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言集 > 範文 > 教學反思 > 羣文閲讀教學反思

羣文閲讀教學反思

   來源:古今學識館    閲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羣文閲讀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羣文閲讀教學反思

羣文閲讀教學反思1

今天我上的這節課是一節羣文閲讀課《感動》。對我來説,羣文閲讀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挑戰,因為這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教學方式,沒有明確的、具體的教學模式……但隨着課改的深入,隨着“得語文者得天下”理念的深入,我強烈的認識到:豐富孩子們的閲讀量、讓孩子們感受閲讀的樂趣,學會閲讀,進而愛上閲讀是一門讓孩子終生受益的課程。

那麼究竟上什麼題材的羣文閲讀呢?思前想後,結合語文課剛剛結束的第四單元,我選擇了《感動》這個主題。

圍繞主題,我定下了學習目標:

1、通過入情入境地讀、設身處地地想,使學生懂得表達情感的方法雖然各不相同,但是有着具體內容的真情實感具有超凡的感染人的力量。

2、分享學生同步閲讀的學習感受、學習方法等,為學生有效同步閲讀奠定基礎。

根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一、談話導課;

二、課文回顧;

三、閲讀概述;

四、精彩片段賞析

五、拓展延伸。

總的來説,本節課的教學環節很清楚,孩子們也很喜歡這樣的閲讀教學活動,思維很活躍,在閲讀與交流中激發了閲讀興趣,提高了聽、説、讀、寫的能力,基本達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不過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如課前閲讀不夠深入,學生在交流過程中主題把握的不太到位,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等。但羣文閲讀教學作為新事物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需要一定的過程,今後的羣文閲讀教學我會進一步思考:我們的教學設計如何兼顧學習能力強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高效閲讀?這些都有待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去探索、去總結。

總之,閲讀是伴着成長閲讀的`,是一種長期的沒有終點與止境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因此,引導學生好好閲讀,給學生一把打開閲讀之門的鑰匙,學生終將受益一生。

羣文閲讀教學反思2

語文教材的使用限制了老師的教學,也限制了學生的閲讀。羣文閲讀的出現,賦予了我們“編者”的身份,讓我們擁有了“選擇”的自由和責任,我們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以自己對語文的認識與理解,組合起一定數量的羣文,實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語文課堂。但是羣文到底如何組合,羣文閲讀如何實施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在這次教學活動中,我圍繞“設置懸念”這一議題將羣文閲讀的數量定在了3篇:《爸爸嘴裏的魚鈎》、《20美金的價值》、《槍》。希望能通過本組文章的閲讀,讓學生明確懸念的概念,知道懸念設置的位置及其作用,並能將設置懸念這一技法運用到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因此在本課預案中,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通過這一組文章的閲讀,你發現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又有什麼不同之處嗎?在學生閲讀文本後,站在一個整體角度,觀察這四篇文章,去發現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梳理出懸念設置相關知識。從課堂上學生的反饋可以看出學生對這一種技法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並且還能歸納出懸念設置的位置及其作用。

通過課題組的教學活動,我對羣文閲讀這一課型有了更多的認識,歸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羣文閲讀不是閲讀羣文:

從字面上看,似乎羣文閲讀就是一組文章加以閲讀,其實不然。將一組文章放在一起,是件容易的事。我們根據一個主題,從課外拉進幾篇文章,進行組合式閲讀,這不能稱之為羣文閲讀。如果只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將組合進來的文章進行一番瀏覽,也是不能稱之為羣文閲讀。羣文閲讀是圍繞一個議題,有需要的將一組文章引進課堂,進行有針對性的閲讀,以實現教學目標為宗旨的有效閲讀。這就需要我們將一組課文,作為一個平台,讓學生在這個平台上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實現語文能力的提升。

二、羣文閲讀要重視策略、方法:

“一節課裏讀一羣文章”,意味着老師不可能很深很細很透地去講析文章,不可能在這有限時間裏面面俱到,要學會有所放棄。這就需要我們合理使用重點閲讀、比較閲讀、勾連統整等閲讀策略,需要我們培養學生跳讀、瀏覽、略讀等閲讀方法。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利用課前細讀,課上略讀,重點精讀,其餘瀏覽的方式,讓學生在文中勾畫、批註的方法突破重難點,最後,讓學生在表格的填寫與分析中達成教學目標。

三、羣文閲讀要關注核心目標:

當數量較多的文章組合在一起,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時候,容易造成閲讀的膚淺化與浮躁化。如果執教老師不善於引導學生在核心目標上駐足停留、深入探究,則會讓學生疲於瀏覽文章故事情節,忽略核心目標的達成,長此以往不僅學生的語文能力得不到提升,更會讓學生在閲讀中抓不到重點,讀不出文章的獨特之處。因此,在課中讓學生查找設置懸念的地方,通過分析、比較,讓學生説説這些語段在文中有何表達效果。

閲讀是一輩子的事情,是一種長期的沒有終點與止境的“自我教育”。因此,我們應該上好閲讀課,給學生一把打開閲讀之門的鑰匙。愛上閲讀課,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愉悦,一種享受,一種境界。

羣文閲讀教學反思3

“羣文閲讀”帶給老師什麼?教學是老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在這個雙邊活動中,也可以促成雙盈,那麼“羣文閲讀”課堂又帶給老師些什麼呢?給老師一個“思考的課堂”,從“一篇”到“一羣”它意味着“教”的改變和方法的突破,讓學生自己去讀,讓學生在閲讀中學會閲讀。“一節課讀一羣文章”的課堂裏,教學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教師要學會抓住重點、突出要點、把握難點,一句話,要學會有所放棄,所謂“捨得”,即有所舍才能有所得。為此,如何利用“羣文”教學提高我們的課堂效果成了我們又一個思考。給老師一個“挑戰的課堂”,如何讓“羣文閲讀”的教學價值最大化實現?突破點是在如何組合文章上,與此同時它考驗着教師的視野、眼光、智慧和對閲讀教學的理解。

這對於長期以單篇教學為主的老師們而言,何不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呢?給老師一個“學習的課堂”,課堂上,如果要讓學生讀“一羣”文章,就意味着教師要去讀更多的文章,因為只有精神豐盈的教師,才能以她獨特的魅力吸引學生。為此,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要不斷豐富閲讀積累,不斷地加強自我學習,從而提高教師個人休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一個普通教師能走多遠?洪宗禮告訴我們,心有多遠,路就有多遠。一個普通教師,只要有堅持不懈的追求和行動,也能成為一個教育家!讓我們大膽嘗試“羣文閲讀”教學,給語文課留下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更自主、更愉悦地閲讀、理解、質疑、發現,從而達到提升其閲讀能力的效果,讓我們一起享受閲讀創造的幸福人生!

羣文閲讀教學反思4

“羣文閲讀”帶給孩子什麼?美國研究閲讀的專家吉姆·崔利斯説過:閲讀是教育的核心,學校中幾乎每一科的知識都是通過閲讀來學習的。英國科學家培根説: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可見閲讀在我們生命中是多麼的重要。我們常説的語文閲讀課堂,僅僅是單篇課文的教學,甚至一篇精讀課文常常佔據我們3課時的時間才能完成,多數教師是教教材而並非用教材教,語文閲讀課堂也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開展師生問答形式的課堂教學。然而“羣文閲讀”這個全新的課堂,將會帶給孩子們全新的體驗。

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而“羣文閲讀”教學中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羣文閲讀教學是教師、學生和文本交互作用的過程,是在交互中產生新的視界融合的過程。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

在羣文閲讀教學中,教師不傾向於告訴學生固定的答案,而是組織學生一起圍繞着文本進行建構。給學生一個“快樂的課堂”,羣文閲讀的課堂中把閲讀的自主權還給學生,教師僅僅是學生的引導者、陪伴者,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享受快樂地閲讀、快樂地交流、快樂地分享。

日記
週記
小説
摘抄
語文
作文
口號
讀後感