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説課稿 > 有關數學説課稿模板錦集六篇

有關數學説課稿模板錦集六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説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數學説課稿模板錦集六篇

數學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量體重》是在學生認識小數的意義和掌握了小數基本的加減法之後,進行小數進、退位加減法的學習。學好此內容,不僅為將來學習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奠定了基礎,而且有利於學生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問題。教材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量體重”“智慧爺爺”等情境,引出小數退位減法計算,讓學生在情境中自己探索算法。教材還把“小數進位加法”的探索安排在“試一試”中,體現了學習的層次性,又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教學目標:

1、結合問題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數進、退位的加減法。

2、能運用本課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理解、掌握小數進退位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

課件、星星。

二、説教法與學法

著名數學家波利亞説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自己去發現。學習學習知識是接受的過程更是發現、探索的過程。最佳的教法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主動去探索。本節課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算法的多樣化,發展其作出決策的能力。並通過小組討論,把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體現了“小課堂,大社會”的課堂教學理念。

三、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舊知鋪墊

1.師:今天數學遊樂園開張了。老師準備帶大家一起去遊一遊。只要大家答對門口的幾道題,就可以免費進去了,你們有信心嗎?

2.課件出示情境:

0.24+0.10.82-0.321.54+2.39.88-4.32

售票員阿姨:“只要小朋友能準確地計算出得數,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可以。

3.師引導:可以口算,可以列豎式計算、還可以請教別人,等等。

4.學生計算後、彙報結果。

(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獲獎者崔琦先生説過:“喜歡和好奇心比什麼都重要。”針對學生的喜歡和好奇心,以遊樂園的情境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本環節目的是激活學生學習本課所需的知識,選擇不同算法,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特別給予後進生再次學習的機會。)

(二)提出問題

1、問題情境

師:大家計算得真準確!我們可以進去數學遊樂園嘍!你們瞧,遊樂園裏真樂鬧啊!大象伯伯在那裏給大家量體重,我們去看看!哦,有三位小朋友量出來的體重是……(課件出示遊樂園情境圖)

笑笑 38千克 淘氣 45.2千克 丁丁 33.4千克 2、大象伯伯要考考你們:你能不能根據圖上的信息,提出一個問題呢?

3、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從中選擇出本節課將解決的問題:(退位減法)

(1)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2)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問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角度觀察生活中的事物。)

四、探索算法

(1)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1、學生列出算式:45.2-33.4=2、師: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把得數算出來。

2、學生獨立探究算法。

3、全班交流:生1:我算出得數是11.8。

(師追問:你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生1:我先算出452-334=118,那麼45.2-33.4就等於11.8。

師:很好,不過這種算法的前提是小數的位數相同。

生2:我是把這道題想成錢來算的。我先從45.2元裏面拿出33元……

師:你能把生活經驗用在這裏解決算術問題真不錯。

生3:我能用列豎式的方法來算。

師:你的算法很特別,能不能上台來跟同學們説説你是怎麼算的。

生3:(一邊板書,一邊講)我把先45.2寫在上面,33.4寫在下面,要注意小數點對齊,然後2減4不夠減,找前一位借1,變成12-4=8,……最後算出來的得數是11.8

師:謝謝你。

師:你們覺得哪一種方法計算起來更方便呢?

(列豎式)

師:那好,我們就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第二個問題。

(新知識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自行探索,才能轉化為學生的知識,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本環節讓學生從具體的問題出發,主動參與,探究小數退位減法的豎式計算方法,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而且有效的保持學生學習興趣。在師生交流過程中,學生感受到數學算法的多樣化,並且學會優化選擇。)

(2)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

(課件出示問題及智慧爺爺説的話“小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1、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2、請2位學生板演。

3、引導學生評價。

(課件出示情境)

4、師:數學遊樂園裏還有個小朋友晶晶還不明白,我們一起來幫幫他。

5、小組討論:列豎式計算要注意什麼?不夠減時怎麼辦?如果碰到整數怎麼辦?

6、分組討論,並做好記錄。

7、彙報交流。(強調智慧爺爺説的話)

8、師小結:計算小數退位減法時,小數點要對齊,不夠減時要向前一位借一。小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教師通過課件進行板書。)

(通過小組討論,促進生生互動,發展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歸納、概括數學知識的能力。)

五、鞏固和應用

“有獎解答”

1、師:小朋友們都學好了本領,接來老師要帶大家去參加遊樂園的“有獎解答”活動,看誰獲得的獎品最多?

2、P16第一題。

(課件出示)

(1)看誰算得最準確。

8.25+1.55-7.3-2.25-10- 2.45-

教師着重引導小數進位加法的計算問題。

小結:計算小數進位加法時,小數點要對齊,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

3、P16第二題。

新學期開學了,笑笑到商店買了1個書包和1個文具盒,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名稱 單價/元 書包 32.50 文具盒 7.60

4、分發獎品。(星星——貼在光榮榜)

(在“有獎解答”的具體情境中,學生既鞏固新知,同時又引出了小數進位加法的計算問題。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六、總 結 回 顧

1、師:我們今天的遊園活動到這裏就結束了,你願意把今天的收穫和大象伯伯分享嗎?

2、學生談收穫。

3、師總結:這就是我們所今天學習的——小數進、退位的加減法。相信以後遇到小數加減法的問題,應該難不倒你們了。

(讓學生分享收穫,體現了 “反思”的思想,使學生學會總結,深化認識,把所學知識變成自己內在的東西

數學説課稿 篇2

一、教學理念

1、注意突出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繫。

在學習例題之前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2、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繫,突出數學知識的遷移。

在引導學生探索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學會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通過觀察、比較、類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指導學生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繫,強調把幾十、幾百、幾千看作幾個十、幾個百、幾個千來想,突出本課的新知識與已有知

識儲備的聯繫,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

二、説教材

1、教材簡析:《口算除法》即課本第13至15頁例1。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表內乘除法和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進一步學習除法的估算和筆算的基礎。

2、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算理,並能正確熟練地口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遷移類推的數學解決方法。

(3)、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同時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正確計算的習慣和積極思考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使學生熟練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口算。

教學難點:如何使每位學生經歷口算算理的探究過程。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學生提出三個問題:

(1、3次就能運完60箱,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平均分——用除法——60÷3=20

(2、600箱,這麼多我也只運3次,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我們知道60÷3=20;那麼600÷3=200

(3、120箱,我也只運3次,李阿姨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有的同學想:6個十÷3=2個十=20xx×3=60那麼60÷3=20

有的同學想:20X3=60;那麼60÷3=20

有的同學想:用木棒來分,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20。

3、大膽嘗試,運用新知。想:24個十÷3=8個十=80;80X3=240;那麼240÷3=80

4、拓展訓練,鞏固新知。

1、口算:

90÷3=3080÷2=4015÷5=3270÷9=30

900÷3=300800÷2=400150÷5=302700÷9=300

在這裏我試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除號是怎麼來的嗎?除號“÷”是三百多年前一個瑞士人首先使用的,用一條橫線把兩個圓點分開,恰好表

示了平均分的意思。你看這個符號多有意思啊!

2、課本第15頁“做一做”第1題

一排有10只蜂蜜,有這樣的4排,就是40只,但只有2間房,平均每間房子住多少隻蜂蜜?

40÷2=20(只)

答:平均每間房子住20只蜂蜜。

3、為了鞏固新知,佈置以下作業:第17頁練習三第1、2題。

 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什麼?

五、結束語:

學無止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努力地鑽研教材,設計教法,力爭使每一節數學課都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數學説課稿 篇3

一 説教材:

(一) 地位、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正負數、相反數、有理數的加法運算之後,以初中代數第一冊P80頁的有理數的減法法則及有理數減法運算的例1、例2為課堂教學內容。有理數的減法運算是一種基本的有理數運算,對今後正確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混合運算,並對解決實際問題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有理數的減法法則,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探究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情感目標:使學生了解加與減兩種運算的對立統一的關係,瞭解數學中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探究分析數學知識方法的興趣。

(三) 重點、難點:

重點:有理數的減法法則,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

難點:理解有理數減法的意義,正確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

二、説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我將採用探究發現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方法等。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帶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教師並適時運用電教多媒體動畫演示,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慾望來達到對知識的發現,並自我探索找出規律,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

附教學工具:温度計、投影儀、多媒體

三、説學法:

根據學法指導自主性的原則,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下,通過教師的啟發點撥,學生的積極思考努力下,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發現的過程,使學生掌握了知識,體現了素質教育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問題,達到教學的目的。

四、説教學程序:

(一) 引入課題環節:

1、 複習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為新課的講授作好鋪墊。

2、 (提問)用算式表示:與-3的和等於-10的數。

(根據學過的知識,引導學生列出減法算式後提出問題:怎樣進行這裏的減法運算呢?有理數的減法運算法則是什麼呢?由問題的給出,激發學生探求解決問題方法的興趣,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二)新課講解環節:

1、 通過投影儀給出以下算式:

減法 加法

(+10)-(+3)=+7 (+10)+(-3)=+7

讓學生比較上面這兩個算式並討論後得出:

(+10)-(+3)=(+10)+(-3)

再給出以下算式:

減法 加法

(+5)-(+2)=+3 (+5)+(-2)=+3

繼續讓學生比較上面這兩個算式並討論後得出:

(+5)-(+2)=(+5)+(-2)

從而,它啟發我們有理數的減法可以轉化成加法進行

2、講解課本P80的內容,回答複習題2提出的問題即如何求(-10)-(-3)的結果。通過分析講解,請學生自己歸納出有理數的減法法則,最後老師再完整地總結出法則。

文字敍述: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字母表示:a-b=a+(-b) (説明:簡明的表示方法,體現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

實際運算時會更加方便)

強調運用法則時:被減數不變,減號變加號,減數變成其相反數

減數變號

(減法============加法)

3、出示温度計,用多媒體出現(如P81的圖2-20),並進行動畫演示,通過求15℃ 比5℃ 高多少?15℃ 比-5℃ 高多少?的實例來説明減法法則的合理性以及有理數減法的實際意義。同時進行練習反饋:課本P82的練習1,

4、通過例題教學使學生鞏固方法,初步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1.計算 :(1) (-3)-(-5); (2) 0 - 7

例2.計算(1) 7.2 - (-4.8) ; (2) (-3 - ) - 5

説明:講解時注意讓學生複述有理數法減法法則,加深學生對法則的認識,並注意歸納有理數減法的規律,而不機械地將減法轉化成加法,為今後進一步學習減法運算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間步驟作準備。

(三) 鞏固練習環節:

讓學生完成課本P82的練習2、3,鞏固有理數減法法則的運用,強化學生對這節課的掌握。第2題口答,第3題請6個學生上台板演。對回答好的同學給予表揚肯定,如果有錯誤,請其他同學糾正。

(四) 課堂小結環節:(師生共同完成)

本節課學習了有理數的減法運算,進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時轉化成加法進行計算,即a-b=a+(-b)

(五)佈置課後作業:

課本P83習題2.6的2、3、4、5的偶數題

通過作業反饋對學生所學知識掌握的效果,以利課後解決學生尚有疑難的地方。

(六)板書設計:(略)

數學説課稿 篇4

各位老師,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學前班數學活動《整理鞋櫃》。

一、説教材:

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它既能讓幼兒主動參與遊戲,又能在遊戲中獲得知識、經驗,根據這一特點,我選擇了以"分一分""塗一塗""數一數""填一填" 遊戲為主線來開展的數學活動,教學內容來源於幼兒的生活,又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注重從感知入手,從具體到抽象,從易到難,通過形象有趣的遊戲貫穿全部過程。把數學融入到遊戲之中,讓幼兒能根據物品的形狀分內。

二、説目標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貫穿一個教育活動的始終,對活動起主導作用。根據學前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既有表達交流,又有相互合作的部分目標為:

1、通過遊戲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和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觀察比較物體的不同特徵並進行分類。學習按物品功能特徵進行分類,培養幼兒的慨括能力,理解類別的慨念3、記錄並正確表達分類過程和結果。

我們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注重綜合性、活動性、趣味性、寓教育遊戲中。為此,我作了如下準備:鞋的圖卡,9雙鞋,數字教具,幼兒用書。

三、説教法、學法:

由於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這一活動的教學對象又是學前班班幼兒,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1.情景法:以幼兒喜歡的玩遊戲的形式為載體,讓幼兒融入與找朋友遊戲的情境中學習探索;2.演示法: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思考,總結與分析,使幼兒明白操作過程及方法。除此之外,還運用了提問法,師生合作法等教學方法。

四、説教學程序:

1.情景引入、激發興趣《綱要》指出:"數學學習紮根於兒童的生活與經驗,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為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情景中活動。活動開始, 以我們班來了幾個客人,這種形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熱情,請孩子們看看它們是誰?

2.玩"分一分"、"塗一塗"、"數一數"、"填一填"的遊戲。

遊戲導入與幼兒一起手指遊戲,過度到找朋友遊戲.

活動開始這部分又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是來找不同類的鞋子-------把鞋子分類-------報出鞋子的數字,達到複習的目的.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形象、具體的,因此操作是解決幼兒形象思維與知識抽象性之間矛盾的一種較好的手段,小朋友趕快動腦筋吧,引導幼兒看一看,説一説,做一做的過程,也是幼兒的思維發展的過程, 創設情境,使幼兒自然地進入包含着數學知識的情景中,能讓幼兒在感受數學時,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去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保護了幼兒思維開放性的教育理念,不把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強加於幼兒。

五.彙報交流

六、活動結束

在實施活動過程中,孩子們能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大多數孩子的學習達到了目標,但也有個別孩子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產生了困難。由於此活動以遊戲為主,孩子們學習興趣較濃,他們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表現得輕鬆、愉快。在活動中我自始至終都是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現,留出更多的機會給孩子,讓他們多想、多説、多做,達到了較好的效果。但此次活動也還存在不足之處,在活動中有的孩子發言還不夠大膽,我應該給予更多鼓勵支持的目光或暗示語言給他們,這樣,課堂氣氛會更加活躍,教學效果會更好。

本次活動,我通過三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指導幼兒觀察、遊戲,操作,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幼兒的思維和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每個幼兒在不同的水平上獲得提高。

數學説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説課的題目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節日禮物》,今天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向大家彙報:一、【説設計理念】二、【説教材】三、【説教法、學法】 四、【説教學流程】五、【説板書設計】

一、【説設計理念】

《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與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同時新課程提倡教師要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並充分開發各種課程資源,實現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材更好地服務於學生。

二、【説教材】

《節日禮物》,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從三個方向觀察立體圖形和在實際生活中有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經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旨在讓學生在觀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觀察物體的具體活動中,判斷觀察對象畫面所發生的相應變化,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本節內容包括由低到高觀察同一物體和由遠到近觀察同一物體,學生掌握這些內容,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推理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目標(三個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根據提供的情境圖,想象、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物體的範圍變化。

(2)過程與方法:①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合理猜想、小組討論等活動,體會並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狀,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與合作交流能力;

②讓學生經歷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過程,發展學生的運動智能、空間想象智能;

③促進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營造一種輕鬆愉悦的氛圍,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現自我,培養其積極的樂學態度;

②通過合作交流,養成互助合作的習慣,培養團隊協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畫面,判斷觀察者從高到低不同的觀察位置所觀察的對象在其視覺中對應的範圍。

教學難點:如何根據圖片判斷觀察位置,以及判斷所觀察的對象在其視覺中對應的範圍。

重難點突破:仔細觀察、大膽猜想是判斷所觀察的對象在其視覺中對應的範圍的突破口。

三、【説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做到以活動促發展,我採用“自主體驗”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合理猜想、小組討論等活動,自主進行體驗、探究。在教學過程中我 主要採用:

1、情境教學法:

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快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課始的故事導入、課中新知識學習的情境創設等,把學生領入樂學的氛圍之中。

2、操作法:

利用學生自己,讓學生動一動,説一説,動腦、動口,調動他們喜學、愛學、樂學的情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數學學習的活動中,自主進行體驗、探究。

3、觀察、討論法:

通過讓學生獨立觀察、猜想、小組討論等,體驗、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物體的範圍變化,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4、練習法:

葉聖陶先生説:“凡能力總要在實踐中得到鍛鍊”。所以,在自主體驗、探究、學習新知識後,就要通過一些有層次、生活化、形式多樣的練習,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把所學的知識真正內化,形成技能技巧。

四、【説教學流程】

教學是通過兩個活動完成的。

活動一:由低到高觀察物體

數學來源於生活,我首先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模擬數學情境,通過“數學活動”的手段,從中幫助學生真正去發現、感悟、理解、解決教材中抽象、枯燥的數學問題,

對於書本中的主題圖,很多學生難以理解,這時我就讓學生親身體驗。同學們,老師想考考你們的眼力,請你們從三個不同的位置觀察自己的課桌,好嗎?請看(課件)要求:

①蹲着觀察;

②眼睛與桌面在一條直線上觀察;

③站着觀察。觀看後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同學們,你所看到的物體畫面有什麼不同呢?説得對,由低到高來觀察物體,由於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體畫面的範圍也不一樣。

這時我把書中的主題圖《節日禮物》改成練習,出示課題“節日禮物”,同時這時出示課件,同時讓學生思考:小狗貝貝從蹲在地上到最後爬上桌子,它觀察禮物的位置有什麼變化?觀察的對象又有什麼變化呢?這時學生就能在剛剛親身活動的基礎上看到東西的變化很快的判斷出他們觀看時所處的位置,觀察位置由低到高,觀察對象的範圍逐漸擴大。(板書低到高範圍擴大)那麼大家在生活中你有碰到過這樣的事嗎?能舉一個例子嗎?誰來説一説,前後左右可以交流一下。你們説的都很好。通過説一説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活動二:“由遠到近”觀察物體的不同

對於設計由遠到近觀看物體教學時,因為學生在課前的準備過程中通過觀察學校內的景物,使學生對於從遠到近觀察物體和從近到遠觀察物體有了感性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進行説説生活中碰到這樣的情況時,從近到遠觀察物體你發現有什麼變化呢?對,站得遠,看到的範圍大;站得近,看到的範圍小,但是清楚。(板書遠到近範圍縮小)。接着我不作較多的講解,直接進行了練習,課件出示:小明沿小路向樹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的動態畫面。

途中標出A、B兩點,再出示兩幅圖和問題:仔細觀察下面兩幅圖中,哪幅是在A點處看到的,哪幅是在B點處看到的?大家先獨立完成,再將你的想法小組內説一説,進一步鞏固了遠近觀看的規律。然後再次請同學們分組從教室的最後面、中間及講台上這三個地點來觀察黑板,再次體驗“遠、近”觀察物體的不同。從而驗證了剛才交流中發現的規律。貼近了生活實際,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繫,數學確實就在我們的身邊!

實際應用、拓展延伸:

1、基本練習。2、拓展練習。3、生活延伸, 動手操作。動手操作這一環節是57頁的畫面(課件顯示),同學們請先觀察然後在書上分別畫出小明站在A、B位置時所看到的樹的範圍。能完成嗎?好開始。(這時學生分組活動,學生有困難時,我呢作適當的巡視指導。)

通過有層次、生活化、形式多樣的練習,不僅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還受到了為人處世的思想教育。

五、【説板書設計】

節日禮物

觀察位置觀察對象

低 高範圍擴大

遠 近範圍縮小

簡練的文字起到了提綱挈領、突出重點的作用,使學生看到板書就可以一目瞭然地回顧本節所學內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數學説課稿 篇6

教學內容:

根據課本第9頁至第10頁教學內容進行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欣賞與繪製圖案的過程,體會圓在圖案設計中的作用能用圓規設計簡單的圖案。

2.能力目標:在設計圖案的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圓的對稱性等特徵。

3.情感目標:廠家圖案的美,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滲透“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結合欣賞與繪製圖案的過程,體會圓在圖案設計中的作用並能設計簡單的圖案。

教學難點:

在設計中,進一步體會圓的對稱性等特徵。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方法:

兩先兩後學導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這節課,我們將結合欣賞與紅製圖安排過程,進一步鞏固對所學圖形特徵的認識。

板書課題

二、欣賞圖案。

1.看一看:出示課本的教學掛圖,讓學生認真觀察。

2.議一議:看到這些圖案,你有什麼感受和體會?這些圖案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怎樣組成的?

3.欣賞:老師出示教學掛圖,學生欣賞美麗圖案。

三、設計圖案。

1.塗一塗。

(1)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9頁中的塗一塗的第1題。

(2)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10頁中的塗一塗的第2題。

2.做一做。

(1)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中的第1題。

學生完成設計任務後,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展示,交流。

(2)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10頁中做一做的第2題。

四、鞏固練習。

先讓學生自學課本第10頁數學萬花筒中的內容,再讓學生按照圖示的方式試一試,畫出一個圓。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全班展示和交流。

五、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