被狠心的祖父殺害了。她悲慟欲絕,盡情地痛哭了一場後,趁丫環不備,一頭扎進巖下的黑龍潭裏。那黑龍潭離巖面有三丈深,那潭水更是深不見底,三兩絲線也探不到底。

姑娘投潭沒幾天,宰相府説是有個孫女得急病死去,出殯時張揚得滿城風雨。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周家為護住名聲,又在玩障眼法了。當時有一位老夫子曾於閒談中戲謔周宰相説:“閨門不緊。”周宰相臉一紅,裝着聽錯了,趕忙打岔道:“啊,北門不緊?那就加一道門。”他果然在縣府北門又打了一道城牆,人們稱為雙城。後來喊着喊着就喊成了商城。

伊索寓言
寓言故事
傳説
愛情故事
兒童故事
民間故事
睡前故事
童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